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2024-05-15

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共13篇)

篇1: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一株康乃馨的寄语

---为校庆二十五周年献礼

弹指二十五载,似短亦长。这二十五年需要慢慢品茗,这二十五年载入历史长卷的伟大时刻也太多太多。岁月在流淌,年华亦在消逝,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稚童成长至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从无知的奔跑蜕变成了厚重的宁静,才华也渐渐褪去墨色现出隐隐身形,在光与影的交接处端坐一隅,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没有过多的华丽,却渐渐在我们的心里熠熠发光。

二十五年,这个少年在不断的茁壮成长,“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曾几何时的青石讲台已变成先进的电子仪器,那些年的灰白教学楼也变成了舒适美观的现代宏伟建筑··经过二十四年的尽心建设,几代人励志图强,自强不息已经得到了事实的最好见证。逐步扩大的办学规模,逐步强大的办学实力,我们践行着“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因为我们一直在飞··

车轮碾过,可以明朗看见熟悉的校园,鹅黄与古朴的素雅,简单与成熟的庄严,久久伫立在风光旖旎的港城。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中我作为一名新生切身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鼓励我去努力钻研,去创造,去面对阻力和挫折,愈挫愈强。在地方政府和东北大学总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历经了二十五年的艰苦创业,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团结拼搏,辛勤努力,由小到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成功地实现了由职工大学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转变,走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建校二十五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按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了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建立了适合普通高校运行的有效机制,在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前提下,抢抓机遇、遵循规律、健全制度,把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科学务实的理念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几年来,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异军突起,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昭示世人,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给了所有人很多的启发,值得我们所有东秦人自豪和骄傲。

时光荏苒,东秦孕育了数以千计的天之骄子;花底笙歌,我在东秦这片沃土已快接近一个春秋;绿芜绕墙,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在这谱写生命的赞歌。花茶流红,这里的一切肆意的涂染着空气,幻化成一首首励志的诗歌,经久不息的传唱着。

二十五年并不悠久,但他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满满的充斥激情,沸腾的热血在血管中泗泗流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也正在以难以估量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奔跑着,我们有信心我们也坚信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东秦的明天东秦人主沉浮。东秦也将以亘古不变的姿态屹立于世人心中永不褪去,灼灼其华。

5111032李姝凤

篇2: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华夏东极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有一座知识殿堂,培养桃李,四季芬芳„„”每当我耳畔响起这首歌,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来到佳木斯大学已经有半年之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身心向往,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喜欢这里的每一张笑脸,如黑暗中的光明,在每一次失忆时对我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更喜欢佳木斯大学这个平台,让我素昧平生的莘莘学子彼此相识相知,建立起深厚的的友谊,所有的种种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美丽的校园——佳木斯大学。

自开学以来,我们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资,每一项活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自己,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从刚开始的军训,哦们每个人都在心底里对自己呐喊: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经过这十多天的磨练,哦们由兴致勃勃的到唉声叹气最后到信心满满。

这一过程中,我们有过欢声笑语,有过痛苦,有过泪水,但是更多的是有着慢慢的收获,以团队精神战胜重重困难。在军训期间我们也参观了整个校园,对我们即将生活的校园有了基本的了解。学校还展开了迎新生晚会和拔河比赛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欢呼,感动,也展示了佳木斯大学的全体成员对我们新生的热情!

不仅这样,我们每天的早出晚归都让我们感觉无比的充实,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每位老师也都有尽力为我们讲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真正地学习钻研之后,也如此,在寝室的生活可谓说是其乐无穷。几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性格极其不同的人竟然可以相处的如此融洽,所有的悲伤与快乐都可相互倾诉。

来到佳木斯大学的每一天都过了快乐充实,很幸运的是今年正赶上建校六十五周年,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佳木斯大学的历史,更好的认识这所大学的价值,从中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这所矗立在松花江畔的知识殿堂,见证着背过特有的雪景,升起的朝阳,呼唤着学子为他们的明天奋斗,在母校的怀抱里,留下青春的朝气,在大雪纷飞的校园中,留下他们快乐的笑声,在校园的光荣帮上,印上优秀学子的名字,这是学校的骄傲,也是他们挣得的荣誉。在这里我们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一起笑,一起努力,同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和尊重,了解了不同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更加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敬佩祖**亲。

校庆即将到来,我们为了庆祝母校的生日,纷纷参加了各种活动,校歌合唱团,健美操表演,每天早上很早起来练习,为了将最好的礼物完美呈上,我们会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后又是机械血燕的越野比赛,每个人都斗志昂扬,可是第二天都托着疲惫的身躯,酸痛的四肢,即使这样,也乐在其中,彼此看到哭笑不得。除此之外,五月份的运动会也向我们招手,短短一年内,我们在这里掺进了酸甜苦辣,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佳木斯大学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希望佳木斯大学的六十五岁生日的欢庆能圆满成功,祝佳木斯大学永远辉煌,最后真切的说上一句:佳大,我爱你!

