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医工作总结

2024-05-23

2023中医工作总结(通用7篇)

篇1:2023中医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医德医风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1

20__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同事的帮助下,我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要求,工作上积极主动,求真务实,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以医德行为规范为准则,不断提高了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现将我一年来医德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按医院要求认真学习了党的全会、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处方书写规范》《护士管理条例》等内容,通过学习让我在思想上、行动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同时让我更加坚定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

二、医德医风工作方面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位前来检查的病人,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勤恳努力的精神状态。对不符合检验质量的标本,要求病人重新留取,并和病人说明原因,取得病人的认可和理解。医院工作的需要,安排我参与护理组排班,工作上认真按照“三查十对”来执行护理操作,现已能够熟练掌握常规护理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医院管理规定,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无接受病人吃请和收受红包、礼品、回扣的现象,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三、业务工作和学习方面

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加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医院安排的各种工作,能很好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不叫苦叫累。在业务工作中,认真履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检验操作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每一个待检标本,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太相符的结果,第一时间向领导班子反映,坚持做到复查,确保发出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在工作之余努力参加了业余本科的学历教育。同时采用网络学习、阅读临床检验相关书籍等,学习最新知识、新进展,争取20__年一次通过检验技师的职称考试。

在新的一年,我将加强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争取在新的一年里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2

本人在20__年度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能做到一视同仁,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与同事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在业务方面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且在工作态度、医患沟通技巧、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

2、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于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作为一名新医生,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

总结20__年,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3

一年来,在卫生局和院长的领导下,本人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等内容,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现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上思想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服务。

二、刻苦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我认为医疗水平高低、医疗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因此,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善于拓宽知识面并有机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

三、本人在行医过程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关健。

篇2:2023中医工作总结

2023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写的专业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篇3:2023中医工作总结

中医药剂工作影响中医疗效的主观因素

辨证方式不准:在临床上, 合理、科学地应用中药需要药剂师在药剂的配给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方剂执行。中医在诊断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 运用气血津液、八纲辨证等进行诊断。如果中医药剂师在临床应用上缺乏实践, 对新药以及中草药的提纯能力不足, 对中医的方剂药物配给方式失准, 就会对中医疗效产生很大的影响[1]。

忽略中药配给规律:不同的中药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原理, 不同的药物搭配需要充分尊重药物学规律。药剂师在实际工作中, 忽略药剂配给规律, 所配出的中药就会对中医造成严重影响。中药种类众多, 不同的中药之间的搭配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需要中医药剂师加强药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尊重药物配给规律, 提升药物配给质量。

药品剂量不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患病时间在药剂剂量上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在实际的药物应用中, 中医对于方剂中的各种药剂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 针对麻黄而言, 大剂量 (9 g) 主要发挥发汗作用, 中剂量 (4~5 g) 主要发挥利尿作用, 而小剂量 (1~2 g) 主要发挥平喘祛痰作用。但是, 很多药剂师由于自身职业态度不端正, 在称量过程中马马虎虎, 分量严重失准, 进而严重影响到中医疗效。

未能正确使用炮制品种:中药饮片一般分为生用以及炮制品, 在处方中明确注明使用炮制品的, 需要随药方给予炮制品。同时, 单写药名而没有标注的品种, 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配药原则进行调配给药[2]。否则, 将会对中医疗效产生严重影响, 甚至导致服药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例如, 在“七宝美髯丹”的方剂中, 首开何首乌, 在处方中, 很多医生并没有注明“制”, 但是在相关管理规范中, 单写“何首乌”都应该配“制何首乌”。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对此方剂主药与配药错误, 将会使原药方失去应有的效力。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血少、须发早白, 采用制何首乌可以为君药主补肝肾、益精血。但是, 生何首乌主要用于润肠、解疮毒, 如果配给错误, 将会起到明显的反作用, 造成服药患者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中医药剂工作影响中医疗效的客观因素

