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2024-04-08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健全农业社会化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精神,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XX农文〔2020〕14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业农村发展基本情况(一)产业有基础 XX县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454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耕地面积102.5万亩,粮食、花生、油料产量居全国百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19年,全县粮食种植以玉米、小麦为主,播种面积151.36万亩,粮食总产67.57万吨。其中,夏粮种植面积91.4万亩,单产426公斤/亩,总产38.9万吨;

秋粮种植面积64.5万亩,单产444.5公斤/亩,总产28.67万吨。

全县有农户22.49万户,承包耕地面积101.38万亩,户均承包耕地面积4.51亩。截至2019年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3.7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3.13%,其中百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21万亩。牛、羊、驴、猪年出栏120万头(只),禽出栏2500万只,畜牧业年粪污总量200万吨以上,有丰富的有机肥等农业废弃物资源,为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奠定了充分条件。

(二)服务有保障 近年来,我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3312家,托管经营服务面积20多万亩。

(三)技术有支撑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全县共有乡、村两级农业技术员326名,农机员280余名。县农业农村局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0名,硕士以上研究生5名,能够成立专家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四)地方有热情 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投入资金10多亿元,建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红薯、蜜瓜、蔬菜七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群众接受社会化服务的愿望强烈。通过实施该项目,将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保护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促进我县玉米、小麦等粮食主导产业发展,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五)项目有基础 2014年以来,我县已连续多年承担实施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通过多年的实施,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项目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全县预计实现托管服务面积3万亩以上(托管服务资金300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支持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一是集中连片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服务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将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政策引导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广泛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三是努力培育服务主体,推动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向集中统一现代农业发展。

三、项目实施内容(一)确定服务产业和关键环节。

1.项目主导产业。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2.项目补助环节。按照《省2020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文件中财政资金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补助金额不超过100元的规定,对小麦、玉米、水稻以下农业生产环节中实施全程托管服务或半程以上托管服务的进行补助,仅开展单环节服务不予补助,具体补助环节如下:

(1)小麦:旋耕、播种两个环节。

(2)玉米:收获、运输、秸秆还田三个环节。

(3)水稻:收获、运输、秸秆还田三个环节。

3.确定补助标准和面积。

项目补助标准和面积:一是参照2019年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旋耕、播种、收获、运输、秸秆还田各环节按照市场价格测算、评估,旋耕作业服务费市场均价为50元/亩,播种作业服务费市场均价为15元/亩,收获作业服务费市场均价为65元/亩,运输作业服务费市场均价为20元/亩,秸秆还田作业服务费市场均价为50元/亩。二是按照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要求,确定小麦+玉米全程托管服务补助标准为60元/亩(作业成本为200元/亩);

小麦+水稻全程托管服务补助标准为60元/亩(作业成本为200元)。三是项目实施服务面积50000亩,以小麦+玉米轮作服务面积为主,占比在90%以上。四是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每亩补贴标准为60元,服务面积不低于50000亩,累计补助资金300万元。

4.项目补助方式。资金补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实施完毕并经审核验收合格后,对承担项目的服务组织按照实际作业亩数兑付补助资金。

5.项目实施区域的确定。通过县乡宣传发动,根据各乡镇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规模种植情况,初步确定三义寨乡、谷营镇、南彰镇、考城镇、许河乡、仪封乡6个乡镇作为项目实施区域。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实施区域调整。服务组织在项目区域内和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与自愿接受托管服务的村、户签订“服务协议”,总服务协议面积大于等于承担项目面积,同时,通过所在村、乡镇政府进行逐级申报,村、乡审核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

6.项目实施原则。

(1)坚持服务小农户。引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受益小农户占比不低于60%。

(2)坚持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生产。

(3)坚持服务重要农产品。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4)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不能干扰农业服务市场正常运行,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长期健康发展。

(5)坚持服务双向自主选择。承担项目服务组织推广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农户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

(二)项目时间节点安排 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为:2020年5月——2020年12月底。具体安排如下:

1.工作方案制定阶段。5月,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初步确定项目实施区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以县政府正式文件报省备案,并下发到各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

2.优选确定服务组织、签订协议阶段。6月,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组织,合理分配项目面积,公示无异议后及时签订合同;

服务组织在县、乡两级指导开展服务,并与承担项目村、户签订服务合同,防止“政策垒大户”,原则上要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所占比重低于40%。

3.提供作业服务阶段。7月—11月,按照项目时间及有关程序,结合作业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4.督导检查验收阶段。7月—11月,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适时验收。

5.兑付补助资金阶段。10—12月,项目验收合格经公示无异议,财务审批手续完成后,县财政局按照程序授权到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将补助资金兑付给服务组织。

6.总结阶段。12月,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归纳总结并进行绩效评价,将工作总结和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三)制定标准 1.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服务组织应具备的标准:承担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较强的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托管服务组织,如专业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1)基本条件。依法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并达到“六有”标准,即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银行账号,完善规章制度,挂牌经营,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从事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

(2)拥有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内容(耕、种、防、收)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场地、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等。

(3)有良好的信誉度,在过往参与政府项目工作中,特别是服务的内容和结果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没有违法违纪和不良记录。

(4)能够自愿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和项目乡镇、村的监督管理。

(5)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后,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服务任务,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服务任务的,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2.服务效果应达到的标准:

(1)旋耕作业应达到的标准:旋耕深度不低于12公分,作业完成后地面平整,土层疏松,达到待播状态。

(2)播种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小麦播种深度3—5cm,下籽均匀、深浅一致,平播接行准确,行距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起落整齐,播行要直、不重不漏、到头到边、不断条、无浮籽、无天窗。水稻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做到合理密植。一般插秧规格为30×10~12厘米,25~33穴/平方米,5~7株/穴,基本苗数125~200株/平方米。达到早、密、浅、正、直、匀、满、齐、扶,边插秧边同步补苗的标准。

