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在抗日战争

2024-04-25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通用5篇)

篇1:八路军在抗日战争

八路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单

[八路军的旅以上干部也就相当于国民党的将军了]

本文所涉及的烈士除抗战初期牺牲的个别著名烈士职务为团级以外均为十八集团军(八路 军)或虽未使用八路军称谓但实际上由八路军干部领导组建并在以后列入八路军建制的部 队中担任旅以上职务的干部。

左权,为八路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第一部分 1937年年9月至1939年12月

1、王平陆 1902-1938 36岁 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中共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1937年 12月30日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1938年1月1日牺牲

2、陈锦秀 1912-1938 26岁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 镇作战牺牲

3、理琦 1908-1938 30岁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 1909-1938 29岁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 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 1915-1938 23岁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中共鲁东地区工委书记 1938年4月 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 1913-1938 25岁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1938年4月16日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 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 1914-1938 24岁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 1938年5月11日在河北省南宫 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 1917-1938 21岁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 1909-1938 29岁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 牲

10、陈宇环 1896-1938 42岁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 1911-1938 27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 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 1902-1938 36岁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 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 战牺牲

13、韩明柱 1913-1938 25岁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10月8日在山东省长山县 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 1911-1938 27岁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8年11月21日在日军 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 1902-1938 36岁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日在河北省盐 山县牺牲

16、宣侠父 1898-1938 40岁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 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 1915-1938 23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 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 牺牲

18、杨万林 1911-1938 27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 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 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 1908-1938 30岁 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1938年12月26日在敌机空袭 中牺牲

20、黄政 1908-1938 30岁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 1938年在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 1914-1939 25岁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 1939年2月在河北省 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 1913-1939 26岁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日在河北省武邑县 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 1912-1939 27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1939年3月26日在河北 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 1904-1939 35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0日在山东省博山县 遇害

25、高唏 1913-1939 26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 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6、蒋洪高 1909-1939 30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 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 战斗中牺牲

27、苏苏 1914-1939 25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 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 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 1902-1939 37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1939年7月22日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 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 1912-1939 27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 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 战牺牲

30、魏大光 1911-1939 28岁 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 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 1915-1939 24岁 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1939年9月28日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 斗中牺牲

32、王铭森 ?-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11月15日在山西省 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 1913-1939 26岁 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 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 后牺牲

34、余化臣 1908-1939 31岁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 1904-1939 35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 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 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 1912-1939 27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 1914-1939 25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 1901-1939 38岁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12月12日在山东省掖 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第二部分 1940年1月-1941年12月

39.曹志尚1902-1940 38岁 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 1940年2月于山东省嘉 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阎祖皋 1914-1940 26岁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 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姜林 1918-1940 22岁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

41.姜林 1918-1940 22岁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 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彭德大 1914-1940 26岁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12日在@@省 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冷赤斋 1915-1940 25岁 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 遇害

44.马玉堂 1910-1940 30岁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 军遭遇,不幸牺牲

45.闻允志 1900-1940 40岁 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1940年春于 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李荣 1901-1940 39岁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 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董天知 1910-1940 30岁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1940年8月20日于山西省潞城县 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徐秋 1898-1940 42岁 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王溥 1910-1940 30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 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郝玉明 1910-1940 30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 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马振华 1907-1940 37岁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 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 战牺牲

52.郭建中 ?-1940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 19 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苏精诚 1912-1941 28岁 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 27日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张铎 1915-1941 26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 战斗中牺牲

55.贾源.?-1941 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朱宝琛 1910-1941 31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 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 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杜希龄 1906-1941 35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 被害

58.晏显升.?-1941 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于山 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杨忠,原名欧阳吉善 1909-1941 32岁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

治部主任 194 1年9月4日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刘海涛 1907-1941 34岁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1941年11月与山 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刘涛 1911-1941 30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 作战牺牲

62.戴克信 1918-1941 23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2月于山东省 巨野县作战牺牲

