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4-04-27

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共13篇)

篇1: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文题目】

江苏卷审题围绕以“这个时代,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有切入点,围绕“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的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能够灵活应对,能够完成任务,就是合理有效的方式。如何围绕合理有效的传播,话多少不是依据,话的质量才是根本,所有创新的有段都是适应现代变化、快速的社会。

结合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中,减少矛盾,强化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在创新层次上我们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彰显个性当中能够有创新更是一场双赢的方式。这个时代,我们要彰显个性,更要执着于更多创新的手段,那些能够拉近感情,彼此融合、构建良好关系的处理方式都是可以追寻的。

总而言之,江苏卷重视辩证看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传统处理方式和现代高效中取得平衡。

【范文】

19,在纽约的一次世界性的数学报告会上,数学家科尔走上了讲台。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简单的式子:一个是267-1,另一个是193707721×761838257287.立刻,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几十年来,267-1这个式子究竟是个质数,还是个合数,在数学界里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而名不见经传的科尔在近三年来花费了全部星期天的时间,从不间断地来演算这个题目,终于圆满得出了结论:267-1=193707721×761838257287。即:它不是个质数,而是个标准的合数!

面对其他人从来不敢尝试的数学难题,科尔所做的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数学运算,他更令人惊叹的是非凡的勇气,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像科尔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里、学习上,舍得扑下身子下一番真功夫,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我国清代的著名史学家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读史书,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只好四处借书抄写。有时,为了得到一点点史料,他会带着干粮走上几百里山路。谈迁终于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编写出了明史《国榷》,但就在书稿即将付印的前一天晚上,所有书稿被盗了!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短暂的悲伤之后,依然拿起笔来,重新四处搜集资料,又经过几年奋斗,使一部更加详尽的《国榷》诞生了。他的勇气和毅力,古人乃至今天的我们都为之赞叹!

世界闻名的瑞典化学家、发明家诺贝尔也是这样的人。很小的时候,诺贝尔经常看到开山修路的工人们用铁锤钢钎砸石头,非常辛苦。他就想,如果能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石头劈开多好啊!于是,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研究炸药上。起先,他和父亲、哥哥一块儿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威力非常大,但不便于运输,就又继续研究新型炸药。后来,诺贝尔的弟弟在实验中被炸死了,父亲被炸残废了,但诺贝尔坚决不放弃。又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一种有一种炸药。诺贝尔顽强的勇气和毅力,一直以来都为全世界人们所敬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也经常听老师说:“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是笨蛋。”的确,肯努力的人才能到达终点。爸爸给我念过一句:“于无声处听惊雷。”现在我明白了,做大事情的人,一定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一定要懂得坚持,有勇气,有毅力。所以,我相信,我们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坚定自己的信念,用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篇2: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无话则长”,是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在众人无所发现处有所发现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如果流于表面,不管有理没理都要对着干,那就不是“个性的彰显”而是另一种盲从,不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而是另一种重复。

材料切合考生年龄与思维实际,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考生既可以当作俗话来解读,也可以当作格言来阐释;既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材料适合写不同的体裁:可以就材料所提示的多个维度做辩证思考,写议论文;也可以选择恰当的名人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铺陈生发,写记叙文;还可以抒发一些别人所未发之情,写抒情散文……

作文题的命题思路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数年来一贯的风格,学生易于上手;材料的开放性既引领不同层次的考生各显神通,也利于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材料本身既有内在的辩证性,又指向“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对考生的人生成长有积极意义,体现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

【优秀作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篇3:于无声处听惊雷

1 合理创造教学情境,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1)创设一定的带有无限乐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情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为自己的教学会增添色彩。新课程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要有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教师要做到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掌握学生们的基本情况,知识基础,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等等,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掌握其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基本属性,引导孩子们去积极的思维,才能创设好问题情境。解加法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孩子们出示了几只小山羊吃草的画面,教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一共有多少只小山羊。孩子们爱看这样的画面,就像是动画片,有趣味性,自然就跟着这些画面进入学习状态,这就是我为孩子们创设的教学情景。在孩子们的观察讨论中,得出不同的结果:一个结果是上边的6只小山羊加上下边的5只小山羊,一共有11只小山羊;一个结果是7只白山羊加上4只黑山羊;能看到肚子的是2不能看到肚子的是9只等等;最后的结论都是11只小山羊,都是正确的。孩子们表达着,参与着,思考着,各抒己见,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对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做适当改变,学生们也会更加对数学有兴趣。我们现在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与孩子们的生活十分贴近,很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学习,为孩子们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这些毕竟是不会说话的,不会动作的静止的画面,而孩子们一般是对活动的事物有很大的兴趣。要是把这些东西变得能动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了,进一步增加趣味性,也会抓住孩子们的眼球。例如《10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0~9十个数字拟人化,叫10个学生去扮演这10个数字。有的学生动作很到位,有的学生动作就滑稽可笑,孩子们在笑声中就学会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

2 在实践中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1)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谁也不能离开谁,就像是双胞胎。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的过程中,我就选择了好多生活用品之类的进行课上演示,也在孩子们的课桌上拿到好多实物进行教学,孩子们自己也寻找到了多种多样的实物,为教学提供了保障。生活中的小皮球、积木、牙膏盒、妈妈买衣服的盒子,衣橱,饭桌,筷子,喝水的杯子,睡觉的床等等等各种形状的物体,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实物,我们举出来教孩子想象,看对不对,再就是叫他们自己举例子,孩子们认真思考,也举出了不少,铅笔是圆的,铅笔盒是长方形的,课桌的面长方形的,手机是长方形的,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很快的都进入了学习状态,都积极的思考、参与,积极地发言,为恐自己说不出来,我还用竞赛的方法,看谁说得又多又对,给予小红花以表示奖励,真正实现了叫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成功的感觉。如《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安排了一些活动,叫学生去商店或超市购买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小用品,教学生了解一些小用品的价格,回来后我就依据这些学生给我的实物和价格,给学生们出题目,孩子们之间也可以用这些出类似的习题,孩子们高兴的怪,一是自己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而是锻炼了买东西的能力,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就不在话下了。

3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

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缺乏的是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要分成若干小组,叫孩子们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参与,来完成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锻炼合作的经验,形成合作的意识善于与人交流,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如找规律,不是一触而就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数来叫他们找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验证小组间学生的合作是否真实,是否合作的愉快,效果如何,教学生们感受到合作成功在带来的喜悦。

4 学会质疑,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

动脑筋去思考这是没有非议的,不容置疑的,只要是认真去思考就会有结果。当看到和思考问题是觉得有不对的,或自己的想法与之不一样是,就要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们共同探讨,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能提出问题,敢于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说质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放开手脚,叫学生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有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错误的质疑。在学生参与和质疑中建立起来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是不容易忘记的,就像是事必躬亲一样,有着亲身的感受和体会。

5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好数学

学习数学在小学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他们培养的越来越聪明。所以我们的数学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是公平公正的,不能有偏向,在我们的手下也不能出现厌恶数学倾向。数学教材要适应孩子们。偏难偏怪的数学是不可行的,我们的教材就像是一桌子好菜,要叫孩子们乐于接受,善于接受,最后形成的是自我主动地去接受。要叫孩子们看到数学的原本面目,自然、由繁到简、生动有趣。时时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以惊奇的方式给于孩子们以新鲜感很重要,那就要我们常常为自己充电学习,采取非常规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叫孩子们没有厌恶,只有喜欢,才能学好数学。

