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d的例句

2024-05-11

ved的例句(通用6篇)

篇1:ved的例句

4.It is reported that 据报道.....有报道称......

5.It is estimated that 据估计.....

6..It is believed that 据信......大家相信.

篇2:ved的例句

1 计算模型

1.1 阻尼器力学模型

本文采用T.T.song建立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模型, 阻尼器的恢复力可表示为:

式中, cd(ω)和kd(ω)分别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η(ω)为损耗因子, 用来衡量粘弹性材料的耗能能力。

1.2 结构模型

地震作用下, 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体系运动微分方程可表示如下:

式子[M]、[Cs]、[Ks]分别为主体结构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分别为主体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 为地面加速度向量, 为阻尼器的附加阻尼和刚度矩阵。

1.3 地震波的选用

选用美国1940年5月18日Imperial Valley地震EL-Centro地震波作为输入, 加速度幅值调整为二类场地罕遇地震最大峰值加速度400gal, 采样周期0.02s, 持续时间30s。

1.4 计算方法

本文选用Newmark-β时域数值积分法作为计算工具, 采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

2 GA算法设计

GA算法[4]由John Holland在1975年首次提出, 是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凭借广泛的适用性、隐含并行性及全局寻优能力强的特点, 深受研究人员的青睐[5]。

2.1 编码

编码是遗传算法的基础。遗传算法不是对研究对象直接优化, 而是通过某种编码机制把研究对象统一赋予由特定符号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位串再进行优化。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法, 二进制编码方法是遗传算法中最原始同时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编码方法。等位基因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集0, -1-。其所构成的个体基因型是一个二进制符号串。该二进制符号串的长度L即为位串长度, 对应于解的最大空间。通过改变编码来调整状态方程中控制力位置矩阵, 从而达到智能优化的目的。

令n层结构中, 阻尼器布置的代码向量为:

nzn为阻尼器限制使用的个数, 是优化的约束条件。在编程过程中可采用“摒弃”的思想对进化中的个体进行筛选从而达到满足约束的要求, 省去了传统策略中罚函数的引入。

2.2 种群初始化

随机产生初始种群。对于有n个设计变量的优化问题, 种群初始化一般包括的内容有:确定种群规模sizepop;确定个体编码位串长度lenchrom;随机产生指定位串长度的个体;重复上一步操作, 至产生规模大小为sizepop的种群。

2.3 适应度评价函数

适应度函数的选择是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的核心, 好的适应度函数可以使算法又好又快地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不好的适应度函数可能导致算法的不收敛或不可行。

层间位移角[6]是反映结构变形的主要指标, 同时, 对于高层建筑也要求楼层加速度得到适当的控制。目标函数采用有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由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加速度与其相应的无控结构两个反应量比值的无量纲线性组合形式。优化的最终目标是确定使得结构反应目标函数值取最小的作动器布置方案。

式中, θmax和θ0, max分别为有控和无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amax和a0, max分别为有控和无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最大值。α、β分别为加权系数。

2.4 遗传算子

选择算子:选择操作首先需要计算个体适应度值。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具有一个被选概率, 该被选概率由其自身适应度及种群适应度分布所决定。常用选择方法有:轮盘赌选择、截断选择、随机遍历抽样选择、锦标赛选择等。本文选用锦标赛选择 (轮盘赌方法作为校核) 。

交叉算子:交叉算子是遗传算法产生后代个体的主要方式。交叉算子模仿生物进化过程中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交配互换信息, 通过交换重组产生新的个体。本文选用单点交叉。

单点交叉示例:

变异算子:变异算子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上某等位基因突变的现象。变异增加了群体基因的多样性, 加强了自然选择的余地, 有利的变异将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得以保留, 而有害的变异则会在逐次的遗传操作中被淘汰。鉴于基因突变的概率较小, 故变异算子在整个算法的运行中起辅助进化的作用。本文选用两点变异。

两点变异示例:

精英保留策略:每次迭代遗传操作, 都把该代内最优的个体保留下来, 从而更好地保护遗传操作不破坏群体的优势个体。

3 算例分析

某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总高60.6m, 首层层高3.6m, 其余层高3m, 结构阻尼比0.05, 周期为2.8496s, 粘弹性阻尼器参数 (G'=1.5×107N/m2, G"=2.01×107N/m2, A=3×10-2m2, 粘弹性层厚度1.3×10-2m2, 工作温度25℃) 。限定总的阻尼系数为1.052×109N·s/m, 即使用50个阻尼器, 按每层5个进行优化布置。

