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岁月安稳美文

2024-04-14

旧时光里的岁月安稳美文(精选17篇)

篇1:旧时光里的岁月安稳美文

旧时光里的岁月安稳美文

时光里爬满了落寞,

泪眼婆娑,一程山,一程水,

还有多少深情在岁月里安稳?

这个夏天太浅,

我以来不及的姿势,与你匆匆擦肩;

这个秋夜太长,

细数着满天的星星,一粒一粒都是思念。

每一段美好都希望被记住,

只是时光会将一切荒芜,

我不要回首,

也不怪这时光太过匆促,

或许,我们都应该感谢,应该知足。

每一天都如期而至,而你却不来了。

如果人生能够选择暂停,

我宁愿不点击播放。

因为,至少可以永远定格在最美的`场景。

放眼红尘路,梦近,梦也远;

漫步人世间,爱难,恨也难。

记忆只能翻过,却不能抹去。

你不来不去,奈何光阴不许;

你不离不弃,奈何尘缘不理。

无论多么失望过,

还是会任性地以为,

茫茫人海中会有一个人,懂你。

不闻不问不代表忘记,

不争不夺不代表放弃,

我只是在角落里,看这潮落潮起。

你在我生命里,

只来过一次,

这便是长长的一生。

哪怕,隔山隔海,

依旧可以于与万千人海中,

感知到你寂寞的灵魂。

篇2:旧时光里的岁月安稳美文

文/南天章

旧巷子深深,深深深几许。

飘雨的季节——春季,游人不多,撑把油纸伞,走进旧巷子,巷道,青石板铺成的,不足 两米宽,夹在古色古香的老屋中,踏上石板路。慢慢悠悠的走着,无尘念,漫步于绵长幽深的古巷,听小雨淅淅声,看断垣残壁,听那吟唱,放松了身心,感觉到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这条旧巷子里。旧巷子,因转角望不到尽头,老屋早被腐蚀褪下色彩,留缕久远任人遐想。

轻轻的走在这无声的,慢悠悠的世界,生怕自己的急躁,喧闹,打破了这美妙的环境。

不用刻意安排,淡然地,和旧时光相逢。坐在茶馆喝一杯茶,慢慢将记忆深处的往事想起,起身,沿着幽静的小巷,安静地走着,什么话也不说,只去享受。

旧巷子,即使不是这古城的灵魂,也是最勾人情怀的风景。

顺着小巷,走走停停,拐弯,墙头屋顶杂草滋生,巷子里却干净利落。小巷人家,狭小静谧,在小小的屋顶,搭小阁楼,挂着衣物。随意走进一户人家,都可以看到一口或许早已废弃的井,深、阴暗,潮湿,趴下身子,与井口水平,头略微地向着黑洞洞的井里张望,可以见到水,四周因常年不用,长满了青草,铁做的桶子难以放下,黑洞洞的大口。四周无栅栏,也不见高出井口的石塄,好像积淀着穿梭的年纪,沉载光鲜的使命。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巷子边是一条商路,两旁商铺林立,银器饰品,餐馆……来来往往,很多人,挺急的。而一旁的小巷,便是安安静静,与世无争,仿佛,两边是两个世界。这种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喧嚣与宁静的碰撞,无奈,困惑。有人,只是视觉上的风景,而沉侵在心灵上的享受,很少。古城里的这条古巷,也吸引着那些购物者的目光,又是顺路走一下,看看风景……

斑驳的城垣处,飞檐门落有久远的故事,爱恨恩怨。哪些人,散落尘埃作古,无从追寻,湮灭在烟雨中。

篇3:旧房子里的好时光

我的心越过树, 越过云, 越过天空, 越过河水, 抵达了时间之外的美好。

房子是老建筑, 从外表看上去, 它陈旧, 缺少时尚的色彩和情调, 有些不合时宜。但是, 我喜欢。我的旧房子, 它不仅为我提供了栖息之地, 为我遮挡风雨, 它还有一日三餐、灯光、床、书和书桌, 以及美妙的音乐。

坐在旧房子的书桌前读书时, 我的心被温暖拥抱;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 我的身被温暖拥抱。那时, 我是我的王, 王被旧房子里特有的美丽光芒浸润着, 无上高贵, 无上自由。

是的, 自由。自由做梦, 自由阅读, 自由微笑, 自由忧伤。

这是我在我的旧房子里的生活状态。旧房子让我拥有了无数美好的时间。因着这样的美好, 我理解了一种长途跋涉后的幸福。

我的旧房子, 我喜欢。喜欢它朴实的砖红色, 喜欢阳光照在它那泥土烧制的红砖上流转的光华。除此之外, 我还喜欢流淌的河水, 喜欢超越世俗生活的神秘事物, 喜欢凝视天空中飞翔的鸟, 喜欢山的挺拔, 喜欢星辉的璀璨, 喜欢沉淀的物质, 喜欢对心灵深处长久的关注, 喜欢温暖的旧事物与旧时光。

我常常在我的旧房子里阅读。除了沉思和写字之外, 我在旧房子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阅读的。我读《红楼梦》, 读《绿房子》, 读《喧哗与骚动》, 读《追忆逝水年华》, 读《变形记》, 读《白轮船》, 读《鱼王》, 读《到灯塔去》, 读勃郎宁的十四行诗, 读中国古人随手写下的笔记。在这里, 我的阅读是一种真正自由的阅读, 一种没有时间限制和人为约束的阅读, 如入无人之境, 我沉浸在这种既向现实进军又向梦境追寻的快乐阅读中。阅读中的快乐和快乐中的阅读, 使我生活在现世之外, 忘记了时间。

事实上, 多少年来, 我就没有真正关注过时间的存在。

很多时候, 我站在旧房子的阳台上, 看着远处的云悄悄飘动, 沉静得动人心弦;更远的天空下, 阳光静静地落在河面上, 河水明净柔美, 涟漪细密;在近处, 清晰的树高大无声, 长成一种独特的姿势, 偶有风来, 枝叶摇曳, 划破时光, 落下一地细碎的影子。我的心越过树, 越过云, 越过天空, 越过河水, 抵达了时间之外的美好。

在外面奔波累了, 我会带着一脸时间的风尘和身心的憔悴而来, 旧房子用一屋子的温柔拥抱我。闲暇时, 旧房子用它的宁静迎接我, 推开门, 看得见阳光的丰盈, 听得见自然的声音。

然后, 我看见了流逝的时间。人们都渴望能抵达事物的内心, 抵达尘世最幽微的深处, 而我, 以自己的方式靠近和进入。

在旧房子里, 我听朴素的乡村音乐, 听古老的民间传说, 读古典的文字, 和书里的时间畅谈, 写一些真实的想法, 一句, 或许多句, 不断地思索, 不断地审视, 让自己简单、真实、洁净, 把一切多余的繁冗省略。

我相信, 我所做的一切和古代的那些性情中人所做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旧房子里的好时间一如既往地向前走, 而旧时光里有太多记忆, 让我常常在回首凝望时, 从温暖中汲取到力量。

篇4:旧物里的旧时光

烟火生活,一锅相伴。结婚时,租住的小屋异常狭小,门后一角便是厨房,拥挤但整洁的一堆炊具中,那口电锅自是主角。两人站立锅旁,相互打趣斗嘴,或悠闲或忙乱,伴着锅内吱啦、咕嘟的美妙音律,默默烹制调和着我俩的小生活。我做一碗清汤挂面,给感冒的妻子。妻炖一锅美味鸡汤,给辛苦的我。熬一碗南瓜稀粥,享受秋季的美味;烩一锅猪肉粉条,感受冬季的温暖。锅内的美味流年,令看似苦涩的日子富有情趣、滋味十足。

