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

2024-05-23

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共14篇)

篇1: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大家都知道,下面一起来看看大熊猫周记吧。

周记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你们看见过大熊猫吗?快来看看吧!下面的就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看它吃的多香呀!笑的那么可爱。

你们说,熊猫为什么那么少,就是因为人类的破坏乱砍树木,不爱护花草,破坏大气层,才导致熊猫的减少,所以我们要爱护熊猫,大熊猫可是食草动物知道吗,最爱吃竹子,但是在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可不一样饲养员们给他们喂水果吃。熊猫趣闻:近几年,科学家的野外隐藏摄像机发现,雄性野生熊猫在树上留下气息记号时,会抬起一条后腿,像公狗一样,然后把尿往树的高处撒去。尿撒得越高,雄性大熊猫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好玩吧!跟狗一样哈哈!真好玩。在北郊的斧头山上,大家建立起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1987年,正式建成,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保护教育和教育旅游的非营利性机构。

你们知道大熊猫怎么消化竹子的吗?科研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粗短而又简单,没有一般食草动物细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此外,在大熊猫的基因序列于20xx年公布之后,他们还发现大熊猫消化道内缺乏一些帮助食草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纤维性植物饮食的主要成分)的酶。这让科研人员感到非常困惑,缺乏这些必要条件的大熊猫是如何消化竹子的呢?

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5000多个核糖体RNA序列,最终在大熊猫体内发现了多种消化道微生物,而且和一些食草动物体内的微生物非常类似。这些都有助于动物消化体内的纤维素,而且其中有了7种是熊猫消化道内独有的。拜拜!

小熊猫与大熊猫周记

见过国宝——那憨厚可爱的大熊猫的小朋友或许会问:“大熊猫是国宝,那小熊猫呢?”今天我就为大家来解开这个谜团。

在很久很久以前,熊妈妈生了两个宝宝:一个很小,而另一个却很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得很像猫,所以一个起名叫“大熊猫”,一个起名叫“小熊猫”。大熊猫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又圆又胖,看起来老实,憨厚;而小熊猫是棕色的,又矮又小看起来机灵,活泼。

三个月后,大熊猫依然那么大,那么肥;小熊猫依然那么小,那么可爱。熊爸爸开始教他们打猎了。大熊猫现在体积很大,很快就打到了一只小鹿;而小熊猫呢?因体积小,打猎很困难,打了几次也亳无收获。这时,大熊猫得意洋洋地对它说:“继续练吧?比起我,哼!你还差的远呢?”“练就练,谁怕谁?”小熊猫自言自语地说。小熊猫一连练了五天才学会一种本领。大熊猫10天把上百种捕猎方法练的了如指掌,就准备离开父母。“再见了,爸爸,妈妈。”大熊猫激动地说:“我一定会闯出一番事业来的,放心吧!”说完他大摇大摆地走了。

小熊猫呢?用了100天才学会所有的本领。因为它不断刻苦地练习,熊爸爸教它的捕猎方法达到了运用自如,炉火纯青。最终除了狮子,老虎,别的动物都不是他的对手。而大熊猫,自从上一次和老虎一战受伤后,直到现在都在竹林里休息,所以他只能吃竹子了.......

二十年后,这对兄弟再次相遇,当时他们俩都激动不已,可大熊猫却在笼子里。

“大哥最近生活怎么样?”

“哎,都怪我当时骄傲自大,现在到了这个地步,被猎人捆起来,还关在了笼子里!”

从此,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笼子里,而小熊猫,却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快活地生活。

篇2: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

起源进化

中国的“国宝”(40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即为“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误的答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动物。

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冷箭竹、毛竹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 熊猫家族的生活(9张)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卧龙、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非常可爱。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大熊猫在树上嬉戏

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白色;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

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四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最后一次是在4年前(2012年记录),约2008年。

