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2024-04-09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精选14篇)

篇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23号考生,我讲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第一课时。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走上讲台)上课,同学们好(鞠躬)!请坐。又到了夏天蚊虫叮咬的季节,很多同学肯定非常苦恼。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使叮咬的皮肤又痛又痒。这时候,我们如果在患处涂抹肥皂水等碱性物质的话,可减轻痛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带着这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板书:10.2.1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那么酸和碱之间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10-8所需要的仪器和试剂,大家动手做实验,一定要规范操作并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大家动手能力都很强,都已经得出了实验结果。小明同学,你来说一说实验结果。嗯,非常棒,请坐。小明同学说,往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HCl,并不断搅拌。发现溶液颜色慢慢变浅,直至消失。由此我们知道NaOH和HCl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再来观看NaOH和HCl反应的微观粒子运动的短视频,注意观察各种离子的去向。小亮同学,也非常棒,请坐。小亮同学说 H+和OH-在静电作用下形成H2O,Na+和Cl-形成另一种产物 NaCl。据此我们可以写出来NaOH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NaOH + HCl = NaCl + H2O 同学们仿照该反应,在练习本上写出来NaOH和H2SO4以及Ca(O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伟同学到黑板上来板书。板书:2NaOH+H2SO4=Na2SO4+2H2O 2HCl+Ca(OH)2==CaCl2+2H2O 同学们对照老师的板书,来批改自己和小伟同学的答案。小伟同学板书很漂亮,但是Na2SO4的化学式Na的右下角漏掉了下标2,同样犯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好好改正过来。对于上述反应,除了水之外的另一种产物,在组成上有何特点?小强同学。非常好,请坐。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我们把这样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且概括出中和反应的特征。板书:一.定义;酸+碱→盐+水

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判断下列哪些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大家判断的很正确。那么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呢,大家阅读课本61页,找一找答案,同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想必都已经得出了结果。第六组的这位同学,你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很好,请坐。手举最高的这位同学,你再来补充一下。也很棒,请坐。这两位同学的答案都很全面。板书:二 应用

1.可以根据土壤的酸碱情况,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2.可以处理工业废水,像H2SO4厂的污水中含有H2SO4等物质,我们可以用熟石灰Ca(OH)2进行中和处理。3.还可以用于医药,治疗胃酸过多等,人的胃液中含有适量盐酸,胃酸过多时,我们可以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进行中和治疗。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后两条应用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对照着大屏幕,来改一改自己的答案。

为了检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我们来完成达标检测的2,4题,同学们完成的很不错,其中第四题考察的是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少部分同学仍然没有配平,这些同学课下好好改正过来。我们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呢,我们请体育委员同学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位同学总结的全面具体,条理清晰,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请坐。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可以和蚁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轻痛痒。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学们课下完成学案上的3,6,9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再完成11题,并预习第二课时。下课。(擦黑板)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鞠躬)。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鞠躬)。

篇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本课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并要求学生掌握中和反应的书写规律,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现对本节课分析如下

一、新颖的引导过程,突出了化学教学的特点: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本課内容来说更是如此。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学生可以归纳出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并且生成物的溶液是呈中性的。层层深入,引出中和反应就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变化。

溶液颜色的变化,特别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是非常快的,学生会觉得很惊奇,很想知个究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微观教学

通过离子在溶液中变化来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为以后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作好铺垫。

三、顺利并成功演示实验应注意事项

控制好溶液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关键,酚酞溶液和盐酸的浓度要求比较浓一点,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稀一点,这样,颜色的变化很明显,而且溶液所时间可以缩短。

四、不足之处

篇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关键词:亲历,实验,探究,乐趣

[案例背景]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义务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九年级下册中的内容。酸碱盐在无机化学中占有重要作用,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更是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本节课被作为独立的一节,是在前节酸和碱性质学习的基础上的继续和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盐的知识作铺垫,使学生对所学的酸碱盐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充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把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而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案例描述]

我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的教学经历: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

第一次教学(片段):(教师演示实验)

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请同学们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生:没有观察到现象。

师:看不到现象是不是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就不反应呢?

