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2024-04-12

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精选8篇)

篇1: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发言提纲

一、了解《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制定的意义

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作为党的优良传统,请示报告制度很早就写入党章,得到有力执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请示报告工作。总书记反复强调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研究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或做出重大决定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执行党中央重大决定的情况要专题报告。《条例》对什么是请示报告、谁向谁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什么、怎么请示报告等基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为开展请示报告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推动请示报告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条例》的出台,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具有重要意义。

二、了解《条例》的制定遵循的原则及特点

《条例》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有以下特点。一是把准政治方向。《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条例》始终。二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条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确立了请示报告的工作体制,厘清了主体,明确了范围和内容,规范了程序和方式,强化了监督与追责,对请示报告工作做出全面规定。三是回应实践关切。注重把政治上的要求落下去、实起来,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规范,让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层的同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保证《条例》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有生命力。四是重在“立柱架梁”。

四、如何把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基本概念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认识困惑,《条例》主要从“程度”和“内容”两个角度,对什么是需要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什么是请示、什么是报告进行定义。从程度上看,重大事项是与一般事项相对的概念,《条例》把两者的界限放在请示报告与担当负责相统一的背景下厘清,明确超出自身职权范围的事项必须请示报告,在自身职权范围内的大部分事项无须请示报告,但关乎全局、影响广泛的重要事情和重要情况也应当请示报告。从内容上看,重大事项包括党组织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决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事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担负责任等重要事情和重要情况。同时,《条例》明确,请示包括两种情形,即请求指示或者批准;报告主要是将重要事情和重要情况向党组织呈报。

五、开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要把握好哪些原则要求

《条例》要求,开展请示报告工作应当遵循4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治导向。强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树牢“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服从”,把请示报告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讲政治要求贯彻到请示报告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权责明晰。强调要把握好授权有限和守土有责的关系,分清楚必须由上级决定、让上级知晓的事项和必须由自己负责、靠自己担当的事项。三是坚持客观真实。强调务必实事求是,做到既报喜又报忧、既报功又报过、既报结果又报过程。四是坚持规范有序。强调要有规必依、照章办事,严格按照规定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方式开展工作。

篇2: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活动方案

根据自治区、州、市第十七个党风廉政教育月的安排部署,近期将在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章》、《准则》、《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为切实抓好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以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

.组织集中学习。各支部要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党章》、《准则》和《条例》的学习,掀起学习热潮。要通过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大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分层次、分步骤、多形式地开展学习活动。要组织开展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确保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明纪”。

2.开展专题辅导。各支部要将学习贯彻《党章》、《准则》和《条例》列入“三支队伍”专题培训的内容之一,邀请党校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党政机关干部进行专题辅导讲座,重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知纪、明纪、守纪的培训讲解。通过系统培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纪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3.组织专题讨论。8月下旬,各支部要以党政班子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一次《党章》、《准则》和《条例》的专题学习讨论。要求机关干部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唤醒党章党规意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为重点,每人写一篇发言提纲,并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找准职责定位、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深化对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理解,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开展警示教育。各支部要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蜕变》警示教育片(网址:xx)、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警示录等,形成震慑,强化警醒,让纪律和规矩成为“高压线”,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和戒惧。

5.开展谈心谈话提醒教育。各支部要广泛开展谈心提醒教育活动,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班子成员要与所分管科室(站、车间)的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通过谈心谈话,强化领导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教育,防止小错变大错,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用纪律管住大多数。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以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1.加强组织领导。各支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章》、《准则》和《条例》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各支部要通过网站、手机等载体开设专栏,宣传党章党规党纪,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敬畏党章党规、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营造浓厚的遵规守纪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列为各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必学内容,推动学习宣传党纪党规党法的深入开展,使党员干部接受党章党纪党规教育成为制度。

篇3: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本刊讯近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机关党委组织各支部,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并讨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党员同志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决胜小康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根基的战略定力和非凡气魄。全会出台的《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内法规的要求,不折不扣履行好本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

在学习讨论《条例》时,不少同志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仅具有主体责任,并且也负有管理、监督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是党内监督的专责部门,主要是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与负有监督主体责任的各级党组织履行日常的教育、管理、监督职能是有机统一的,作为基层党支部,要履行好日常监督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谈话,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员要勇于履行监督权利,对党的组织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批评意见,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应当及时向组织提出。一些党员领导同志表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标准,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努力做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大力弘扬清风正气,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篇4: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一、立法问题