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近些年来, 国家药监局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对中药市场加强了质量监管, 出台了诸多管理规范, 促进中药质量的提升, 也使饮片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3]。但是, 在很多基层医院与社会药房中, 很多饮片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部分县级医院中, 原药配方、生药配方、霉变药配方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社会药房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中药, 难以发挥实效。同时, 很多体积较大中药不采取打碎措施而直接用药, 中医疗效难以发挥实效。同时, 严重的霉变药物不仅不会发挥出中医疗效, 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缺乏完善的医药间沟通平台:中医与中药的应用需要较高的一体化配合, 共同促进中医发挥出更大的疗效。但是, 由于医药分科, 医生只负责开方, 对药房了解较少。很多药剂人员直接照方抓药, 缺乏与医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医生对于药剂的质量与调配无法过问, 导致药物的使用出现很多问题[4]。当前, 由于医疗产业的扩大化, 药物本身存在巨大的利润, 各种药物鱼龙混杂, 质量参差不齐, 医师无法对其进行掌握。因此, 在处方中, 药物的使用剂量所应发挥出的疗效受到药物质量很大影响。药剂人员自身无法与医师进行沟通, 对于患者病情不了解, 只能依据自身经验结合医师药剂剂量进行药物的配给,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中医疗效的发挥。

中医药剂工作有效发挥中医疗效的基本策略

促进中医药剂人员树立“药学服务”理念:在中医药剂工作中, 应将传统的以制药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人文理念的推广与实践, 推动药学服务转型。首先, 药剂师要对自身准确定位, 改变落后思想, 将自身定位为全面型药学服务人才。加强人文意识建设, 牢固树立“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神圣理念。在实际工作中, 药剂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 通过对预防药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整合药学资源, 强烈认识到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责任感, 从患者角度出发, 加强与医师配合, 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与实践[5]。

加强质量考核以及用药考评:中医药剂师应该严格执行付药规则, 对中医药物的使用剂量应高度重视, 科学掌握方剂中各项药量, 并做好中药用药的指导工作。在实际的药剂管理过程中, 需要促进构成药品调剂、药品供应、临床药学、药学技术及药品调剂信息管理五大系统的运转, 科学制定医药学服务质量效益评价指标, 加强质量考核指标的科学设计, 推动质量考核体系的完善[6]。同时, 建立、健全用药考评机制, 在客观上加强药剂师服务意识, 并将配药与药剂师的绩效挂钩, 从制度上对药剂师的行为加以约束,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加以执行, 对药剂师的违规行为给予公示、教育批评、罚款等, 加强对药剂师的管理。

结语

影响中医疗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煎煮方式、患者个人体质差异、饮食禁忌等。中药药剂工作对中医疗效的发挥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需要中医师与药剂师的共同努力。中医药剂工作发挥出更大的实效性, 需要多管齐下, 通过药监部门与其他部门加强对中药市场的整治与监管, 提升药品质量的同时, 还需要医院与药房对药剂师进行规范管理, 全方面提升药剂工作效率与质量, 促进中医药剂管理工作向服务型转变。

摘要:中医药剂工作需要药剂师发挥主导作用, 中医临证配方以其较高的随机性与灵活性使药物能够具有更好的疗效。但是, 在实际的中医药剂工作中, 人为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 中医药剂师在实际的工作中, 就需要加强经验上的总结, 分析与研究药剂工作对中医疗效的影响, 提出综合改进措施, 促进中医药剂发挥更大的实效。

关键词:中医药剂,中医疗效,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建杉, 江泳.论剂量对赤芍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 2008, 35 (1) :41-42.

[2]杨梅红.中药调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14) :36-37.

[3]肖保国.炮制对中药汤剂疗效影响的探究[J].光明中医, 2014, 29 (12) :2668-2669.

[4]林建萍.中药材贮存管理的几点体会[J].西北药学杂志, 2001, 16 (4) :187.

[5]孙克明, 刘世军, 刘宪勇, 等.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2) :111-113.