生:不一定,可能反应了没有明显的现象。

师:对,那么现在要使实验有明显现象就要借助一种酸碱指示剂酚酞溶液。

演示P60【实验10-8】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前要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生:观察实验、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结论

……

第二次教学(片段):(分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师:请同学们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生: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少数学生说感觉有点热)

师:看不到现象是不是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就不反应呢?

生:不一定,可能反应了没有明显的现象。

师:哦,那你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会反应呢?引导学生)

师:同学的设计听上去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方案。

生:分组实施实验方案。

师:巡视,指导。

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观察到的想象及对应的结论,各小组相互质疑。

师:分析解惑。

通过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方案1可行性比较强,现象明显。

师:我们还学了哪些酸、碱?如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

……

[案例反思]

第一次教学虽然做了实验,也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但都比较表面化、形式化,没有巧妙预设问题,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了,但学生的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学生在观察现象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趣的、逐渐的学生就觉得学习很被动、枯燥、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学效率也不高。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篇4:专题复习:酸和碱的通性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各自的通性。

(2)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复习巩固酸和碱的通性,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讨论、练习与交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验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解酸和碱的通性,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讨论、交流、练习。

五、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化学版(青花瓷),边欣赏、边思考歌曲中涉及了哪些酸和碱。

教师点评并在黑板上书写。

学生活动:倾听、发言。

〔过渡〕在新课中通过对盐酸和硫酸的学习归纳出了酸的通性,同样通过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学习归纳出了碱的通性,那么我们本节课重点复习酸和碱的通性,请看第一大板块“活动与探究”。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现有两杯无色溶液,分别是酸和碱溶液,你有多少种办法区分它们?(并在烧杯的标签上注明)〔提示〕: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展示成果〔点评〕对实验方案达成共识。

学生活动:代表发言,相互补充,完善方案:

方案一:石蕊 方案二:酚酞 方案三:镁条 方案四:石灰石 方案五:生锈的铁钉 方案六:碳酸钠溶液 方案七:硫酸铜溶液 方案八:氯化铁溶液

〔过渡〕为了区别这两种无色溶液,你们设计了这么多种实验方案,那么每种方案应用了酸和碱的什么通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活动:PPT展示酸的五个通性和碱的四个通性。

学生活动:学生小结得出酸和碱的通性

〔过渡〕那么同学们除了学习在放松的时候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没有?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大板块请看

情景一:喜羊羊是HCl

情景二:喜羊羊是NaOH

〔提问〕喜羊羊选择那条路才不会遇到灰太狼安全到家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并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畅谈收获。

教师活动:〔小结〕

一、酸的通性

二、碱的通性

三、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

四、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看聆听。

篇5: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一些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来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而初步提出盐的概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已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对化学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实验探究、提问、启发、激励等教学方法。根据化学学科特点,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1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边实验、边讨论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1、复习

复习提问,巩固课题1所学知识。

2、导入新课

通过“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显碱性)涂抹可迅速止痒”导入新课---酸和碱的反应

3、引导探究

演示实验“在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对这个没有明显现象实验的可能存在两种观点:一是NaOH和盐酸没有反应;二是反应了,但没有明显现象。

让学生回忆前面曾学过的CO2与水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但可以借用石蕊溶液的变色证明二者可以反应,从而引导学生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

4、思考讨论

(1)、设计方案中滴加指示剂的作用

(2)、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3)、如何操作才能使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5、归纳总结

综合各组实验的现象,从视觉和对药品量的控制这两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酸和碱的反应应该用酚酞做指示剂。根据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此时的溶液不是碱性溶液,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从而得出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展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

