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2024-04-29

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通用5篇)

篇1: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一、案由

分家析产纠纷

二、实战策略

分家析产,也称“分烟析产”,指的是家庭成员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各自生活的行为。即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分家,就是把一个较大的家庭分成几个较小的家庭。析产,又称财产分析,就是将家庭共有财产予以分割,分属各共有人所有。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就是分家析产纠纷。

分家析产的前提是存在家庭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共有财产。

形成家庭共有财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家庭共有财产取得的法律事实。

家庭成员有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是基于家庭成员的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或家庭成员将收入交归家庭共有,等等。

二是一定的家庭结构。

由夫妻与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没有家庭共有财产,即使夫妻共同生产经营,也只有夫妻共有财产,而没有家庭共有财产(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除外);只有三代或三代以上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或夫妻与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并且共同生产经营,或家庭成员将收入交归家庭共有等,才出现家庭共有财产。

分家析产纠纷,涉及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个人财产,情况比较复杂,处理起来难度甚大。律师办理分家析产纠纷,一般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如何认定家庭共有财产共有人

家庭成员包括在同一家庭生活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姐妹等。

共有财产关系的形成必须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如家庭成员共同生产经营,或家庭成员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或家庭成员将收入交归家庭,或共同购置家庭财产,等。如果不存在形成共有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实,家庭成员之间就不存在共有财产关系。因此,只有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形成尽了义务的家庭成员,才是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人。未成年家庭成员一般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形成没有尽过义务,如果没有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的事实,则不是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人。

(二)要把家庭共有财产和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区分清楚

分家析产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大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分割范围。认定财产所有权是家庭共有还是夫妻共有或是家庭成员个人所有,必须根据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法律事实。

家庭共有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共有财产。

家庭承包的土地不属于家庭共有财产,应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规定重新承包到人。但土地上的林木、作物等属于家庭共有财产。

夫妻共有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共有财产。

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是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其个人依法取得的财产。如果没有形成家庭共有财产的法律事实,在家庭成员间也不存在共有财产关系,因此,即使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家庭成员个人取得的财产也不一定是家庭共有财产。

对于没有分配的遗产,只属于有继承权的人所有。

1(三)应当严格区别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赠与及遗产继承

“分家析产”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民间所说的“分家析产”不等同于法律上的分家析产,民间的“分家析产”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一是家庭成员对家庭共有财产进行分割。这就是本文所指的分家析产。

二是父母为防止子女间日后发生纠纷,把自己的积蓄、购置的房产等财产“分”给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由于所“分”的不是家庭共有财产而是父母的财产,因此这不是家庭共有财产的分割,而是父母把自己的财产分割赠与给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这种行为实质上是赠与。财产赠与不是本文意义的分家析产,它由《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调整。

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家庭的主事家长去世之后,家庭成员往往会发生民间所说的“分家”,其实这种“分家”又往往包含了遗产继承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遗产继承与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原则的界限,两者之间具有严格的区别。遗产继承的财产基础是被继承人遗留的生前个人财产,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财产基础是家庭共有财产;引起继承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被继承人死亡,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通常是共有人的合意。因此,遗产继承也不是本文意义上的分家析产,它由《继承法》等相关法律调整。

(四)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

所谓共有财产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共有可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同等地承担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共有人不得未经全体共有人同意划分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私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应认定该处分无效。

(五)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原则

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0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处理。”

家庭成员对家庭共同债务有共同偿还的义务,在分割共有财产时,也要分摊债务,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未成年人无偿还义务。

(六)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方式 l、实物分割

共有财产属于可分物,分割后不损害财产的用途和经济价值的,可对共有财产进行实物分割。实物分割,特别是对某些生产、劳动工具、设备等财产的分割,要尽可能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专长。

如果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数个原共有人表示要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而出卖的财广又与其他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的,为了提高财产的使用价值,减少纠纷的发生,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2、变价分割

共有财产不能分割或分割后损害其用途和经济价值的,或者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均不愿采取实物分割方法的,可将共有财物作价出卖,各共有人取得相应份额的价款。

