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

2024-05-20

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共14篇)

篇1: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

三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位肚子大大的老师。圆鼓鼓的大肚子令人深深感觉到他的“满腹精纶”,外面的外套被紧紧的绷在身上,仿佛衣服在跟肚子过不去!

每当上课铃打响,就能看见正顶着“知识”走来最有学问的老师,说起来他还是我作文的引路人,讲课时,有些与课文息息相关的有趣小事他都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过也比较偷懒,一些生字都是让我们自己来探讨的!

有个小笑话,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大意应该是这样的:老师以前的大学同学的儿子放学了,照父亲说的去老师那等爸爸,长得很可爱,老师问小男孩:“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他回答:“学了数学。“老师想考考他,就说:”那我问你,2十3等于几?”男孩数了数手指答道5。““那5十5呢?”只听得“啪”一声,小孩手上的酸奶掉地上了!这笑活让班上的同学都齐声说道:“小朋友不能坑!”

大肚子老师的笑话虽不能引人入胜,但也是很有道理性的,一个个故事滋润我们的心田,促使我们成长,一个个笑话使大家开心快乐,在人生的道路上插上“快乐”的小旗。大肚子老师的口才、文笔都很优秀,教书时总会出現一些有趣的想法,可有时却紧皱眉头思索着什么。

老师虽然肚子大,但他非常智慧幽默,指引我们前进,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但有句名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培养我们很辛苦,所以定要认真学习,天天向上!

描写老师形象的初一作文

篇2: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

有一次,只听“哐”的一声,杨老师重重地推开了门,快速地走了进来。她那天穿着一条黑裙子,走起路来像一只蝴蝶在飞舞,可是,脸却拉得长长的。老师把卷子打在了桌子上说:“你们上网课白上了,你们猜我为什么不打分?就因为你们一单元学得一点都不好,如果我把分数打出来,没有几个可以上优……”杨老师盯着全班同学,目光好严厉,严厉得像一只凶猛的老鹰,我感觉好害怕。

当时,同学们吓得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杨老师“啪”地一声将卷子摔在一边,大声地说:“好啦,上课啦!把语文书拿出来翻到38页。”

我小心地拿出了语文书,然后翻到了38页,就开始看,一看就入了迷,不小心就看到了48页……突然,只听见重重的脚步声朝我走了过来,一个巴掌拍到了我的桌子上:“我叫你翻到38页,你放到了第几页了?”听到杨老师这么一说,我才反应过来,飞快地翻到了38页,我的小心脏啊,一直噗通噗通的跳。

终于,杨老师回到了讲台上,她拿着教棍“啪啪”地打在讲台上,吓得我低下了头,“啪”一个粉笔头飞到了我的身边,抬头一看,杨老师正盯着我,大声吼:“看好黑板!”杨老师的声音,可真刺耳啊,像一只破钟在大叫,又像一阵闪电劈过天空,刺进了我们所有人的心里。我更害怕了!

篇3: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物描写

丁玲曾说过: “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 让读者认得, 理解, 体会, 引起自然的爱憎, 是需要许多手法的。”因此, 在写作时写出真实个性的人物, 只有平常的了解还不行, 还需要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找准人物特点

有人说, 写人要写“魂”, 这里所说的“魂”就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撰作。由此可见, 只有对所作文章中心已心中有数, 即在写作前先给人物的思想定位: 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 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是一个有着品学兼优的人, 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等等, 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 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例如,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 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 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少年闰土》一文作者就抓住了农村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特点,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介绍小伙伴时就要先确定小伙伴与众不同的特点, 进而才能更好地思考表达方法。

二、选好典型事例

写人离不开事, 但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 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所谓典型, 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 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 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 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对小学生来说, 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 即时选择两件事例, 也不要平均使用笔墨, 应当详略结合。在具体安排详略时, 可以围绕中心, 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 要详写, 次之则略。

三、抓住人物描写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身分、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 可以用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个性; 可以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世界的刻画; 可以采用细节描写来为文章增添光彩, 使读者如观其形,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1.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

人物的外貌, 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 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 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 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切忌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恰当的外貌描写, 不仅可以丰盈人物形象, 还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少年闰土》一文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 项带银圈的特征, 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形象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2. 语言描写, 言必由衷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 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成功的语言描写, 要求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具体感性的、生动的, 即形象化的语言; 必须是精确而凝炼的; 必须是个性化的。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如《少年闰土》一文, 从语言描写中, 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闰土作为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 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 因此, 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 符合闰土的身份啊!

3. 动作描写, 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 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 不仅要听他怎么说, 更要看他如何做, 正所谓“听其言, 观其行”。那么,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 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 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 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 但只有那些有特色, 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 才能把人写“活”。

4. 心理描写, 升入心灵

心理是人物内心的活动, 是无声的语言。人物的内心世界, 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 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不仅要真实、自然, 还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作文时, 大多采用“我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时可以使用假设, 自然流露心理活动, 还可以有感而发, 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5. 侧面描写, 烘托人物

侧面烘托, 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 来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 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为避免正面描写的平淡、拖沓, 可用侧面烘托法。侧面烘托可以物衬物, 或以景物烘托人物, 或借助他人来刻画人物。

人人有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个性, 人物才鲜活, 才生动, 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4.

篇4:细节的描写 形象的比喻

《我妈妈》

[英]安东尼·布朗文/图

余治莹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老师讲图画书:

同学们,世上最疼爱你的人非妈妈莫属。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妈妈长什么样呢?圆脸还是长脸?大眼睛还是小眼睛?胖还是瘦呢?如果你要通过文章向大家介绍你的妈妈,那一定要抓住妈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这样写完以后,你的妈妈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就能一下子认出来。

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图画书,名字就叫《我妈妈》。大家先看看环衬,这是妈妈睡衣上的图案。每一页,妈妈总是穿花朵图案的衣服。仔细看完这本书,你还会发现几乎每页上都有一颗爱心,可以看出妈妈对你的爱。爱心和花朵一再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每个画面中,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紧扣人物的特点来写,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是这样描写妈妈的: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像蝴蝶一样美丽,像猫咪一样温柔。用我们熟悉的一样事物来比方另一样事物的手法就叫做比喻。在文章中用上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老师再举个例子: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一读完,脑海里是不是就出现了白云的形状了呢?

