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

2024-04-21

涉江(通用8篇)

篇1:涉江

赋得涉江采芙蓉,赋得涉江采芙蓉孔德绍,赋得涉江采芙蓉的意思,赋得涉江采芙蓉赏析 -诗词大全

赋得涉江采芙蓉

作者:孔德绍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

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难。

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

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篇2:涉江

拟涉江采芙蓉诗

作者:陆机朝代:魏晋 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

篇3:《涉江》之屈原

屈原的作品, 《汉书·艺文志》上说有二十五篇。他的具体篇目, 据王逸《楚辞章句》中为《离骚》、《九歌》 (十一篇) 、《天问》、《九章》 (九篇) 、《远游》、《卜居》、《渔夫》等共二十五篇。《涉江》大约作于楚襄王三年 (公元前二百九十六年) 初春。

仅仅从字面基本意义出发来理解这篇《涉江》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屈原的一生都处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 他的诗篇反映了楚国社会的现实矛盾, 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 也清楚地表现了他的进步的政治理想和斗争经历。他的诗篇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所以从屈原的心理为出发点来重述这篇《涉江》是理解其内涵的最佳途径!

“就连在这流放的旅途中, 他的服饰都如此与众不同。他佩着长长的宝剑, 戴着高高的帽子, 穿着镶有夜明珠和美玉的衣裳。他身上华丽的衣裳并没有牵绊住他那瑰丽的幻想。他要乘着那三龙骖驾的宝车, 与重华同游那无上的仙宫;他要登临那高耸的昆仑山, 采食那玉树的花朵;他要与天地比寿, 他想与日月齐光。可是, 他又只能在现实中哀叹, 这些南方无知的人们, 没有一人能了解他的心。他只好远渡那浩浩荡荡的洞庭湖, 继续他的寂寞之旅……

在鄂渚登岸, 他回头遥望着来路。啊, 无情的寒风, 请不要再把这颗仍旧热烈跳动着的心再一次吹冷吧。他的马走上山冈, 他的车来到林旁, 多么想再看一看远方的国都……

他坐着船沿沅水上游前进, 船夫们一起摇桨划船。然而, 一股回旋的水流阻住了行船, 让这船儿犹豫不前。他长叹一声, 真是进退两难啊。早晨从枉渚出发, 晚上就投宿到了辰阳。他一点儿也不担忧, 假如他的心是正直的, 又何惧在这僻远之地呢?

然而到了溆浦, 他又迟疑起来, 他甚至不清楚他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树林幽深而又昏暗, 是猿猴的居地;大山高耸而又陡峭, 它遮蔽了太阳。山下阴暗而又多雨, 雪花纷纷飘落, 一望无际。浓云密布, 好象压着屋檐。他的心情也更加的沉重了……

可怜他这一生, 简直毫无乐趣, 所以只好独处在这幽僻的深山之中。他不能抛弃自己高洁的品性, 去迎合世俗的污浊。是的, 他不能, 也不屑!他明白忠臣良将自古以来的下场, 他深味官场中的腐败倾轧, 但他还是要执着地等待, 执着地探求, 义无返顾地眷恋!他的目的很简单而又很高尚, 他的遭遇很无奈而又很特殊。他总是矛盾又矛盾, 他的心总是割舍不下楚国;他总是在梦想中自在遨游, 而又总是在现实中倍受摧残。他不怕, 不屑惧怕!他从楚国大地荒凉而又阴暗的地方走过, 而口里又总是在吟诵着充满希望的乐章;他驶过洞庭湖上开阔而湍急的流水, 而心儿又总是在千回百转地游回故里……

该迷糊的时候, 他清醒什么?该忘记的时候, 他惦念什么?该拥有的时候, 他拒绝什么?该放弃的时候, 他眷恋什么?如果拥有今夜的月光, 为什么还要奢求晴朗的明天?他无法回答自己, 而答案已从千年流淌的汩罗江上冉冉升起, 他却至死不见!”