遗传操作参数取为:种群规模20, 个体编码位串长度20, 最大迭代代数100, 交叉概率0.8, 变异概率0.2。

结论:

⑴由图2及表2可知, 采用遗传算法大大提高了优化计算效率, 与传统的穷举法相比, 在处理优化容量大的高层结构阻尼器布置时, 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⑵由表2及图3~图6分析, 在强震作用的情况下, 以层间位移角为主的目标函数控制效果优于以加速度为主的目标函数。

⑶由表2及图3~图6分析, 结构中上部布置阻尼器对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控制效果较好, 底部与上部布置阻尼器对最大楼层加速度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摘要:本文对安装有粘弹性阻尼器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强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基于Newmark-β法获得结构的振动响应。在阻尼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为寻求最佳的布置方案, 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楼层最大加速度的线性组合构造了目标函数, 采用GA算法对阻尼器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数值试验表明了这一优化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GA算法,动力时程分析,阻尼器,优化布置

参考文献

[1]周云, 徐赵东, 邓雪松.粘弹性阻尼器结构中阻尼器的优化设置[J].世界地震工程1998, 14 (3) .

[2]徐赵东, 周云, 赵鸿铁.粘弹性阻尼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9, 31 (3) .

[3]刘晶波, 杜修力.结构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玄光男, 程润伟.遗传算法与工程优化[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田莉, 陈换过, 祝俊, 等.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配置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 2012, 25 (3) .

篇3:高中英语教学中例句的选择

一、思想性

例句的选择,应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其内容应该是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例如,在教学“make up for”这一短语时,选择了“Hard work can make up for a lack of intelligence.”(勤能补拙。)再如“No man is born wise.”这些句子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必要的启示,不仅记住了例句,而且还得到了例句所含主要内容的熏陶,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富有趣味性的例句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并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足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所选的例句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讲park 和fine 一词多意的用法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小段对话:A:What make you think you can park your car here? B: Well,there is a big sign on which is written “Fine for parking”.然后请同学猜是什么意思,关于park 的含义同学们都猜对了,在此处意为停车。可是fine 的含义就都说不出了,于是我便用英语给大家解释,原来“Fine for parking”的含义是“停车罚款”呀,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三、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把国内、国际发生的一些事件融合到所学的知识中,使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例如,在讲separate...from 这个短语时,我选取了下面这个例句:We must separate the girl infected with bird flu from the healthy people.(我们必须把患禽流感的女孩儿和健康人隔离开。)在学到succeed in这个短语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Beijing has succeeded in hold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北京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

像这些例句可以适时地举出,这样的例句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培养其自身的时代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生活化

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例子,通俗易懂,从而将难点化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例句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也容易让学生理解、吸收。例如,在教学 V-ing形式作主语时,发现有一个学生在美滋滋地照镜子,我便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句子:Looking into the mirror can’t make us beautiful,only knowledge can make us full and rich .(照镜子不会使我们漂亮,只有知识能使我们更加充实与富有。)一名学生翻译完后,那名照镜子的学生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的例句,不仅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且也让英语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为清晰、形象且具体。

五、典型性

所选择的例句,不一定要有多复杂,但是一定要典型,寥寥几个词语也可以让学生反复琢磨,进行细细地品味。例如,在讲lonely和alone的区别时,选择了这两个例句:

1.He lives alone in a lonely village, but he doesn’t feel lonely.

他一个人住在偏僻的村庄,但他不感到孤独。

2.The little girl was frightened at the frightening snake.

看到那条可怕的蛇, 小女孩吓坏了。

以上两句要辨析的词语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讲V-ing 形式和V-ed形式作状语的区别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一组例句:

1、______from space, the earth looks like a blue ball.

2、______from space,you will find the earth looks like a blue ball.

随之,让学生比较句子中的主语,并用see的适当形式填空,之后又举了一些类似的句子,让学生们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居然能够总结语法规则。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是一大难点,我便选择了下面一组例句:

1.This is the factory ______his father visited last year.

2.This is the factory______his father used to work .

3.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he was late .

4.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he explained.

5.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we spent together.

6.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we studied together .