3、作价补偿

共有财产不能分割,或虽可分割,但有的共有人愿意取得实物,有的共有人不愿意取得实物的,可将共有财产归愿取得实物的共有人所有,取得共有财物的共有人应按共有财产 2 的价值,给未取得实物的共有人以相当于其实有份额的经济补偿。

(七)对家庭共有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的,应订立分家析产协议书

分家折产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立协议人姓名、基本情况,在家庭中的称呼;

2、分家析产的原因;

3、家庭共有财产分配方案;

4、家庭共同债务清偿方案;

5、协议生效条款;

6、见证人姓名;

7、立协议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8、订立协议时间。

(八)分家析产纠纷案件举证要点

分家析产纠纷要是协商不成,起诉到法院时,一般应提交如下证据:

1、主体资格的证据。

(1)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或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

(2)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还应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

2、家庭共有财产共有人的证据。

家庭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所得形成家庭共有财产的证据,如共同投资购置家庭财产、将个人收入交归家庭、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等证据。

3、家庭共有财产的证据。

(1)房屋:应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或购房合同、交款发票或出资证明等。(2)存款:应提交存单、银行账号等。

(3)股票、股份、出资额:应提交股东代码、资金帐号、出资证明、工商登记资料等。(4)车辆:应提交行驶证或购车合同等。

(5)债权债务:应提交借据或其他权利义务凭证。

4、分家析产的证据。

分家析产协议、分关等。

三、法律依据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1条 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8条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8 9条。

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人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 3 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9 0条。

共有财产是特定物,而且不能分割或者分割有损其价值的,可以折价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9 1条。

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 2条。

篇2: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原告: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民族_______住址:北京市怀柔区

XXXXX电话:

被告: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民族_______住址:北京市怀柔区

XXXXXXX电话:

被告: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民族_______住址:北京市怀柔区

XXXXXX电话: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

1、请求法院判定分家单合法有效;

2、请求法院判定分家单中所述北上房西数两间房屋是原告的合法有效财产;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原、被告于2011年7月1日签订的分家单中,明确了将位于北京市怀柔区XXXXXXXX的房屋中的北上房西数两间分给原告所有。现被告不让原告在分家单所述房屋中继续居住,就此产生纠纷。因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分家单中已明确了房屋所有权,故被告应按分家单中所述分割办法将北上房西数两间分给原告所有。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依法判处。

致怀柔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篇3: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摘 要】 针对船舶触碰码头纠纷存在的问题,以码头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应对此类案件时码头公司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应急处理流程中有关注意事项:证据保全、扣押船舶、担保的获取、码头检测和修复、损失确定及索赔途径等。及时、准确地处理好船舶触碰码头纠纷,可最大限度地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关键词】 船舶;触碰;码头

船舶触碰码头纠纷具有法律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处理周期长、法律法规针对性规定较少且不够明确、处理途径和手段多样化等特点。为及时、正确地处理好船舶触碰码头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利益,特撰写本指引。

1 应急处理

在船舶触碰码头后,码头所属公司(以下简称码头公司)应迅速进行以下应急处理:

(1)码头值班人员须立即向码头公司领导和调度室报告,码头公司及时向上级公司业务部、法律事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包括肇事船舶名称、所有人、经营人、船籍港、船舶总吨位,以及触碰的检验过程和预估损失,并及时提供现场相关设施或船舶损失的照片)。

(2)通知船方代理,并要求代理告知船方,或要求船长直接告知船方。

(3)通知拖船待命,并备好主机。做好火灾、物料泄漏(特别是油污)的应急处理准备。必要时,在取得海事部门的书面指令或者肇事船舶船长的确认书(申请书)的前提下,提供抢险救助等服务:①海事部门指令救助的,应在救助前或者险情排除后要求船长对相关救助内容、救助方法、救助工具、救助工作量,以及计费方法、救助费用进行确认;②船长申请救助的,应在救助前对基本的救助内容和计费办法进行确认,并签订救助协议。

(4)委托律师或咨询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尽早介入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对规范、合法地开展制订应对策略、保全证据、获取担保、估算损失等纠纷处理前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可确保在后续的索赔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5)通知保险公司。

(6)证据保全。

(7)起草事故经过及明显的损失情况材料,复印船舶证书、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船检证书等资料,并让船长签字确认。

