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024-04-16

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选8篇)

篇1: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短新闻两篇之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从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写作意图。

2.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3.感受记者对法西斯的满腔激愤,用眼前所见的实物实情,痛斥了令人发指的德国法西斯暴行。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导语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所播放的影片氛围与课文相似,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下令在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所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一百多公里,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试验室。他们挑选了许多被关押者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或尸体解剖等。纳粹分子对被关押者进行筛选后,将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将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母亲杀害。为此,集中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在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 000具尸体。纳粹分子在这个集中营内用各种行刑方法杀害了约400万人,大部分为犹太人。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拿到德国出售。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947年7月,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2000年5月,世界上最后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告别了人世。随着他的离世,带走的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苦难记忆,因为他是奥斯维辛──那个人间地狱的最后一个犹太见证人。不过,尽管记忆可以消失,但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迹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三、介绍写作背景:

1958年,《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金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之中,他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写出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8月31日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阅读课文,积累较生疏的字词,并思考:新闻是关于新近所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要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嬉笑(xī):笑着闹着

嘻嘻哈哈(xī):①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②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坐落: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处)。

座上客: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纳粹(cu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所谓“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目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

废墟(xū):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吹嘘(xū):跨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窒息(zhì):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祷(dǎo)告: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五、合作学习,围绕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引导重点讨论下面问题。

1.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结尾处:“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几句话该怎么理解?

明确: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打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匹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调才是它最相匹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3.作者在写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 明确:面对死亡,许多人都目光呆滞,惟有她――一个年轻的姑娘,青春可爱,温柔地笑对一切,或许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还闪过美好的理想,但是却无端地被杀,这更反衬了法西斯分子的残忍,无人性,他们真是一群疯子。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是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总之,她的特殊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罗森塔尔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处处都是罪恶处,突出纳粹分子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

5.阅读新闻,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试从本篇新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在写人的文章中,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的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比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细节。“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再譬如,当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们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在这里人的尊严受到冲撞。见微知著,在这里作品不仅展示了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做深层次思考。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得到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那就是愤怒。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说明: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明确: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相对客观的报道,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六、小结主题:

本文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从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悼念,对德国纳粹暴行的沉重控诉,和对自由、和平、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七、写作特色

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写主观感受。有的是借景抒情,譬如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譬如第一段所描绘的美好、和平的景象却令人觉得可怕,还有“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和控诉: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作者还善于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譬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无不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篇2: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①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

《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多媒体)。

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文,将对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链接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粹

颤抖

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

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篇3: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关键词:新闻稿,深意,内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是一则写于参观奥斯维辛之后所写的新闻稿。 新闻, 顾名思义应该是新的见闻, 但作者进行了否定, 且没有之后又有一个词“什么”, 没有新闻可写, 为什么会获新闻奖呢? 没有什么, 又意味着有新闻可写, “什么”神秘在哪里呢?

从所写人物的视角, 我们来看, “什么”体现在哪里?

首先是参观者看到了“经过复原的毒气室”, 因为德国人撤退时将之炸毁, 因为要掩盖自己的滔天罪行。 这是他们的无耻与人心虚弱的表现。

接着, 是“小的”毒气室, 不写“大的”, 因为小的已经让人感到特别恐怖。 每次要毒死3000人。

然后有“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 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 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 这样的景象让人难忘。 生命的成长是自然界最自然的事情, 只要有适宜的温度, 生机就会表现在世界的各个角度。 任纳粹刑罚如此残暴, 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自然界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还有, 牢房“塞”进五到十人睡觉:剥夺人的生存的权利, 不把人当人看待。 多少人不超过三个月就在这种折磨中死去。

再看解说员的表现:无须多说, 只消用手指一指。 显而易见的事实。

作者在对参观者们动作和心态的大量描写中写出了新闻:“默默迈着步子”, “不由得慢了下来”,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本来就是看一看, 可能还是无关痛痒的感觉, 但逐渐被看到的事物震慑住了。写出了事实的恐怖。 “特别恐怖”、“浑身发抖”、“惊恐万分”、“恳求”“对解说员说:够了”, 这些都写出了参观者们心情的沉痛、对暴行的震惊、心理上已经无法承受

作者还写了遇难者:“成排的人注视着参观者”: 作者在残忍地让他们与我们对话。 同为人类, 为什么互相残杀? 为什么?