篇3: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这是一场传承武当太极的纪念活动。活动由武当赵堡太极优秀传人、武汉市武术协会武当赵堡拳研究会长李唤洲主持, 武汉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庄汉生、副主席杨淑华、赵堡太极拳名家王海洲到会祝贺, 湖北省武术管理中心、武汉市江汉区武协、武昌区武协、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来电来信祝贺。王海洲、庄汉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海洲先生在讲话中感谢湖北、武汉的各级领导对赵堡太极拳十五年来的关心和帮助。他指出, 赵堡太极拳源出湖北武当丹士张三丰, 是武当武术的瑰宝, 是武当文化的延伸。武当赵堡太极回传湖北武汉市, 历经十五年风雨, 不断发展壮大, 充分说明了武当赵堡太极的无穷魅力, 也更加反映出武汉市武协赵堡太极拳研究会对此付出的不懈努力。为此, 真诚感谢研究会的各位同仁, 也特别感谢十五年来对研究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社会团体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庄汉生先生则高度评价了王海洲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

纪念活动在精彩的武术汇演中进入高潮, 共有三十余个代表队二百余人参加了武术表演。

篇4: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迎来了她的85周年校庆。本次校庆主题展以“八五·85”为题,聚焦1985这一年,对这一年美院的众多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考古,以1985这个时间切片作为85年历史的载体,将美院85年的历史投射在这个时间切片之上加以展现。美院在校史学术脉络中选择了85位校友作为个案,重访他们的1985,以作品、文献、访谈、短片等多种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几代人在1985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历史经验和艺术实践。

“’85新潮美术运动”是当代美术史上无法绕过的话题,其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艺术家,以及留下许多如今已经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对于文化思潮的影响更加深远。而当时的浙江美院恰是这场新潮运动的重要策源地。1985年,在艺术史论述中被分配给了新潮美术。在美院人的记忆中,1985年发生了太多影响深远的事件:赵无极绘画讲习班、万曼壁挂运动、“八五新空间”的展览……同样,对美院人来说,那一年也有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毕业展的论争与激辩、中青年创作组的深耕与探索、中国画教学研讨会的系统建构,以及当代水墨画的激进实验。

正如许江所说,历史并未终结。“八五·85”的意义正在于让八五精神,让美院85年持续的精神,重新和不断地活在校园,让美院的历史活化为一个未竞的事业整体,让参加“八五·85”学术活动的青年艺术家们涵融其中,代代传承,梳理振兴,发扬光大。

二、“八五·85”学术文献展

2013年9月6日,“八五·85”学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聚焦1985,对这一年美院的众多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考古,以1985这个时间切片作为85年历史的载体,将美院85年的历史投射在这个时间切片之上加以展现。

主办方在85年校史学术脉络中选择了85位校友作为个案,85个发光体名单是:艾青、蔡亮、曹意强、陈海燕、陈振濂、邓白、丁天缺、范景中、方增先、丰江舟、冯远、耿建翌、谷文达、顾生岳、韩黎坤、洪再新、胡振宇、黄发榜、黄永、金冶、金一德、孔仲起、雷圭元、李可染、李秀勤、林风眠、刘大鸿、刘国辉、刘健、刘江、刘开渠、卢辅圣、卢杰、陆俨少、陆抑非、莫朴、潘公凯、庞薰、邱振中、邱志杰、全山石、沙孟海、施岸迪、施慧、司徒立、宋建明、宋永紅、宋忠元、孙保国、万曼、汪建伟、王冬龄、王公懿、王广义、王晋、王劲松、王强、王澍、王心棋、王赞、王卓予、维罗斯科、魏光庆、尉晓榕、吴大羽、吴冠中、吴海燕、吴山明、吴山专、肖峰、徐芒耀、许江、杨劲松、杨奇瑞、曾成钢、张克端、张培力、赵无极、赵延年、赵宗藻、郑胜天、朱关田、朱金楼、祝遂之、卓鹤君。

在这85位个体中,有林风眠、吴大羽这样的学院开创者们;也有全山石、方增先这样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致力于美术教学的老师们;也有谷文达、吴山专、耿建翌、张培力这样的在“85新潮”中勇创新风的先锋旗手们,更有金一德、洪再辛这样孜孜不倦地创作与教学的普通教师们。他们或承接传统、活化转换,或直面当代、挑战实验,或扎根本土、坚守抵抗。1985年,每一位艺术家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跋涉求索者,都发展出一番动人的风景和故事,向我们展现中国艺术现代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点式迸发。

中国美术学院百名青年师生作为历史寻访者,进行了历时数月的调研与创作,重访85人的1985,以85部短片、85个展现八十年代的道具箱,生动地呈现出几代人在1985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历史经验和艺术实践,通过对美院人的集体记忆的挖掘和梳理,向中国美院85年历史中的所有创作者与教育者致敬。