(3)收获作业应达到的标准:还田秸秆切碎合格率≥90%、割茬高度≤20cm、籽粒破碎率≤3%(倒伏、灾害性天气除外),玉米收棒、水稻收籽。

(4)运输作业应达到的标准:运输工具应无污染,做到专货专运,严禁多货混运,不应与化肥、农药工业品等有毒有害物质混运。农副产品的包装与运输,要实行专用袋包装。

(5)秸秆还田作业应达到的标准: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cm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四)优选服务组织 2020年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项目的服务组织,原则上确定承担项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少于3家。

服务组织确定后,项目主管部门与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合同;

承担项目的服务组织按照时间节点推广服务面积并及时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服务合同要本着服务组织和服务用户均受益原则,明确服务内容、作业量、作业时间、质量要求等。承担项目服务组织和各村、户签订的服务合同由村委会确认后在项目村公开栏进行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逐级报送乡(镇)和县两级存档备查。

(五)监督项目实施 为有效监督服务组织为广大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关服务,及时指导做好各项服务图表资料的填写,县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监督组,开展全程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监督指导:

1.监督质检。一是监督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完成合同面积所需农业数量。二是按照作业时间节点检验服务组织服务环节质量,确认质量合格、面积准确,填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业单》(附件2),并对服务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村委会、乡镇(街道)政府盖章生效。三是保留好监控数据、影像、照片等监控质检资料。

2.公开公示。服务组织法人代表、项目村负责人和验收员三方签字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业单》以村为单位汇总后,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留存公示照片),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3.补贴资金申请表。公示无异议后,村委会在进行全面核实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填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贴资金申请表》(附件3),加盖村委会公章报乡镇(街道)政府,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上报县主管部门作为结算的依据。

(六)核查验收 1.申请验收。作业结束后,由服务承接主体提出申请,填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情况汇总表》(附件4)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对象承诺书》(附件5),农户按合同约定的作业价格支付作业费,并签字确认,由承接主体整理上报县农业农村局。

2.抽查复核。县农业农村局及时安排工作小组,采取抽查方式对服务对象、农户编号、服务面积、服务方式、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复核,及时形成抽查报告材料上报给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抽查复核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项目村100%抽查核验,抽查农户比例不低于托管户数的5%。

3.验收报告。核查验收结束后出具质检验收报告,对验收核实确认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实际合格作业面积作为拨付作业补贴依据。实际作业面积少于应作业面积的服务组织,农时允许情况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应作业面积。

(七)兑付补助资金 项目验收合格经公示无异议,由县农业农村局出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贴资金兑付结算单》(附件6),向县财政局申请办理补助资金结算事宜,财务审批手续完成后,县财政局按照程序授权到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将补助资金兑付给服务组织,严禁现金支付。

(八)绩效评价 按照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目标,及时进行效果分析,认真撰写绩效评价报告,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绩效评价采取公正公开、客观真实的原则,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拨付进度、管理机制创新、资料档案管理、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服务对象的生产数量、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评价。

(九)项目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完成后,项目主管部门及时收集整理实物动态影像资料,总结典型模式、成功经验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四、项目实施流程 1.选定服务组织。在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小农户和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需求意愿,掌握当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及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模、能力、信誉、服务价格等基本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在县域内外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服务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市场化运营规范的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单环节社会化服务组织原则上不少于3个,鼓励服务组织跨区域开展服务。

2.签订服务合同。选定的服务组织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服务合同要明确服务地块、服务面积、服务内容、作业时间、质量要求、收费标准、补助标准、质检验收和违规责任等内容。

3.提供作业服务。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提供相关服务,并核算各环节的服务面积,确保项目任务面积保质保量完成。

4.拨付补助资金。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服务组织每一个服务环节提供的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核验。质量验收合格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按照服务实际作业量和补助标准计算办理补贴资金结算,财政部门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5.开展绩效考核。项目完成后,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收集整理县级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相应证明材料,开展自评打分和绩效自查自评,主要对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绩效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项目方案重点考核其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实施重点考核制度建设、开展宣传培训等情况;

绩效重点考核生产托管面积完成情况和实施环节、服务对象是否合规、服务质量等。项目绩效自查自评完成后,要形成本县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包括项目实施情况、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评价结论等。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政府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和乡镇等单位,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和有关乡镇为成员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领导小组(附件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方案,提出绩效目标,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支持环节和运行机制,负责工作的执行落实和政策宣传,批复项目实施主体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和有效模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社会化服务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乡镇要建立由主管乡镇长为组长,乡镇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等有关人员参加的项目工作质量监督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检查,对服务组织进行质量监督,各村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确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进行。

(二)高度重视,保障经费。县政府安排5万元项目实施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专家团队服务、宣传培训、监督检查、项目验收与工作指导,经验总结与政策措施完善等。

(三)督导检查,确保实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承担项目的服务组织,项目乡镇、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规范服务组织参与作业的机手和机具,做到机手、机具证照齐全有效,依法合规保障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顺利进行。

(四)宣传引导,深化服务。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栏、喇叭广播、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项目建设政策内容和要求,切实做到让群众明白、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现场指导机手解决在作业服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承担项目服务组织要及早开展农机具检修调试,确保农机具良好技术状态,开展全程安全生产管理。

(五)资金监管,专款专用。农业、财政部门制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标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严格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监管,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公开电话,受理质疑。公开县级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举报电话:1;

县财政局举报电话:。对个别农户提出要求复查的,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组织调查、核实、处理;