去年一次做饭,电锅罢工了,几经摆弄灯都不亮。我和妻子怅然若失,顾不上吃饭,拿起电锅便去维修。一前一后,骑电动车驮着妻子穿行街道,不禁思绪万千。遗憾的是,维修师傅说,已找不到配件。跑了几家,答案依旧。无奈,那口相伴多年的电锅光荣下岗,但我感念它的功劳,将它装箱束之高阁,抬头可见。偶尔一瞥,便依稀可感我俩一起吃过的苦和甜,不禁口水伴着泪水流回过去。

我生性木讷,鲜有浪漫,常会忘记妻子的生日。可妻子却总会记得在我生日时送上一份礼物。我是个广播迷,第六台收音机也已然老旧,天线折断、开关失灵,每次听都要鼓捣半天;可碍于生活拮据,一直舍不得再买。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年生日,正当我拍打、敲击收音机仍不出声时,清晰流畅的歌曲飘然而来。我目迎妻子手捧一台崭新的收音机向我靠近,喉头哽咽、心怀感激。如今,这第七台收音机也已退休,但我一直摆放在书柜里,似乎它总能唱起当年生日的歌曲。

妻子手巧,绣出的鞋垫做工精细,踩在脚下如享按摩。见我喜欢,妻子便当生日礼物每年送我一双。那年生日前夕,天气燥热,看着白天上班、晚上灯下冒汗穿针引线的妻子,我很是心疼,便拿出一沓旧鞋垫,劝她别绣了。妻子倒也听话,晚上没再绣,却隔三差五说单位加班,回家略晚。当我生日那天,一双精美的鞋垫再次垫进我的鞋里时,我才得知妻子说单位加班是假,绣鞋垫晚归是真。一年一双鞋垫,有的丝线虽已脱落,花纹虽已模糊,但我仍视为珍宝,双双珍藏,珍藏针针绣进鞋垫里的疼与爱。

相册中有张朋友在婚礼上用傻瓜相机拍的照片:我和妻子拘谨对拜、傻傻可爱。那张照片我定将终生珍藏,因为那寒酸得可怜的婚礼,提醒我要用一生对妻子的好,弥补当年对妻子的愧。那对衣柜,漆已斑驳,门已松动,但我仍在用,因为打开衣柜,望着里面添置更新的衣服,便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伴随我俩相守走过四季。女儿用过的婴儿床、小奶瓶、小衣服,虽占地方,却没送人,不只为女儿留作纪念,更是为珍藏我和妻子抚养、呵护女儿成长那几年苦乐时光的点点滴滴、恩恩爱爱。

一条旧腰带,一枚旧吊坠,一床旧棉被……时光在走远,旧物在积累。但终有一些写满故事、流溢情感,值得珍藏在只属于我和妻子、我们小家的“家庭历史博物馆”内,岁月不老、价值永恒。

我的旧物,我那幸福甜蜜、永不褪色的旧时光!

篇5:时光美文:时光旧,记忆老

《后会无期》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从小听了好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0岁的年纪,不敢轻易说一生。但至少,在前里,过的似乎并没有那么如意,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没有惊人美貌,没有让人折服的才华,甚至都没有平常人该有的激昂斗志,就连就引以为傲的青春资本,也在随着年华渐老而逐渐消逝,奇怪的是,我们居然还乐在其中,乐得笑谈生活。

人家都说,当一个人开始怀旧时就说明他已经老了。或许,这是真的,最近时常会想起曾经的一些人和事,记忆犹深处时总会默默感叹,多年前曾经有那么个人拉着我的手站在学校的红榜前信誓旦旦的说:“三年后的我,必定也会是这榜上一员。”而那个人,却在说出这句话不到一年时间里辍学,南下打工,至今杳无音信。留下我坐在课桌前孤军奋战,你若说时光不旧,记忆不老,试问,谁信?

早些日子,心血来潮去翻了下旧物,在一本老相册里翻到一张旧照,一群半大的孩子穿着丑丑的校服,手里拿着红艳艳的映山红。那个笑容,大概在往后的几十年岁月里,都难以再见。我至今仍依稀记得,那些花,是我们一个一个孩子拉着小手爬到山上去采的,不为别的,只是纯粹为了能美美的照个相。可是你看,一转身,便是十年……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人的记忆又何尝不会老。每回过年,一大家子围在一起烤火时,总会不自觉的拿我儿时的那些糗事来调笑,而我,总会笑笑的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在我听来,那更像是别人的故事。

时隔半年一回家,蓦然发现奶奶的白发越来越明显,母亲脸上的现了尴尬的皱纹,父亲不再像从前那般寡言少语,弟弟开始进入变声期。陪在身边的人来了一拨,走了一拨,最后留下了一拨……

时光旧,记忆老。这些流年里,我们到底寻到了什么,然后又恰恰丢失了什么呢?

时光,青春

青春永远无法阻挡时光的前行,而时光,也永远掩盖孙了青春的肆无忌惮

——题记

我们的开始

还记得,初见你们时,那是一个火热的夏日,我们从不同方向,不约而同地赶到这里,只为赴一个盛大的开始。那一日,阳光正好,生如夏花。

太阳,不停地照耀着我们,照耀着我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那一刻,我们已经开始转变。临近中午,头顶上的阳光越来越毒辣了,而军训仍继续着。我们也渐渐吃不消了,突然有人晕倒在地,便有同学立即上前去帮助。尽管同学之间还不是很熟悉,但作为同班同学,就要团结互助,或许我们之产的友谊便在那一刻悄然建立……

这,是青春,是记忆,也是我们故事的开始。

我们的故事

当有同学和别人比赛时,我们会在旁边不停地呐喊助威;当有同学受伤时,我们会担心,会关心;当有同学学习上失意时,我们会给予他安慰与帮助;当全班受到惩罚时,我们没有埋怨,只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面对处罚……这些的这些,只因为我们在一起。在这里,我们书写着只属于我们的故事,独一无二的故事,关于青春的梦与爱。

我们有过第一次争吵,第一次失望,第一次的挫折;我们曾被质疑,被嘲笑,也受到鼓励,受到支持。我们成长的喜怒哀乐,者在这盛大的时光盘里一幕幕播放,这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这,一直都是我们记忆中的影像,有着我们肆无忌惮的青春。

青春最多的是什么?是肆无忌惮。成长最多的是什么?是聚散离分。而青春与成长背后永远潜伏着一个巨大的怪兽,它叫做时光。时光里最多的恰恰是无法回头。因为当你回头寻找时光时,它早已被命运冲得烟消云散。

用寂寞的时光,来强大自己的内心

一般来说,留在房间里,时间都是自己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六神无主。我也曾想方设法,拖延回家的时间,哪怕是待在办公室刷网页,或者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行走。

我怕回家,一个人回家;怕寂寞,怕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显得非常大声的冰箱的运作声。经过了很多年,才知道自己的傻。那些年我所尽量逃避的时光,其实才是最好最珍贵的。

