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2024-04-22

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共8篇)

篇1: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直接取出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共其乏困逢孙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重耳过郑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篇2: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5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九月甲午时。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然后,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借助注释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第2段:晋师撤离。

环节3: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

1、文章开头给我们交待了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这样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交代可以看出郑国与晋国利害相关,郑国和秦国的利害关系不大,并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兵驻扎,这就使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烛之武能成功的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展现其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与郑伯的对话过程中,体现出烛之武虽然因长期不受重用而有所怨言,但是关键时刻还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识大体,明大义。毅然孤身前往敌营,夜缒而出,则表现了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3、这篇文章的情节安排很富有戏剧性,戏剧性性表现在哪里?

大敌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的推荐让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不受重用而推辞;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本文的重点是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表现出高超的劝说艺术、游说技巧。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概括说辞中包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分析形势,以退为进,博得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亡郑陪邻,动摇联盟。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存郑有益,利益引诱。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追溯历史,深入离间。可见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巧舌如簧,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退秦师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的胆识以及高超的谋略和语言艺术。

环节4: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情节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环节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归纳全文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话题:

1、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2、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祖国行动。)

篇3:《烛之武退秦师》两题

一、“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下注[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 从属二主。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如之。

对于此注, 笔者颇感疑惑。查《汉语大字典》, [且]读qiě时, 共6个义项, 其 (4) 连词。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而且”。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且, 犹又也。”《诗·小雅·鱼丽》:“君子有酒, 旨且多。”郑玄笺:“酒美而此鱼又多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 且旌善人。”

笔者按“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此处“且”应释为“连词。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 ‘而且’”。此处指郑国除了对晋国没有礼貌外, 而且还倾向蛮夷民族 (楚国当时为中原华夏民族所鄙视) , 因此于道义上讲, 郑国很不得人心。

《汉语大字典》[贰]《说文》:“貳, 副益也。从贝, 弍声。弍, 古文二。”段玉裁注:“当云副也;益也。形声包会意。”朱骏声《通训定声》:“贰, 从贝从弍会意。弍亦声。”共17义项。其 (2) 辅佐, 作助手。《字汇·贝部》:“贰, 佐也。”《书·周官》:“贰公弘化。”《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 则置丞相, 而贰之以御史大夫。”

《左传》“贰于××”之结构, 共9处:

1.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隐公元年》) 《白话左传》 (以下简称《白》) 译为:不久, 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 又听自己的命令。

2. 王贰于虢, 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左传·隐公元年》) 《白》译为:周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虢公, 郑庄公埋怨周平王, 平王说:“没有这回事。”

3.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白》译为:晋文公、秦穆公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而且心向着楚国。

4.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 以为贰于楚也。 (《左传·文公十七年》) 《白》译为:当时, 晋灵公拒绝会见郑穆公, 以为他背晋而亲楚。

5. 为归汶阳之田故, 诸侯贰于晋。晋人惧, 会于蒲, 以寻马陵之盟。 (《左传·成公九年》) 《白》译为:由于晋国让鲁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齐国的缘故, 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晋国人畏惧, 在蒲地和诸侯会见, 重温马陵的盟会。

6. 秋, 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 执诸铜鞮。 (《左传·成公九年》) 《白》译为:秋季, 郑成公去到晋国, 郑国人为了惩罚他倾向楚国, 在铜鞮逮捕了他。

7. 晋人以公为贰于楚, 故止公。 (《左传·成公十一年》) 《白》译为:晋国人认为成公倾向于楚国, 所以扣留了他。

8. 夏, 齐侯围成, 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左传·襄公十五年》) 《白》译为:夏季, 齐灵公包围成地, 这是因为齐国对晋国有了二心的缘故。在那时侯就在成邑建立外城。

9. 贰于楚者, 子侯石盂, 归而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白》译为:敝邑偏向楚国, 是子侯和石盂, 回去以后就讨伐了他们。

据语境、词义以及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来看, 例句1、2、3、4、6、7、9中, “贰于×”, 可释为“倾向于×, 有益于×”;而例句5、8中, “贰于×”, 则可释为“对……有二心”。

综上所述, 窃以为, “贰”有“倾向”或“有益”义。则“且贰于楚也”, 似译为“而且有益于楚国”或“而且倾向于楚国”为好。

笔者在《史记》里又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众所周知, 太史公的《史记》有些部分或直接演绎了《左传》, 或作了自己的阐发。《史记·晋世家》以及《史记·郑世家》的某些情节可与《烛之武退秦师》互为参照:

初, 郑助楚, 楚败, 惧, 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七年, 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 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 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史记·晋世家》)

四十一年, 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 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 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 讨其助楚攻晋者, 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 (《史记·郑世家》)

画线部分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极为相似, 据还原性或对应性的原则, 或简单地从意义上理解, “贰于楚”, 即太史公的“助楚”也。

二、晋文公撤军的背后

为何晋文公围郑又撤军, 不允许子犯的请求, 攻击秦军?是否真如晋文公自己所言, “以乱易整, 不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谓“夫武,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指出此处“武”, 专指“和众”, 杜预注“绥万邦, 和众也”, 即合和万邦, 化敌为友。秦晋两国联合 (实质的或象征的) , 就是“整”;彼此相攻, 即为“乱”。

为何不攻打背信弃义的秦穆公?晋文公宣言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智;以乱易整, 不武。”

首先,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晋文公有所顾忌, 虽然秦穆公的出尔反尔, 的确令人气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 据《左传》载:鲁僖公二十八年, 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 虽然最终以晋国胜利而告终, 从此也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仍有强秦, 南方仍有强楚, 都在觊觎中原的霸主地位。而且, 秦穆公已先于晋文公称霸, 因此, 据当时的形势来看, 在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 老谋深算的晋文公根本不愿两面树敌。在二十多年后, 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雄霸一时, 这从侧面也证明了晋文公的深谋远虑。

其次, 从战争的最后结果来看, 晋文公实现了他的某些愿望。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郑世家》为我们作了更多的解惑:

初, 郑文公有三夫人, 宠子五人, 皆以罪蚤死。公怒, 溉逐髃公子。子兰奔晋, 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 爱幸之, 乃私于晋, 以求入郑为太子……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 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 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 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 晋以为请, 利孰大焉!”遂许晋, 与盟, 而卒立子兰为太子, 晋兵乃罢去。

篇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本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得罪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必然了。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秦军氾(fàn)南无能为(wéi)也矣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若不阙(jué)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使杞(qǐ)子、逢(páng)孙戍之

2. 解词

(1) 实词

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礼,礼遇,礼待。

贰:从属二主。军:驻军。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陪:增加。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指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

行李:也作“行理”,外交使节。共:同“供”,供给。

乏困:缺乏的物质。指食宿方面的不足,形容词用作名词。

尝:曾经。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赐:恩惠。济:渡河。

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

戍:驻守。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因人:依靠他人。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明智。易:代替。

整:团结一致。去:离开。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2) 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表原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来。

于——以其无礼于晋于:对,表对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对,表对象。

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连词,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连词,况且。

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代词,它,郑国。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代词,这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其: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3) 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⑤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 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古:也作“行理”,春秋时外交使节的称呼;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古:离开;今:“到”的意思。

微夫人之力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九月甲午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貌,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危险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未能早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加强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文公恩惠,晋文公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使东边的郑国成为它的疆界,又想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侵损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守卫,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晋侯)发兵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明确主题

【明确】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3.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叙了晋师撤离郑国的过程,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三) 重点研习

1.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

【明确】 ①志士。烛之武长期未被重用,但他最终决定出使秦师,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勇士。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③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展现了其辩士的风采。

2. 鉴赏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明确】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主要抓住了五个步骤。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关系(“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这段说词,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说词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 哪些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⑴“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佚之狐言于郑伯”,这几个句子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于”字短语调到动词前面去。(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许君焦、瑕”与“(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分别省略主语“晋惠公”与“烛之武”。“敢以( )烦执事”,省略介词的宾语“之”(此事),“夜缒( )而出”,省略介词的宾语“之”(烛之武)。(3)“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既东封郑(“东”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疆界”)。(2)“若不阙秦”(“阙”活用为使动词,“使……削减”)。(3)越国以鄙远(“鄙”活用为意动词,“把……当作边邑”;“远”活用为名词,“偏远的地方”)。

【课后练习】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秦( )微夫人之力( )戍守( )夜缒而出( )

共其乏困( )肆其西封( )焦瑕( )杞子(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即《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体例)。《左传》《 》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一起又被称作“ ”。

三、 在下列各句子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1. 无能为也已 通

2. 共其乏困 通

3. 失其所与,不知 通

4. 夫晋,何厌之有? 通

5.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 夜,缒而出缒( )

2.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 )陪( )

3. 是寡人之过也是( )过( )

4.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

6.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设版( )

7. 又欲肆其西封肆( )封( )

8.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 )唯( )

9.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

10. 失其所与与( )

五、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 烛之武退秦师 作 解释

2. 既东封郑 作 解释

3. 夜缒而出 作 解释

4. 与郑人盟 作 解释

5. 共其乏困 作 解释

6. 越国以鄙远 作 解释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以其无礼于晋 2. 夫晋,何厌之有?