发现的大熊猫还有一种是棕色大熊猫,也是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最早是在1985年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佛坪县岳坝乡大古坪村村民吕国友在海拔大约为1200米的悬马沟竹林深处的河滩发现一只棕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身体极度衰弱,后来经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各个方面的协力抢救,才转危为安,病愈以后寄养在西安动物园,取名“丹丹”,当时年龄为13岁,体重60多千克。这是世界上科学界首次发现体毛为棕色的大熊猫,此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09,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竹林中又有3次分别观察到棕色大熊猫的2只成体和1只幼仔。这种熊猫两耳、眼圈、睫毛、吻头、肩胛及四肢的毛均为棕色。因此,北京大学大熊猫专家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大熊猫”。可爱的大熊猫(6张)

无论棕色或白色大熊描,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这样,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生活习性

大熊猫主食竹子,大熊猫属于杂食动物,除了竹子以外非常喜欢吃苹果。也嗜爱饮水,还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坑舔饮。编辑本段生存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非常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大熊猫(25张)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巢域内,雌体间的巢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尔食用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要到泉水或溪流去饮水。保护前景

从已经发现的化石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熊猫的发展经历了始发

大熊猫组图

期,成长期,鼎盛期,现在已开始进入衰败期。

目前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而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对它未来的命运也就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弦。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能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共存。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大熊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种群生殖率大于1就意味着种群将继续缓慢地发展。这一研究成果激励了科学家以更大的努力,从各个方面去推动这个良性的进程。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延续,即可发挥重大作用。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进展,饲养繁殖大熊猫的成活率已有显著的提高,由以前平均成活率的31.8% 提高到1998年以后平均成活率的67.74%这就证明现有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种群是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的。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还可有力的推动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增长。

篇3: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

关键词: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策略

据相关统计显示, 桑园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 汉江上游的留坝县境内, 目前约有10只大熊猫, 是陕西大熊猫牛尾河局域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 野生种群数量以及密集度均为我国第一。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岭地区开发进程加快, 众多的道路以及工程使大熊猫保护区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境地, 近亲交配以及遗传漂变都降低了大熊猫自身的质量以及种群的数量。过多的近亲交配很容易导致大熊猫数量下降, 大熊猫的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 患病几率上升, 并致死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 相关部门提交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熊猫种族和栖息地相关调查, 这些珍贵的数据对于未来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知识, 也从更高层面确定了秦岭大熊猫的保护。

1 桑园保护区的基本现状

1.1 桑园保护区概况

桑园大熊猫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境内, 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的最西端, 面积13806hm2, 是以保护大熊猫以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桑园保护区北与陕西省的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相邻, 东与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相接, 南与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相连, 西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相望, 成为秦岭西部大熊猫分布区的中心枢纽地带, 发挥着秦岭西部大熊猫种群扩散基地和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的纽带作用。保护区生态环境直接辐射到相联系区域的保护情况。桑园保护区还位于汉江上游, 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水量控制, 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桑园保护区富含大量的动植物,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分别为6种、24种, 而高等植物近1100种, 还包括红豆杉、连香树、水曲柳等9种一、二级的保护植物, 成为一个野生动植物免受干扰的天堂。而留坝县境内因为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生态改善, 因此大熊猫群居于此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 并为大熊猫群种未来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现状

影响保护区大熊猫生存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管理和监测4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高江公路道路两侧的机械围栏, 周边社区百姓的割竹活动以及采集野生中药材, 其中割竹影响较大, 对大熊猫日常活动生存构成威胁;偷猎野生动物;森林旅游活动垃圾带来的生态干扰。

自然因素包括森林大火对大熊猫食物以及自身安全的威胁;病虫害降低竹木质量, 间接影响大熊猫生存状况;存在少量的竹林开花、干枯现象。

管理因素包括保护区与政府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护区地域界定不科学;合作保护不够成熟;保护区外部监测时间较短, 未能实现长效机制;保护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模糊;保护区范围较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监测因素包括高江路监测、红外相机监测以及集体林监测的开展均面领着困难。

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优化策略

结合以上问题可发现相对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 并且这些负面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已经建成的道路等大型工程, 也可以采取警示标牌等方式向过往车辆以及行人发出预警。

2.1 人为因素控制措施

在太白县30km至江口地段可以加以保护区警示, 对太白河至江口地段进行大熊猫保护的宣传以及高桥铺至江口的全地段监测。

针对机械围栏隔绝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问题, 既然无法全部拆除, 就应该设立分段的野生动物通道, 最大程度提高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