当我明白,人生的事业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人的认可也是过眼云烟,有一颗强大而富足的内心,过简单的生活,才是生活真意。我终于明白并接受我的孤独,学会利用原本会带来寂寞的时间,来照顾自己。要过好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独处。养花,读书,写毛笔字,练习英文,跳减肥操。每一样小事,用心去做,都很有趣。每有一点点的感悟,我就把它记录下来,哪怕它是那么微不足道。每个月末,做一个总结,我会看到自己的改变。一行行带着自己思考的文字,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幼稚,但是,从那里,我能看到自己在一天天沉淀下来,能看见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敦促自己,把握好时间。多看书。看那些能成为自己老师和朋友的人写的书。一点一点看进去,吸收掉。多学点东西。不要着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不需要急功近利。面对自己,有什么好追赶和欺瞒的?当惰性来袭,对自己说:再努力一下,再坚持一下。踏踏实实地,不要混。

不知不觉地混过时间,是最大的悲哀和不幸。不去总想去逛街了。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打扮自己。不需要说好多空洞虚伪的话。也不需要对谁总摆出笑容。生活,总是一如既往平淡,一如既往寂寞。但我自己,已经在慢慢改变。请记住:享乐不是生活的唯一。

真正学会独处,灵魂会更加丰盈,内心会更加强大。面对打击,更无所畏惧。面对伤害,更快愈合。面对孤独,更加从容。不再埋怨,不再自怜自苦。不再刻意去取悦任何人。终于可以因为一件件小事,实实在在地开心。

能对一切充满感恩。就算所有人都不爱我又如何呢?我能微笑善待自己。 不管任何际遇,总能照顾和关爱好自己。

篇6:你好,旧时光美文欣赏

在我迷失方向时,为我指引方向;

在我跌倒受伤时,将我拉起继续前行。

雨停了,我继续前行,拼搏,

回首望,那双手早已被岁月刻上了痕迹。

篇7:你好,旧时光美文欣赏

如若可以轮回,我依旧选择和你相遇。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一见倾心,

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翘首以盼的,心里所想的,梦里所梦的,

篇8:仓库里的旧时光

店主Chris Ma,曾短期游学纽约,也正是这段时间让他开始了解并深深地爱上Vintage家具。2012年,他创建了“Roots Galleria”。一个阳光大男孩,搭建了一间充满阳光味的大暖房。Chris Ma始终相信,品位永远建立在精神和态度之上,他将来自旧时代的灵感实现在家具的品位之中,延续历史中不断消逝的灵光。所以“Roots Galleria”承载的不只是风格,还有历经时光洗练后不可抹灭的精神。

“Roots Galleria”坐落于1919创意园9号楼,这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建的工厂仓库。面积大,视野开阔,为了迎合这古朴的风格,店内墙壁、地面也还是毛坯的样子。而大家最喜欢踯躅、拍照的那个斑驳墙面,就是原先厂房的老样子,未经任何修饰的保留下来。展品随意地堆放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从屋顶上垂挂下来的灯、修饰墙壁的字母挂饰,到每一件古朴的家居、新奇的小摆设,都在静静等待懂它的人。

“复古、生活、家”一直是“Roots Galleria”的理念。Chris希望通过老厂房与复古工业家具的结合,可以营造出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这里的产品不仅反映出工业设计的美感,而且体现出城市生活的美好与温馨。除了Vintage家具外,“Roots Galleria”还有工匠们将工业的复古质感融合于现代材料设计之中的产物,将各种材料循环利用。大部分的木料来源于废弃或拆除的老房子、谷仓及仓库的房梁、屋架和地板。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变化,它提供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优于普通新木材。当然,即使是使用新木材,Chris说他们更青睐于再生性高的柚木、相思木等热带硬木。而大部分的钢铁材料也是从废弃的工厂和老式机械上获取并再利用的。这些材料独有的色泽、纹理和耐用的环保性特质,带来一种质朴的怀旧感。

摄影师、设计师尤其喜欢这里。“Roots Galleria”的空间和店里的产品在他们眼里充满了画面感和戏剧效果。当然,店里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人光顾。有一次来了一批老人,吵吵嚷嚷的说话声顿时飘进“Roots Galleria”店里,他们是前国棉八厂的退休老职工,当天算是回老厂参观。他们无限怀念着过往的燃情岁月,说着当年在工厂里的故事及这些比他们还老的厂房。老人们七嘴八舌地问: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你们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找来的?Chris说:“虽然他们对复古工业的认知和我们不同,也更不懂得所谓的潮流,但他们对于回到家的真情流露和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怀念正是我们想传递给每一个参观者的。那是一种情怀。”这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就是“Roots Galleria”所带来的最美的珍藏吧!如果时光可以停留,那就是在此驻足。

篇9:旧时光里的村落散文

流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走进流坑,村口的正中间便是一棵有着上千年树龄的古樟树。这棵古樟树大约有15米高,树体遒劲苍老、全身斑驳,树上长满了寄生“槲蕨”。站在树下,凝视它的枝枝叶蔓,让我感觉到了岁月的变迁。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世世代代守望着这里的故土和黎民。

导游是本地的一位董姓女孩,真诚而质朴,就象这里的民风,自然而清新。小董介绍说:流坑原是唐代宰相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然后再迁至乐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全村有上千户人家,四千多人口,是一个有着古朴风貌、厚重历史文化的大村落。

沿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小董带我们走进了流坑村。小路的两边满是荷塘,荷塘的岸堤上栽种了密密匝匝的杨柳。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杨柳吐翠,塘水含烟。一弯新绿直达水面,微风吹过,涟漪骤起。走过高高低低的荷塘,小路的深处便进入了村落。流坑的民居建筑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土木结构的旧式民房,一种是砖瓦结构的,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旧式豪宅。而这两种建筑便是以荷塘以界,一分为二,一个居左一个居右。

我们首先走入的便是以“状元楼”为代表的土木结构的旧式民房。导游小董很自豪的告诉我们说,我们所经过的街道,曾是古代流坑村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上的商铺很多,南北货都有。从街道两边房屋还存有的一个个一米左右高的店铺窗口就可以看出,当初这条商业街的热闹和繁华。这里的大部分房屋已没有人居住,现在主要作为景点用来供游人参观。偶尔有些旧屋还然有人居住,也不过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三五个老爷子聚在屋子里中间你一言我一语的下着象棋;或是两三个老奶奶坐在屋檐下静静的纳着鞋底,阳光轻轻的、暖暖的,一切是那么的安静、祥和,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住了脚步。这条街的中央叫“四方街”,四方街连接着村子的各个方向。小董告诉我们说,电视剧《春草》就曾在四方街拍摄取景,我静静的坐在“四方街”的石凳上,似乎感觉到了春草的气息。

走出四方街,沿着柳树满堤的荷塘,我们走进了流坑另一处景致——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民居全是古代徽派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走壁。经过千年风雨的剥蚀、风化,墙面依然清澈如昨。房屋与房屋之间都是窄逼的巷道连接着,如有走进了迷宫。这里的巷子被人喻为“时光隧道”。穿过悠深逼窄的小巷,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我突然希望在这里能够遇见,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惜我不是戴望舒,我无缘这样的艳遇。

走进这里的古民居,让人感觉走进了旧时光。房屋里面多是上下两厅结构,中间还有雨廊,房子前面也多建有照壁。照壁上刻有富有寓意的花鸟草虫画,寓示着主人的喜好或是对后代的无限期许。这里的大部份房屋都是空置的,没有人了居住。因为少了主人,屋内也早已没有了生机。旧的、暗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让人时刻想要逃离。从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这里房子的主人原来很多在古代都是殷实商贩人家,有的还是官场贵人,有权、有势、有地位。其实,繁华也好,苦难也罢,在时间面前,在岁月的河流中,一切的.一切都已随时光悄然消失,唯一能留给后人的便是这日日还在的安宁和劳作。

