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2024-05-15

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共10篇)

篇1: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读书笔记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条例,是全党理论实践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对保障党的权益,保障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条例》共分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五大部分。其中总则深刻阐述《条例》出台的目的意义、主要对象和内容,监督职责规定了党的各级委员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在党内监督方面履行的职责和责任以及党员责任和权利。监督制度方面明确了党的各级委员会分工;对重大决议、决定实行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推行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规范了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制度,明确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要求,并赋予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具体询问或质询权利。对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程序做了详细说明,明细监督保障,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该《条例》从职责、制度、处理、保障四大方面规范了党内监督,对于我们全面来建设党,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保证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对我们党的制度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二是“八个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是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纵观整个《条例》,党内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相结合,()组织监督与个体监督,舆论监督与法规监督的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结合,权力保障和义务的结合等八大结合,这种制度构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大体上覆盖了当前监督和党的制度建设主要问题。《条例》通过党的各种层次的组织结构,确定了各个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监督充分发挥总体功能,又能更加规范,确保我们的制度能落实到位。

三是细化行之有效细则,尤其重点突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我们知道,特别是党内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职责重大,手中的权力也很重大,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很难。所以针对当前难点和薄弱环节,把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突出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条例》充分考虑党内民主,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推行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并引入民主评议、开展信访、巡视等,这些细化了监督内容,对领导干部起到了非常有效的约束监督作用,增强了领导班子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监督力度。

篇2: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学习笔记

一、抓住关键,切实提高“一个认识”。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抓好班子建设,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党政一把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决定着一个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结和提高战斗力,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组织上又不注重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我们必须站在推动整个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法规和制度还不是十分严密和健全;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迫使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必须集中于经济建设,需要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加上一把手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一些人往往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拉拢和引诱领导干部,寻求自己的保护伞和谋求不正当利益。

二、以身作则,正确处理“两层关系”。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必须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权利、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增强宗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也指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人民,决定了权力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民。“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因此,防范权力风险,增强宗旨意识,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干群关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二是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增强奉献意识。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的义务,绝没有为个人捞好处的权利;领导干部拥有了权力,就必须奉献。在和平年代,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挺身而出,更多的体现在平时对待名利、地位、个人进退去留的正确态度上。正确对待权力,需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的转化过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依靠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自律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一旦丧失自律,极易走向腐败。纪律是外在的条件,作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要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要拿出共产党人的气度和胸怀,自觉、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

三、强化措施,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其运权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约束和纠偏,确保他们行得正、走得端,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一是“事前控制”机制。就是在某一名干部行使一把手权力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做到关口前移,把监督的起点定位在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使用干部,班子成员与一把手朝夕相处,对一把手的政治思想、领导能力、勤政廉政情况最有发言权,而且对一把手监督也是每个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应从大局出发,从关心同志出发,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履行互相监督的责任,做到防范在先。二是“事中约束”机制。就是在一把手正在行使权力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领导班子政务公开制度,在严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对各部门的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对一把手的职责、权限以及决策内容、形式、程序等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使诸多部门的监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整体效能,使一把手的领导行为处于监督约束之下。三是“事后追究”机制。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江泽民同志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如果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而要实现党要管党,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一把手。从严治党,首先必须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不仅是由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责任所确定的,而且也是当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纪现象增多的新情况、新特点所决定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仅可以提高一把手的廉洁意识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其主动地担负起领导责任,“带好班子,抓好队伍”,而且能使其本人受到约束和限制,“管好自己”,不敢为所欲为。其次,还应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一把手,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并严格实施。既要杜绝那种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又要避免不分责任轻重,搞“一锅端”的做法,更要防止本末倒置,在责任追究上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切实使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

篇3: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本刊讯近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机关党委组织各支部,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并讨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党员同志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决胜小康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根基的战略定力和非凡气魄。全会出台的《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内法规的要求,不折不扣履行好本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

在学习讨论《条例》时,不少同志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仅具有主体责任,并且也负有管理、监督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是党内监督的专责部门,主要是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与负有监督主体责任的各级党组织履行日常的教育、管理、监督职能是有机统一的,作为基层党支部,要履行好日常监督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谈话,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员要勇于履行监督权利,对党的组织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批评意见,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应当及时向组织提出。一些党员领导同志表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标准,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努力做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大力弘扬清风正气,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篇4: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与党章的尊崇

《党内监督条例》的前期酝酿可以追溯到1987年,而关于党员和党的组织要接受监督的原则精神,则在1956年党的八大和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就已经以法规形式提了出来。据悉:1987年7月,中央纪委下发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这是“文革”后最早的关于监督的专门文件。后来实际生活证明,以中央纪委的名义发布,在法规层位及约束力方面略显不足。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

