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故事感悟点评

2024-04-11

经典小故事感悟点评(精选10篇)

篇1:经典小故事感悟点评

经典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

1.有多少桶水

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前面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出来。国王发诣:“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来莺罚!”

大臣们用桶越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数据。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少年走向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少年去看池塘。少年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少年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少年。

人生感悟:大臣们为什么解不开国王的问题呢?原来,他们全掉进了思维陷阱。而那个少年则撇开了池塘的大小,从桶的角度思考问题,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是啊,遇到难题时,我们有时只需换一种思维方式,或换一个思维角度。

2.爱是一盏灯

一对新人结婚时家徒四壁,除了一处栖身之所外,连床都是借来的。然而女人却倾尽所有买了一盏漂亮的灯挂在屋子正中。男人问她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去买一盏奢侈的灯,她笑笑说:“明亮的灯可以照出明亮的前程。”他不以为然,笑她轻信一些无稽之谈。

渐渐地,日子过好了。两人搬到了新居,她却舍不得扔掉那一盏灯,小心地用纸包好,收藏起来。

不久,男人辞职下海,有了钱,有了情人。他开始以各种借口外出,后来干脆无须解释就夜不归宿了。她劝他,以各种方式挽留他,均无济于事。

这一天是男人的生日,妻子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过生日。他答应着,却想着漂亮情人的要求。犹豫之后他决定去情人处过生日后再回家过一次。

情人的生日礼物是一条精致的领带。他随手放到一边,这东西他早已拥有太多。半夜时分他才想起妻子的叮嘱,急忙匆匆赶回家。

远远看见寂静黑暗的楼房里有一处明亮如白昼,正是自己的家,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在心中升起。太太就是这样夜夜亮着灯等他归来的。

推开门,太太正泪流满脸地坐在丰盛的餐桌旁,没有丝毫倦意。见他归来,她不喜不怒,只说:“菜凉了,我再去热一下。”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太太拿出一个纸盒送给他。男人打开,是一盏精致的灯。女人流着泪说:“那时候家里穷,我买一盏好灯是为了照亮你回家的路;现在我送你一盏灯是想告诉你,我希望你仍然是我以目中的明灯,可以一直照亮到我生命的`结束。”

男人终于回心转意。一个女人送一盏灯给自己的男人,应该包含着多少寄托与企盼!而他,愧对这一盏灯的亮度。

男人最终回到了女人的身边。

人生感悟:爱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否能照亮他的前程,但它一定能照亮一个男人的回家路,因为这灯光是一个女人从心底深处用一生的爱点燃的。

3.一个男孩的卑怯

一个男孩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和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他原以为换个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次沦为大家嬉闹、戏谑的对象。男孩非常苦恼。

一天,教官对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旁边掷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暗,他愤愤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我这样做是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便故技重施,将手榴弹像昨天那样再次投掷。大家掩脸窃笑,期待一场闹剧的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间,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的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大家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的无私与无畏、果断与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了头,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上崇敬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生平头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的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大家的无限崇敬。

人生感悟: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才能让你赢得尊重!

篇2:经典小故事感悟点评

一、朋友看中一台电脑,需要9000元,他每月的收入才2000元。老婆对他说,你疯了,你买了就离婚。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配不上那台电脑,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没勇气去争取,你将来在社会上还能混成啥样?他咬咬牙买了。为了还债他开始不停地兼职。终于在一个月内还清了所有的余款。他的妻子并没有因为他的疯狂而离开他。他的妻子把他带进了车市,说:老公,我们贷款买了这辆宝马吧。一开始他吓死了,以为老婆疯了。一年后他还清了宝马的贷款。

人生感悟:你连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与人的勇气都没有,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二、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感悟人生:让老板觉得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三、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人生感悟: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四: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人生感悟: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五、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侮辱。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看守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人生感悟: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六、有人问农夫:种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人生感悟: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七、三人出门,一人带伞,一人带拐杖,一人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空手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人生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八、小镇上,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个小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仍是。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人生感悟:一味地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九、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人生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十、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结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人生感悟:即使环境相同,如果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

十一、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人生感悟: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对一生负责。