展览中,85个发光体,85个视频,85个展现八十年代的道具箱,将构成一场贯穿85个年头的影像戏剧:“论争”、“突围”、“历程”、“新潮”四个“片场”,呈现1985年美院的集体记忆。第一场是“论争”,重现构建当年的毕业答辩现场。在第二场“突围”则包括中青年创作组、维罗斯科讲座、中国画教学座谈会、实验水墨、赵无极绘画系列讲座、万曼壁挂运动和编辑部七大版块,搭建起美院的地标性事件,唤起1985年美院人的集体记忆。第三场“历程”作为整个展览的思想库,以黑板报的形式呈现了自1928年建校至今都在扭结中的有关艺术革命与革命艺术的事件、潮流和论争,涵括了“艺术运动社”、“新兴木刻运动”、“倪贻德:从创造社到决澜社”与“艾青:革命文艺领袖”、“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画”、“浙派人物画”、“人间思想”八个部分。第四场“新潮”,重点聚焦于对“’85新潮”的追忆,由“’85新空间·池社”、“谷文达”、“红色幽默”、“厦门达达”、“北方艺术群体”、“三步画室”、“部落部落”、“最后的画展”、“新学院派”这九个内容的展开,重新勾画出了当时以浙江美术学院为策源地辐射全国的“’85美术新潮”路径图。

三、无墙的学院——中国美院创意文化实践文献展

2013年9月6日,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校史馆举办的“无墙的学院——中国美院创意文化实践文献展”开幕,展览包括“最前线”、“美美与共”、“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三个版块,分别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校史馆1、2、3号展厅展出,集中展示新世纪以来中国美院的一系列重大学术项目与社会服务工程,不仅展现了中国美院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而且彰显了美术学院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

“无墙的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意文化实践文献展,集合了中国美术学院近十多年来所发起以及参与的重大学术活动和社会项目,并对这些在艺术前沿、文化发展、城市更新等各个方向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梳理。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历史标杆,更是为了未来学院发展而做出的一次全面总结,激发学院与社会紧密相连、与文化思想切实并进,不断自我更新与发掘,不仅仅反馈于学院教育与发展,更加注重学院强大生命力的蓬勃激发。

1号展厅 “最前线”,主要展现学院近十年来重大艺术与社会思想活动,由“地之缘”、“国际视野”、“本土重建”、“造物之道”、“最前线”为五条线索,涵盖包括2008年广州三年展,2004年、2008年、2012年上海双年展,“西天中土”学术论坛,“地之缘”展览,两届中国画双年展,“最前线”浙江艺术大展,陶艺三年展,2013西岸双年展,2013纤维三年展等。

2号展厅 “美美与共”,呈现的则是围绕学院近十多年来介入社会更新的重大项目。文献分为“世博专题”、“城市更新”、“景观建筑”、“创意园区”、“美美与共”、“千村千生”等六个板块,其中包括:2010年世博会浙江馆、杭州馆、城市生命馆等,杭州中山路改造、厦门鼓浪屿改造、“千村千生”系列活动、杭州地铁一号线公共艺术设计、杭州安缦法云建筑群、杭州西溪湿地建筑群、杭州白马湖创意园、温州楠溪江创意园、澳门城市色彩与规划、拉萨艺文博源规划设计等。

3号展厅“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是一次向伟人的致敬。2013年适逢我院建校85周年,作为林风眠先生的精神传人,新一代青年艺术家有责任弘扬他的创作使命和变革精神。他们将艺术创作与当地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深化个人创作,另一方面继承发扬林风眠先生及学院的艺术创作和教学传统,在新时代为地方政府文化建设,为艺术梦、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5:纪念公司成立二十五周年有感

xx 时光如梭,一转眼xx公司二十五年过去了。而今,我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为公司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留下自己的感悟。虽然没能赶上公司的诞生,但我却有幸经历xx公司的二十五岁生日。在这二十五年中,xx公司的变化与取得的成绩让人惊叹,让人欣喜。

2009年12月,我来到xx公司,正赶上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此次改扩建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而且将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由原来的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水平,水处理能力提升至了4万吨/天。并将一、二期两套工艺系统有机地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集成后的综合效率,在工程设计与系统安排上实现了与一期工艺的完美对接。

如今的xx公司污水处理厂,经过了一期、二期改扩建,不仅完全实现了生产运行自动化,而且实现了工艺管理网络,已成为具有鲜明现代化特点的水务企业。公司会议室里那些金光闪闪的奖牌、奖杯足以说明一切。其实,文字与词语是否华丽已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品味到那一种感恩之心、喜悦之意以及对这个大家庭的深深眷念之情。所以,我宁愿选择用朴实的语言来宣泄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

梦想的力量往往令人惊叹,而现今,xx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之所以让外人惊叹就是靠着公司广大职工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力量。即使成功的道路上荆棘遍地,困难重重,但却无法阻挡我们勇往直前的步伐,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一如既往不断开拓进取。回首这些年,我们xx公司人满怀激情,用深情和汗水书写我们激昂的青春,将执着和努力挥洒在平凡的岗位上。二十五个春夏与秋冬,见证了给排水的茁壮成长。我坚信我们的人生舞台会因为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更美好,更绚丽多彩。二十五年春秋,几多汗水,我常常怀着对公司的感恩之心,辛勤地工作,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改初衷。因为,我深深地爱着xx公司,爱这样的事业。在xx公司这个舞台上,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将更加尽心尽责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与公司一起成长。

后面的工作还有很多,明天是什么,明天的明天是什么,我们都无从所知,也无从把握,但是只要能够报以我为公司,公司为我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创造更辉煌的明天!更辉煌的给排水!