走过“时光隧道”,走出古建筑群,又让我重新回到了真实的现在。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在一起,走近一看,原是乡村货郎正叫卖东西。货郎萝筐里装着的全是些针头线脑,糖果之类的小物品。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流坑这样的村落里才能遇到。导游董最后带我们参观了流坑的“园明圆”以及“文馆”。 文馆又称江都书院,建于明代晚期。置身文馆,一种古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那满目古雅精湛的装修,特具岁月沧桑感的一石一砖一木,诱人遐想,仿佛可以听到院堂中回荡着学子们读经诵诗的声音;仿佛可以看见书室中晃动着学子们孜孜攻读的身影。流坑的“园明圆”,其实是“董氏大宗祠”,后来被军阀所破坏。站在宗祠遗址之上,目睹斑驳的墙垣、肃立的石柱、威武的石狮,还有那萋萋野草,无不给人一种岁月苍凉、世事浮沉的感觉。

篇10:遗落的旧时光经典美文

因为编辑的需要,我翻看了红楼梦图片。一张张,一叠叠,心里是满满的酸软伤感和涩楚,甚至于泪盈于睫……那种感觉实在无法用语言描述。多年来,这部87版的红楼梦演视作品被称之为“不可逾越的经典,是中国电视史上绝妙的篇章。”其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了人心、骨髓,仿佛她们就是红楼,红楼也就是她们。一人一态,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纸一画,一院一景,一石一草……都嵌合得那么完美和谐。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剧中演员陆续走出了大观园,把红楼留存为时代的经典,把那段时光经历镂刻于记忆。然而,唯有那人入了戏,从此不曾出戏,真正承诺了“若他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成为了永远的黛玉。唏嘘!

想起,前段时间翻出《沧海一声笑》的原唱:

……

涛浪淘尽

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茫茫大海之上,浪遏飞舟,击而歌。那份激昂意气,万丈豪情,那段儿女情长,缠绵悱恻。勾起了太多的回忆,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共鸣。那个时代,那段时光啊,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经典,多年来一直固守着,回味着,感慨着。

网上有人说,为什么会把八几年的影视和歌曲作品认为是经典?因为无论从当年导演演员的.敬业精神,还是文化底蕴来说,都是现在速成演视和歌曲等作品无法相比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的主流精英人物大都是七零八零,他们领军正统的文化和思想,他们追忆原生态的美,崇尚返璞归真,所以经典就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细思,深以为然。

篇11:惊艳时光温柔岁月美文

天,尚未破晓。整座城市都笼罩在黑暗的幕布之中。沿街的路灯,在黑暗的背景下映衬得格外闪亮。好似镶嵌在哈德斯黑斗篷上的一颗颗耀眼的水钻。

揉揉睡眼朦胧的双眼,懦懒地伸了个懒腰,我望了望车窗外黑色的世界,不禁叹了口气。

“准备一下,马上到学校了。”前排传来熟悉的声音。

“哦。”我略带睡意地回应了一句,便拉上书包。

唉,若是在幼时,每天不说睡到太阳晒屁股,也至少能睡到天亮。同学之间是何等的亲密无间,可以一起认真听课,却偶尔也偷看窗外的风景,可以永远也解不完的“鸡兔同笼”奥数题……可现在,我们长大了,有了各自的思考、生活圈。虽说还是朋友,但幼年的那份纯真到哪里去了呢?随着时光的飞逝,渐远渐近,面对学业的压力,早已无暇顾及其他。唯有过年过节时一条群发的短信,才让我们猛地想起:自己还有这样一个朋友呵……多么讽刺哪。

“发什么呆,到学校了。”前排又传来熟悉的声音。

“好的。”没法,只得拧起书包,拉开车门,径直向学校大门走去。忍不住回头一看,车子早已在众多送孩子的车辆中绝尘而去。

“唉。”又是一声轻叹。

今年的母亲节,我没有了往年的兴奋劲儿,选择了默然。但母亲一如既往的关心和爱,让我又不禁想到,她也曾年轻过,也有过叛逆,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但我忘了她是为了谁而屈服。

我更是忘了,在许多年前,她也可以那么的笑靥如花,那么美丽。至少在皱纹爬上她的脸颊之前是那样。

为什么,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要去考虑那么多外界的主观的旁观的客观的一系列醪糟而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人何事?

多么想在草地上望望天,发发呆,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打个盹,听风在耳边呢喃,化身为大自然的部分,那该是多么惬意啊!可我又不得不火速赶赴课堂,赶赴青春的鸿门宴。

呀,快迟到了!我快步走进教室,迅速拿出课本,开始新一天的“战斗”,

打开书的扉页,是我用正楷抄写的网络上很红的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天,就是昨天死去的人所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就是你未来回不去的曾经。人们总是在追求最好的、最合适的,但却看不到眼前的幸福。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再回过头去寻找,已物是人非,才知道世间最珍贵的不是未拥有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看着这些扣人心弦的文字,回忆如波澜起伏的浪潮,不断向我涌来。儿时的发小,小学的冤家同桌,还有多年的同窗好友——那些追悔留恋的曾经,有些遗憾残缺的同年,荡漾起伏……

“喂喂……班主任来了,别发呆!”一旁的小A提醒道。

我连忙正襟危坐,把书本翻开,装模做样的读书,可心怎么也静不下来。

一整天,心里都觉得心中打破了五味瓶似的怅然若失。好像回忆正挑衅的对着你讪笑:“回不去了……”

过了好久、好久,直到夕阳西下,同学们放学将我唤醒,可回忆里的场景却是那么的真实、亲切。

“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考我们心仪的初中,以后我们要在同一个班!嗯……还要做同桌!还有……”小C扑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她的眼神里永远充满着向往。

“好!我们要一起读初中、高中,还有大学!长大后一起打拼,不干别的,咱们开一家奶茶店,里面还有面包、小饰品……”我们谈得很入迷,好像说的话马上就会兑现一般。

我们手拉手,在母校那悠长而又神秘的旋转楼梯上飞奔着,寻找在学校旋转楼梯上有可能遗失的宝藏,尽管从未找到过,但从未放弃过。

走出校门,我伸出手向着蓝天,就像抚摸母校那熟悉的面孔那样,回忆的音符,在指间雀跃,轻快地游走我的心田。

毕竟是灵活而不可触摸的,这是初中,是我现在应该待着的地方——我也确实待在这儿,可我那成长的六年去哪儿了呢?

一定是我找不到的地方,也许,当我在家里弹《童年的回忆》的时候,它便在一旁偷偷地听着我的心声,然后轻灵地来到我的脑海中翻腾,一曲终了,脸上是含泪的微笑。

心中似乎有一块咽不下去的石头,使我坐卧难安,怀着冒险的心情,我终于开了心扉。

“当你站在今天,站在此时此刻,回望着过去,很多事都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不是吗?”

“其实,那些再也没有的.瞬间,又何尝不是你对过去的缅怀呢?虽然,我们已无法回到过去,但我们仍然可以珍惜你所拥有的现住和那些你曾经拥有且不可磨灭的美好,对吗?”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似乎比以前更有穿透力了。

可别人不懂,就算要书写目前所拥有的青春,但它也如曾经的童年一般,如海洋边潇洒的沙粒,就算你紧握手心,也终究消散,到那时你才忍心放开吗?

于是我反驳道:“那些美好的曾经再也回不去了,现在所拥有的青春也是一样,总会消逝的。越是珍惜,到该放手的时候,不就会越伤心,越舍不得吗?”