竹林是大熊猫生存的基础, 也是种群数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 存在一定的砍伐现象, 必须采取控制措施, 使竹林砍伐兼顾熊猫的生存以及人工使用。如果打破了竹子的生长规律, 过度砍伐, 将会导致竹林面积减少, 缩小了大熊猫的生存区域。还可以以人工种植等方式, 减少对于自然区竹林的依赖。加强巡山力度, 非法盗猎行为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旅游影响则需要通过宣传或者加强管理来控制, 减少人流量以及污染。

2.2 自然因素控制措施

竹林开花是自然界客观规律, 难以控制, 尽管大熊猫对于这种情况有了适应能力, 懂得选择食物, 但是道路、围栏的设置阻碍了大熊猫的觅食通道, 所以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抑制竹林开花, 并且增强监测力度;病虫害问题难以避免, 必须通过定期监测以及使用无害的生物杀虫剂整治;森林自然火灾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一旦出现火情, 采取有效的措施转移大熊猫, 并立即扑灭火灾。

2.3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管理包括资金投入、合作协商等。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建立联合防护体系。

2.4 监测因素控制措施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监测工作的技术支撑, 例如, 采取红外监控方式对大熊猫的活动和生存状态进行监管, 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结束语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当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 应该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大熊猫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桂占吉, 宋国华, 程艳霞等.大熊猫种群在小区域之间扩散对持续生存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 .

[2]金学林.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易地保护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

[3]马亦生, 曹庆, 韦伟等.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4) .

篇4:大熊猫保护的今昔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大熊猫的保护降级意味着,中国过去10年对大熊猫的保护卓有成效。不过,随后,中国国家林业局又发布声明称,中国的大熊猫仍然是濒危动物。这个声明如果说不是针锋相对,也是不完全同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观点。

濒危降为易危的理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48年在法国枫丹白露成立,现在总部位于瑞士格朗,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环保组织,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一个特点是,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都能参加,这样的国际组织为数不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会员可分为主权国家、机构和个人,目前拥有全球185个国家的200多个国家和政府机构会员,另外有1000多个非政府组织是机构会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6个专家委员会,其中超过15000名科学家和学者作为个人会员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1996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有29个中国会员,其中香港5个。

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大熊猫属于一级保护动物。但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动物保护的分类划为9类,最高级是灭绝(ex),其次是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这3个级别统称受到威胁,其后依次是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这种分类的根据是动物数目的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族群分散程度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判物种是否濒危时,主要依据5个标准,分别是:野生种群成熟个体数是否少于250只;野生种群分布区或占有区是否低于5000平方千米;过去10年或3个世代内野生种群是否出现大幅下降;野生成熟个体多于2500只时,今后10年降幅是否会超过20%;今后5个世代灭绝风险是否超过20%等。

在这5个标准中只要满足任何一个,就可以定为濒危动物。但是,伴随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规模的持续增加,大熊猫已经没有这5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对其降级为易危合情合理。

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年初公布的中国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1596只增加到2013年的1864只,增长了16.8%,圈养种群数量从164只增加到375只。而且,从1981年开始,中国禁止买卖大熊猫皮毛。1988年生效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偷猎大熊猫并将其保护级别升为最高。

1992年,中国建立大熊猫保护体系,扩增其栖息地,如今,中国已有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栖息地达到258万公顷(25800平方千米),比2003年增加了11.8%,使得67%的大熊猫得到了保护。中国的四川被视为大熊猫的故乡,现在四川分布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387只,栖息地202.7万公顷(20270平方千米),同比增幅也在10%以上。

这些情况证明,中国在过去10年保护大熊猫成绩斐然。

不同的意见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生物物种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除被中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外,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素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科研和美学价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大熊猫保护评级结果当然是对中国保护大熊猫成果给予的充分肯定。

但是,就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大熊猫保护评级结果后的第二天,9月5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微博称,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理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是根据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上做出的判断。但中国国家林业局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要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对大熊猫状况进行评估。

目前中国的大熊猫仍然面临4种危险境地:一是栖息地破碎化,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二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三是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大熊猫的生存,未来80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1/3竹林可能会消失;四是大熊猫分布区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

