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工作长远规划

2024-05-20

党支部工作长远规划(精选8篇)

篇1:党支部工作长远规划

岳普湖县职业高中支部党建工作

长远规划

党的建设始终是我党的一基本原则。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我支部的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适应跨世纪发展的需要,全面深入的开展,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有力促进我支部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便更会好的为“三农”服务,根据我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党支部的实际情况,现制定职业高中支部党建工作长远地方规划:

一、完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党建领导小组。由于人事变动,我支部对党建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充实了工作人员,为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要求大家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

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各项工作。

根据我校的统一安排,我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政治理论学习的落实情况方面,要求全体党员

干部对党的基本知识,党规党章,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党员的电教工作制度的落实。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开展党建工作和组织学习的,必须按照要求及时补课。

四、按照“三级联创”的要求,支部书记亲自抓好创建工作的每个环节,做好党建工作的具体工作,在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采取务实可行的措施,创建五好学校。

五、强化党员干部的 宗旨意识,加强党性锤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路线,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查研究。

六、做好发展党员的各项工作。根据我校发展党员的计划,我支部将把真正素质好,水平高的干部选拔到党员干部队伍中去。

篇2:党支部工作长远规划

(2008年——2010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使爱国卫生工作能平稳,有序地开展,使我居的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特制定以上长远规划:

一、目标

(一)加强爱国卫生的组织管理,健全网络组织机构,巩固爱卫会组织,确保爱国卫生组织的完整性,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

(二)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加强市容环卫机构及城管监察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环卫和监察队伍,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

2、积极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逐步建立“园林式”文明小区。

健康教育工作

1、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基层网络,逐步加强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做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活动经常化。

2、继续开展创“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广泛进行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使控烟工作从根本上得到落实。

3、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科学消杀。

二、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并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良好的协调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3、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科学消杀。

三、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并使用网络充分和挥统筹直辖市作用。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良好的直辖市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3、增加活动经费,不断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制度,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

4、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活动,”组织人员到小区,利用各种宣传材料和宣传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样化地宣传。使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树立起“做文明市民,建卫生城市”思想认识。形成全社区居民从参与,共同努力,争创国家卫生声调的良好氛围。

四、阶段

1、第一阶段(2008年—2009年)各项卫生工作全面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力争2008年的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第二阶段(2009年—2010年)在巩固创建卫生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使爱国卫生工作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爱国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的水平,全面完成《规划》。

爱国卫生工作必将取得长足发展,让我们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为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使爱国卫生工作大中踏步地前进,有所大变样,有显著的成绩,让我们做文明村民,建卫生单位,大力开展创建卫生村居的活动,把我们的所居住的环境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家园。

卞家涝坡村委会

2008年1月12日

潞 华 办 事 处

爱国卫生长远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使爱国卫生工作能平稳,有序地开展,使我处的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以国家卫生城市为准,特制定以下长远规划:

一、目标

(一)加强爱国卫生的组织管理,健全网络组织机构,巩固爱卫会组织,确保爱国卫生组织的完整性,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向法制

化。

(二)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加强市容环卫机构及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环卫和卫生监督队伍,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

2、积极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逐步建立“园林式”文明小区。

(三)健康教育工作

1、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基层网络,逐步加强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做到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

2、继续开展创“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广泛进行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使控烟工作从根本上得到落实。

3、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科学消杀。

二、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让爱国卫生再上一个新台阶。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良好的协调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3、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科学消杀。

三、目标

1、让爱国卫生再上一个新台阶。

2、增加活动经费,不断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制度,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

3、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活动,”组织人员到村(社区),利用各种宣传材料和宣传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样化地宣传。使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树立起“做文明市民,当好卫生城市人”思想认识。使全处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阶段

1、第一阶段(2011年—2012年)各项卫生工作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力争2011年的卫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第二阶段(2012年—2013年)在巩固创建卫生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使爱国卫生工作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爱国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的水平,全面完成《规划》。爱国卫生工作必将取得长足发展,让我们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为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使爱国卫生工作大踏步地前进,有所大变样,有显著的成绩,让我们做文明居民,建卫生单位,大力开展创建卫生村的活动,把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家园。

二○一一年一月五日

[关闭本页]