(8)向海事、港口、环保等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情况严重的,需请求海事部门介入事故调查,划分责任,并出具事故责任报告书。

2 证据保全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在船舶触碰码头案件处理中,即使船方承认全部责任,在碰撞范围、受损程度、责任大小、有无他因等方面也可能会存在争议。应重视证据收集,利用证据还原事实真相,故证据保全是第一要务。

2.1 证据分类

2.1.1 救助费用证据

(1)见前文(3)所述;

(2)投入人员的清单:指挥人员、部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等,应列明人数、岗位、工班等;

(3)投入设备的清单:吊机、工程车辆、发电机、抽水泵等,应列明数量、单位、工班、损耗等;

(4)投入拖船的清单:拖船名称、主机功率、备车时间、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

上述证据同时适用外聘单位的协助施救。

2.1.2 码头触碰损失证据

(1)检测费用:检测合同、发票、支付凭证等;

(2)设计费用:设计合同、发票、支付凭证等;

(3)修理费用:招标书、投标书、修理合同、监理合同、结算书、支付凭证、保险公司委托的评估报告等;

(4)营运损失:根据法律规定,以实际减少的净收益(按停止使用前3个月的平均净盈利)计算,部分使用并有收益的,应当扣减;

(5)审计报告。

2.1.3 事故证据

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肇事船舶证书、航海日志、船员适任证书等。由于该类证据基本上可以在海事部门取得,公司应当跟进海事部门的调查,消除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局面的问题。

2.1.4 其他证据

因该事故而产生的来往邮件、信件、传真、聊天记录等书面记录,以及电话录音、录像、会谈记录等证据。

2.2 证据保全的基本方法

调取监控录像并刻制光盘;事故现场和会谈现场拍照、录音录像;文字描述;到相关职能部门(如海事部门)调取资料;调取航海日志;调取各种船舶证书资料;制作会谈记录或纪要;签署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必要时,请求海事法院进行海事证据保全。

2.3 证据保全应注意的事项

(1)应符合诉讼法对证据的基本要求;

(2)应在第一时间进行,以免证据灭失;

(3)应尽可能保全证据原件,确实不能的,可通过复印、复制等方式保全,但应做到与原件一致或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4)所有保全的证据应由船上船长或其他相关人员签字,必要时由船方代理盖章确认;

(5)如已委托律师,证据保全应在律师的参与或指导下进行。

3 扣押船舶

船舶扣押是海事诉讼独有的一种财产保全形式,分为诉前扣押和诉讼中扣押两种。在船舶触碰码头纠纷案件中,主要牵涉到诉前扣押船舶(即诉前财产保全)。

3.1 诉前扣押船舶

(1)码头公司向船舶所在地的海事法院提出诉前扣押船舶申请,并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

①诉前保全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名称、国籍、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的名称;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被扣押船舶的名称、国籍;申请扣押船舶的主要理由;损失或请求的大概数额,包括组成、内容、分类;要求被申请人或被扣押船舶提供担保的数额和担保的货币种类;申请人的保证条款;法院的名称和申请的时间;被申请扣押船舶停泊的地点和可能离港的时间。

②码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和授权委托书。

③初步证明请求权利的主要证据。主要包括:海事部门出具的事故报告书;码头损坏的初步检验报告;提单或其他运输凭证;与案件有关的、能证明债权的合同;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权证明;来往的有关函电,包括邮件、传真、聊天记录等;其他能证明债权的主要证据;如申请扣押对海事请求负有责任的人的所有其他船舶,则应提供相应证据,并应符合上述规定。

④码头公司对扣船申请所作的保证书和保证人的营业执照、资产负债表或资信证明。

(2)若被扣押的船舶属国内船舶,在法院实施扣押后的15天内,码头公司应提起诉讼;若被扣押的船舶是涉外船舶,在法院裁定准许扣船后的30天内,码头公司应提起诉讼。提起诉讼后,扣押船舶即由诉前财产保全转为诉讼中财产保全。若在法定期限内码头公司未提起诉讼的,法院应立即释放被扣押船舶,码头公司可能需要承担被扣押船舶在被扣押期间产生的损失。