同一个村内有3户以上农户要求复查的,由县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联合调查处理。

篇2: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为落实好我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集中式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XX乡2021-2022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城X公里处,与XX、XX毗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行政村,XXX户XX口人,耕地面积XX亩,林地面积XX万亩。主导产业为玉米种植、黑山羊养殖和连翘采摘,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粮食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我乡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XX个,农机合作社XX个。全乡联合收割机XX台,大中型拖拉机XX台,为我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目标

聚焦玉米生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促进形成稳定活跃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市场,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绿色生产,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项目任务

今年全乡承担的试点项目资金XX万元,完成托管服务面积XX亩以上。

1.补助环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环节、扩大覆盖范围、集中连片推进”原则,根据本乡实际,对农业生产关键且薄弱、单个农户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环节进行支持。

2.补助对象。主要是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较强的承担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合作社等托管服务组织。

3.补助方式

资金补助为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即每个环节实施完毕并经审核验收合格后,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服务组织按环节兑付补助资金。服务组织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服务合同实际作业量对服务组织进行补助。

4.项目实施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2021年10月31日之前,乡人民政府出台实施方案,确定服务主体等前期工作。

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服务主体完成全部合同的签订工作,并报送乡人民政府备案。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完成全部项目的服务工作。

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15日之前,对分环节验收工作进行汇总。

(二)项目服务组织主体选择标准及托管服务效果

1.项目服务组织标准

(1)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等证照齐全,年报、税务报送等正常有效。

(2)具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原则上从事社会化服务2年以上,社会反映良好,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群体性上访事件等。

(3)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农业技术力量,各类机械经过年审,农机人员证照齐全。

(4)具备与服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及必备的办公设施,有相应的工作制度。

(5)具备农业生产、托管的信息收集管理能力,服务档案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

2.托管服务效果及标准

(1)作业机手要严格按照机械调试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托管环节作业到位。

(2)耕要深浅一致,达到25-40cm,纵到边横到面,不留死角,作业面平整。

(3)种要下籽均匀,深度适当,不断点,不遗漏。

(4)防要做到药水配释到位,作业区内喷洒匀称,覆盖无死角,无人机平缓作业。

(5)收要做到无明显漏收漏割。

3、托管服务面积

农业托管项目全乡实施30000亩,设及12个村。

4、各环节费用情况

四个环节市场价分别为:

(1)、秸秆还田+旋耕每亩70元,春耕每亩45元;

(2)、机械播种每亩30元;

(3)、机械收获每亩100元;

(4)、病虫害防治每亩20元(含劳务及农药)。

单独完成一项每亩按40%进行补贴,四个环节累加共完成3万亩。

四、项目实施流程

(一)确定服务组织。

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广大农户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需求意愿,掌握辖区内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及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模、能力、信誉、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基础上,出台本乡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并公开规范择优选择服务组织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促进公平竞争的社会化服务市场形成和切实保障服务效果。考察公示后的服务组织上报县农村经济经营发展中心。

(二)签订服务合同。

参加实施项目的服务组织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地块、服务面积、服务内容、服务价款、作业时间、质量要求、质检验收等内容。并在作业村公示栏内公示本组织的服务内容、地块、面积、价款等相关信息。

(三)提供作业服务。

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提供相关服务,作业完成后由服务对象签字确认,对服务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服务面积以平台作业数据(农机GPS设备)为准。

(四)监督项目实施。

乡人民政府要监督服务组织的作业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作业动态,指导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不能按照合同规定推进工作的服务组织要及时做出调整。

(五)检查验收。

1.项目自验。项目完成后,先由项目实施主体自行验收,验收数据以智慧农机终端或农户签字为准。认真填写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作业表,经所在村核实签字盖章后,在村委公示栏公示一周。公示期满后,各村要对本辖区的农业生产托管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乡人民政府。

2.乡验收。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在项目实施主体自验、公示无异议后,向乡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由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验收。

(六)拨付补助资金。

各村将实施主体作业表、发票、合同、平台作业数据(农机GPS设备)、本村项目汇总表等相关资料报乡人民政府。乡核实、县级抽查无误后,拨付项目补助资金。乡核查、县级抽查不合格的不予拨付补助资金。

(七)项目总结。

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整理实物动态影像资料,总结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及时上报乡人民政府和县农村经济经营发展中心。

(八)绩效评价。

项目完成后,乡政府要对项目内容开展情况、实施效果、验收情况、资金兑付、档案资料存档情况等进行自查,开展绩效考核,并报县级给予总体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工作顺利推进,乡政府成立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经管站,由经管站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附件1)。

(二)强化实施指导。

乡经管站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指导,推动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乡政府要加强对托管服务主体履约情况的监管,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对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等情况,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取消其服务资格,追究其违约责任。

(三)强化资金监管。

根据县财政局会同农村经济经营发展中心出台的《XX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补助资金使用范围、开支标准。乡政府和各项目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四)强化宣传引导。

积极引导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加强服务质量和价格监管,推动制定行业服务标准。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充分尊重广大农户和服务组织意愿,注意调动广大农户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良好环境,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和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加强农业生产托管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

XX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承诺书

为按时保质完成好我乡实施的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托管试点服务项目,郑重承诺:

一、严格按照组织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补助作物、补助环节、补助标准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拨付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篇3: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保障机制普遍缺失

以湖南省目前最为成熟的农机服务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 这两类服务组织面临企业售后“断档”、“包揽”生产风险等困难。

今年春耕期间, 长沙县三明农机合作社有好几台旋耕机出了故障, 无法正常作业。尽管多次联系厂家和经销商, 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导致当地农民近千亩耕地无法及时翻耕。合作社负责人周菊明告诉记者, 这种因找不到配件或维修不及时而耽误生产服务的情形, 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农忙时节的“固定节目”。