上一篇:潞华办事处2011年工作打算下一篇:潞华办事处爱国卫生2011规划2010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填报时间: 2010-09-07责任单位: 新都区房管局

------------------

文号:新房[2010]71号 签发单位: 区房管局

签发时间:2010-06-10 生效时间: 2010-06-10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爱国卫生工作及巩固我区创卫成果的总体要求,对照我局2010爱国卫生工作目标,继续把巩固创建工作纳入一级目标管理,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今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责任,严格考评。

爱卫工作要做到有组织、有落实、有经费、有记载;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与干部职工个人目标考评结合,做到奖惩逗硬;为加强管理,局爱国卫生领导小组将坚持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制,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负责爱国卫生日常工作,各部门爱国卫生小组日常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健全和完善我局爱国卫生组织。

二、强化爱国卫生健康教育。

围绕本爱国卫生中心工作,在全局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部门下发消灭“四害”知识宣传资料;积极开展控烟宣传,全面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

三、进一步加强物业小区及直管公房的综合管理。

各小区建立卫生小组,小区门卫签定卫生责任书,形成以小区楼、院、单元为基础的卫生管理网络,单位、居民、楼院综合达标率必须达到96%以上。初步建立小区卫生保洁、维修、绿化养护、治安联防等服务体系,走出一条综合服务的新路子。把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作为大事来抓,从垃圾清运,院坝、绿化带、楼道清扫入手,坚持经常性的除“四害”活动,采取投放毒饵等多种措施灭杀“四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除“四害”工作圆满完成。

在确保无蝇、无蛆、无垢、无堵塞、基本无臭的前提下,加大维修和养护的投入,继续狠抓灭鼠、灭蝇、灭蟑螂、灭蚊达标成果的巩固,在全区统一开展的春秋两季灭鼠工作中积极主动按照区上要求,在局机关和各物业小区中广泛发动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地,各项工作必须达到省、市验收标准。

五、加强建筑工地卫生环境管理。

建筑工地和拆迁工地要严格实行打围作业、封闭式施工,管理做到内部标准化、外部景观化。

篇3:党支部工作长远规划

《中国教师》:近年来, 社会上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增强, 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高潇怡:留学低龄化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 现在很多的数据都在说明这一问题。什么是低龄化?我认为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毕业之后不在国内读大学以及出国留学者普遍年龄的下移。在2011年《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分析》中, 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 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 24%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 6%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这些数据体现了21世纪以来, 留学日益低龄化是中国留学的新特点之一。所以, 我认为低龄化就是年龄的下移, 以前更多的人出国读研, 现在是出国读大学, 读高中, 甚至下移到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出国受教育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 2005年以来我国中学生去美国读书的数量增长了10倍, 这表明了低龄化出国留学现象的存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一是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 中国家庭在客观上对教育可选择的权利和余地越来越大, 很多家庭有实力和条件让孩子出去;二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加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家长对目前的教育质量有不满意的地方, 有些家长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如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或者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学时更好地与国外的环境对接, 为更好地适应提早做准备。所以, 我认为客观上物质条件的成熟和主观上家长需求的转变, 促使他们的判断和对孩子教育的选择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就业形势的驱使。在我们的年代博士毕业可以在高校工作,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 这无疑是造成低龄儿童出国留学现象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面提到的客观的经济实力, 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和孩子观念的转变。很多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长在理念上对国内教育不完全认同, 他们认为国外教育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即使经济上有一定负担, 也可能选择出国留学的道路。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 愿意给孩子选择他们认为的更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这一现象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也有一些家长在送孩子出国时存在着盲目、攀比、从众的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大家都在送孩子出国, 自己有条件和实力, 所以也送孩子出国。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对国内外教育和孩子的未来规划进行慎重的考虑, 很多家长甚至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我们先抛开出国读书的利弊之争, 孩子在没有任何经验判断和选择的情况下, 从小就出国读书, 很多是家长的主观想法甚至是功利性目标, 这种情况下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说是缺乏判断和了解的举措。还有一些家长是盲目的攀比, 非常理想化地认为出国就是一条黄金大道, 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道路, 有的甚至在经济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借钱也要让孩子出去, 由此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背负很重的经济负担, 出国之后压力很大。所以, 我认为这一事情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中国教师》:有人说低龄留学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中国基础教育总体质量还是普遍认可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出国留学现象在历史上也存在过, 如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一些幼童出国学习机械、造船等技艺。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处于弱势的地位, 我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走向西方的, 所以留学指向教育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至于中国教育质量, 以及怎么看国内与国外的教育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说留学低龄化的一个主要背景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有问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确实反射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比如评价问题,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 从幼儿园开始, 个别教育存在机械、刻板、学生负担过重等现实, 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 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完满。然而这些方面的缺失有着客观的原因, 比如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 优质教育的普及和实现需要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的优势, 它也有一些好的地方。比如我的孩子在美国受过一年教育回来之后, 认为在有些知识上, 国内的知识更集中更有体系, 给自己的信息量更大, 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不错的。