(3)被申请人向法院或码头公司提供足额的担保后,法院才能释放船舶;在法定扣押期限内被申请人拒不提供足额担保,且船舶不宜继续扣押的,码头公司在提起诉讼或仲裁后,可向法院申请拍卖船舶。

(4)为防止扣船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码头公司在诉前申请扣押船舶时,除船员工资、人身伤害等案件外,应根据海事法院的要求提供反担保。在扣船实践中,码头公司为节省费用或一时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可向法院提交限额担保,如提交扣船10天或30天的有关担保费用。如果扣船超过该期间,被扣押船舶即处于无反担保的状态,法院会要求追加担保的数额,不追加担保的,法院将解除对船舶的扣押。

3.2 诉前财产保全注意事项

(1)针对国内、国外船舶采取不同的扣押方式。国内船舶可采取船舶活扣押,即法院扣押船舶的所有权证书,并通知海事部门或渔监部门不予办理该船舶的买卖、赠与等所有权转移手续,不予办理在该船舶上设立抵押权或其他限制船舶所有权的手续,而允许所有权人继续对该船舶占有、使用、经营、管理、收益的一种海事请求保全措施。对涉外船舶则不能采取船舶活扣押方式,而应将船舶扣押在港口前沿或锚地,并由有关政府机关对船舶进行监管,以防止船舶私自启航移动。

(2)必要时,可对船舶进行二次扣押。二次扣押的法定条件是:被请求人未提供充分的担保;担保人有可能无法全部或者部分履行担保义务;海事请求人因合理的原因同意释放被扣押的船舶或者返还已提供的担保;不能通过合理措施阻止释放被扣押的船舶或者返还已提供的担保。

4 担保的获取

由于船舶触碰码头事故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只有在受损码头修复完毕,甚至诉讼结束后才能确定,时间跨度长,而将肇事船舶长期扣押在码头显然是不可能的。为确保所受损失能得到实际赔付,肇事船舶方需要在船舶离港前向受损码头公司提供足额担保。

4.1 担保方式

担保可通过船港双方协商或法院扣船的方式取得。通过船港双方协商取得的担保,如船港双方未能协商解决赔偿事项,码头公司应自触碰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担保的方式主要有现金、保证、抵押或质押。以现金方式担保的,现金通常为人民币,也可以是硬通货币,船方应将担保金存入码头公司可控的银行账户中。以抵押或质押方式担保的,应审查担保物的价值及变现可能性,办妥抵押、质押登记手续。保函以保证方式担保的,属实践中最常见的保证担保方式,通常由银行、保险公司、船东互保协会、大型企业提供;保函应当在船舶离港前取得,若对方未能及时提供的,码头公司则应当采取扣船措施。

4.2 保函审核

码头公司在接受保函前,必须对保函的出具主体、保函措辞进行严格审核,审核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1)担保人的主体资格及资信状况,担保是否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

(2)尽可能接受境内第三方出具的保函。若保函直接由境外担保人出具,可能会产生境外强制执行问题。境外强制执行历时久、手续繁、法律障碍多,还会产生许多额外成本,执行不到位的风险远大于境内强制执行。因此,码头公司一般不应直接接受境外担保人提供的保函。

(3)保函的受益人应广泛覆盖所有可能受损害方。除码头公司是当然的受益人外,保函的受益人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涵盖码头公司的保险公司、码头的租赁经营人、其他因此可能遭受损害的受害人。

(4)不得为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设置不合理的条件。除和解协议生效、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等条件外,保函不得为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设置其他条件,即一旦确定赔偿数额,担保人就应该无条件支付赔偿款,全面履行担保义务。

(5)担保金额应足以赔偿相关方所遭受的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规定除3种法定情形外,码头公司不得二次扣押肇事船舶。一旦肇事船舶离开码头,再增加担保金额就会相当困难。即使符合法定条件可以重复扣押肇事船舶,也必须待肇事船舶再次进入我国海域才允许;如果肇事船舶不再进入我国海域甚至被拆解了,那么,受害人就只能望船兴叹。保函的担保金额必须充分,应至少超过估算损失的50%以上。

(6)担保事项应当分为救助费用保函和码头损失保函。需要注意的是,救助货物所产生的救助费用的支付主体为货主,因此,在放货之前,码头公司应当取得货主或货主保险人的保函,而非船舶所有人或船舶所有人保险公司的保函。