以上篇章就是我对《涉江》的重述。屈原在诗篇中表达了对祖国无比深厚的感情。屈原对楚国的热爱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国主义有范围和深度上的巨大区别。但是, 如果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发展着的思维经验来看, 屈原的诗篇的确给它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强烈关心楚国的命运, 同情穿国人民的不幸遭遇, 对自己生长的乡土, 对楚国的山川草木, 风土人情, 都怀着朴素的, 深沉依恋的感情, 至死也不愿离开, 这种爱国的情感是与人民相通的。并且他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特别是他始终期盼国家的富强, 并由它来统一中国。这种迫切的愿望和远大的理想, 说明屈原对祖国的热爱是含有值得肯定的历史内容的。可以说, 屈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承认屈原的伟大, 是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来认识的, 是以他在那个时代可能达到的高度来评价的。虽然如此, 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深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的局限性。这表现在他对楚国的热爱首先是高度忠于同他有着宗法联系的楚王朝, 深刻眷恋着昏庸的楚王, 这些思想感情的因素是不值得肯定的。

不拒绝污浊, 不拒绝世俗的诱惑, 不坚信自己的理想与道德操守, 成为今天我们重新洗涤或撅取浩淼水国精神层面之下的芷兰之根, 是已腐烂贻尽或是尚有根生之望的这种心情再生或是完全绝望, 心有思, 历史则活。当然我们同时也怀疑, 历史的终极归宿是否还能用现实的文字来解释。

投水以明志, 以剖心迹。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 成为诗人人生放达和恢弘气势的心理展示。不然活着会更加痛苦, 那就洁身自好, 不与污浊同流, 就以芷兰之香抵御世间污秽之气。

篇4:谈《涉江》的一处错简

《涉江》是《九章》中一首,为屈原流放途中所作,记述其渡江南下,由鄂渚入溆浦时心情,表达自己对时俗的愤慨和不管遭受多大的打击,也必将坚持理想绝不改变的决心。全诗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志行高洁、抱负不凡而无人可知,因而被流放;第二部分写流放旅途和依恋故都的心情,端直而行、不惧辟远的态度;第三部分写放逐的恶劣的环境和不变心从俗、愿承受苦难的决心;第四部分引述遭遇不幸的古代忠直之士以为范,重申自己哪怕是死也将董道不豫、重昏终身的态度;第五部分总结全诗,写对黑暗现实愤懑的控诉和自己怀信佗傺吾将行兮的意志。全诗高涨着一种坚持理想、执着坚贞的感情,态度鲜明。

接舆、桑扈和伍子胥、比干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接舆讽劝孔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乃消极避世之士。桑扈其人见《庄子》、《论语》,亦前代隐士。伍子胥为春秋时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击破楚国。吴王夫差时,因反对接受越国的求和和伐齐,被夫差赐死。比干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王的叔父,屡次劝谏纣王停止暴行,被纣王残害,受剁成肉酱的酷刑。伍、比二人均为忠臣。

如果《涉江》原诗确是这样写的:“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举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则屈原将以接、桑、伍、比并为忠贤典范,为自己“举前世而皆然兮”所认定要作为自己的榜样。从屈原的人生态度、忠君爱国的感情、坚持理想的情操来看,接舆、桑扈辈非其行为的典范十分明显,证之以其诗亦然。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等等。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上一男子驾龙御风,气宇轩昂,高冠长袍,腰佩宝剑。郭沫若同志赞日:“仿佛三闾再世。”屈原当不会喜欢像接舆那样剃着一个光头,像桑扈那样裸其身的。因为接、桑是以其独特的外在表现表示对世俗的鄙弃,是对“入世”的放弃;屈原则是以其超拔于俗的“好修”的外在表现表示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屈原与他们分别是外在修养上的两个极端。

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被“王怒而疏”以后,作《离骚》表达的是自己的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要“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怀王被秦扣囚,原“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希望怀王能回来,“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希望自己也许还能用于王以兴楚国。这又岂是接、桑隐辈所能同日而语的。如果原以接、桑为其人生的榜样,就不会出言“吾又何怨乎今人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而应该怡然自乐地去隐居,如渔父般莞尔而笑,如后世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原在《离骚》中反复表达自己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腐败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说九死不悔体、解未变;在《思美人》中申言“欲变节而从俗兮,女鬼易初而屈志”、“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在《怀沙》中表示“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等,这些都非去做隐者所有的思想感情。

不以隐者为范的意思在《渔父》中表达得更加清楚。《渔父》即使非屈原作,但“此赋……当作于楚人,原文以移、波、酉离为韵,尚是先秦古韵,可作为研究屈原的材料。渔父其人不管有否,从篇中其言行可以看出其言行至少形象是代表隐士的,言与世推移,莞尔而笑,歌沧浪之水,完全乃一副全身远害、和光同尘、与世无争形象。”王逸《章句叙》“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逐相应答”。以渔父自然“怪”屈子,可见渔父也是以屈原为非其类者。最后渔父逐去不复与言,可见他知屈原乃“孺子不可教也”。屈原对渔父的与世推移,何不深思高举的劝说的回答是明明确确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以屈原之意,听从渔父,无异于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这是屈原所断然不取法的。既然《渔父》中不以隐者渔父之见为是,知《涉江》中必不以接、桑辈为范。所以《涉江》中原说“旦余济乎江湘”,走向流放之处所去。