十二、野猪和马一起吃草,野猪时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十分恼怒,一心想要报复,便去请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套上辔头让他骑。马报复心切,答应了猎人的要求。猎人骑上马打败了野猪,随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人生感悟:你不能容忍他人,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十三、人骑自行车,两脚使劲踩1小时只能跑10公里左右;人开汽车,一脚轻踏油门1小时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铁,闭上眼睛1小时也能跑300公里;人乘飞机,吃着美味1小时能跑1000公里。

篇3:让你受益匪浅的经典经济学小故事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 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 冰箱里有一块肥肉, 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情感经济学】

如果你有6 个苹果, 请不要都吃掉, 因为这样你只吃到一种苹果味道。若把其中5 个分给别人, 你将获得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 将来你会得到更多, 当别人有了其它水果时, 也会和你分享。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放弃是一种智慧,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创业经济学】

你决定上网聊天, 这叫创业;上来一看, 美女真多, 这叫市场潜力;但帅哥也不少, 这叫竞争激烈;于是你决定吸引美女眼球, 这叫定位;你说你又帅又有钱, 这叫炒作;你问:“谁想和我聊天?”这叫广告;你又问:“有美女吗?”这叫市场调查;有20 个人同时答:“我是美女”, 这叫泡沫经济。

【形象经济学】

一产就是养牛, 二产是杀牛, 三产是吃牛, 四产以上即是虚拟经济, 是吹牛。天使投资人吹牛的目的是, 在小牛成长为大牛的过程中, 见缝插针的和养牛、杀牛、吃牛的人结婚、离婚而又不伤感情!

【边际效应】

1.甲去买烟, 烟29 元, 但他没火柴, 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2.乙去买烟, 烟29 元, 他也没火柴, 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 他用这一毛买了一盒火柴。为什么乙成功而甲失败了?

【如何让钱进来快些】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 甲赚钱买了房子, 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 乙摊位生意虽好, 但刚煮的面线很烫, 顾客要15 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 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 秒再端给顾客, 温度刚好。启发:为客户节省时间, 钱才能进来快些。

【推销、促销、营销、品牌】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 我保证让你幸福, 跟我好吧。———这是推销。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 处房子, 跟我好, 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 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女生不认识男生, 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

【再谈营销】

学生:老师, 这份报告需要写多长才行?老师:文章就像是姑娘的裙子, 短得盖不住主题, 或是太长就失去吸引力, 都是不可取的。———点到为止, 剩下的部分自己想像吧。营销之道亦是如此, 过于露骨, 会影响品牌价值;过于保守, 起不到营销效果。

【复利的奇迹】

篇4:经典小故事管理大不同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乐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管理心得: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惠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管理心得: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篇5:八个经典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罗伯特和妻子玛丽终于攀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眺望,远处的城市中白色的楼群在阳光下变成了一副画。仰头,蓝天白云,柔风轻吹。两个人高兴得像孩子,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对于终日劳碌的他俩,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旅行。

悲剧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罗伯特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周围是陡峭的山石,没有抓手的地方。短短的一瞬,玛丽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下意识地,她一口咬住了丈夫的上衣,当时她正蹲在地上拍摄远处的风景。同时她也被惯性带向岩边,在这紧要关头,她抱住了一棵树。

罗伯特悬在空中,玛丽牙关紧咬,你能相信吗?两排洁白细碎的牙齿承担了一个高大魁梧躯体的全部重量。他们像一副画,定格在蓝天白云大山峭石之间。玛丽的头发像一面旗帜,在风中飘扬。

玛丽不能张口呼救,一小时后,过往的游客救了他们。而这时的玛丽,美丽的牙齿和嘴唇早被血染得鲜红鲜红。有人问玛丽如何能挺那么长时间,玛丽回答:“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松口,罗伯特肯定会死。”

几天之后,这个故事像长了翅膀飞遍了世界各地。

篇6:经典励志团队激励小故事及感悟

老板问第一位经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一位经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鸡”。

老板接着问第二位经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二位经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老板又叫来第三位经理,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三位经理镇定地说:“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

老板笑了,于是擢升第三位经理为总经理。

篇7:经典小故事感悟点评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在这里见证六年级新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此感谢同学们,正因为有你们的积极热情,才会有这里的热烈温度。感谢全体六年级老师,正因为有他们的精心准备,才会有我们的视听享受。

四个班级的诵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诠释了对中国传统经典的感悟,心灵的抒发、情感的迸发恰到好处,彰显了视觉之美、听觉之美,大家用真挚的情感、热忱的态度、自信的气势、激扬的演绎向我们展示了油建学子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中国少年。本次诵读,孩子们修养了德行,获得了成长,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你们朝气蓬勃,你们意气风发,你们承担着国家发展的未来,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诵读,有所思、有所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努力学习,提高修养,点亮人生!