我的仿写故事:

我妈妈

夏伟宸

我妈妈很能干,

她很会做菜,

每天都会烧各种各样的菜,

鲜得我眉毛掉下来,

鲜得我飞上天,

妈妈是个神厨。

我妈妈很聪明,

她很会讲故事,

每天都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听了故事我会做梦,

梦里我变成一头猪,

一支火箭,

一条大蛇,

一只鸡,

我爱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有时会发脾气,

发脾气时像只老虎。

妈妈有时爱化妆,

化妆时像条美人鱼。

她是一个旅行家,

是一个老师,

是一个运动员,

但她是妈妈,

是我的妈妈。

我爱我的妈妈。

老师评作文:

读完你的文章,让老师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妈妈;更通过你的细致的描写,让老师仿佛闻到了诱人的香味,听到了动人的故事。

老师很喜欢你文章的最后几句:“但她是妈妈,是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朴实的话里蕴含着最真的情感。

我也写作文:

篇5:老师形象描写的好句好段有哪些

老师啊,您是真正的园丁。您的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亮,因奉献而充实。

◎仅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与王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发自我们彼此内心的,毫无做作的,它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和周围老师所不同的是,这位老师有一张幽默的脸:一双眼睛像两个反写的逗号,高高的鼻梁下,专吐笑话真言的嘴说起话来上嘴唇一翘一翘的,犹如正立的“M”。

◎王老师的头发总是保持着那整洁而又蓬松的发型,鬈曲的刘海儿总是那样适度地垂拂在她额头。

◎这双眼睛,是山林间流淌的小溪,那么清澈,那么温柔,滋润着学生心灵的沃土,培育着学生求知的种子!

◎大概他把机敏劲用在“笑道”上了,所以,从他那两片薄嘴唇里讲出的话语幽默生动,还加着鬼脸、手势,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关老师轻轻搂着我,用手在我头上轻轻地抚摸着,我似乎又回到了妈妈的怀里,享受着甜蜜的母爱,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

◎老师抚摸着我的手,看着我熬得红红的眼睛,猛地一下把我抱在她的怀里,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我们渐渐地喜欢“老梅”了,和他在一起就像和知心朋友在一起,无话不谈。

对于老师形象描写的佳段:

☆石老师大约有30多岁,他的身材实在没有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地方,既不高大魁梧又不怎么精干,还稍微有点胖,一点也说不上英俊。我最佩服他穿衣服的整齐派头。他穿中山装时,每粒扣子都扣得规规矩矩,连领口那儿的钩也从不解开,就好像解放军系扣似的。大热天他也从不穿圆领衫来上课,总得穿一件衬衫进教室。

☆升入五年级以后,我们换了语文老师。他高高的个子,瘦高身材,从他的深度近视眼镜的后边,流露出严肃、深沉的目光。平时不苟言笑,总像在思考着什么。

☆“嗨!”我闻声转过身去,面对的是一位笑吟吟的大姐姐。一身红色的运动装衬托着她那白皙的面庞,短短的头发被阳光洒上一片金色,眼里、眉间充满了喜悦。这就是妈妈给我请的家庭教师么?

☆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姑娘:苗条的身材,金色卷曲的头发自然地披散在肩上,蓝色明亮的大眼睛,鼻子微微地向上翘着。

☆一天,老师让我们用“纷纷扬扬”造句,我们想:这还不容易。但他接着提了个要求: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前一个同学的造句内容,大家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多多益善。同学们纷纷举手,用“雪花、灰尘、纸屑、气球”等词语造了句子,甚至有用“头皮屑”造句的,老师一一作了肯定。老师接着又问:这些能用“纷纷扬扬”造句的东西,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一,最后概括出了“小、细、轻、多、密”这些个特征,老师很满意,可是又提了一个问题:刚才造的都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东西,大家想想,有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也能用“纷纷扬扬”造句?大家被问住了,教室里没有一丝声响。第二天,老师重复了这个问题,大家还是没有一点反应。第三天老师还是重复了这个问题,我心中的火山终于爆发了,刷地站起来:“老师,你这也不教,那也不说,你一再追问,苦苦相逼,你太懒了,你的懒名声早就在学校纷纷扬扬地传开了!”

☆有一次,朱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上《乌鸦喝水》这节课,请了300多位老师听课呢!朱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朱老师要我回答。我站了起来,看着这么多的老师,心里很慌,那颗心啊,怦怦地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朱老师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对,对,声音再响点儿!”我看着朱老师的眼睛,胆子放大了,声音也响亮起来,这时,朱老师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好像在说:“讲得真好!讲得真好!”

☆扎西卓玛老师,20岁刚出头,身体修长,两道弯弯的眉毛下长着宝石般发亮的眼睛。平时,她总是把漆黑的浓密的发辫盘在头上,发辫中露出五颜六色的发绳,如同彩虹一样。她喜欢穿一件雪白的衬衫,外面套一件藏装。一句话,我的老师是一个美丽而温柔的人,不然人们怎么会给她一个“金花老师”的美名呢!www.rensheng5.com

☆她的神情那么专注、真切、深沉……一种亲切的感觉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她是一位好老师,深深地爱着我们,我们也深深地爱着她。

☆一位退休老教师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画报,由于戴老花镜的时间长了,有些累,他把眼镜往上推了推,挂在额头上了。腿上的关节炎使他早早穿上了棉裤棉鞋。

☆他身穿蓝色衬衫,下着灰色布裤,脚上穿着一双褐色的凉鞋,显得十分朴素,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呶,这就是学校的卢校长。”“噢,——啊!”我不觉一愣,这样一位堂堂的校长,穿着竟如此朴素……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了,他脸庞长圆,额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算大,但目光锐利,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最使学生们敬畏的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从这张嘴里讲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

☆李老师是第一次上讲台:她窘迫极了,脸涨得通红,手不知放在哪儿好,眼皮不停地翻上翻下,不敢正视我们,脚不停地挪来挪去,腿似乎在微微颤抖……

篇6: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

那时,萧峰还是丐帮帮主。有一天,四个丐帮长老却带着不少丐帮弟子挑起了一场内乱,要将萧峰赶下帮主之位。萧峰不慌不忙,一边派人找援兵,一边却慢条斯理地给段誉(萧峰义结金兰的兄弟)一一引荐四位长老,其实就是在拖延时间。没等乔峰说完,就有大批援兵赶来,把叛徒们都绑了起来,一场内乱便这么兵不血刃地平息了。

