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1

2024-04-27

学习心得体会1(共10篇)

篇1:学习心得体会1

学习杨杰同志心得体会

杨杰同志作为中宣部确定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国重大宣传典型及国家“五一”表彰大会特邀代表,省委书记张宝顺、省委副书记李锦斌专门作出了向杨杰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省、市、淮北矿业相继下发开展向杨杰同志学习的决定,这是朔里矿业和淮北矿业的骄傲。我作为全国580万煤矿工人的一员,深刻的感受到杨杰精神的巨大精神感召力,也意识到应该以杨杰同志作为日常工作的标杆和参照。

杨杰同志参加工作至今,在初中学历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自学高中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啃”完20多本矿井提升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书籍,积累了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7本自编教材见证离杨杰同志学习钻研的历程,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78人,56名技师晋升为高级技师,通过勤勤恳恳的耕耘、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为矿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矿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同时,也给自己赢得了各类荣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杨杰同志这种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精神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要把自己的成长与成才立足在不断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要坚决摒弃“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依靠学习武装自我,通过岗位提升自我,借助工作证明自我。

在如何向杨杰同志学习的问题上,要学好用好杨杰精神,不能仅仅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要真抓实干、务实进取,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学习吸引力,真正的把杨杰精神融会贯通,切实的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坚信通过自身的勤恳努力,一定能在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体现自我价值。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务实进取、真抓实干,将杨杰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立足岗位、踏实学习、求真务实,积极为公司安全生产和集约高效献计献策。

篇2:学习心得体会1

陈小敏

(中大新华学院 工管A班 11031007)

内容提要:怎样的理念决定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思想决定怎样的国家命运。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思想做指导,发展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把一个更新的中共带进未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领导 发展特色社会主义

一、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表述了”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前瞩未来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二、党的指导思想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同时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为。得以实现十八中大提出的“中国梦”。

三、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把一个更有活力的中共带进未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四、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在严明党的纪律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方面。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有效途径。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有利于强化党的纪律观念,有利于实现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对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这也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途径。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自觉树立团结合作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胸襟宽阔、从善如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一切有害于党的集中统一的言论和行动,每个党员都应以党性原则为标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消除误解,形成共识,维护团结,凝聚力量,最终使全党上下同心同德,振奋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保证。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2.中国党报全书出版社 3.《江泽民文选》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

篇3:学习心得体会1

实施多方合作策略, 寻求数字化教学支持的社会力量

1. 建立教师与高校团队的“伙伴式”互助机制

中小学一线教师对于1:1数字化学习虽具有实战经验,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技术的指导, 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而高校的研究团队虽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分析能力, 却由于长期处于象牙塔之中, 难以发现实践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策略。两者应当寻求机会建立“伙伴式”的互助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优势互补、协同前进。一线教师可以帮助研究团队从理论走向实践, 把抽象的理论和教学设想变成鲜活的现身说法和效果验证;研究团队为教师提供新的理念方法的支撑和数据分析的支持, 帮助教师调查和解决问题并利用研究成果改进课堂教学。双方共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提升彼此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能力, 不断推动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2. 建立校际合作的教师共同体

试点学校之间存在缺乏深度交流合作的现实问题, 应当建立共建共享、互鉴互通的校际合作研究机制, 以促进共进共赢。除了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互动研讨、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实现经验的共享, 还应当构建1:1数字化学习的教师研究共同体, 实现培训同步、教研同行、成果同享, 促进教师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助。依托Web2.0、云计算等技术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建立跨越时空的教研共同体纽带, 形成教师间信息交互的多维度通道, 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通过校际间的合作互助、分工协作, 可采用“一个中心, 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 打造数字化资源共同体, 有效解决资源缺乏问题, 将孤立、低效的个体活动变成充满凝聚力、创造力的高效的群体智慧活动。

3. 建立拥有共同愿景的家校沟通机制

1:1数字化学习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家校的合力互助。可参照美国项目管理的做法, 实施前期严格界定和声明数字化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可使用范畴和时间, 明确家校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签订认可同意书, 构建家长委员会等以家长为主导的组织, 形成协调一致的家校教育网络。学校也有责任举办家长学校, 依据不同类型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开展培训, 提升家长的监护与指导能力, 辅助孩子完成数字化学习的课后拓展环节。许多研究表明, 家长对项目的持续关注能使学生展示出更好的学习成效。可定期开展家长观摩日等活动, 让家长亲身体会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零距离检阅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成果。平时通过校园App、微信公众号、云空间等平台透明化展示试点近况, 利用家校通、QQ、微信等方式与家长共商管理策略。

