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2024-04-23

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通用8篇)

篇1: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牛艳芸

27年前,我抱着“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家长满意的目光”的心愿走上了热爱的教育岗位,一直以来,初心不忘。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自己所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被党和国家放在如此高的地位,我倍感振奋,受到极大的鼓舞。我知道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们要通过专题研究、加强日常管理、进行人文关怀、健全培训和评价机制等方式加强教师培训,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争取在岗位上早出成绩,尽快成熟,让有经验的教师充分发挥优势,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独特有效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和年轻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我们要继续深化与区直学校的联系,“手拉手”,围绕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大力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让我校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认识到,总书记提出的“学有所教”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正是我们今后必须探索教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我们将以“创办具有国际视野、高品质、以博雅教育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为目标,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教”,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报告中还特别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当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当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被解放出来,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人发展的核心价值时,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同时报告着重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一方面,我们要把师德建设与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结合起来,与提高素养、展示形象、发挥表率作用结合起来,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需要爱,要把对学生的头疼变成心疼,要对学生深爱、厚爱、加倍的爱,多一份耐心、细心、爱心,就会多一名进步的学生,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他们的身心成长规律。

总之,教育是一项宏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沉下心去、扑下身来、用心血去成就的事业。每天多努力一点,我们的学生离成功就近一点。爱学生不仅要付出大艰辛,还要有一颗无私、忘我的心。在教育岗位上,我们要用师爱滋润学生,用生命承载教育,用平凡演绎伟大,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出感人的篇章。

篇2: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XXX局

XXX 刚刚过去的十九大意味着对十八大至今的总结和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总书记的报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报告内容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顺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是全党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体会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的重要性。也充分认识到始终坚定不移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在深入学习之后,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十九大对于中国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论述。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也为我们立足于新时代新特点,建设美丽XX、美丽XX提供了理论保障。

二、真抓实干,带头提高工作效率。总书记还就如何在未来几年将这种推进落地进行了强调。他指出,我们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经济部门的一份子,更应该以县委的精神为准绳,真抓实干,带头履行好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XX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3: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一、成就:党的理论创新与广西文化实践的回顾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吕余生首先作开题引导性发言。他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 党的理论创新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取得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党中央的指引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具体领导下, 广西的文化发展和文化成就也印证了这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本次会议, 要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 尤其是广西文化建设的历程、成就、经验, 对照党的十八大精神, 找出问题差距, 以党的创新理论, 推进广西的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接着, 自治区有关文化单位的领导就文化创新问题做了具体分析汇报, 归纳起来主要是体制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以及管理方式创新三方面:

一是近年来广西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介绍了广西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广西共有区直8个、市级27个、县级81个, 在编在职演艺人员约5000人, 116个国有文艺院团,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的时间表, 采取“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措施, 已经完成既定改革阶段性任务。2012年组建了广西演艺集团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等文化企业, 完成了几大演出院团的转企改制和人员安置工作。这是继出版、传媒、发行、印刷等行业相继组建集团, 广西演艺集团是广西第六个文化产业集团。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健介绍了出版行业的体制改革, 早在2009年, 广西便已在中央确定的改革时间表内完成7家图书出版社、9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和19家县 (市) 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应时而生, 顺势而立。连同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 (民营)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 广西新闻出版业5大集团早就扬帆启航。还有中国—东盟数字出版基地、中国东盟创意产业园、中国东盟传媒人才培养基地等, 都正在南宁五象新区兴建。广西广播电视电影局副巡视员林旭乔和广西大学教授、影视研究专家王建平, 也介绍了广西广电网络公司的改制成功, 广电网络产业焕发了新生和活力, 业态多样, 效益显著, 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称号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广西电影制片厂 (后为广西电影集团) 的改革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被中宣部向全国推介。