篇8:《小摄影师》教学及点评

1.抓“鞠躬”, 了解事情起因。

师: (师生互相鞠躬问好) 同学们真有礼貌, 每次上课, 你们都会像刚才那样向老师鞠躬问好, 是吗?鞠躬是一种礼节。同学们向老师鞠躬是对老师的尊敬, 老师给同学们鞠躬还礼, 是对同学们的尊重。瞧, 一个小小的礼节, 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请看大屏幕, 这就是“鞠躬”两个字。“鞠”右边是菊花的“菊”去掉草字头, 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左边为什么是个“革”, 你们知道吗?

(生摇头)

师:因为“鞠”的本义是指一种用皮革做成的实心球, 古代有一种游戏叫蹴鞠, 就是指踢皮球。因为球的表面是弯的, 所以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弯曲”。那“鞠躬”是把什么往下弯呢?

生:身子。

师:你看, “躬”字左边就是身字旁, 右边的“弓”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来。一起把这个词读两遍。

(生齐读“鞠躬”)

师:我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 谁会读?

生 (读)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师:一般在引用人物对话时会交代这句话是谁说的, 怎么说的。比如“妈妈微笑着说”“我高兴地说”, 这叫提示语。仔细看, 这句话的提示语是什么?

生1:小男孩站起来。

生2:不对!是“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师:你有一双慧眼, 看得真仔细。 (课件演示, 在提示语的下面画一条线) 写作文时, 可以把提示语放在引用的话前面, 也可以把提示语放在引用的话后面。当引用的话有两层意思时, 为了区别开, 还可以像这句话一样把提示语放在这两层意思的中间。这句话中, 小男孩说的第一层意思是———

生:“是的。”

师:第二层意思是———

生:“请让我进去吧!”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窍门。为了突出人物说的话, 可以把提示语读得轻一点儿, 语气平淡一点。像这样——— (师范读, 再指名读。)

师:这句话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小摄影师》。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比较长, 我们分三部分读。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第1耀5自然段, 想一想:小男孩给谁鞠躬?他要进去干什么? (生自由读)

师:谁读懂了, 小男孩给谁鞠躬?他要进去干什么?

生:小男孩给高尔基鞠躬, 因为他想给高尔基照相, 把相片贴在墙报上。

师:从他鞠躬的动作, 从他请求的语气, 以及想方设法要见到高尔基先生的行为, 你能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有怎样的情感?

生1:羡慕。

生2:崇拜他。

师:“崇拜”比“羡慕”程度深, “羡慕”是希望自己像他那样, “崇拜”一般用来指对偶像、伟人、大师的敬佩和仰慕。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文学家, 当时, 他在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是伟大的、神圣的, 人民都无比热爱他、尊敬他, 其中也包括那个小男孩。你觉得“羡慕”和“崇拜”, 哪个词更能表达这种情感?

生:崇拜。

(师板书:崇拜)

【点评:该环节的教学亮点有三个:其一, 由师生问好导入, 抓住“鞠躬”依次展开“词———句———段”的教学, 层层递进, 巧妙自然;其二, “鞠躬”的字理剖析化解了本课生词记忆的难点, 提示语的引用方法和朗读技巧的讲解示范突出了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其三, 对学生提出的“羡慕”和“崇拜”两个词, 教师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哪一个更恰当, 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

2.抓“胶卷”, 了解事情发展。

师:聪明伶俐的小男孩遇到了平易近人的高尔基, 本来, 故事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 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让我们接着往下读第6耀11自然段,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

(生读课文)

师: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生:小男孩忘带胶卷了。

(师出示实物“胶卷”并介绍)

师:现在我们家里用的照相机大多是数码的, 不用胶卷。以前人们用的照相机必须要用胶卷。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胶卷, 请看!照相时, 要把胶卷装进照相机里, 当你按下快门时, 所拍摄的东西印在这个涂有特殊物质的胶片上。等照完相, 拿着胶卷到专门的地方去冲洗, 才能得到照片。同学们想想:小男孩没带胶卷能照成相吗?