栖息地破碎化表现为,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少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其中个体数量少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大熊猫小种群灭绝风险较高体现在,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等工程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被破坏,同时大熊猫分布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放牧、采集竹笋、药材等活动仍较普遍,影响到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而且,由于栖息地破碎化,随之而来的影响是,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遗传多样性不足,也威胁到大熊猫的生存。

尽管中国国家林业局提出了不同意见,但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相比,也有一些相似评估。例如,双方都认为,大熊猫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可能只是暂时的。但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大熊猫的栖息地的碎片化,而是气候变

暖,这种气候变化将慢慢毁掉世界上的竹林,大熊猫的生存将再度面临威胁。

不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坚持认为,中国保护大熊猫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一旦进入濒危物种,很少有物种能够从濒危名单上被划掉。

保护大熊猫的举措

尽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中国的大熊猫保护获得巨大成果,但是,中国和世界的动物保护仍然举步维艰,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nlc202309082044

2016年9月4日,最新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显示,世界上共有82954种濒危物种,其中23928种有灭绝的危险。在中国,不只是大熊猫属于濒危或易危动物,相当多的动物都处于濒危范畴,因为中国是濒危动物的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就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更达到上千种。

由于大熊猫在世界上有极高的知名度,中国对大熊猫的保护投入较多,其中有多项认知和措施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认可的,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再引进工程,发展和壮大野生种群;开展驯养繁殖;进行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实施严格的法律保护,禁止或限制商业性开发利用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不只是拯救大熊猫,也是拯救所有濒危动物的最主要办法。此前中国已经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肃陇南文县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大熊猫保护区的建立固然有效保护了大熊猫,但是也存在不足,表现为这些保护区也呈现碎片化。

对此,大熊猫的故乡四川在2016年采取了新的行动,联合陕西、甘肃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达2.02万平方千米。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优势在于,与传统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相比,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面积更大、保护力度更强、栖息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更高,并且能开展生态保护和管理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可恢复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联系,扩展大熊猫生存空间。

目前,川、陕、甘三省已协同编制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等待国家相关部门批复。该国家公园将横跨三省现有的大熊猫栖息地,优先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地、国有林场等6类保护地。其中,以四川园区为主。四川园区确保实现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保护率达到70%、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占比达到80%两个核心指标。具体为,四川园区达到1.4万平方千米的栖息地,并将1100只野生大熊猫划入园区(目前四川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387只)。

此外,四川园区的功能区划中的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必须保持联通,大熊猫栖息地、种群交流廊道不能人为分割、破碎化,确保园区内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成功的经验

研究人员对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以便更有效地保护大熊猫寄予了很高期望,这种期望是有基础的,既表现为此前建立的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成果,也体现在中国保护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成功,例如对藏羚羊建立保护区的有效保护。

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估算,20世纪初,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超过100万只,到了90年代中期,只有约7万只。藏羚羊锐减的原因是,沙图什贸易。沙图什即藏羚羊的绒毛,意为毛绒之王。沙图什通常是指所有由藏羚羊羊绒加工的产品,但主要是指一种用藏羚羊绒毛织成的披肩。这种披肩代表着稀有和奢华。偷猎者驾驶吉普车追踪藏羚羊,在夜间包围它们,用灯光照射使藏羚羊视觉消失,然后

大规模捕杀它们。因此,藏羚羊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藏羚羊,人们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1994年1月18日,40岁的青海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与盗猎分子搏斗,不幸牺牲。

但是,在20世纪初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的建立以及当地民众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藏羚羊野生种群开始迅速恢复。截至2010年,藏羚羊野外种群已达到20多万只,分布区域也有所扩大。因此,201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仔细评估后,宣布将藏羚羊受威胁级别调整为近危。

从藏羚羊到大熊猫保护等级的下调既说明中国保护野生濒危动物的成功和成果,也验证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濒危动物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当然,保护大熊猫还不同于保护其他濒危动物,因为大熊猫的繁殖特别困难,即便在自由自在的野生环境下,大熊猫的繁殖也相当困难。因此,保护大熊猫还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为此,中国建立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等为主体的大熊猫圈养种群繁育体系,通过科研攻关,成功解决了大熊猫繁育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技术难题,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375只,基本实现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大熊猫的濒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大熊猫代表了当代野生物种保护的面貌,尽管大熊猫种群的持续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它已可以成为21世纪野生物种保护的标志。不过,正如中国国家林业局的表态一样,在大熊猫保护方面,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毕竟,全球野生大熊猫数量也仅有1864只。