摘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改变老式的教学方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向课堂要质量,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叫孩子们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篇4:于无声处听惊雷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东京审判

爱国和爱国主义是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的两个名词,根据《辞海》的解释,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曾经给爱国主义下过一个权威的定义: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于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源于历史。爱国主义源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历史越沉重的民族,越应当牢记历史。越应当弘扬爱国主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国家的背叛,对民族和人民的背叛!所以越是在和平时期我们越应该提倡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从来就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国民积淀在心底的一种情愫,对于国家的领土与尊严的由衷热爱与维护。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潜移默化地进行。

现代大学生大多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使得他们不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远离战场的硝烟让他们对过去的历史几近忘记。有人甚至认为战争那是别人的事情,整天沉浸在风花雪月或者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也有人喊出“抵制日货”的口号,坚决抗拒一切来自日本的东西,甚至极端的说今天你用来购买日货的钞票也许就用来购买明天让你致命的那颗子弹。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历史,理性的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现代社会的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

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就要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两个概念。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曾经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有人认为爱国就应该仇恨侵略国家的一切,我们应该区分对待:发动侵华战争的军国主义者和日本右翼势力对中国人民是有罪的,而普通日本民众是无辜的。电影《东京审判》重点表现由美国牵头十一个国家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二战中对于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的过程,审判过程是明线,反映的是关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大事件: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中国大公报派驻东京的记者肖南与昔日恋人和田芳子的重逢及冲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国民是如何理解日军侵华这一历史事件的,芳子的妹妹缨子听从东条英机内阁的号召,放弃学业去参加从军服务团,后来证明是充当日本军人的慰安妇,而且由于军队的要求当时的军人不得写信回家,而狂热地军国主义分子又拒不承认,使得日军在南京的屠城事实在日本根本不为人所知。爱国并不意味着要坚决排斥一切曾经对我们不友好的民族的一切,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爱国不意味着自我封闭,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告诉我们一味的闭关锁国最终只能是丧权辱国。林则徐曾经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必须敞开国门搞建设。不断吸取世界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只有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的民族也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比如升国旗,唱国歌,听革命先辈讲抗战故事,当然也可以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来进行。只要能激发参与者对于祖国的崇敬与热爱,激发参与者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参与者建设祖国的力量,我们说这种教育形式就是成功的。同样作为二战中的受难民族,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用一部《辛德勒的名单》来纪念犹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而一直以来很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哪部电影能将中国人民在二战中所受的苦难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而电影《东京审判》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电影《东京审判》从审判见证人梅汝(王敖)的视角出发将审判过程中几个大事件串连起来,导演高群书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称电影中庭审部分百分之八十的台词都来源于历史事实,所以这部电影可称为一部写实电影。它不同于当下许多戏说类的影视剧,可以说明看电影的过程就是对日军侵华控诉的过程。由于采用的是英美法系,允许被告进行个人申辩,给日本战犯留下了狡辩的时间,导致整个审判过程艰苦卓绝,持续了近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审判过程让我们重温了历史。从中日战争的起点是不是皇姑屯事件到溥仪的傀儡政权在日军侵略中所发挥的作用,再到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否存在等等。随着审判的展开,我们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为发动战争而进行狡辩的过程,对国民的欺骗,对世界人民的欺骗,但是在国际法庭通过中国各位法官的努力,最终还是使这些发动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再次要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爱国主义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要求国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抵御外辱。而和平时期的爱国主义要求我们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本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时期,但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真正含义,在“无声”的和平时期做好准备提高警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们毫不犹豫拿起武器与之斗争!

篇5: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文

夜深了,四下里寂静得很,除了沙沙的写字声,便听不到别的什么声音了。我抬头看了一眼放在窗头的闹钟,新的一天就快开始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了伸就快僵硬的胳膊,站了起来。头昏沉沉的,有一些麻木,我顺手打开了收音机,一首不知名的曲子飘了出来。声音舒缓而绵长,搅乱了夜的宁静,我的心头稍微颤了颤,我说不上这是什么感觉。

窗外的天灰蒙蒙,好像覆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不见星斗,也不见明月。远方一大团一大团青黑色的云慢慢地向这边蠕动,好像正在蚕蚀着窗户外面这方不大的`天空。这些云同白天所见的不同,不是洁白的那种柔柔的一团,而是铺天盖地层次分明的一大丛。我心里的弦又颤动了一下,不知出于什么确切的原因,我又坐了下来,对着窗户饶有兴致地观看着。

屋里显得沉闷异常,收音机里一个沙哑的声音正哼唱一首幽幽的歌曲,我听得入了迷,感到眼皮正一点点地下沉。猛地,那有序的节奏。变得断断续续,夹杂着嘈杂的电流声,我蓦地睁开了双眼,急忙关掉了收音机。要下雨了,是信号不好吧。我又一次站起身来。

猛然间,一股寒风从窗外吹进屋里,我抬起头来,正巧望见一道闪电从云端冲向地面,仿佛一条燃烧着的巨龙愤怒地扭曲着身体,苍白的电光刹时照亮了这灰色的世界。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响彻天宇,将集聚已旧的愤怒咆哮着喷发出来。

有那么一瞬间,天空亮如白昼,虽然只是那么一瞬,但我还是看清了。一只落魄的麻雀颤栗着蜷缩在屋檐下,寂寞地独自地静伫在那里,恐惧地望着那漆黑的天空。大雨也随之倾盆而下。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寂寞的人。独自一人呐喊的鲁迅,追求真理却被误解的布鲁诺,向往阳光却一无所有的凡高,书写热情却无人理解的海子……这些人不是因为内心的空虚而寂寞,而是因为为了完成伟大的事业而使自己的内心背负了枷锁而寂寞。对于这些人中的每一位,他也许有时不是一个人,然而对于他自己,他永远是一个人,为了探求真理,为了拯救自己的民族,为了带给人们光明,他永远是冲在第一位无人理解的一个人。在这样的夜晚,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窗外早已是漆黑一片,哗哗的雨声伴着阵阵风的哀号。我将厚厚的一摞稿纸堆放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篇6:烟草演讲稿-于无声处听惊雷

烟草行业,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烟草文明的薪火传承决定了国家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必须溶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烟草人共同的信仰。生物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所有的斑马在胚胎中都有着相同的条纹形式。只是在后来的胚胎发育中,由于身体各部分的扩大程度不同,所以生下来的斑马条纹才会千差万别。我想正是那最初共同的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烟草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来自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从事的工作有多大差别,在骨子里都继承着同样的品质,拥有着同样的追求。

如果说“两个至上”是行业的呼唤,那么我们每一个烟草人都应该是“两个维护”忠实的践行者。每天,根根电话线伴随着坐席员声声亲切的问候,使诚信服务的宗旨传递到每个零售户,她们用高效、便捷的服务践行着“两个维护”;当客户经理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朝阳,走街串巷,将科学、先进的营销知识和卷烟信息送上门,为每一个零售户指点迷津,出谋划策时,他们践行着“两个维护”;当热情的笑容伴随着烟草送货员的优质服务,通过整洁的送货车辆将卷烟快准好省的送达到客户手中时,他们践行着“两个维护”;当金网行动捷报频传,不法分子已被渐渐逼上绝路时,专卖稽查员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呵护了一方烟草市场的健康规范,他们践行着“两个维护”;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338.com网。当满足的神态洋溢在广大消费者充满幸福与甜蜜的脸庞时,我们正用适销充足的货源践行着“两个维护”;当跳动的税利额记录着烟草诚信经营的回报,不断展现在财务报表上时,我们正在将经营的累累硕果上缴国家财政,践行着“两个维护”。如果国家是大树,我们就应该是啄木鸟,在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清除害虫时,我们决不能手软;如果消费者是小草,那么我们就应该是为他们抵挡侵害的守护者,需要我们的时候,哪怕是洪水猛兽我们也能让它折服。