湖南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岳云告诉记者, 目前农机生产厂家售后“断档”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原因一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老机器停产后, 相关配件就会停产, 即使两年前购买的农机, 在市面上可能都找不到配件;二是销售半径大, 服务半径小。由于一些外地厂家在当地并未设立售后服务点, 出现“我来给你修一次, 修理费还不够路费”的情况。

在常德市从事统防统治服务的刘开健则自嘲是“为老天爷背黑锅的专业户”。2013年, 常德部分乡镇因天气导致粮食减产50%以上。尽管事后当地农业部门出具了权威鉴定, 但遭受损失的农民认为这是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刘开健的责任, 并拒绝支付服务费用, 刘开健的公司当年因此亏损50万元。

“病虫害防治是露天作业, 受天气影响的程度很高, 没搞好确实容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但农业生产其实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遭遇损失, 农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归咎于服务组织已经是个普遍现象。”湖南省农委植保站副站长唐会联介绍, 湖南省目前登记备案的1345家统防统治组织, 几乎都出现过赔偿或收不上服务费的情况。“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实力都不强, 注册资本普遍在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 纯利润也就10%左右, 一旦出现纠纷或赔偿, 一年就算白干了。”唐会联说。

重农民轻组织、重技术轻售后

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如何保障其正常运作往往被忽视。政策制定上, “重农民轻组织”的观念一直存在。

2009年,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湖南分公司曾试点专门针对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责任险, 由于当时统防统治刚刚出现, 市场还未成形, 这一险种因“每个县一年只能做成一两单”, 一年多后取消。

近日, 当从记者这里得知目前湖南省登记备案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已经达到1345家、服务面积突破千万亩时, 该公司责任险部副经理杨敏龙显得非常吃惊:“我们一直以为这一块市场很小, 所以从2011年之后就再没关注过。没想到最近几年发展这么快, 看来这个险种值得重新做。”

唐会联介绍, 湖南目前有多种鼓励农民种粮的补贴, 但没有一项扶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专项资金, 全省范围内也仅隆回县通过县财政对此进行了补贴。

农机服务方面, 由于最近几年农业装备制造处于技术赶超期, 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售后”的问题。湖南省拖拉机战略联盟秘书长朱洪超直言, 当前农机制造企业“重技术轻售后”问题已非常严重, 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 这一态势恐怕还将持续五到八年。

在湘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宁看来, 售后缺失还与农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不科学有关。

刘宁告诉记者, 农职院校教学和市场需求不对口等原因, 造成了新型农机“无人会修”的窘境。“我从事这行20年, 仍有几十种农机不会修。像最近几年出现的植保飞机, 湖南全省能找出十个人会修就不错了。”刘宁说。

此外, 由于竞争激烈, 产品更替频繁, 大部分厂家都不愿冒压货风险大量生产配件。而现行农机推广和补贴目录也存在“南北不分”和“喜新厌旧”的现象。“现行目录里大多农业设备只适合北方平原地区, 而且基本由北方厂家生产。”刘宁说, 目录还鼓励推广新产品, 一些厂家由此热衷逐新, 售后服务更难跟上。

多管齐下, 发挥“农业服务员”潜能

因其服务农民的重要性, 农业服务组织已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与家庭农场、职业农民获得的多种支持相比, 对这些“服务员”的服务却少得可怜。业内人士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以发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最大潜能。

一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民选择的前提下, 政府要进行适度引导和管理。刘宁认为,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引导政策, 确保农业设备配件和其他高消耗易短缺生产资料的保有量。同时, 鼓励企业建设区域性农机农技服务中心, 为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和售后保障。

二是充分重视现代农业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业内人士反映, 目前很多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都通过“阳光工程”等方式接受培训, 但在实际作业中学员几乎都要“回炉再造”。唐会联表示, 由于农业生产已被细分成多个环节, 因此相关培训必须突出系统性、专业性。朱洪超认为, 除了要加强农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外, 还应鼓励相关厂家成为培训主体。

篇4: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近期,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即将下达地方。为确保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实施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

(一)做好畜禽良种繁育工作

畜禽良种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础。2016年,继续支持生猪、奶牛、肉牛、羊、牦牛良种更新和奶牛胚胎引进,具体要求按照农办财〔2014〕60号和农办财〔2015〕8号文件执行,各省可综合考虑本地精液或种畜市场价格等因素,对补贴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当地能繁母畜存栏等情况,合理安排分畜种补贴任务,2015年结转资金要尽快使用完毕。启动肉牛胚胎、优秀种猪、蜜蜂良种补贴试点。肉牛胚胎补贴,主要是对经农业部批准从国外引进优质胚胎的种公牛站给予补贴。优秀种猪补贴,选择河北、山东、湖南三省开展试点,补贴对象为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购买优秀种猪的种猪场(含种公猪站),补贴品种为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类,优秀种公猪、种母猪的综合选择指数应分别大于等于115、105,其中杜洛克猪的综合选择指数采用父系指数值,长白、大约克夏的综合选择指数采用母系指数值,核心育种场种猪综合选择指数由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统一公布,每头优秀种公猪补贴2000元、种母猪补贴1000元。蜜蜂良种补贴在山东省开展试点,对养蜂场户购买优秀蜂王给予适当补贴,提高养蜂业良种化水平。具体补贴对象、标准由山东省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二)深入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

各地要继续按照《2014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4〕60号)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扩建,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强质量安全控制和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方式。畜禽规模养殖场改扩建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和奶牛。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扶持推进生态、循环、节能、减排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南方水网地区要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农牧发〔2015〕11号)要求,加大生猪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设施改造升级,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各地在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推进中,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创建标准。