NaCl+ H2O 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Ca(OH)2+2HCl2NaOH+H2SO4 反应的特点

(1)上述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展示NaOH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得出中和反应的本质。

6、训练巩固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Zn + 2HCl =

ZnCl2 +H2↑

B、CuO + 2HCl = CuCl2+ H2O

C、Ba(OH)2+ H2SO4 =

BaSO4 ↓+ 2H2O

D、AgNO3+HCl = AgCl↓

+HNO3(2)、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应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与稀盐酸

D、镁和稀硫酸(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类的是()

A、Fe(OH)2

B、AgCl

C、Na2CO3

D、H2SO4

7、联系生活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CaCl2+2H2O Na2SO4+2H2O 3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8、拓展延伸

(1)蚊虫叮咬后,叮咬处比较痛痒。(蚊虫分泌蚁酸)(2)皮蛋味涩,如何做可减去涩味。(皮蛋的涩味说明显碱性)

(3)早晨空腹时,为什么少吃苹果等酸性物质较好?(早晨空腹时胃液显一定的酸性,在吃苹果等酸性物质会使胃液酸性增强,会影响身体健康。)

(4)说明去除热水瓶中水垢的原理。[热水瓶中的水垢Mg(OH)2是碱性物质,可用食醋浸泡使食醋中的醋酸与水垢中的Mg(OH)2发生中和反应。](5)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物是酸性还是碱性?(医生建议吃的药物是碱性,因为碱溶于水会产生热量。)

训练巩固:

1.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A.改良酸性土壤 B.改良碱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2、热水瓶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可用()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的应的化学方程式:

9、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简单了解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会写一些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了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酸和碱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1、NaOH+HCl

Ca(OH)2+2HCl

NaCl+ H2O

CaCl2+2H2O 4 2NaOH+H2SO4 Na2SO4+2H2O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篇6: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 中和反应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60-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图10-1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HCl在溶液中离解出H+和Cl-,NaOH在溶液中离解出Na+和OH-(用粒子符号表示),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消失了,变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写出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在水中解离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仔细回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小组讨论】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能否反应,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如书本60页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2)当滴入盐酸溶液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3)在实验中某同学不小心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呈酸性。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

(4)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吗?请说明理由。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跟踪练习】

1.现有二氧化碳、铁丝、氧化铁、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烧碱,写出它们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B)

A.酚酞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吗?

B.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硫酸、硫酸钠。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H+与OH-反应生成了H2O;锌和硫酸铜能发生反应,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Zn与Cu2+反应生成了Zn2+和Cu。

学习指导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

阅读书本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由于酸雨导致土壤变成了酸性,人们将适量的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土壤的酸性,请写出H2SO4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CaSO4+2H2O。请问一下,为什么不加氢氧化钠?说明理由。

2.处理工厂的废水

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 CaSO4+2H2O。

3.用于医药

(1)人的胃液里含有过量的盐酸时,服用Al(OH)3药品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请谈一下理由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2)被蚊虫叮咬后,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会分泌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怎样才能减轻痛苦?

【跟踪练习】

1.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B)

A.Ca(OH)2 B.Al(OH)3 C.CaO D.NaOH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C)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当堂训练】

篇7: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中和反应

【学习目标】

1.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

3.知道酸和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了解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盐的定义。

【学习难点】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中和反应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水的过程。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性。

(2)工业上常用Ca(OH)2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3)医疗上用胃舒平[Al(OH)3]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二、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中和反应

【合作探究】完成教材P60“实验10-8”,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1.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结论: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H2O的过程。如HCl+NaOH===NaCl+H2O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H++OH-,即

H++OH-===H2O。

特别提醒

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大多数中和反应发生时无明显现象,需要添加指示剂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3.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如NaCl、K2CO3、Mg(NO3)2都属于盐类;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归纳总结】酸、碱、盐