【责任编辑】张田勘

篇5:大熊猫动物作文

大熊猫浑身上下就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它的脸颊圆圆的,还有着很大的黑眼圈,就像有好几天没有睡觉似的。大熊猫的耳朵,眼睛,脖子和四肢都是黑色的,其余的部分都是白色的。它看起来胖嘟嘟的。

你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吗?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大多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它在两次进食的中间还要睡二到四个小时。怪不得它那么胖呢!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就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内八字的行走方式。

我一直都想知道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通过查资料,我明白了。因为大熊猫只有中国才有。而且现在已经很少了。

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篇6:国宝大熊猫动物作文

身子毛茸茸、胖乎乎的像一个大绒球。全身长着黑白相间的皮毛。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肚皮和头是白的。一个大白脑袋上面却长着一对黑乎乎的小耳朵。两只黑眼圈,就像几天没有睡觉。眼圈中藏着珍珠般的眼睛。这就凑成了那样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熊猫一般栖息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那里气候潮湿清凉,大熊猫就喜欢生活在这种环境里。那里还有它们最喜欢吃的竹子。我就搞不懂,这么尖、这么硬的竹子大熊猫吃了会不会扎到嘴呢?其实大熊猫是非常聪明的,它会挑一些鲜嫩的竹子吃,避开老的竹子。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和竹笋外,偶尔也会吃一些肉。你知道大熊猫为什么会胖吗?因为这个小可爱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至少睡上12个小时。所以每次去动物园都能看见大熊猫奇形怪状的睡姿。有的露出它的白肚皮,四肢一摊,躺在草地上;有的卷成一团,美美地打着鼾;有的则爬上树,头和四肢垂荡在半空中,贪婪地趴在树上呼呼大睡。每当看到它们的睡姿我都会忍俊不止。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已经生活在地球上800万年了,和它同时代的动物都已灭绝,因此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但是现在野生大熊猫已经不足1600只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大熊猫。

篇7:国宝大熊猫动物作文

在熊猫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爬上爬下。长大后,他和小伙伴们分开了,就不爱运动了,常常吃饱后就在树上呼呼睡大觉。但是,当大熊猫遇到敌人来侵犯时,它会敏捷地爬到树上或者迅速逃跑。

因为现在世界上的环境不一样了,所以大熊猫主要以素食为生。吃东西时,它会先将竹子咬断,再一层一层撕开竹皮。细嚼慢咽地吃起来。它喝水的时候先用爪子刨一个水洼,然后就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

篇8:动物大熊猫观察日记

大熊猫身穿一件黑白分明的时尚皮大衣,看上去就属于那种典型的富二代。它凭借着自己的出生和颜值,过着很多人一辈子都梦寐以求的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家伙,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吃货,一辈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子。你肯定会有些疑惑,大熊猫是不是有点傻,难道天天吃,年年吃竹子它都不会腻吗?要是我早就不干了。你们可能不知道,它吃的竹子的种类繁多,有72种,每一种口感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它来说,竹子当然是百吃不厌啦!大熊猫聪明着呢,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嘴巴,有嫩笋绝不吃竹子,有竹子绝不吃竹叶,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它才考虑到吃竹叶,它是不是很挑呢?

看到它那浓浓的黑眼圈,你一定以为是熬夜熬出来的吧,才不是呢!说它是睡神一点都不夸张。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的时间吃东西,其他的时间都在睡梦中度过,就连野外的大熊猫两次吃食中间,都要睡2~4个小时,可以说它是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吃饱了准备睡。它们的睡姿也是千姿百态,在树上玩耍,玩着玩着累了,双脚架在树干上,脑袋靠着树枝也能美美地睡上一觉。走着走着,瞌睡来了,倒头便睡,像个孩子趴在地上,双手当做枕头,那叫一个随意!遇到阳光充足,气温合适的好天气,它也不会错过这美好的时光,躺在阳光下尽情地享受日光浴。阳光如果比较刺眼的话,它会用双手遮住双眼,那样子萌翻了!