篇6:建校八十五周年庆典大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庆**一中建校85周年。在此,我代表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向淄博一中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庆典仪式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诚挚的欢

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建校85年来,**一中始终秉承“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学校精神,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国家输送了10余万优秀人才和合格建设者,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特别是近年来,**一中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教育教学屡创佳绩,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文化建设亮点叠出,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成为博山区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多年来为地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代表全区人民向**一中表示衷心地感谢。

当前,**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一中作为优秀人才的培育摇篮显得使命崇高、任重道远。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一中的发展,努力让**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携手打造全国一流的优质高中。同时,希望**一中以85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情系故土,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的繁荣,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广大校友既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区宝贵的财富,衷心希望一中的新老校友,铭记母校教诲,常忆乡音乡情,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为**老工业城市的振兴献计出力、增光添彩!

最后,衷心祝愿**一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越办越好,再创辉煌!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7: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院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方案

学院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方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暨我校建校40周年,为总结回顾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特别是展示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深刻变化,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爱校、兴校和荣校的热情,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举行纪念建校40周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工作原则:隆重热烈、务实节俭;突出师生、亲和励志。

工作目标: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扩大社会影响;回顾办学历史、弘扬学校精神、丰富办学理念;密切校友联系、汇聚各方力量、促进事业发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主要活动

(一)主题活动

1.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校40周年发展大会;

2.举办建校40周年暨迎新文艺晚会。

(二)学术活动

1.组织开展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活动月”:举办院士讲坛、新能源论坛、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等;

2.举办校友创新创业论坛。

(三)文化活动

1.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2.举办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书画展、摄影展。

(四)文化建设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举办建校40周年校史展;

2.开展校园主题雕塑、道路景观命名等文化建设;

3.制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建校40周年专题片》;

4.编印建校40年回忆文集等。

(五)捐赠活动

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助学助发展捐赠活动。

(六)院系活动

1.开展教学院系文化建设;

2.举办返校校友座谈会等活动;

3.组织师生开展纪念建校40周年系列活动。

三、组织领导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成立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组。

(一)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各单位、各部门党政负责人

主要职责:制订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协调和督促各项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校友会办公室。

主 任:xx

副主任:xx

成 员:xx 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主要职责:负责纪念活动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推进,督办各种材料准备、整理、建档等工作;分解工作任务,协调推进各专项工作;发布纪念活动有关公告通知;筹备相关综合工作。

(二)专项工作组

为保证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设立综合协调、宣传及文化建设、学术活动、校友联络与捐赠、后勤保障和安全保障等6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牵头部门:学校办公室、校友会办公室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研究生处、校友会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

主要职责: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指南、会议等活动的议程及相关会务工作;发展大会的筹划组织;校史展建设;来宾邀请联络及接待;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活动组织协调;工作总结和归档。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宣传及文化建设组

牵头部门: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处

责任单位:网络信息中心、离退休办公室、校友会办公室、综合档案室、学生处、工会、人文社科学院、各教学院系

主要职责:学校办学成就及纪念活动宣传工作;建校40周年专题网站建设维护;校园景观等文化项目建设;宣传片拍摄;媒体接待;文艺晚会策划组织;建校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校内志愿者选拔培训组织。

3.学术活动组

牵头部门:科学技术处

责任单位: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友会办公室、中关村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各教学院系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建校40周年学术活动月;校友创新创业论坛;科技成果的发布展览和转让等。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4.校友联络与捐赠组

牵头部门:校友会办公室

责任单位: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国际处、资产处、计财处、审计处、各教学院系

主要职责:国内外校友的联系接待;策划组织校友与在校师生交流活动;走访校友,推进海内外校友分会建设;征集校友回忆,编辑校友风采录;捐赠接受和服务。

5.后勤保障组

牵头部门:后勤管理处

责任单位: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

主要职责:校园环境美化,重点场所、应急医疗和餐饮服务等后勤保障。

6.安全保卫组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牵头部门:安全保卫处

责任单位: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

主要职责:制定安保工作方案;校园及周边车辆和交通管理;校园安全保障和活动秩序维护。

四、工作安排

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一)前期工作阶段(7-8月)

成立工作机构,推进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走访海内外校友,筹建校史展,开展对外宣传。

(二)主题活动阶段(9-10月)

举办纪念改革开放暨建校40周年发展大会和文艺晚会,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展示师生校友文化,组织校友返校,接受捐赠。

五、工作要求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加强领导,凝聚共识。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重视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激励师生发奋努力,促进办学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精心组织,协同推进。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各专项工作组要细化工作方案,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密切协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教学院系要成立相应工作组,开展好本院系的活动。

3.厉行节约,俭朴办会。纪念活动既要隆重热烈、丰富多彩,又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级相关规定要求。要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4.加大宣传,汇聚力量。宣传部门和各单位加大对外宣传,充分展示学校办学40年所取得成就和学校精神文化,调动广大师生和校友关注、参与建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汇聚各方力量,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篇8:建校二十周年校庆庆典隆重举行

二十载励精图治杏林春满二十载厚积薄发辉煌永续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建校二十周年校庆庆典隆重举行