63.王立人 1910-1941 31岁 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 作战牺牲

64.曹有民 1912-1941 28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刘子超 1905-1941 36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于山东省沂水县 作战牺牲

66.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 1941年于@@省大青山地区作战 牺牲

67.熊德成 1907-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第三部分 1942年1月-1942年12月

68.郭国言 1913-1942 29岁 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 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范子侠.1908-1942 34岁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 在百团大战曾 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包森 1916-1942 26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1942年2月27日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刘德明 1911-1942 31岁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 年2月17日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杨成德 ?-1942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陆升勋 1907-1942 35岁 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 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 牲

74.刘诚光 1915-1942 27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在河北省 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刘诗松.1911-1942 31岁 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于河北省南宫县郑 家堤作战牺牲

76.郭六顺.1912-1942 30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于河北省交城县陈 庄作战牺牲

77.杨宏明 1910-1942 32岁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 固作战牺牲

78.孙益民 1913-1942 29岁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 香城固作战牺牲

79.陈元龙 1912-1942 30岁 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山东省

80.左权 1906-1942 36岁 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 牺牲

81.孙开楚 1909-1942 33岁 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 扫荡作战中牺牲

彭光 1914-1942 28岁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 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谢瀚文 1908-1942 34岁 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 中牺牲

84.肖伟成 1906-1942 36岁 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 战牺牲

85.常德善 1911-1942 31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 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王远因 1917-1942 25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 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袁心纯 1913-1942 29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在反“五一大扫 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王炳三 1915-1942 27岁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6月 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石景芳 1912-1942 30岁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 1942年6月在山东 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杜子孚 1910-1942 32岁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与部 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张友清 1905-1942 37岁 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熊德臣 1907-1942 35岁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 牲

93.魏金山 1911-1942 31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 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孔庆同 1913-1942 29岁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汪洋 1912-1942 30岁 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 牲

96.王泊生1915-1942 27岁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 家庄作战牺牲

97.赖国清 1918-1942 24岁 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于寄吾 1905-1942 37岁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 中牺牲

99.于一心 1910-1942 32岁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 中牺牲

100.王至发 1901-1942 31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 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 1916-1942 26岁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12月在河北省

15、杨靖远 1902-1938 36岁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日在河北省盐 山县牺牲

此人就是七十多年前,威震盐山(今盐山、黄骅、孟村、海兴)的——‘杨胡子’!

传说,那一年冬天,盐山县第四区(羊二庄)民团团座孙仲文(许官大赵村人)在与其搏斗中,将其猎杀与自家前院柴垛下(即:黄骅被刺杀的房屋门前)

篇2:八路军在抗日战争

蔡廷锴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故事和“十九路军”紧密相连。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他作为十九路军军长如何联合其他爱国将领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为中华民族争气!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我东北,全国一致要求团结抗日。而蒋介石在国内还是奉行不抵抗政策。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进犯上海。当时,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为第十九路军。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国内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妥协政策,面对着严峻的形势,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毅然决定坚守上海。

然而,当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及张静江先后劝蔡廷锴撤兵,蔡表示反对,认为“十九路军驻地是中国领土,殊无撤退之理,我十九路军守土有责,万一日军胆敢来犯,决定迎头痛击”。1月24日,蔡廷锴抵达苏州召开十九路军驻苏高级将领紧急会议,表明抗战决心。虽然国民党政府一再妥协退让,日军仍于1月28日夜悍然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

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十九路军全军官兵在广大群众的鼓舞、支援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坚守阵地,不断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蔡廷锴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激励士气。

当时敌我兵力悬殊,十九路军参战部队只有1万多人,而日方经不断增兵约七八万人,配有大量大炮、坦克、飞机、战舰。但十九路军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凭着民族精神,与敌血战33天,前仆后继,死伤约万人,经历了闸北巷战、吴淞要塞战斗、八字桥战斗、蕰藻浜战斗、江湾与庙行战斗、浏河战斗等战役,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最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对日不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3月1日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退守到嘉定等地。蔡廷锴、蒋光鼐等于3月2日通电全国,表示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日军经过十九路军严重打击,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经过英、美等国“调停”,中日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以上就是蔡廷锴与十九路军殊死捍卫上海的整个过程。十九路军的英勇作战,抵抗敌寇达33天之久,打破了日军快速占领上海的神话。