篇9:动物大熊猫观察日记

通过观察测量发现,大熊猫头驱长1.2—1.8米,尾巴长10—12厘米。它们刚刚出生时体重比刚出生的北极熊轻,但大熊猫长得快,大概4—6年就已经成年了,它们的体重到成年时是幼年的1000倍。它们走路时脚呈内八字,它们还有解剖刀般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现在的大熊猫已经很稀少,全世界的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份的山区。

既然大熊猫是食肉动物,那为什么不吃肉而只吃竹子呢?原来是因为大熊猫以前是吃肉的,但是由于天气寒冷、炎热,很多动物都因寒冷和炎热灭绝了。只有大熊猫活了下来,但动物肉没有了,大熊猫就只能靠吃箭竹和毛竹生存。

篇10:动物大熊猫观察日记

大熊猫长的憨态可掬。它的身子胖乎乎的,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背心,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半圆形的小耳朵,像两个漂亮的小贝壳。它的小眼睛就像两颗小宝石。最有特点的黑眼圈,像带着一副黑墨镜。

它爱吃竹子,但不只吃竹子也吃玉米杆、幼杉树皮。在远古时代,大熊猫几乎什么都吃,主要吃肉。后来,环境变化,只好改成吃竹子了,时间长了,它们就适应吃竹子了。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喜欢爬树。可长大了,它们就只有吃和睡这两个爱好了。它在吃竹子时,不管谁叫它,它都无动于衷,从不三心二意。它吃饱之后就会睡,睡了吃,才会长这么胖。熊猫已经在地球上活了800万年了,所以被称为“活化石”。

篇11:为什么大熊猫是珍奇动物

大熊猫长得非常可爱。圆乎乎的头上长着厚厚的白毛,头顶上长着黑毛,一对圆圆的耳朵,脸上长着一对大眼睛,眼睛的四周是一圈黑色的毛,像是戴上了一副墨镜,脸上还有一张大嘴巴,胖墩墩的身体上长着臼毛,四条短而粗的黑腿,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它的性格憨厚,天真可爱。大熊猫又胖又大,而且长着一个大肚皮,所以特别能吃,一次就要吃一大堆食物。它的胃不能消化纤维性的食物,只能从食物的汁水中吸收营养。它还爱喝清亮亮的泉水。大熊猫的老家在我国的`西南部高山峻岭之中,那里遍地是绿竹,到处都有泉水,因此大熊猫的主要食物就是竹子和泉水了。

大熊猫是活化石。在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气候越变越冷了,大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大冰块,植物都不能生长了,许多动物都冻死饿死了,唯独大熊猫躲在高山深谷里活了下来,成为动物世界的珍品。至今大熊猫还保留着古代动物的特征。

经过千万年的时间,计多动物都变了样,唯独大熊猫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因此它不仅从外貌上深受大人和小孩的喜欢,还成为生物学家们研究古代生物的“活化石”。大熊猫还作为我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出使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大熊猫到了那些国家里,受到大人小孩的热烈欢迎。

篇12:国宝大熊猫-动物的作文550字

大熊猫又胖又软,圆头,粗脖子,小耳朵,短尾巴,四肢粗壮。大约1英寸长。5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尤其是那些黑眼圈,就像戴了一副八字形太阳镜,非常迷人。他们的皮毛是黑白的,他们的头和身体是白色的,他们的眼睛和臀部是黑色的。

大熊猫很孤独,喜欢独自生活,熬夜,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随着季节而移动。春天,你通常呆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竹林里;夏天,搬到阴凉的斜坡上,那里的竹枝鲜嫩;秋天过后,我搬到大约2500米的温暖阳光充足的山坡上,直到度过漫长的冬天。他们最喜欢吃箭竹。他们剥竹子看看有没有虫子。经过一些检查,他们可以吃它。熊猫步履蹒跚地走来走去。当他们高兴的时候,他们喜欢在平地上翻筋斗。当他们睡觉时,他们的肚子是颠倒的,有时他们用前爪轻轻地拍他们的肚子,有时他们翻过来,用前爪摩擦他们松散的眼睛,然后伸展身体。