黄河因九曲而强劲,阳光因穿云而多彩。二十载春秋,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二十载辛勤,桃李芬芳,硕果飘香。2013年10月26日上午,我院建校二十周年校庆庆典在图书馆前广场隆重举行。大会特邀请了曾支持和见证学院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韩小爱处长、郑州市教育局候松彦副局长、高教处吴振兴处长、民管处李迎军处长、我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原河医大人解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李世校教授、原河南医科大学副校长王留兴教授、原河南医科大学工会副主席张自金同志、曾在我院担任过历届教学副院长的王祥庭副院长、岳金志教授、王保生副教授。

上午九点半,伴随着庄严而嘹亮的国歌声,庆典正式开始。我院院长助理刘芳副教授主持了会议。首先,刘芳副教授介绍了莅临我院参加

二十年校庆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并代表全体院领导对其致以真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会上,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韩小爱满怀祝福,热情洋溢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她首先肯定了我院在河南省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大批德艺双馨的优秀学子,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次,她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一定会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倾心教育、呕心沥血,继续前进,再创辉煌。

随后,我院院长刘仁对韩小爱处长的祝福致以真诚的感谢,并为建校二十周年校庆致辞。回首往昔,二十年的时光里,老中青三代人用忠诚和智慧、勤劳和汗水、青春和生命书写了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篇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十年后的今天,杏林春满,硕果飘香,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届又一届黄河人的辛勤付出与艰苦奋斗。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会并肩同行,无怨无悔,迎接又一个更加灿烂的的20年。刘院长的讲话,事无巨细、真情意切,引来全场师生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陪伴着我院二十年发展,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教授王险锋同志作为教师代表为大家发言,他语重心长地讲到,同学们,青春时期,学生时代是人生最好的时光,也是最短暂的时光,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要发扬古人“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那么,你们就会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国家栋梁。王教授的谆谆教诲,动情感人,怀着对芸芸学子的殷切期望之情。

之后,我院第一届优秀毕业生王俊生和留校优秀毕业生、现任我院

学生处处长杨晓燕以及2012级护理3班在校学生代表单梦岩分别进行了发言,他们的发言不仅代表了每一位优秀的毕业生,也道出了每位教职工和学生的心声——对母校深沉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学生代表单梦岩激情飞扬的发言,让在场的全体师生依稀看到学院的未来。

最后,由我院院长助理刘芳副教授宣读了中共修武县委员会、修武县人民政府发来的贺信。贺词高度评价了我院二十年来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我院未来的发展致以深深的祝福。

庆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二十载春华秋实,二十载思源致远。我们深信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此次二十周年校庆为契机,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一定能把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化高等医护院校,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篇9: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专辑

前言

七十年前,在那风雨如晦、国乱民困的年代,洮州大地上,凤凰山麓下,一座新兴的中学——临潭县第一中学——艰难地诞生了,她是今日甘南地区建校最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在此后的风雨七十年中,数代先贤志士筚路蓝褛,薪火相传。在这青山环抱、碧水映带的钟灵毓秀之地,他们用 血汗和双手,筑成了一方教育圣地,造就了无数报效家国故土的赤子!

七十春峥嵘岁月,七十秋桃硕李艳。今逢学校华诞,洮州儿女们不忘初心,赋诗咏怀,一申寸悰,以告昔贤,以励后来,足慰殷殷真情!