篇3:八路军抗日出征记

八年抗战,八路军浴血奋战,英勇抗敌,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七十八年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共领导人主动向国民政府请缨杀敌:“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随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接受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015年8月6日,雨后的西安显得异常酷热。本刊记者驱车往返680余公里,以两天时间,从泾阳县云阳镇、富平县庄里镇,到韩城市芝川镇,寻访当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的足迹。

云阳镇—改编出征

云阳镇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城东北约10公里处,距西安60余公里。它北依嵯峨山,东邻三原,与西北的淳化县仅一山之隔,历史上这里是通往陕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云阳受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动员红军战士脱下八角帽,换上八路军的服装,并在此召开了誓师大会。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八路军将士陆续从泾阳、富平等地出发,前往韩城黄河岸边的芝川镇古渡口,从那里东渡黄河奔赴抗日第一线。

据相关资料记载: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接受了張学良、杨虎城两位国民党将军的请求,命令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1936年底开始,陆续进驻渭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翌日,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红军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收复失地,坚决抗战。

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通电全国,“当华北危急存亡之紧要关头,敬敢吁请我国民政府迅调大军增援河北,勿使忠勇之二十九军陷于孤军抗战,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驱,与日寇决一死战。”

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战斗准备。

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以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为主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示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愿意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派出由周恩来等组成的代表团到庐山同蒋介石协谈,力促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我国家。

8月13日,日军攻打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统治中心南京受到直接威胁,蒋介石被迫于8月22日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于9月12日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改编后的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林彪任第一一五师师长;贺龙任第一二〇师师长;刘伯承任第一二九师师长。全军共计45000人。

是年八月底,八路军总部,以及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分别在泾阳县的云阳镇、桥底镇和富平县的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以壮声威。

驻扎在云阳镇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八路军总部的誓师大会在当时的大操场举行,大会由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主持。誓师大会上,朱德总指挥作了关于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动员讲话,并带领所有将士一句句复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他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福利,对友军要亲爱,对革命要忠实。如果侵犯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责!谨此宣誓!”

虽然昔日的誓师大会操场已无处寻觅,但站在云阳镇的街道上,闭眼静听,似乎还能听见将士们激昂的誓言,脑海里仍能浮现出千军万马奔赴抗战一线时的壮观场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渭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我国家,誓我天职!(朱德语)

在云阳镇的一条主街道上,一家名为“霞飞鞋服广场”中央的蓝色小铁皮门内,便是当年云阳镇“红军前敌总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所在地—文家大院。据说,2007年时在此门口树有一块“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不知何故后来被移到了镇政府的门口。

文家大院现在的主人叫文中民,今年60岁,是当地的义务“文物管理员”。据文中民介绍,当年的文家大院和毛家大院(毛家大院今天已经被拆)被用于“红军前敌总部暨八路军总部”时,文家人都在西安做生意,他的祖辈们早年先后离世,而他以下的辈分对那段历史实在不很清楚。但他记得1986年前后,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以及薄一波等人来文家大院瞻仰时曾回忆,说至今留存在院子里的那口马槽,是当年给首长们的马匹喂食的。住在文家的朱总与贺龙、彭德怀吃了饭后,常坐在院中那个压面的碾盘上吸烟交谈。

文中民还打开久封的一院房间,指着里面的一架木床和板柜说:这张床是当年胡乔木睡过的,板柜则是当年用于放置中央文件的文件柜。

庄里镇—雨中换装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在富平县庄里镇永安村西南一块被称作葫芦包原的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大会上宣布了改编命令,并号召全体将士英勇作战,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英勇奋斗:到敌人后方去,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战,誓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