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分析, 终于掌握了将先行词带入从句进行还原,来选择关系词的方法。( keys: 1.that/which/不填;2.where/in which; 3.why ;4.that/which /不填; 5. that/which /不填; 6.when/in which .)

总之,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在授课时尽量选知识性与智慧性相结合的例句,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生动、高效、回味悠长。

【责编 郭晓莉】

篇4: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例句

【摘 要】 利用有效例句能帮助学生解决记忆单词和词组的实际困难,教师可以通过钻研课本、查阅资料和挖掘生活等途径,精选有效例句,以提高学生的有效记忆。

【关键词】 有效例句 单词和词组 有效记忆

一、学生面临的记忆困难

万丈高楼平地起,单词、词组就是英语大厦的一砖一瓦。熟记单词、词组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英语单词、词组众多,一个单词或词组有四五种释义是常见的现象,不少词组看起来相似,意思却迥然不同,容易误用,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生记忆单词和词组的难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教育部,2003)中明确提出:语言知识目标(八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对广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是值得我们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在众多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当中,发挥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单词和词组在单词表中是死板、枯燥的,只有在有情景、有意义的句子中才能发挥传达信息的本质功能,从而变得有生命力而鲜活起来。所以,在学习单词和词组时,教师提供有效的例句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才能使学生对词的意义、用法、搭配、句法功能等有感性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新知和复习旧知时可以通过多次的典型例句重现,有效记忆单词和词组,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二、如何选择有效的例句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在教学中选择的例句,绝不能信手拈来,给出不严谨的例句,影响学生的有效记忆。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选择有效的例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钻研课本,用好“第一印象”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课本中的语篇,接受和学习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同时,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许多单词和词组都是来自课本。因此,老师应该挖掘现成的课本资源,利用生词的第一次精彩亮相,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例如人教版第二册(下)Unit15阅读材料的最后一段中“A walk around Kitzbuhel is a feast for the eyes—a lively mix of old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excite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area.”(漫步于基茨比厄尔,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古老的乡村文化与国际游客的激动兴奋,在这儿生动地结合在一起。)这句话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把在基茨比厄尔的漫步比作是给眼睛的一道盛餐,其中feast是本课生词,也是新课标中的八级词汇,在这儿用得恰到好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在老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学生们仿写出了同样优美的句子“A walk around Liuzhou is a feast for the eyes—a lively mix of old culture and modern development.”此时,我们可以说 feast这个词已经归属于学生自己的词汇库了。

因此,利用课本的丰富资源,抓住生动形象的典型例句,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准确记忆和恰当运用生词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查阅资料,提供经典例句

英语的单词和词组常常有多种释义和用法,光靠单词表里的中英对译来记忆,既费时间又不确切,还很容易混淆。而如果老师能提供经典例句,学生就能精确记忆,还容易产生知识正迁移,举一反三。我在确定这些例句时,经常参阅的是权威词典和历年高考题。

权威词典,如朗文、牛津等词典,所列举的例句都是比较地道规范的英语用法,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及用法,培养书面语和口语的准确表达及语言技能的恰当运用。以when为例,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和遗忘,经典例句就能帮助学生精确记忆。如,当它是“consider that ”(既然,考虑到)的意思时,朗文词典的例句是Why do you want a new job when youv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既然你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份好工作,为什么还想要一份新工作呢?)这个例句很清楚地揭示了when的这一意思和用法,准确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并举一反三。

同样,历年的高考题都是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仔细研究而来的,里面的题目都具备典型性,有区分度和说服力。以break down这一词组为例,近年多次出现在高考题中。 如:

1.The computer system suddenly while he was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2006年辽宁卷)

A. broke down B. broke out

C. broke up D. broke in

答案是A。由语境逻辑可以推出该空表示“(电脑系统)崩溃了,坏了”,因此应填broke down。

2.To understand the grammar of the sentence,you must break it into parts. (2005年湖北卷)

A. down B. up C. off D. out

答案是A。break...down在此意为“将……分解”,符合语境逻辑。

以上两题都是考查break down短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我每次提到这些词组时,都引用这样的例句,归纳总结,反复多次,学生能脱口说出这些典型例句,在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就很容易产生迁移,得出正确选项。