“呵,傻孩子,其实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那些所谓的回不去的往事代表了我们曾经拥有,只是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已。”

“真的?”

母亲笑而不语。

“是啊,曾经拥有……”我喃喃道。

为了生活,她学会了节俭;为了生活,她变得世俗;为了生活,她脾气变了。为了生活,她失去了青春。而她却是为了我,才开始生活的道路——如今,我长大了,她却老了……

已失去了我嬉闹的小伙伴,没有了与我秉烛夜谈的“铁哥们”,即便如此,有一点也不能否认,正是那些美好而又支离破碎的曾经,才能凑成我们苍颜白发后细细咀嚼的人生。

想到这里,我不想释然了。没有什么追悔莫及——只有那相见恨晚,既然没有时空穿梭机,也不能回到从前,那不如打起十二分精神,在迎接灿烂的明天!

感谢那熟悉的声音,告诉我自己需要怎么做,若是未曾经历过,怎懂得最真的是什么?

与其留恋已成历史的过去,憧憬虚无缥缈的未来,不如一步一个脚印,一寸光阴一寸心,去书写明天细细婆娑的无限人生。

篇12:回望爱情里的旧时光

那年,他和妻子从乡下来到这个城市谋生。刚来,妻子就生了病,等费尽周折病情好转,两人仅有的一点积蓄也快花完了。

他每天去搬运站上工,晚上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家。到家后,看着灯下妻子瘦削的苍白的脸,他寻思要给她增加些营养,补补身子才好。可他捏捏瘪瘪的口袋,黯然神伤,他哪有能力买营养品呢?

有天吃饭时,妻子随口说,今天也不知谁家熬的鱼汤,可真香!他听了,低头用碗遮住愧疚的脸——他连买鱼的钱也没有!正犯愁,他忽然想起附近有条小河,曾见有人在那里钓鱼,自己何不去撞撞运气?

他借了鱼竿,下班后直奔河边。正是初冬,天早已黑透了,小河静静地躺在夜色里,四周一片寂寥。他选了个位置坐定,借着手电筒的光,把凝聚希望的钓饵抛向河中,然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盼望惊喜出现。

河边风大。凌厉的风夹着冰冷的湿气漫卷过来,很快他棉衣里的热气被吹得消失殆尽。脸木了,手脚又冰又痛,痛到指尖。他坐在那儿,轻轻地对手呵着热气,又把棉鞋脱了,交替着把脚弯到棉衣下摆里捂着,努力寻求一点温暖。高远的夜空下,月亮的清辉洒在他身上,他好像是座忧伤的雕像。

半小时后,他终于钓上一条鱼,那是条巴掌大的小鲫鱼。他把鱼放进水桶,心里喜滋滋的,他能猜到妻子看见这鱼时的表情!

凌晨时分,他顶着满天星斗回家。那晚,他钓了八条鱼!当他把熬好的鱼汤端到妻子跟前,她心疼地责备他,话刚出口,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他内心也百感交集。那一刻,他暗暗发誓,如果将来混出名堂了,一定要好好珍惜,永远不忘今天的潦倒和落魄。

后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开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心渐渐变得空虚、浮躁,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他时常出入歌厅酒肆,和朋友沉湎笙歌,觥筹交错,直到夜深,才醉醺醺回家。看他这模样,妻子又气又恼,唠叨个不停,他听了烦,一拍桌子,茶碗齐刷刷地蹦了起来。于是两人正式交火,家里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酒醒后,他也很苦恼,为什么生活好了,他和妻的感情反不如从前了呢?

有天,老房东的儿子结婚,他和妻应邀参加婚礼。饭后,从村里出来,他忽然想起那条曾经铭记在心的小河。他领着妻,来到河边,小河还是旧时模样,依舊那么安静。天气很冷,河面已结了薄薄一层冰,当年他倚的那棵大柳树更加苍劲了,有的枝条几乎垂到水里。他望着河面发呆,他知道冰封的河床下,有温温的水、游动的鱼。曾经,那鱼,是他带给妻子幸福的寄托。

两人都没有说话,就这样默默地沿着小河走。再回到家,彼此说话都温柔了许多。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又去看了许多他以前待过的地方,铁路货场、菜市场、商品批发市场……每一个地方,都让他想起了许多。他这才知道,这些年,只顾匆匆赶路,早已遗忘了初心,遗忘了来路,在喧嚣的都市里迷失了自我,没有了方向。

幸好,他现在已懂得,爱情旧时光里有那么多人生的新滋味,在前行的路上,勤回首,多温故,才能更好地珍惜和把握现在!

篇13:旧时光里的那场雨散文

桌上,一张破旧的照片,上面画着我们的笑颜。地上,两对影子,上面映着我们的纯真。一堵油画似的城墙虽古老却略带一点韵味,”忧伤”却又深沉的韵味。

定格在”古城”墙上的是柳的影子,映在城墙上的长长的柳叶像是你走时拂过我肩上的发,百般缠绕却终究躲不过那阵风,逃不过那场雨。

“我要走了,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嗯,我知道,你走吧。”

拥在一起的我们像是电影中即将分别的恋人,欲言又止的样子。

曾经的你是那个让我恨之入骨却又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活泼,聪慧。那时的我常拿着不及格的试卷躲在柳长长的阴影里,把它划成我长长的忧伤。而你却也常常用我到”现在”还不懂的原因把自己藏在跟我相同的地方。只是,我在左边,你在右边。

你说,我不”快乐”。我说,我也是。

多年后那棵柳的柳叶抚到了地面,像是你长长的发,我们相约走到古城墙边。只记得,那天的雨拍打在依着古城墙的柳叶上,柳叶上的雨打湿了你的侧脸。浅浅道来的`一两句却也终究没能掩住隐藏的忧伤。就那样,你走了,我也让你走了。

之后的几天里墙上挂着的钟表也像是一瞬间老了许多,原本难熬的日子变得更加的漫长。

“柳还好吧?”信上的字”简单”却又沉重。

“嗯,还回来吗?”我想了好久却也终究什么都没写下。

“雨知道答案。”我怔怔地看着信上被描了几遍的我的名字,滚烫的泪落在照片上。

雨知道答案,我一次又一次盼着雨的到来,一次又一次地靠近古城墙后又远远躲开,只是怕再次抚到旧时光里的那场雨。

如今,柳已不再。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即使害怕”思念”,我却也还是把自己映在了古城墙里,飘着的发像是映在墙上的,长长的柳叶。

篇14:旧时光里的老物件作文

记忆,细细碎碎,似那阳光穿过梧桐的枝叶,照进静谧的心原

一一题记

至今依稀记得,每当烟囱里升腾出袅袅的炊烟时,那便是即将开饭的."闹铃"。

老灶台的模样在记忆中一直未变。方方正正的灶台中间有两个圆形的洞,下面还有两扇像似的小洞。灶台的旁边堆积着柴草、老树枝、晒干的豆壳

彼年幼时,我最爱看的便是奶奶在灶台前"大显身手"的样子,奶奶熟练的将油洒向锅中,油还没热之前又去添了几把柴火,当油在锅中"舞蹈"时,就可以下菜了。用勺子不停地翻炒,再加上提前准备好的肉将二者合二为一,洒上香料香味很快就出来了,挑逗着我的每一个味蕾。

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老灶台,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据奶奶说老灶台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不过老灶台看起来却并不像经历过岁月的"摧残"它依那么简单朴素干干净净,好似一位白衣少年。

我问奶奶为什么对老灶台这么情有独钟?奶奶回答道:"有些东西用着用着就丢不开手了,用着用着就感觉和它融在一起了。"那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富裕,一切都要靠双手。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煤气、蒸箱开始习惯了科技生活却,忘记了最初的味道。如果,你尝过老灶台做的饭菜你一定会难以忘怀。因为它寄予了几代人智慧、艺术的结晶传承至今。这是多么宝贵的一段回忆啊。

《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在深夜中听到《折扬柳》时,内心更是感慨万千。他沉浸在家乡美好生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老灶台,亦是如此。这不光是几代人的传承,更是几代人的乡愁。时代的发展,使不少人舍弃了过去选择了现在,我并不这么认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有现在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回忆啊!