实施文化建设策略, 重建班级教学管理新常态

1. 引发情感共鸣, 促进民主参与

1:1数字化环境下的班级管理应当摒弃传统课堂的规训制度, 由防范控制型的“教师统治、学生服从”向自主建构型的“学生自治、学生参与”转变。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意愿的培养, 引导其对班级文化产生共鸣, 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可通过辩论赛、主题班会和班级群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管理认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堂管理的情景短剧, 开展师生角色互换等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使其能够自觉意识到课堂管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消除对班级管理的抵触情绪, 积极建立内在秩序。

引导学生民主参与班级决策和规划。师生共同制订班法班规、课堂行为规范, 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和增添, 使之民主、完善而富有弹性。既能合理满足学生的意愿, 也借此与学生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关系。由于班规班法的制定主要依靠学生的民主参与, 因此易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 并自愿接受他人的监督。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班级自主管理。美国缅因州的1:1数字化学习项目中, 学生自发组建“i Team”致力于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日常技术问题。新生代的学生群体具有技术天性, 我们也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建立技术小组来辅助教师, 同时根据数字化课堂的管理需求和学生建议提出多样化的班级管理职位, 如设备安全检查员、设备收放管理员等。学生通过自荐方式竞争上岗, 力求每个人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由学生定期举行民意班会互评互建, 教师作最后的点评和记录。这样的机制既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 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2. 利用技术优势, 实施精准教学

只有建立在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最优的教学。在“ 学适应教” 的传统教学生态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常常忽视学生的需求, 也难以准确科学地判断学生的障碍所在。 数字化设备可以帮助教师打破经验主义教学的禁锢, 科学审视学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数字化设备和平台的智能功效, 利用学习信息记录、学习结果智能分析、学情诊断等功能实现透明的教学掌控, 毫无偏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结果和知识点接受状况, 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亟需扫除的障碍, 实现教学需求的精准定位。锁定目标后, 明确教学的重难点, 以学生的学习力为基础及时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教其不懂、导其疑难, 实现“精准打击”。这样的精准教学是最有意义的教学, 也是1:1数字化环境下应当实施的教学。

3. 发挥期望效应, 实现动力维持

试点初期因自我暗示和新鲜感而产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难以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动机。在1:1数字化环境中, 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所提供的技术与学生保持积极的教学情感互动, 采用数字化设备更有效地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可尝试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 实施分层化教学。利用数字化设备的学情分析功能, 对学生进行水平层次的划分, 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适合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形成针对个体的合理期望。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通常都能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进而激发隐性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 利用数字化设备推送相匹配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工具支持自身的学习。

第二, 建立良性竞争机制。调动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互相的学习评比, 并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争取能与其他层次的学生竞争。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学生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鼓励和期望, 并实时传送至相应的学生移动终端。采用设备的屏幕广播功能定期展示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历程, 并对进步显著者进行公开的表扬和奖励, 这种即时评价、奖励机制既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也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在数字化设备的支持下, 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你追我赶却又能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机制, 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施科学评价策略, 建立数字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融入发展性评价, 促进个性化发展

我国1:1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已有相当的进展, 但是项目评估和教学评价的研究却并未跟上应用的脚步, 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目前仍有部分学校过分关注1:1数字化学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对于这两者间的关系, 国内外很多研究成果是相互矛盾的, 不存在明确的定论。1: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学评价的意义应当是利用评价的引导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发展性评价的“关注个体差异, 重视多元评价”理念与1:1数字化学习不谋而合, 两者若相结合, 能有效改善数字化学习评价现存的弊端。教育应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人, 学生的评价也应当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评价方向上需展开新的视角, 重视团队协作、创造力、逻辑分析等复杂能力的评价。效果验证应从单一的学业成绩扩展到学习意识与动机、学习态度与思维、21世纪技能等层面,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制定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对学生多维度能力提升的研究, 帮助他们利用数字化设备更快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生活。

2. 新技术手段助力评价革新

由于缺少对新技术的敏感度,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依旧效率较低, 可测评的指标也存在局限性, 一些重要指标仍缺乏可行的测量实施方案。