3. 是寡人之过也 4.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七、翻译句子。

1. 是寡人之过也。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邻之厚,君之薄也。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夫晋,何厌之有?

八、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篇5:《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越国:国名B.若不阙秦阙:亏损,削弱

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不知知:同“智”

8.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A解析:越过晋国。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篇6:《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篇7:《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篇8:《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学习、领会本文的劝说艺术, 体味、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

2.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 讲究劝说艺术, 做到有效劝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古人云: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领会《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烛之武退秦师》主要由三个劝说场景组成, 依次是“郑伯劝烛之武出城退敌”, “烛之武劝秦伯退兵”, “晋侯劝子犯勿击秦军”。三处劝说都非常成功, 其劝说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体味。

二.讨论探究

认真细致阅读课文, 并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分析三个劝说的场合、对象及主要的劝说方法, 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三个劝说成功的原因。

三.成果展示

第一处:郑国君坦诚认错, 烛之武临危受命。

强敌兵临城下, 郑国危在旦夕。如何退敌?郑伯兵微将寡, 势单力薄, 胜算甚微, 心急如焚。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 而且十分肯定地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但郑伯请烛之武出城退敌时, 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此话说的也确是实情, 据史书记载:烛之武, 考城人, 郑国三朝老臣, 但始终得不到升官重用, 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 (养马的长官) , 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 已年过七十, 须发皆白, 身子伛偻, 步履蹒跚。烛之武才干卓杰, 辩才无碍, 但长期不受重用, 担任卑微小官, 而且现在老得几乎走不动。怨不得人家不恼怒, 怪不得人家发牢骚。郑伯该如何劝说这样一位平时受冷落, 危急时刻又要他冒险出城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呢?

郑伯话语不多, 但其艺术性不能不让我们由衷佩服。首先坦诚认错:“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话语坦率实在, 毫不推诿掩饰。一个地位尊贵的国君真情向一个地位卑微的养马官表示歉意, 屈尊纡贵的行为, 推心置腹的言语, 不能不让烛之武心头的积怨涣然冰释。然后郑伯话锋一转,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不利是什么, 郑伯没有解释, 留给烛之武思索。响鼓不用重锤敲, 明人无需费唇舌。国与君与家紧密相连。国家灭亡, 君主受辱, 国土沦丧;百姓遭殃, 妻离子散, 要么被杀, 要么为奴。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你烛之武家岂能例外?作为忠君爱国、爱民爱家的士人, 岂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理?郑伯以亡国破家之悲惨激发烛之武强烈的爱国心、忠君心、爱民心, 爱家心。正是这些真挚、朴实的情感, 激起烛之武神圣的使命感, 化作他勇敢坚毅的行动, 使得他捐弃前嫌, 舍弃恩怨, 不顾年迈体弱, “夜缒而出”, 义无反顾说秦去了。

第二处:烛之武剖析利害, 秦穆公欣然退兵。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 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 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楚国失败, 郑国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 与晋结好。但晋文公心恨难消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这是因为, 秦、晋关系一直很好, 并且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南北夹击郑国。

从战争的起因看, 郑秦既无历史旧账, 也无现实争端。从攻郑地点看, 晋北秦南, 消息互通不畅。从攻郑的动机看, 晋为泄愤称霸而来, 秦为获利称霸而动。这些都为烛之武分化瓦解秦晋联盟提供了可乘之机。烛之武“夜缒而出”后连夜见秦伯, 层层剖析此战的利弊得失。首先, 灭郑无利于秦, 有利于晋。秦伯为什么和晋国结盟攻打郑国呢?就是晋国许诺攻下郑国, 晋秦二分其地。烛之武说,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难于管理, 这是你知道的, 那么灭郑实际上是替晋国谋利。晋国所谓的许诺, 秦晋二分其地, 这对秦国来说无异空头支票一张, 真正得利受惠的是晋国。其次, 存郑于秦有利。郑国受到秦国的存国之恩必然感激秦国, 会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 为秦国的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对秦国是有利无害的。最后, 灭郑助晋有害。观今宜鉴古, 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 最好看看他的过去。过去, 秦国曾热心助晋, 晋国答应过给秦国焦、瑕两座城池, 结果怎样呢?晋侯早上渡河, 晚上就下令修筑防御工事, 说话不算数, 过河就拆桥。晋侯的所谓许诺, 兑现过吗?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吗?晋侯贪得无厌, 东边的郑国灭掉以后, 下一个灭掉的国家必定是你西边的秦国。秦伯在烛之武的剖析下, 看清了晋侯的真实面目, 明白了晋秦攻郑的本质, 认识到此战既无利可图, 又无助称霸。因此高兴地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烛之武站在秦伯的立场上, 为其分析此战的利害得失, 成功劝退秦军。