按照帮规,叛乱之人罪当处死,但如果罪人选择自我了断,那么还能保住死后的名声。眼见执法弟子摆出一排明晃晃的短刀,一位姓奚的长老便率先表示,自己选择自尽。

奚长老内功深厚,一使劲崩开了绑手的牛筋,伸手就去拿短刀。谁知一股内力突然袭来,将奚长老的手拦在半空。接着一只大手伸过来,一把将短刀拔起,正是萧峰出手阻拦。奚长老面无人色,以为萧峰恨他入骨,想亲手杀他,叹息一声,只等乔峰动手。

可奚长老没等来杀自己的一刀,却见那把短刀已插在萧峰肩头,鲜血四溅。萧峰怎么会插伤自己呢?原来,丐帮有一个规矩,就是帮主如果想饶恕罪人,就得自插一刀。这么多年以来,从未见过哪位帮主愿意自己流血,换叛徒活命的。

在场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只听乔峰慢慢历数四大长老的功绩,桩桩件件分毫不差,大家这才发现,这豪放不羁的汉子,居然如此细致,每个人的功绩都铭记于心。

篇7: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300字

我是一个勇敢的女生。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挑战勇气的游戏,就是站在高的架子上跳下来。就算下面有厚厚的垫子,可是还是有人不敢去玩。但我却从最高的地方跳了下来。

我的爱好是轮滑。我为什么爱玩轮滑呢?因为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场上玩。看到了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在玩轮滑。我觉得他们的动作很酷。所有我也想学。虽然我摔了很多次,但是我依旧爬起来继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会轮滑了。

篇8:描写老师形象的作文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

《婴宁》中的婴宁长的"容华绝代, 笑容可掬", 可见其十分美丽。以至于上元佳节, 王子服初次见到拈花一笑、容华绝代的婴宁, 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了, 继而有了后来的故事。

但婴宁的美貌也引来了事端, 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 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个叫做婴宁的女性。爱花成癖的婴宁, 临近西墙搭建了一个用来摆放木香的花架, 而且经常爬上去照看她的花。这使得西邻子看到并迷上婴宁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婴宁的恶作剧却是出乎意料之外。西邻子看到婴宁"凝注倾倒", 又以为她的"不避而笑"是因为婴宁"意已属", "指墙底笑"是在"示约处"。到了傍晚, 他到婴宁所指的墙角, 果然见到"婴宁"在那儿。但等待他的并不是他所想的好事。他不仅被巨蟹蛰了, 而且半夜就死了。西邻子之死使得之前那种欢快的氛围一下荡然无存。有人甚至会怀疑婴宁并不是天真烂漫, 而是心机颇深, 而她之前天真的表现只不过是故作姿态。但换一种眼光, 从作者的思想意识以及所处时代来看, 这看似不和谐的一笔, 却是发人深省, 意味深长, 从而更加深刻地刻画了婴宁这个人物。从"异史氏曰"中的"我婴宁",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蒲松龄对于婴宁的喜爱, 这一笔又怎么会是来诋毁婴宁的呢?西邻子见到婴宁时, 婴宁已经嫁做人妇, 而肖想他人之妻是违背明清道德观念的。而且, 婴宁的丈夫--王子服又是一名秀才, 而调戏读书人的妻子在蒲松龄的观念里更是不可饶恕的。蒲松龄也在最后评价:"而墙下恶作剧, 其黠孰甚焉!"。可见, 婴宁的墙下恶作剧, 在作者眼中是智慧的表现。可以说, 无论是外貌, 还是心灵, 婴宁都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女性形象。

《阿绣》中的狐女阿绣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女性形象。杂货铺少女阿绣"姣丽无双"。到舅舅家省亲的刘子固见到了阿绣后, 念念不忘。但是后来当他舅舅托人向阿绣家求婚时, 却得知阿绣已经订了亲。就在刘子固沮丧时, 阿绣又出现了。刘子固的仆人发现这个少女不是阿绣--"所遇当是鬼魅;焉有数年之衣尚未易者?且其面色过白, 两颊少瘦, 笑处无微涡, 不如阿绣美"。刘子固"大惧", 并让家人准备兵器伏击狐女阿绣。面对这样的刘子固, 狐女阿绣并没有报复他, 反而是救出了落入虎口的真正的阿绣, 并把她送到了刘子固的身边。刘子固和真正的阿绣完婚后, 狐女便经常在阿绣不在的时候, 扮成阿绣的样子来到刘子固的面前, 看看刘子固是否能分辨出来。

在《阿绣》里, "美"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狐女因上一世的遗憾, 在这一世里不断追求杂货铺少女阿绣的美, 以至于帮助刘子固得以与阿绣结婚, 并帮他们守护着这个家。狐女在追求外貌美的同时, 也获得了心灵美。

然而, 在《聊斋志异》中, 并不是所有外貌美丽的女性形象, 都能符合男人们的美好幻想。如《江城》里虐待丈夫的悍妇--樊江城。江城"艳美绝俗……明眸秀齿, 居然娟好", 她的美貌使得高蕃迷恋, 高母欢喜, 得以嫁入高家。然而江城的美貌却与其性格形成了极大地反差。

美丑是相对而言的。有外貌美丽的女子, 当然也就有外貌不美的女子。这类女子, 以乔女、吕无病为典型。

乔女很丑--"黑丑, 跛一脚, 壑一鼻, 面如锅底", 以至于二十五六岁了还是没能嫁得出去。后来她嫁给了丧偶的穆生, 可她为穆生生了一个儿子后, 穆生却去世了。乔女只好靠纺织艰难度日。然而外貌丑陋的乔女却是个心灵美丽的女子。同县的孟生在妻子去世后想要续弦, 可却因为他苛刻的要求而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一天, 孟生偶然间见到了乔女, 孟生"大悦"。他派人去说媒。但乔女坚决拒绝:"然残丑不如人, 所可自信者, 德耳, 又事二夫, 官人何取焉?"孟生听了, 对乔女更加欣赏, 再次让媒人求亲, 还说服了乔女的母亲。可乔女仍旧不同意。不久, 孟生得病去世了, 和孟生非亲非故的乔女到他坟前哀悼。孟生一死, 无赖便觊觎孟生的家产, 乔女挺身而出, 替孟生的遗孤保住了财产。然后, 乔女便为孟生抚养遗孤数年。这些对于一个寡妇来讲, 实属不易, 就算是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的现在, 也是不易之事。所以, 乔女即是封建思想的守护者, 也是封建思想的叛逆者。她在精神上打破了"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桎梏, 在精神上与孟生恋爱, 用终生的辛劳回报孟生的知己之感。蒲松龄也在文章最后感叹:"知己之感, 许之以身, 此烈男子之所为也, 彼女子何知, 而奇伟如是?"