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 张俊立

卓立洮城七十年,文开雪域著先鞭。凤凰山下闻鸡舞,桃李林中鼓瑟弦。坐悦尊师行万里,走听高足诵千篇。奠基磐石今犹在,卫学书声薪火传。

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有感 马锋刚

古郡洮州老卫城,霞光曦照映峥嵘。凤凰山下开庠序,孔子尊前起誓盟。黉苑桃香承圣气,明轩兰馥继书声。七旬风雨沧桑路,播德致知铸美成。

登红花山北望·临潭一中七十华诞志庆 胡憬新

洮城远瞩入望中,势镇山河百代雄。绿野溶溶千垄雨,红旗猎猎一竿风。弦歌沐化钟灵地,桃李争芳毓秀宫。忧乐后先家国事,于斯振玉领金铜。

浣溪沙·忆昔年整理一中校史有感 马锋刚

翻遍封尘感慨多,悠悠七十岁峨峨。先贤事迹美如歌。历历黉风文彧彧,将穷荜路遇时和。且看新世兴如何。

母校华诞吟二首 丁耀宗

常见黉门四季开,每逢路过久徘徊。痴心一片情思久,犹记当年如梦来。

七十华年贺未迟,洮州地域树丰碑。培桃育李虽劳苦,弟子门人总自知。

临谭一中孔子雕像 文莱

踩踏青砖树荫凉,黉门院里闻书香。诲人不倦开愚智,至圣年年守学堂。

礼赞母校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边城

七十光阴一梦回,千寻桃李万枝开。凤凰山下书香古,明日良材我辈栽。

庆祝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二首 胡杨

遍踏书山行大道,畅游学海勇攀峰。钟灵毓秀书长卷,继往开来铸锦程。

古镇洮州山水秀,耕云播雨岁正荣。尊师重教传薪火,敏毅勤诚壮校风。

祝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二首 石文才

七旬风雨话黉宫,忧乐安危国运同。思涌新潮移旧俗,学能开物竞天工。贤师胸里容沧海,学子毫端越险峰。今日校园桃李艳,洮州儿女展雄风。

当年文革乱纷纷,主课工农副课军。昔日雾霾遮玉宇,而今桃李映朝云。黉门奋进城乡喜,学子腾飞党政欣。国栋之材光社稷,秋收万斗苦耕耘。

贺临潭一中七十华诞 党春福

书院飘香七十年,洮州内外百花妍。凤凰山下吟华彩,古卫城中谱素弦。润物无声桃李硕,春风化雨学师贤。杏坛宝地生灵气,破浪扬帆著续篇。

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新韵)敏彦萍

乡黉第一先,已至古稀年。七秩培桃李,英名誉杏坛。明德兼启智,勤奋共师严。俊彦同题贺,诗情话变迁。

和清晨阳光贺临潭一中 建校七十周年诗(新韵)安多扎西

美名传陇右,桃李遍甘南。诗秉陈钟秀,文承赵继园。惠泽新一代,恩被古临潭。母校逢华诞,佳肴敬圣贤。

鹧鸪天·忆母校临潭一中二首 石文才

(一)脑海翻江忆旧容,当年求学梦无穷。何堪暴雨群芳瘦,无奈红羊理想空。肩负重,志成龙,东风浩荡扫寒冬。韶光赶上追分秒,架起青春七彩虹。

(二)荏苒流光万事空,高楼老柳已腾龙。门前只恐伤追忆,白发何堪对翠松。人已老,念犹衷,闲思苦想昔时容。读书声里空相顾,最恨当年不用功。

步张俊立“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原韵 李凌

倡化育人七十年,情倾故土执教鞭。凤山结脉涵文斗,桃李成蹊拨雅弦。俊彦风华添美誉,杏坛润墨赋佳篇。园丁培养参天树,桑梓书声赖续传。

重回母校临潭一中图书馆 张俊立

素心今日觅秋光,岁月深深何处藏; 无悔曾经多少事,年来最忆是书香。

临潭一中图书楼 文莱

再踏廊檐四十春。经年往事以成尘,而今我是楼前客,己做书堂梦里人。

校园今昔 张俊立

龙楼高耸朗声吟,地洁窗明惟数今。最忆当年何处好,难寻那片白杨林。

题临潭一中旧正门

----纪念母校建立七十周年 张俊立 拱顶青砖朱漆存,幽幽古色古时门。回眸校园深深处,多幸长留一缕魂。

忆校园白杨林 张俊立

一片绿荫年复年,花光蝶影每相怜。幽林不再高楼立,长使行人倍怅然。

忆母校临潭一中点滴 李凌

四十年来梦总萦,纯真岁月驻新城。浑然未凿雕佳玉,懵懂初开养坚贞。苗幼时逢天缺雨,花残不见地承英。踏遍万水千山后,回头一瞥亦关情。

毓秀临潭立百年,东陇文脉赖承传。光前启智除愚昧,裕后开创造福田。兴学倡教滋晚辈,崇诗尚理慕先贤。英华遍地成林茂,泽被家乡德化延。

未免青葱出此门,无邪上路踏新痕。欣逢盛世扬眉眼,应谢杏坛铸魄魂。闯荡生涯常眷顾,平凡故事有渊源。蓦然回首苍颜老,阅尽波澜始见根。

临潭县一中 李英俊

深门台阶院落重,翰园灯伴暮晨钟。前庭春风育桃李,后户雨露润苍松。粉沫扬尘道重远,量器测绘攀险峰。师生共举文明鼎,四化路上建勋功。

桑梓先辈建校园,启迪民智路艰难。沧桑几经风云变,翰墨一度雨露嫌。师生持械敢造反,工农操戈占文坛。日照大地阴霾散,学入正道校园欢。

题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李金凤

黉宫七秩历风霜,桃李芬芳沁鼻香。学子争先文海搏,恩师无悔杏坛昌。设施完善强基础,才德双全育栋梁。一夕归来圆梦想,钟灵毓秀展雄光。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二首 丁海龙

已铸杏坛七十年,名扬洮卓拜先贤。育桃培李遍天下,再谱辉煌锦绣篇。

钟灵毓秀古洮州,弹指轻挥七十秋。笃学敏行声在远,仍怜娇影对山丘。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有感 丁海龙

身处卫城望紫螃,仙云缭绕倍生香。学宫七秩书声在,桃李春风四海扬。夫子埋头开赭土,新鹰出谷换霓裳。钟灵毓秀洮州地,更待明朝著锦章。

临潭一中成立七十周年 林彩菊

翰墨书香满院真,藏龙卧虎日更新。凤凰山下培桃李,正好华年七十春。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李锐

黉门耸立总情牵,每到心头感万千。瓦舍残坯消旧迹,花岗石板谱新篇。名签笔报风尘静,手打金钟雨露前。往事如烟犹在耳,何须斗转叹茫然。

艰辛历尽记犹深,昔日寒窗岂可寻。苦读青灯依约在,条橙木桌话如今。虚名几许悲苍发,倦旅平生觅旧音。惧闻吾师荒冢客,声声教悔染衣襟。

化雨春风七十年,沧桑巨变话昂然。书山大展宏图志,学海扬帆奋着鞭。寸草兰花铺院后,遮杨翠柳掩楼前。恩师教诲终难忘,可喜人才后辈贤。

篇10:桐坪初中建校二十周年校庆贺词

桐坪一小校长何良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欢庆中秋、国庆,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桐坪初中迎来了二十岁生日庆典。我谨代表桐坪一小、二小的全体师生员工向桐坪初中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桐坪初中的新老领导、全体教师、所有学生、历届校友表达最诚挚的祝福。祝贺桐坪初中生日快乐,祝福桐坪初中的师生节日愉快,吉祥如意!