二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创新取得较大突破。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之后, 文化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就从“计划”走向市场化了, 而且事实证明这种市场化改革是很成功的。据唐正柱副厅长介绍, 文化厅的演艺体制面向市场后, 以创作“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产品为突破口, 使文艺产品真正适合市场需求, 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在艺术舞台上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壮剧《天上恋曲》、桂剧《七步吟》、音乐剧《桂花雨》等精品剧目彰显了“广西气派”的作品, 不仅在国内巡演取得成功, 而且“走出去”到东南亚、新加坡等地演出也相当成功, 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健副局长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以开放的视野经营文化企业, 他们在京、沪、粤等地都设立营业机构, 他们以出版为主, 多业并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在成为一个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网络出版, 还包括相关的会展经济、教育培训、房地产、旅游和工艺品交易等等诸多行业和领域的跨地域、跨领域发展的出版集团。目前, 其经济实力排名在全国地方高校出版社第三, 成绩骄人。林旭乔副巡视员介绍, 广西广电网络公司近年也取得较大的成果, 从几年前的年产值几千万元发展到2012年的2亿元规模;广西广电网络还正在筹备电视、电讯、因特网三网联合, 准备上股市经营。近年组建的广西电影集团也迈开大步发展, 正在走向外向型开放合作, 近年广西电影集团在云南省先后拍摄了电影《碧罗雪山》、《阿瓦山》并获国家级奖项, 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三是文化管理方式创新打开新局面。文化建设包括“经营性文化企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 为了让文化建设充满活力,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前者已经进行了转企改制的体制创新, 后者正需要加强管理创新。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韦苏文介绍, 广西文联的管理方式已经创新, 已经将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基层上来, 如组织文艺家到乡镇演出, 组织书法家节假日到山村服务农家, 举办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网络山歌赛歌会等活动, 还将广西的优秀杂技节目推广到欧美等国, 扩大了中国文化和广西文化的影响。广西作家签约制度已经从1997年以来签约八届, 先后有签约作家近100人, 近年还扩大到“签约文艺家”制度, 从作家发展到画家、书法家、摄影家, 一次签约达40人。比较宽裕的时间保证和经费支持, 让这些签约文艺家更好地为广西文化强区做贡献, 以“三剑客”为代表的广西签约作家已经创作并在全国知名刊物发表了较多优秀作品。

广西戏剧这10来也有了可喜的创新突破。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常剑钧说, 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下, 正是由于广西戏剧实行“戏剧精品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的创新, 才出现前几年的《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荣登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三连冠”;如今, 壮剧《天上的恋曲》和《七步吟》又可望“二连冠”了。事实与经验证明, 要实现文化戏剧强省区目标, 广西戏剧必须继续走民族化、地域化、个性化道路。

近10年来, 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也有较大的创新与发展。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建平指出, 近年来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也有较大创新, 如每年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较好较多的决策咨询, 广西社科界正在建设广西“智库工程”, 大规模出版一系列如《文学桂军论》等优秀的基础理论著作;社会科学研究还加大开放力度, 近年来跟东盟国家实行较频繁的交流合作, 拓展了社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力度。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正在出现由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本土研究与开放研究相结合的崭新局面。

此外, 广西的美术事业也有了创新与发展。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桂生指出, 漓江画派影响很大, 前不久在北京展出的以黄格胜为代表的漓江画派作品, 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奇葆以及广西自治区领导的赞赏。漓江画派成立10年来, 以自己的实力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这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瞻远瞩, 对广西美术创作管理创新的成功。

座谈会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创新、动态发展的。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建平认为, 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也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他以文化产业为例梳理了近10年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10月,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 首次将“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 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到2011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的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战略。党的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在不断创新, 给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于理论创新及其给广西文化发展带来的辉煌, 正如新近当选的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东西简要概括所说, 创新就是打破常规体制的东西, 比如广西文艺界的文艺家签约制度、推出广西著名作家“三剑客”、打造文艺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 还有新近打造的桂学研究等等, 这些理论创新促进了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辨析:广西文化创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专家的对策建议

