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手小学生作文

2024-04-07

姥姥的手小学生作文(精选6篇)

篇1:姥姥的手小学生作文

姥姥的手小学优秀作文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知道姥姥的手很粗糙,当姥姥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小脸时,我总是不自觉地躲闪着,姥姥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感觉到她心里地难受。

稍大一些,我经常去姥姥家玩。记得有一次,我来到姥姥家,看见姥姥正准备到地里干活,我好奇心一起,就高兴地对姥姥说:“姥姥,我和你一起去吧,还好有个伴。”姥姥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拿着锄头、菜籽、洒水桶全副武装出发了。来到地里,姥姥先用锄头把地掏着沟,然后敏捷地把地上挖一个小洞,熟练地把种子撒进去,再用锄头弄点土把种子盖起来,让它容易发芽。我在旁边呆呆地望着,心里很惊讶。“你也来试试吧!”姥姥和蔼地对我说。姥姥的话唤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拿着锄头模仿着姥姥样子做着,可“看似容易做时难”,我一会儿淘沟却忘记撒种,一会儿撒种却忘记盖土,搞得我手忙脚乱。再看看姥姥,一双粗糙的大手却若无其事地干着。我知道:在姥姥的精心照料下,庄稼会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我对姥姥粗糙的双手不禁有些敬佩起来!

就要念小学了,我隐约地感觉到:姥姥这粗糙的双手不仅能种出茁壮的庄稼,而且还能绣出漂亮的绣画。

在我的姥姥的家里,挂着许多绣画,漂亮极了。姥姥绣得画非常快,而且心灵手巧。一次,我故意刁难姥姥,让她只用一种线绣出一副画。姥姥立刻动起手来,用手不停地上下,指挥着针。没过几天,一幅画就完成了:一棵郁郁葱葱地大树,上面有许多小鸟,有的好像在枝头唱歌,有的.仿佛在呼唤同伴,好一幅温馨和谐的画。我看了看,不禁拍案叫绝。而我,羡慕之余也想学会,可总是笨手笨脚地,即使在姥姥手把手地教授下,我也只是绣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姥姥经常在寂寞地灯光下绣,绣什么像什么,栩栩如生。无事时,她就坐在院子里绣花:盛开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娇嫩纤弱的蔷薇花……

姥姥的手粗糙而又灵巧,虽然我现在离开了老家,但姥姥的手却一直留在我的梦境中。

篇2:姥姥的手小学生作文

小的时候,一会姥姥家,我就心奋的不得了,原因是姥姥做的饺子,我们村子里的人都不会做。因为姥姥做的饺子,有的像是圆圆的一张饼,里面包上陷,还有的包的像个小老鼠,后面还带着长长的尾巴,俗称“麦穗饺子”。我一看到“老鼠”饺子,我就想哈哈大笑。每次吃饺子,姥姥都会足足的给我做上一碗“老鼠”饺子,我就美滋滋的吃着。

我长大了,姥姥的手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是还是会给我弄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现在回去,姥姥会给我自己做一个沙包,沙包的样子很独特,中间是空的,外面是菱形,将他一个一个连在一起,里面再放上玉米粒,就是一个完整的沙包。我在想,这么独特的沙包,一定做起来不容易。于是我问姥姥这个沙包是怎么做成的,我只记得制作起来步骤很多。可是在姥姥的心里来讲,虽然难做,但是姥姥一定会给我做下去。

篇3:姥姥的手小学生作文

一、释放人性, 展现自我情感

一说到作文课, 许多教师都会从拓展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视野, 注重写作方法、讲求写作技艺来谈起, 这些说法当然无庸置疑。 但我个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不应只在这些方面下工夫, 更应该注重人性的释放和自我情感的展现。 就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说:能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能将句子写通顺, 能将事情有重点的写具体, 写清楚。 ”即我手写我心。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 因此, 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才能打开学生作文思路。 当学生情感丰富强烈、兴趣盎然时, 写作就变得积极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 及时给与鼓励, 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激发写作的动机。 我曾经看过一句教育名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人性。 ”对于人性的尊重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倾听心声, 尊重情感。 现在我们读学生的作文, 总觉得虚假, 要么是干巴巴的流水账, 要么是给你编一个美丽的故事。 对小学生来说, 让他们即要说实话, 又要有新意, 即要注意遣词造句, 还要注意写作方法, 这谈何容易。 这种要求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 只能敷衍了事, 完成任务, 无法将真实的东西写出来。 因此, 我认为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 写出真实的感受, 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 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 唯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 捕捉出作文生动形象, 内容具体的素材。 将心中的情感从笔尖缓缓流出, 这种自然、真实、不加雕琢的东西才应是我们作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二、小学作文课模式的构想