二十年云蒸霞蔚文章大,八千里水碧天蓝画卷长。桐坪初中的二十年,是锐意进取的二十年,是催人奋进的二十年,是勇于奉献的二十年。二十年前荒芜的马桑坡上,由桐坪人民自己集资、捐资兴办的一所农村单设初中诞生了。桐中人白手起家,艰辛办学,甘于奉献,顽强拼搏。从零的突破到大坪片区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桐坪初中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师资力量越来越强,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学校名气越来越大,赢得了学生的向往、家长的首肯、社会的赞誉。莘莘学子,从田野走向殿堂,从不才走向栋梁,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贫穷走向辉煌。桐坪初中的创建、发展和成就,是桐坪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桐坪教育的一件大事。二十岁,对一个人来说,风华正茂,大有可为。二十年,桐坪初中滋兰树慧,辉煌前行,尽展韶华,可喜可贺。值此桐坪初中建校二十周年之际,我再次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桐坪初中及桐坪初中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春风化雨育桃李,不负殷殷桑梓情。桐坪一小、二小和桐坪初中是兄弟学校,共同承载了桐坪人民的期盼和嘱托。桐坪教育是一个整体,桐坪初中的发展和桐坪一小、二小的发展休戚相关、命运与共,桐坪初中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桐坪一小、二小教师的默默付出和辛勤劳动,桐坪初中的荣誉也是我们桐坪一小、二小的荣誉。在当前农村学校生源下滑、校点萎缩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桐坪的教育形势也不容乐观,为了桐坪教育的发展,为了桐坪人民的子孙后代,我们桐坪一小、二小和桐坪初中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密切合作,携手共进,共创桐坪教育的新的辉煌!

祝桐坪初中的明天更美好!

祝所有的来宾中秋、国庆双节快乐,假期愉快!

篇11: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2009年6月16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尤兰田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5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向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黄埔同学,并通过你们向所有海内外黄埔师生及亲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了创建革命军队,用武装的革命力量同武装的反革命作斗争,孙中山先生同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85年前的今天,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从此,一批批爱国青年,力研究工作新思路,探索工作新方法,开拓工作新领域,破解工作新难题;积极开展了一些有影响、见实效的对台交流精品活动,密切了与岛内黄埔组织、黄埔同学的关系,增强了两岸黄埔同学袍泽情谊,扩大了联络交往的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新的成绩。

同志们,朋友们,八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不但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民主革命,而且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再过三个多月,我们将隆重地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祖国以让全世界都称奇的速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上大步向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构建文明、幸福、富裕、稳定的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全新面貌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

大政策主张,为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同胞的联系交往,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黄埔军校同学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希望黄埔军校同学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继续加强对台交流交往,巩固和发展壮大与岛内黄埔组织及人士的联系;积极开展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分裂行径的活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应黄埔同学特点的会务工作机制,团结广大黄埔同学和亲友,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充分发挥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会员和亲友联系广泛的优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12:建校60周年校庆征文范文

建校60周年的校庆到来了,在学校中获得了许多回忆以及教育的师生们,在此刻将想对母校说的话通过征文来告知校园的师生们吧。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建校60周年校庆征文活动一起来了解。

扬起自信的微笑,踏出张扬的步调,回首母校60年薪火传承,高歌现代踏歌桃李芬芳。或许对于一个只有60周岁的学校来说,她还显得太过年轻,没有百十载的传承,没有历久弥新的文化;但对于现代学府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谜城”来说,便无需年代,无需张扬,更无所谓蓝天与鸟飞,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烟雾缭绕的谜。

在这经典大气的学院里,有我们金色的年华,蓬勃的青春,有着一群积极向上的学子,历经世事纷扰也不怕蜀道之难,奋力张扬似火的青春,欢声笑语也似斑驳印迹的影集。终南湖畔朗朗的读书声,水泥操场上矫健的身影,饭堂里有序的排队,课堂上师生的活力问答,这一幕幕无不彰显着现代的春天。那象征21世纪的天路雕塑,那谈笑风声走向成功的四人铜像,那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美丽风景,那激情澎湃的教授,还有那饱含文墨诗书的图书馆……这一幕幕鲜活的生动风景,便是现代生命里跳动的音符,奏起的旋律。

忽然明白,这不是一个孩子的稚嫩与童真,这不是一个少年的懵懂与清纯,虽不能说历经沧桑,但也还算称得上跌跌撞撞。我承认我没有亲眼见证这个新生的生命的破土而出与艰辛成长,但我却真的见到了在刘院长的带领下,她由一个新生儿到了如今的青春年少,甚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也首屈一指。校内的各类学生组织也为校园的青春活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组织严密的学生会,尊老爱幼的青志团,饱含文化特色的社团联合会,富有地区情调的腰鼓艺术团等等,都用强劲青春的活力向社会各界人士展示着现代的风采。