广西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 但毋庸讳言, 还存在不少问题, 专家们诚恳地指出问题的所在, 并诚心地提出了一些建议改进的措施。

林旭乔副巡视员说, 广西的影视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但主要是缺乏好的剧本, 归结起来最缺的就是人才。他建议除了从国内借用人才, 还要尽快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影视交流平台。

具有文化研究丰富经验的广西区党校教授陈学璞指出, 广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文学发展后劲不足, 目标不够远大;二是文化产业链条缺乏可持续性;三是演艺事业与出版实力还嫌势单力薄;四是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简称“申遗”) 缺乏方法与韧劲。他建议, 广西要重视本土人才的作用, 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充分发挥熟悉广西历史文化的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将本土人才与外引人才同等重视、平等看待。桂学研究就是主要整合本土力量以实现文化强桂的一个很好平台, 是弘扬广西精神的一个重要文化基地。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廖明君建议, 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要提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建设的高度, 坚持生产性开发, 保护性利用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要进学校进课堂, 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利用桂学这一平台进一步创新保护“非遗”与广西民间文化。

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广西区党校教授何颖建议, 正在八桂大地上方兴未艾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 广西文化建设也应该大有作为, 要有制度创新, 他建议开辟“中国东盟文化保税区”, 以利用保税区体系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保税区, 使之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的第三个“文化保税区”, 推进广西与东盟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以更大力度和更大动力推动广西文化“走出去”。他还建议将广西的广电、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整合起来, 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 以雄大的实力走进东盟国家市场。

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了广西文化存在的问题。他认为, 广西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与规划性还不足, 仅仅按照中央要求还是不够的。他建议, 广西必须打破“排队式”传统思维方式, 方能实现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他指出, 广西光有文化产业的组织形式“外壳”是不行的, 还必须有充分的内涵式发展, 要有广西本土化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针对广西相当缺乏文化人才的状况, 潘琦说要以“超常规”的方式培养文化人才。具体到桂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他设想将会商广西师范大学设立桂学专业两年制研究生班, 以尽快培养桂学研究的后备力量, 保障桂学研究人才辈出, 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建设广西文化强区与桂学研究的使命

这次座谈会的宗旨就是为了促进广西文化强区建设。潘琦会长以高瞻远瞩的领导者视野, 分析了广西文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指出桂学研究的方向。潘琦指出, 在世界各国大打“文化争夺战”、角逐文化软实力的激烈竞争中, 近来我们广西的“桂学研究”能够上升到国家重大课题的地位, 其意义非同凡响。这说明, 桂学研究不仅仅代表广西文化, 还代表中国文化竞争力 (下转第2页) (上接第5页) 以影响和辐射到东南亚国家, 这是身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广西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这也是广西文化界的光荣而艰巨的文化使命。作为桂学的首倡者, 潘琦再次给出“桂学”的简要定性是:桂学不是一个学术流派, 它是整合广西文化资源、凝聚广西文化人才以实现文化强桂宗旨的文化平台。这也是“文化强桂”建设的一大创新。

对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强区建设如何规划?潘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 概括起来是“12345”的战略构想:明确一个宗旨:即文化强区、文化强桂目标;激发两种动力:即重塑广西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重新整合广西文化资源;形成三个体系:即构建民族文化体系、区域文化体系、桂学研究体系;构筑成四大战略:即构筑人才战略、精品战略、重大项目战略、走出去战略;打好新的五大战役:即抢占西部出版高地、抢占广西影视高地、打响民族动漫战役、拓展演艺市场战役、锻造文化桂军队伍。

潘琦最后强调, 我们要深入持久地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要精神, 把思想统一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上来, 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广西文化建设上来, 坚定信念, 埋头苦干, 锐意创新, 开拓进取, 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创新性业绩, 为把广西建成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区做出更多贡献。

篇4: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10月15日上午,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市档案局馆党组即刻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收看大会开幕式盛况,聆听了胡锦涛同志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组织部分党员干部进行座谈讨论,对各党支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提出要求。