篇4:2023中医工作总结

2、20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四川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9561;

3、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208;

4、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176;

5、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福建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653;

6、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5845;

7、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湖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4690;

8、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7151;

9、2021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438;

篇5:2023中医工作总结

1 整合中医资源, 打造规模服务优势

1.1 转变工作思路

2009年初, 医院为解决门诊科室用房紧张, 布局分散, 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 在吸收借鉴省市级中医医院先进经验, 分析论证当前中医发展趋势和患者需求的基础上, 投资10余万元, 对中医门诊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 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座坐诊区域“国医堂”, 诊区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

1.2 集中优势专业

医院将知名度高、临床经验丰富的24名中医专家集中在“国医堂”, 开设了肛肠、肿瘤、哮喘、肝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疼痛、心脑血管、周围血管以及针灸推拿等12个专病专科门诊。并将专家照片、技术特长等制作成简介展板, 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 供患者自主选择, 随到随诊。

1.3 优化就医环境

“国医堂”开设以来, 中医门诊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别具一格。整体格局古朴优雅、整洁舒适。吊顶悬挂中国结, 走廊悬挂“养生诀”、“十问歌”等中医科普知识宣传板, 诊室内配有惬意别致的绿色盆景、古色古香的竹料窗帘、色调凝重的高档诊桌, 处处体现着与西医门诊的不同。患者步入“国医堂”能够亲身感受到中医门诊的静雅与温馨, 更加真切地融入到就医环境中来[1]。

1.4 打造服务品牌

为进一步打造“牵手中医院, 健康常相伴”的服务品牌, “国医堂”开通了服务热线, 设立了意见箱, 不定期对就医患者开展服务质量动态调查, 来诊患者每人领取一份就医明白纸、健康小册子和医患联系卡。实行了免除挂号, 集中接诊, 提供导医、门诊、治疗、取药、煎制一条龙服务,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今年以来, “国医堂”门诊量达到4.3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2 加强专科建设, 打造技术服务优势

2.1 加大管理力度

医院始终坚持“弘扬中医国粹优势, 打造名医名科名院”的发展思路, 将中医专科建设作为医院品牌建设的核心任务[2], 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领导靠上抓、相关科室具体抓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 制订了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15项, 使中医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快车道。

2.2 加大扶持力度

医院先后投入资金160余万元, 对中医特色专科在门诊建设、病房改造、设备更新、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 同时积极协调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参与到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周围血管病科的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中来, 进一步开展业务协作, 加强技术交流, 提供后勤保障, 搞好综合服务, 努力为推动中医工作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加大创新力度

医院坚持中西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兼容兼治、并重并举的原则, 以点带面、培强扶弱, 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26项, 生产自制制剂12个剂型、30个品种, 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周围血管病科中医施治率达到了95%以上, 骨伤、肿瘤、哮喘、肝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疼痛和心脑血管等专病专科治疗优势进一步显现, 先后荣获国家专利1 项、市县级科技进步奖15项, 中医特色疗法和特色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全县及周边县市区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3 营造浓厚氛围, 打造文化服务优势

3.1 弘扬中医文化

医院在候诊大厅等重要区域制作了普及中医药知识, 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谚语、标志牌、宣传图片和标语口号等60余幅;在门诊楼前树起了“医圣”张仲景的大型雕塑;在医技楼体外部制作了神农、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六位中华名医浮雕, 组成了中华名医文化长廊, 犹如展开了一幅中医药3000年发展进程的历史长卷, 置身院内能够处处感受到中医文化的久远和厚重[1]。

3.2 宣传中医文化

医院以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为契机, 以中医治未病为主题, 以乡村社区为服务平台, 结合全县文化富民工程的深入开展, 采取了“村里有宣传队、街上有宣传车、墙上有宣传栏、家中有宣传员、手头有宣传单”的全方位宣传模式, 累计出动中医大篷车16台次、组织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服务120人次、举办文艺演出15场、发放中医药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 不仅拓展了传承、传播、共享中医药文化的空间, 而且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保健康、奔小康”的时代呼声。

