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2024-04-17

领导视察宣传报道(共8篇)

篇1: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公司领导**与**公司交流

*月*日上午,**公司**携同**相关负责人等一行与**公司**部经理**、开发生产部、信息化部等业务单位就**相关事宜进行交流。

会上,由**分别汇报了**平台搭建情况、**工作进展以及**专题材料。**公司商务合同部、开发生产部、信息化部介绍了各自情况和业务需求,就**、技术标准确立、数据对接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

公司**就**对于**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对**公司给予**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公司将持续紧跟**公司的需求,扩展**范围,努力做好总公司的**平台,为集团做好服务、贡献价值。

篇2: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宣传报道方案

为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和**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集中三个月左右时间,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结合**新闻宣传的特点和优势,现提出如下宣传报道方案:

[找

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和倡导“八大良好风气”和“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紧扣**市委提出的“责任、为民、实干”主题,着力解决六大突出问题,大力宣传市委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作风整顿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大力宣传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作风整顿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建设四川一流经济强市”的目标上来。

二、宣传重点

1、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杜青林书记、**市委谭力书记和易林书记的讲话精神,着力宣传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

2、着力宣传作风整顿工作的六个重点,全面宣传报道作风整顿四个阶段的工作进展和成效。要按照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整改提高、总结表彰四个阶段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的做法、经验和成效。要紧扣“责任、为民、实干”主题,围绕着力解决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精心设计专题栏目(节目),策划深度宣传报道。

3、着力宣传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政策界限,着力宣传好市委树立的市级领导、市级部门、乡镇三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加强舆论监督,对落实要求不到位,开展工作不得力,甚至顶风违纪的,要予以曝光。

4、大力宣传创造性开展的“化解矛盾、共创和谐”,“发展为民见行动、推进工作开门红”,“创建‘四好班子’、争做‘三心’干部”,“弘扬正气树典型、改进作风争一流”四个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5、着力宣传和总结作风建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

三、要求和步骤

总体要求是:**市广播电视局、李白故里通讯社、**市网管中心等市级新闻媒体要按照作风整顿建设的总体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开设栏目(节目)、配发评论、言论,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我市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进展和成效。既要有动态宣传报道,又要有深度宣传报道,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做到电视、电台天天有节目、图像,网络天天有信息。同时,要找好切入点,抓住**工作特点,向《**日报》、《**晚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频道、**党政网、**新闻网及省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我市在作风整顿建设中的经验特色。

(一)第一步:迅速掀起作风整顿活动的热潮。

1、各新闻媒体在全市召开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动员会前,提前介入,精心安排,制定好宣传方案,打好主动仗。

2、各新闻媒体开设作风整顿活动专栏,宣传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营造强大的舆论造势影响。

3、市网管中心、城市信息网开设作风整顿建设网页,营造网络宣传声势。

4、落实媒体记者,专项负责全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二)第二步:全面、持续、深度的抓好宣传报道工作。

各新闻媒体各负其责、部门联动、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及时把**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做法、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大格局。

1、多角度报道全市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政风评议等工作进展。

2、深入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着力解决六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作法和成效。

3、集中报道各级各单位整改提高的举措和成效,特别是创新性开展四个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

4、集中报道推选出来的市级领导、市级部门、乡镇的先进典型。

5、集中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作风整顿建设成效。在**日报、**晚报、**电视台刊发的稿件进入**县、市、区前三名。

(三)第三步:完善总结表彰阶段的专题报道,加强后续宣传报道,使宣传效应得以延伸,继续扩大宣传效果。

集中宣传报道整个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面上的成功经验和建立长效机制的举措,深化作风整顿建设宣传,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主要措施

1、宣传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新闻媒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整合资源、抓好宣扬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加强舆论

监督,营造舆论氛围,确保作风整顿建设宣传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并取得成效。

2、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策划、勇于开拓创新,确保新闻宣传报道全面、深入、准确、有力。

3、严格纪律,正确把握。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报道要适时适度。各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新闻宣传

纪律。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重要稿件要送“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审定。