在处理尊重差异、激发兴趣与系统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方面,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包括美国, 他们近年来也在探索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增强知识的逻辑性、递进性和累积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教育都是问题, 没有好的地方, 这不客观, 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努力着, 在进行各种改革和尝试。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国情, 比如在班额上, 很多小学班额是40~50人, 美国的班额是20多人, 这是受客观的背景和条件制约的。

从学习和交流的角度来说, 出国本身无可厚非。即使我们中国的教育已经很好了, 我们仍需要出去。某种意义上, 中国的教育好不好跟我们的孩子出去不出去之间存在着联系, 但还存在着出去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出国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享受国外好的教育, 以此来规避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 我认为家长让孩子出国留学有很多的因素要考虑, 比如性价比, 中国的一些家长会投入很多钱到孩子的教育中, 但是孩子毕业后, 从长效来看, 教育投入并没有和教育产出平衡。此外, 我认为让孩子出去留学还有一个教育多元化的问题。从综合的角度考虑,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应考虑孩子自身的动机和意愿, 有的孩子不愿出去, 家长还是让他们出去, 这就违背了孩子的意愿。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低龄化, 意味着孩子很小就要和父母分离, 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挑战, 这对身心尚处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 带来的弊端有哪些?

高潇怡:低龄化出国留学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挑战, 其中就包括送孩子出国是不是越小越好这一问题。从孩子自身的语言学习、价值观认同出发, 早点出去可能比较容易衔接, 但是在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每个孩子存在着个体差异, 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调试压力的能力各不相同,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 这对孩子身心的适应、人身安全都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我接触过不少的留学生, 有些是小学生、中学生, 我发现这些孩子在国外的适应情况很多样, 例如有些孩子寄宿在美国的家庭中, 不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 文化认同、相处方式不是特别好, 就会有很大压力, 因为他们不仅要适应居住环境, 还要适应学校的环境。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这时期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 面对陌生的环境, 不仅在学习上有压力, 地域上的变动和不同文化导致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异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自身被接纳的程度, 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和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紧密联系。一个人在异国他乡, 加上学习的压力和困难, 就可能产生心理压力问题, 所以有些孩子就会出现焦虑、社交恐惧。我认为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 在出国问题上,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想法。第二, 我们要考虑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第三, 家长要帮孩子提前做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要随时了解、体察、关注孩子的适应状况, 并给以帮助。

我认为理想的状态是让孩子在前期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前期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 进行短期体验, 以此来检验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 要让他们出国, 家长要多加注意, 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准备非常必要。此外, 语言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都应该做准备, 因为面对挑战, 准备得越好, 遇到的困难就越小。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敏锐地关注孩子面对的挑战, 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这十分重要。

《中国教师》:出国留学的低龄者们, 没有在国内接受完整的教育,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如果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 可能会出现文化断层现象, 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高潇怡:出国之后接触到的是不同于中国本土的文化, 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文字会慢慢地随着国外教育的熏陶发生改变, 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有些人就会顾虑我们的文化传统会不会丢失, 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在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方面, 我认识的一些华人朋友做得就很好, 他们的孩子虽然在美国出生, 在美国生长和接受教育, 但他们却十分注重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孩子在6~7岁之前语言文化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国内的孩子不存在母语的问题, 初高中出国后, 他们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理解能力, 其读过的书, 在出国之前接受的文化, 都对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产生影响。我认为孩子出国后, 可以让孩子同步关注国内的情况, 不放弃中国的一些东西, 比如通过读书、关注国内新闻和发展, 与国内的亲朋好友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创造条件, 通过中国的节日, 实现双方的同步, 达到让他们不丢失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也很重要。