4 植根农村基层, 打造龙头服务优势

4.1 健全服务网络

医院作为全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和中医技术指导龙头单位, 从县情、乡情、院情、民情出发, 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 积极构建了“政府主导、医院实施、乡医辅助、农民受益”的四元链条, 全方位推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中医工作开展[3]。

4.2 培养乡医队伍

近年来, 医院把工作重点放到培养乡医中医技能专业化和推进50项中医适宜技术本土化上, 定期安排中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到乡镇医院、村卫生所坐座诊查房、技术指导, 组织乡医入院进修培训、现场观摩, 先后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52期, 培训乡医达400人次。

4.3 实施龙头带动

为进一步发挥医院在全县中医工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做好专业技术传帮带的同时, 医院向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村卫生所等结对单位无偿提供中医书籍、自制制剂、诊疗器械、办公用品总计12万余元, 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中医工作的蓬勃开展[3]。

5 实施有效举措, 打造惠民服务优势

5.1 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随着50项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广大患者切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实惠和好处, 医院为积极引导患者使用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先后推出中药新验方35例、简化就医规程12条、实行优惠政策6项, 全院中医治疗率上升了25%, 医疗费用下降了30%。

5.2 紧密结合新农合工作

结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工作的开展, 医院将使用中药饮片提高10%、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参合农民报销比例提高20%。今年以来, 接受中医治疗的参合农民达到3.7万人次, 累计报销医药费用80万余元。

参考文献

[1]毛伟, 张绍学.“国医堂”演绎中医惠民情[N].健康报, 2008-08-14 (3) .

[2]季玉华.医院品牌建设[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6, 4 (6) :39-42.

篇6:2023中医工作总结

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1 月14 日在京召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十三·五”中医药发展理念和任务,提出要确立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常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王国强回顾了“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进展, 对已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他同时指出,当前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王国强表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核心、协调是基础、绿色是保证、开放是前提、共享是根本,必须将这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中医药“十三·五”规划,贯穿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全过程。 他指出,要坚持继承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全面发展格局;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永续利用;坚持包容开放发展,开创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坚持人民共享发展,着力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针对2016 年的工作,王国强指出,要切实抓好各相关规划制定与实施,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持续推动深化医改等各项改革,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全面强化行业作风建设。

篇7:2023中医工作总结

一、充分继承中医药发展史中的实践精神和人文精神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同疾病作斗争所进行的实践尝试。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和“伏义氏……画八卦……万物之理, 得以类推, 炎黄因斯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 以拯夭枉焉” (《帝王世纪》) , 到中医发展史上的三次高峰, 直至现代中医在抗击“非典”、艾滋病和癌症中所取得的突出效果, 无不说明实践创造了中医药的科学体系, 中医药的价值也被实践中卓越的疗效所证实。实践精神既是中医发展的重要特点, 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思路。德育的目标就在于通过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灌输使受教育者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在德育中坚持实践精神, 在实践中继承、弘扬、创新中医药文化, 是提高中医药院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 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 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一方面, 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 非常重视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以天复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 。唐代孙思邈也说:“人命至贵,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医乃仁术”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最高凝练。“术”乃方术, 即医家治病救人的技术, 而“仁”指的是“爱人”, 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 以生命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另一方面, 现代医学正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转变, 再次呼唤医德与医术的统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人与自然界、社会及精神因素看做一个统一体来观察和治疗, 这种思想更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更加契合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因此, 中医药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充分继承中医药发展史中的人文精神。

二、充分发掘中医文献中的医德资源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文化双重内涵的医学体系, 素来重视医家的道德修养, 流传下来卷帙浩繁的文献书籍。我们应当借鉴这些文献中的有益成分, 并将它们应用于学生德育工作之中。