在《八路军将士出征歌》的嘹亮歌声中,9月3日,一二〇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日夜兼程,沿着第一一五师行军路线东渡黄河,集结于晋西北的神池、八角堡地区,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

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

你看那红旗飘扬多威风,

这支队伍哪里来,西北陕甘宁。

军民要齐心,救国打先锋,

这一个口号全国都响应,

今番渡过黄河来,誓死杀敌人。

名将带雄兵,威武世无伦,

百姓们欢迎咱们八路军,

百战百胜天下扬,杀敌胆气宏。

打败鬼子兵,一直下关东,

城头上站着两位大将军,

威风凛凛是哪个,朱德毛泽东。

9月6日清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桥底镇的一片田野上召开抗日誓师大会。用桌椅板凳木椽搭起了简易检阅台,全师万余人列队注视着检阅台,师部把号兵集合起来,组成了临时军乐队。此时浓云密布,零星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

正当大会开始时,大雨倾盆而下,但台上台下的官兵秩序井然,冒雨誓师。近万人的队伍,分列在检阅台的四周,呈放射状般绵延数里。

誓师大会由陈赓主持,师长刘伯承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检阅了部队并讲话:“我们共产党人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利益。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抗日救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和国民党合作抗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摘自《刘伯承回忆录》)

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要求全体将士将八角五星帽换成青天白日帽徽、脱下红军军装穿上国民革命军灰色布军装时,许多战士一时想不通,甚至有人落泪痛哭。朱德、彭德怀等首长耐心向战士们阐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的意义,说明改编后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将永远不会改变,并大会小会做政治思想工作,消除了广大将士的思想顾虑。

换装前,刘伯承师长指着一顶缀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说:“这顶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随后他发出换帽命令,全师同志依依不舍地摘下红五星军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紧接着举行了授旗和宣誓仪式。全体指战员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激昂的口号声与雨声回荡在这片红色热土之上。将士们群情激昂,誓言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誓师后第二天,在秋雨绵绵中,一二九师整装出发,浩浩荡荡地沿泾阳、澄城、合阳一路向东,在韩城芝川镇渡口东渡黄河,踏上了抗日之路。

此时的晋北大同、察南蔚县已经失守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日军以钳形之状夹击山西,逼近朔县、灵丘长城一线。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沉着东进,在山西前线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的同时,相继执行战略部署,在11月太原失守前后,一一五师已依托五台山和吕梁山建立了晋东北和晋西南的战略支点;一二〇师在晋西北也确立了战略支点;一二九师则依托太行山建立起晋东南战略支点,自此八路军在山西开创了华北敌后游击战,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建了坚实的战略阵地。

事实上,国民革命军第一一五师作为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先遣队,早在改编前夕即于8月22日由陕西三原县出发,经韩城芝川镇古渡口东渡黄河,迎着日寇的枪炮挺进山西,9月25日取得了抗战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一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蒋介石在致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第一二〇师出征山西,即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

9月下旬,第一二九师也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征,取得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等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记者在富平县庄里镇永安村一个俗称葫芦包原的荒地中,寻找到两块纪念碑,石碑四周是一人多高待熟的玉米。其中一块2米高的石碑为1987年9月2日为纪念抗日誓师大会五十周年,由富平县政府所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抗日誓师大会纪念”碑;在碑身的侧后方,另立有一块略小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两块碑碑文因风吹雨淋,原先的漆色已经剥落殆尽,使得石碑与碑文一色,辨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芝川镇—东渡抗日

韩城芝川镇,位于陕西境内的黄河西岸,距西安市220余公里。由萧克将军1995年题写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就坐落于八路军东渡遗址旁的凤凰台上。

纪念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在韩城市的配合下,于1995年竖立的。来自全国的少先队员代表把精心采集的井冈山红壤、卢沟桥石子、太行山石条、宝塔山下的延河水奠基在纪念碑下。纪念碑背靠梁山,东望黄河,与司马迁祠为邻。