(一)立法权限问题

1.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条例明确规定,对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事故组织调查系政府职责,应当属于行政执法行为。我国工会组织的法律地位较为独特,既不属于政府部门,也非民主党派。法律有权设定其权利义务,但国务院在行政法规立法中作出影响工会组织权力义务的设定就值得商榷。

此外,从立法本意来说,对事故的“处理”不是组织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事故调查组不是为查事故而设立,而是为了今后更好的预防事故发生、总结事故经验,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防范措施,实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减少,这才是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但是,发生事故的单位可能是民营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具有“私人”性质。而事故调查权属于行政管理权,行政管理权具有“公权”性质,将“公权”赋予“私人”行使显然不合适,更何况事故调查行为是行政执法行为,“私人”组织行政执法活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就更为不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就存在政府为民营、外资企业指定任命调查组组长的可能。

2.条例第三十二条第四款规定,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需要受到刑事法律责任追究的立法权归属全国人大,涉及刑事的立法权是全国人大的专属权,行政法规立法中不宜作此类规定。

(二)法律条文的表述问题

1.条例第三条对事故等级划分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其文字表述不够严谨。对于什么是特别重大事故,笔者的理解是指,“在同一起事故中”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以上”的事故。由于法律是针对社会不特定的对象、公众制定的,内行人可以读懂的文字不一定能让外行人也看得懂。笔者曾让几位中学生区分“有色”和“有色金属”,他们普遍表示仅对“有色金属”有些了解,对于“有色”则显得茫然。“有色”和“有色金属”在法律条文中的出现并不少见,不少条文中的“有色”就是指“有色金属”。笔者认为,将“有色金属”表述成“有色”是不严谨的。同样,条例对事故等级的划分缺少“在同一起事故中” 的限制条件,可能也会给人以误解,甚至误认为在同一行政区域的一定期限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可以累计叠加。

2.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笔者不理解的是,这里的有关材料为什么不包含复印件,难道复印件不是材料?还是另有特指。如果是另有特指,则应当在法律条文中加以明确,以便操作。

二、法律适用问题

(一)适用范围

条例第二条规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如果一起事故未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济损失的,未危及公共安全,仅仅造成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经济损失,是否适用本条例?比如:单位自行发电,由于接错线路,发生短路烧毁及其设备,造成经济损失;再如,由于购买的材料、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导致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此类事故,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是否有必要去调查?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满足调查工作的需要?当前的生产经营单位,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不小,相对国有企业的数量而言,该比例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此类企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起数将更多。现行法律对人身侵权案件尚存“自诉”规定,即“不诉不理”、“不告不理”。笔者认为,如果事故仅仅造成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经济损失,未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济损失的,政府不需要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否则,物权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将很难得到相应的体现。

(二)几个概念的理解

1.迟报、漏报、谎报、瞒报

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迟报”,应当理解成:行为人对事故虽然已经上报,但未在法定的时限内上报,不符合有关上报时限的要求。“迟报”基本不存在太大的异议。

“漏报”,应当理解成:行为人对事故虽然在法定期限内上报,但是上报的内容不全,仅仅是整个事故的一部分,无法反映事故的全貌。“漏报”,仅仅启动了上报程序,对实体处分没有帮助。也有一说,对整个事故不报的行为也属于“漏报”。当然,“漏报”的前提必须是主观方面不存在过错。

“谎报”,应当理解成: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以故意隐瞒事故真相或者编造、捏造虚假事故进行上报的行为。其形式上已经上报,时间上也满足法定要求,但是由于反映的内容不符合事故的客观真实,需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瞒报”,应当理解成: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对本应依法上报的事故人为的加以全部隐瞒或者部分隐瞒。其后果是,事故的真实性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映。从形式上看,“瞒报”与“迟报”相近;从结果上看,“瞒报”与“漏报”、“谎报”相近;从主观恶性上看,“迟报”和“漏报”均不存在主观故意,而“瞒报”、“谎报”则存在主观故意。