1:1数字化课堂具备先进的平台和软件, 能够收集记录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开展测验、讨论等诸多互动工作, 同时还聚合特色的评价工具。应当利用这种优势, 寻求新技术手段与1:1数字化学习评价的契合点, 以数字化方式提供多元化的新型测评方案, 弥补现行评价方式的不足, 优化课堂评价、项目评估过程, 彰显数字化学习的时代特色, 促进1:1数字化学习评价的革新和改变。同时, 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型的教育工具和评价工具。由于发展性评价面向的是整个学习过程, 会涉及类型繁多的庞大数据, 传统课堂必然难以实施。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我们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 依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开发针对1:1数字化学习的评价系统, 在增值评价技术的支撑下实现知识增长量的可视化, 构建出更科学高效、交互更人性化的1:1数字化学习评价机制。

3. 引入数据挖掘, 实现科学分析

国内现有研究多采用课堂观察、访谈、查看报告等方式, 通过质性、量化评价方式的简单结合来评估1:1数字化学习效果, 而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

评价研究中应当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数字化设备记录的教育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利用, 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发现表象背后的问题。依据数据分析, 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等层面对教师进行客观评判, 从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进程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估学生的进展, 为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采用关系挖掘技术, 发现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 挖掘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数据, 寻找出各因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依据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过程发现的相关关系规律, 构建出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型、现象解释模型和预测模型。通过对学生当前学习行为的数据分析, 依据相关模型科学预测学生的未来学习趋势和学习结果, 发现潜在的学习问题。帮助教师敏锐地洞察将面临学业风险的学生, 便于及时采取学习干预、调整教学进度等措施。

篇4:我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体会(1)

□ 褚 航(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

刚进高中很多同学会不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上课会跟不上节奏,因此预习很重要.我初中时的数学成绩本是不错的,但是因为高中进的是实验班,班内又有几个奥数高手,因此危机感特别重,高一还未开始,我已经把必修1完完整整地自学了一遍.当然,这样做也有不好的地方,毕竟短时间内学了太多,消化不了,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掌握预习的步调很重要.一般提前两三天预习效果比较好,因为预习并不只是单纯地看看课本.当你刚开始接触一些新东西时,由于陌生,一方面,你会强迫自己用以前学过的东西去理解它,这对学过的知识是一种活用巩固;另一方面,你会感到思维不受限制,想问题角度较多.因此预习时重在“想”.看完课本后,不妨做点练习题扩展一下思维.考虑高中作业较多,提前一天当然是不够的.

有了课前预习,上课时你就只需抓住重点内容,学习常规思路,对先前预习所得的东西进行过滤,只保留精要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已经预习过了就不听讲.预习时很难把握知识的主次,你需要通过老师的分析去挖掘知识的本质.之后在做作业时,你便可以在高效率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正确率,从而可以余出时间去复习,这时你可以做一些难一点的题去提升自己.因为高三没有时间让你花费在难题上,但这并不表示考试不考难题,因此高一、高二时做一点难题是必要的,而且既要舍得花时间,更要注意对方法进行总结,例如数形结合、换元等.

还有一点容易忽略的就是做题的规范性.我在高一高二时也没有在意,认为题目只要答案对就行,但到了高三后我发现老师批卷都是按步给分的,只好再改,这样做题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下面谈谈如何做好笔记.笔记可以说是自己出的课本,不一定要所有人都能看懂,但一定要自己明白.很多同学喜欢将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把它从大脑中清除,这就违背了作笔记的初衷.笔记一定要精,因为最后复习时不可能有时间读大部头.作笔记还要注意节约时间,有的同学喜欢剪卷子,有把一张卷子剪完再贴到笔记本上的时间都能再做一张卷子了.因此,高一高二时应该只记方法和错题,常看常记,假期整理一遍,只把还不会的留下.高三时卷子特别多,应该在每套卷子上贴纸改错,每两个星期整理一次卷子,最后复习时就只要看笔记了.

学好数学并不难

□ 孙 凯(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

高一高二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要学好数学必须先把基础打牢,因此,必须重视数学概念,把基础知识学好.

首先,要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其实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往往具有代表性,还可能是最简便的.上数学课时,我会根据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在每一个重点后面都抄录几种题型,将基本概念的框架建立起来,这样,每次考试前,我只需翻阅笔记本就能把握考试的重点了,不仅节约了复习时间,还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次,课后一定要及时巩固老师上课讲的知识,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同学,保证不留任何疑问.此外,我们还要不定期地将笔记本上的和其他自己做过的习题进行温习和思考,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学好数学离不开做习题,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找课外资料做,而应该立足于课本,考试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因此,我们必须先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和习题弄懂做熟,才能再向外延伸、拓展,做课外习题.如果完全脱离教材,那就舍本逐末了.