文化认同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出国后通过接受不同的文化, 慢慢地对文化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进而通过比较, 形成更适宜的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 孩子会深刻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好的精华, 西方文化中也有值得借鉴的部分, 要把这些文化的精华变为自己的东西, 我认为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 让孩子出国留学不单单是学习语言和接受教育, 更深层的意义是让其有机会感知不同的、多元的东西, 开阔视野, 形成适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深层的一种积淀。“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亲身经历的感受在思考问题上会更加深刻, 比如, 对美国的认识, 孩子会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知, 他们会了解到美国并不是完美的。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对世界文化的接纳, 对多元文化的融合, 他们会形成适合自身的积极的态度, 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教师》:低龄出国留学反映了国人对教育的需求,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的增长。对此, 我们如何给予合理引导?

高潇怡:经济条件的许可使得家长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教育也逐渐地国际化, 这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在这样的条件下, 家长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谨慎, 很多家长认为钱花了, 国外教育是好的, 就给了孩子好的教育了, 这其中可能忽视孩子的主观意愿。家长并没有了解孩子的需求, 并没有考虑他们是否能适应国外的生活, 融入国外的文化, 能不能形成对两种文化的认同和判断, 而这些方面相对文化知识和专业学习更为重要, 也是家长要时刻密切关注的。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性格各异, 学习和适应能力不一样, 所以家长在选择时要慎重, 要基于孩子的生长情况、性格情况, 仔细地考虑出国留学时孩子的意愿, 还要考虑未来的去向、专业的兴趣、家庭经济实力, 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有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 他们能很好地面对和解决冲突, 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 对将来他们个人的成长、素质的积淀、视野的扩展是好的。对有的孩子来说出国确实是煎熬, 如果家长不能注意到这一问题, 孩子在国外没学到什么东西, 回国后又不适应, 他们未来的发展就会面临困难。

面对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们还应该思考怎样从深层次角度探讨我国教育质量这个问题。比如, 满足不同孩子的多元化需求, 开展个性化教育,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减轻孩子的外在负担, 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角度改进我们教育的模式。在长远目标的规划上, 改进教育的方法, 让孩子更喜欢学习, 更喜欢学校, 更喜欢教师。在评价方式的改革上, 怎样着眼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构造, 怎样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本土化为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 来满足社会对多元教育的需求。我认为国内目前有这一趋势, 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 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视野的转变, 进行的尝试, 都说明了改变在进行, 但我认为还须进一步深化。如果我们的教育改变了, 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有理性的判断, 会做出合理选择的。

《中国教师》:有人认为低龄出国留学者增加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 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够, 大学就学率依然较低, 还有待提高。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高潇怡:某种程度上, 国内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国内大众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这种供需矛盾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 美国每年招收本土大学生的比例是70%, 在美国读初高中的国际学生有20%, 给其他国际学生的名额有10%,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孩子在美国本地上高中, 上好大学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包括我前面提到的一些孩子弃考, 放弃“独木桥”, 把视野转向国外的高校也是为了在同等的条件下进入更好的大学,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问题, 这一矛盾也是造成低龄化留学的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率, 17~21岁适龄学生可能达到70%~80%, 一般国家也有30%, 目前我们国家与这样的数据还是有差距的。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高等教育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 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外的大学可以说是“三角形”的结构, 宽进严出。据我所了解, 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 学习任务其实并不轻, 尤其是到了大学以后, 特别是好的大学, 压力确实很大。国外好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他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 在学习年限上有的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反观国内, 相当一部分孩子过早地耗尽了精力和对学习的热情, 他们迫于各种压力把高考作为了人生的终点, 很多家长也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好像是完成了任务。

篇4:路网规划要着眼长远

首先,城市形态发生极大的变化。1949年的北京也就七八十平方公里,南到永定门,北到地安门,东到东直门,西到西直门。而今天的北京,空间已扩展到一千多平方公里。第二,交通流的新特点引起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包括交通工具和工程设施的创新进步、新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的建设。第三,大量新的交通问题需要研究探索。