从二年级起, 我们就要求学生写话、写日记甚至写作文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 能用自己的话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就行了。 以我的经历, 我觉得二三年级应该是说作文、改作文。 说”是写的前奏, “写”是说的深化。 “说”这一口头表达,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所说的是连贯、流畅的语言, 更有利于落笔成文。 要加强语言表达, 以说促写、多说多写, 是非常重要的。 四年级是仿作文, 当然, 仿写既不是机械性的, 更不是随意性的, 应该是有序和有机进行的。 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 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 有的课文更是典范。 教师应慧眼识材, 抓住读写结合点, 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 做到仿中有创。 五、六年级才是写作文, 这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部分学生到六年级才能试着写作文。 当然, 改要改得巧妙, 仿要仿得真实。 改与仿是写的积累, 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达到写的水平。 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读的延伸。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对度的把握要准

对不同年级、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文要求,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学生要拔高要求, 有些学生要降低标准。 有些作文要求适当用一些写作手法, 有些学生能用恰当的语句写通顺、写清楚就行了。 过度的要求、过多的限制反而让学生无从下手, 抺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望而生畏。 比如四年级下册作文“手”的教学, 对“手”的反面拓展与描写, 我认为在课后给学生点一下即可, 没必要在课堂上细说, 增加负担反而扰乱了主题。

四、注重课外积累

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小、 词汇缺乏、知识面窄, 在语言表达上较不确切、不生动具体,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我认为注重平时积累, 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 教师要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平时, 我们都要求学生注重积累, 但积累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能背出许多好词佳句, 但却用不到自己的写作中, 通过今天的课, 我认为积累不单纯是背, 要让学生的积累更有效,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从而达到轻松作文的目的。 首先要让积累变得有意义, 让语言积累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 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 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 使习作锦上添花。 其次, 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用词用句的地方。 比如本节课中, 我搜集了一些写手的词句, 然后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试着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让这些好词佳句成为有意义的积累, 这种方法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词句,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积累方法——有效积累, 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积累, 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也才能成为“写”的主宰者。

五、教给学生自改方法, 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的诞生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 仔细斟酌而成的。 学生在上了教师的指导课后, 经过自己的思考, 完成的作文仅仅是一篇初稿。 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肯定其作文的成绩, 未能明确指出其修改的方向、方法, 未能教会他们自评自改的本领。 那么, 学生写作积极性又能坚持多久呢?

因此, 在教学生自改作文时, 首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 指出修改范围。 让学生用统一规定的修改符号, 按照一定的顺序 (如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 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一次突破一个重点, 解决一个问题, 然后逐步加深难度, 达到全面修改。 要让学生知道修改哪些方面。 一是内容方面:看看中心是否明确, 思想是否健康, 情节是否真实, 材料是否充实等。 二是结构方面:看看顺序是否恰当, 分段是否合理, 条理是否清楚, 详略是否得当, 过度是否自然等。 三是语言方面:看看语句是否通顺, 前后是否连贯, 有无错别字, 有无用错的标点等。

篇4:姥姥的手

姥姥紧跟在拖拉机后面,向土中一把把地撒着化肥。化肥是易溶的,姥姥手上已沾上了黑糊糊一层肥料。看着一排排齐整的垄,才知道姥姥和姥爷天未亮时就已经开始劳作了,他们翻出的土中似乎还有点点未灭的星光。我也不甘示弱地跑上前去,施肥、翻土、播种、夯实……当原本透明洁净的地膜嵌满了晶莹的小水滴时,我们才收工回到家里。姥姥的脸上早已写满了疲惫,却仍不顾坐下歇歇就走进厨房,给大家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我坐在桌边看着姥姥不停地为我夹菜。最吸引我的目光的,并不是可口的饭菜,而是姥姥的一双手。姥姥的手是那样苍老,皮肤粗笨、开裂,像路边松树的皮;青筋暴露,如盘虬的卧龙;蜡黄的皮肤上还点缀着几点老年斑,像沙漠中干枯的胡杨;十指上遍布着交错的开裂,像紧抓磐石不放松的根须,又像长久未逢甘霖而开裂的土壤。