2016年继续选择河北、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甘肃、宁夏等13个省(区、市)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试点。试点省要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支持畜牧业发展。项目省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沟通配合,科学设计试点方案,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机结合,探索满足畜禽养殖企业在规模养殖场建设、设施设备改造及饲料采购等方面信贷需求的有效模式,充分激发畜禽养殖企业内生活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农业部、财政部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12个省(直辖市)作为2016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各试点省要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业多功能性拓展、产业扶贫等工作。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可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应折股量化到普通农户或组织成员,使其参与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分配。严禁将补助资金用于农民不参与利润分配、未形成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的项目。

二、关于实施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项目

(一)启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主,适当兼顾棉花、甘蔗、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杂粮等品种,选择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集成示范推广成熟技术模式,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打造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升级版,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持续提升我国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要对运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物化投入,对购买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以及对农业、科研等部门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给予适当补助。

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以县为实施主体,采取自主自愿申报,由各省根据创建任务采取公开方式科学择优确定项目县(创建个数详见附件)。具体实施范围、补助内容、补助标准、考核验收等要求由各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二)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根据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和作物布局,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县(场、单位),以粮食、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为重点,做好土壤检测和肥效验证等基础性工作,及时修正和完善区域施肥配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在此基础上,突出玉米、蔬菜、苹果三大类作物,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积极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探索实施配方肥、有机肥到田补贴,优化肥料使用结构。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有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科学施肥服务。

nlc202309081309

(三)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各地要继续按照《农业部财务司 财政部农业司关于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等财政支农项目工作的通知》(农财金函〔2015〕37号)要求,大力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继续支持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开展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促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采后处理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进一步缓解大中城市冬季蔬菜供给问题。

(四)开展耕地休耕试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探索实行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100万亩,在湖南重金属污染区休耕10万亩,在贵州、云南石漠化区休耕各2万亩,在甘肃生态严重退化区休耕2万亩。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试验示范,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可在划定重点区域内以乡、村为单元,集中连片,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经验和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永续利用。

三、关于实施好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项目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要求,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着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涉渔“三无”船舶治理力度,推进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压减国内捕捞产能,加大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和修复力度。增殖放流物种以重要的、洄游性的经济水生生物物种、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物种以及对水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的水生生物物种为主。其中,经济物种的增殖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子一代,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苗种管理的通知》(农办渔〔2014〕55号)要求。濒危物种的增殖苗种可以为本地种的子二代。要严格履行苗种集中采购程序,规范技术流程,加强公证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放流外来种、杂交种和转基因种,原则上不支持物种跨水系放流,确保水域生态安全。海洋牧场示范区原则上要求项目实施海域已连续开展相关工作3年以上。

四、关于实施好动物防疫补助经费项目

为遏制疫情上升趋势,降低疫病传播风险,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一次性应急防控补助经费统筹用于布病、包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按免疫计划分年度实施。补助经费用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含大连市)、吉林、黑龙江、山东(含青岛市)、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布病防治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购置布病疫苗和防护用品,对牛羊实施免疫或扑杀;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包虫病防治重点省(自治区)购置羊包虫病疫苗、犬驱虫药和防护用品等。布病、包虫病防治按照《2016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和有关技术规范执行。布病、包虫病防治所需疫苗和驱虫药物按有关规定纳入政府招标采购范围,参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自行采购疫苗直接补贴经费的试点。此外,中央财政用于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资金已并入中央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各地要强化工作指导,切实做好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各省农业、财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组织编制本地区2016年相关项目实施方案,于今年7月31日前以联合文件形式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并于2017年1月31日前报送项目实施总结报告。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宣传、项目监管和绩效考评,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附件:2016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任务(略)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16年5月30日

篇5: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助力粮食稳产高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项目试点有关新要求,结合我县前期试点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带动种粮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坚持服务带动小农户、服务粮食生产环节、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着力探索推广双季水稻生产的“大包干”和“五统一”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服务监管,助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把农业生产新型社会化服务业发展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

二、目标任务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把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保障粮食播种面积作为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目标,着力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巩固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地位,坚定不移的引导发展双季稻生产;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合理、有序、适度推进土地流转,坚决禁止“非农化”,坚决遏制早稻滑坡;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中高档优质稻覆盖率在85%以上。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选择在XX镇(服务大包干模式)、XX镇(五统一模式)、XX镇(五统一模式)、XX镇(五统一模式)、XX镇(五统一模式)、XX镇(五统一模式)和XX镇(五统一模式、服务大包干模式)开展双季稻生产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推广工作;原则上每个试点镇择优推荐一个试点服务主体,计划全年完成项目试点面积1.3万亩。项目主体服务范围需涵盖双季稻生产的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绿色防控及烘干仓储等全产业链服务。

三、申报条件

1.2020年12月31日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

2.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则上200万元以上,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设备、厂房、库房和作业人员;大型机械设施原则上不少于15台套。

3.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农资供应、机械耕作、绿色防控、烘干仓储、销售、信息、技能培训等环节。

4.对周边村镇有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内双季稻服务面积800亩以上。

5.群众中信誉良好,服务质量和价格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能够接受农业农村(经管)部门的监管,并在当地农业农村(经管)部门备案。

6.没有发生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损害农民利益等不良事件,无行业通报批评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等现象,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补助标准

根据中央、省、市各级文件要求,本项目资金只能用于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作业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上不高于100元/亩/季。

本方案原则上只补助双季稻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对双季稻服务面积800亩以上的社会化服务主体,给予10万元补助,双季稻服务面积每增加200亩,增加1万元补助;单个主体双季补助总额不超过15万元。补助资金直接补给服务主体,通过服务价格的优惠和提供优质服务让农户受益。