如何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性,是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关键,关系行政执法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能否不败诉,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政府形象的树立。现实遇到的难题是,在事故报告中,究竟什么样行为应当定性为“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如果定性错误,可能导致适用法律上的错误,导致行政违法。

鉴此,笔者建议对事故的上报行为仅作二类定性:一是“迟报”,即只要上报的内容是真实的,仅仅是时间程序上、形式上不能满足法定条件,即可以认定为“迟报”;二是“错报”,即只要上报的内容存在不真实的情况,这里包括全假或者部分假,迟报、漏报、谎报、瞒报都属于“错报”。这样的分类可能更能方便执行,更有利于操作。

2.负责人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按照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是本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是本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主持本行政机关的工作。在行政机关正职缺失时,主持本行政机关工作的副职是负责人。无论正职主持工作还是副职主持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只有一人,任何行政机关不可能同时存在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负责人”。笔者认为,事故发生时,有关负责人能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施救固然是好事,一能体现领导对事故的高度重视,二能对事故施救起到较好的协调作用,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但是,社会存在分工,政府与部门之间虽说分工不分家,但事实运作过程中存在分工合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正是这种社会分工才出现职责分工,才有权责对等的需求,才有恪尽职守的要求,才能减少推诿扯皮现象。如果所有的事故都要求人民政府负责人赶赴现场,只恐怕人民政府负责人力不从心,加上政府负责人每天承担大量的日常工作,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应对事故,客观现实中也没有这种必要。社会要发展,事故发生也就在所难免,而且是天天有事故。倘若让省长、市长、县长凡事故必躬亲,经常奔波于事故现场,疲于应付事故而荒于政务,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办到。笔者考虑,既然政府的“负责人”只有一个,而政府的“领导”可能配有几个,能否将赶赴现场的“负责人”改成“领导”,这样或许会更有利于操作。从人头数量来看,多配几个政府副职可能更大,更有助于解决“负责人”奔赴现场的精力体力问题。

3.“现场有关人员”、“本单位”

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由于事故可能在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场所以外的区域发生,这里的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是指那些人?是与事故单位存在组织、人事、工资、劳动关系的人,还是与事故本身造成的后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且在现场的人员。笔者认为,在事故现场的自然人合法权益因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受到侵害,该自然人应当属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如果该自然人与事故发生单位没有工作隶属关系或者是没有固定职业,要他们向他们的各自“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对于事故的施救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也有悖于条例的立法本意; 特别是对于没有固定职业的,谁又该是“本单位负责人”?需要具体的规定,以便于操作。

4.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笔者认为,应当谨慎启动应急预案,能够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尽可能采取其他措施进行施救。因为每个事故应急预案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需要涉及多个部门,需动用大量的人财物力。该程序一旦启动,其耗费将一直延续到事故现场清理、伤病人员救治直至善后处理,成本将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一个启动应急预案的标准,该应急预案就很容易被启动,势必给事故单位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会无意义地牵扯政府精力,占用社会有限公共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对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条件加以明确。现实中也没有一遇到事故就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必要。比如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很小的事故,在车间作些简单处理就足以消除影响的,这就没有必要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有关”的范围

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所有的人不应当都是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的范围也既不宜盲目扩大,也不宜过度缩小乃至于将真正有关人员排除在外,这就需要一个标准来认定。没有标准,可能也只能依据调查组的主观意志来自由判断?容易导致把无关的人员牵扯进来。操作起来的结果很可能造成影响生产经营单位的正常活动,甚至变相成为违法干预、侵害生产经营单位的自主权。事故调查行为属于行政执法,有些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由企业牵头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该调查组是否也就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如果“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提供,该调查组又该采取什么措施?