再如《吕无病》中的无病, 虽"衣服朴洁, 而微黑多麻, 类贫家女", 却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女子。她因"慕公子世家名士, 愿为康成文婢", 在一个阴雨天来到孙麒休养的庄园, 并凭借自己的诚心与智慧让孙麒动了心, 并收她为妾。之后孙麒又娶了许氏为妻, 一年后生下儿子阿坚。吕无病对待阿坚如同亲生, 阿坚也对吕无病比亲生母亲还亲。在阿坚三岁时, 许小姐得重病, 临终前她叮嘱孙麒把吕无病立为妻。无奈无病拒绝, 家族不许, 孙麒便又娶了王天宫的女儿王氏为妻。王氏性格暴燥, 经常打骂无病和阿坚, 吵得全家不得安定。孙麒最后受不了, 选择了远离家乡。可是, 王氏依然不知悔改, 竟将阿坚打至休克, 无病就带上阿坚逃跑了。她请熟人帮忙照顾阿坚, 自己则去寻找孙麒。寻到孙麒后, 告诉阿坚住的地方, 又哭诉家中之事, 最后昏倒在地, 只剩下衣物。孙麒这才明白, 吕无病是鬼非人。为缅怀无病, 孙麒为她立了一块石碑, 上刻:鬼妻吕无病之墓。

刘熙载曾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乔女和吕无病虽不是《聊斋志异》中的外貌美丽的女子, 却凭其美好的内在赢得了众多读者的称赞。其不美的外貌与其美丽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加凸显了她们的心灵之美。

参考文献

篇9:沉郁的描写 鲜活的形象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记述了作者3岁时因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外婆家之后的遭遇。

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断了他的发财梦,使他最后破产潦倒。阿辽莎母亲改嫁后贫困而死,11岁的阿辽莎被外公赶出家门,四处流浪,自谋生路。书中真实地描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以及作者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丑陋愚昧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是展现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品。

【经典选段梗概】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外祖父开了染坊,两个舅舅也在染坊干活,并雇了一些长工。母亲的到来,使两个舅舅担心她会分走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家产,于是便闹着要分家。

我觉得祖父的脾气很坏;他不论和谁讲话,总是嘲笑人,欺负人,摆出挑战的神气,极力惹对方生气。来了不几天,外祖父就逼着我学祈祷。不久,我就挨了外祖父的一顿鞭打。

大人们巧妙地使布料变色,这使我觉得好玩,当我把一块桌布的边缘刚放进染桶时,家中的长工茨冈飞奔过来,阻止我。连外祖母也惊叫一声,甚至哭了起来。

我知道闯祸了。

当天晚上,外祖父推开外祖母的阻挡,把我抱到长凳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拉他的胡子,咬他的手指。这使他更加狂怒,只听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起来!打死他!……”我失去了知觉,接着就病了一场,趴在床上躺了几天。生病的那几天,是我一生重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大概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茨冈来看我了,胳膊上满是鞭痕,这是他为了阻止外祖父的树条子而留下的。他不断地安慰我,并告诉我再挨打时减轻痛苦的方法。

…………

外祖母经常向上帝祈祷,把家务事从头到尾告诉上帝。我常央求她讲上帝的故事。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有一天, 她正跪着祈祷, 外祖父突然进来, 嘶哑着嗓子喊道:“失火了!”“你说什么!”外祖母大叫一声,跳起身来,向大厅奔去。

“把圣像摘下来!给小孩子穿上衣裳!”外祖母严厉地、声音坚定地指挥着,而外祖父只是低声地号泣。我望着火光吓坏了,只见外祖母头顶空口袋,身上裹着被,冲向了大火熊熊的房屋,一边喊叫:“硫酸盐,混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就在人们的惊愕当中,她浑身冒烟地钻了出来,抱着一桶硫酸盐。

她在院里东奔西跑,哪儿有事就到哪里,所有的人都听她指挥,什么事也逃不过她的眼。

火被扑灭了。我刚想入睡,屋里又像失火一样忙乱起来,舅母娜塔莉亚要生孩子了。我从炕上爬下来,刚蹭到舅舅身边,他忽然抓住我的脚,用劲一拉,我摔倒在地板上。“混蛋”,我忍不住骂他。他跳起来,把我揪起来,咆哮道:“摔死你!”

我苏醒过来,知道娜塔莉亚舅母难产死了。我只觉有一块什么东西在我的脑袋里和心中肿胀起来;我在这屋里所看到的,仿佛是冬季大街上的载重车队,慢慢地从我身上走过,把一切都压碎了……

【人物解读】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刻画了阿辽沙、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语言描写生动真切,人物对话富有个性化和生活气息,读来耐人寻味,感染力强。

阿辽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教育下,善恶分明、是非清楚、能爱能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文中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宽厚博大的爱,温暖了阿辽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也能使读者得到一种欣慰和力量。另外,乐观纯朴的茨冈虽着墨不多,也跃然于读者脑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自私凶狠、丑陋愚昧的两个舅舅,都得到了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的描画,委实可恶可厌可悲,这些人物也都成为了世界文学长廊中鲜活而典型的形象。

篇10: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300字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同学,他叫杨承轩。他高高的个头,他的脸型圆圆的像一个西瓜,他留着刺猬头,眼睛小小的,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线。

一天下午,我们都开开心心的去外面走班上课。到了教室,啊,原来上的课是美术课。开始上课了,老师讲完以后开始画画了。我才发现我的水彩笔没有带,我的好朋友知道我没带水彩笔,他就借给我用。我激动地对他说:谢谢你!我非常开心的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