这种回忆早以融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似一首凯歌源源流传,似一艘小艇带我们驶向那个充满温暖的地方一一一家。

左手握刻刀,右手握印章,那青石上的裂纹犹如闪电把心绪慢慢兑换成了线,一滴汗落在眉间,留下那永不变的回忆……

篇15:时光呓语,暖香岁月美文

自从喜欢上了文字,就喜欢随心随地的思索和感悟,或听着一首歌,或检点着记忆,或遥望着山水,又或者是对着自己的影子的时候。我多希望从时光的呓语中,品尝到光阴的味道,拥抱到岁月的暖香。

喜欢听伤感的音乐,随着心跳的节奏,将自己的思绪旖旎在忧伤的韵脚里。人的这一生,有太多的凄凉和伤痛,我相信,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当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我们的时候,你是绝地反击,还是任它割宰。我曾经选择过奋战,也曾经选择过逃避,只是后来才明白:无论你作何选择,现实都是残酷无情的,反击总会出现战死,投降亦不一定能得到善待。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释放忧伤,排解郁闷。而我,就喜欢在痛彻心扉的时候,处在忧伤的天籁中,体验震撼泪觉的音乐,得到极致的忧伤美。然后收藏进自己的韶华流光里,在岁月的酝酿中,洗尽灵魂的纤尘,洗尽红尘的风月。

也喜欢听明媚的音乐,伴着轻快的音调,将自己的细胞氤氲在阳光的歌词里。当快乐降临的时候,你是否敞开心扉的接纳,你能否在它离开的时候,将它安放在记忆的流年里,刻下一段莫失莫忘的印记。其实,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快乐是需要收藏的,因为只是懂得收藏快乐的人,才能在镜花水月的风尘中收获幸福,恩泽来生。所以说,不单单悲伤需要感悟,需要排解,快乐又何尝不需要得到升华,才可以成为人生恒久不变的星光。

我喜欢文字,却更喜欢文字般的生活,而生活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个人安静的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喜欢倚在轻风里,感受春暖花开;喜欢候在雨亭里,遥望夏雨滂沱,喜欢藏在稻香里,感悟秋高气爽;喜欢凝在晨霜里,遥想冬雪银城。每当在自然中有一丝小小的感悟,我就习惯性的将这种感悟编织成生命的碎语。然后,安放在流年里,相信在岁月的温婉中,总有一天,这一段段的莫失莫忘,将会在某一个黄昏中成为幸福的花开。

不知道是源于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还是曾留下过的温柔文字,有一个地方,我去过很多次,开心时,悲伤时,无奈时,寂寞时。也许,唯有时光才会想起,那一年,我在这里欢笑过整个四季,看遍过每一朵莲花,从含苞待放到娇艳盛开,从满心欢喜到无奈独白,为败落的花,还有被泥土掩埋的叶子!如今,四季轮回,而我依然等待,只是,心里遗憾的滋味,早已随着凉薄的光阴消散在天地,穿过秋叶潇潇的今日,我的心间依然是春暖花开。

在你失落的时候,请先收住所有的悲伤,蹲下来看看自己的影子,并试着跟影子诉说下你现在的心事,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并非想象中的严重。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看到影子的孤单,也许是因为影子一直陪着自己,但我知道,这方法绝不紧紧适用于我,所以,把它分享出来,朋友们都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踏文字而来,倚丹青凝望,一笔浓墨渲染不了月落乌啼,一种方法吹不散所有人的忧愁,只有用心寻找属于自己的暖香,才可以在残酷的现实中,临风望月,逍遥世态。无论如何,请记住:遗忘的是过往,丢失的是曾经,丰盈的却是经年。每一段过往,都是新生的基石,每一个曾经,都是轮回里的风景,最后我们踏在过往的基石上,看着曾经的风景,创造一个最美的经年。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从而衍生出不一样的心境,或贪婪,或淡然。可无论如何,世界都给予他们存在的角落,或风光,或阴暗。走在这个极具诱惑的世界,我们可以坚守的东西有多少,可以改变的东西又有多少?无论你多有实力,也无论你多有才华,都会出现嫉妒你,甚至是讨厌你的人,所以唯有守住自己的原则,把漫天的流言蜚语,看到清,看到淡,看到无。让生活一笑而过,由外而内都风轻云淡。让生命一笑而过,从死到生都问心无愧。

我知道,有些事不是坚强就可以挺过去,有些爱不是坚持就可以到白首,有些风景再美也属于远处。零落成泥方知香依旧,幸不幸福,没到最后,谁也不清楚。所以,与其等待别人的施予,不如自己去孕育,那份属于自己的朝朝暮暮。

每当自己在深夜安静的思索,我就喜欢将自己的思绪,放飞在流年逝水里。有时回忆曾经的岁月,在回忆中将自己的过去不断的沉淀;有时憧憬未来的光阴,在憧憬中将自己的未来化作如今奋斗的动力。其实,人生并非要经历过所有才叫充实,犯错并非是没有经验的过失。若能在一个心酸的瞬间,理解到极致的悲哀;若能在开心的刹那,懂得最简单的幸福。如此,何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姿彩。

光阴念安,流年碎语,我从红尘深处来,也将往红尘深处归。如今,停在青春这个渡口,点一盏最美的年华青灯,任其燃烧,安静等待,只希望在灯芯成灰,韶华秋去之时,可以牵一双温柔的玉手,然后,倾倒所有的地老天荒,歌尽所有的海枯石烂,而我们的情缘依然长在。

篇16:徐晓燕:翡翠里的“旧时光”

在徐晓燕看来,珠宝之所以昂贵,不只是因为美丽和稀缺,还因为其中记录、体量的“旧时光”里的历史和人文。

在翡翠中遇见更温润的自己

再过几天跨了年,徐晓燕就跟翡翠叙缘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徐晓燕是个粗犷的艺术鉴赏者、火爆的实业女老板,敢带着一帮伙计远赴缅甸贩卖牛皮,有不痛快的事就能拍桌子发脾气。因为说话太直,徐晓燕经常得罪了人还不知。

遇见翡翠,命运为徐晓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刚开始佩戴翡翠特别不适应,我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平时动作大开大阖,只好尽量缩小动作幅度,唯恐损伤饰品。”渐渐地,由动作扩散,徐晓燕整个人变得稳重许多。

身边朋友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无论什么主题的聚餐聚会,徐晓燕几句话就说到翡翠上去;往日里能引起情绪风暴的事儿,现在的徐晓燕往往一笑置之;逛街买东西,一直眼光不俗的她愈发追求朴而不拙的精致美感,这很明显是多年挑选翡翠作品的“后遗症”,几乎每一件徐晓燕经手的翡翠都拥有拔尖同侪的工艺和观感。