我国大城市的路网,都是在汽车时代以前规划和建设的。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现有的道路网络,和现在交通的需求,互相都不适应。首先就是路网密度不够。占据较大的一块地,而必要的道路不足,于是带来交通出行的不便。

举个例子,我所属的建设部,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都是一个大院,城市道路是不能穿越的,住在大院里的人要去公共汽车站,必须从大院里走出来,一般要走十几分钟。这还算方便的,有的部队大院可能距离更长。

据我所知,北京这几年努力地增加支路,目的就是增加路网的密度,能够更方便居民的出行。可是在城区里边,特别是旧城区,大量增加支路还是有困难的。

比如,北京很多大院都是封闭管理,现在恨不得把围墙修起来,不让老百姓进去,那么怎么可能在里头通城市道路呢。另外,修支路可能破坏一些老胡同,这与保护北京的历史文脉和风貌,确实有矛盾。

今后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重视交通,北京这点做得非常好。从北京市委市政府,包括人大等,都非常重视。其次投入要很大,北京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投入了好几百亿,还不包括每年补贴给地铁公交的运营费用,北京公交几乎像不要钱似的了,票价低到这个程度,这是很不容易的,其他城市还做不到。

当然,光是以上两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规划。从我个人来讲,城市的交通首先要做好一个战略性的规划,也就是要有前瞻性。若不考虑长远,只顾当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彻底解决问题。

我认为,京 28条值得肯定。现在有各种议论,特别是各种限制,让你买车也不痛快,限时行驶也带来一些不方便,但这是必要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城市交通,都是有控制、有管理的,没有完全的自由自在。

专家简介

邹德慈

篇5:社区科普工作长远规划

各位领导:大家好!

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xxx社区认真落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创建内容,制定《xxx社区科普工作长远规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普及科普知识、提升全民素质的各项活动,先将今年来社区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xxx社区基本概况

xxx社区地处凤泉区,是由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在建社区,总面积约326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的配套设施有2000多平米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超市、xx酒店、居民会所、幼儿园、xx农贸市场、洗浴中心等。社区已提供住房1752户,可入住居民5000余户,人口达20000余人现实际入住居民达800余户,人口约2500余人。社区自06年成立以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创建和谐社区“166工程”为行动指导,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扶持、居民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社区行政服务职能突出、公共服务内容全面,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

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营造提升全民科学的良好氛围。市、区政府及科协对我社区科普工作非常重视,首先我们把做好科普工作作为首要重点工作来抓,把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到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的总体目标中去,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普学校、阅览室、室内健身中心积极营造学科学、懂科学、树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科普氛围,以“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阵地,开展社区居民学校、家长学校,定期组织社区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等有利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家庭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功德教育,以讲座、座谈会、社会实践、义务劳动多种形式实施居民教育,为能让社区居民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开放社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科普和法制宣传文化长廊,从思想上、行动上和意义上多角度的进行社区居民的普法、普德、普和、普善。充分把社区科普工作提升到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度。

二、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加强社区科普能力的建设

我社区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入手,在xxx房产董事长超前的开发理念和倾力支持下,拿出2000多平方米门面房,用来做社区服务、社区办公和居民活动的场所。以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家组成联管会在服务大厅合署办公。实行 “一站式”服务机制,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社区联管会会议,听取居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挖掘居民实际需求和困难,为居民提供必要的便利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社区洗浴中心的完善配套让社区每个居民真正生活在一个文明祥和的居住氛围之内。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注意安全健康及综治工作,购置20多万元监控设备,全区安装15处360°旋转摄像头和红外线对射系统,组建30多人的24小时治安防范巡逻队,成立xxx治安服务分队与辖区派出所联防共建,形成了社区平安技防、人防全覆盖,无缝隙。吸收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高,热心于人民调解工作且群众威信高的人员进入调解员队伍,打破人们认为只有退休老大妈才从事调委会工作的观念,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水平。推进社区调解的规范化建设。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科普社区