杨承轩真是乐于助人,我为我的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篇11:人物形象描写作文

妈妈很关心我。每天早晨当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就已经起床为我准备早饭了。我不爱吃蔬菜,妈妈就把菜切的很碎给我包饺子、烙饼。有一次,天气非常闷热,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停电了,我热得满头大汗,也没了食欲,妈妈赶快找来扇子不停地给我扇着,就为了让我多吃一口饭。

妈妈不但关心我的生活,还关心我的学习。当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妈妈总是先让我仔细地读两遍题,然后在帮我分析这道题应该怎么做,从哪里入手,教我一些解题方法。在每次考试前妈妈还会帮助我复习,教我复习方法。我的学习一直在班里保持领先地位,跟妈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

我很高兴我和妈妈不仅像母女,有时候更像好朋友。我们会一起玩游戏,比赛跳绳、跑步等。有时候我会和妈妈聊一聊学校生活中的`趣事,或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现象。这时候,妈妈就像朋友那样倾听我说话,为我讲授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我很幸福,我有一个好妈妈!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篇12:人物形象描写作文

有一天我们在上英语课,他的嘴不停地咬着,他不知道自己在嚼什么。她嘴里的声音被一向严格的杨小姐听到了。她像母狮一样咆哮着喊道:“羊家乐,你在嚼什么?”羊家乐吓得打滚,从嘴里爬了出来。当我们看着它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他吐出的是一小块尺子。杨先生也失去了他的心。

第二件事发生在体育课上。既然你是一个大懒虫,你一定是离不开懒虫的。那天我们在玩游戏,羊家乐也想玩。我们认为他肮脏,拒绝让他走。他把唾液涂在两只手上,并“啪”地打了一个同学。如果他是个男孩,没关系。他不怕脏,但他碰巧是个女孩。女孩大叫“哇”。所以,有人去告诉老师,他看到一个亲切的微笑,就溜走了!

尽管如此,他仍然是我们班的一个著名喜剧演员。每节课结束时,他都拿起扫帚,唱着著名的《梳洗》。然而,歌词变了,让我们笑了,因为歌词变成了:洗啊刷,洗啊刷,某某人爱某某人。这让我们涨红了脸。

没有他,我们班会失去多少欢笑!

篇13:《史记》女性形象描写手法综述

一、善于用女性自己的语言、表情来描写女性形象

语言最能因人而异, 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在《史记》中, 描写女性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女性自己的语言、表情来刻画女性形象。《史记》中凡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 无一例外地不与她们的语言、表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本着实录的精神, 在写这些女性的时候, 基本上没有添加评论性的文字, 而是抓住每个女性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 使用符合她们身份、性格的语言、表情, 或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 或通过人物直接的口述, 将女性形象惟妙惟肖的再现了出来。比如写介子推母, 就是抓住当年晋文公重耳赏赐从亡者却漏赏了介子推, 通过介子推和他母亲的一段对话来刻画介子推母的形象的。介子推和母亲有一段对白:

推曰:“献公子九人, 唯君在矣。惠、怀无亲, 外内弃之;天未绝晋, 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 非君而谁?天实开之, 二三子以为己力, 不亦诬乎?窃人之财, 犹曰是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 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 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 罪有甚焉。且出怨言, 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 若何?”对曰:“言, 身之文也;身欲隐, 安用文之?文之, 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这样, 介子推母深明大义、愿与子偕隐的形象便通过对话而展示出来了。赵括母更是大公无私、明辨是非的典型。在国难当头之际, 当赵王要起用赵括为将时, 赵括母深知括无能, 未有将才, 曾上书于王:

(括母) 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 时为将, 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 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 受命之日, 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 东向而朝, 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王所赐金帛, 归藏于家, 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 愿王勿遣。”

史迁未加任何评论, 赵括母大公无私的形象便通过与赵王的对话而跃然纸上, 并传诵于世。

可见, 人物的语言最能因人而已, 显示出多姿多彩的风格。司马迁通过描摹人物声色口吻, 使语言个性化和口语化, 符合每位女性的性格特征, 读来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二、善于通过女性人物的行为、动作来刻画女性形象

司马迁让一个个女性粉墨登场, 没有刻意以第三者的口吻多加叙述, 而是善于让这些女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来刻画她们自己的形象。当年高祖刘邦生前对宠姬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倍加宠爱, 几乎欲废太子 (吕后之子) 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 因而吕后便怀恨在心。刘邦死后, 吕后便使出最残无人道的手段对待她们, 她先让人鸩杀赵王如意, 接着“断戚夫人手足, 去眼, 煇耳, 饮喑药, 使居厕中, 名曰‘人彘’。居数日, 乃召孝惠帝观人彘。”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就是通过以上一连串动作来展示的, 暴露了吕后专横、残忍、毒辣的形象, 难怪连她自己的儿子孝惠帝也说这件事“非人所为”。

《晋世家》说:晋献公十九年, 献公私谓骊姬说欲废太子, 以骊姬子代之。骊姬听后, 先假装哭泣, 不让献公这样做, 紧接着她又“阴令人谮恶太子, 而欲立其子”。晋献公二十一年, 她为了陷害太子, 阴使人置毒药于胙中。献公欲食之, 她故意阻止, 并“祭地, 地坟;与犬, 犬死;与小臣, 小臣死”。于是她泣谮太子于献公, 说此全是太子所为, 从而赶走了太子, 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上面一连串行为、动作的描写, 骊姬阴险、毒辣、口蜜腹剑的形象也就展现出来了。

三、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

《史记》中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广泛。“如果把《史记》看作一个整体, 则我们又会进一步看到:司马迁常常采取对照的手法写人物, 不独在一篇人物传记内是如此, 在《史记》全书中也有这种情况。”[3]对于女性, 司马迁善于抓住女性前后态度的变化, 形成对比, 来刻画女性形象。当年苏秦“出游数岁, 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 曰:‘周人之俗, 治产业, 力工商, 逐十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 困, 不亦宜乎!’”当苏秦“为从约长, 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 乃行过洛阳……”时, 此时“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 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匍匐, 以面掩地而泣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司马迁通过苏秦嫂妹妻妾前后截然不同的动作和态度的刻画, 一前一后, 相映成趣, 苏秦嫂子前倨后恭、见钱眼开的情态便跃然纸上。

另外, 司马迁对《史记》中母亲形象的刻画, 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手法集中表现在“母爱”内涵的诠释上。公甫文伯死后, 有二女子为其自杀。其母闻之而不哭, 别人问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 贤人也, 逐于鲁, 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 若是者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公甫文伯母心中那潜藏着的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让我们见证了母爱的伟大。相反, 在《史记》中母爱有时也会变得残酷而自私, 这样的母爱只能是畸形的母爱。如:郑厉公四年, 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 阴使祭仲的女婿杀祭仲。祭仲女知道这件事后, 对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 人尽夫也。”从“人尽夫也”这一句话就可看出这样的“母爱”是何等的自私!何等的残酷!