11月1日上午,在局馆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心组(扩大)学习讨论会上,党组书记、局馆长陈乐人传达并组织学习了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所作的报告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议》。同时,机关党委还为大家购买下发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和《(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在局馆干部职工当中营造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11月8日下午,邀请市委讲师团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徐崇温同志为全体干部职工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大家普遍反映,对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很有帮助,很受启发。

11月9日~10日和16日~17日,连续举办两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面学习、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座谈交流,畅谈学习体会。大家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同时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其重大意义,结合工作实际,把十七大精神落到档案工作实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全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组书记、局馆长陈乐人指出,党的十七报告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也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研究北京市的档案工作如何发展、怎样发展。

她指出,今后五年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与“十一五规划”密切相联,档案资源要更加全面和丰富,档案事业管理要更加科学和规范,档案服务全方位更加优质,要通过扎扎实实不懈努力,促进局馆的各项工作整体提高,促进全市和区县档案工作全面发展,使北京市档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档案服务工作要全方位,只有全方位地搞好服务,档案工作才能上水平。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围绕民生问题,要建立专题目录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反映民生问题的档案,充分利用档案编研工作的成果,更好地为民生和社会服务。

篇5: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材料1

我们集中学习了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感到心潮澎湃,深受鼓舞。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突出,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报告共13部分,第一部分讲成就;第二部分讲使命;第三部分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部分讲国家路径;第五至第十三部分是对总目标路径的展开,分别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统战、外交、党建等九方面。

一、学习好、领会好十九大思想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认真研讨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二、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以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理论研究的空间。

三、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艰苦奋斗精神

百年梦想变成现实,中间还得有所动作,那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坐而论道谁不会,起而行之显能耐。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极态度,自己要明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自己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

篇6: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内涵丰富,站位高远,催人奋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烈历史担当,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我将进一步深学细研,学思践悟,领会真缔,立足岗位,用心用智坚决贯彻落实。聆听和初学总书记的报告体会:

一是信心更足了。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篇7: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区委理论中心组举办这次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深化认识、增进共识的机会,能够让我们在这里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更是受益良多,收获颇丰。

下面,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个人工作实际,我简要地谈几点个人想法和感悟。

一是体现了忠诚。通过一上午的学习,使我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握,更加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把“忠诚”二字永记心头。“忠诚”就是忠于核心。从心底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全党领袖、全国人民领袖。“忠诚”就是忠于初心。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时都进行了庄严宣誓。入党誓词就是初心,必须一诺千金、时刻牢记、终生无悔。“忠诚”就是忠于使命。实现共产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是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一个是阶段性要求,必须把二者统一落实到履职实践中。“忠诚”就是忠于组织。必须在内心深处把我们党置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党组织不讲条件地服从、无怨无悔地付出。

二是增进了自信。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充满自信。这一自信,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这一自信,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这一自信,归根结底来自对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的自信。正是在党的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展现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三是学会了担当。通过学习,使我对“为什么人担当”“为什么要担当”“如何担当”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被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担当精神和那种“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优秀政治品格所感染、所震撼: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坚持实干兴邦”、“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能够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考验与危险;我们党“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这些都让我们深受鞭策和鼓舞,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感觉全身都充满了自信与力量。

四是悟出了精神。十九大报告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履行新时代历史使命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有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勇前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决不能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不断地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新时代、新任务,需要新理念、新作为。就我们xx区发展而言,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区“两区一城”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xx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要站在xx看xx,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思想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而解放思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总阀门。要带领我们区、镇、村的干部“走出去”,多开拓视野、多解放思想,同时,把好的规划、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引进来”。当前,制约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我们的投入严重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我区情实际出发,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力攻关,要从过去的依靠乡镇企业,到依赖房地产业,转变为现在的把发展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要求,减轻税费,降低要素成本;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努力构建“清亲”政商关系,成立专门办公室,减少企业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成本;不断深化商事制度,开通绿色通道,推出陪同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跟踪服务等举措;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做到“一个标准建设、一个部门审批、一张网受理、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xx投资和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把提高现代产业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发展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旅游等新型业态;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助推一批科创、文创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协调组织银企对接,引导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融资方式,大力推行“PPP+产业招商”“PPP+招才引智”等新模式,激活民间投资,扩大社会资本和外资引进和投入,加快推进筑巢引凤,确保我区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增强我区经济质量优势。