社区经常性组织各种文明建设活动,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新乡人”、“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充分带动了社区居民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社会之间的文明创建行动;社区还举办中秋文艺晚会、圣诞狂欢晚会、书法摄影大赛、庆“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等二十余次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还组织成立了老年人秧歌队、文艺宣传队,合唱团、书法协会等团体;成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内设棋牌、台球、乒乓球、象棋等老年人喜爱的文化活动,努力是居住在xxx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刊《xxx》社区刊物,同时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文明社区创建知识、社区新闻、科普健康法律知识等版面,加强阵地宣传教育。完善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构筑了连接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平台,为文化创先活动打下牢固的阵地基础。

新时期社区科普工作要有一种开放的眼界,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xxx社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科普社区、“五好”基层党支部等十余项省市殊荣。并取得了“全国绿色社区、全国和谐社区”两项国家级至高荣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奋发求实、开拓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6:小学德育工作中长远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制定阔乡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如下:

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1.建立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2.成立德育教育工作小组。组 长:pangjuan 副组长:艾力.吾麦尔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二、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完善管理网络。继续建立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处操作执行,党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建立育人体系。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以师德规范为核心,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为突破,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家长议师 德”活动,健全日常监督制度。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以“变蜡烛为太阳,做德行上乘的大教师”为目标,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3.优化骨干队伍。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通过上岗培训、师徒结对、德育例会、班主任论坛等有效方式,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强化考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三、工作步骤

1、完善和规范我校德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我校德育工作的模式。增强学校吸引力,初步形成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力争2013年12月30日之前创建县级德育教育示范学校,初步形成德育管理特色。

2、积极稳妥推进我校德育教育模式正常运行,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反思县级德育验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整改,确保我校于2014年12月通过市级德育示范校验收。

四、加强常规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参观展览、观看影视、读书征文、新童谣诵读、演唱革命传统歌曲等途经,结合重大纪念日、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狠抓养成教育。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卫生的维护和分工要进一步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使校园真正成为育人的土壤。

继续推行领导班子护导值日、红领巾值岗制度。特别对各班的五项常规:“文明礼仪、勤学习、守纪律、两操、安全秩序”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检查分数,每周进行小结。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是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创设法制教育活动载体,通过举办模拟法庭、观看法制教育片、组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我与父母同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杜绝在校学生违反道德行为的出现。

4.重视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普查活动,及时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学生的成长空间。

5.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珍惜生命的教育,还是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要让学生懂得珍惜,学会感动,学会关怀,享受生命的充实和快乐,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美好,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上课、广播、橱窗宣传、参观、开设健康之友、学习之友栏目、开通“开启心灵,快乐成长――心语热线”等形式,加强交流、沟通,让学生逐步学会悦纳自己,关怀他人;让学生懂得我成长,我快乐;精彩人生,始于足下。

五、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充分发挥班级中队角、黑板报的育人功能。开展班级黑板报评比,创设“洁齐美”的环境。倡导全员参与,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学校特色,班级特色。

2.升旗仪式序列化。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六、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七、重视家校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主动跟社区做好沟通工作,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建立“五老”队伍,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劳模在教育中的辅导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做好“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工作,保质保量用好学生成长手册,发挥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求班主任做到每年对班内学生的家访率达到不少于三分之一,三年家访学生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八、改革评价制度,品尝成功喜悦

继续实施“我能行,我真棒——特色学生评比方案”,丰富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活动中,我们将更注重过程、注重活动、注重评比活动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教育作用。通过学生成长档案袋、班级“成长的足迹”公布、学校学生才艺展示月三方面来考评。

九、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教改力度,继续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定期对班会课、晨会课、学科渗透情况组织研讨、观摩、评比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

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作好学习笔记,每月写好教育心得,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定期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篇7:云南长远规划

法院文化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工作,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长远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计划地营造“法院文化建设”的气候。云南高院基于历史和人文的深厚积淀,审时度势,提出了云南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司法理性、人文精神与公正、文明的作风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法官整体素质,确保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宗旨,以培育法院精神、更新司法理念、强化职业道德为核心;以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能力为方向;以打造法官形象、营造和谐氛围为基础;以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为保障,努力提高法院裁判的公信力。