第三处:晋文公惧背恶名, 狐子犯撤围班师。

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下背弃盟友晋国, 私自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 然后撤兵回国。一夜之间戏剧性地秦晋化友为敌, 秦郑化敌为友, 这让晋国大夫子犯异常恼怒。子犯是晋军统帅, 又是晋侯的舅舅, 辈分高, 说话有分量, 他请求趁此攻击秦军。秦军的统帅秦伯有恩于晋侯, 在晋侯流亡期间, 给予过他帮助, 还把女儿嫁给他, 支持并护送他回国继承王位。此时该不该攻击秦军呢?如果不能攻击, 又该如何劝说以子犯为代表的请战派呢?晋侯审时度势, 认为不攻为妥, 他是这样劝子犯的:“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晋侯认为如果攻击秦军会让他背上“不仁、不知、不武”的恶名。晋侯兴师问罪, 讨伐郑国, 无非是他的霸主地位没有得到郑国真心认可, 无非想昭告天下,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但如果一个国君臭名昭著, 恶名远扬, 谁还会依附他、认可他的霸主地位呢?秦伯有恩于他, 又是他的岳父, 如果攻击秦军, 别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谁以后还会帮助他呢?秦军本是自己的盟友, 现在反过来攻打盟友, 谁还会与你结盟呢?结盟而来, 共同对付郑国, 如今, 没有攻郑倒和同盟友打起来了, 这不乱套了吗?这是不符合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的, 传扬出去, 别人认为你没有武德的。再说, 如果真和自己的盟友秦国打起来, 秦郑现已结盟, 自己未必能胜。晋侯认为攻击秦军会让自己背负不仁不义, 没有武德的恶名, 所以劝住子犯也领兵回国了。

四.课堂总结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烛之武层析利弊, 秦军倒戈, 晋军撤围, 兵不血刃, 存郑保民;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 纵横捭阖, 主宰时局;渑池之会, 蔺相如慷慨陈词, 镇服强秦, 不辱使命;三国诸葛亮, 舌战群儒, 挫败江东英豪。古人云: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由此可见, 语言的力量十分巨大。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会遇到劝说别人的情况, 如何才能有效劝说, 根据劝说的对象和场合, 我们有时可动之以情, 用真情去感动人、触动人;有时可以喻之以利, 详析利害得失去打动人、说服人;有时可导之以名, 名誉高于一切, 尊严胜过生命, 用名誉、尊严去开导人, 劝说人。当然, 如能综合几个方面劝说, 效果自然会更好。

五.实战演练

假如你的一个同学, 沉迷网络游戏, 严重影响学习, 试分别从情、利、名三个方面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劝说。

1.以情动人。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 当面敢批评。”作为你的老同学, 我不能不说你两句!沉迷网络游戏, 既影响学习, 也影响我们朋友关系。你我聊天、运动、学习讨论的时间少了, 我们曾相约一起考一流大学, 共同学习, 相互促进, 但如果这样下去, 我们的理想怎能实现?你看父母供我们读书多不容易啊,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 哪样不要花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 打网络游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 你心安吗?毁灭自己的前途, 你不心疼吗?冷落亲密的朋友, 你心甘吗?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吧!

2.以利动人。老同学, 不要总沉迷打网络游戏呀!那要浪费多少钱呀!如果花这个钱对你有益, 我也不会劝你的。沉迷网络游戏, 不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更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黄金有价, 青春无价呀!用无价的青春换取短暂的刺激, 片刻的麻醉, 严重影响自己的美好前途, 你说这值得吗?把有限的美好青春用在学习上, 为将来的事业奠基, 为人生的腾飞贮能, 为美好的未来打拼, 那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事情啊!

上一篇:医疗行政查房制度下一篇: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