此后的13年里,十四大、十五大都一再重申拟定《党内监督条例》,还曾提出过制定草案或试行法规的设想,并从十四大之后着手起草工作。但是,为了保证法规立法环境的成熟性和法规出台后的有效性,本着严肃负责态度,充分积累经验,在党内取得共识和使干部有所准备,特别是在监督授权及具体运作方面必须作出适当调整,因而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法规产生的普遍规律。因此,这项工作做做停停,几次出现暂时搁置再做调查和总结的情况。叶笃初说,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指明了具体方向,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新一届的中纪委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将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抽调必要工作人员,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

2016年,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体党员正有条不紊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努力学习党章、维护党章,更重要的是把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提出的“尊崇党章”的要求落到实处,用尊崇党章的理念武装头脑,努力学深、用好。

叶笃初说,提出尊崇党章是党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早在2015年10月12日,首次以政治局会议集体议决的正式方式,郑重宣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随后,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作为总书记首先发表讲话,郑重的、鲜明的把尊崇党章作为首要根本任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并强调了党章的根本权威性。指出以党章为指导制定的党内廉政准则重在立德、纪律处分条例重在立规。至此,构成立威、立德、立规大势,有力地进一步把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大业向前推进。

党章权威作为党的基本法和最高法,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通常在此之前,有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酝酿、商议或反复讨论,乃至草拟初稿、修改、补充、合成正式文稿过程)而产生和形成的。叶笃初说,党章是全党整体意志的集中表现。

叶笃初曾有一次直接见证党章产生过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先后进入会场,每人手中均持有党章修正案待表决的文本,此前已经多次分别在团组会上讨论磋商,又经统一草拟完成后,只待全体大会正式表决通过。此时,大会主席团巳经就座,由现场主持人正式宣布:对党章修案进行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迅见大会场上霍然举手一片,接着,由主持人分别东、中、西三个方向询问:有没有不同意见的?……没有!没有!没有!然后,宣布党章一致通过。整个会场掌声一片,这就是党章的“立法”经过,同时也就作为最高权威法正式载入史册。

篇5: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新北支部 宿慧萍

《条例》的实施,是我党理论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坚持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监督,保障了党的权利和先进性。两个《条例》作为党内加强纪律建设的配套措施,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前监督,监督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侧重于事后的处理,适用范围主要是违犯党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两个条例的依据和发源有所不同。党内监督条例总章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制定本条例,依据是按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按照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的。

1、对《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这些方面。这个条例的出台,是我们党风建设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监督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有了新的进展的情况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的产物。从党的历史看,特别是执政以后,重视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三代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指出要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规定,便于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提高完善党内监督和制定党内监督条例的决定。监督条例的出台,顺应新时期下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6: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

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范文【一】

学习教育活动是深化党员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我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做到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下面,就我个人的想法,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心得。

一、以身作则,做合格党员。

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每位党员,都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本质的人格特征和政治素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首当其冲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好谁让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要增强责任意识,要防范权力风险,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大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都要积极参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从工作中、思想上、党性上寻找差距,深挖问题根源,力争在组织生活中红红脸、出出汗,利用组织力量进行自我净化、利用制度力量进行自我完善。

二、抓住关键,切实提高认识。

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抓好班子建设,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站在推动整个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党政一把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结和提高战斗力,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组织上又不注重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如果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损失。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对领导干部本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保护党的财富,健全党的肢体,推动党的事业的需要。

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党的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做到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

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范文【二】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_执政以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甚至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党反腐倡廉、制度_的一件大事,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党内制度监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党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依据党章和宪法,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总是保证我们党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使我对'两个条例'的认识有所提高,深刻感受到学习'两个条例'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加强自我约束,自学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为党、为社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范文【三】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坚持从严治党,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重在立德与正面倡导,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红线,要求始终把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准则》与《条例》的修订,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

一、充分认识学习《准则》与《条例》的重要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一个政党,如果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取得的政权也不可能保持稳定,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修订的《准则》与《条例》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觉学习《准则》《条例》,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学习好《准则》与《条例》,是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党员干部是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要自觉认真学习十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把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

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诱发他们私欲膨胀,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的要求,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用纪律和规矩严格约束自己,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自觉接受监督,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为党员就要严格执行党章,全面贯彻《准则》与《条例》,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财政事业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人生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一名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财政干部。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做一名廉洁自律的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对党的纪律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党章都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使我对'两个条例'的认识有所提高,深刻感受到学习'两个条例'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加强自我约束,自学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为党、为社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四】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认识到许多。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主动自觉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增强拒腐防变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把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接受监督,始终保先进性,做一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感悟范文【五】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我们明白了在当前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内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以来,在历次党的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出过监督问题并做了一些党内监督的规定,但是与这次党内监督条例相比,显得层次低、不系统、不规范、操作困难。实践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