名称

定义

H+和酸根离子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特点

阳离子全部是H+

阴离子全部是OH-

除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外还可能含有其他离子

举例

HCl、H2SO4、HNO3

NaOH、KOH、NH3·H2O

KCl、Na2CO3、NH4Cl

知识点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引导自学】阅读教材P61,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在土壤中加入氢氧化钙可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废水: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H2O。

3.用于医药:

(1)胃酸过多的病人,可遵医嘱服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3H2O或2HCl+Mg(OH)2===MgCl2+2H2O。

(2)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稀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以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减轻痛痒。

三、我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若不使用酚酞,HCl就无法和NaOH反应

B.酚酞由红色变无色,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C.滴加酚酞前溶液为无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仍无色,说明没有发生反应

D.若将酚酞换成石蕊,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

①用稀盐酸除铁锈

②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D)

A.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种类不变

B.恰好反应后溶液为中性

C.反应前后的溶液均导电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反应生成NaCl

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C)

A.Ca(OH)2+CO2===CaCO3↓+H2O

B.CuO+2HCl===CuCl2+H2O

C.H2SO4+2KOH===K2SO4+2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

5.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C)

A.K2SO4

Ba(OH)2

KCl

B.HNO3

NaOH

HCl

C.HCl

Ca(OH)2

AgCl

D.H2SO4

KNO3

NH4Cl

6.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B)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铝比铁抗腐蚀性强,铁比铝化学性质活泼

7.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制作松花皮蛋时用到碱性物质,因此食用皮蛋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食用时,可将皮蛋蘸上适量的食醋(填一种厨房常备物品)。

(2)小红同学近日常吐酸水,心里非常紧张,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后说:“没事,是胃酸过多,吃些药就会好的.”医生给小红开的药方中有一种含氢氧化铝的药品,其作用是中和胃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医生同时又提醒小红要注意饮食,少吃含酸(选填“酸”或“碱”)的食品。

(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

五、布置作业

篇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意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内容贴近生活,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实验探究性强, 为使学生对酸和碱的反应及应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了情境。片段一:请观看一段张丰毅所做《斯达舒》的广告视频后, 阅读《斯达舒》的说明书。思考《斯达舒》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什么?独立思考后自由回答。【成分】本品每粒含氢氧化铝140毫克、维生素U (碘甲基蛋氨酸) 50毫克, 颠茄提取物10毫克。辅料为淀粉。【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烧灼感、胃痛及慢性胃炎。情境创设在“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创设生活当中学生熟悉的情境, 能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从中发现问题, 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斯达舒》的说明书后, 积极动脑思索, 一些学生思维活跃, 脱口而出:是其主要成分Al (OH) 3与胃酸即盐酸发生了反应, 消耗了胃中过多的酸, 从而消除病痛。

二、探索感知, 理解实质

为使学生形成再一次认知冲突, 从而为进一步寻找混合无明显现象的酸和碱之间产生反应的依据作铺垫。我设计了“回顾旧知、设计实验”“分组实验、探究规律”两个环节, 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片段二: (1) 回顾旧知, 设计实验———化学反应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学生观察教师用试管演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实验后,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1) 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酸和碱的内容, 思考交硫酸和碱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2) 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能否判断二者发生了反应?怎样才能使二者有反应明显现象?说说你的设计思路。【简要实录】对已知的内容学生表现积极, 纷纷举手回答并相互启发, 教师适时点拨, 给予鼓励。李倩同学:酸和碱都能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使其变色, 也都能与某些盐反应。张彦锋同学:我知道了, 我们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来判断二者反应的发生, 也可借助溶液酸碱度的改变来判断。孙培英同学:Na OH溶液是碱性的,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会变红色, 再滴加盐酸, 如果红色会变为无色, 就说明Na 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刘少华同学:Na OH溶液是碱性的, 用p H试纸测定其p H>7, 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后, p H值变小, 小于7, 就可证明两种溶液发生了反应。许美娟同学:也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 将其滴入Na OH溶液中会变蓝, 再滴加盐酸时又变红。刘旗旗同学:我不赞同许美娟的方案, 因为紫色石蕊试液由蓝变紫再变红, 现象不太明显。 (2) 分组实验、探究规律———认真阅读课本19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实验2】的内容, 根据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 选择所给实验器材,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边做边思考【实验1】【实验2】中的问题, 并选出代表回答。实验步骤:【实验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 滴加2~3滴酚酞试液, 插入一支温度计, 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 当烧杯中的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 停止加入盐酸。在实验过程中, 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实验2】取实验1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 另取一根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的颜色又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以体验为基础, 认知为红线。学生通过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的改变判断反应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使学生知道了Na OH溶液和HCl溶液能发生反应, 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 获得了科学的方法, 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愉悦感和自信心。结论也由学生来得出, 充分体现了诱思探究的精神。组内同学配合较为默契, 能按要求完成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现象、数据, 学生充分参与, 而且能认真分析, 积极发言, 相互启发, 促进理解, 得出结论。教师在小组间穿行, 给予指导。