纪念碑由三柱擎天般的桅杆主体组成,它们分别代表着由中央工农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碑身中央是一面以红色瓷砖镶嵌的党旗,下部是八个船型般的基座,寓意着扬帆东渡的八路军和艰辛的八年抗战。在碑身机翼般的两侧,分别镌刻着1937和1945的字样。整座纪念碑雄伟庄严,傲然挺立,正面向东,俯瞰着脚下的黄河,与一河之隔的山西遥遥相望。记者看到,在纪念碑的中央石刻军帽上,鲜红的五星帽徽分外醒目。

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9月底至10月初,由工农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分两批从陕西的腹地出师东进,先后取道韩城芝川镇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在稍前的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洛川召开会议,颁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在此期间,为了切实做好国共两党合作,解决好东渡中的实际问题,同仇敌忾一致抗日,东渡前夕,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赵伯平向韩城县委通报大军东渡情况,要求县委配合做好迎接和支援八路军顺利东渡的准备工作。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命令地方政府切实负责八路军渡河的各项事宜。中共韩城县委配合国民党县政府按期筹集了100多只大、小木船,并派共产党员、水手徐岱云负责调动船工工作。大部队在抵达韩城前,所有船只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东渡山西。

8月下旬,一一五师率先从三原县进发,30日进入韩城宿营一晚,31日从芝川镇东渡山西,奔赴抗日第一线。

9月6日,一二〇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9月8日全师到达韩城,11日顺利渡过黄河。

9月5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率领,从泾阳县云阳镇出发,于9月14日抵达韩城。沿途看见各村贴满了欢迎八路军的标语—“欢迎救国救民的红军”、“欢迎抗日红军”、“红军是抗日先锋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等标语。(当时群众并不知道红军已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进入韩城后,总部设在芝川镇的“同春园”商号楼上,总部成员记录在案的有任弼时、左權、邓小平、黄克诚、傅钟、陆定一、刘晓等。大部队分别驻扎在大朋村、三甲村、城南村、城北村、马陵庄、东范家庄和西范家庄,以及合阳县的同蹄村、临河村、王家洼一带数十个村镇。

9月15日,朱德、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同乘一条木船,安全渡过数公里宽的黄河,到达黄河东岸。

10月初,一二九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进入韩城。但因国民党部分反动分子的破坏,致使渡河受到阻挠,后经刘伯承、陈赓及省委和县委同志的共同努力,几日后,一二九师方得以顺利渡河。

2006年6月16日,中共韩城市委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处举行仪式,将凤凰台“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确立为“共产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地亦成为全国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此后的每年八九月间,社会各界都要在此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以此激励后人,不忘历史。

篇4:从服装看八路军抗日之艰苦

按常例说,一名八路军正规部队士兵的装具,应包括八路军军帽、军衣、鞋、绑腿、子弹带、手榴弹包、腰带和棉被,此外一般都是两双鞋。

附属的装备还有干粮袋、碗袋。

军官还能多发一个挂包或马搭子,或者时髦点说叫图囊,这勉强也算官兵不一样的体现。

可实际上,能配发齐全非常难。

咱们从头说起,八路军的军帽可能是最普遍的八路军装具,很多士兵进入部队,开始都是只发给一个军帽和一个臂章。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佩戴的臂章为长方形,其标准尺寸为8.5厘米×5厘米,白布底,蓝色印制,中间为“八路”二字。

军帽当时与国民党的军帽是统一的,无非是把青天白日的帽徽改成扣子——到了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基本上停止了对我军的军需供应,加之政治上的分歧和大小摩擦不断,我军就把军帽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去掉了。

最关键的,是八路军军帽节省原材料,并且醒目。要知道,八路之穷,天下闻名,县、区的地方武装干部能戴上个八路军帽,都是标准的干部形象。

当时八路军奖励配合作战有功的地方部队,也是奖励军帽。

接着,我们说说军服,八路军军服的样式是大体固定的,但用料和颜色的区别则比较大。

抗日战争时期,环境十分艰苦,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军装,而每个根据地所接触到的布料和染色剂都有区别。有些敌后游击队甚至没有军服,群众的便装就是他们的军服。