从《涉江》所表现的屈原的思想感情发展来看,先是坚持高洁志行,远就重华,不与众小为伍,不为人知,宁愿踏向流亡的处所而济湘江;接着是乘鄂渚,步马山皋,邸车方林,乘船上沅,夕宿辰阳,走了一程又一程,流放之途远而又远,但原平静而坚定,“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溆浦从诗中看乃其流放处所,环境恶劣,原不为所惧,“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决心承受苦难。至此,原之感情已趋高潮,为什么自己被流放至这恶劣的地方,“幽独处乎山中”,原发出沉重而愤懑的议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感情已发展到白热化,表现了极度的愤慨,表示哪怕像伍子、比干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面对可能的牺牲,“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原之思想感情发展到此极高潮,绝不会以接桑辈般退隐为念,而是勇往直前,一如《离骚》中所表示的九死未悔体解未变,哪里会选择全身远害和光同尘的人生道路。

同时可见,隐士类与“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是不同辙不协调的,从文义上讲是缺乏联系的,所谓“举前世而皆然兮”也只是就伍、比类忠臣而言,是不包括接、桑辈在内的。那么从写法上看,“接”句于此实无必要,它与忠不用兮没有联系,与前世而皆然兮没有联系,与余将董道不豫也没有联系,只是“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之有联系。同样道理,“接”句与上段未句“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也缺乏联系,上段写险恶的环境不能改变自己,而写到下一段如伍、比忠臣而死亦较自然,必不写到去隐居。“接”句在此实格格不入。

从上述可知,接、桑亦如渔父,见屈原当亦“怪”之,使接与屈原同世而遇,当亦如歌过孔子以劝屈原“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桑辈虽知原之为“凤兮”,但是是无法理解“凤兮”屈原的志高行洁、坚持理想的精神的,他们不会明白屈原的“余心其端直”、“不能变心而从俗”、“董道而不豫”。

既然接、桑非知屈原之辈,屈原在篇中有两处提到非知己的地方,一为“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一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从非知屈原的角度看,从写法文义联系看,“接”句当在“世”句旁或者在“哀”句旁,这两句均在篇中第一部分,“接”句原籍亦在篇中之第一部分。

屈原“余幼既好此奇服兮”,以陆离长铗、崔嵬切云象征了自己的志行高洁,“世溷浊”与屈原这种自修的外在美相对成文,“世溷浊”即楚国溷浊,楚国政治溷浊,政坛上是些郑袖、靳尚、子兰一类的人物,这些人不过是一群“燕雀乌鹊”,是“腥臊”之属,他们是排斥屈原这种“鸾鸟凤凰”的,是排斥屈原这种品行芳香高洁的忠贤之士的;楚国的溷浊不可能是普通的士人所造成的,乃这些缺乏才能缺乏高洁志行的人而致的。那么接、桑辈不是“世溷浊”中的人物,非郑、靳一类,“接”句不宜在此前与志行高洁外在美相对成文,也不宜在此与后“莫余知”相附着,换句话说,屈原在这里笔锋所向是郑、靳等辈,非接、桑辈,郑、靳等辈是无法知道屈原乃鸾鸟凤凰的。故“接”句不宜在“世”句旁。

而“哀南夷之莫吾知兮”之南夷,指的是楚国的人甚或江南的人。楚熊渠、熊通都自称“我蛮夷也”,楚相对于周为南,南夷即楚国人,陈子展先生谓“哀国人莫我知也”。又屈原流向江南,《秦本纪》:楚人反我江南;《正义》曰:黔阳郡反归楚,饶宗颐《楚辞地理考》:“楚江南,自楚悼王时吴起平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然仍属南蛮,号称难治,惟其在楚为遐壤,于是以为黜臣窜逐之所”。王逸《章句》:迁屈原于江南(《离骚序》);屈原在此说“哀南夷之莫吾知兮”,即等于说哀江南的人莫我知也。接、桑亦南人。接、桑辈知孔丘为“凤兮”,一样应知屈原亦“鸾鸟凤凰”,但他们是不能理解屈原坚持理想的决心的,所以渔父劝与世推移,他们不能理解屈原宁可被放流,也不会放弃理想学他们隐于野。看来“接”句与“哀”句联系较为密切,应傍“哀”句,即如说:接舆髡首避仕而隐,桑扈裸行而隐,可怜这些人没有谁能了解我啊,我难道会改变自己而去隐居吗?接下去便是“旦余济乎江湘”,如言:我哪里会改变自己的志行,只有也只愿走向流放之处所去。又前文原“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亦象征其政治理想,冀有作为,以振楚国,言“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种政治理想,隐士们又怎会理解呢?“接”句于此逆接与重华之意,从反面引古人以明志,作哀南夷之莫吾知的注脚。接下去的“旦”句转而引启下文。如果“接”句在“哀”句后,则辞意不畅,亦不便引启下文。