(二)要跳出xx看xx,坚持植优补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跳出xx看xx,从全市、全省来审视我区的发展现状和优势短板。区委创新提出的“两区一城”发展战略,就是通过植优补短来解决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以“两区一城”发展战略为“牛鼻子”,进一步深化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雨母景区,要站在68平方公里大雨母景区的定位上,不断补齐旅游经济发展短板。根据《20XXxxx县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报告》,全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排名南岳区第19位,甚至一些旅游资源不是特别突出的县市区如桂阳县、北湖区、汝城县都排进了前20名,而我们xx却榜上无名,这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深度挖掘雨母山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切实做好华侨城、银泰小镇等项目服务,把雨母景区打造我区乃至全市旅游名片。加快长湖新区建设,争取万达广场二期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实现了“一个xx区、两座万达城”的壮举,全力推进金钟大雁城、华南城市广场等核心商圈建设。扎实做好雄鹰新城建设,加快金融小镇规划和建设,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融资机构入驻,努力将呆鹰岭镇打造成我们xxxx市的“浦东”,促进全区现代金融业态跨越发展。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步伐,按照“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市“663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打好我区工业转型升级组合拳。通过做好衡钢上下游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进钢管深加工循环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呆鹰岭中小企业园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杨柳4s汽车销售街区、易创空间等特色园区,坚持“有限空间、无限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篇8:学习十九大研讨发言稿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 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 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 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 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 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 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 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 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 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 把教材当作“圣经”, 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 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 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 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 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 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 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 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 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 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 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 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 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 没有多元交流, 没有质疑反馈, 没有激情驳辨, 没有会心微笑, 没有心灵碰撞, 没有意义建构, 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 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的零假话, 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 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 而要走出课堂, 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 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 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 下课铃响了, 如同标上了休止符, “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 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进行具体的指导, 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 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 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 走进社会大课堂, 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 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 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 却“怕”字当头, 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 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 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 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如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 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言说, 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 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 没有高度关注, 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 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 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 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 (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 , 统统被“淡化”掉了, 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 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 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 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 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 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 学生将会学得更多”, 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然而, 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 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 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 从实践层面看, 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尽管原因复杂, 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具有首创性, 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 即关注城市多, 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 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 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 (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 , 这样, 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 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

新教改的进程表明, 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 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 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 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 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 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 即使准备, 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 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

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 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 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 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 教师并不心甘情愿, 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 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 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 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 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

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 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 96.4%为兼职教师, 一般都教语文、数学, 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 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 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 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 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 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处在“有‘坎’过不去, 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 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 对于德育课程而言, 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 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品德新课程的实施, 之所以能受到儿童喜爱, 取得多方面可喜成绩, 实现富有历史意义的超越, 其因在于课程理论基石的改变:即用生活德育论取代知识性德育。德育课程的实施, 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德育教学摆脱了“灌输”的顽疾!今后要推进和深化新课程实施, 就必须坚守生活德育论的路径不动摇。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 生活化德育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朱小蔓教授等人认为:在坚持生活德育论的同时, 尚须注意“道德在其超越层面所具有的崇高、理想性乃至神圣性”, 要坚持“德育的价值立场”, 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生命的存在样态”, 让他们“具有深刻自觉性和反省性”。通过师生间不断地对话、交流和价值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德性,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编辑:杨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

上一篇:网恋情书范文下一篇:质量问题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