6.“擅离职守”

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具有法定职责岗位的“擅离职守”比较容易理解,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岗位职责可能随机程度会大一些,随时可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比如岗位撤并、出差在外、无法及时赶回,客观原因失去联络无法联系,交通工具不变或者没有交通工具等等,都可能导致无法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条例规定的“擅离职守”该如何理解,如果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是否应当被认定为擅离职守?谁有权认定擅离职守?这些需要明确规定,才有利于操作。

三、其他问题

(一)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化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单位的名称、证照登记编号、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单位成立时间、办公地点或者住址、经营范围、主管机关等等。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及事故的简要经过

时间上统一以公元时间、24时制。地点上明确到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门牌号(当地的“土名称”。当地的交通状况,事故现场的描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点线、条块结合等等。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上岗前或者事故发生前的现场人数清点、统计,事故发生后的人数清点、统计。可以从劳动防护用品领用情况、核对交接班对照表等方面推算事故现场的人数。损失方面重点统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商品存货及其他物件损失情况。

4.已经采取的措施

事故上报情况,现场施救情况,现场指挥情况,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现场交通通讯情况,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情况。现场无法解决需要支援情况,比如:存在哪些未能自行克服的主要问题,对财产如何保护,对人身采取那些保护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7.对报告中陈述的事实应当提供、随附有关证据。

(二)公安机关的追捕归案能力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公安机关的侦查缉捕能力不容置疑,也是其业务之重点。但笔者还是有些疑虑,对公安机关提出高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求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可能要考虑现实。前阶段有些地方提出“命案必破”,结果是否所有的“命案”都已“侦破”,即便把一个地方的所有警力都都投入命案的侦破工作,想要“命案必破”也很难。从公安机关现有人员素质、设施配备、其他装备等主客观条件来分析,能保证依法立案,并采取积极的强制措施加以侦破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有些犯罪嫌疑人不是主观上想让其归案就能归案的,不仅我们国家目前做不到,就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也无法办到。“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做不到的,而且不仅是现阶段做不到,将来也做不到,除非人类已经建立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已经不存在任何社会矛盾。

(三)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

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可以看出,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是国务院直接牵头组织形成的调查组,第二种是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牵头组织形成的调查组。这种“授权”是否需要通过行政法规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还是通过发布国务院决定的形式予以确定,目前尚不清楚。如果是以行政法规立法形式确立,那么,如果没有法定事由并依照法定程序,被“授权”的部门对此类特别重大事故均有权直接代表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因为这种“授权”具有显著的“独占性”、“排他性”。

(四)地方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

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司法实践中,“授权”与“委托”通常都是合并使用,“委托”应当办理“授权委托书”,委托的核心是授权,没有授权的委托是空洞的,委托是形式,授权是内容,不宜将授权和委托人为地分开使用。此外,地方政府无权“创设”进行“授权性”立法。在同一条例作出“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等二种不同的规定,不难看出这二者之间应当存在较大区别。相对前款规定的“授权”,笔者认为,条例规定的“委托”应当理解成单项委托,即接受委托的部门自接受委托之日起至事故调查结束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之日止,这期间有权以委托人的名义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对于其他事故,未经委托人委托,该部门没有调查权,不能当然的取得合法的调查资格。条例对如何办理和执行授权委托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五)行政执法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得跨越行政区域进行行政执法活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如公安机关刑事侦察活动)

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以上”二字应当删除)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的属地原则无可争议,也符合我国目前的行政管辖的基本原则,即由行为发生地管辖为主。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其参加的地位?作用?是否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职责?如果履行职责,意味着跨行政区域进行行政执法,这将涉嫌违宪。另外,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如何得知发生事故?谁负有义务、负有责任通知、报告“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这些问题,条例没有解决,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

(六)建议建立事故调查组人员的回避制度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是指参员事故调查的各成员单位,不是指个人。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似有不妥,应当是调查组人员应当与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笔者认为,在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中应当引入或者建立回避制度。

(七)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篇5: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A.三种

B.两种

C.四种

D.一种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规定,下列关于纪律审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立案查处涉及党的领导干部案件,应当向社会通报

B.该干部所在党组织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中止其相关党员权利

C.发现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再移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处理

D.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或者虽不构成犯罪但涉嫌违纪的,应当移送纪委依纪处理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A.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B.党委

C.重要岗位党员

D.党的主要领导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承担的具体任务()。

A.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委发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

B.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执纪审查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情况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C.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

D.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接到对干部一般性违纪问题的反映,应当()。

A.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B.约谈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C.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再移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处理

D.及时找本人核实,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让干部把问题讲清楚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6、(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A.同级党组织

B.同级党委

C.党中央

D.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7、(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履行的监督职责()。

A.定期约谈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派驻纪检组组长,督促其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B.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C.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D.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或者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8、(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