(7)保函应列明相关附随内容。保函中常见的附随信息有:

①船方指定法律文书的国内接收方。为避免产生未来诉讼中的法律文书域外送达障碍,应在保函中确定法律文书的国内接收人。国内接收方一般为船方指定的我国境内的律师事务所。

②将被担保人与肇事船舶的基本信息作为附件一并提供。基本信息一般包括船舶所有权证书,船籍证书,船检证书,航海日志,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等所有相关公司的注册证明文件和/或其他资料。如果是复印件,还应要求担保人盖章确认。

③光船承租人基本信息。船方应明确在触碰事故发生时肇事船舶是否存在光船承租人。若存在,应列明光船承租人的基本信息;若不存在,则应声明不存在光船承租人,同时承诺“因声明不实,实际上存在光船承租人,由担保人承担应由光船承租人承担的赔偿责任”。

④保函的效力及有效期(有效期一般应约定到纠纷全部解决之日)、法律适用和争议管辖等。

(8)保函须为正本,且不可撤销。

篇4:如何处理分家析产纠纷案件

谢永林 冷英群 张毅

【案情】

原告熊文鑫、熊文勇、熊春兰、熊媛兰、熊昭兰、熊瑞秀、熊菊兰、朱瑞萍、谭鹏辉诉被告熊北海、熊新明、熊清华、熊清萍、熊宗明、熊安华、熊丽华、熊金华侵权、析产纠纷一案,争议的房屋为上栗县上栗镇北街234号房屋,系熊秀彩、葛金连夫妻与其弟熊梅彩、李梅英夫妇在解放前共同建造经营药材,后因熊家与聂家祖上渊源关系该祖屋分了部分给聂家住。熊秀彩于1956年死亡,葛金莲于1971年死亡,熊梅彩于1955年死亡,李梅英于1984年死亡。熊秀彩、葛金连夫妇婚生熊文藻、熊文鑫、熊春兰、熊冬兰、熊媛兰5名子女,熊梅彩、李梅英夫妇婚生熊水秀、熊瑞秀、熊昭兰、熊文勇、熊菊兰5名子女。熊文藻与其妻汪国珍婚生熊北海、熊新明、熊清华、熊清萍、熊宗明、熊安华、熊丽萍、熊金华8名子女。熊文藻、汪国珍、熊水秀、熊冬兰均已故,熊水秀有一继子名朱瑞萍,熊冬兰有一子名谭鹏辉。解放后,几原告陆续外出工作生活,该祖屋因政策原因与当时的上栗镇国药店合营,取名为同丰仁药店,在此期间该祖屋一直未予析产分割。部分房屋仍由熊文藻夫妇及其子女居住,并对所住房进行了维修。1981年上栗镇国药店将该祖屋购买。当时萍乡市上栗国药店在对该房屋的处理单上注明“借用”二字,房主为汪国珍、聂竞容、李梅英,补偿价为3912元。汪国珍、聂竞容、熊北海在该处理单上签名,李梅英未签名。后汪国珍、李梅英并不认可将该祖屋出卖。上栗国药店使用该房后,对该房屋部分进行了重建。李梅英于1984年死亡后,汪国珍与熊文勇、熊文鑫多次在书信中提到要将共同祖屋收回,熊文勇、熊文鑫为此事亦回上栗处理过,汪国珍为收回该祖屋多次奔走。1993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该祖屋被熊家收回(未支付金钱)。同年汪国珍以书信告之熊文勇、熊文鑫称共同祖屋已收回。此后,原、被告双方均无人提出对该祖屋进行分

割处理,该房屋也一直由被告方居住管理,被告对所管理的房屋进行了维修。1999年汪国珍将该祖屋宅基地面积335平方米以其个人名义办理了房屋土地使用证。原告方对此并不知情。2005年7月,根据城建规划要求,该祖屋需统一进行拆迁改造,被告熊北海、熊宗明、熊新明私自与政府签订了拆迁协议,拆迁补偿费为42.45万元,其中房屋砖混结构补偿为1.94万元,砖木结构补偿11.62万元,占地面积补偿为2.86万元,其它补偿为2598元。该42.45万元被8被告私下领取并分配占有。9原告认为不公,不同意该补偿款如此分配。故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对该房屋补偿款进行分割.【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十五条之规定