照片上的人们“表情木然”说明了生命的脆弱, 在暴行的压制下, 在聆听死神脚步步步逼近的时候, 他们心灵的力量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一场大面积的屠杀, 不是数目有限的屠夫和屠刀所能完成的, 它需要待宰羔羊大面积的顺从和配合。 沉默的目击者, 清白的旁观者, 无辜的消极苟安者, 最终逃脱不了杀戮的受害者, 但人性异化为羊性, 从而纵容了普遍的罪恶。列车一列一列驶向奥斯维辛, 而焚尸炉的操控者正是犹太人自己, 他们把同族的兄弟亲手推进去, 亲手烧掉他们, 每天重复着一遍遍这样的动作。 在狼群的野蛮面前, 他们缺乏的是抵抗能力, 他们相信国家机器无与伦比的强大, 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他们的木然不是新闻, 而是历史的存在。

有一个特写“姑娘的微笑”:可能姑娘知道死亡是无可避免的, 回想往昔美好时光、甜蜜的日子。 她的温和, 让人感到她内心世界的宽厚, 她的微笑, 让人我看到她心灵世界的丰富、美好、坚韧。

可以看出, 罗森塔尔的文章中有强烈的情感。 在一篇客观的报道中, 为什么要加入强烈的感情?

英国曾以1200名青少年为对象进行了一项调查, 23%的受访者对这个集中营一无所知, 根据国家规定, 大屠杀被列入中学学校课程内, 是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个科目, 可是, 在这项由伦敦犹太文化中心进行的调查中, 8%的受访者以为奥斯维辛是邻接德国的一个国家, 2%以为它是一种啤酒, 还有2%认为它是个宗教节日。 更奇怪的是, 有1%的受访少年竟然以为它是一种面包, 约有10%的受访者回答说, 不知道奥斯维辛是什么。 伦敦犹太文化中心解释说, 英国11岁~16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约有450万, 即是说把奥斯维辛集中营当做饮品的约有9万人, 当做面包的有4.5万人。

十四年过去, 罗森塔尔在采访中敏锐地发现:在许多人心中,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 一切将要被和平的景象所掩盖。 他用这篇报道提醒人们: 不要忘记沉痛的历史, 要进行深沉的反思。 报道与抒情熔于一炉, 有强烈的感染力。 所以普利策奖的颁奖词说它突破了零写作的原则, 带给我们极大震撼。 原来, 新闻可以写得这样含蓄、隽永。 没有新闻是作者的激愤之语, 什么就包涵了作者巨大的心灵震荡。

那么, 作者为什么能有这种情感? 因为作者的良知、情怀、使命感, 只有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 才会怀着博大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这种强烈的人文情怀, 让他的文章有了思想内涵, 也让人感到这位作者身上一种强大有力的人格力量。 新闻可以不是冷冰冰的, 它完全可以直指人心。 于是, 突破产生了。 历史上凡是可以流传千古的文章, 都是在文体上有突破的文章。 比如赋的演变, 到苏轼这里, 产生了新形式。

篇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饱含爱憎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查找、整合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分享的愉悦。

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

一、确定研究话题:

学生阅读文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汇总、筛选,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背景研究:

①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②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哪些段落?③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2.写法研究:

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②品味细节描写。

3.价值研究:

①作品获得了怎样的评价?②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二、搜集资料,安排程序:

利用星期六下午阅读课(星期天可继续进行),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电脑室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安排好交流过程,用两节连堂课进行。

三、展示和交流:

1.背景资料展示:

①播放视频《死屋日记》第三集、第四集。

②投影相关数据:

杀死12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2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关于这一死亡数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110万人)。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39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9座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结论:奥斯维辛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集中营,“杀人工厂”,“人间地狱”。)

③课后可以放映五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

2.问题探讨、交流:

(1)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第四、第五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到这里访问,“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记者的良知促使了他写作。

(2)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和《语文读本》中的《奥运新闻两则》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独辟蹊径: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参观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感,以迫人的力量震撼人心。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一些精辟的议论直接表达强烈的愤懑之情。

例如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

例如②“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最可怕”、四个“不该有”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例如③“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作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处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也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第二,作者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表情来揭露纳粹的残暴、恐怖,表达自己的压抑之情。

例如:①第七节“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②第九节“开头,他们表情茫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③第十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④第十四节“感到窒息……跪地祷告”。

(3)品味典型的细节描写:

例①“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例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是对集中营遗照中人物表情的的特写,这一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例③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描写,如“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5)作品本身的价值:

新闻史上的贡献——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社会意义——人性与良知的反思。

最后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1.新闻真实而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阅读新闻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对新闻名作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把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引向了广阔的世界,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到展示交流、解决问题,这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争唱主角,不再沉默;踊跃发言,时有精彩。课堂成了学生与老师沟通互动的舞台。

3.本次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对作品的鉴赏、领悟、应用的“过程和方法”,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

4.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环节缺失。另外,搜集资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就目前的教学来看,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

篇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篇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暴行的罄竹难书,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此消息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美国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

二、文本助读

1、简介奥斯威辛和介绍写作背景知识 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和煦()、纳粹()、废墟()、不寒而栗()、踉跄()、祈祷()、呆滞()、嬉戏()、窒息()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3、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参观

4、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请几个学生回答)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四、突破教学重点:品味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①、学生找一找写参观者行动和神情的语句?

学生自由回答:“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满了下来”“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②、写参观者如此的行动和神情,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控诉纳粹的残暴:今天作为一个参观者,看到这景象都万分恐惧,都无法忍受,那么当年的纳粹又残暴到何种程度?

请从文中第五段找一个句子加以概括: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③、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2、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3、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请学生说一说印象深刻的语句。①“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教师简介)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文章的充实不空洞。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②请同学们找出几处细节描写,并进行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思考问题)

a.“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b.“他们目光呆滞„„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

预设:看似不和谐的照片更引发人深思,可爱、温柔、微笑的姑娘,也在死难者中,并且与他人形成强烈反差,更让人痛彻心肺,让人反省历史。c.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预设:纳粹党的残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连上帝都不会原谅。

d.“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e.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结尾处也出现同样的句子,却没有这个词为什么?

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霆,依旧难以清除!开头这样形容是为了警醒人们不要忘却历史;结尾这段生活场景表现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维护。

教师总结: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比如“恐怖”、“可怕”、“阴森”“讽刺”等等词语来概括,相应的语段有“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处。有的人在奥斯威辛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对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4、这是一篇报道,但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不同,试分析本文予以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预设:①.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②消息不突出强调现场感,没有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性的描写。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色彩。

五、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六、作业(两选一)

1.完成课后习题,下节检查。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相关资料: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儿童在嬉戏打闹————————————————儿童在嬉戏打闹

篇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报道,这篇新闻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它按照“零度写作”原则从客观角度描写了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新闻报道,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不同的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零度写作”的原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41页,快速地浏览这篇文章。(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2、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会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被屠杀,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烧毁,简直是惨绝人寰!就是这么一座地狱般的集中营,当《纽约时报》的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他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说现在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

整体感知

1、首先请大家看这个标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那么有同学可以告诉我“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好,你来。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认为“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在今天的奥斯维辛这里发生的事情和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已经都知道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那么除了这一点,还有人要补充的吗?你来,好,请坐。这位同学补充了一点,就是说这里除了众所皆知的法西斯恶行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了。)

2、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作者还要写下这篇新闻呢?

→(这点就是我们应该要注意的,那就是从作者本身的角度出发。作者他本身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作者的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了。

3、了解了作者的写作原因后,那么我们就开始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请同学们看文章的第一段,(板书)(一、第一段:)第一段是这么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段话为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和平的景色,但是这里却写道“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有什么用意?

→(我听到有同学说反语,是的,作者在这里用的正是反语,现在的景色固然美好,但是它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并不相配。作者认为这里应该是“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了,因此感到可怕。另外还有一点是值得同学们特别注意的,就是作者写这段话的用意是(板书)(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关于这一段,我们等下还会有所涉及。

4、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第7-15段。看好了吗?有什么发现吗?

→(没错,这几段话为我们描述了(板书)(二、参观者的参观顺序:)它们分别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找出它们,(板书)(毒气室和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文本研习

1、知道了参观者的参观顺序后,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参观这些地方的时候,人们都有些什么反应,我想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找好了吗?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句子。

●在第42页的第九段开头,当参观者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的时候“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还有当看到死囚牢房的时候“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接下来是第十段当一个参观者看到女牢房时,作者这样写道“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 在第十四段当参观者被带到绞刑室的时候这里写道“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最后是第十五段“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为什么我要大家注意这些句子呢?我的目的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重要的手法,那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这一手法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这些描写人们参观时候的反应的句子写得十分的传神,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

