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2024-05-13

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精选6篇)

篇1: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新华网澳门3月27日电(记者徐超)澳门科技大学27日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校十周年。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当天上午出席澳门科大十周年庆典活动和“澳科大星”命名仪式,并为15位荣誉博士颁授学位。当天下午,澳门科大还举办了学者余秋雨讲座以及荣誉博士与科大同学对话等活动。

崔世安在致辞中祝愿科大在过去十年发展所打下的根基上,取得更大成就,好似“澳科大星”一样闪耀。他表示,澳门科技大学秉承多元文化下兼容并蓄、坚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针,为澳门高等教育多元发展,为特区培养人才以及建设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澳门科技大学是澳门回归祖国后,由澳门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自2000年3月成立以来,已发展成澳门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目前在校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已逾8000人。

就在科大迎来建校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日前将2007年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澳科大星”。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在科大建校十周年之际发来贺电,祝愿澳门科技大学不断加强与内地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早日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大学。

篇2: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澳门科技大学隆重举行的十周年校庆庆典。首先,我向澳门科技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庆典的各地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特区同龄,共同走过了成长的十年,见证了澳门回归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科技大学禀承多元文化下相容并蓄和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针,以“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为特区的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学作为增长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中心,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使高等学府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高等教育已经肩负起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援和知识贡献的使命。

为此,特区政府自成立以来,积极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延伸免费教育的年限,注重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并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学生修读,培养具有广博学识的人才。同学们在大学校园不仅是学习吸收知识养分,更是培养治学和人生态度。因而,一所出色的大学通常都蕴含著一种精神,引领莘莘学子踏上人生的征途。澳门科技大学创导的是“和谐精业”的校园精神,“和谐精业”中,“和谐”是诚信和包容;“精业”的核心是创新。而当前澳门特区的发展正是需要这种创新求真的精神。创新不但是转变传统解决问题的观念,从新的视野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创新还是以现实为基础,整合社会各界关於变革诉求,凝聚社会共识的创新。创新求真中,我们应该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推展工作,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科大的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以及全澳的大学生都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因为你们所树立的理想,所学到的知识,所具备的能力,对於社会未来发展关系重大。要在竞争中成为人才,既要靠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更要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因而创新求真的精神犹为可贵。

建基於过往十年发展的基础,澳门特区在新的起点上将展开一幅创建世界旅游休闲城市的蓝图。澳门以源远流长中西文化交汇为底蕴,在珠江三角洲的区域融合中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以经济适度多元化为目标,在交流合作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的需要,特区政府将加强与粤,港两地的教育合作,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共同分享机遇和应对挑战,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籍此机会,我要向过去十年为科大,为澳门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人员致以衷心的敬意。期望科技大学在十年发展所打下的稳固根基上,取得更大成就,像“澳科大星”一样闪耀光芒。最后,对十五位杰出人士获得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科技大学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果!并祝愿科技大学十周年校庆庆典圆满成功!

篇3: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老有所学豪情纵,

壮志挥毫展雄风。

墨象气韵生异趣,

遨游学海乐无穷。

(二)

学海无涯苦作舟,

晚年学习何所求。

增长知识身心健,

余热生辉壮志酬。

客游黔灵山

四季常青黔灵山,

八方游客喜赏观。

天然风景这边好,

空气清新润心田。

客去意留思往返;

重游漫步细观看。

时逢春到景更美,

林绿花妍碧空蓝。

赞连战周毓修

连战先生继先贤,一步跨越六十年。

历史会晤恨见晚,联共反独着先鞭。

国共携手谋和平,两岸对话致双赢。

参与复兴正其时,再造中华抒豪情。

纪念遵义会议七十周年 胡 颖

遵义会议七十年,雷霆万钧聚先贤。

风云叱咤能者上,跃马挥戈定大干。

艰难险阻驱日寇,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精神似火种,燃遍種州照宇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首 周明荣

八路军颂

红军传统铸灵魂,百炼千锤敢打拼。

开辟游击根据地,搏摧倭寇霸权心。

英雄业绩惊中外,卓越丰功泣鬼神。

历史辛酸毋忘记,千年万代永留存。

新四军颂

百炼千锤铸铁军,沙场驰骋建殊勋。

舍身忘死歼倭寇,沥胆披肝卫庶民。

长荡哀鸿催战鼓,黄桥香饼慰忠臣。

江南一叶冤千古,梅岭三章绝妙文。

长白山天池(注—)

何来玉莲悬天半,

神秘瑰丽—奇观;

终年常被云雾锁,

只为福人露真颜。

岳桦树

长白山头岳桦林,

老朽光秃令人惊;

生机内藏不死树,

来年叶茂又回春。

吉林二人转(注二)

二人转呀不停转,

满场观众乐得欢;

乡土气息东北味,

改革开放路子宽。

喜识宋振庭(注三)

初次到吉林,

不忘故交人;

提起宋振庭,

一片赞扬声。

感长春伪皇宫

背祖离宗不知丑,

伪满群小不如狗,

中华儿女当自重,

不忘雪耻振神州。

注一: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海拔二千余米,古人无科学测算曾估称:“离地约二十余里”。天池处高而气候多变,即使不在降雨降雪季节,终年亦常被云遮雾裹难见庐山真面。有人在山下见天气晴好,待爬到山顶突又遇风狂雨暴矣!7月17日,余等在程晓华先生带领下有好运登上长白山顶峰最高处,俯视天池如出水莲花,似碧玉镶嵌在积雪未消的长白十六峰中间,其雄阔瑰丽令人惊叹叫绝,难怪邓小平同志有题辞云:“不登长白山终身遗憾”。

注二:从二人转到吉剧,从农村乡场到城市剧院,是这种东北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一个飞跃。改革开放后,二人转的路子越来越宽,也越来越受到全国观众的欢迎。

篇4:颂云南师范大学建校八十周年

——一朝云师人,终身云师人。成为云师人,我辈之甚幸!