第一种意见认为:所有补偿款由被告适当多得,剩下的归原告。

第二种意见认为:房屋砖木结构补偿11.62万元全归被告所有或大部分归被告所有。剩下的和房屋砖混结构(系国药店改造)补偿1.9万元,占地面积补偿28.62万元,其它补偿2598元则由原、被告共同依法定继承析产分割。

【管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的批复,以及《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本案中原告均未表示过放弃继承,应视为均已接受继承,诉争的房屋应属各继承人共同共有,他们之间为此发生之诉讼,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熊秀彩、熊梅彩兄弟解放前共同建造在上栗镇北街234号房屋在其故世后其所有的房

屋产权依法由其法定的继承人继承。1981年该房屋由汪国珍、聂竞容、熊北海签名“出卖”给上栗国药店,根据汪国珍写给熊文勇的信,熊北海写给熊文勇的信,汪国珍对卖房经过情况介绍及“分钱协议”可证实该房屋是以熊彩秀、熊梅秀的法定继承人与聂家共同“出卖”的,签名人汪国珍、聂竞容、熊北海应认为是熊彩秀后人熊梅秀后人与聂家后人的三方代表。后因上栗国药店“购买”该房时违反了国家关于“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租用或购买私有房屋”的规定(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公布前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购买或租用私有房屋是否有效问题的答复),国家落实政策后,该类房屋按规定可归还原主及其继承人。汪国珍与熊文勇、熊文鑫等亦据此为“房屋归还”事宜长期奔波并收回该房屋。鉴于其他原、被告亦是该房屋的法定继承人,有权依政策收回属于自己的部分房屋产权,且均未表示放弃,故汪国珍、熊文勇、熊文鑫等主张收回房屋的权利。应视为他们代表全体原、被告主张收回该房屋的权利。故该房屋收回后,该房屋应视为属原、被告共同共有。1999年汪国珍将该房屋的宅基地以其个人名义办理了土地使用证,参照1987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父母的房屋遗产由兄弟姐妹中一人领取了房屋产权证并视为己有产生纠纷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和1990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孙世界等与孙洪武等房屋继承申诉一案的复函”,可认定汪国珍以其个人名义领取该房屋宅基地的土地使用证应视为汪国珍代表所有共有人登记取得该土地使用证产权证明。该房屋一直未析产,应视为一直由熊彩秀、熊梅秀的法定继承人自然法定继承,其继承状态是连续的。1999年汪国珍将该房屋宅基地登记在其自己名义下时原告并不知情,原告起诉时是自2005年7月被告将房屋拆迁费占为己有时2年之内,故被告辩称原告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不成立。国家落实政策时,聂家一直未主张要求归还其房屋的权利,现熊家又将该房屋收回并取得了宅基地使用证,加上2005年该房屋已拆迁不复存在,故本案可认定拆迁该房屋的补偿费424513.20元归原、被告共有。8被告私自签订协议将补偿款全部占为己有侵犯了9原告的合法权益,应予归还。被告对该房屋

多次维修,根据《物权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它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故被告对房屋的维修费用应由原、被告共同负担。

篇5:分家析产纠纷办案指引

(续上期)

5 码头检测和修复

5.1 检测的意义

(1)受损码头的检测报告是确定受损码头修复方案的基本依据,也是码头公司索赔的依据。不同的修复方案决定了码头停产的时间,而码头停产的时间又关系到间接损失的计算;因此,应确保码头检测的及时有序开展,避免给后续的索赔工作造成被动。

(2)受损码头的检测人可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专家证人由于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特点,证明力较强。

5.2 检测机构的选择

必须选择权威的、专业的、资质合格且有相关事故检测经验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委托方式有自行委托、双方协商共同委托、法院指定。通过后两种委托方式得出的检测结论一般更容易被双方和法院接受,但双方协商共同委托这一方式需要一定的磋商时间且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法院指定方式需要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中才行。在实务中,一般由受害方先行委托较为常见。