综上所述,从文义写法、屈原的思想感情态度看,“接”句为错简,其原籍应在“哀”句前。

篇5:涉江教案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将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能遗送给谁呢?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之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 1 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 2 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篇6:涉江采芙蓉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在干什么,这是古体诗长用手法。而且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创作背景

篇7:涉江

一、学习屈原为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会朗读古诗的方法,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运用想象、比喻、衬托等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情感。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抒情诗,让学生反复朗读去体会作者悲愤交加、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楚辞》的句式特点。

二、通过指导古诗朗读方法,使学生学会诗中难读难懂的字词句。会翻译全诗。

三、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和《诗经》相比,屈原的作品抒情性很强,个性也很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时代开始。《涉江》这首诗,我们主要想用朗读的形式来学习。

二、朗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

1 学生默读全诗,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 订正读音。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3 学生轻声读全诗,读准字音。

(二)二读。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读顺全诗,理清结构。

1 结全诗划分部分。

全诗是按行程次序记叙的,分5部分,分别是:涉江前(第1段);涉江途中(第2、3段);入溆浦(第4段);山中独处(第5段);尾声(第6段)。

2 请五位学生分读5个部分,其余学生在以上学生读错的地方作上记号。

3 讨论。学生集体纠正读错的地方。

4 学生齐读全诗,做到顺畅、准确。

(三)三读。

要求:了解“兮”字的特点、作用、读法。

1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思考:①“兮”字在诗中的位置有哪几种?“兮”字的位置不同在句中作用有何不同?②“兮”在整句中起什么作用?

2 学生讨论。

明确:

①《涉江》中“兮”的位置有三种。第一种在句中,如,“被明月兮宝璐”,这个“兮”起情感的缓冲作用,不可读断,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第二种在上一句话的末尾。如,“入溆浦余{葙猓迷不知吾所如”中的“兮”表语意未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读时声音可适当延长。第三种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例子很多,这些“兮”可以根据整句意思来调整它的读法,有的表悲,有的表恨。

②《涉江》中的每一句都用了“兮”字,这就是使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露。例如:“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译成现代文是:可叹楚国无人理解我啊!一个“兮”字就把那种在现实生活中无人理解的悲凉、悲苦、悲痛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果去掉这个“兮”字,肯定是逊色许多的。“兮”古读“啊”或者“乎”,是屈原继承了楚地民间文化传统受民歌影响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3 教师范读第1段。

4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体会“兮”的妙处。

(四)四读。

要求:掌握划分诗歌节奏的方法。注意朗读时声音有长短之别,语言有缓急之分。

1 学生个别读第2段:涉江途中。其余学生拿出铅笔,根据该学生的读法画出节奏。

2 教师纠正。

①七字句式:二,二,二,一。但是,还要联系意义的表达,不能死板地按句式去读。

如:乘鄂渚而反顾兮。

应该这样划分:乘│鄂渚│而│反顾兮

②其余的六字句,四字句,九字句同七字句的道理一样。

3 以第1段为例,学生划分节奏。

4 学生个别读第1段诗。

5 教师纠正。

三、布置作业:翻译全诗。

第二教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一)检查作业。

1 补充解释:

①与前世而皆然兮:“与”通作“举”,整个的意思。

②重昏:指处于层层黑暗之中。一说,重,一再,即一再隐于黑暗环境之中。

③迷不知吾所如:往。

④巢堂坛兮:楚地方言,指庭院。一说指古代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坛。

⑤溷浊:形同混浊。

⑥忠不必用兮:被。

2 请一位学生将翻译的诗读一遍,其余学生将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教师进行指导。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读顺了全诗,理清了诗的结构,讲了“兮”字的特点、作用,读法以及节奏的划分。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通过读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朗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1 教师范读第4段,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①本段朗读调子变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变?在变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哪些词读重音?为什么?