B.干部选拔任用要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

C.干部选拔任用要综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廉洁情况

D.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9、(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是第一责任人。

A.副书记

B.党委委员

C.党委常委会委员

D.书记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0、(单选题)党组织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以及巡视等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处理,并在()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

A.4 B.1 C.3 D.2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1、(多选题)党必须按照()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A.协调各方

B.科学决策

C.总揽全局

D.调配干部

正确答案:A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2、(多选题)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进行执纪审查时,对下列哪些情况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A.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

B.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开除党籍的C.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

D.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和的腐败问题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3、(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一章中规定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A.定期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以整风精神查找问题、纠正偏差

B.听取和审议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汇报,加强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C.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汇报

D.听取中央巡视情况汇报,在一届任期内实现中央巡视全覆盖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4、(多选题)党的()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

A.中央办公厅

B.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C.中央委员会

D.中央政治局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5、(多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员应当履行的监督义务包括()。

A.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

B.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揭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C.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D.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勇于触及矛盾问题、指出缺点错误,对错误言行敢于较真、敢于斗争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6、(判断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应当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必要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按照规定将问题线索移送相关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7、(判断题)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8、(判断题)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9、(判断题)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如实向党中央报告个人重要事项。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0、(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基层组织。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1、(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活动等问题,应当及时向同级党组织报告。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2、(判断题)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3、(判断题)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经商办企业,不得任职、兼职取酬。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4、(判断题)上级党组织应当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5、(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派驻纪检组应当带着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定期向派出机关汇报工作,至少每季度会同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专题研究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6、(判断题)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7、(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立案查处涉及党的领导干部案件,应当向同级党委、纪委通报。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8、(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党员、干部每年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领导干部要定期参加党校学习。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9、(判断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规党纪、需要党组织处理的,应当及时向社会通报。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0、(判断题)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情况,是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篇6: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早在三湾改编时我党就采取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提高了党组织对军队的领导力,提高了部队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基层党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需要不断坚持和发扬。当前我国步入了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情况和新的矛盾,面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凝聚力量团结一致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塑造强有力的党组织就要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等重要工作,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条例中提出的五条基本原则是指导性原则,必须学习和践行。首先第一条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党章,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的支部建设,说明了支部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二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指明了政治导向。第三条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指明了支部要践行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按照党的要求推进建设。第四条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指明了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和党的纪律要求。第五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指明了党组织要服务重点工作,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做为,在政策部署中坚持正确方向和原则。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的出台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依据,条例中清楚写明了党支部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组织设置、基本任务、工作机制、组织生活、领导和保障,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是进行支部建设、开展支部生活的指导性文件,作为组工干部更应该带头学习支部工作条例,将支部工作条例学好吃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篇7: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1、(单选题)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写出书面检讨,并在()或者其他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

A.上级组织部门、组织生活会 B.问责决定机关、民主生活会 C.组织部门、党委会 D.上级领导、检讨会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不包括()。

A.改组 B.诫勉 C.检查 D.通报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关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指导思想,下列错误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实事求是精神 D.毛泽东思想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问责对象的重点是()。

A.领导班子 B.主管成员 C.主要负责人 D.次要负责人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由()负责解释。

A.司法部 B.全国人大 C.党中央

D.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正确答案:D

6、(单选题)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制定本条例。

A.《宪法》

B.《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刑法》 正确答案:C

7、(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自()起施行。

A.2016年7月1日 B.颁布之日

C.2016年6月28日 D.2016年7月8日 正确答案:D

8、(单选题)对党的领导干部采取()方式问责,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A.组织调整 B.通报 C.纪律处分 D.诫勉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任方式不包括()。

A.通报 B.诫勉 C.纪律处分 D.检查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

A.中央各部委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D.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问责决定应当由()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

A.党委 B.党中央 C.纪委 D.纪检组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向()公开。

A.群众 B.组织内 C.党内 D.社会 正确答案:D

13、(单选题)问责决定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A.三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半年 正确答案:B

14、(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党的问责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A.依规依纪、实事求是 B.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C.上级负责、下层落实责任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正确答案:C

15、(单选题)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领导责任。A.全面、主要、直接 B.主要、重要、次要 C.全面、重要、主要 D.全面、主要、重要 正确答案:D