树立两个至上的价值观,一定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吗?不!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处处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消费者创造着价值,时时都接受着“两个至上”价值观的监督考验。烟草的每个角落都有烟草人对国家、对社会、对消费者的真情付出。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我们每一个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许只是很平凡的本职工作,但是要知道,正是这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涓涓细流,才汇成了整个烟草行业气势磅礴的滔滔江海。在我们合肥市烟草公司里,就有着这样一个人。她个子不高,瘦瘦的身躯,总是梳着精致的麻花辫,显得那么传统柔弱,她的名字叫董吉芹……她待人谦和,工作起来认真细心,刻苦钻研,是单位的骨干;业余时间,又常到零售客户家中做好事,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姐;可是,您恐怕想不到,为了抢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为了把零售客户因为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她那娇小的身躯曾经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冲入熊熊火海中,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满腔热情与火灾进行着顽强的抗争……水火无情人有情,烈火灼伤了她的皮肤,却融化不了她维护国家利益的赤诚之心,浓烟熏红了她的双眼,却不会让她迷失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方向。她在那次与大火的较量中受了伤,但是为了工作,却不肯休息哪怕是一天……您又可曾想到,还是这个娇小的身体,因为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极特殊血型,单薄的肩上就担负着的超乎寻常的责任,她曾经默默的为素不相识的人无偿献血近10次,还积极报名参加了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被安徽省红十字会授予了三等功。这其中倾注的,是一个烟草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片怎样的深情啊!

篇7: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下面我以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从课题的类型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这册书的课题可粗略地分为下面的几种类型:

(1)用地点作题目的有:《小站》、《大理石街》、《记金华的双龙洞》、《蟋蟀的住宅》、《可爱的草塘》。

(2)以上人物作为课题的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挑山工》、《齐天大圣》、《老水牛爷爷》。

(3)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蛇和庄稼》、《我和狮子》。

(4)用动物作为题目的有《燕子》、《缝纫鸟》。

(5)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有:《鸟的天堂》、《火烧云》、《威尼斯的小艇》。

(6)用物件作为题目的有:《神秘的小坦克》。

(7)以事件作为题目的有:《跳水》、《抢险》、《飞夺泸定桥》、《草船借箭》。

(8)用拟人手法命题的有:《灰尘的旅行》。

教师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类型,有助于他们了解课文,有助于他们对同类型题目的课文进行比较学习。

二、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学习课文

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

例如:讲授讲读课文《可爱的草塘》,教师设问:题目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再问: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草塘的可爱?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归纳出课文是从“草塘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这两方面写出了草塘的可爱,然后,教师运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细细品味,读出感情,体会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深深喜爱之情。

再如:学习新闻记者课文《神秘的小坦克》,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自学:题目里哪一个是重点词语?课文中从哪里写出了小坦克的“神秘”?你能揭开它“神秘”之谜吗?

三、从题目的特点入手,猜想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

例如: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篇8: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库贝尔曾说过路旁的石工、乡间的葬礼等等在他看来, 比宫廷化、贵族化的神话题材、历史题材更为重要。他这是强调文学创作中现实性的重要性, 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件包含着历史的真实, 以此强化揭示政治、文化、历史的真相的问题意识。坦率地说, 这种问题意识应该是衡量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 既能有效地介入到当下广袤的现实生活, 又能从中发现历史的真相。《请你去钓鱼》恰好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曹军庆在为普通的小人物写作, 方小惠和哥哥属于典型的普通人。令人惊喜的是, 曹军庆不仅呈现了处在这样的时代之下普通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 他在探索在这样的现实下如何理解人, 这或许才是该小说的魅力所在。

小说从县城权贵瞿光辉包养了一个女人开始叙述。当瞿光辉准备“委曲求全”接纳风尘女子方小惠时, 她却不辞而别。那么, 方小惠为什么离开就成了瞿光辉心中的结, 也成了故事铺陈的叙事动力, 原本小说中的“我”和瞿光辉一致认为良家妇女比较麻烦, 而风尘女子则可以用金钱搞定, 应该是他们考虑风险的大小, 而不是风尘女子还有选择权。从开始曹军庆在结构上就设置了一种并置的“隔开”, 一边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隔开, 另一边是自我的隔开。瞿光辉和方小惠是隔开的, 他和方小惠的哥哥鱼老板也是隔开的, 甚至方小惠与自己的哥哥也是隔开的。同时, 瞿光辉和鱼老板都明显的具有自我隔开性质, 内心和行动相距甚远。当然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着雅努斯 (Janus) 两张相背的脸, 只有同时看到两张脸才能相对了解一个完整的人。

“隔开”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使得小说照亮了主人公们精神的暗处, 也使得故事充满了进展的空间。方小惠的消失打破了瞿光辉妻妾成双的好梦, 进而他陷入了郁闷期。只不过这种郁闷不是源于一种深深的依恋和爱, 更多的是一种规则被打破的不爽, 或者说是面子上的失落。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 瞿光辉来到了方小惠哥哥的鱼塘。在这里, 鱼老板绞尽脑汁, 低三下四地巴结瞿光辉, 给他提供了最奢华的钓鱼生活。鱼老板甚至命令老婆来打扇, 自己则以放鱼饲料为名, 为瞿光辉的鱼钩挂上一条大青鱼。最终, 一个雨夜让“我”看清了真相:鱼老板有多谄媚, 他的恨就有多强烈。瞿光辉一直以为给他利益了, 他就该从了, 但瞿光辉忘了方小惠不从的原因, 那就是没有受到尊重, 别说强势群体的代表瞿光辉了, 就连相对清醒的“我”也没从内心尊重方小惠及其哥哥。也就是说屈从压根就是一种假象, 是一种掺杂着更多屈辱的无奈之举。当狼狗像子弹飞来时, “我”缩在车里不敢动, 于无声处听到惊雷, 千军万马来到了眼前……

如果说这种“隔开”的设置让文本留有足够的空间, 给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留下空隙, 从而让整个故事在环环相扣的行进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更有意思的是, 我在阅读中还发现了一个幸福的怪圈。鱼老板明明无比痛恨瞿光辉, 但却又追求着这种权势弥漫的生活, 尤其是当他和村里镇里的干部打麻将时, 他觉得这才是体面的幸福生活。妹妹方小惠就不一样了, 她选择了逃避, 尽管她可走的路也不多, 但毕竟是她家读书最多的人。她试图以得体的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比如捡起“我”扔的烟头。这个绵密真切的细节曾让“我”内心动荡不已, 还颇有怨言。普世价值的异化让民众深陷其中, 怪圈丛生。当权贵遇见民众, 民众的怕与恨是如此的纠缠不清, 却又清晰无比。每个人的命运在文本中得以有分寸的铺张, 却又收紧自如, 最后曹军庆通过颇具象征意味的“狗”来呈现出可怕的真相。那两只病恹恹的狗也曾忍辱负重, 在鱼老板的训练下学会了“察言观色”, 但它们毕竟是可以像子弹一样飞窜的动物。曹军庆可谓是别出手眼, 却又浑然天成, 文本中散发着人性的芬芳, 在从容不迫紧拉慢唱的语言中积攒出爆发式的力量。如果用词再简严些, 描述再丰沛写, 这个短篇将会更加传神, 文字褶皱中暗藏的微言大义将会如惊雷般响起……