《史记》中还有很多母亲形象, 如赵括母、介子推母、陈婴母、王陵母、漂母等, 这些母亲的崇高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当权的赵太后, 她的母爱虽然起先表现有点自私, 但经过触龙的劝说后, 她还是能做到以国事为重, 仍然不失为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毕竟爱子之情, 人之常情, 作为一位母亲, 赵太后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他国做人质, 这是一般母亲所难以做到的。这是母爱的一种本能反应。田文母暗地里抚养被丈夫嫌弃的儿子, 显示了母爱的崇高、伟大。相反,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的母爱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武姜对两个儿子不能同样看待, 对小儿子过分溺爱、娇纵。这是一种糊涂、偏私的母爱。

四、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女性形象

我们知道, “一个作家要使他作品中的人物成为血肉饱满的活人, 能够在读者面前站起来, 他就不只是应该让读者了解到人物说什么、做什么, 还要告诉读者人物在这么说、这么做时在想什么。这也就是说, 要打开人物心灵的窗户, 让读者看到他内在的精神世界。”[4]在《史记》中, 司马迁经常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并进而刻画人物的形象, 对于女性也不例外。上文已经谈到司马迁通过女性自己的语言来刻画女性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这里,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在《吕太后本纪》中, 高祖死后,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 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而召赵王。”通过“怨”、“囚”、“召”三个词语, 简洁而极其准确地写出了吕后迫不及待的报复心理, 从而把吕后富有心计、专横、毒辣的形象刻画出来了。当吕后的儿子孝惠皇帝驾崩时, 书中写到:“发丧, 太后哭, 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 年十五, 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 今崩, 哭不悲, 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无壮子, 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 将兵居南北军, 及诸吕皆入宫, 居中用事, 如此则太后心安, 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劈强计。太后说, 其哭乃哀。”司马迁用墨不多, 但极其准确地写出了吕后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简洁巧妙, 生动传神, 从而揭示了一个富有心计的女性形象。另外, 在该文中, 司马迁常用“怒”、“大怒”、“喜”、“不乐”、“欲”等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来写吕后, 尤其是文中用了几十个“欲”字, 如“太后欲侯诸吕, 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 “太后欲王吕氏, 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阴王”……明人凌约言说:“欲侯诸吕则有先封, 而以‘乃’字转之;欲王诸吕则有先立, 皆太史公揣摩吕后本意, 欲假公以济私也。”[5]这个评价最为得当, 通过吕后心理活动的刻画, 准确地写出了她的富有心计、精明、“欲假公以济私”的形象。

五、善于通过传奇的手法来刻画女性形象

由于司马迁喜爱猎奇, 他的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名山大川。在《史记》中也用传奇的手法来写女性, 上古的神话是他直接的材料。他写简狄“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写姜原“出见大人迹而履践之, 知有身, 则生后稷”;写女修“织, 玄鸟陨卵, 女修吞之, 生子大业”。对于一些后世的妃子, 司马迁有时也会选择梦境的形式来增加一些传奇的色彩。如写卫襄公贱妾, 得幸后有身, 梦康叔为其子取名;高祖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梦与神遇。高祖父往视之, 见蛟龙附其身, 已而有身, 遂产高祖;写薄太后, “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通过传奇或入梦的方式来写女性, 既增加了一种传奇色彩, 又“显示了《史记》希望塑造出高于生活的形象的倾向”, 因为“常人不及的形象更容易被人引为谈资, 广为传诵”。[6]

总之, 司马迁不仅善于用女性自己的语言、行为和动作来塑造女性形象, 从而展示她们的性格特征;而且他还擅长运用对比的手法, 通过表示心理状态词语的描绘, 把一些女性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摘要:《史记》描写了不同阶级、阶层的众多女性形象, 她们风姿有别, 其中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史记》善于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女性形象, 让她们妍媸毕现。

关键词:《史记》,女性形象,描写手法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

[4]张大可.史记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

[5]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

篇14:描写,让形象更鲜明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自创办以来,积极探索并实践“先写后教”的作文教学形态。学校创办了“小棠梨文学社”,公开征集社名、竞选文学社成员;并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还邀请丁立梅等作家为学生作读书报告,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2016年3月,学校承办了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活动,专题研讨作文教学。近年来,学校先后有20余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并有多篇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习作巡诊】

他每天放学回家,小区门口都会停放着一辆马自达,看到这辆马自达孤零零地停在路边,无人问津,人们也许会心生一丝心酸并猜测,车主的生活过得不太好吧?

开车的小老头已年过花甲,却一直孤身一人。看着他,人们说不定还会心生怜悯并猜测,他一定过得很苦吧?

不,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很少长时间地坐在破旧的马自达里等着客源的到来。相反,他的马自达经常空落落地停在路边,人去车空。但他常年拉客喊客,导致嗓门沙哑且大。他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同行正在多么辛苦地拉车,总是喜欢和闲散的老人摆上棋盘,杀上几局。当有人需要用车时,他就立刻终止比赛,送完客人之后再回来继续下棋。和他下棋的人很多,每次都是不同的对象,可是他却很少缺席。

每天晚上,他都会蹲在路灯下,津津有味地看报纸。而他的马自达停的地方,则是一处停车的风水宝地。

一晚,我和妈妈踏着暮色迟迟归来,小区内的车位早已被车主们抢光,只剩小区门外的那一处。但因先来后到,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他离开,只得把车勉强地挤在他的车后,进退不得。

他似乎觉察到了这边的动静,便和妈妈攀谈了起来,并主动表示要让我们停车。妈妈再三推辞,也拗不过他,只见他开着车回家了。

开马自达的他,很穷,却很快乐。其实,“穷”和“苦”并不是一回事,只要你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人生就会因快乐而富有。

[课前导学]

在这篇命题作文中,小作者力求通过开马自达的老人“苦中作乐”的事件来表达“‘穷和‘苦并不是一回事”的中心。可细细读来,文中对老人的描写远远不够,尤其是“下棋”和“主动让车”两件小事,只是粗略地概括,不仅字数不足,而且导致人物形象单薄,人物的热心肠、热爱生活以及面对贫穷生活的乐观精神都没能表现出来,从而削弱了文章的主题。如何在写人记事时加强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给例文把把脉。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汇报课前“初诊”的意见。

学生1:开头第一段提到他的马自达,后面就写“车主的生活过得不太好吧?”,开马自达的生活就一定不好吗?这么写似乎不太合乎情理,也显得突兀。

冯老师:有道理。那么,怎样写才能使之合乎情理呢?