这只熊猫出生时只有150克重,相当于它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然而,一个月后,熊猫可以重2公斤,三个月后,它可以重5-6公斤。

长大后,熊猫每天吃20公斤的箭竹。当他们长大后,他们的身体又软又胖,他们的四肢很粗,他们的身体是1。5米,肩高约70-80厘米,体重约70-125公斤。

篇13: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

有一次,我回到四川老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熊猫馆去参观大熊猫。爸爸告诉我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区,除了吃新鲜竹叶、竹笋,也会吃果子。

在熊猫馆里面,小堆摆放的竹笋随处可见。我注意到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它在窝里躺着,四脚朝天,好像在懒洋洋地睡大觉。过了好一会儿,它才慢慢地爬起来,屁股一扭一扭地走向玩耍区。胖乎乎的身体使它走起路来好像一个往前爬的婴儿。到了一个皮球前,只见它一把抱住皮球,把半个身体压了上去,竟留出两条小短腿在下面跑,这会儿活像一个滑稽的小丑,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从那时起,我就更喜欢熊猫了。

篇14: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大熊猫

大熊猫的样子“怪怪的”,它的头是白色的,眼睛是黑色的,身上也是黑白相间,走起路来憨态可掬,可爱极了。你能想到吗?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所以它更加珍贵。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想到吗?它的祖先却是以食肉为生。大熊猫能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是因为人们对它的保护。特别是那些饲养它的叔叔阿姨们,对它们付出了很多的爱。那些照顾它们的叔叔阿姨还要帮它们给刚生下来的小熊猫喂奶,经过他们的精心养育,小熊猫们也渐渐长成大熊猫,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我想对那些保护和养育大熊猫的叔叔阿姨们说一声:“您们辛苦了。”

我喜欢小兔子。

小兔子有花的、灰的、白的,我最喜欢的是白色的小兔子,因为白色的兔子看起来非常的干净,还有那红的像宝石一样的眼睛,一双长长地耳朵高高的竖起来,还有一张与众不同的三瓣嘴,可爱极了。它的尾巴很短,却总是高高的翘着。后腿要比前腿长很多,所以小兔子跳得很高,跑的也很快。

兔子的性格很温顺,非常惹人喜爱,很受小朋友的欢迎。兔子的胆子可小了,就是有一点点的动静就会把它吓得钻到洞里不出来了。它最喜欢吃的是青草、白菜和萝卜只要有吃的东西,就总是在吃,像是永远也吃不饱。

我最喜欢小兔子了,所以我也学小兔子爱吃萝卜和青菜,希望我也能够变得很白,跑的很快。

我喜欢的小动物---燕子

燕子是一种候鸟,羽毛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翅膀又弯又尖,尾巴像剪刀。大家都知道燕子有秋去春来的习性,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燕子怕冷才去南方的,其实燕子是去南方捉虫吃的,因为北方的冬天没有虫子了,所以它们去南方。以上是我对燕子的介绍,下面进入正题。

记得有一年我去姥爷家玩,因为姥爷家在乡下,所以才可以见到燕子一大片在电线上休息的景象,燕子一大片一大片的落在电线上,黑压压的,少说也有几百只,有只燕子看着我,好象在说:“小鬼你是什么生物,咋没翅膀?”我看了一会儿回到了家,忽然我发现屋檐上有燕子的巢,我刚想爬上去看,可大燕子飞回来了,我只好打消了念头。

你们听了我对燕子的介绍,是不是也喜欢上了燕子?对了我忘说了一件重要的事,大家要保护鸟类呀!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乌龟

我家养了两只可爱的小乌龟,我分别给它们起了两个有趣的名字。个头大的叫“大哥大”另外一只是“机灵”。它们身上穿着深绿色的铠甲,可以防御敌人的攻击。它们长着一对只有针眼那么大的眼睛,鼻子就更小了,只有针尖似的两个小孔。平时它们的嘴巴总是闭着,只能看见一条白线。身后长着一条又短又粗的尾巴。我们只有在它们游动的时候,才能清楚的看到长长的脖子上长着一个三角形的小脑袋。