篇9:于无声处听惊雷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却不愿发声,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的说法,大概老庄和孔孟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二——深邃的思想和完美的表达。首先是思想的深度。本文的主旨是;要想有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有创新;要想有创新,就必须容得下另类甚至偏见。因为任何创新者和新事物的诞生,往往都是以我们难以接受的全新面目出现的。容不得另类,可能就会将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这一观点既是由所供材料生发而来,又明显超拔于一般的见解,令人叹服。再一点就是表达的老到和凝练。作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各种材料信手拈来,而又用得精彩纷呈恰到好处。这与作者平素的阅读、思考、积累、训练是分不开的。

篇10: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当我左耳充斥着电视里《超级女声》节目中歌迷的尖叫,右耳忍受《两只蝴蝶》的摧残,我不禁怀念唐诗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美好意境。

“啪”的一声——停电了,仿佛顺应我内心的请求,世界顿时安静下来。我不禁苦笑,只有停电,世界才如此宁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多可怜,当我们身边到处播放重金属音乐,当我们的大脑被激情、躁动、狂热占领高地,当我们开始接受类似《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的歌曲,当世界名曲被改得面目全非,已然失去了那原始的优雅,我不禁想念那个坐在树荫下,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听60年代那种传声机流泻出来的音乐的日子。我发现我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街上车流如洪水,各种“紧急拆迁,疯狂甩卖”令我厌恶,家中妈妈的《两只蝴蝶》,妹妹的偶像正“哼哼嘿嘿”令我烦躁。现在正好,让我清静一下,让我沉醉这无声的片刻,我不禁想呼喊: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很“佩服”《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上,它上我明明白白看到原来专业与非专业没有限制;我很“佩服”《红楼梦中人》选秀,原来还可以这样招募演员;甚至这些演员中一大部分连《红楼梦》都没翻过。没有对角色的了妥,只有外在华丽,又如何将这一经典再现;我很“佩服”那些热衷“摇滚”的的狂热青年,他们“热衷”自己的爱好“,有的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为广大居民”高歌一曲“,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

本来我是不太反感一些网络歌曲的,那毕竟是人们自己热爱的,是人们自己的歌,可它们制作粗糙,唱功不佳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我不强调哪个好,也不想消灭流行,我只是认为,当粗俗的、浮躁的,娱乐大众的音乐压倒了那些经典、纯粹,使人心灵宁静的音乐时,我们是否该反思社会中那些浮躁是不是有些过多;娱乐性质的节目的升温是否可以反映我们内心的躁动?

篇11: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曾经我以为培训是件轻松的事情,曾经我以为说课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曾经我以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很简单的事情,曾经我还认为团体活动也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通过此次培训,聆听专家教师们的讲解,传授,我的震撼不啻于春夜里的一声惊雷,令人震耳发聩。

杨祖德老师的《小学语文说课》,让我明白了说课的必要性在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她从什么是说课,说课的内容,说课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辅以优秀教师的说课课件,彻底推翻了说课是我认为的抄抄教案,摘摘教科书这等轻松事情的想法。

虞秀云老师的《小学数学评价的理论与案例分析》,让我体会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最终结果不是看到“冷冰冰的分”,而是要培养成“活生生的人”。所以,不仅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最终的结果“育人”为目标。因此,教学评价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充满爱心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我认为的很简单的事情。

黄国英老师的《团体辅导在班级工作中的应用》,让我意识到团体辅导中学生的重要性。“因为生动,所以生动”,只有全面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班级活动中的团体辅导才会有声有色,兴趣盎然。“有一种冷叫妈妈说你冷,有一种懂叫老师认为你懂。”曾经我以为平常的学生团体活动,缺少学生的用心参与,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呀

邱艳萍老师的《数学是跳动的音符》和《班级活动设计与开展》的两次授课,更让我领会了创新教法的神奇。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居然可以变成美妙的音乐课,多姿多彩的动漫课、图画课。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也就变成有趣的数学问题。各种数字、公式演变而来的笑话糗事,让我们无时无刻不体会到“生活处处是数学”?

篇12: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默里·贝尔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蔑视对澳大利亚文坛影响深远的以劳森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 认为“现实主义无法记录现实的微妙”[2];同时, 他也拒绝认同以怀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他标新立异, 坚持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 使其作品带有一种不确定的、荒诞的因素, 朦胧且具有梦幻色彩。在他笔下, 环境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刻画等传统文学作品注重的要素已不再是创作的重心;表现澳洲广袤大地上与自然搏斗的“丛林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也不再是作品的主题。他将创作的笔触直指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人际关系的异化等主题, 通过淡化情节和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巧妙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 呈现了一个看似充满悖论的、荒诞不经的世界。

默里·贝尔的短篇小说集《同代人的画像及其他故事》出版于1975年, 作品创作极具实验手法, 并且充满了讽刺性、荒诞性, 在贝尔看来, “这正是当代生活的特征”[3]。《寂静》便是其中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乔常年独自一人在荒漠中捕兔, 人际交流仅限于与两周一次来收兔肉的特雷劳尔的交谈, 而这种交谈非常程式化, 毫无意义可言, 因此乔最终选择了逃避。这部短篇小说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 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 其情节淡化倾向十分明显;小说中也没有细腻逼真的人物刻画, 人物形象模糊;两位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拓荒时期的那种“伙伴情谊”。这种情节的非连续性、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传统主题的颠覆性, 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本文将从以视角转换实现片段式并置、人物话语呈现方式对深化主题的作用以及对“伙伴情谊”这一传统主题的颠覆三方面入手, 来分析默里·贝尔的短篇小说《寂静》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1以视角转换实现片段式并置

传统小说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种情节模式, 注重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然而, 贝尔拒绝这种传统的情节模式。短篇小说《寂静》没有完整的情节叙述, 以巧妙的视角转换呈现出三个片段的并置, 体现了后现代小说情节淡化的特征。《寂静》开篇, 故事外叙述者即采用摄像式外视角对荒芜、干燥的环境进行了冷静、客观的逼真再现, 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叙事进程中, 它又短暂地放弃这种聚焦方式, 从全知视角对声音以及小说人物乔对声音的敏感体验进行细腻的描述, 从而实现“寂静”与“声音”并置, “无声”与“有声”结合。最终, 乔对声音感到不安、惧怕, 直至对发出声音的“人”选择逃避。

构成小说主体的三个片段分别以特雷劳尔的到来为标志, 在每个片段中, 特雷劳尔到来之前的叙述视角是不涉及人物感受的摄像式外视角。小说开篇, “摄像机”的镜头便呈现给读者一个荒芜、干燥的无声世界。

他只身一人, 在辽阔的背景上, 他的营地宛如一个点。太阳徘徊在天空, 将大地炙烤得白花花的, 枯萎了各类植物和草地, 树木只剩下黑色的枝干——这倒是不错的木材。捕兔器纠结在一起, 帐篷、高大的白色冷库、汽油桶、垃圾堆, 这一切都散布在营地上。真是一个不错的营地。然而就在这片沙漠里, 乔捕兔已有一年了。兔子们钻在沙地里, 夜间出动。1 (P97-98)