学生2:可以对马自达进行简要描写,突出它的“破旧”。

冯老师:是呀,描写可谓“魔棒”,点到哪里哪里就会亮。

学生3:我发现第二段也是如此,可以添加对老人的外貌描写,突出其生活窘困,这样后面的“心生怜悯”就显得合理了。

冯老师:真聪明,学会举一反三了!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学生4:第三段“下棋”的内容写得过于简单,其实可以抓住他富有特点的嗓音进行细节描写,甚至可以活用一些词语来凸显他爽朗、乐观的个性特点。

冯老师:非常好!那么,老人的“主动让车”事件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5:太过简略,不能突出老人乐于助人、热情乐观的形象。

冯老师:(点头)那么,如何修改呢?

学生5:可以丰富一下老人与妈妈的对话,同时对老人的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冯老师:是啊,描写不仅能使事件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还能凸显文章的主题。

2.医学档案:中考满分作文《想想别人》的启示

想想别人

家住小巷深处,春夏之间,常有一卖花女经过,这景象,并不如陆放翁所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正相反,她常围着一条旧的花头巾,穿着朴素的花衬衣,拖着一整辆三轮车的并不娇艳的花,实在算不上文雅。

这天闷热,她来了,“买花嘞!”的喊声划破了小巷的宁静,脆生生的声音叫醒了夏天,也引得一阵蝉声聒噪。耳畔燥热,我心中也很烦闷,“大中午的为何要卖花?让人烦躁!为何不想想别人呢?”她似乎并没有想想别人,吆喝声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正烦躁,忽然,闷热的天气转瞬就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本以为这个卖花女会就此停住,谁知她又叫了声什么,喊声随风飘散,刚想朝她喊“想想别人吧”,定神细听,我不禁错愕。

“收衣服嘞——”

她的喊声回荡,像雨中的闪电,像摇响的小鼓,随着密密的雨丝飘散到每个人家的窗口。几双手急急忙忙地伸出窗口,原先垂在风中的衣服顿时不见了。

卖花,是她的本职,她却想到了别人。多少件衣服,因为她,依旧干燥。那不“想想别人”的人,竟是我了。

从窗口望去,小巷只有那辆三轮车和一把格子伞,丝丝的红,缕缕的粉,点点的白,像是一幅水墨画,在水汽中氤氲开去。花香似风,似纱,似月光,似她善意的提醒,若隐若现,丝丝浮动,雨丝洗刷过的花,竟然变得如此娇艳。

她的为别人着想的善意,就像是这花香,浸润着这条小巷。

雨停了,格子伞变成了花头巾和清亮的一声“天晴嘞——”,像是雨后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许多衣服重新在风中飘动。一条小巷,有了她“想想别人”的善意,变得充满了诗意。

从此,盼着她的花头巾,盼着她的三轮车,盼着她清亮的吆喝,更盼着她的花。

因为,她的花好像在提醒我,这世界不是只有我,应该多想想别人,为他人的心中注入一瓣芳香。无论在风雨中,还是在阳光下。

冯老师: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6:作者避开了大多数考生写自己和亲人之间的事,而是把视角投向了社会中不为人关注的小人物——卖花女,取材新颖、特别。

冯老师: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卖花女的?

学生7:穿着以及清脆的嗓音,如“买花嘞!”“天晴嘞——”

冯老师:是的,寥寥几笔,一个乡下朴实的卖花女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还有吗?

学生8:文章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把“她的喊声”比成“雨中的闪电,像摇响的小鼓”,显得生动形象;还有对“三轮车和格子伞”以及花香的描写,不仅细腻真实,而且能起到烘托卖花女形象的作用。

冯老师:是的,描写时可以借助修辞方法,还可以通过景物等方面烘托人物的形象。那么,大家认识到描写有什么作用了吗?

学生9:描写对刻画人物、组织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冯老师:很好,没有描写,尤其是没有细节描写,就不可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应该说,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诊疗方案】

冯老师汇总了大家对习作《他》的修改方案:

1.加强对人物的描写。在介绍老人的时候应增加对老人外貌的刻画,以突出他的贫苦,为下文做好铺垫;在老人“下棋”时,应添加能凸显老人乐观精神的富有个性的描写;在老人为我们“让车”时,可添加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

2.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从上文来看,老人沙哑的笑声应是人物的“招牌”,如果能加以放大,突出老人笑声的爽朗和热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就会起到锦上添花之效。

3.活用词语,增强表现力。面对这样的人物和主题,可以在局部活用词语,或大词小用,或古词今用等,这样,就和人物性格相得益彰,增强了表现力。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合作小组研究交流。15分钟后,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他》。

每天放学回家,小区门口都会停放着一辆车窗玻璃破裂、车门木条松动、车身因粘贴的各种广告而显得斑驳的破旧马自达。看到这样的马自达孤零零地停在路边而无人问津时,你一定会心生一阵心酸并猜测,车主的生活过得也不太好吧?

开车的小老头已年过花甲,却一直孤身一人。蓬乱的头发和因常年开车暴晒而暗黄干燥的皮肤,使他更显苍老。他身躯瘦小,却时常穿着一件比他体型宽大许多、到处都是补丁的旧外套。更无奈的是,他的补丁上仍有漏洞。看着他,你也会心生怜悯并猜测,他一定过得很苦吧?