16、(单选题)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A.7月1日 B.6月28日 C.7月8日 D.6月26日 正确答案:B

1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况的是()。

A.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B.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产生恶劣影响的

C.领导干部生活不规律,工作形象不佳的

D.党内监督乏力,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正确答案:C

18、(单选题)组织部门应当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报()备案。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上一级组织部门 D.党中央 正确答案:C

19、(单选题)实行()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A.长期 B.任内 C.任外 D.终身 正确答案:D

20、(单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问责决定作出后,有关问责情况应当向()通报。

A.党中央 B.组织部门 C.纪检组 D.上级领导 正确答案:B

21、(多选题)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

A.主体责任 B.领导责任 C.监督责任 D.管理责任 正确答案:ABC

22、(多选题)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A.纪律处分 B.通报 C.组织调整 D.诫勉 正确答案:ABCD

23、(多选题)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都应当严肃问责。

A.提拔 B.退休 C.在职 D.调离转岗 正确答案:ABD

24、(多选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A.中央各部委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D.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 正确答案:ACD

25、(多选题)下列属于党的问责工作指导思想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正确答案:ABCD

26、(多选题)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A.改组 B.通报 C.检查 D.诫勉 正确答案:ABC

27、(多选题)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采取()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A.组织处理 B.通报 C.纪律处分 D.组织调整 正确答案:ACD

28、(多选题)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A.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 B.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

C.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

D.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正确答案:ABCD

29、(多选题)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D.依规依纪、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ABCD

30、(多选题)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做到()。

A.有责要担当 B.有职必有权 C.失责必追究 D.有权必有责 正确答案:ACD

31、(判断题)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次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2、(判断题)问责决定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3、(判断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由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4、(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此前发布的有关问责的规定,凡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不一致的,按照原条例执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5、(判断题)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6、(判断题)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7、(判断题)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8、(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问责决定应当由纪委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9、(判断题)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规定,问责工作的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0、(判断题)党的问责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篇8:学习条例的专题报告

2003年9月,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在我区各校启用, 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我们都很关注下列的问题:课改实施以来, 数学教学质量到底怎么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如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 反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也为我区如何对小学数学实施质量监控, 构建数学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积累经验和可操作的方法, 特组织本次新课程学习质量专题调研。

(二) 调研过程、方法与对象分布

1. 调研过程、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分层抽样调查的形式, 采用笔试问卷的方法, 由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 中心学校与有关学校负责考务与阅卷工作, 抽测时间为60分钟。根据新课标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按学段划分的特点, 本次小学数学质量抽测特选择三年级试卷进行分析, 有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处理。

2. 调研对象分布。

全区66所学校共有64所学校参加本次调研, 抽测79个班, 分析样本总数3649人。

注:省、市示范学校、镇中心学校、村完小以下分别简称A类学校、B类学校、C类学校。

这样的样本分布可能会使全区整体成绩有所降低, 但能促进我们对农村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了解, 以帮助农村学校更好地实施新课改,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 抽测试卷的编制及特点

1. 试卷的内容与比重。

本份数学试卷命题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三上) 为依据。试卷内容覆盖了第五册教材所学的主要数学知识、技能和思考方法, 检测内容比较全面, 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其中概念 (公式、法则) 等的理解与运用测试项目为“我会填”、“我会判”和“我会选”;计算测试项目为“口算和估算”与“列竖式计算”;动手操作测试项目为“我会画”;问题解决测试项目为“我会解决问题”。

2. 抽测试卷的特点。

为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抽测试卷在整体上努力突出以下三个特点:“一个中心”——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两个注重”——紧扣教材, 注重基础, 落实目标;联系生活, 注重应用, 培养能力。“三个关注”——关注对农村课改实施的了解;关注对数学课程开放性的引领;关注对日常数学教学工作的导向。

(四) 调研结果与分析

1. 整体水平分析。

本次抽测试卷的预计难度值在0.80~0.90之间, 抽测结果与预期结果大致相同。全区三年级学生数学整体成绩良好, 平均分82.77分, 合格率90.38%, 优秀率64.29%。抽测成绩各分数段分布情况见下图:

就数学成绩各分数段分布来看, 90分~99分的人数最多, 有1535人;0分~39分为94人 (其中缺考计0分) ;100分为96人。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区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同时还可以看出我区大部分数学教师对教材把握和理解都比较好,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群体差异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类学校数学成绩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差异, 其中A类学校和B类学校都处于较好的学习态势, 其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而C类学校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和全区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且三类学校呈现较明显的梯度。这说明抽测成绩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规模成正相关,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明显递增的趋势, 我区三类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发展还不平衡, 特别是C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对还比较步落后。分析其原因应该和学校的地域差异、生源条件、师资条件有关, 访谈中部分教师认识到良好的教研组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起到较好的推进作用。图三中显示的均差值A类学校在-2.5~10.5之间波动, 波动幅度为13.0, 说明A类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良好, 各校发展较为均衡;而B类学校和C类学校的均差值分别在-16.0~11.5和-20.0~10.0之间波动, 波动幅度为27.5和30.0, 说明B类学校和C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差异明显, 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三类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通过如下数据统计, 仔细进行寻找。

表三:三类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各项能力成绩均差量表

从三类学校学生各项能力的均差值来看, 计算和动手操作均差值分别在2.54%~-0.25%和1.60%~-0.40%之间, 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说明在计算和动手操作题难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 三类学校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水平差距不大, 不是造成三类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三类学校学生概念等的理解与运用和解决问题均差值分别在3.06%~-1.72%和11.32%~-5.33%, 说明三类学校概念等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有较显著的差异, 特别是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差异显著, 且差异层次鲜明。由于家庭父母文化程度的偏差和家庭条件的限制, 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少, 学习的途径相对较为单一, 除了有限的课堂学习外, 很少有课外学习的机会, 因此利用有限的学校教学时间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3. 调研试卷典型错误分析。

(1) 第一个测试项目“我会填”第5题, 内容为:“钟面上共有 () 个大格,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时, 分钟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分。”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时针和分针走1大格分别是1小时和1分, 说明学生部分学生对钟面的认识还不够。

(2) 第二个测试项目“我会判”第3题, 内容为:“一场联欢会开了2:00。”部分学生判断有误, 说明对时刻和经过时间概念不够理解, 还没有充分掌握。

(3) 第四个测试项目“我会画”第2题, 内容为:“请在下图中表示出分数。”这是一道开放题, 一部分学生画图比较随意, 没有用刻度尺进行平均分, 同时也发现少部分教师批卷发生错误 (学生按对角线进行均分, 标出, 老师却认为不是平均分, 导致批改错误) , 说明我区部分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于提高。

(4) 第五个测试项目“我会画”第3题, 内容为:“在钟面上画出5:30”错误率较高, 画时针时很多学生都把时针指向5, 说明学生对“半时”概念还比较模糊。

(5) 第六个测试项目“我会解决问题”第4题, 内容为:面包车准乘26人, 小轿车准乘4人。 (1) 某小学三年级4个班共197人去郊游, 想租乘8辆面包车够吗? (请列式说明理由) (2) 如果租乘17辆小轿车和一辆面包车, 最多可以乘多少人?本题是租车问题, 属于整合型题目,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失分率高。第 (1) 小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 胡乱抓几个数计算一下。第 (2) 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只计算17辆小轿车可以乘多少人, 把“一辆面包车”这个条件给忽略了, 这说明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十分欠缺。

(五) 本次调研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发挥集体备课和教后反思的作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 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 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 能使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可采用学校共同体或与其他学校结对等方式进行集体备课。其次坚持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也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很好的途径。教师可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 分析失败的原因, 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总结成功的经验,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 课堂教学中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教师应尽可能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虽然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为落后, 但教师要尽可能想方设法让全体的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来, 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其次, 要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新教材的数学教学内容思维要求高, 灵活性较强。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如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数学教材, 培养其阅读数学教材的兴趣、意识和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主动画图、使用学具的习惯, 预习、复习的习惯, 等等。

3. 关注数学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数学学习具有很大的链接性, 学生如果在某个阶段的学习出现了困难, 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不能让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感, 要尽量控制学困生的人数比例。特别是农村学校, 学困生较其他类别学校来说要多一些, 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又不够, 教师首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其次要多与学生多沟通,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帮助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 不断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昌马学区20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高考政治考模拟题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