八路的军服装具大体上来源有二个,一是军队与地方被服厂生产,二是缴获。

八路军军服常用的是当地农民自己生产的粗土布,染色是标准的“八路灰”,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经常见到的八路的打扮,而实际上,有较大区别。

综合资料,八路的军服颜色起码有黄、黄绿、草绿、灰等4种被普遍使用的颜色,譬如山东军区的4大军分区的军服,颜色就很鲜明,绝对混淆不了。

比如黄绿色军服,将春季收获的槐花碾碎,和染料拌在一起调匀,这样染出的布,色调鲜艳,冼后不褪色。

聂荣臻元帅当年这样解释:黄色寓意着我们是黄河的子孙,中华民族的脊梁;绿色,则是生命长青的象征。其实,聂帅只怕也想染成统一的灰色,可原料没有啊,草木灰也不容易弄。

八路军还有一种敌后武工队式样的制式服装,中山装上衣,灰色裤子,服装近似便装,适合化装侦察和敌后工作。

不过这种服装生产数量不多,只能在少量老照片上看见。

现在的影视作品上的八路军服整齐、统一,实际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八路总部和八路军总部骑兵团、警卫团等总部直属部队与北方局、边区政府党委、抗日军政大学、新华社等机关,能分配到八路总后勤部被服厂的被服装具,总算还能上得了台面,后来留下的照片、电影资料又多取材于他们。

可一线的作战部队,被服装具则严重匮乏。

国民政府当局歧视杂牌的名声还是很响的,有个比方,中央军是正室夫人养的,晋绥军、东北军是小妈养的,八路军则是后妈养的。

中央军和部分有人罩的地方军,上级都高看两眼,枪弹粮被服,损失多少补充多少。

八路军可不行,贫还来不及脱。

当然,在1939年的国共蜜月里,枪弹粮被服,多多少少还能补充点,可好景不长,到后来,八路军一线部队彻底成了没娘的孩子,只好出门找日本鬼子要。

其实不必讳言,当时八路军总部后勤部被服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实在不行,很难满足八路军广大一线部队的需要。

特别是在1939年后,八路军后勤系统的被服部分,几乎被日军彻底破坏,残留的生产能力被迅速疏散到延安。于是,各根据地不得不依靠自力更生来解决问题。

有的时候,八路军士兵甚至不得不客串裁缝,自己做衣服。

夏天还好凑合,一到冬天就犯愁,国民政府连身棉军装都不发。所以,某种意义上,冬季大练兵是无奈的——部队缺乏御寒的棉衣,不活动活动就会冻死人。

很多连队只有一两件棉衣,只有哨兵上岗才能穿,有些部队的哨兵不得不披棉被上岗位,潜伏哨兵则把自己埋在草堆里取暖。

八路开始为了生存而战斗,自己琢磨收拾鬼子汉奸,有本事的,吃香喝辣,没本事的,只能在寒风里颤抖。

总体来说,鬼子汉奸有的,八路很快都有了——摸营、伏击、挖陷阱、打闷棍,反正只要是对鬼子汉奸,你爱干什么干什么。

伏击战后,鬼子就不说了,扒光,他们的毛衣,八路最喜欢,就连汉奸的尸体上,基本也只剩下一个裤头——当汉奸也不容易啊,死了连件衣服都没有。日伪军的军服,就直接穿在八路身上,不穿没法子,冷。

有条件的部队还能简单染布,没条件的,就直接披上鬼子皮过冬,反正八路也是隐蔽作战,偷袭为主,很多时候,猛看上去,那不是八路,整个“多国部队”,要不是头上顶个八路军帽,弄不好被不明真相的地方部队伏击都不好说。

1944年时,山东东平的日伪军,换装偷袭八路,清一色的八路灰军装,装具齐全。可惜地方武装见惯穷八路,富八路着实没见过,于是,马脚一下子就发现了!正规老八路冲出来,一顿机枪、手榴弹披头盖睑!