因此,老师一定要多查阅资料,多比较,多归纳,才能收集到经典耐用的好例句,才能收到惜时、高效的良好效果。

(三)贴近生活,提高兴趣

语言的一大功能就是要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课堂上的例句是使得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还是反应平淡,无动于衷,常常取决于老师所提供的例句是否贴近生活,能否吸引学生兴趣。新课标中也指出,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讲到pay off这个词组,我都用“Our effort will finally pay off.”(我们的努力最终会有所回报的)这个例句。句子短小精悍,又表达了我们师生的决心和斗志,增强学生信心,起到了激励效应。不少学生还将它用于作文当中,成为赢得加分的闪光句子。

这种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反映校园生活的例句,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应该多观察生活,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适时运用。

另外,例句的使用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便于重复,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第一节课上的生词例句,是第一次见面;在下次碰到同样的词时,仍然使用同样的例句,就像是第二次见面;等到了第三次见面,就像朋友一样亲切;以后再遇到这个单词,就是老朋友了。所以,老师在选择例句时,就像给学生介绍朋友一样,一定要认真负责,选择“内外兼修”的“例句朋友”来陪伴学生的学习发展和积累,起到帮助、引导的作用。

三、结束语

掌握单词和词组不应是枯燥的记忆和冗长的讲解,利用有效的例句,能够得到真实确切的体验。因此,老师在例句选择方面需要仔细研究,慎重考虑,通过钻研课本、查阅资料、观察生活等手段,精选出有效的例句,以切实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记忆和恰当运用单词、词组,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道义.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3):15-18.

[3]钱美华.英语语言点课情境优化探析[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5):60-62.

篇5:谈高中英语教学中例句的选择

关键词:语言;高中英语教学;例句选择

语言教学是一门以实践为最终目的的学科,而例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恰当的例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和基本用法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例句的精心选择是不可忽视的。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过程中例句的选择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例句的选择要有利于知识点的解释

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现象仍要不断地讲解,而引用例句是必经之路,是一个必要的载体。这一载体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尤其是那些有难度的重点知识。如不经过设计,随意举例很可能会拖泥带水,达不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最终将导致讲解失败。相反,经过精心准备的例句能把知识点展示得简洁、清晰。如,区分lie的含义时,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例句:The man lying in the bed lied to us:“The rooster laid the egg just now.”通过使用例句必然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上容易的多,便于记忆。

二、例句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引人入胜

选出的例句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要难易适中。难了,学生可能听不懂,容易丧失学习信心;易了,学生听了乏味,没有兴趣。在选择例句时应遵循美国学者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可懂性输入”原则[1],选出的例句要难易适中,易于接受。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熟悉所教教材,对学生学过和将要学习的内容了如指掌,以便在选择例句时尽可能使用学生学过的单词、句型及语法现象,适量增加新内容,逐渐扩展句子。这样使学生既能听懂会用,不感到难,又有新的收获,听起来自然津津有味。生动有趣的例句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克服紧张心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尽量使用幽默、有趣、生动的例句去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归纳总结as用法时,在黑板上板书如下几个句子:①This film is as interesting as that one.②You will grow wiser as you grow older. ③As rain has fallen,the air is cooler.④Strange as it may seem,nobody was injured in the accident.⑤She is late,as is often the case.

同学们试着翻译并说出各个句子中as的含义及词性,同学们觉得有趣,便开始议论,并很快投入到教师的讲解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后的反馈也不错。

三、例句的选择要基于师生之间的真实交际,体现语言是传递情感的工具

学生在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随着所学内容越来越多,一部分同学会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却忘了语言本身还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情感的交流[2],其实往往也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这样的案例:

例如我在讲解“你最喜欢作的事”[3]时,我们班有个男生回答说他最喜欢洗衣服时,我马上会说:“Congratulations!You'll have a happy life.”一方面我肯定了他的做法,另一方面我给了他一个美好的祝福。在高中英语实践教学中巧妙的配合了正在学习的语法项目,让学生感到老师非常重视他,情感加语法,使学生迅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四、例句的选择要有激励性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性的例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

1.在学习only引导的到装句时,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例句: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we make great progress.

2.在学习“祈使句+and/or+陈述句”时,选用Workharder,and you'll win the first place.

3.在学习Whydo(sth)(为什么做……)?及Whynotdo(sth)(为什么不做……)?时,选用Whykeepsilentandwhynottryagain?

4.在学习地点状语从句时,选用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在例句的选择上,我们应尽量使用一些激励的例句,不仅有助于学生熟记知识点,而且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五、例句的选择要有对比性

心理学中感受性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对象反映的清晰程度,提高认识效果[4]。在词汇辨析、句型比较、语法学习时,把比较对象放在同一个例句或不同的相似的例句中,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所学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①This is such a heavy box that no one can carry it.②This is such a heavy box as no one can carry.