在此, 摄像式外视角充分发挥其冷静、客观的呈现功能, 使读者通过其镜头看到了乔的外貌及其营地周围的环境, 这种强烈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一切活动似乎停滞。乔只身一人, 他“宛如一个点”的营地与“辽阔的背景”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显得极其微不足道。我们在慨叹广袤自然面前人物的渺小时, 却无法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恰在此时, 全知视角微妙潜入——“真是一个不错的营地。然而就在这片沙漠里, 乔捕兔已有一年了”。摄像式外视角不具备评判功能, 也无法告诉读者乔的捕兔经历。“不错”、“一年”这两个具有主观色彩的词, 使摄像式外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进行了巧妙的转换, 为凸显下文中伴随特雷劳尔而来的声响对乔造成的巨大冲击做好铺垫。

声音由远及近。等待“声音”的到来“令人备受煎熬” (98) 。由最初的仿佛“一只苍蝇发出的嗡嗡声” (98) , 到乔确定这是他等了一天的“卡车的声音” (98) , 再到随着挡泥板的“咔哒咔哒” (98) 卡车跃入他的视线后, 原本“寂静”的营地充满“重浊的噪音” (98) 。作者在此充分利用全知视角无所不知并能深入人物内心的优势, 用寥寥数笔描绘出声音的变化, 以及被打破的“寂静”对乔的听觉冲击。习惯了“寂静”和独处的乔甚至“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 (98) 。“声音”也被具象化, 使乔觉得“这声音就在空气间跳动” (98) 。

我们不难发现, 摄像式外视角所呈现的“无声”的画面与全知视角精准的“声音”描绘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 使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而且, 这种“有声”与“无声”间的巨大碰撞对乔的影响在特雷劳尔第二、第三次到来时更加强烈。

在特雷劳尔第二次到来之前, 摄像式外视角呈现了乔一天的生活作息, 他的捕兔生活被安排得颇有规律, 有条不紊。随着特雷劳尔的到来, 全知视角再次短暂侵入, 向读者描绘“声音”对乔的影响。“寂静”被再度打破, 乔对声音的敏感也通过全知视角被描绘得极其细腻。卡车的噪声“似乎要震聋乔的耳朵” (100) , 特雷劳尔的问候声“让他吃了一惊” (100) 。当特雷劳尔问到这次捕了多少时, 乔竟然想要先“试试他的声音” (101) , 尽管开始嘴巴里有几个字, 却只张开嘴而未发声, 点头应对特雷劳尔的问话。当特雷劳尔自说自话时, 乔“变得紧张起来, 生怕特雷劳尔可能再问一个问题, 强迫自己出声” (101) 。直至特雷劳尔离开, 乔才“开始放松下来” (102) 。

在第三个片段中, 摄像式外视角记录了乔井井有条的生活以及特雷劳尔独自装完兔肉后的离开。这次, 乔对打破宁静的声音反应更加敏感——“他跳了起来”。

这份宁静被打破……

这次他跳了起来, 约莫两英里之外, 卡车已扬起了一片沙尘。他从那儿就看得见, 是特雷劳尔来了。乔必须这样想。他是为兔子而来。没错。但接着又会是那吵闹的说话声——毫无意义。在噪音越来越近时, 乔下定了决心。他跑过营地, 打开冷库门。穿上汗衫, 戴上帽子, 裤子呈弓形。他朝后瞥了一眼, 钻进沙丘间。他蹲伏在一处灌木丛后, 帐篷就在正下面。 (102)

在这一片段中全知视角再次潜入, 直抵人物内心, 我们通过它的眼光了解到乔的想法。在他看来, 特雷劳尔的到来无非是为了兔子, 吵闹的说话声“毫无意义”。乔不仅仅是暂时要躲避特雷劳尔, 而是决定在任何时候都要躲避“人”。“无论何时, 只要他听到有人到来, 他都打算躲起来。他无法忍受近旁有说话的人” (103) 。

短篇小说《寂静》文字极简, 篇幅不长, 无完整的情节叙述, 只是通过摄像式外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的交替转换呈献出三个并置的片段, 每个片段都包括前者对画面的呈现和后者对故事中人物乔对声音的敏感反应的描述。由始至终, 声音对人的听觉冲击渐趋激烈——乔也经历了从第一片段中的尝试“发声”, 到第二片段中的被动“失声”, 直至第三片段中的主动选择躲避“任何人的声音”。随着一句“乔下定决心了” (103) , 小说叙事骤然停止, 仿佛一切声响在瞬间归于寂静。然而, 这种突然而至的寂静却在不断撕扯读者的心灵, 使其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压抑感。究竟是什么导致乔对声音如此敏感, 甚至从惧怕到躲避。难道仅仅是已经习惯环境的寂静了吗?为什么最终他决定要躲避任何人呢?为此, 我们不妨看看乔与他捕兔生活中出现的唯一的一个人特雷劳尔之间的交往吧。

2人物话语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在短篇小说《寂静》中, 默里·贝尔没有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那样, 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小说中仅有的两个人物乔和特雷劳尔形象模糊, 关系简单——一为捕兔者, 一为收兔肉者;两人的交流也极其有限, 且以直接引语的方式呈现。在第一个片段中, 两人之间对话非常简短, 而且只有第一句带有引导句, 其他各句只保留了引号这一直接引语的特征2。

“过得怎样?”他问乔。

“还不错。”

乔觉得特雷劳尔说得太多了。而且, 他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这声音就在空气间跳动。

“捕得多吗?”特雷劳尔问他。

“大概有三百多对吧。”

“噢。”

乔站着晃晃身子, 想着还能说些什么。

无话可说。

他们开始把兔子们闪闪发光的冻僵的尸体从冷库扔到卡车上。僵硬的尸体撞到车厢底上, 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只用了半小时, 他们就装满了卡车。

“嗨, 老兄!给我一杯茶, 喝完我就走了。在这些兔子化掉之前, 我必须赶到Kelpowie。只有喝一杯茶的功夫了!”

特雷劳尔喝了两杯。他一边大口地吞咽着, 一边说着上次的赛跑比赛。终于, 他又爬上了卡车。

“嗨, 必须走了, 老兄!两周后再见。你还有喝的, 是不是?吃的也有吧?嗨, 下次, 给我们捕得比三百对多些, 没问题吧?”

乔咧嘴笑了。 (98-99)

仅仅一问一答, 乔已觉得特雷劳尔说得太多。而且在整个交谈中, 乔显得很被动, 只是机械地应答, 很快乔便“无话可说”, 剩下特雷劳尔在自说自话。对于特雷劳尔离开前的一系列提问, 乔只报以“咧嘴”的笑。在这看似友好的氛围下, 两人之间的对话显得非常程式化。乔的被动, 特雷劳尔自顾自说的话题无不在凸显两人之间的距离, 以及内心深处的隔膜。

在第二个片段中, 乔的反应更加被动, 仅以动作来回应特雷劳尔的提问。

“你好吗?”特雷劳尔问道。

乔一直就在等这句话。但这声音让他吃了一惊, 在击痛乔之前, 它仿佛在空中漂浮了一秒钟。这话, 真奇怪, 似乎和嘴唇的翕动不同步。

乔看着特雷劳尔, 看他说。

“你这次捕到了多少只?”特雷劳尔问。

乔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想先试试自己的声音, 先在嘴里试了几个字。他张开嘴巴。

“三百对吗?”特雷劳尔问。

乔点头。

“嗨。”特雷劳尔说“上周你这儿也下雨了吗?”