生:不能!

师:谁能用上“胶卷”这个词, 用一句话说说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生:小男孩因为忘带胶卷, 没有给高尔基照成相。

【点评:在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 胶卷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陌生的东西了, 然而它却是故事发生转折的关键。本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教师对生活实际和学情的关注。】

3.抓“转告”, 了解事情结果。

师:好不容易见到了高尔基先生, 竟然没带胶卷!结果怎么样呢?我们继续读课文第12耀1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两个人物的对话, 我请两位同学来读, 其他同学仔细看, 用心听。

(学生分角色读高尔基和秘书的对话)

师:我发现你们两个很厉害。最后两行没有提示语, 你们都读对了。你们怎么知道这句是高尔基的话, 那句是秘书的话?

生1:我是根据句子的内容判断的。

生2:他读完了, 就该我读了。

师:呵呵!各有各的办法。同学们, 最后两句是引用人物对话的第四种方式。在连续对话中, 如果从前面的对话可以判断出后面的话是谁说的, 就可以像这样不写提示语。懂了吗?

生:懂了。

(课件出示句子:“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师:请你结合上下文想一想, “转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高尔基不直接告诉记者, 而是让秘书告诉记者。

师:想想看, 秘书会怎样转告记者?他会对记者说什么?

……

师:但他却说: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

生:让他进来。

师:你能读出这两种态度的对比吗? (生读句子)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 你体会到高尔基先生对那个小男孩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答)

师:说得好!我们把他对少年儿童这种特别的关心、照顾、喜爱, 叫做“关爱”。 (板书“关爱”)

师: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三部分的内容连起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相, 可是等到照的时候却发现没带胶卷, 他哭着跑了。晚上, 高尔基不让记者给他照相, 却说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点评:通过分角色读让学生发现第四种引用对话的方法;通过模拟练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转告”的意思;通过段意串联, 让学生初步领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以上三点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着眼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议:品重点段, 体会关爱之情

师:其实课文第二部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高尔基先生对小男孩的关爱之情。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6耀11自然段, 用心体会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对这种关爱之情有特别的感受, 用笔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

师:读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画的是:“高尔基侧过脸, 对着他微笑。”

师:你是怎么注意到这句话的?

生:因为前面说“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高尔基没有烦, 还对他微笑。

师:联系上文说就清楚了。他体会到了高尔基的耐心。谁还画了别的句子?

生 (读)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 回来!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师:高尔基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 你觉得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什么?

生:说明高尔基很着急, 他很想帮助小男孩。

师:对, 这就是关爱的表现。谁还有别的句子?

生:我画的是:“你怎么了?”

师:你也关注到人物的语言。还有吗?

生:我画的是:“高尔基拿了张报纸, 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师:你强调了“吩咐”, 说明你抓住了重点词。在生活中, 谁都吩咐过你?

生:妈妈、爸爸、老师。

师:你能吩咐老师干什么吗?

生: (笑) 不能。

师:你看, “吩咐”就是长辈对晚辈, 或是上级对下级。谁能把小男孩“吩咐”高尔基的话读一读?

生 (读) :“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师:从“请您”这两个字来看, 你觉得小男孩是在“吩咐”高尔基吗?

生:不是。

师:可是高尔基却把小男孩的请求当成“吩咐”, 完全按小男孩的话去做, 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高尔基很尊重小男孩。

师: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关爱的表现。同学们说的内容都很好, 咱们来整理一下刚才说的。 (出示词语:吩咐、摆弄、很久很久) 小男孩认真地准备, 他嘴里——— (生:吩咐。) 手里——— (生:摆弄。) 用了多长时间——— (生:很久很久。) 高尔基先生烦了吗?

生:没有。

师: (出示词语:微笑、赶紧、大声喊道) 高尔基不但没有烦, 还对小男孩——— (生:微笑。) 当他得知小男孩没带胶卷时, 他怎样站起来——— (生:赶紧。) 当他看到小男孩充满懊悔和自责跑走时, 他怎样喊道——— (生:大声喊道。) 他喊什么?