六、例句的选择要巩固旧知识,反复提醒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需要不断重复以达到熟练掌握,这一个过程无法避免,也是学生的苦恼。专门复习需要时间,也不可能有太好的效果,但通过每堂课准备设计好的例句,将一些重点难点的语法、句型、词汇编织其中,尤其是同一个学期的内容或是高考中常考的考点,比如:虚似语气,倒装,not so much ...as ,object to,contribute to,worth,worthy等等知识点,对它们经常地提及,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充分利用课堂的一个体现。

总之,如果例句设计得巧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使学生在真正的语言运用中学会了如何使用语言,在使用语言中学会了如何表达思想,相得益彰,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刘琳.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例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2009,18(4),118-119.

篇6: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例句设计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例句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108-01

举例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言知识。一个好的例子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接受并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产生长久的记忆。举例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讲解新词汇要用例词、例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讲解新句型要使用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尤其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更需要列举大量的例句,使复杂抽象的语法规则变得简单易懂,便于理解、记忆和运用。在教学参考资料中有大量的例句可供参考,但这些例句要么太长,要么脱离实际,有时还会使用生僻的词汇。教师不应完全照搬照抄,而应尽可能地举一些恰当、新颖、富有趣味性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例句选择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例句,力求使学生学起英语来既省时又省力,既深刻又牢固, 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的例句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例句应符合学生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教师所教的知识,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如果有使学生使用的欲望和机会,或者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在准备例句时,应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it作形式主语时,可举以下的例句: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English well.该例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听完之后会心一笑,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该结构,又表达出了学生的心声。再如,在教学play an important part时,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life? 学生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回答。由于问的问题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兴趣盎然。而且学生也能很快地学会用该短语造句。这样的例句由于现实生活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语言的情境,所以学生易于接受。

第二,例句要力求精练。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通俗的口诀加以归纳概括,既减轻学生的记忆量,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通俗易记。例如,在讲解so和such时,按照一般的语法讲解,说两者都可表示“这样”、“如此”之意,区别在于so为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即so+adj./adv., 而such为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即 such +n.然后又要罗列出so和such所构成的一系列结构,如其中的such+a/an+形容词+单数可数名词,so+形容词/副词+ a/an +单数可数名词。这样的讲解似乎很详细,但是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的,依然很糊涂,而且也不好记。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记住这两个短语:such a good teacher=so good a teacher, 告诉学生以后看见这样的题套用这两个短语,将名词和形容词替换了就行。再如,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字母组合oo的发音,有教师就编了这样一句话The cook stood and look at a good book(厨师站着看好书)。 此句把含有字母组合oo读短音[U]的单词编写了进去,既简单又好记。

第三,例句要有趣味性。趣味性强的例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幽默、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课本中的语言知识时,也可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英语中的格言、谚语和习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格言、谚语和习语寓言深刻且朗朗上口,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谚语,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增添趣味。例如,有英语教师讲rain时举了以下两个例子:

(1)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

(2)It rained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很明显例 (1)比例 (2)更有趣味性,学生还以为该句讲的是有关猫和狗的事情,因此听讲时十分专注,由此之后更容易记住cats and dogs 是雨很大的意思,而跟猫狗无关。再如,教师在讲“Wish”接宾语从句,从句中要用虚拟语气这一语法,且be动词在从句中总是用“were”时,可以给学生举一个例子:I wish I were a bird。让学生三人或四人一组,每人仿照例句各说一句话,然后每组出一个人汇报本组的情况, 这样就会出现I wish I were…, he wishes he were a….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掌握了语法知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对平淡无奇、缺乏趣味性的例子印象不深刻,相比较而言趣味性强的例子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好的例句既能起到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又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帮助学生乐学、易学、会学和学会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例子都是适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好材料。教师应在平时的备课和生活中多花工夫,多花心思去积累,以找到好的例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ved的例句】相关文章:

i的例句04-08

good的例句04-10

bed的例句04-12

联结造句的例句04-14

lift的例句05-11

middle的例句05-16

damage的例句05-18

不敢的造句例句05-31

用宛若造句的例句04-14

of的用法例句05-10

上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案下一篇:那一刻,时间静止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