我们在推进云南法院文化建设中,注意处理好几个结合。一是法院文化建设要与提高人的素质发展结合。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把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境界作为第一要务。人的素质、境界如何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性标志。要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法官的主体地位,力求把实现法院的整体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二是法院文化建设要与建设学习型法院相结合。法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使学习成为生活,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院文化建设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专家型、复合型的优秀法官。三是法院文化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结合。法治包括着内在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法院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现实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理念更新的过程。法院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密结合,要培养法官队伍具有共同的法律信仰,强化审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四是法院文化建设要与规范的制度建设相结合法院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的和以文化为载体的有机结合,法院文化必须通过制度的建立,引导法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法官真正从灵魂深处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质、德化于社会。五是法院文化建设要与法院改革相结合。要通过深化改革,通过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作用,确保改革向纵深推进,取得改革的预期效果。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实际,必须善于策划,找准着力点。一是要把握法院文化的基本特征。法院文化具要突出法院的职业色彩。比如,在法院大楼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法院的法律属性与文化内涵,法院的建筑不是简单追求奢华、气派的一堆堆钢筋水泥,而应该是赋予了生命和灵魂。如果把法院盖成宾馆,无论怎么豪华,都很难显示法院的法律品位和文化特色,二是要注重培养法院的精神或传统,这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法院的内在精气和独有魅力,是法院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法院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关键是增强法官依法办事的职业理念,根本是提高法官执法为民的职业意识,重点是要提升法官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方向是营造法官团结务实的职业氛围。三是要注重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法院文化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再先进的理论也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否则这种理论就只能是一种玄学。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法院文化建设庸俗化,重视外在的设施建设而忽视内在的素质教育、精神的培养,一是要避免抽象化,故弄玄虚,把法院文化与法院工作与建设实际相脱离,空谈理念、价值,缺乏可操作性。四是注重超前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法院文化建设不能见子打子,就事论事,就审判说审判。必须在战略发展上应有所超前,要有方向的带动,要管长久。要从高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处,远眺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才能找到由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在建设途径上,要从实际出发,吃透院情,找设思路,既要考虑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问题,又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逐步推进。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合理的东西要继承,对外来经验、做法要批判地吸收。要在继承中创新,在扬弃中发展。五是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法院文化建设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抓住龙头,带动全身。对重点建设的方面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先易后难。在这过程中,必须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妥善运作,必须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营造内外合作发展的环境。

篇8:爱国卫生长远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坚持“支部组织,村委负责,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推动农村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创建卫生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全面开创我村爱国卫生新局面,以实际行动搞好卫生村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狠抓落实

支、村两委要重视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将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村工作作为我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重点工作考核目标,实行支、村两委领导亲自抓,支、村委员具体抓,驻村企业配合抓的工作机制。

四、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爱卫会组织机构健全,成立爱卫会。支部书记任爱卫会主任,每年主持召开2次以上委员会议,定期组织开展检查爱国卫生工作,爱卫会委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落实责任。爱国卫生工作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爱国卫生工作有长远规划和计划,创建卫生村有长远规划或实施方案。

(三)爱国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会议记录,有卫生清扫制度和检查评比制,各种制度规范管理存档。

(四)定期开展爱国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每年的各种节假日,发动开展卫生大扫除,保持环境卫生。

五、健康教育

(一)群众健康教育开课率达50%,做到有学校资料、教案。广播站每月播放2—3次卫生知识。

(二)开展控制宣传教育活动,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标志。

六、除害防病工作

近两年内,无传染病暴发流行,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五苗”接种率达85%以上。

七、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村建设总体规划;远近期规划具体。

(二)主要街道路面硬化率达90%以上,路面平整,无坑洼,街道地下有排水设施。

(三)有固定垃圾处理场所,场址适宜,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

(四)主要街道设有垃圾箱和果皮箱,垃圾及时清运,垃圾箱完好、清洁、无蝇。

(五)环卫组织机构健全,卫生制度落实,清扫保洁覆盖率达90%以上,沿街门店实行“门前三包”。

(六)主要街道畅通,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违章建筑、乱设摊点、放养禽畜现象;建筑工地文明施工。

(七)主要街道绿化树整齐、美观;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

八、驻村企业、居民公共卫生

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环境、室内整洁、优美;垃圾、厕所管理符合卫生要求。

九、民意测验

上一篇:人物评价标题怎么写下一篇:遇到你,知足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