篇3: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一、“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源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在反对德国封建专制的斗争中, 马克思提出了人民报刊的思想。1843年,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查禁》一文中提出:“报刊只是而且只应该是‘人民 (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 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的‘表达者, 诚然这种表达往往是充满激情的、夸大的和失当的’……它生活在人民当中, 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1]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年代的新闻实践中,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942年4月《解放日报》改版社论首次明确提出, 党报必须具有群众性 (还要有党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报纸要“密切地与群众联系, 反映群众的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 记载他们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事迹, 反映他们身受的苦难和惨痛, 宣达他们的意见和呼声。”[2]

“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的核心要求是充分反映人民的心声、活动和生活状态。马克思提出报刊应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中共进一步提出党报应反映人民的奋斗事迹、生活状态和情感呼声, 为新中国成立后完整地提出“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的新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除文革这一特殊时期外, 历届中央均支持“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

(一) 历届中央的相关阐述

1950年4月,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提出:“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 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无论是中央的、大行政区的或省以下的报纸, 都应当减少关于会议、机关活动、负责人员的不重要的言论行动, 没有广泛重要性的文告文电的篇幅。”[3]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会议公报指出:“根据党的历史的经验教训, 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健全党规党法, 严肃党纪……全国报刊宣传和文艺作品要多歌颂工农兵群众, 多歌颂党和老一辈革命家, 少宣传个人。”[4]

198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再次提出, 当前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歌颂仍有一些过于突出个人, “报纸上要多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多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工、农、兵、知识分子为四个现代化奋斗的成就, 多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决议, 少宣传领导人个人的没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和讲话。”[5]

199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电视、广播、报刊要多宣传群众, 充分反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的创造性劳动、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领导同志的一般性活动和一般性工作会议, 不作公开报道。”[6]

2000年1月, 江泽民在《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上上下下的电视、报纸报道我们领导人的活动太多, 群众有反映……这件事也要从我们常委带头做起, 制定一个办法, 尽量简化, 比如说在报道的篇幅上做个限制。”[7]

2003年3月,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提出, 要按照从工作需要出发, 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 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 进一步改进、精简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地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更要多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 多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8]

2008年6月,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 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 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9]

2010年“两会”开幕前, 胡锦涛就做好“两会”新闻报道工作作出指示, 要求尽量压缩领导同志报道篇幅, 更多地反映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反映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的互动交流。[10]

(二) 历届中央提出“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 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建国之初, 鉴于全国性大规模战事已结束, 党的工作重心已转入生产建设, 中央相应提出报道重点也要转移到这个中心上来。改革开放之初,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这一思想, 其着眼点在于纠正文革期间盛行的个人崇拜问题, 恢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的地位, 恢复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1989年政治风波后, 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挫败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 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民主和法治建设, 坚决惩治腐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作为密切党群联系的一个方面。

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将这个问题提高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改进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高度。“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成为胡锦涛“以人为本”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不但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报道艺术问题

(一) 这是由人民群众、党的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这三者各自的角色定位决定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是国家的主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和推进改革开放大业最生动的实践者, 是党全心全意服务和依靠的对象, 是党的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最大来源, 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受众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检验者, 理所当然要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 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 不应当在新闻媒体占据过多的篇幅、镜头和时段。

再从我国新闻媒体的性质来看,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不是少数领导人的私器;媒体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不是为少数领导人服务。

概括地说“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是党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闻事业中的反映,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 是社会主义媒体要坚持的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

(二) 从报道实效来看, 对领导个人的报道、尤其是流水账式的报道泛滥, 违背了新闻宣传规律, 害处颇大

这些害处主要表现在:第一, 强化了少数领导干部的特权观念, 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不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新闻改革。第二, 极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令受众反感, 反而损害领导同志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第三, 极易让其中真正有传播价值、受众感兴趣的“闪光点”淹没在茫茫信息海洋里, 让受众不得要领, 反而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第四, 对领导个人的报道过多过长, 受众对媒体不满意, 必然削弱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台的实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就是说, 对少数领导人的报道过多过滥, 不论对党的事业, 对人民群众, 对领导个人, 对新闻媒体, 都是“共输”。