有一次,“机灵”正趴在“大哥大”的背上休息,它正要闭眼,这时我家的一只小花猫跑过来喵喵地叫个不停。把“机灵”吓得从“大哥大”的背上滚下来,躲到缸子的一角把头和脚全缩到龟壳里一动也不动,可是“大哥大”却得意地把头伸得高高地好像在说:“你真是个胆小鬼。”我非常喜欢我家的“机灵”和“大哥大”,因为它们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的动物是小猫,因为它乖巧可爱,尤其能捉老鼠。

奶奶家的那只小猫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狐皮大衣,眼睛圆溜溜的,“V”字形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嘴,嘴的两边各有三根胡须,听妈妈说这胡须是用来测量鼠洞的。它的脚下面好像有一块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动静也没有。它的爪子非常锐利。

小猫可勤快了,一见到老鼠就拼着命要把它捉住。听爸爸说那是他的天职。有一天,小猫在捉老鼠,正好让我给看到了。那(只老鼠刚出来要偷吃东西,就被小猫发现了。它一下子扑过去咬住了老鼠的脖子,老鼠大声尖叫着,小猫没有理它。没一会就把那只老鼠咬死了,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高兴的为小猫的胜利拍手祝贺着。

小猫不仅善于捉老鼠,还可淘气了。一天妈妈正在织毛衣,小猫就跑过来玩毛线团,把毛线团整的乱七八糟的,自己身子和脚上也全缠上了毛线。我和妈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小猫真是个可爱的小动物呀!它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快乐。

我喜欢的一种动物—蚂蚁

地球上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草坪上,小河边,院子里都有,它就是——蚂蚁!

蚂蚁,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我今天来介绍一下黑蚂蚁,它一身黑色的盔甲,有三对足,身体分为三段:头、身体、尾巴。它还长着一对黑黑的触角,这对触角的用处可大了,是它们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会找到其它的伙伴用触角碰一碰对方的头角,那么不一会蚂蚁大军团就来了!

小小的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有自己的国家,分工也很明确。蚁王负责生育,工蚁是照顾小孩的,兵蚁则负责出去“打猎”,对付外来者,保护家族,他们个个都是大力士,可以搬动比自己身体很多倍的东西。

不仅如此,蚂蚁还非常团结!它们是最有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的小动物了,有一个故事:森林着火了,蚂蚁们逃不出去,于是全都围起来,团成一团,中间商蚁王,里层是小蚂蚁,外层是大蚂蚁,越往外蚂蚁越大。它们向外面滚出去,外面的蚂蚁都被烧死了,紧紧抓住不放,可是它们的力量太小,蚁球一圈一圈的缩小。。。蚂蚁们用自己的牺牲和团结换来了繁衍,他们真的是伟大的动物!

这就是我喜爱的小动物,它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我喜爱的小动物

我们身边的动物不计其数,有人喜欢温顺的小羊,有人喜爱可爱的白兔,有人着迷机灵的猴子,也有人被那高贵的孔雀所吸引。而我却喜爱那不被人们所关注、默默无闻为人类做贡献的动物——猫头鹰。

猫头鹰,是一种有趣的动物。顾名思义,它的头长得像猫,而身体却像一只大老鹰,两者相结合,就成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猫头鹰。我觉得,猫和猫头鹰就像一对亲密的兄弟。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瞧啊。这性格多变的猫成天就是在白天睡大觉,而只在晚上开工,上夜班。因此常常有人把它们看成是懒惰的动物。猫头鹰不正也是这样的吗?猫头鹰一日三餐的主食不就是田鼠们嘛,而猫它也被人们称为是捕鼠能手,不是吗?可是它们两者相比之下你有没有觉得猫头鹰的精神更可贵,更值得人们去赞叹呢!因为它不向人类索取任何报酬和好处。这是多么至高无上的,相比之下我有觉得我们人类又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啊!这是我喜欢猫头鹰的另一个原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保护动物大熊猫周记】相关文章:

要保护动物04-13

保护动物作文范文05-23

保护珍稀动物教案06-22

国家保护珍稀动物06-30

如何保护珍稀动物07-13

小学保护动物作文07-22

保护动物班会记录04-09

珍稀动物的保护04-14

动物需要人类保护04-19

保护小动物标语04-30

上一篇:关于正义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下一篇:小学禁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