生 (读) :“孩子, 回来!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语速慢)

师:这样慢的语速, 能表现出高尔基的着急吗?再读———

生 (再读) :“孩子, 回来!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大声喊, 语速较快。)

师 (指板书) :高尔基微笑的神情和赶紧站起来的动作, 是对小男孩的——— (生:关爱。) 高尔基大声的呼喊和他对小男孩不舍的牵挂, 还是对小男孩的——— (生:关爱。) 你觉得高尔基先生仅仅只关爱这个小男孩吗?

生:不是。他可能对所有的孩子都很关爱。

师:不是可能, 是的确。有一回, 一名在偏僻城镇读书的小学生, 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着, 非常着急。于是, 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 希望得到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 随即将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位小学生。难怪孩子们说:“有了困难去找高尔基, 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的!”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全意的爱, 关心着孩子的成长。

【点评:体会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对学生自读后的独特感受, 教师顺学而导, 引导学生或联系上文, 或抓标点符号, 或紧扣重点词, 从神态、语言、动作等不同角度体会关爱的具体表现。教师用两组词语分别对两个人物进行“线”的梳理, 再适度加以资料的补充, 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明晰丰满起来。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读懂了内容, 而且习得了方法。】

三练:加提示语, 学写人物对话

师:下面咱们来做个小练习。 (出示句子:“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生一起读这两句话。)

师:这是高尔基先生说的两句话。想想开课的时候, 老师告诉大家加提示语的三种方式, 试着给这两句话在不同的位置加上提示语。

生:高尔基说:“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师:真棒!你把提示语加在了对话的前面。谁还能加?

生:“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说。

师:真聪明!你把提示语放在了对话的后面。

生:“请转告他, 我很忙。”高尔基说, “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师:你真厉害!提示语加在中间最难, 你说对了。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句子:

高尔基说 (“) 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说 ()

“请转告他, 我很忙。”高尔基说 (“) 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师:同学们看, 这些句子的提示语后面缺少了什么?

生:标点符号。

师:是的。请大家先观察下面这三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 看看如何给提示语加标点符号。

(师出示一组句子, 生观察:

高尔基走到窗口, 大声喊道:“孩子, 回来!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 “请让我进 去吧!”)

师:会了吗?谁来给刚才的那几句话加标点。第一句“高尔基说”后面加什么标点?

生:冒号。

师:对!引起下文用冒号。第二句“高尔基说”后面加什么?

生:句号。

师:正确!话说完了用句号。第三句“高尔基说”后面加什么?

生:逗号。

师:这句最难, 恭喜你答对了!话还没说完用逗号。

师:同学们, 这个故事从小男孩扔纸团开始, 难道就在高尔基先生不舍的挂念中结束了吗?后来, 小男孩会不会再来呢?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续写这个故事。写时注意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篇9:经典长歌《小白杨》背后的故事

当过兵的诗人梁上泉,郑重接过新疆军区邀他写一首好歌的托付

建国初期,川北军区到四川达县招收文艺人才。招生组在达县高级中学见到了梁上泉主编的“新星”壁报,认为不错,将他列为招收对象。于是梁上泉毅然放弃了即将举行的高中毕业考试,瞒着家人,自作主张应招而去,由此跨入了军营。

梁上泉先后在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文工团、中央军委公安部队文工团任创作员。在军队的哺育下,梁上泉先后创作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了《喧腾的高原》、《开花的国土》、《云南的云》等引起不小反映的诗集。《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陆续成组地刊发了梁上泉的诗篇。并多次创作出唱遍军内外的歌词,尤其是反映军民情感的《茶山新歌》发表后,全国几十位作曲家为之谱曲,深受军民喜爱。著名歌唱家郭淑珍还录制了唱片。《茶山新歌》不仅在国内广泛传唱,国外也广为流传。

1957年底,梁上泉转业到重庆市歌舞剧团,但依然对部队深情满怀,创作了反映川北老革命根据地的长篇叙事诗《红云崖》和革命军事题材的《大巴山游击队》等大型歌剧。梁上泉后调入重庆市文联,任专业作家。