例如:《黄帝内经》为后人树立了“以人为本、博闻强识、孜孜以求”的医者形象。它从医生个人修养、行医规范和医患关系等方面对医生的道德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学医者的选择上, 《素问·五脏别论》云:“拘于鬼神者, 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 不可与言至巧。”在学习中, “旦暮勤服之”, 持之以恒, 反复体悟, 方能有所成。行医时应具备“诊有大方, 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 (《素问·方盛衰论》) 的道德风范。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态度严肃、品行端正、详查细诊。人之生命一失不可复得, 因此对待生命要一丝不苟, 不可敷衍了事。

被称为“中医之魂”的《伤寒论》, 将人的生命尊为“至贵之重器”, 提出“细心诊断、用药精炼”的行医要求。书中对“证候、症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分类, 所用处方也多为寻常药物, 并对用药及治疗做精细观察, 语言质朴, 无不展现出对苍生百姓的关切, 为后世树立了医德典范, 标志着古代医德发展的最高峰。

《备急千金要方》首次系统阐述了医德准则和规范, 开创了较为完整的医德体系, 提出了精诚合一的医德修养观点, 即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相结合, 它用整篇文章独立论述了精诚的医德思想, 并放在全书之首, 这在我国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学强调学医要“以活人为本”“视病犹亲”“术德兼备”等, 以仁爱精神为准则的中医道德观世代相传。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医药文献中的德育资源, 从诸多医学典籍中凝练精华, 为医学生的道德培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充分弘扬历代医家的道德典范作用

从古至今, 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家都不乏其人, 他们所诠释出的道德品质如温谦恭谨、重义廉洁、精勤不倦等都应作为中医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历代医家为道德楷模, 用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为医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身体力行中间架设一座桥梁, 无疑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德育方法。

1. 温谦恭谨, 尊敬同道

唐代孙思邈指出, 医者勿要“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訾毁诸医, 自矜己德”。明代陈实功说:“凡乡井同道之士, 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 切要谦和谨慎, 年尊者恭敬之, 有学者师事之, 骄傲者逊让之, 不及者荐拔之, 如此自无谤怨, 信和为贵也。”《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也说明了为医者应尊重同道, 谦虚好学。叶天士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 哪怕是“名未著”的医生的意见, 他也虚心采纳。

2. 重义廉洁, 精诚一赴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借身命, 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 勿避险恶, 昼夜寒暑, 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谈到:“欺则良知日以蔽塞, 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 而医道日昌。”晋代名医葛洪看到“诸家各作备急, 既不能穷诸病状, 兼多珍贵之药, 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的情况, 决心“率多易得之药, 其不获已, 须买之者, 亦皆贱价, 草石所在皆有”, 不辞劳苦编著《肘后备急方》, 里面的药方物美价廉, 文字朴实易懂, 完全从贫苦百姓的利益出发, 可谓大医风范。

3. 精勤不倦, 博采众长

《黄帝内经》指出, 医生应该“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中知人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要求行医者“医学贵精, 不精则害人匪细”, 要德术兼修、至精至微, “医道精深, 不可浅尝辄止, 而医者责任重大, 临证不可不慎”。皇甫谧经穷搜博采, 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纂起来, 加以综合比较, “删其浮辞, 除其重复, 论其精要”, 又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 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4. 医乃仁术, 大医精诚

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 即天之理、生之源, 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 视人之病, 犹己之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即是学术造诣精湛, 博极医源, 精求医理;“诚”指“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一心一意为穷苦百姓服务, 对于没钱看病的人, 他不但不收诊费、药钱, 还腾出房子让病人住, 并亲自熬药给病人喝。

纵观历代名医大家, 无一不是德艺双馨、垂范千古。他们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 是中医药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 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具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 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以她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智慧和东方思维的熠熠光辉。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本着“大医精诚”的培养方向, 培养医学生“心存仁术”的道德追求、“精勤不倦”的求学态度, 如此才能不断优化医学院校德育工作, 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秋.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之考释[J].中医药学刊, 2005, (2) .

上一篇:小学英语作文:Dont give up 别放弃下一篇:白酒业务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