乔摇头。

这沉默使特雷劳尔的视线跃过卡车, 望向沙漠, 景色极其单调乏味。

“唉, 太干燥了。”

乔仍在看着他说。

“是的。的确很干燥。”特雷劳尔重复着这句话。

……

“我们开始装, 怎样?”

乔协助着, 小心翼翼。

装好后, 声音又朝乔跳过来。

“照顾好自己, 老兄, 我走了。两周后见。”

引擎发出的持续的声浪响彻在空中, 冲击着乔。闯入者走了, 乔开始放松下来。这空间全归他所有, 没有任何东西来扰乱他的耳朵。 (100-102)

在此, 特雷劳尔所说的话不仅放在引号里, 而且带有引导句。“特雷劳尔问”、“特雷劳尔说”等引导句一方面凸显了他在交流中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在乔眼中的“闯入者”身份。对于特雷劳尔的问候“你好吗?”乔早有所料, 并且在其眼中带有异化色彩。这声音能将乔“击痛”, “它仿佛在空中漂浮了一秒钟。这话, 真奇怪, 似乎和嘴唇的翕动不同步” (100-101) 。特雷劳尔看着四周少雨的沙漠, 一再重复的“干燥”一词, 也在影射两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真诚的交流, 没有真情的滋润, 也如环境一般“干燥”, 显得疏离、冷漠。

在第三个片段中, 人物交流不复存在。在特雷劳尔到来之前, 乔已躲了起来, “特雷劳尔穿过营地正准备说‘你好吗?’”时, 却发现乔不在。乔已决定, 只要“听到有人到来, 他都打算躲起来。他无法忍受近旁有说话的人” (103) 。

在《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一书中, 我国学者申丹专门讨论了直接引语的音响效果。她指出:“由于它带有引导句和引号, 故不能像自由直接引语那样自然地与叙述语相混合, 但它的引号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有时却正是作者所需要的”[6]。尽管小说中乔与特雷劳尔之间的对话只有寥寥几句, 而且更多情况下是特雷劳尔在自说自话。然而这些简短的对话镶嵌在篇幅较长的通过全知视角呈现的环境描写中, 仅从形式上来看就已显得突兀, 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下, 带有引号的直接引语便产生了一种掷地有声的音响效果, 似与寂静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形成人物话语内部特雷劳尔对声音的主动控制和乔被动“失声”之间的巨大张力, 以及人物话语整体的音响效果与寂静的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 这种双重对比更凸显出声音的力量, 使读者的心灵得到震撼。

综上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寂静》中的人物交流非常程式化, 而且特雷劳尔总是处于交流的主导地位, 自顾自地说个不停, 并不考虑乔的感受。从第一片段中乔的勉强应答, 到第二片段中乔的被动“失声”, 再到第三片段中乔终于主动选择逃避特雷劳尔的话语, 表层文本呈现给读者的是乔逐渐逃离声音的过程, 而其潜文本却揭示出人物距离逐渐拉大的事实。因而不难理解, 这种毫无意义的、没有真情实感且程式化的交流正是导致乔最终选择躲避任何人的原因, 而这也正体现了后现代小说中人物精神荒芜、人际关系异化的主题。

3对“伙伴情谊”的颠覆

澳大利亚是一片地广人稀的土地, 早期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除了原住民之外, 还有流放到此地的白人及拓荒者。在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时, 人们不得不相互依赖, 患难与共, 与险恶的环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 荒野生活也是寂寥的。在《澳大利亚简史》一书中, 曼宁·克拉克这样写道:“由于对宗教慰藉的无知, 由于同欧洲社会的传统和习惯毫无接触, 他们寻求能够给人安慰的东西以弥补生活的寂寥, 并使他们免受寂寥之害。他们在伙伴情谊中找到了这样的东西。一位观察员这样写道:

两个人在人迹罕至的乡野中这样一起劳动, 大家养成了互相关心、互相信赖的习惯;彼此之间一旦有了互相帮助的习惯, 就会引起感激, 而感激又是关心的先导。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常常能够同甘共苦, 互相支援。事实上, 人们普遍感觉到:一个人应能在任何方面信赖自己的伙伴。”[7]

因此, 在澳大利亚语言中, “最能反映澳大利亚精神特征的词便是mate。Mate在字典中的含义是伙伴、同事、老兄、老弟。在澳大利亚, mate的含义远不仅仅指伙伴、同事或朋友。它含有患难与共、永不背叛对方的意思, 有点类似中文的‘把兄弟’。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 mate一直是理解澳大利亚民族气质和精神特征的关键词……由mate派生出的名词mateship指基于平等之上的伙伴情谊。伙伴情谊在澳大利亚民族个性中有重要的地位, mate是澳大利亚人自我形象的化身”[8]。歌颂伙伴情谊因而成为传统的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3。然而, 在《寂静》这个短篇小说中, 乔的荒野捕兔生活并未使他对两周一次前来收兔肉的特雷劳尔表现出亲近, 后者也并未对乔表现出真诚的友好。换言之, 荒野中的两名男子之间并未产生出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伙伴情谊”。“公事公办”、“程式化”或许是对两人之间关系的更好的描述。在默里·贝尔笔下, 自然的描绘中糅合了荒诞, 孤寂的荒野生活并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的精神被异化, 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这对传统的“伙伴情谊”这一主题无疑是一种颠覆。

在《寂静》中, 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摆脱传统现代主义小说线性情节发展的桎梏, 放弃对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 通过三个并置的片段, 运用视角转换这一叙事技巧, 通过人物话语凸显寂寥的、缺乏真诚交流的生活使人对声音产生恐惧直至逃避。此外, 小说凝练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 直接引语的使用更是产生了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音响效果。纵观全篇, 小说无处不在凸显声音对人精神的侵害, 这与小说题目《寂静》之间形成一种反讽效果。劳里·克兰西指出, 默里·贝尔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们“表现了超现实主义的荒诞和对澳大利亚道德观念的鲜明讽刺之间的奇怪的糅合”[10]。因此, 《寂静》的潜文本不仅表达了现代社会中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使人遭受的精神上的受难, 而且意在通过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运用, 颠覆“伙伴情谊”这一传统创作主题, 表明新小说派的创作立场, 反映现代社会中人们空虚、孤独、苦闷的精神危机以及人际关系的异化。

摘要:默里·贝尔的短篇小说《寂静》反传统小说重情节叙事和人物刻画的常规, 具有后现代主义小说情节淡化, 人物形象模糊的特征。此外, 该小说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和人际关系异化、疏离这一创作主题, 颠覆了“伙伴情谊”这一最能体现澳大利亚民族精神、并且最为澳大利亚传统小说所青睐的主题,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反传统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默里·贝尔,《寂静》,后现代叙事特征,视角转换,并置,直接引语,伙伴情谊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追踪20世纪澳大利亚文学[J].译林, 2002 (4) :205.

[2]Robert Ross.World Literature Today (Winter/2000) , http://www.complete-review.com/authors/bailmury.htm

[3]Wilde W H.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67.

[4]Murray Bail.Contemporary Portraits.St.Lucia, Q:Universityof Queensland Press, 1975.

[5]Leech G, Short..Style in Fiction[M].London:Longman, 1981:322.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23.

[7]曼宁·克拉克.澳大利亚简史[M].中山大学翻译组, 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3:185.

[8]吕万英.从mate看澳大利亚文化传统[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82.