本项目资金为中央财政预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结余资金。如果需补助金额大于结余金额,视各服务主体试点任务完成情况按照比例分配。

五、验收要求

项目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服务结束后,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出具验收报告。经审验合格后,及时汇总有关资料,到相关部门对资料的合规性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按服务合同实际服务作业量和补助比例,对服务主体进行补助,及时兑付补助资金。

六、资金使用

补助资金可以用于提升服务能力的相关支出:购置大型高效植保、农机作业机械,农机维修配件和机库棚建设等资产类购置(已享受各级购机补贴的部分除外);也可以用于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支出:如有机肥、生物农药、材料、燃料等物资购买;宣传培训、人工费用等支出。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主体责任。

要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将之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履行主体责任。要以项目试点带动整村、整镇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对小农户的覆盖率。

(二)注重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目标、实施内容和实施要求,充分发挥好试点的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以及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严格项目监管。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实施规范、程序到位、任务完成。加强服务作业环节监督,提高项目实施的精准性。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对挪用、套取、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篇6: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根据《XX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全力做好抗疫保春耕工作的通知》(X农经函〔2020〕X号)精神,我局组织人员,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内容

围绕粮食生产,实施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对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烘等服务环节的财政补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稳定服务的主体,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集中连片推广绿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项目实施以提升粮食生产效益为目标,确保主要农产品安全;以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重点,通过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农业规模经营;以服务小农户为政策支持主要对象,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为方向,推广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二、目标任务

(一)服务范围和面积。

2020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安排在XX镇,任务面积10万亩。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探索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投入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000万元,开展15万亩小麦收割、小麦秸秆还田(离田)、玉米(大豆)播种和玉米(大豆)病虫防治作业社会化服务。结合玉米(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开展2万亩全托管服务。

(二)支持环节。

⒈小麦一体化收割秸秆还田服务;⒉玉米(大豆)一体化机播服务,要求采用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⒊玉米(大豆)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防治2遍以上。4.全托管服务包括玉米(大豆)播种、病虫害防治和收割服务;5.经区农业农村局认定的已建成秸秆标准化收储场,开展秸秆打捆离田服务。

三、服务组织确定

(一)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标准。

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和条件,原则上参与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单季全托管服务能力不低于2000亩,服务小农户模式成熟,并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服务组织在中国农服网站《XX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登录注册,能够接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要达到“五有”标准,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银行帐户、规章制度、办公场所,以及与服务能力相应的作业机具,作业机械应配备农机定位监控系统。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需达到耕、种、收日作业服务能力500亩以上。单季服务2000亩的服务组织,须拥有9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0台以上,大型一体化播种机械5台以上,旋耕机5台以上,小麦收割机5台以上,玉米收割机5台以上,灭茬机5台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日作业能力在1000亩以上,拥有担架式、自走式喷雾机械2台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农机、农技和植保技术人员各1名以上,技术人员需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或参加相关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

(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确定。

由项目所在镇根据任务面积、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村推荐,公开招标确定服务组织。每个服务组织承担的服务面积单季全托管服务面积不少于2000亩,半托管服务面积不少于5000亩。原则上,每2000亩单季全托管服务区域选择1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每5000亩以上半托管服务区域选择1个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确定后,服务组织与行政村、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协议),合同(协议)格式见附件3。

四、项目资金及补助环节、补贴对象和标准

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安排我区1000万元,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

(一)奖补环节。

2020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环节包括小麦收割、玉米(大豆)播种、秸秆还田(离田)作业。

(二)奖补对象。

补助对象为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奖补标准。

服务费用,其中每亩小麦一体化收割秸秆粉碎还田费用85元,补助25.5元;小麦秸秆打捆离田每亩40元,补助12元;玉米(大豆)播种费用每亩40元,补助12元;玉米(大豆)田管费用每亩30元(施药1次),补助9元。玉米(大豆)全托管服务(种、管、收)每亩190元,补助57元。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离田与秸秆禁烧不得重复补助;对服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最高补贴不得超过10万元。

特殊情况,遇因灾害造成农作物倒伏等情况不利于作业服务,需提高作业服务价格时,由项目区域所在行政村召开由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确定各环节的服务费用,并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提高作业服务价格时财政补助标准不作调整。

(四)奖补方式。

项目资金实行先验收后补助,服务组织为农户服务时登记造册,农户签字确认,经村委会核实同意并签署意见,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复核验收,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验收合格后,将补助资金拨付给服务组织。

五、实施步骤

(一)调研摸底、制定方案阶段(2020年3-4月)。

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农机服务中心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情况;项目镇划定作业区,并进行登记造册。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资金管理、服务考核验收等管理办法。

(二)择优确定服务组织阶段(2020年4-5月)。

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确定服务组织。项目镇做好社会化服务组织与项目区行政村、农户对接,作业区落实情况、服务组织招标情况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质量监管员的确定(2020年5月)。

为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确保项目圆满完成,项目所涉及的村,每村确定1名质量监管员,并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签订服务作业合同阶段(2020年5月)。

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服务组织要与项目村村委会、农户分别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地块、服务内容、作业量、作业时间、质量要求、质量监管员等。服务合同在项目村村级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无异议后,报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镇存档备查。

(五)提供作业服务阶段(2020年6月-7月)。

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分阶段提供小麦收割、玉米(大豆)播种、秸秆还田、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治、玉米(大豆)收割等服务。单项服务过程中,服务组织应在当日、最迟次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录入服务情况(被服务对象姓名、地点、服务作物、服务环节、服务面积、机手等)。

(六)村级作业核实阶段。

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每个阶段服务作业完成后,在10个工作日内提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业单》,项目所在村组织村级质检员、服务农户代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服务质量和作业面积。村委会汇总后,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