在实务中,受害方在委托检测机构后,肇事方往往也会选择检测机构同步开展检测工作。此时,双方应保持必要的沟通和配合,两家检测机构之间也应在征得委托人同意的前提下开展沟通和合作,力求检测结论尽可能得到双方的一致认可。

5.3 检测内容和方法

检测内容围绕码头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查、码头变形变位测量、桩基检测、裂缝深度检测等。

码头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观和构件几何参数及其布置的检测:构件表面质量状况检查;码头面高程测量;码头前沿水平位移测量;钢管桩厚度测量;码头桩变形测量。上述检测方法不会对受损码头产生二次损害,以数据分析为主,但检测数据误差较大,容易引起争议。

(2)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

①钻芯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钻筒高速的运转使混凝土产生强烈摩擦抖动,造成所取的芯样容易出现裂缝、缺边等缺陷。取芯位置极为关键,不同的取芯位置检测结果不同。同时,钻孔取芯本身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将原本已经受损的混凝土再进行钻孔取芯,对码头后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建议采用钻芯检测法。

②回弹检测: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具有非破损、仪器轻便、操作简便、测试范围分布广等特点,受到检测单位的广泛应用。

③腐蚀介质调查和检测。

④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5.4 检测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规定,对受损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分级标准及处理要求见表1。

在表1中,等级B的处理要求是“可不采取措施”,这一点很容易引起双方的争议。可不采取措施,对于肇事船舶来说,更倾向于“不采取措施”;但对于码头公司来说,更倾向于“要采取措施”。是否采取措施则关系到后续的停工修复,直接影响到间接损失的索赔。在相关规定中,对受损构件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情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纠纷处理中双方往往会因这一点而展开拉锯战;因此,在得出检测结果时,应慎重考虑处理要求对索赔的影响。

在检测完成后、检测报告出具前,检测机构一般会提供初步的检测结论,码头公司应与检测机构就初步的检测结论进行充分沟通,要求检测机构基于公正、专业的立场,从有利于后续索赔的角度提供明确、合理、有据的检测结论。

5.5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作为重要的书面证据,应由检测机构正式出具。检测报告应全面、准确、详细地记载检测背景、检测依据、检测事项、检测方法、码头缺陷与触碰事故的因果关系等内容,并得出确定、具体的检测结论,提出明确的修复、加固或重建方案,并由检测人员签名,检测机构盖章。

5.6 码头修复

(1)与专业设计机构签订设计合同,委托专业机构设计修复、加固或重建方案和图纸。

(2)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经双方或法院认可,也可省去招投标程序,共同确定或指定施工单位,避免间接损失过大。

(3)与监理机构签订监理合同。

(4)按设计和合同进行修复、加固或重建施工。

(5)施工完毕,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6 损失确定

船舶触碰码头损失的确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同时也适用《民法通则》 《侵权责任法》等其他民事法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船舶触碰码头的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此外,还可能发生抢险救助费。在船舶触碰码头纠纷中,码头公司主张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规定:

(1)可请求赔偿因船舶触碰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船舶触碰后相继发生的有关费用和损失、为避免或减少损害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和损失,以及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

(2)因船舶触碰造成设施损害的赔偿包括:设施的全损或者部分损坏修复费用;设施修复前不能正常使用所产生的合理的收益损失。

(3)设施损害赔偿的计算。以实际停止使用期间扣除常规检修的时间为限;设施部分损害或者全损,分别以合理的修复费用或者重新建造的费用,扣除已使用年限的折旧费计算;设施使用的收益损失是以实际减少的净收益(即按停止使用前3个月的平均净盈利)计算,部分使用并有收益的,应当扣减。

6.1 直接损失

直接损失主要包括检测费、设计费、监理费、招投标费、修复费、律师费、审计费、会务费等,一般都以实际发生的金额为依据。与直接损失有关的证据主要包括合同、发票、付款凭证、报告等。由于在索赔时有证据证明直接损失已实际发生,因此,各项费用应与相关方尽快结算支付。

直接损失部分可先向保险公司索赔,将该部分权益转让给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行使追偿权。在全部损失大于船方可能享有的赔偿责任限额时,码头公司与保险公司的损失不能获得全部赔偿,两者形成实际获赔金额此多彼少的局面并产生分岐,故应在事前对直接损失部分进行认真研判。