中国西南,云南昆明。教师摇篮,云南师大。培育人才,三十余万。遍及天下,服务全球。

一九三七,抗战爆发。为保文教,免受侵害。北清南开,南迁长沙。相依为命,合组办学。

战火逼近,被迫再迁。一九三八,迁抵昆明。改称校名,西南联大。文理工法,增设师范。

西南联大,在昆八年。大师云集,名家荟萃。鼎力治学,传承薪火。办学成果,享誉世界。

一九四六,抗战胜利。三校复员,决定北返。为报滇省,支持联大。师范学院,续留昆明。

初定校名,国立昆师。一九五零,更名昆师。一九八四,更名云师。办学至今,八十周年。

八十周年,风风雨雨。八十周年,坎坎坷坷。历经困苦,始终向前。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今日云师,独树成林。师范特色,综合大学。学校占地,三千余亩。在校师生,五万余人。

联大校区,古朴精致。翠湖之畔,鸟语花香。联大旧址,云师之源。古老建筑,镌刻历史。

昔日教室,学子苦读。写出胸中,经天纬地。昔日校歌,慷慨激昂。唱出心中,家国天下。

呈贡校区,占地广阔。几经建设,如今成型。云师腾飞,就此开始。万千学子,在此成才。

今日教室,学子苦读。一如既往,经天纬地。今日校歌,慷慨激昂。一如既往,家国天下。

云师师生,精诚团结。联大精神,代代相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刚毅坚卓,明德睿智。

身在校外,心在校内。眷恋师大,不改初心。值此校庆,拙文献之。以报母校,培育之恩!

凤庆一中

篇5: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一、接待方案

(一)、准备工作

1、接待的基本要求:热情、安全、高效、服务。

2、接待规模:2000人左右。

3、费用及筹划:深入调查,做好接待费用预算。

4、确定参加校庆的来宾:1)寄发邀请函2)对邀请函的回执进行统计3)制定来宾接待工作对应安排表

4)制定工作人员通讯录5)确定来宾来访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到达大体时间

5、确定合适的接待人员:

1)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各组负责人负责具体安排各项活动(加强其礼仪、校史等方面的知识)

2)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培训,建立一对一的引领式接待(详细了解各自负责的来宾到达的时间、交通工具、来宾的爱好等)

3)编制紧急突发事件的预测方案(医疗等)

6、接待车辆的调度和保障:1)车辆的租赁、编队及装饰2)司机的培训3)车辆运行的路线安排

4)制定预案,详细确定司机及负责人,通过制定预案规定发生紧急情况采取的措施

7、来宾下榻:

1)下榻地点的选择(在本地具有较高影响力,距离学校较近,环境优美,具有较大停车场地,交通较为畅通便利)

2)对来宾进行登记(登记簿p133)3)做好来宾的食宿安排

4)保证每位来宾有学校的简介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要精美、便捷)5)做好来宾认捐工作

5)帮助来宾与亲朋老友的联系

8、校庆前的活动安排:

1)可集体观看黄岛及山东科技大学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视频2)可组织集体实地游览

9、校庆当天的接待工作:(注重细节,例如厕所的引导)

1)正确引导来宾到会场2)签到3)就坐4)会议结束后的引导5)就餐6)回酒店7)纪念品的发放8)送来宾离开

会议工作

一、会议筹备方案:

1、会议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建校65周年校庆庆典

2、会议目的、主题:八方好友来相会,畅想山科新发展

3、会议规模:25000人

4、会议时间:2016年9月10日

5、参会人员:邀请的嘉宾及山科在校师生

嘉宾包括:山东省省长(或副省长)、教育厅相关干部、兄弟院校校长(或副校长)、校友

6、会议议程:p1127、会场布置:p1148、会议设备和工具

9、会议所需文件及资料

10、会议筹备机构

11、会议餐饮安排

12、会议所需经费及来源

13、具体会议筹备

14、负责人员

15、会议记录

16、会议新闻媒体及新闻稿

篇6:澳门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十周年

第2号 2016年7月16日

庆六十华诞桃李盈门,经甲子风雨百炼成钢。2016年9月22日,内蒙古科技大学将迎来建校60华诞。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及各企事业单位,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铸就辉煌。内蒙古科技大学成立于1956年,隶属原冶金工业部,其前身是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从冶金工业部划归自治区管理;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六十年来,内科大人薪火相传,奋进求索,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和“百炼成钢”的校训,探索“学术为本,学业为上,学生为体,学者为魂”的办学理念,深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淀了丰富深厚的办学经验,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冶金、采矿、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周年校庆是内蒙古科技大学走向新征程的又一个重要起点,我们将以“回顾历史,展示成就,振奋精神,谋划发展”为主题,本着“节简,务实,有序”的原则,举办建校60周年庆典,全面回顾办学历程,系统总结发展经验,充分展示建设成果,大力弘扬文化传统,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全校师生热切期盼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届时来校共襄盛举,共商发展大计,同谱明日华章!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6年7月16日

欢迎垂询:内蒙古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2-5952288

传 真:0472-5951628 学校网站:

联系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

邮 编:014010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及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监督股XX年药监岗位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