战罢,倒让真八路穿上新军装感觉了一把。

按八路军规定,一年一套军装。可这想都不要想,各部队只好发动地方缝补,老区参军的新兵,甚至自己带被服,不让后勤伤脑筋。

实际情况是,两年能发件衣服都不错了,艰苦点的部队,数九腊月穿单衣在寒风里跟鬼子拼刺刀,五月端阳披着棉袄打工事,旧的不敢扔,新的没下来。

至于皮带,统统的缴获——头戴八路帽,腰间系皮带,敞开衣襟,腰里插驳壳枪,典型的八路地方干部。

咱们再说说鞋,鞋是地方组织生产的大宗,这个制作隐蔽,谁都可以做,敌人发现也不要紧,就说自家纳自己穿,可是,八路的游击战,特别费军鞋。

平原地区稍微好点,一双布鞋能穿一个多月,山区,一双布鞋不过坚持400多里山路而已。

于是一旦有战斗结束,八路就立马把自己的布鞋脱下来,从敌人的尸体上脱下胶鞋或皮鞋,一双胶鞋能抵5双布鞋,至于鬼子的皮鞋,尽管很笨重,但走山路不错,耐磨损。

至于袜子,基本不用想,只有裹脚布,就连裹脚布,也要承担绑腿的功能,个别时候还得应急做绷带什么的。

干粮袋、手榴弹包是八路军士兵的标准配置,其式样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长,有的短,上面还有字,如杀敌报国等,有的甚至上面还绣着花、鸳鸯等。

地方主动参军的,一股都自己携带绑腿、子弹带、手榴弹包,腰带、干粮袋和棉被,这些附属玩意就不用提了。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外援以及合法购买基本断绝,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敌人经济封锁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穷八路,穷八路,这三个字道出了半个世纪前,八路军当时斗争环境的艰苦。

但军装中凝聚着的血与火的民族精神,是用言语所无法表达的!

篇5:抗日战争中曾有上千“日本八路”

“日本八路”为抗战牺牲

他原名宫川启吉,1918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1939年,在日本国内“全民皆兵”的战争狂热气氛中,家境贫困的宫川应征入伍,成为日本陆军第32师团一员,并于当年踏上侵华战场。1941年夏,宫川所在连队被八路军伏击,宫川被俘虏。被俘之初宫川顽固拒绝认罪,多次想要自杀。后来在八路军的感化和日本在华反战人士的教育改造下,宫川思想转变,自愿加入八路军,并加入日本共产党,担任“日本士兵觉醒同盟”冀鲁豫边区协议会副委员长兼冀鲁豫边区参议员。

1943年,宫川被派遣到山东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开展工作,主要区域为济南到泰安铁路一线。在八路军敌工干部掩护下,宫川深入日占区进行各种反战宣传,据中国抗战老兵回忆,宫川“看起来文弱”,但勇敢坚决,敢于接近敌军据点等危险地区。他制作的《士兵之友》、《士兵的呼声》等宣传材料内容情感真切,在瓦解日军斗志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宫川也因此成为日军“重点缉拿对象”,据说悬赏金额相当于一架飞机的价值。1945年,宫川等人在根据地村庄被日军包围,在敌人搜捕中,宫川奋起反抗,开枪自尽,时年仅27岁。他的中国战友们冒雨拼命夺回他的遗体,将其下葬。1980年,宫川的灵柩被移至山东省长清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纪念。

宫川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献出生命,还有一些“日本八路”则一直奋战到战争结束。如现担任日本“八·四会”(即八路军、新四军之会)会长的小林宽澄。小林出生于1919年,1939年应召入伍,次年被派往中国,1941年在山东牟平县被俘。在八路军的教育和感染下,小林也弃暗投明,成为“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一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结束后,小林还前往东北参加解放战争。解放后,他在济南市人民政府担任干部,专门负责日侨工作。他在中国娶妻生子,妻子是解放军四野部队中的一名日籍女护士。直到1955年,小林才携妻带子回到日本。小林对中国怀有深切感情,回国后一直主张对华友好。