③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学生讨论。

明确:

①本段朗读调子变了一次。变的根据是诗的内容。“入溆浦余{葙猓迷不知吾所如。”读时调子比较低沉,因为作者远离故都,又被眼前的恶劣环境所惊慑,感到迷惘。而后面6句则是叙述山中的恶劣环境,我们可以想象,此时作者的心情比前面稍微平静了一点,正用观察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环境,读时调子要变得平一点。

②读重音的词有:第1层次,“{荨薄“迷不知”、“如”。因为“{荨闭飧龃识很好地刻画出诗人犹豫、彷徨、孤苦的形象。而“迷不知”、“如”则是传递作者内心痛苦的词儿,所以要重读。

2第2层次读重音的词有:杳、冥冥、猿、蔽日、幽晦、多雨、无垠、承宇。因为这些词都是写山中恶劣环境的`关键词,读重音一是强调山中环境恶劣,二是衬托出诗人异常悲怆的心境。

③这段中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作者笔下的环境阴暗、潮湿、荒凉,实际上是作者内心门的真实写照。作者被贬,流放到山野之地,又孤身一人,用这种心境去看。在他的眼中,当然一切景物都是没有生气的、灰暗的。

3 根据上面的分析,学生填写朗读分析表。

4 学生讨论朗读分析表填写的内容。

明确:

第1段:可分4层,朗读调子应变三次。第1段叙述自己爱好奇服,以奇服象征自己的志行高洁。朗读调子应是高亢激昂。第2层,调子变得坚实,揭示理想不被混浊的社会所容时自己所持的态度。第二次变是在读第3层的时候,这一 层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既表示理想之远大,又表示追求理想之决心,并预示自己的理想能与天地共存与日月齐光。这一层作者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情感很强烈,朗读时声调要逐渐加强。最后一层,朗读调子第三次变,由强烈变为低且略带颤音,这里是点明流放的原因。

这一段重读的音是:第1层,好、奇服、老、不衰――突出对奇服的追求。

第2层:莫余知、高驰、不顾――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强调了自己的态度。

第3层:天地、比寿、齐光――表对信念的坚定。

第4层:哀(颤音)南夷之莫吾知兮――表流放的原因。

第2、3段:这两段分3层,调子变两次。第1层,描绘诗人在涉江途中独立寒风、中途望故国的形象。调子悲凉。第2层,调子悲中带愤。叙述自己被迫离开故土的沉痛和难以割舍的心情。特别是“步余马”到“方林”,“船容与”,“凝滞”这4句一定要读出无可奈何的情调。第3层再变,调子坚定,表示诗人与世俗不妥协的精神。

重音:苟、端直、虽、僻远、何伤――表示不妥协精神。

第5段:此段分3层,朗读调子变两次。第1层,写自己余生的处境,并表明自己的决心。读时客观、冷静,调子平而稳。第2层一变,叙述历史上的人物的悲惨遭遇,从而类比自己。读时要充满对历史人物的同情,调子稍带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嘲弄、愤恨。第3层再变,调子坚定。表自己虽遭迫害,可仍不改初衷的精神。

重音:第1层,不能、固将――表明自己的决心,分析自己的结局。

第2层,用、以、皆然、何怨――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及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第3层,董道、不豫、重昏、终身――表明自己的决心,虽死不悔。

第6段:此段分2层,朗读调子变一次。第1层,开头到“时不当兮”,作者用一系列的比喻,如用鸾鸟凤皇,香花、香气来比喻贤良之辈;用燕雀乌鹊、腥臊来比喻奸佞小人和楚国统治者。作者借此来指责楚国统治者倒行逆施。朗读时调子应高昂一点,愤恨中略带忧伤。第2层,调子变得忧郁伤感,读出作者不被人理解、无路可走的悲叹情调。

重音:乱、远、坛、死、御、薄、易位、不当――指责楚国统治集团倒行逆施。

髻选⒑觥⑿小―失落、忧伤。

5 学生自由读,读出情感。

(二)二读。

要求:.总结诗人塑造的艺术形象。

学生默读全诗,找出描写诗人外形的诗句。

明确:

①第1段中的: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

第2段中的:反顾,G秋冬之绪风。

第4段中的:入溆浦余{葙狻

②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格?

明确:

诗人品格高尚,追求理想、热爱祖国,在逆境中不甘屈服。

(三)三读。

要求:在读中体会积极浪漫主义特色。

1 学生默读第1段、第6段(尾声)。思考下面问题。

①《涉江》中的积极浪漫主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去朗读?

2 学生讨论。

明确:

篇8:《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 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 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 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 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2.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 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 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 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 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 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 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写法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以乐衬哀,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可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涉江】相关文章:

上一篇:讯问计划范文下一篇:把诗游山西村改成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