6.2 间接损失

间接损失具有金额大、举证复杂、法律规定不完全等特点,往往是船舶触碰码头纠纷案件争议的焦点和难点,也是造成此类案件处理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间接损失主要由以下几种组成:

(1)码头停产期间的收益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设施使用的收益损失的规定并不全面,无法适用在实践中发生的很多情况。比如,在事故前码头正式营运尚不到3个月或者码头尚未投入运营的情况下,不存在所谓“停止使用前3个月的平均净盈利”的数据;在事故发生前,天气等人力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客观情况对码头经营造成的影响,超过了正常商业周期的影响,导致事故前的经营数据不能反映码头的正常经营损失。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善的情形下,码头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公平、公正的替代计算方法来计算码头停产期间的收益损失。

(2)码头停产期间的固定维持费用。码头虽然停产,但日常维护、设备折旧、人力成本支出等费用照常发生,因此,在计算间接损失时应加上码头停产期间的固定维持费用。

(3)违约金。在码头停产期间,码头公司与其他第三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履行,码头公司可能需要向其他第三方支付违约金,而该部分损失也应计入间接损失中。主张此类损失时,可能需要提供码头公司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以及向第三方支付违约金的证据。

(4)其他实际发生且应由肇事船方承担的损失。

6.3 抢险救助费用

在船舶触碰码头事故中,船舶或者船上货物可能也会面临风险需要提供抢险救助,因而产生的抢险救助费用由救助报酬、参考救助成本、救助风险、救助努力、救助效果等确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救助与碰撞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抢险救助费用的计算标准应根据抢险救助的法律规定或双方另行签订的抢险救助合同来确定,并通过独立的法律途径来获得。

在处理过程中,既可将所有损失一并处理,也可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救助费用等分别处理,分别签订和解协议,分别支付;但在诉讼或仲裁时,除救助费用单独起诉或申请仲裁外,应将所有未获得赔偿的费用进行整体诉讼或仲裁。

7 索赔途径

索赔途径主要包括和解、调解、诉讼、仲裁等方式,在裁决生效后可能还会涉及到强制执行这一方式。

7.1 和 解

(1)在实践中,由于码头公司与船公司作为长期合作的经营伙伴,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双方真诚友好的态度,维护双方的合作和利益,往往会先尝试以商业谈判的方式解决索赔事宜;但在和解正式完成之前,码头公司应先取得足额的担保以保障自身利益。和解分为诉前和解、诉讼中和解两种,在诉讼程序启动后或在法院判决前,双方当事人都可通过和解方式解决纠纷。

(2)不能因和解而错过诉讼时效。码头公司在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后起诉,且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其请求将无法得到法院的保护,船方可拒绝履行义务。因此,码头公司在和解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诉讼时效,若和解迟迟未能成功,应先向法院提起诉讼或依据仲裁协议(条款)申请仲裁。一旦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码头公司再向法院申请撤诉或撤回仲裁。

7.2 调 解

(1)调解是在第三方主持下,船方与码头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2)调解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也可在双方都可接受的第三方主持下进行。调解成功,双方应签订调解协议或和解协议。

(3)当久调不成功时,码头公司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免错过诉讼时效。

7.3 诉 讼

(1)船舶触碰码头属于海上侵权行为,由海事法院专属管辖,一般由被侵权码头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

(2)船舶触碰码头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首先适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3)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可进行和解,或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

7.4 仲 裁

(1)仲裁是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或相关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经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的仲裁机构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纠纷解决方式。仲裁裁决具有与法院判决同等的强制执行力。

(2)双方当事人应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必须约定明确的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达成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仲裁协议的、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等,都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

(3)在仲裁程序中,亦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

(4)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可进行和解,或在仲裁庭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

(5)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依据仲裁裁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7.5 执 行

(1)法院判决或调解书、仲裁裁决、经过公证的和解协议等一旦生效,如果一方不履行其中确定的义务,则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船舶触碰码头纠纷案件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的,其强制执行一般向审理案件的海事法院提出申请;而通过仲裁裁决或经过公证的和解协议的,其强制执行向对方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出申请。

(3)当申请强制执行时,应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尽可能向执行法院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上一篇:「三人行」征文启事下一篇:花衣裳里的爱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