1982年秋,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邀请一批地方作家到新疆军区生活采访。梁上泉有幸被列为应邀之列。

大漠雄浑,戈壁漫漫,天穹高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峰列列,风拂脸面,鹰啼悠扬,古柳飘枝。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千古绝唱,在时空隧道里回流倒转。几天几夜的车轮飞转,几天几夜的诗绪翻卷,梁上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军区首长知晓梁上泉是军人出身,他所作的《茶山新歌。深受军民喜爱,流传广泛。采风结束,即将离开之际,首长发言:“你得给我们写一首反映边防军人的歌,要像《茶山新歌》一样的流传。”梁上泉答应下来,提出还得更加深入体验。

其他作家返回各自单位去了。军区派出一辆吉普车,专人陪同梁上泉全疆行走。沙漠、戈壁、雪峰、冰川,交叉接连。边防哨卡,几乎全在戈壁、雪峰、冰川,广大边防指战员,就生存在生命的禁区,创造生命的奇迹。梁上泉对古往今来的戍边将士为国献身的精神充满敬意,对现今的边防战士敬意更甚。每到一处边防哨所,都要与战士促膝交谈。

神仙湾哨所海拔5000多米以上,不仅是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是最高哨所。空气稀薄,天上无飞鸟,带去的信鸽也会从空中掉地死亡。梁上泉采访了这个哨所换防下来的战士,心灵受到震撼:常年值守、生活在雪峰、冰川的战士,渴望生命的绿色。战士们将白菜蔸、葱蒜根须、家乡寄来的蔬菜种子,置于保温箱内培育,绿色的嫩芽从箱中冒出,战士们的神情如同拥有世上最宝贵的稀罕物。战士们换防下来,首先要找的是绿色的树木,有的战士抱着树干流泪长哭,感到是回归了生命的本色……

新疆辽阔苍茫,同时又瑰丽多彩。丰饶的绿州,条田铺坦,渠道纵横,林带葱笼。特别是高耸连排的白杨树,给梁上泉的印象尤为深刻。信步走进白扬树林,阵阵扬花扑面,就像感受到亲情的抚摸,热切而温柔。

梁上泉的脑际跃上一个念头,白扬是边防战士的化身,战士形同白杨。有了这个形象,梁上泉挥笔写了一首《林带阅兵曲》,开头几节为:南疆、北疆、东疆——疆土广,疆土黄,疆土荒——青扬、银杨、白杨——杨树密,杨树多,杨树壮——又密又多又壮的林带呵——布满了垦区所有的地方——又广又黄又荒的边地呵——筑起了道道绿色的城墙——那是我们强大的兵团——在戈壁滩上扎营布防一一那是我们屯垦的战士——在风沙线上挺起胸膛。……”最后几节是:“我愿,愿做一名新兵,——投身到农场,操场,战场!——我愿, 愿做一棵白杨,一常立在南疆、北疆、东疆!”

这首诗为梁上泉后来唱红军内外的《小白杨》,作出了基石铺垫。

离开新疆之际,军区为梁上泉举行欢送仪式,感谢他为讴歌边防部队不辞辛劳,万里跋涉,真诚地欢迎他以后再次来疆。梁上泉表示返回后,一定不负厚望,写出力作。

梦牵魂系,厚积薄发

虽然梁上泉人回到了重庆,但思绪依然在新疆之行盘恒。大漠、戈壁、雪峰、边防战士,走马灯样在头脑中交织浮现,参天白杨反复在胸中萦绕。创作反映边防战士卫国戍边力作的意念不时在心底翻卷、冲撞,上班在想,下班在想,走路在想。坐下在想,躺下在想,站立在想。有时头皮都想得发麻,食不甘味,夜难入眠。大半年时间,腹稿无数遍,梁上泉总不满意,不是他想要达到的力作佳篇。

从新疆返回重庆的次年,梁上泉又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访问团,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草原和大興安岭林区体验生活。在绵延起伏的中方边境线上,座座哨所,高高耸立。值岗的战士白杨树一样的挺拔,贯注前方。下岗的战士在读书,写家信。一位战士深情地弹吉它,梁上泉问弹的什么歌?战士答称是家乡的民歌。