三、深入探索, 揭示实质

引导学生从溶液的导电性的微观粒子上思考, 并通过课件模拟反应的过程, 帮助同学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用微观的理论解释、理解化学问题的能力, 并指导学生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既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而且也形象、直观地使学生感悟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 对中和反应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片段三:【课件投影】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9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3】的内容, 根据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 选择所给实验器材, 以6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并根据实验现象先针对下列问题独立思考, 再交流讨论后选出代表回答。实验器材: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火柴、三脚架;实验步骤:取实验1所得的少量溶液于蒸发皿中, 加热至蒸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猜想: (1) Na OH溶液与稀HCl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呢? (2) 为什么Na 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p H=7, 溶液显中性呢?H+和OH-哪儿去了?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 更是思维的动力。通过问题设计,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兴奋状态, 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对中和反应的初步认知, 激发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从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 实验过程描述、分析, 到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 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 而且还发展了思维, 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

篇9: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的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

四、教学媒体:电脑平台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氢氧化铜、蒸馏水

稀硫酸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新知。(课前完成学案)

情境导入:奔跑兄弟视频播放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了反应,引入酸碱中和反应。知识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预习检测,问题生成

学生实验: 取两只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铜。向两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无现象呢?说明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成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探究兴趣。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感悟新知识过程:合作探究中和反应

1、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

分析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刚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显然这个实验方案不能判断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还需要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

让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来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用手感觉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变无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 振荡

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方案二中溶液变红色时,NaOH已经过量,溶液呈碱性。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很难观察到最终的紫色。因此上述四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是最佳方案。设计意图:“滴定顺序”设计“反向对比”,指示剂“多中选优”,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

3、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

探究反应生成物:学生进行方案1的操作后,视频播放,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微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现象:玻璃片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是NaCl。(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玻璃片是上的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教师分析并【板书 】

HCl﹢NaOH = NaCl ﹢H2O 学生仿写:

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具体分析:NaCl的构成,推测NaCl在溶液中的粒子,得出盐的概念: 像NaCl这样由由金属粒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及时练习】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CO2+2NaOH=Na2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结论:不是中和反应。

设计意图:知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从构成、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观察与归纳分析的能力。〈四〉精讲点拨,梳理归纳

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盐酸、NaOH溶液中的微粒:HCl=H+Cl,NaOH=Na+OH

+-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盐酸中

-++-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得出中和反应实质:H+OH= H2O。使学生

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学生品尝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分钟)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当堂训练:两个典型例题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既与中考试题链接,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六〉反思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

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不管是当堂练习还是课后延伸,都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

+

六、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

酸 + 碱 ==== 盐 + 水

3、中和反应实质:

+-

H+OH==== H2O

七、教学反思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篇10: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一、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重点讲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从酸碱性的角度介绍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为高中化学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基础。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对本节课通过实验来认识中和反应理解较为方便,然而对于如何能够用明显现象观察到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因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通过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够从酸碱角度说明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难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很好的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提升教师的讲课效果,保证整堂课教学的成功。为了更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我采用了如下的导入方法:

在课程开始前我会演示一个“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并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进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中和反应

先提出酸碱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这个问题,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由于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思考,如何用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通过桌上现有的镁条、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来设计实验分析。

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完成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完成实验后请小组代表来回答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出现的现象,最终得到了什么结论。

在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证明了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后,我会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从微观的角度如何来解释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由于这部分属于本堂课的难点,并且对于微观的理论学生不易给出解释,在这里我会选择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同学们更为直观地理解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在学生书写完化学方程式后,对比三个化学方程式观察共同点,学生不难发现三个式子都是酸和碱生成一个化合物和水的反应,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给出盐与中和反应的定义。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学生明确酸和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后,我会让学生举出几个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以及课本的内容给出一些中和反应的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来解释课堂开始前的“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原理,来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预习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了解pH试纸的用途。

七、板书设计

篇1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1.2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1)酸碱之 间的中和反应。(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2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3.教学用具

实验用具:仪器:烧杯、滴 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4.标签

教学过程

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1.能 2.不能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 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学生活动] [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

讲解(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l====NaCl+H2O [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4+H2SO4====Na2SO4+2H2O [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资料]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H2O)的药水,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就可减轻痛痒。

[提问]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中和反应用途很广。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问]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Ca(OH)2+H2SO4====CaSO4+2H2O [引导]有一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Al(OH)3+3HCl====AlCl3+3H2O [讨论]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吗? [学生发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简单了解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会写一些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了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课后习题

篇1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并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

2.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生产、生活中中和反应的应用。

3.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验,以及酚酞变色的观察,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自主预习】

1.和

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例如:

(化学方程式)。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和。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改良土壤:在酸性的土壤中通常加入

以中和土壤酸性;

处理工厂废水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可以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就会导致胃病发生。需服用药物来中和胃液中过量的胃酸,常用的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具有

性。

蚊虫叮咬,使皮肤肿痛,因为蚊虫分泌出一种叫的物质,显

性,因此涂一些具有

性溶液,可以减轻痛痒。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了吗?

合作探究一:不同的酸碱之间也能发生中和反应吗?

讨论:中和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B.2NaOH

+

H2SO4=Na2SO4

+2H2O

C.CO2

+

2NaOH=Na2CO3

+

H2O

D.Fe

+

CuSO4=Cu

+

FeSO4

2.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在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碳酸钠制取烧碱

D.在蚊虫叮咬处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蚊虫分泌出的蚁酸造成的痛痒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

A.稀硫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则稀盐酸也可以用来除铁锈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4.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

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性,所以,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你的处理方法是。

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的共同原理是:

发生

反应。

5.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40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篇1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试讲稿

1、知识与技能: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新金属+新盐

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 反应物都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物都可溶

【交流与讨论】查阅附录四,探讨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要求】学生记忆盐的溶解性

【练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问的关系如下:

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酸+碱盐+水 .

酸+盐新酸+新盐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盐+新盐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盐+盐新盐+新盐

从以上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中,都有盐类物质生成。所以,我们可以联想到制备盐类的途径,方法有很多。[想一想]

请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新金属+新盐

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二、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金属活动性

【提问】你知道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猜想: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归纳】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学生讨论】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何用途。

总结】在初中教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应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两类置换反应: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b.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b.盐必须可溶.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教师讲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将其几种应用归纳如下: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发生置换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是()

A.银 B.镁 C.锌 D.铁

镁锌铁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银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2.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 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b>c C.b>c>a D.c>a>b

a、b、c三种金属稀盐酸,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a、b排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a、bc活泼;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a排b前边,综上所述可知a>b>c,所以答案为B。