不,熟知的人都知道,他很少会长时间地坐在破旧的马自达里等着客源的到来。相反,他的马自达经常空落落地停在路边,人去车空。而他因常年拉客而沙哑的嗓门所发出的爽朗笑声,总会在马自达的方圆十米内响起:“哈!我吃了你的车!”“小心!我要将军了!”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听得过路人都不禁会心一笑。他无心去想自己的同行在多么辛苦地拉客,也无意东奔西跑地“争霸”,只是全身心地陶醉于他的“沙场”。偶尔有客时,他便中断比赛送客,送完客又急忙赶回来继续“攻打天下”。他对面的“敌军将领”更换频繁,但他几乎稳坐宝座,从未下场。

每天晚上,他都会蹲在路灯下,津津有味地看着报纸。而他的马自达停的地方,则是一处停车的风水宝地。

一晚,我和妈妈踏着暮色迟迟归来,小区内的车位早已被车主们抢光,只剩小区门外的那一处。但因先来后到,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他离开,只得把车勉强地挤在他的车后,进退不得。

他似乎觉察到了些许动静,抬头一看,立刻扯着沙哑的嗓门喊道:“别急,别急,我让你们停!”“不用,不用,你还要做生意呢!”妈妈婉言谢绝。“没事,你们停不好,我做生意也不安心!”说着,他便奔回自己的车,转弯,调头,离去前还不忘向我们微笑示意:“停这儿才好呢!”说完,他高喊一声“回家喝酒喽”,疾驰而去。他沙哑而有力的声音,豁达又爽朗的笑容,让我回味许久。

开马自达的他,很穷,却很快乐。其实,“穷”和“苦”并不是一回事,只要你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人生就会因快乐而富有。

师生点评

冯老师:同学们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10:改后的文章对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摹,表现了老人面对贫穷生活,永葆乐观、永远热情的性格特征,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冯老师:总结很全面。大家思考一下,修改后的文章还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学生11:文章抓住了人物最具个性的特点——笑声,并巧妙地把老人爽朗的笑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学生12:此外,文章还有很多个性化的语言,以及下棋时词语的灵活运用,显得生动鲜活,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杏林春暖】

最后,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

他,不普通

王 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让生命在普通的岗位上绽放异彩。

他,穿着朴素,身材修长,非常瘦削,头发有些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长着一个高高的鼻梁,显得憨厚、诚恳,他就是我们学校的门卫张爷爷。

每天下午的放学高峰期,他总是早早地站在马路的一边,始终重复着那几句耳熟能详的叮嘱:“过马路慢一点,靠右行驶,车速不能快……”等到大部分学生都来了,他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起交通来:“停一下!”“倒车。”“向右转。”“好了,继续前进。”……他的姿势摆得十分标准、到位,在完全确定安全后,他才开始指挥同学们过马路。

每年六月,天公总是不作美,大雨总是不期而至。早晨原本就很拥挤的校园门口更是水泄不通,有时车辆甚至会被堵在几十米远之外。他总是撑着一把伞站在门口,一看到那些没有带伞的同学,就第一时间冲上去为他们遮风挡雨,嘴里不停念叨着:“孩子,慢点,小心跌跤!”有时这雨一下就是几天,我们每天早晨都能看见他那熟悉亲切的身影,似乎从未间断。如果放学时下起了大雨,他会如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些雨衣和雨伞,尽可能地帮助那些没有家长接送的同学。

同学们的自行车坏了,他总会及时出现,帮忙修理;家长送的东西,邮寄来的信件、杂志他都会一一送到同学手中;刮风下雨的时候,他总是替我们关闭好教室的门窗。冬天,他在操场上扫雪,脸和手冻得通红;夏天,他给干燥的操场洒水,大汗淋漓……一年四季,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我们服务。

他,虽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体现出可贵的生命光辉和精神境界,让人动容。是的,无数的普通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一首首不平凡之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为他谱写赞歌吧!

俗世奇哥

冯述田

去年,我们小区来了一个新的快递员,大家私下里都叫他“老刘”,他嘴甜、机灵、勤快,干快递这行也有不少年了。他年近五十,头发乱蓬蓬的,还夹着丝丝白发,就凭对工作的热情劲,他被人尊为“快递一哥”。

同事们也都尊敬地称他为“俗世奇哥”。为什么呢?因为但凡他送快递,从不骑车、开车,全靠步行,而他大大小小的包裹总能一个不落地送到,且有时居然还能比别人快几小时。就凭着这“牛”腿,他每天上上下下地跑。偶尔货物多,他便把包裹都塞到大包中,硬是背着它走街串巷。街坊们都与他熟识了,路过时也打个招呼,挺愉快。

老刘是个倔老头,他老婆总是教训他:“你也是白发一把了,逞什么强?都是老骨头了,跑来跑去多累啊!下雨天跑得一身泥,让我给你洗啊,门都没有!”但他仍是每天到处跑,还说:“哦,知道了!跑步锻炼身体呢!”

大家也是这么劝他,但他仍我行我素。到了最后,他才退了一步,说是下雨天用车,但晴天还是要跑步去。大家同意了。

他周到的服务令大家称赞。无论多忙,他总是一份一份地将包裹亲自送到,并寒暄几句才离开。以前的那个快递员是个中年人,送快递时,他总是按门铃让你下来拿,且态度很不好,遇到刮风下雨从来不到,有时甚至积少成多,好几天才送一次。相对比以前的快递员,这么多年下来,他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刘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他最引以为豪的,也正是他这如同《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祥子一般的腿脚。在那个年代,包裹不多,但老刘过得还不算太寒酸。

老刘窝在家时还经常写些小诗,他喜欢诗都是李老师的功劳。隔着两条街,红绿灯旁,顺楼梯上去就是李老师家,他原来是位老师,退休了住在这儿,经常订阅一些诗集以及文学期刊。老刘喜欢与李老师交流诗歌,而李老师也算是老刘的诗歌启蒙老师。

老刘喜欢林徽因的诗,她的诗清新明快,十分感人,他最喜欢其中写大自然的诗,这让他感到快乐。他经常誊抄一些林徽因的诗句,写在小纸片上。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这些纸片夹在包裹里送给大家多好。第一天,他将抄写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送到了大家手里,我们都很喜欢。

上一篇:离退休总支分析评议阶段总结下一篇:市政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