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对党组一班人的监督,特别是对班长的监督。一级党组织,一把手尤为重要。按他所处的位置,他的所作所为,对全局工作影响重大。

三、发扬党内民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篇7:党内监督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监督的重要法规,是我们党为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措施。他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进入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这个条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现实需要,着眼于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这样的条例便于科学规范,有很强的监督体制。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下面,我就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特点谈一点自己的学认识和体会,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

第二,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

篇8: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通过为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了有效遵循。要确保党内监督落实到位,就必须拿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激发党内监督内生动力和强大威力,铸造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强化党内监督面临的现实考验和困境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全面深化,党内监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1、认识防线的弱化。正确认识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一旦认识防线弱化,束缚就会冲破牢笼,不受控制。在党内监督认识上还存在几大误区。一是思想认识上不愿监督。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加强监督,既会影响班子内部的团结,还会影响关系,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不愿意监督,持放任态度。二是行为共识上不敢监督。一怕得罪领导,给自己找麻烦;二怕影响晋升,给自己找问题。在很多问题上不敢去主动承担监督职责。三是行动意识上抵制监督。在一些干部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共同利益链条,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同质化、同构化现象严重,出于共同的利益而抵制监督的介入。

2、监督体系的淡化。完善监督责任体系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金钟罩”。但目前在一些掌握重要环节和關键领域上的重要部门当中出现“天高皇帝远”,陷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越到核心领域,越到神经末梢,监督体系就越发显得薄弱,上面吼一吼,下面紧一紧,上面松一松,下面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监督缺位、滞后、软弱,监督责任体系形同虚设,导致“弱监”、“空监”、“虚监”等问题层出不穷,党内监督“只打雷不下雨”。

3、惩处机制的虚化。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的惩处力度是确保党内监督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有制度无执行,有机制无人守,有规定被虚化。尤其是对一些把持重要权力的“关键少数”,由于他们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出现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一言堂、一支笔、一句话仍然存在,滥权、越权、特权等问题依然存在。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惩处机制成为了无法得到切实执行的“空头支票”,给腐败的衍生扩展提供了温床。

二、要把党内监督责任摆在重要位置

1、从强化监督设计着手,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抓好民主集中制渗透化。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监督的核心,尤其是要把民主集中制全面贯穿于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决定以及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党员联席会、党员大会以及民主生活会等,将权力集中于整体,而非个人手中,严厉杜绝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而滋生的腐败。二是抓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多面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实打实,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顾情面、不讲脸面,建立反馈跟踪机制以及巡查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内团结。三是抓好纪律建设常态化。正确行使好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紧牵住“牛鼻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强化纪律意识,重点推动纪律督查、纪律监管、巡察、倒逼的制度化、全面化和系统化,让纪律建设成为带电高压线,营造党内监督良好氛围。

2、从细分监督责任切入,形成多元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层层落实与细化,把责任落到具体事务上,确保党内监督不走样。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全覆盖监督责任体系。全面形成从党中央到党员一体化监督模式,健全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大格局,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全方位监督。二要充分调动多种监督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条例》中提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由此可见,既要注重自身监督,又要注重外部监督,既要加强上下级监督,又要加强同级监督。实现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优化监督资源,搭建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三要重点抓住《条例》中的“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从这部分人抓起”。因此,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重大责任认定书,加强各项事务性公开、透明,成立由纪委人员+本部门党员+群众代表+媒体人员的审核小组,让领导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社会舆论共同监督,防止权力过分膨胀,确保党内监督不留空白、没有死角。

篇9: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

最近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学习,下面谈谈学习体会。

《条例》的颁发标志着我们的党内监督进一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也标志着我们的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直接目的,是更加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所以,它是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一个锐利武器。但同时《条例》也不仅仅限于反对腐败,它是我们党内第一个系统的关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法规。无论是从它的整体设计中,还是它的具体条款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党内民主前进的脚步声,最大的特点和成果,就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精神和灵魂则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条例》的实质意义,是通过党内法规形式,集合党内之组织优势和积极力量,组成为具有重力和强势的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网络,以遏制和结束在一些组织和干部中腐败现象蔓延的祸害,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和政府实施“以民为本”的治国大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条例》的核心内容是监督授权,即由谁来监督和对谁监督。作为党内首部监督大法,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环。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而使监督的完全制度化,正是《条例》所承担的重大使命。我们把它称为党内“大法”,是因为它的法规层位很高,经政治局讨论、以党中央名义颁发,在党内实际监督工作和监督领域里是管总的,有关监督的具体条规和工作都必须与之相一致、相适应。说是大法,还因为它的内容构成宏大,适用于党的各级组织(从中央到基层)、全体干部和所有党员,涵盖了党内各种政治和组织活动,从决策、施行到保障以及对违纪的监督。说是大法,还因为它的影响并不限于单纯党内事务范围,而是同我们国家社会生活、民主政治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密切的关系。