[9]蜀宁.一曲咏唱“伙伴情谊”的高歌[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9 (5) :32-34.

篇13:“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些现象,或曰历史循环发展的必然,或曰事件的机缘巧合,再度印证了美国批评理论家詹明信有关“第三世界文学与民族寓言”的论断。在他看来,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永远是政治知识分子”(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新历史主义和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240页),他们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投射于政治,是生存意识迫使他们把民族主义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上,而这种民族主义不仅是对地理概念上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更是对自身“民族性”的深刻反思。

正因此,当西亚北非变局以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令国际中东事务专家、政界、史学界、媒体人士“失语”时,我们却在阿拉伯文学家那里找到些许令世人对变局迷惑不解的答案,至少能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语境来看当下变局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征候。

优秀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有着独特视角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小说的叙述者,更是他自己所观察的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参与者,他的性格、文化心理和整个命运都维系于这一社会环境;而他的精神文化性格一旦形成,便又作为这一环境的构成因素,汇入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思潮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纵观阿拉伯当代文学,我们不难看到,作家们将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城乡与农村等关系不和谐带来的社会衰败、政治腐朽、文化破碎和人格分裂等弊端整合在文本里,赋予文本“复义性”或“寓言性”(赵白生:《外国文学评论》,一九九七年二期,25—29页),他们或以曲折的文学笔触,或以明了的政治立场,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局有过警示和预言。

早在二○○二年,埃及小说家阿拉·阿斯旺尼(Alaa Al Aswany)的小说《雅古卜彦大厦》(The Yacoubian Building)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阿拉伯社会强烈的反响,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二○○六年跃居票房榜首,一举荣获二十八届埃及电影奥斯卡七项大奖,并包揽了同年在巴黎举办的第八届阿拉伯电影节全部奖项,以及国内外其他几十个奖项。

小说中那座经历了四分之三世纪的风风雨雨、朝代更迭、而今行将倾覆的大厦便是当今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一个缩影。正如一位法国评论家所言:“如果埃及是一座大厦,那么这座大厦的名字必定是雅古卜彦大厦。”(阿拉·阿斯旺尼:《国际传媒上的一位斗士形象》,伦敦《生活报》二○一一年二月七日)二○○八年,阿斯旺尼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懑地表示:“专制统治者诛杀了埃及的精神,遮蔽了埃及的光芒……我们生活在埃及历史上最糟糕的一个时期。阶级差别从未像今天这么悬殊,统治者在卫生、教育、民主等一切领域都告失败……有这么暴虐不公的政权,有这么逆来顺受的人民,连梦想都变得无比艰难……埃及的生活如此不堪,无法再沉默下去。一切都该改变,也必定会改变。我觉得前方有巨大的意外在等待我们。”(Pankaj Mishra,“Where Alaa Al Aswany Is Writing From”,《纽约时报》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埃及另一位小说家艾哈迈德·哈立德·陶菲格(Ahamad Khlid Taufīg)的反讽小说《乌托邦》(Utopia,2008)对极权统治造成的阶级对立给予深刻的剖析和揭露。小说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即二○二○年,埃及将涌现出一座“完美城市”,这座城市被作者反讽地安置在开罗市中心穷人居住地舒卜里城区,成为一座专属于富人居住的“乌托邦”——一座禁止“赤贫阶层”靠近的“富庶之城”,这个“乌托邦”居民拥有财富和权势,他们住在高宅大院里,势力伸向四面八方,此外,还有“海军陆战队”的保护,个个操着流利的英语,讲着蹩脚的阿拉伯语。这里的居民每人都垄断一种行业,垄断的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加剧了他们的极权和傲慢。

如果说“乌托邦”要实施什么“平等”原则的话,确实也有,那就是,首先,所有的富人无一例外地都一样富,所有的穷人都一律赤贫,他们既无历史,又无身份,“富”是富人共同的身份,“穷”是穷人共同的身份。其次,在价值和伦理上,二者同样的堕落:前者——那些统治精英们——奢侈挥霍,沉溺毒品,精神空虚,以豢养“宠物”为乐;后者则遵循“森林法则”,以宠物的残羹冷炙和城市垃圾为生,饥饿抹去了合法和非法的界限,抹去了人的起码尊严,整个城市笼罩在法律和宗教的阳光难以穿透的瘴气中,政治无力,宗教不举。最后,这两种人都作为单纯的动物而存在,听凭本能和欲望的支配,没有目标,没有价值。最终“完美城市”里只剩下两类人:猎人和猎物,相互残杀是维系二者的唯一关系,他们互相从对方那里掠夺财富,一方是为了满足兽欲,另一方则以此表达仇恨和饥饿。作者暗示那“虚妄的稳定”预示着死亡和灾难即将发生在这两类互相仇视的人身上,因为生存的法则已变得如此简单:吃人,或者被吃。这种荒唐的两分法必然导致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小说还为民族政权的消亡唱起了挽歌。第一,作者将小说的场域“乌托邦”反讽地安置于以脏乱差著称、治理程度十分低下的开罗老区舒卜里区,暗示民族政权已从穷人的土地上转移到居住在“完美城市”的富人手里,而那些宽阔的街道,敞亮的学校、图书馆和电影院则只能出现在主人公对昔日的回忆中;第二,小说暗示启蒙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塔哈·侯赛因(Th Housayn,1889—1973)在其著作《埃及文化的未来》(一九三八)中所设想的“实现民主、公正、平等的政权”已成为时间的废墟。

一八一六年,被誉为“埃及新闻之父”的塔哈塔维(Tāhātāwī,1801—1873)作为埃及官方首批赴法留学生的指导老师,在法生活五年,主攻法阿翻译,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开启了埃及现代化的进程,算来迄今已近二百年。作为既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又是现代文明的启蒙者的埃及知识分子,经历了民族主义、激进主义、民粹主义、调和主义、保守主义、颓废主义思潮的冲击和更迭,走过了一条由豪情到沮丧、由狂热到颓废、由空虚到幻灭的艰涩之路。诚如埃及作家、二○○八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得主巴哈·塔希尔(Bahaa Taher)在一次访谈中坦言,自己的获奖小说《日落绿洲》(Sunset Oasis)“旨在表达两个世纪来阿拉伯知识分子在祖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沮丧和绝望”。

而伊拉克小说家阿里·巴德尔(‘Ali Badr)的小说《萨特主教》(,2001,该小说获得二○○一年国家小说奖)则以辛辣的讽喻勾勒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群像,描述了一个失去生命活力、处于凝滞状态的文化真空。