(三) 不论是“少报领导”还是“多报群众”, 都不只是简单地调整报道数量的问题, 还应力求通过这种调整来提高整体的宣传报道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家媒体的报道容量是有限的和相对固定的, “少报领导”和“多报群众”是此消彼涨的关系, 只有下决心减少对领导个人的报道量, 才有可能增加对人民群众的报道量。

当然, “少报领导”是针对长期以来媒体对领导个人的活动报道量过大、内容过于空泛、传播效果不理想等种种弊端提出的, 并非要求一味减少对领导人的报道量, 而是要求根据宣传方针和新闻传播规律, 根据领导活动的性质和重要程度, 根据媒体的定位和实际情况, 当长则长, 比如充分报道那些能生动形象地展现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该短则短, 比如简化报道领导干部那些单纯行踪性的活动;不必报的不报, 比如略去领导干部那些无关痛痒、走走过场的讲话。

同时, “多报群众”也不是简单要求增加对群众生产、生活的报道量, 胡子眉毛一把抓, 而是要精心提炼能真实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 能生动体现群众在创造新生活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力量, 能充分说明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光辉业绩的那些东西, 通过新鲜活泼的语言和形式予以表现。

总之, 既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 又要充分报道好领导干部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 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各方的共赢。

四、“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在实践中难以很好贯彻有两方面原因

“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是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突破口。建国以来, 各级各类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上似乎与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距离。

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 不少领导干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官本位思想, 媒介素养也比较欠缺

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存在较浓的封建等级观念。他们很在意自己在媒体亮相时的“规格”, 认为媒体对自己活动的报道少了、短了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权威;同时, 他们不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报道, 将之看作一种点缀。

此外, 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还亟待提高。在现行的新闻体制下, 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和宣传部门的领导媒介素养如何, 直接决定了当地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台如何进行涉及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不了解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 错误地以为, 领导同志“出场”的频率越高, 有关报道在报纸版面上、广电节目中的位置越突出, 占的“块头”越大或播发的时间越长, 宣传效果越好, 越有利于领导同志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而不考虑这类报道有多少“含金量”, 群众爱不爱接受, 结果常常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 不少媒体不敢、不善或不愿作为

“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 也有赖于媒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 一些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媒介素养的提高还有待时日, 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的决心和智慧是促进这一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推手。

然而, 不少媒体在改革面临困境之时, 不敢、不善或不愿作为。这里又分几种情况:

有的媒体相关人员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也愿意改革, 但过于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 担心操作起来把握不好, 惹有关领导不高兴, 影响自己的位置和前途, 不敢放手去做, 或浅尝辄止, 稍遇不顺就回头。

有的媒体相关人员在改革前筹划不够周密, 未与有关领导作充分沟通, 操之过急, 方法失当, 导致改革因未能取得有力的支持而失败。

有的媒体相关人员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 抱着“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态度, 得过且过。

还有的媒体相关人员抱着一已私利, 试图以对领导同志活动高规格、高频率、大块头的报道取悦对方, 甚至不但不愿进行改革, 反而强化原有的老套路。

五、以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为契机, 积极实践“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

当前一些媒体, 特别是部分党报党台, 以官本位思想指导工作, 即以少数领导人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办媒体的标准, 而不是以广大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为标准, 导致大量新闻报道脱离实际, 脱离生活, 脱离群众。“对各种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空洞冗长”、“报喜不报忧”、“语言程式化”、“宣传偏多, 新闻偏少”等一系列问题都源于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 在对走转改活动作出的一个重要批示中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服务人民的宗旨要求,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 把版面和荧屏更多地留给群众,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作用。”[11]

李长春同志的批示, 对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 媒体应摒弃官本位的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闻思想,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讲究宣传艺术, 努力按新闻传播规律报道, 努力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努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 多报道他们火热、生动、有代表性的劳动和生活, 多报道他们想知道和应当知道的新闻信息;报道领导同志时应抓住那些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到基层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