就是姥姥的这双手,这双曾有过灵秀与细腻,有过灵活与生机,有过红润肤色的手,撑起了这个家的半边天;就是这双手,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又从襁褓中带大了姐姐与我;就是这双手,种植出一季又一季新鲜的蔬果,缝起一件件四季服装,做成一床床被褥床单……它一天天变得粗笨,逐渐失掉了灵秀的气质,从圆润到开裂,从红润到蜡黄,渐渐的,姥姥脸上也有了岁月无情的刻痕,但她用这双手抚养了两代人。

一声亲切的呼唤把我的注意力带回,姥姥用这双勤劳的手,将喷香的饭菜递到了我的面前,

(指导教师 李晓)

篇5:姥姥的手作文

姥姥的手很温暖。小的时候我很怕黑,有一次我自己睡觉屋里太黑了,我不敢睡觉,就在那儿嚎啕大哭,姥姥立马过来。把我搂在怀里,让我睡觉并且安慰我,我看到了姥姥的手上沾满了“温暖”,让我在那温暖的怀里睡觉。

姥姥的手很特别勤快。她每天都要把房间收拾一遍,再打扫一遍。而且干活都干的井井有条,把房间打扫的一层不染特别干净。弟弟的尿布,只要湿了就洗,一天都要洗好几个来回,而且每天还要给我们做四菜一汤,姥姥都手做的饭,让我们吃出了姥姥的“爱”。

姥姥的手还特别灵巧。姥姥退休以后就一直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在那画画,有的时候还剪窗花、折纸。今年我们家过年贴的都是姥姥自己的作品。姥姥的画画也很好呢。姥姥家里的墙上挂了满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全家福,上面有我和弟弟、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舅舅舅妈那张全家福是我们一家人最喜爱的画。被姥姥画出来画出了我们的开心和幸福。

篇6:姥姥的手作文

我回答:“小姑娘手。”

“那姥姥的手呢?”

“老太太手。”

姥姥每次听了,都会哈哈大笑。直到现在,姥姥还会常常提起这段对话,布满皱纹的脸上,也每每都会泛起慈爱和幸福的光芒,一如当年我小的时候。

对于一个由姥姥带大的孩子,姥姥的手是我小时候最熟悉的一双手,虽然粗糙,摸上去刺啦啦的,但姥姥的手会做饭,会缝纫,是双停不下来的`勤劳的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姥姥包饺子时的样子。黑黢黢的手沾满白色的面粉,一手前后推动着擀面杖,一手转动着面皮,在她的手中,饺子皮儿越转越快,仿佛快要飞起来。擀好皮,将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对折,拇指食指前后一捏,一枚标准的“薄皮大馅”饺子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当我把一个个煮熟的饺子放进口中,感受着它们迸发出的鲜美汤汁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姥姥是在大兴农村长大的,从小没念过什么书,但她真是个好学的老人家。老年人都想学怎么用微信这个他们眼中的“黑科技”,我年近八旬的姥姥也不例外。现在每次回姥姥家,姥姥见到我的第一件事,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拿各种好吃的给我吃,而是迅速掏出平板,手机,请教我各种积攒了好久的问题。我猜姥姥平时一定常常鼓捣这些东西,因为她的问题常常是别人几辈子都难碰到的奇葩问题,除了瞎按找不出其它原因。每当我告诉姥姥应该怎么操作时,她总会掏出厚厚的笔记本,用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握着笔一字不漏地把我的话记录下来,留着我走了以后她慢慢学习。这时候姥姥的手,可不像干活的时候那般灵巧了,每次操作,她的手指都要重重地戳在屏幕上,反复练习好几遍。随着姥姥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她的微信使用得越来越熟练,我的朋友圈也被姥姥分享的各种“秒删”,“速看”,“不转不是中国人”等字样霸了屏。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姥爷患了膀胱癌,要做手术。在姥爷从病房推进手术室的一路上,姥姥的手都紧紧攥着姥爷的手,笑着安慰他不会有事。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漫长时间里,姥姥的手,也一直紧紧攥着拳,在楼道里踱来踱去,其实她比谁都紧张。但当她看到椅子上不安的我时,还是用她那有些冰凉的手握住我的手,挤出笑容安慰我。姥爷的手术很成功,姥姥的手也如她的心一般,真正放松了下来。

上一篇:《鹿与狼的故事》的读后感作文下一篇: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