徐晓燕对美感的特殊执着并非凭空而来。从商之前,山东工艺美院出身的她做了十五年专业字画鉴赏,一幅字画从背面就能看出是谁的手笔。这种经历让她在翡翠作品的选择方面眼光独到,刚刚入行就时常找到品位超前的翡翠作品,有时太“阳春白雪”,反而要在自己这里保存经年才能找到伯乐。现在的烦恼更多,走遍揭阳、四会,却找不到达到心理期许的作品,只好去踏平王朝阳、李少飞等玉雕大师的门槛。近来徐晓燕将北斗珠宝搬到大润珠宝交易中心,店面装修也狠狠用了心,厅堂宽阔敞亮,中式元素贯穿点缀,人人环视这即将开业的新店都忍不住称赞,老朋友却都知道这是徐晓燕品鉴过的那些国画在作祟。

翡翠是心头好,更是事业。二十年白驹过隙,徐晓燕眼见街上佩戴翡翠的女子多起来,翡翠的价格也翻了百十倍。“90年代我看上一双玻璃种飘花手镯,要价三万买不起,现在每只能卖到150万。”徐晓燕的翡翠经营也如火如荼:前几天她看《创意星空》,嘉宾刘晓庆就戴着在自己店里买的一件翡翠吊坠。

翡翠也为徐晓燕提供了一个精致的圈子,“真正爱翡翠的人大多低调奢华,我们也想着踏实做些事” 。为了方便聚会,徐晓燕和同伴们成立会所,将字画、翡翠精品等陈列其中。每次灵感激荡,都能确立下一项活动:新疆和田誉满天下,但翡翠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徐晓燕就参与投资一座珠宝城,为以后开辟市场打个基础。贵州拍摄电视剧《奢香夫人》,宁静担纲主演,片中的玉石翡翠首饰全由北斗珠宝提供,“我是郓城人,特别欣赏奢香夫人这样的女英雄,别人说我无用功,我却觉得对翡翠文化传播尽了绵薄之力,而且,这些与翡翠沾边的投资也没亏本。”

近年来徐晓燕做了许多慈善事,给偏僻乡壤投资一座小学,为身患重病的老人捐款救助,“我做这些没有系统和计划,只是听说了就行动”。徐晓燕几乎不留名,别人说她“傻”,她却不以为然,“翡翠这么美,可你见哪件闪过贼光?”

首饰里的命运二维码

1994年,徐晓燕到缅甸进行牛皮贸易,因为各种原因滞留良久。徐晓燕就是在此时与翡翠叙缘。

“当时,翡翠贸易在中国和缅甸之间来回折腾。缅甸人将原料卖给中国人,中国人凭借成熟的工艺加工成件再转卖给缅甸人,最后缅甸老百姓出售给游客,而其中大多数游客还是中国人。”牛皮生意不顺利,徐晓燕便常跑到翡翠市场闲逛。不久,他在市场上租下店面开起翡翠店,铺面不大,被白炽灯映得通明,几节柜台中摆放着各种翡翠工艺品。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徐晓燕对翡翠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日渐提高,不仅练就了辨别真假的火眼金睛,还弄清了从采石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程。等到牛皮贸易完成归国时,她的小翡翠店已经实现了利润翻番。

不料为防止口蹄疫病,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动物皮毛和肉制品一律不许进关。徐晓燕的牛皮只能被压在云南瑞丽关口之外,无奈的徐晓燕凭借商业经验和对翡翠的喜爱,又在云南经营起翡翠店,“牛皮使人疲惫,翡翠却陶冶心神”。她告诉记者,那段经历现在想来似乎颇具传奇性,但当时根本感受不到其间的趣味。当年赴缅时,徐晓燕把全部身家押在这趟贸易上,两年半后,牛皮却只换回14万元人民币,但她的“泰缅珠宝行”却在济南开业了。这几乎是山东省最早的翡翠珠宝店,而徐晓燕也成了山东翡翠界年轻的“老前辈”。

有人问徐晓燕翡翠之于她代表着什么?徐晓燕会回答“是生命”。这并非刻意标榜:如果说结缘翡翠时徐晓燕多少带了些商业意识,之后的经历让翡翠变成她的精神伴侣。

2003年的一场意外,徐晓燕手指上的一个小伤口演变成黑色素瘤:“手指被切除,住院时见各色肿瘤病人脸上都是悲戚。”徐晓燕坚持戴上一整套翡翠首饰,项链、耳坠、手环。伴随自己的莹润灵物虽不说话,却也凭借彼此的默契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她知道“翡翠是活的,是有体温有心跳有温润水分的,就像一只很有灵性的鸽子,即使放飞也记得回家,因为经过你手必定留着你生命的信息”。

放疗结束后,徐晓燕对主治医师说:“医院各种设施都很完备,唯一失策是高楼层的窗户上没装防护网。”

接下来的康复阶段,每天早晨首班K56路车上,化着淡妆、佩戴不同翡翠首饰的徐晓燕总是让睡眼惺忪的乘客眼前一亮。晚上八点,她又带着微笑从肿瘤医院回家。“我一生爱美,无论走到哪里,翡翠饰件都是风景线和抚慰剂。”

对话珠宝,便拥有历史的方式

在徐晓燕看来,珠宝被称为奢侈品,固然因其材质稀缺,但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一定是人文方面的因素,比如有细节和创意的设计,或者与人的一段情缘。

徐晓燕曾经看到过一件维多利亚时代的古董胸针,表面雕刻婴儿肖像,背面嵌入一缕金发:“一件很美的作品,我不知道由谁制作,但这一定是为了庆祝孩子的诞生而制作。你看现在,小孩已作古,他的样子和胎发却随胸针保存了下来。”

而翡翠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种类,“最年轻的翡翠也经历了上亿时光”,一件佩戴的翡翠并非单纯的饰品,而是一种历史和人文的拥有。

几年前,徐晓燕到广东四会进货,在当地玉雕大厂看到一件糯米种俏色翡翠大摆件,五彩艳丽,工艺精湛,牡丹、菊与荷花依照天然玉色静静绽放,一双鸟雀形象灵动、更添趣致。

“每年全国有九成玉雕精品出自该厂,而这件‘富贵花开’又是其中翘楚,单是做工耗时两年半,按市价付给玉雕师傅的工钱就有300万。”这尊富贵花开,一口价,980万。

三番五次的欣赏后,徐晓燕与对方商讨能否调价,因为自己这次进货只带了800万。对方打量过徐晓燕,说“980万一分不能少,但是你付800万可以将作品带走。”看到徐晓燕又惊喜又诧异的表情,对方只淡淡的说了句:“有玉缘的人有特殊气场,你一看就是真爱翡翠的信义人,我不怕你跑。”

更令她感念的是,为了赶上当时新店面开业,对方亲自驱车将产品送过来。于是,这件富贵花开便成了徐晓燕的镇店之宝。“不打算出手,精品可遇不可求,还是留几件可心的,传承。”

同样被传承下去的还有一对玻璃种阳翠的好手镯,“在所有翡翠饰品里手镯涨价最快,项坠、把件都能通过雕工巧手掩饰瑕疵,只有手镯必须表面光滑莹润,有一个斑点都不算上品”。可是徐晓燕日常佩戴的却并非价值连城,她心里明白,自己不爱也不需要大牌手袋或定制服装,一件翡翠饰品足够撑起个人身份:“翡翠绝不是炫富的资本,她们是自信的定位坐标,让你外表奢华、内心优雅。”

篇17:散落在旧时光里的记忆

这一只搪瓷杯,陪伴着父亲走过长长的人生之路,是父亲那段沧桑岁月的印证。用了这么多年,直到那年父亲驾鹤西去,还一直像宝贝一样地收藏着。

年少时,我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放着新的杯子不用,却把这么个破旧的搪瓷杯当成宝贝。记得父亲常说,那个年代,能留下来的东西已经太少了,这杯子,就像一个老朋友,看到他,就会感到很亲切。

我的父亲,在很多很多年前便离我们而去了。父亲去世后,这些搪瓷杯,原本都被母亲收在一只纸盒子里。记得那年,母亲再嫁,一日下午,母亲在家中整理旧物,正准备就把这些搪瓷器皿卖给小区里收垃圾的,正巧被放学回家的我看到,并从收垃圾的人手中夺了下来……我哭着喊着,把父亲的“宝贝”们紧紧地抱在怀中,用一双哭红了的眼睛狠狠地盯着母亲,大声地问着母亲为什么要卖掉它们。

母亲被我的样子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赶紧支走了收垃圾的,然后抚摸着我的头发说:“孩子,你爸都走了好几年了,现在,我们要搬家了,这屋,可能也会卖掉,这些东西留着有什么用啊!”