《萨特主教》以两个并行的维度表明对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一条是代表着“民族知识分子”的三位人物:一位是一心想建构“阿拉伯存在主义”的巴格达青年阿卜杜拉·哈曼,他称自己为“萨德尔派的萨特”(萨德尔派是伊拉克政府的反对派,属于什叶派家族),此公负笈巴黎,回国后除了满口存在主义理论外,还娶回一位法国姑娘。他一心想打破传统,向阿拉伯人传授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天真地以为自己成了“萨特”,娶了法国人,就拥有了全部的西方文明,可是他所有的生活就是谈论着存在与虚无、厌恶与苦闷,在酒肆、妓院里度日,以掩盖自己于现实毫无意义的“宏图大志”。另一位是号称马克思主义者的“守财奴式的犹太人”沙乌勒,此公常常是说一套做一套,一边满口宣称社会的公正和人类的平等,一边聚敛横财。还有一位自称是托洛茨基派的代表人物埃德蒙,他常常谈论穷人的生活、飞涨的物价和推翻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革命。这三位人物彼此间常常发生冲突和纠葛,存在主义者极力想取代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托洛茨基派从未停止过对存在主义者的排斥和追杀。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伊拉克各种社会思潮奔涌流变,整个文化界被各种社会思潮、流派、学说及其彼此间的冲突和纠葛所占据,各种主义借着“民族知识分子”的形象,粉墨登场,大家追风效仿,形成了伊拉克特有的痞子文化和文化痞子,各种主义背后充斥着的是空虚和过场,泛起一层层文化泡沫。这些知识分子用言辞堆砌而成的关于“解放”、“革命”、“存在”的“宏大叙事”,以及以那些脱离了西方历史语境的“文化碎片”支撑的幻想对伊拉克的现实毫无意义,它只能消解民族的“集体记忆”。在作者看来,历史和文化就是陈述市井民情,世道人心,而独立以后的伊拉克被划分成民族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几个阶段,将历史置于空无之中,所谓的阿拉伯属性业已成为转瞬即逝的幻象。

另一维度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巴格达城里的各色无身份感族群,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库尔德人、土耳其人、犹太人、伊朗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等,由于宗教和血统上的原因,他们被归为“少数族裔”,受着国家内部的殖民,这种“巴格达混居”模式使这个城市失去了统一的民族属性,它不过是一个“多种族裔并存的地理空间”而已。

伊拉克这种“马赛克式的混居”方式是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的缩影,由于历史、宗教、文化、地理等原因,阿拉伯国家大都是由不同教派、种族、部落、氏族组成的多元社会,它远不是一个统一的公民社会。由于国家、社会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许多人将自己所属的族群、教派利益置于国家与民族利益之上,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往往以宗派的亲疏决定一切。这种宗派主义不仅损害了国家的法律与制度,而且阻碍了一个健全国家应有的公民社会的建设。阿拉伯有识之士对于宗派主义的危害有着深刻认识:“毫不夸张地说,宗派主义是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它是国家与祖国身上深深的伤口,它永远携带着内战的种子,是外国干涉可能依赖的支柱,它会削弱政治反对力量,并几乎宣告民主不可实现。”(亚辛·哈智·萨利赫:《作为政治控制战略的宗派主义》,载贝鲁特《文学》杂志二○○七年第六期)

如果说民族属性日趋消融在现代文化的泡沫中,而亲缘关系和宗派习俗又取代了法律、公理与国家认同,那么文化极权和极权文化造成的知识分子异化进一步给民族和人民带来了灾难。叙利亚作家法瓦兹·哈达迪(Faw z Had d)在他的巨著《背叛的译者》(,2008)借喻“翻译”来阐释“忠实”与“背叛”的关系,对昏聩、腐败的阿拉伯文化极权制及知识分子的异化进行审视。

小说主人公哈米德·萨利姆是个崇尚民主、科学和人道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本着爱国的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修改了一部翻译作品的结语,结果成为政府文化监察机构的牺牲品,监察机构并不去关注翻译的内容是否真实,只关注译者的译文是否被当权者接受。掌管文化领导权的“知识分子”对“异端”知识分子进行残酷迫害和打击,而那些不肯趋炎附势、坚持自我的知识分子被判决为“背叛的译者”,必然遭到权力工具——那些政客化、市侩化的知识分子的围剿。

在斑驳复杂的现实面前,知识分子逐步分化、蜕变、沉沦,民粹知识分子心灰意冷,较多智巧的知识分子顺风使舵、季节性地流转于各派之间,忙于窥视周围人们的行为和动向,观察社会风潮和时局变化,密切关注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权衡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以便不时地调整自己的话语和姿态。有的知识分子成为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打击“国家公敌”的“探秘文人”;有的知识分子成为用其权势掩盖其无知和思想平庸的“官场文人”;有的知识分子成为利用“文人的饥饿”将文化商业化的“承包文人”;有的知识分子成为通过剽窃和威逼利诱的手段来消弭文学应有的尊严的“盗贼文人”。

作者把这种代表民族心理阴暗一面的文化称为“黑手党文化”,它不仅封杀“背叛译者”的思想,切断他们的生计,以欺诈、造谣、诽谤的卑劣手段对他们进行精神恐吓和残害,而且还调派听话的文人来讥笑、打击和抹杀真正优秀的作品,以破坏先进的文化来延续贫瘠文化和文化贫瘠。

这种文化极权和极权文化实际上是民族劣根性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现代人身上的顽强延续。埃及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受友人访谈时,曾对纳赛尔领导的一九五二年革命做过一番议论:“一九五二年革命胜利后,埃及人民突然发现:他们的领袖是自己人,是平民百姓的儿子,而且充满了爱国热情。于是,再没有必要闹革命反对政府了。最初,他内政外交的一切举措都令人称道,于是人们支持他,拥护他。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专制的统治方式并没有改变,于是重又回到听天由命、与世无争的状态,延续了七千年的老毛病复发了。”(《与拉贾·尼高什的谈话》,收入《自传的回声》,马哈福兹著,薛庆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二○○一年版,176—177页)优秀作家对国民心理的考察不乏对历史轮回的忧虑。

无论是“乌托邦”居民的两极分化、一方独霸,还是“萨德尔派的萨特”移花接木导致民族属性的式微,抑或是权力机构内部“忠诚”与“背叛”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到,内在的“民族劣根性”和外在的“现代性后果”带来的社会结构性问题,是当今困扰着阿拉伯世界的根本问题,尤其在以伊斯兰教教义及军人管制来维系四方的阿拉伯社会,威权主义、神本主义、宗派主义一方面借助“宗教”的名义;另一方面披着“现代化”的外衣,使大众成为强权这块刀俎之上的鱼肉。被安东尼·吉登斯称为“那头猛兽”的现代性其“甜蜜的理性”并没有为第三世界的民族创造出一个能够预期和控制的世界,反而因包含在其制度性内部的断裂性特点,将阿拉伯世界带入两难境地:现代社会制度与传统社会秩序的断裂,导致了以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建构起来的现代社会制度以更为集中的形式把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连接在一起,这使得以“家长制”(神、父权、君王三位一体)一统天下的阿拉伯社会主奴关系成为流行文化;科学(知识或理性)和宗教的断裂,导致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自然与精神、感性与知性、知性与理性、自我和非我等,使得无论是坚持理性律令的客观性的科学,还是仅靠权威而没有将人类普遍价值融入道德的宗教,二者都无法塑造出民族的伦理总体性,而包含在现代性内部的主体性原则足以让个人的欲望发展到极端,最终导致“大多数人陷入了贫困,……它所导致的后果却是:财富越来越容易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参阅亨利希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所写的导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Frankfurt am Main,1983,18页)。在韦伯看来,现代化体系的特点就是财富和权力的极大不平等。这必将导致小说《一九八四》所描述的悲惨城市的出现:相互间的仇视、残杀是维系城里居民唯一的关系,政治乏力,宗教僵化,国家机器凝固,原有的民族心理制衡文明形态遭到破坏,精神之维日趋荒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相关文章:

高考满分作文06-21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06-29

高考满分作文集锦06-30

高考语文作文满分06-30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06-30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06-30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06-30

高考满分作文秘笈06-30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06-30

高考满分作文经典06-30

上一篇:学科竞赛计划书下一篇:八天背完六级词汇 从47分到7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