2、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再来看一下文章的又一细节描写。请同学们看第8段的最后一句话。“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看完这句话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我听到了两种声音,因为关注的细节不同,所以感悟也不同。我发现同学们关注到文中两种非常鲜明的特征:一种是黑暗的,读到的是生命的消亡;与之相对的是光明,读到了雏菊,微笑。也就是说,我们在读到生命消亡的同时,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3、接下来我还要请同学们看第十三段,这里写道“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板书)(这里写道)(三、细节描写:●写温和的微笑→表现了她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为梦想而微笑→则是表现了她在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美好而又隐秘的→表现的是她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4、下面请同学们看第14段的这一细节描写,这里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祷告一般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寻求庇护,一种是请求宽恕,在奥斯维辛,犯人们寻求庇护却难逃一死,而纳粹也不会去请求宽恕,所以祷告根本没用,也就不用祷告了。)

5、最后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句话有何深意? →(大家还记得第一段的描写吗?第一段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而最后一段再次展现今天的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所采用的首尾呼应以及用乐景衬哀情的方法,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戏,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经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难以令人接受,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里以乐景写悲情更增其悲。)

回归文本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后,同学们能看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平日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新闻都是很客观的,可以说是相当冷静的,而这篇新闻稿却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还有就是细节,这篇文章具体、细致的细节有很多。)

2、当然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价值所在,同学们知道本文的价值在哪里吗?

→(首先同学们应该注意的是这篇新闻稿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其次是这篇新闻稿着眼于细节,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以及关于生命的思考,这篇新闻稿充分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内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认识到,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作业

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课本第43页的最后一道题目,下节课上课前交齐。

结束

篇8: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究竟有没有情感?能不能有情感?新闻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 作者一般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更不会直白的抒发情感。那么, 情感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新闻中?如何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以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新闻名作为例来探讨研究一下新闻该不该有自己的七情六欲。

奥斯维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的一个集中营, 据说有400多万人在这里遭到无辜屠杀。战争结束后, 波兰政府将这里改建成二战博物馆, 供人们参观、凭吊。战争结束, 很多亲历战争的幸存者曾写过许多文章介绍集中营里的情况, 或者回忆当时的感受。也有很多媒体记者前往采访发表过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篇幅的报道。所以, 当《纽约时报》驻波兰记者埃·姆·罗森塔尔要求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报社的编辑们对他的选题并没有产生兴趣。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题材, 相关的报道太多了, 在编辑眼里这是一个很没有新意的点子。但当记者埃·姆·罗森塔尔的稿件从波兰寄到纽约编辑们的手中时, 编辑们惊叹了, 折服了。一句话概括, 这篇文章的魅力就在于他突破了传统的“客观报道”的形式, 无所保留毫无顾忌酣畅淋漓的抒发着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克制不能抑制的七情六欲。看标题, 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种标题在新闻写作中很少出现。因为新闻是什么?新闻意味着新鲜、意味着信息、意味着好奇。而作者一上来直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种欲擒故纵之笔真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中字里行间记者埃·姆·罗森塔尔所渗透出的最真实最强烈的情感。也正是记者这种浓烈的七情六欲, 成全了的这篇美国新闻史上的不朽名作。面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只有“旧闻”的地方, 记者埃·姆·罗森塔尔没有像人们约定俗成的那样去理所当然的描述当年德国法西斯的残酷暴行, 而只是写了自己跟随着参观人群进行的整个参观的过程。从毒气室、焚尸炉、死囚室、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实验室到地下窒息室等, 作者借看到的景物毫不吝啬的抒发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将自己的感受寓于事实之中, 并通过一同的参观者的种种面部表现和肢体语言加以细致的再现, 形成这篇新闻的血肉。

“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在布热津卡, 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 不该有光亮, 不该有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津卡和奥斯维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 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在访问这里之后, 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 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呆了一会儿, 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 她踉跄地退了出去, 在胸前划十字。在奥斯维辛, 没有地方可以祈祷。”“记者实在感激, 不必入内了, 但马上臊红了脸。”“参观者恳求似地你望着我, 我望着你, 然后对导游说, ‘够了’”。诸如此类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在这篇文章中比比皆是。

同样, 作者也对参观者看到奥斯维辛里面情景时所反映出来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做着更为细腻的描述。比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恐, 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愤怒, 用“目瞪口呆”表现法西斯的残暴, 用“跪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祈祷等等, 这些细小的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这些细节包孕着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丰富的情感, 那就是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对法西斯的咬牙切齿;对和平自由的美好祝福。