例3.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选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

①Zn ②Ag ③Cu ④CuSO4溶液 ⑤稀硫酸 ⑥AgNO3溶液 ⑦FeSO4溶液

写出证明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氢前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氢后的金属则不能,所以取用锌铜稀硫酸锌铜稀硫酸锌稀硫酸铜稀硫酸锌铜锌铜铜AgNO3溶液铜铜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选用物质中的①Zn ③Cu ⑤稀硫酸 ⑥AgNO3溶液Zn + H2SO4 == ZnSO4 + H2↑ Cu+2AgNO3 == Cu(NO3)2 + 2Ag

㈢判断金属发生置换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Zn(SO4)2和AgN0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Ag B.Fe、Ag C.Zn、Fe D.Fe、Zn、Ag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排在Zn的后边、Ag的前边,所以Fe不能与Zn(SO4)2反应,故滤纸上Zn;但Fe能与AgN03反应换Ag,所以滤纸上Ag;又因为Fe是过量的滤纸上Fe。所以答案为B。

㈣判断置换反应进行的程度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Mg﹥Zn﹥Cu﹥AgZn能置换Cu(NO3)2中的Cu,能置换AgNO3中的Ag,但不能置换Mg(NO3)2中的Mg。若加的Zn不足,置换锌粉置换AgAg+被置换置换Cu2+滤纸上有AgCu时,滤液中有Ag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Cu2+B和D。[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实质上就是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的置换反应。如果滤纸上的金属单质与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能够反应,则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即不能共存),因此答案为B(Cu和Ag+反应)、D(锌不可能置换出镁)。]

【板书】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b.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篇14:酸和碱的教学设计

sunyafei88.8 的博客

一曲潇湘,漫卷忧廊;怡红阁下,桃蕊暗香;兰馨莲素,谁为吾伤;香消玉殒,且话凄凉;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 初三化学 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 作者及工作单位 孙亚菲 董村中学 教材分析 1、本章的容量大,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认识了酸、碱、盐三大类物质之后,就基本上认识了全部无机物质。学习本章以后,学生可以尝试对物质(主要是无机物)进行比较细致的分类,而且有能力系统地研究和归纳各种无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转化,可以初步总结出一些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了解制备某些物质的一般方法。

2、比较系统地学习酸、碱和盐三大类物质,研究各类物质的性质,对照它们在组成上的特性,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最基本的化学原理。

3、本章将有许多化学实验,以探究或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些实验尽管大多是试管实验,但很多实验现象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提供了依据,所以要认真去做每一个实验,并且尽量要让学生去亲手实践。

4、酸和碱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到了不少,如盐酸、硫酸、醋酸、熟石灰、烧碱等。在本章中,我们将比较系统地分类研究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最后综合研究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将研究的结果运用到物质的鉴别、分离、提纯等实验中(或化工生产中)。

学情分析 学生积极活跃、善于思考,喜欢动手实验是这个班的特点;本节内容就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的精神,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了解酸和碱的特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③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1. 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温故知新

2情境导入

3观看视频

4实验分析

1、我们已学过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

2、我们又学了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

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把它们两者的溶液混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解说

〈实验〉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③与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1都能和金属反应

2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

学生通过比较实验获得新知,增强了求知欲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辅以举例,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归纳相同的部分,便以理解后面的中和反应的定义。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化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密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形成了想把前面的知识也投放与社会的理念。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酸遇紫色石蕊变红,遇酚酞不变色。

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碱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遇紫色石蕊遇见变蓝,与酚酞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气氛良好。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很强。

学生对实验的观察非常的仔细认真,一些微小得地方都不放过,对实验的记忆也很强,实验教学还是不错的。

学生过于对微小的研究而忽略了重点。

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为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兴趣班而设计的。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上一篇:传文明弘扬精神作文下一篇:超凡脱俗的古风文艺微信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