一个执军用水壶弯腰给树苗浇水的战士,吸引了梁上泉,他走了过去。哨所位于干旱区域,每个战士每天擦脸、饮用、漱口等日常用水,只有1军用水壶。水在边防哨所紧缺,战士们合不得饮用,只有在口干得很了才抿上一小口,而这个战士却用水浇树苗。梁上泉问:“是新兵吧?”“你怎么看出来的?”“要知道我也是个老兵。”梁上泉接着再问:“树苗哪来的?”“家乡带来的小白杨。”梁上泉望望嘴唇上长着青浅茸毛的战士,瞅瞅风中摇晃的小白杨树苗。陡然间,他全身像电流通过一样的颤抖,脑子里切换到新疆见到的白杨,恍惚所有的参天白杨一起涌现,连排成行,铺天盖地移动而来。储藏在心间想写的那首歌,形同漫漫黄沙呼呼啦啦地刮开:万里边防全都站着一个又一个这样年轻的战士,长着一棵又一棵这样的小白杨。

梁上泉一下子找到了切入点。厚积薄发,喷涌而出,笔尖在记事本上不停地划动、删改。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时间空间,大概只花了20 30分钟,就写出了各扬天下的歌词《小白杨》:

一棵小白杨/站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

太阳照/照得绿叶闪银光/小白杨呀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离开家乡/告别杨树庄/我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小白杨呀小白杨/也穿绿军装/同我一起守边防!

1983年7月16日,呼伦贝尔盟

阎维文唱着梁上泉的歌喜获民族唱法一等奖

《小白杨》以其形象的比喻,高远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好评如潮。很快就引起众多一流作曲家的关注,许多作曲家为之谱曲。而总政歌舞团的板胡演奏家刘志(士心)所谱《小白杨3》最为流行,经久不衰,给这首词赋予了飞翔的翅膀。

其实,那年梁上泉应总政文化部邀请赴新疆,得到的另一重要收获是,在途经石河子时,遇到一个四川人在此开设的《峨眉酒家》小食店。边地苦寒,川人前来拓展,梁上泉即兴作诗《峨眉酒家》,这首诗也是由刘志谱曲,令梁上泉深感遺憾、痛心的是,刘志年仅38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为记知音,1985年底梁上泉写了一首《悼念士心》的七言绝句:“士心有志惜早亡,演奏飞声曲远扬。合作遍传歌两首,《峨眉酒家》《小白杨》”。

《峨眉酒家》由青年歌手阎维文演唱,引起一定反响。在后来的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阎维文要参赛的就是《峨眉酒家》。参赛结果,荣获民族唱法一等奖,阎维文声望更进一层。

梁上泉的歌,无疑适合阎维文的特质。《峨眉酒家》让阎维文摘取了桂冠,他对梁上泉充满感激之情,又再唱《小白杨》,让阎维文再度取得成功。每逢阎维文出席重大活动,都要将《小白杨》作为首唱歌曲,其艺术生涯进入拐点,红遍国内外。在后来的演唱中,阎维文一直将《峨眉酒家》、《小白杨》作为主唱歌曲。唱片公司推出阎维文的歌碟,《峨眉酒家》就是歌集名。

四川巴中市举行巴人艺术节,阎维文到场献唱。时值梁上泉在大巴山区域采风,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阎维文在台上深情地演唱《小白杨》。台下有人给主持人递上条子,称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词作者就在台下。主持人向阎维文和观众言:“《小白杨》的词作者梁上泉老师就在现场。”阎维文赶紧张望,向几万人的场面招手,其实梁上泉就在台下前排。阎维文走下台来,再次感谢。梁上泉谦逊地说:“不必感谢我,是你的歌唱得好!”阎维文将观众送给他的多簇鲜花,真诚而又恭敬地送给对方,梁上泉接过,向黑压压的观众高声道:“应该感谢为老区作出巨大贡献的乡亲们!”梁上泉胳膊抬起用力一扬,鲜花从空中飞扬飘落,观众欢声雷动。

《小白杨》的连带效应:裕民县塔斯堤哨所

《小白杨》的普遍传播,除了艺术上的成功,其教育、社会意义尤为巨大。出于树立自身形象,扩大自身影响,有的将《小白杨》说成就是自身所在的那个边防哨所。其中,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最有代表性。