另外,我想帮大家纠正一个观点,那就是被老师叫到黑板前做题可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倒是一件好事呢.高考中规范答题极其重要,通过在黑板上答题不仅能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培养规范的答题习惯,即使出现了错误,在老师点评后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篇5:学习心得体会1

学习内容心得体会

按照联社8月29日通知要求,我结合岗位工作实际,下载学习了省联社中心组学习内容进行了学习,并认真学习了国发2号文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现目前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发展经济。信用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目的,仍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突出规模与速度,在审慎经营的宗旨下,对信贷进行提速,以信贷带动地方经济,必然会得到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同时提速需要讲究技巧,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区别对待信贷产品的增速,将有利于我社进行风险控制,避免在高速发展中产生过大的后遗症。

同时胡总书记在7.23讲话中也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当中提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讲求文明与可持续,可持续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理想追求,信用社业务在以任务为主线的考核发展模式下,业务更需要讲求可持续发展,而我社主打信贷

品牌为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这需要着力提高农户信用意识,通过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等信用工程建设的宣传与实施,将逐渐化解我社历史问题遗留,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以信贷促地方经济,甚至影响地方文化。在贵州内参第23期中刊登的王术君的讲话中提出:要形成人人讲信用,争当信用户;户户讲信用,争创信用村;村村讲信用,争创信用镇的良好氛围,将贵州打造成金融生态最优省,以推动诚信贵州建设。

诚信引来金凤凰,这是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诚信贵州专题讲话中的主题,我们身处基层,身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担子最终将落在我们每个基层员工的头上,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执行力完成各自岗位任务,是我们践行诚信贵州最好的办法,同时作好农户的宣传帮带,将会在营造好良好信用氛围的同时,将会为我们带来较好的业务发展。

以上是我在学习省联社中心组学习内容后的心得体会。

篇6: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1

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引导我们教师了解名校教育教学工作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业务研究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去上海为期三个月培训学习,对于此次学习机会我很珍惜。到了上海,我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到了那么多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听完教授们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和现身说法后,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专家的点评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顿悟。培训中,我主要以参加和观摩控江二村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老师们之间的交流让我很受益,于是我沉湎于此,乐此不疲,我告诫自己贵在坚持,感谢这次培训,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会继续努力的。针对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工作用心、高效

学校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保证高效高质完成每项工作。我的指导教师顾洁彦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研组长,除了日常的教研工作做的井井有条之外,班级工作也做得特别细致,如:每天的作业日日清;中午付出午休的时间给作业中、题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通过讲解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讲解耐心、细致;及时将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反馈给家长,并且给予学生有效评价。正是老师注重了教学工作中的这些细节,学生呈现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很喜欢数学课。

二、听随堂课的一些体会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从顾老师以及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强,这和教师平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老师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课堂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一目了然使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知识要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学生独立归纳结论时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引导,而不能在学生回答错误后给予异样、冷漠的眼光,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始终以恐惧地心情在被动地参与教学,只有以平和地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发展。

4.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

每节课后顾老师都会跟我交流自己是怎样设计的教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收获,顾老师总是在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得失,课堂上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出现小小“意外”时,老师并没有觉得无所谓,相反则认真思考,想办法弥补一时疏忽导致的错误,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期待构建和谐的幸福课堂。

三、转变观念,适应教育发展新要求 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育教学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因为今天的学生将要

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挑战。

四、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以成绩论素质,不以喜好论好恶,不以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五、感悟过程,真诚付出

篇7: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

汉阳中学校

魏国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教育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活生生的人。要培养人,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使学生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则要塑造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

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怎样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有如下的浅见。

1、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从我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已从旧的教学观念中争脱出来。他们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而退学;爱因斯坦两岁才说话,上学智力迟钝;普京上小学时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是俄罗斯的总统。事实证明,学习成绩与制造能力、组织能力等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特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品德,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健康地成长。特别是把个性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学生的成绩来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的眼中也没有差生,只有优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