(七)镇级核查。

乡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核查验收,每个村核查农户不少于服务区域内农户总数的5%,其中作业方给自己农田作业的必查、作业量大的必查、有举报线索有疑问的必查,要做到项目区村村必到、承担服务的组织家家必查。核查无误后加盖公章,主管领导签字,报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八)区级审核验收。

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服务组织上报的服务作业面积逐村进行抽查,每个村核查农户不少于服务区域内农户总数的5%。审核结束后,由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财政农业项目验收报告》,向区财政局申请办理补助资金拨付事宜。

(九)兑付补贴资金。

项目验收后,补助资金及时拨付给服务组织。

(十)总结上报阶段。

2020年10月底前,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上报省市财政、农业部门。

六、验收标准

(一)小麦机收作业标准。

留茬高度12cm以下,粉碎秸秆8cm以下,秸秆抛洒均匀、秸秆还田;

(二)玉米种肥同播标准。

行距60cm,种肥同播,作业后地表平整,镇压紧实连续,地头无漏播、堆种;

(三)大豆精播标准。

行距35cm-40cm,作业后地表平整,出苗齐、苗匀;

(四)玉米机收作业标准。

玉米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留茬高度不超过3cm,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8cm,秸秆覆盖还田。

(五)大豆机收作业标准。

大豆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8cm,秸秆覆盖还田。

(六)病虫害防控标准。

病虫害控制在相应防治指标以下。

七、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成立XX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办分管负责人、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和项目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方案审定、项目的实施、核实和资金兑付等工作。同时,成立农业、财政、农机等部门和镇、村人员参加的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和验收考核工作。项目实施期间培训、检查、验收等工作经费,从区农业农村局预算中列支,确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培训,培育主体。

农技、农机部门要对参与项目建设的作业机手和质检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机手作业水平和质检员质检能力,确保全员持证上岗。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依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优先满足参与项目建设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大中型拖拉机、小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一体播种机的购机需求,确保项目建设机具落实到位。

(三)严格程序,强化监管。

一是严格项目实施质量监管。项目实施单位特别是质检员,要认真负责检查核实作业质量与面积,确保质量合格、面积准确。二是严格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切实做到“三公示、三签字、三级检查”,即:服务合同公示、作业单公示、补助结果公示;服务组织签字、服务对象签字、质检员签字;村级初审验收、镇审核验收、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抽验、抽查,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四是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将移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篇7: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乡镇创建方案

为了进一步完善三都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的通知》(浙农经发[2013]13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4]2号)文件精神,以及杭州市农业局关于开展杭州市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的通知,三都镇决定开展杭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乡镇创建,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市县要求建成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合作社、示范企业、示范场,在已有示范性省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杭州市“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示范乡镇的基础上,完成“五好”建设,创新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农业服务先进模式和示范机制,努力构建政府引导支持、主体协同参与、机制灵活高效、行为良好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二、创建内容

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和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服务组织培育力度、设施装备力度、平台搭建力度和机制创新力度,以优化农业服务供求协调机制为切入点,着重开展“五好”创建:

(一)服务组织培育好。在建成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按照“1+N”的思路,推动公共服务中心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延伸,培育7家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11家建德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建德市示范等级专业合作社、12家

建德市规范等级专业合作社,我镇“三区四园”中每个产业都有3个以上示范带头作用的大户,鼓励家庭农场逐步替代个体户。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提高合作化服务能力,打造农业合作服务网络。鼓励农民合作组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提升服务力量与水平,加强农民技术的培训;促进形成各类农业主体相互竞争、互相学习、相互合作的服务格局。

(二)服务设施装备好。在我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条件建设:公共服务大厅、标准化检测室、防疫室、培训教室。按照“3+X”服务模式,建立好农业服务供需信息、农产品质量监测、动植物疫病防控、气象预警、农产品展示展销、土地流转等服务平台。“1+N”服务主体拥有提供产前产后各环节服务的配套设施,主要拥有农机化服务装备、农业科技服务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等。

(三)服务范围拓展好。积极培育农业生产服务业,创新服务产品,鼓励合作社开展机械化作业、统一供种、有机肥配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服务;畅通产前信息发布、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资金信贷服务等通道;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拓展产后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冷链运输等服务,帮助当地农户解决销售问题。

(四)服务行为规范好。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六有”服务规范模式。制定服务内容与标准,完善服务职责,妥善调处服务纠纷,服务中心人员、资金、财务、项目管理制度运行良好。

建立各类服务组织档案,围绕示范创建开展技术辅导和服务能力提升的培训。积极开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争取2014年底新增建德市规范化专业合作社2家。

(五)支持政策落实好。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建领导小组。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支持,争取县市安排落实示范创建专项经费,对服务组织的服务设施建设、生产环节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模式总结推广、服务人员知识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创新服务机制,鼓励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农业公共服务,采用政府补贴服务方式,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相关服务。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示范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我镇创建杭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乡镇,提高三都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成立三都镇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农办主任为副组长,农办相关成员为组员,全力配合,共同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2、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思想,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并引导建设一批多元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抓紧工作落实。从实际出发,积极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大力推广实践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引导,推进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监督检查,强化工作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4、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共同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及时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过程中的新动向、新气象,宣传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的工作成效和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共同营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8: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 宁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截至2014 年底,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册的农机合作社240 个、农机作业公司51 个、从业人员6 320 人, 资产总额达到15.2×108元, 流转土地1.01×104hm2;拥有各种农机具2.8×104台 (套) ;全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4.67×104hm2, 其中农机作业公司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21.5×104hm2, 农机化经营服务收入超过10×108元, 农机化作业收入达到2.8×108元, 服务农户38×104户。全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范围逐渐扩大、作业服务种类更加多样。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从订单作业、承包经营、全程或阶段性托管, 到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机具保养, 再到作业信息服务、农机具租赁、农机手中介、农机连锁经营等日益丰富, 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更加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已经从重数量变为重质量, 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与农户一家一户生产的矛盾