日籍反战斗士遍及各条战线

1939年1月,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在八路军前线司令部新年集会上宣布加入八路军,成为最早一批“日本八路”。当年11月,杉本一夫等7人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建立“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1940年5月,在日本共产党总书记野坂参三的指导下,被俘日军士兵森健、春田好夫等人建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1943年2月改组为“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到1944年,该组织在敌后战场已有17个支部,范围覆盖整个华北和中原地区。

1942年,“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确定多条反战宣传方针,包括利用日军士兵的思乡情,宣传八路军“不杀俘虏”政策,鼓励弃战投诚;鼓励日军基层士兵反抗长官,激化官兵内部矛盾;唤醒日本士兵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使其认识到侵略战争反动性。他们的三大“杀手锏”是阵前喊话、散发传单、寄送慰问袋和信件。1943年,日籍反战人士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地区散发传单百万余张,内容多为回忆日本故乡和说明时政形势,“以情以理,双管齐下”。被俘日军士兵还给自己原连队战友写信,获得回信的几率少则1/10,多则达1/3。每逢节日,他们还会向日军士兵投送装有笔记本、肥皂的慰问袋。尽管日军严令禁止,但还是有不少日军士兵留下这些“自己人”的东西,并相互传阅。日本左翼团体研究称,在抗战中后期,日籍反战者的“基层策反”对日军士气造成有效打击。

在正面战场,日本人反战组织也迅速发展,其主要领导者是著名左翼作家鹿地亘。他筹建反战组织,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协助和关心。1939年12月,“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西南支部在桂林成立,成员包括鹿地亘等10人。组织成立后,鹿地亘立即率成员北出昆仑关,冒着炮火在阵地上对日军喊话。

1940年,“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重庆总部成立。同年,该组织反战剧《三兄弟》的巡演被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叫停。1941年8月,国民党方面以“存在思想不当”为由强行解散该组织,将除鹿地亘之外的成员关进贵州镇远的战俘营,并对他们实施隔离监视,此事也被称为“小新四军事件”,令国内外舆论哗然。后来国民党在政治部内部设立“鹿地研究室”,安排鹿地亘等少数几名日方人士收集日方情报。但大多数反战组织成员一直被国民党拘禁在战俘营,不少人因疾病折磨而死,到日本投降前夕大约剩余170人。

回到日本多遭不公对待

战争结束后,“日本八路”和左翼反战人士纷纷归国。他们大多数人成为和平主义者和对华友好人士,通过著书、报刊撰文和演讲等形式继续进行宣传。他们真切体会过战争的残酷与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因此有“一定要和中国友好相处”的坚定立场。另外,他们对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宽广胸怀印象深刻,小林宽澄等人回忆说,他们放弃侵略者身份后,中国人民原谅并接纳他们,老百姓将他们当成宾客,为他们省出口粮,通宵站岗放哨,甚至为掩护他们献出生命。这些日籍反战人士成为中日友好的坚决捍卫者,是“对中国人民最善良情感和关照的回报”。

“日本八路”们回国后多数遭遇不公正对待,杉本一夫、小林宽澄等人被贴上“叛国者”和“赤化分子”标签,长期受政府监视,并因此找不到工作。不少在华反战同盟成员只能打零工度日,老年贫困潦倒。他们还经常遭受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骚扰,甚至是人身威胁。近年在日本社会总体保守化的背景下,这些日籍反战人士更加受到排斥。他们当中一些人表示,并不在意被视为“异类”乃至“叛徒”,他们所顾虑的是,在他们逐渐老去,离开这个世界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甚至“将战争当作儿戏”的日本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如何处理自己与邻国人民的关系,那是相当值得担忧的。

(谭耀龙荐自《华夏关注》)

责编:高冗

上一篇:和尚与小狐狸的想象作文下一篇:常河镇中心小学学校创建5A级学校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