正是因为这些尖锐的句子和这些细腻到心灵深处的描述使得这篇新闻的七情六欲完全被抒发出来, 文章着力表现出了作为一名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记者在参观现场的主观印象, 激情洋溢地不可遏止地抒发着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 同时也表达出和平年代人们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些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在读者内心掀起涟漪, 接通读者和作者的情感线路, 引起他们之间最大最深的共鸣。读完报道, 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座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的恐怖景象, 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悲剧, 不要忘记历史, 要分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由此可见, 新闻的七情六欲只要是作者真实情感强烈的表达, 只要这种情感最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新闻中这种七情六欲就是可以理解和提倡的。何况, 真实, 当然涵盖一切客观表象的真实, 即所谓的事实真相, 准确地反映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新闻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报纸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新闻形式。近年来, 生活新闻在报纸版面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所以用“故事化”手法写活新闻的手段和措施的采用也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新闻形态, 笔者主要针对《羊城晚报》的“故事化”新闻手法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闻写得生动而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 这就是《羊城晚报》的精彩之处, 也一直以来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结合新闻实践, 同时通过很多间接途径的了解, 新闻工作中用“故事化”手法来写作, 就会将原本枯燥的新闻写活, 富有生命感, 生动活泼, 才能真正写出生活新闻的新颖、有趣和可读性, 从而增加报纸的读者群, 让读者在编辑人员“故事化”的手法中享受故事的情节, 渗透给读者想要传播的新闻内涵。

1“故事化”手法写新闻的元素

在新闻的“故事化”手法应用中, 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元素, 一个衔接点没有注意, 就容易导致新闻变成刻板的、机械的、数字的、枯燥的媒体传播形式, 另外在保证新闻的真实可靠性的前提下, 如何运用“故事化”手法去写作, 吸引读者的兴趣就是记者需要深度揣摩的重要问题。所谓将生活新闻故事化, 就是指采用对话、描写场景等方法, 细致入微地展现生活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 突出事件中能够让人产生兴奋的故事, 可以是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新闻故事化”, 就是以媒体传播的形式中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前期的新闻题材采集、新闻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 做到了“后来居上”, 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生活新闻, 在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同时, 能深入挖掘生活新闻背后的人性化内涵, 让读者在故事中思索想要表达的实事或者所要体现的人性化问题、道德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增强生活新闻的真实性、深刻性和接近性, 贴近百姓生活和日常行为。在这里想要专门提出的是《羊城晚报》的成功“故事化”写作手法的运用, 将新闻写活, 富有生活的节奏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能够高度的吸引读者的眼球, 不管是在标题上、版式上、板块上, 还是在报纸的内容上, 都能够贴近百姓生活, 用丰富的报纸媒体文化去向百姓传递最新的生活消息。这也是《羊城晚报》在报界占有一定地位的重要的一个因素。

《羊城晚报》长期以来一直以受家庭读者欢迎而著称, 之所以受家庭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它的风格与时俱进, 日趋时尚, 语言生动活泼, 运用大量的

用“故事化”手法写活新闻

——以《羊城晚报》为例

文丨李向凡

摘要:笔者主要针对《羊城晚报》的“故事化”新闻手法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闻写得生动而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 这就是《羊城晚报》的精彩之处, 也一直以来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故事化”手法;活新闻;羊城晚报

实世界的客观存在, 却更应包含真切的义理、准确的见解、真率的情感, 所谓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实情实意。不仅客观地反映现实, 而且真实地传输情感, 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真实。而人的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的产生, 是由外部环境的刺激物对人们发生信号作用, 并具有一定意义而引起的。所以, 新闻世界中情感的表达其实要特别留意接通新闻受众的情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作品的情感表达就是新闻作品中一种很好的成熟的表达形式。在这类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作品中, 作者要善于把自己的感受和受众的情绪统一以后完整的表达出来, 这样就能把话说到受众的心坎上, 喊出人们的心声, 从而引起受众强烈的反响、强烈的心理呼应。这时候, 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 都已经完全与受众融化在一起, 新闻的七情六欲完全与受众的情感接通, 这是作者的情感, 是新闻的情感, 更是受众的情感。

新闻是报道事实, 但不能自然主义, 就事论事。新闻要反映现象, 但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新闻要入木三分, 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 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显露事态情理的内核真谛。从这一意义上说, 在新闻作品中传输真实的情感, 乃是新闻真实性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文章中的经典。《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在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 直至现在依然是新闻人学习的典范。而作者埃·姆·罗森塔尔更是一生奋战在美国的新闻战线, 直到84岁高龄才搁笔。

上一篇:庆祝“六·一”儿童节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我的舅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