裕民县的塔斯堤,处于与前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带。边境冲突后,中方在塔斯堤修建了边防哨所,并为保家卫国牺牲的边防战士和军垦战士修建了烈士陵园。塔斯堤哨所四周全是光秃秃的石山,方圆10公里范围寸草不生,更不见树木。战士们盼望绿色,培育绿色。锡伯族战士程福森回家探亲,向家人讲述了塔斯堤哨所状况。返回时,程福林的妈妈给儿子10株小白杨树苗带回了塔斯堤哨所。全所战士兴奋异常,要把小白杨树苗栽种上。坑挖好了,没有泥土,战士们到20公里外背回黑土。没有水,战士们到5公里外去背水。但缘于生存环境的恶劣,种植下的10棵小白杨,只有离哨所近处背风地的那一棵活了下来。这是生命的奇迹,战士们爱护这株小白杨形同爱护自己的生命。

梁上泉所作的《小白杨》传遍后,裕民县深为本县境内塔斯堤哨所内的那棵小白杨骄傲自豪。想当然地以为梁上泉就是在这个哨所创作的《小白杨》,有的媒体跟着误传,甚至说成是梁上泉看了塔斯堤哨所内壁报和战士的日记才写成《小白杨》这首歌词的。

后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作《致敬!小白杨》专题片介绍。梁上泉、阎维文、新疆塔城军分区政委和《长征》著名导演翟俊杰,一齐到场。阎维文这时已是少将军衔,作者与歌者再度相逢,喜不尽言。塔城军分区政委不知内情,仍将《小白杨》介绍成是塔斯堤哨所的那棵小白杨。但梁上泉依然如实地介绍了《小白杨》从体验生活到完成创作的整个实际情况。

2008年,裕民县举行一年一度的山花节,再次邀请梁上泉前往。梁上泉提出,对方能否如实写一个书面材料,以说明《小白杨》不是单指塔斯堤哨所,更不是梁上泉见了哨所内壁报和战士日记就地创作出《小白杨》的词作。对方同意了,出具了书面材料寄到梁上泉手上,其原文《小白杨哨所的由来》是:

“小白杨哨所原名塔斯堤哨所。1962年8月设立。“塔斯堤事件”后,在前哨建筑哨楼,称为塔斯堤哨所。1983年春,伊犁锡伯族战士陈福森探家归队时,母亲给了他十棵小白杨树苗,他和战士把树苗栽到哨所营房旁。不久因严寒、风沙的侵袭,小树苗相继枯死,只有离哨所最近的一棵顽强的活了下来。小白杨在哨所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枝繁叶茂,日夜伴随着边防战士守卫边疆。

1982年8月,有军人经历的重庆文联专业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哨所采风,被边防军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事迹感动。1983年7月,写了歌词《小白杨》。歌词描绘的意境,与塔斯堤哨所小白杨的故事惊人的相似。后来,总政歌舞团演奏员士心为《小白杨》谱曲。塔斯堤哨所小白杨的故事随着歌曲《小白杨》广为流传。

2002年以来,塔斯堤哨所小白杨倍受新闻媒体关注,到哨所采访、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塔斯堤哨所成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02年5月,驻军某部将塔斯堤哨所对外称名为小白杨哨所。

2008年4月25日,梁上泉与夫人再度入疆,梁上泉心情愉悦。到了县上,县领导盛情款待梁上泉夫妇,专程陪同梁上泉夫妇前往小白杨哨所。踏进哨所,倍感亲切。所有边防战士一律向着梁上泉夫妇敬礼,梁上泉夫妇回礼并一一问候握手。哨所领导敬请梁上泉签题词,合影留念,梁上泉一概应允。

篇10:小狐狸的生日的故事及故事点评

今天是小狐狸的生日,小狐狸的朋友都来参加它的生日会,每个朋友都带了一件它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小狐狸。

小狗送给小狐狸一根骨头,小猫送给小狐狸一条鱼,小猪送给小狐狸一块肉,小兔送给小狐狸一根萝卜,小狐狸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会。”

它们异口同声地说:“祝你生日快乐。”他们还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小狐狸高兴极了。小狐狸的生日的故事点评

上一篇:关于公安部五条禁令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党课讲话稿:从家风看党风,党员的必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