篇10:党内监督条例心得笔记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2004年2月发布的,共五章、四十七条,包括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条例有针对集体组织,也有针对党员个人;但是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这对于解决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对于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们从严治党、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

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更不可能是个旧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

首先,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党的建设是要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条例的制定解决了开展党内监督的基础问题,标志着党内监督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是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与心得成果。

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党建工作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的自觉性和组织的监督制约相统一。进入和平年代,随着党和国家的飞速发展,腐败现象也在飞速发展,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不在少,主要就是缺乏监督、甚至失去监督,有高官以权谋私,却无人敢于监督,反腐斗争屡遭打击报复。甚至云南省院省原省长李嘉廷入狱后说:“要是当初有人敢于监督,自己又乐于接受监督,该有多好!”

第三、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为止,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病、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等方面。像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说:“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什么人能管得着了”。这是何等的豪气!江西的胡长清,能够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而纵情声色,制度上的缺陷

就如“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喻牛栏缝隙之大)。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其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这就使党内监督第一次成了;落在纸面上的制度、按规定将要长期执行的制度。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中国历史文化之谜”,其中有两个理论:一是一治一乱周期性循环;二是没有宗教的人生。这两个论点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中国历史各个朝代度遵循着这个规律,如较近的唐、宋、元、明、清,都市经历一个繁荣时期而后迅速衰败,主要原因就是统治阶级的腐败堕落,领导人于安乐之中成长导致无人敢于监督或者领导者不接受监督,最终导致政治的集体腐败。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领导者,建国已有七十余年,正处于“治”的繁荣之中,但同时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共产党能否避免“梁漱溟的诅咒”,我们无法给出答案。外,有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内,有“藏独”、“台独”等分裂分子,甚至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已经出现普遍的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否会重蹈苏联的覆辙?另外,自古中国就没有宗教,但是以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又会不会为了统治而出现中世纪宗教制约社会发展的现象?

这些情况度没有排除的理由,只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如此,中国共产党就要保持其先进性,保持全体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内监督条例对于完善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对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一个直接目的,是更加有效地防止和反对腐败,所以,它是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一个锐利武器。但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和目的,又不仅仅限于反对腐败、遏制腐败,它是我们党内第一个系统的关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法规,它的条款和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内民主的精神。

民主,在工作上表现出来,有作风问题、方法问题,但更重要、更主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机制问题。无论是建设人民民主、还是发展党内民主,都首先是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最大的特点和成果,就是“制

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层次的是党内权力配置、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党内监督条例不仅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了监督的对象、内容、重点,而且以界定党内不同层次的组织、机构、人员监督职责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党内的权力关系,确认了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员以及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在监督方面的职责、责任和权利,即所拥有的权力。而且,《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十个方面详细地制定或规范了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使党内监督成为一个较规范、较完整的体系。

在制度化大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具体条款更加明确地保证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权利,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党内决策的程序,保证党内权力在行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和遵从全党的意志。

通过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充分反映了全党的意愿,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但是,这个条例还是有所不足的(至少我市这么认为的)。例如,条例在规定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中指出:“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此处,“不得公开”一定程度上反映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没有很好的结合,甚至有脱离群众的危险。但是,从近些年党对大市方面对群众态度的改变: 在“非典”期间,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封锁消息;但是在面对汶川大地震时,中国共产党则明智的选择了开放消息。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结合的更紧密了,党内监督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实施,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镇,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党内监督条例的自我施行 身为党员,应做好监督与被监督的表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与权利:

(一)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二)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四)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

我个人认为,我们年轻党员可以将重点放在的反映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以及第三点的在党的会议上直接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因为,根据自身情况,年轻人在平时接触的群众也多是年轻人,经验较为缺乏,但是想法新颖,敢说敢做,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尤其易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缺点敏感,对腐败的现象敏感,我们的意见将代表党的不同声音,有利于监督借鉴。

作为领导干部,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深处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以及手中的权力问题,解决好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做什么用的以及如何运用权力的问题。做人就要做好人,做官就要做好官。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应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者要有责任意识,“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作为领导者,应正确对待监督,要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爱护,要拿出党员的气度与胸怀,自觉、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监督。此外,要正确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古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修身的才能真正明辨是非;只有廉洁的人才能担任起兴国的重任。作为党员,作为领导者,应高歌“八荣八耻”,时刻将自己修成品德高尚之人。“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家衰微。”为官者,当有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保证不会走错路,才能真正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在和平年代,这种奉献精神更多的体现在平时对待名利、地位、个人进退去留的正确态度与行动上。

领导者正确对待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依靠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结合。

上一篇:关于印发《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2000】82号)下一篇:元旦送老师的英文祝福贺词 送老师的英文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