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才能充分体现其高效率、标准化、低成本的优势, 而一家一户的经营, 其种植模式、作物品种、种植面积都不相同, 只能适用于小型农机具作业, 不但效率不高, 还造成了低效投入、重复购置, 浪费了社会资源, 大型高效的机械也无法在这种模式下施展拳脚。通过调研, 了解到85%以上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 (合作社) , 都有土地租赁、集约化流转的强烈意愿。

2.2 运行机制不健全, 组织化程度不高

多年来, 为了全面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规范运行机制。但是, 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处于“单打独斗”, 散户经营的状况, 还没有形成合作组织应有的“合力”, 合作组织购置的机具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合作、租赁、跨区作业等方式产生效益有限, 使社员的投资回收期延长, 不但给购机的社员造成了经济负担, 也是对农机资源的浪费, 还使社员对后续投入合作组织产生了顾虑, 影响了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当前, 宁夏群众兴办农机作业服务公司 (合作社) 热情高涨, 但是从农机部门的评星定级情况看, 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机作业公司成立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内部运营、监督、管理机构, 但实际运行过程中, 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有的公司一人说了算, 监事会和股东大会成了摆设;有的公司股东之间互不合作, 只是形式上的组合, 公司成立前什么样, 成立后还是什么样, 股东自己找活干, 单独结算;有的公司甚至由于种种问题, 运行完全瘫痪。

2.3 基础设施薄弱, 扩建难度大

有的农机作业组织的机库棚、维修、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影响了机具停放及经营运转;有的农机作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或功能划分不合理, 大型机具无法进库棚、维修和停放的空间局促;有的发展好的农机作业组织, 想继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但土地使用审批繁琐、难通过, 或者由于建设初期没有前瞻性, 周边已经无地可建。

2.4 服务内容单一, 只重视耕种收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内容少, 多数还局限在常规的耕整地、播种和收获作业, 用于薯类、青贮、牧草等大型农机具存量不足。这也反映出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常规粮食作物的耕、种、收三大环节, 而植保、收获后处理、排灌、养殖、设施农业等作业服务少, 作业内容不够丰富。

2.5 人才严重缺乏, 公司运营水平低, 培训跟不上

目前, 宁夏区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成员大多出身农民,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管理水平低下, 缺乏专业的农业机械作业人员、维修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和信息采集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也大部分是由内部社员担任, 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与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应具备的素质有很大差距。虽然有些公司也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 但仅限于农机作业操作、维修技术指导。多数农机作业组织的管理者只关注田间作业, 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以及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效益都较少考虑。另一方面,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内部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系统和专业。由于农机手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农民, 其文化水平不高, 农机专业知识较少、作业水平不高, 如何正确使用农机、如何维修保养、如何提高安全驾驶能力、如何减少安全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3 发展宁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议

3.1 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 找准农机作业服务路子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紧密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升农机为农业产业服务的配套程度, 拓宽服务渠道, 引入先进适应的经营方式, 走多元合作、效率优先的道路。要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 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灵活的服务发展模式,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升市场竞争力, 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农机部门要引导、发展一批规模大、服务范围广、运营管理能力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树立其品牌意识,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带头示范的作用, 使农机社会化服务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从而走向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发展的康庄大道。

3.2 政策扶持, 资金引导

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来, 形成宽渠道、高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利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同时, 将先进的资本运作、信息化服务、公司化运营模式注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机体内, 建立产权明晰、规划清晰的管理体制, 让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但能高标准建成, 更能高效、稳健地运营。再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 让其优先购置先进、高效的农机具;优先安排、委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承载实施农机科技推广、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 安排农机、农艺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科学技术含量, 使之成为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机化科技创新基地、农机手教育培训基地, 成为服务过硬、技术过硬、管理运行过硬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探索金融担保机制, 采用有效的抵押形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金融贷款, 协助其发展壮大。

3.3 拓宽服务内容, 扩大作业范围

农机种类品种繁多, 相应的机械化作业也有很多, 而目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 给农机社会化服务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打开农机作业市场、建立稳定的作业供求服务关系, 不但要从经营模式、作业方式、服务形式上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还要从服务内容上入手, 提高服务层次、扩大作业范围, 开展人性化的作业服务, 如:根据客户需要, 开展可定制的农作物作业服务, 按照客户实际情况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作业服务, 从作业方面可以完成种子处理、育苗、种植、植保、中耕、收获、收获后处理、初加工、搬运、仓储等服务, 从机具方面可以完成农机具租赁、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农机销售、二手农机等服务, 从教育培训方面可以提供农机作业实操、农机手、农机信息化、农机作业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培训服务, 从信息方面可以提供信息中介、作业监控、农田水利、气象、作业监理等信息服务, 甚至还可以代购代销农产品、实施农业项目等。

3.4 完善农机社会服务经营机制, 提高软、硬件实力

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 提升企业设施、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企业硬实力, 加强整合和使用硬件设备、人力资本的软实力。完善经营机制, 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充分利用网络, 开发业务、了解市场信息和动态, 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管理水平, 用新型职业农民充实作业队伍, 用科学有效的培训教育提高作业质量, 用高度市场化的观念在竞争中保发展。

3.5 培育规范作业市场, 确保农机作业服务良性发展

上一篇:茅坝一小图书室工作计划下一篇:新年电子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