“不,这屋是我爸留给我们的,不能卖;这些都是爸爸最心爱的东西,我们不能扔,我要留着,谁都不许扔。”母亲最了解我的倔脾气,只说了一句:“你要留就留着吧,随你。”就回卧室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客厅里,歇斯底里地叫着天上的父亲……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我怕母亲再次扔掉它们,就把它们带在身边,藏在学校寝室里的柜子里。

再后来,我结婚了就把它们带到了自己的家。

刚拿回家时,不知道该把它们安置在哪里,深怕尘世的尘埃侵蚀了它们,也很担心自己照顾不好父亲的这些“宝贝”。于是,就从家具店里买了一只原木的大箱子,把它们存放在里面,隔月便会拿出来,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特别在黄梅雨季,会把箱子打开,让它们“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

没过多久,爱人为它们重新找了一个“家”,那是一件落地的玻璃陈列柜,木头材质的框,柜子一共有五层,用玻璃一层层地隔开,那是一个十分“舒适”的家,非常适合它们在里面“安居”。每当我问起,爱人总是笑着不肯说,他说是找人根据“宝贝”们的尺寸定制的。

此后的很多个清晨与黄昏,我总喜欢站在父亲的陈列柜前驻足,一边欣赏父亲珍藏的这些“搪瓷宝贝”,一边想念着亲爱的父亲,感受着父亲对这些旧物的眷恋,深深地体会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幸福与感动。

父亲在世时,我和妹妹总喜欢缠着父亲给我们讲故事,讲爷爷奶奶的故事,讲他年轻时当兵的故事。

父亲的老家在浙江农村,青年时代最多的记忆还留存在这久远的记忆里。

记得父亲说,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分到了一些田地。奶奶常用搪瓷缸凉上一大杯开水,让出工回来的儿子们喝上几口,清清凉凉的,里面有母爱的滋味。奶奶喜欢用搪瓷碗盛饭菜,用绘着花朵的搪瓷盆装西瓜,然后盖上一块干净的花手巾,迈着快步到田埂上给劳作的爷爷和儿子们送饭。至于那些大大小小的搪瓷杯,奶奶用用它盛杂货店里的香油,米酒,现磨的豆腐,自家做的酒酿,烧饼摊的油条,馄饨等美食。

记得小时候,到了暑假,父亲总喜欢带着我和妹妹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奶奶家里有很多这样的搪瓷器皿,早上醒来,我就会看到装在搪瓷碗里的豆浆,大饼油条,还有奶奶熬的桂花绿豆汤,满满的一大缸,好看的颜色,加上那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把我们小肚子里的馋虫子都引出来了,奶奶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姐妹俩大口大口地吃着,脸上也像笑开了花,乐呵呵地问着:“够不够甜啊,奶奶做的绿豆汤好喝吧,改天,奶奶再做给你们吃……”那时候,就连晚上洗脸,也是用搁在铁架子上的搪瓷脸盆,我和妹妹总喜欢把脸一下子伸到脸盆里,溅起大片水,而我们的脸就可以直接触碰到绘在盆底的那些美丽的花朵上。

说起盆底的那些图案,最好笑的就是有一次,我吵着嚷着一定要用奶奶房里的那只脸盆洗。父亲和奶奶都不懂我为什么不喜欢用新的,而看上奶奶房里的那只旧旧的搪瓷盆。奶奶拗不过我,但父亲非得要我说出调换的理由,我这才嘟囔着说:“我,我要那只盆里开着的山楂树,那样,每次我洗脸的时候,就可以‘吃’到山楂果了。”父亲和奶奶听完,大声地笑了起来。

等到第二天早上洗脸的时候,我们的房间的铁架子上,还真的换了一只新的盆底上绘着山楂树,树上结着山楂果的搪瓷脸盆。听父亲说,那是奶奶去镇上的杂货店为我买的,后来在我们回上海的时候,奶奶把这只搪瓷盆用旧报纸包好,装在一个网兜里,让我带回上海。这只脸盆我也一直在用,一直用到大学二年级,盆底有很多地方都漏水,不能再用了,才恋恋不舍地丢掉。

虽然它已经离开我很多很多年了,奶奶也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这份记忆还在,奶奶的爱还在,永远的都不会再我的生命中抹去。

小时候,每一年暑假去奶奶家,总要被我和妹妹摔破好几个搪瓷杯、碗,奶奶虽然很心疼,但从不说我们。那些搪瓷器皿,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一抹亮色,让麻木的味蕾有了片刻的苏醒,我对搪瓷杯有着说不出的感恩,它曾经映照着我欢乐生动的童年,曾经盛满了奶奶对我的爱,它曾经也是家庭里密不可分的一员。

搪瓷杯曾经那样的风光无限,玲珑多姿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那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大红的搪瓷盆已然是上世纪中后期每个家庭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每一个飘雪的冬季,正是这地道的中国式脸盆让冬天不再寒冷,永远冒着热气,温暖着我们的脸庞。还有那白色的搪瓷饭缸,杯身上厚厚地高出一块摸着很有手感的鲤鱼图案……

曾几何时,这一份火热温暖着一代人的心。记得父亲总是说,看到它,又让人嗅到了那久违的食堂的饭香,回到了那乒乒乓乓作响的青春岁月。

一些搪瓷杯却因为使用久了,或主人的不细心,东边磕掉一点搪瓷,西边磕掉一点搪瓷,留下了一个个难看的疤。像那个年代穷苦的烙印。一些甚至漏水了,主人依然不舍得丢弃,作为盛米或者喂鸡鸭的工具,继续行使着自己的使命。的确,那个年代的生活用品都有着漫长的生命,缓慢的生活节奏让任何东西都和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挥霍和浪费在那个年代里是一种恶习,令人生厌。

几十年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它们的踪影,再一次体会把这份心情握在手中的感动,仍是暖流汩汩!想念着它们,仿佛回到了和父亲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那孩提时居住过那房间的一角,还有在奶奶家里,那铁架子上面永远盛满热水的脸盆年代。

每一次,在超市日用品的货架上,我看到形形色色高档的碗碟杯具,竟然找不着搪瓷杯的踪迹。也许酷爱精致现代人已经不喜欢使用这样阔头大耳的搪瓷器皿了,那些怀旧气息浓郁的搪瓷器皿再也无法满足人们对时尚和新鲜事物的追求,那简单的白色、简单的花纹、简单的图案,更加不能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美感……

上一篇:写荷花作文600字下一篇:学生信息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