步入现代以来,虽与之相处短暂,但我们始终秉承“公诚勤朴,仁虔雅健”的校训,谱写着属于我们的青春年少。我们也始终铭记刘院长的倾情教诲,时刻谨记脱俗大气凝重清醒的时代口号,从而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素质。采一朵紫香槐放在手心,伏下身去感受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回想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和拒绝任人抚玩摆弄的飒爽英姿,不觉心中又感慨自己身处这高雅的文化环境中,或许这不是别人眼中的高校,不是他人心中的城堡,但这却是我们现代学子寄予情感依托的天堂,是培育我们成人成才的圣地,是英雄主义的传播者,是时代先行的引领者。认真,让我们迈向成功;敬重,让我们告别平庸,这一经典语录已潜移默化地渗透现代学子的心房,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思想。

时光荏苒,母校踏浪冲潮60载华章,传道授业倩影犹存。巍峨秦岭滔滔渭水,终南山边沣河水旁,帝都胜土上又一次哺育了一个新生儿——西大现代,她破土而出艰辛成长,集聚着全身的力量放歌于这一片热土,而我们现代学子始终坚信,母校定会破茧成蝶,早日成为国际一流品牌型大学,祝愿母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说起xx,我和她共处了5年。这5年里,记录着我们的哭和笑,烦恼和快乐;更记录着她对我们一丝不苟的呵护与教诲,让我们感到温暖,学到教书育人的真谛。菁菁校园,满日葱茏。清晨的空气如同春的余韵,在起伏的绿影间悠然飘扬,谈起淡淡的绿意……

学校即将迎来了60年校庆,我则以一个特殊的身份陪她渡过生日……回想5年前的那一天,当清晨的曙光划破深蓝色的天幕,当起床钟声嘹亮清越地响彻幽静的校园,当听到莘莘学子那朗朗的读书声,我站在我即将任教的校园里,看着那太阳、月亮、星星,那树,它们是显得那么的明净而安详,纯洁而爽朗,此时,心就格外清静,眼就格外明澈,思想就格外晓畅。是啊!博迪学校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生机勃勃,美丽多姿……

校园的鸟语花香,校园的干净路面,校园的紫藤树荫,校园的书气墨香,校园的学术氛围,校园的灵气飞舞,所有这一切随着绚烂的朝霞升起,这一切平凡的景致,无不显示出博迪学校的绰约丰姿,内敛而热情,智慧而秀美。

在这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感到自己不仅在教学上有了进步,而且在为人处事,面对各种情况都可以应付自如。韩愈的师说里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古人的教诲时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为人师表者,更加应该以身作则。不仅要为祖国培育新一代的建设栋梁,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不管他们将来处于社会的哪一个位置,都能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骨干,而作为教师的我,都会为自己能培养这样的一批有用之才而感到骄傲自豪。当然,现实也是不乐观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特别是作为00后的他们,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更加会影响他们。我们作为老师,不但要在学校里教会他们课本里的知识,更应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把他们引导向正确的道路,我想这点或许比学科知识更加重要。另外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技术也在不停的进步,而对于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来说,更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在课堂上的每一节课更加地生动有趣。

篇13: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院校在此成立。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由此源源输出,进入历史的大视野。12日,多位黄埔军校老兵和老兵后人聚集于此,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黄埔军校17期步科、炮科毕业生何季元,今年已是92岁高龄,身任广东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在活动当天揭幕的“触摸黄埔——馆藏黄埔军校文物特展”上,他看到,展览的一份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出现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记者:“那个纪念册是我在台湾的黄埔同学捐赠的。”

包括这份纪念册在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该展览中首次对馆藏黄埔军校文物进行集中展示,从1300余件藏品中精选了任命状、毕业证书、毕业证章、军服等50多件珍贵文物。

其中,首次和观众见面的有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开国上将周士第写于1937年至1940年间的《阵中日记》,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冯剑飞的调派令和委任状以及国民党元老张人杰为黄埔军校军医部副主任李其芳赠送的“是医国手”书法等。

李其芳的女儿、86岁的李若梅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已在美国生活60多年的李若梅,一共将家中珍藏的48件关于她父亲的物品捐赠给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些都是我父亲去世后,母亲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60多年时间里,它们随着我去了很多地方,最后又回到了黄埔军校。”李若梅说,“我和黄埔军校很有缘,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告诉记者,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同时也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30周年。建馆30年来,纪念馆也非常重视对黄埔军校师生的采访和口述整理。当天,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口述史研究中心也举行了揭牌仪式。

“因为很多黄埔老人逐渐老去,我们有责任抢救这一批珍贵的记忆。2012年开始我们采访了70多位老人,加上历年积累,共掌握有百余位黄埔老人的口述资料。”杨琪说。据透露,黄埔军校口述史研究中心下一步将到台湾采访黄埔老兵,目前正在和台湾的研究机构洽谈具体事宜。

上一篇:辩证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下一篇:问题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