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们应对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把学生看作学习、生活的主人;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教师应该做到: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表里如一;在工作上爱生敬业,严谨治学;在为人上胸怀坦荡,诚实守信。要从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教育中体现深道意义,每次正确教育与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身心道德的一次洗礼。师德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程度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该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会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自己师德修养。首先要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既要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淡泊明志。接着要严于解剖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要增强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篇8:学习心得体会1

一、“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数学作业的特点

我校“1对1”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学作业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这不仅仅是因为作业的形式比传统丰富,更因为它具有如下两大特点。

1. 蕴涵激励性

“1对1”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学作业成果很多是开放的。和传统作业相比,它有面向全班的展示平台,所以每个人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生活在一个学习社区里的。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会得到很多同伴以及家长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多的肯定,学生们便会更积极地应对每天的作业。此外,一些闯关类的练习也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再如,一些搜集信息类的作业,即在教师学习单的指导下采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能让学生有全新的、丰富的学习体验。总之,这些作业能从情感上和学习成果上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学习。

2. 增强互动性

和传统作业相比,“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学作业加强了互动性。首先是人机互动,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结果,机器马上会作出评判。如一年级的口算作业就是学生登陆“小学口算练习”平台,题库自动推送题目,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就能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这使学生学习变得自主、自由、轻松。其次是人人互动。作业不是一种结果,而是学习交流的资源。学生搜集的资料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同伴间的分享;设计出的作品也是为了与大家交流和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互相学习、分享与借鉴。“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数学作业的互动性使得作业功能有了新的增长点。

二、“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数学作业新范式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带来了学生数学作业形式、内容和反馈方式的新变革。这些变革也产生了“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数学作业的新范式。

第一,作业+交流,这是预习作业常常使用的范式。教师为了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回家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音频等。这些资料的准备是为了让学生在第二天课上能进行充分交流。

第二,作业+评比,这是闯关类作业常用的范式。“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作业有时是在软件上完成的,并常是以闯关的形式完成。对于完成的对错,机器会自动作出评判,所以作业和评比常常是融为一体的。教师通过完成的情况评选“计算小达人”“超级设计师”等,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第三,作业+互评,这在数学作业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只要是能在平台上展示的作业就可以进行互评。学生们可以互相点评完成的作品,或是针对每个问题展开讨论。互评的目的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第四,作业+展示,这是实践类或动手操作类作业常常使用的范式。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一定的成果,可以是实验日记,也可以是一幅作品。这些成果最好的反馈形式是通过班级的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大家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这种范式可以使作业的反馈更充分、更有效。

篇9:1+1>2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13-01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从教学中提出问题,从问题入手教学的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合作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或两名)、中等生(两名)、和学困生(一名或两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校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祝福》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祥林嫂是觉醒者还是反抗者形象?”“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凶?”“‘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选择内容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如何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理解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适时扶放,充盈“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着、诱导者和辅导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扶”和“放”。“扶”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五、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机会,我们教育者要善于把握机会,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达到真正、实质的有效学习,实现1+1>2的学习目标。

篇10:清华远程学习心得体会1

在县委党校的组织下,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我参加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了《红色旅游发展》、《领导者角色认知》、《新形势下旅游创新发展》、《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旅游地形象塑造》等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在这里,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专家们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转变更新观念

短短5天的培训学习尽管有限,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我参加工作十六年了,很多时候在认知事物,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方面已形成固有模式,但自己却还浑然不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躲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说真的,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这次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二、树立服务意识

作为一个旅游县,其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事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政府部门的一名科级干部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县旅游事业发展尽好本职之责呢?通过聆听《领导者角色认知》这堂课程后,我深有感触。我省201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这一规定的实施,意味着我们的政府将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作为一名公务员,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要从以前“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必须时刻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和广大游客,努力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三、树立良好形象

旅游事业要想走的长远,除了要在硬件设施上必须跟上旅游发展的节奏,形象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听了《旅游地形象塑造》课程后,我感触颇多。我县旅游事业近几年才开始风风火火得发展起来,但是人们的文化素养并没有随之提高,拉客、宰客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严重的损害了我县旅游形象。为此,我县人民政府也制定了不少新措施,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一个形象的树立不是一个政府和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做到人人参与,才能达到目标。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我也有义务为树立文明XX、和谐XX良好形象尽一份力量。在生活中要提高个人素养,应该时刻遵守道德文明规范,做一个文明人,在工作中应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于管理相对人、广大群众和游客,让广大游客有不枉凤凰之行的感受。

上一篇:独白的短篇诗歌下一篇:痴续秋思的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