在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应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媒体的长远发展为重, 开动脑筋, 积极作为, 善于利用自己独特的政治资源, 讲究方式、场合和时机,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设法帮助一些领导干部逐渐转变观念, 提高媒介素养, 使其切身感受到改革的好处, 慢慢赢得其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比如, 将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呈报有关领导, 使其知道, 群众对媒体充斥着大量对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空洞报道比较反感;动辄用“冒着寒风”、“发表重要讲话”等语句来报道领导活动, 反而不利于树立其亲民爱民的形象, 等等。

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和老大难。如果走转改活动能够推动“少报领导, 多报群众”在新闻界得到全面、深入和切实的落实, 啃下这块硬骨头, 我国新闻改革必将取得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突破, 部分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台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其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必将大大提高。

摘要:“少报道领导个人, 多报道人民群众”是中共一个重要的新闻思想。这一思想不但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报道艺术问题。除文革这一特殊时期外, 历届中央均支持“少报道领导个人, 多报道人民群众”。目前这一思想在实践中还难以很好贯彻, 这主要有部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欠缺、部分媒体不敢不善作为两方面的原因。新时期积极实践“少报道领导个人, 多报道人民群众”, 对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进一步推动新闻改革取得新突破,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共新闻思想,领导,群众,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52.

[2][3]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下) [G].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0:50-51, 75.

[4][5]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13, 202.

[6]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G].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938-939.

[7]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74.

[8]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285-290.

[9]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06-21 (4) .

[10]新华社.中央领导同志两会活动新闻报道受到广泛好评[N].人民日报, 2010-03-16 (1) .

篇4: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阳江市

领导到老促会拜年了

2月2日,阳江市政府副市长冯松柏,会同市农业局长、扶贫办主任陈仕欢,市农业局副局长姚德仁、洪礼智一行,到市老促会向会长及全体办公室工作人员拜年,希望大家猴年在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下,同心同德,并肩作战,发挥“金猴奋起千钧棒”精神,为老区人民脱贫奔康,为实现广东既定的2018年扶贫目标,作更大的努力。

市政府领导、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市老促会会长、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欢聚一堂,共襄扶贫大计。(谢汝羡)

清远市老促会

春节前夕慰问老区

1月25日,清远市委副书记黄兆芬带领市老促会、市企业家协会、市红十字会、清新区老促会等一行30多人,冒着寒风刺骨的天气,到清新区龙颈镇中洲村开展一年一度的春节慰问老区活动。这次慰问活动,一是为中洲村捐赠30万元进行水利建设;二是为该村36户烈属、老游击队员等“五老”人员和贫困户发放慰问金和棉被、棉大衣和食物等慰问品。

黄兆芬表示,清远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企业家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回报老区、慰问老区,和老促会一起解决老区“五难”问题,他们的行动值得宣传和赞扬。市委和市政府继续把老区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李秀红)

梅县区老促会

迎新春 送祝福

1月22日,由梅县区老促会、梅县三乡同乡会发动组织梅州市书法家协会刘心副主席一行6位书法家,深入到雁洋镇三乡革命老区,为老区人民免费写对联、送祝福,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李耿新 陈其树)

徐闻县老促会

节前慰问革命烈士后裔

1月26日,徐闻县老促会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走访慰问了革命烈士后裔,向全县老区43名在读高中、中专、大学的革命烈士后裔送去新春问候,并共发放助学金25800元,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革命烈士后裔的关爱之心、关怀之情。

为了让更多老区子弟圆“读书梦”,徐闻县老促会已坚持了7年为革命烈士后裔发放助学金,共发放资金18多万元,受助学生达300 多人次。(邓 斌)

汕尾市城区老促会

举行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座谈会

1月22日上午,汕尾市城区举行2015年度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座谈会。市老促会副秘书长彭少栓、区老促会吕子春会长、区民政局黄超局长及受助学生、学生家长、各镇(街道)民政负责同志等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此次发放助学金共123000元,受助学生83人。在座谈会上,受助学生代表表示要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孙爱群)

惠东县老促会

召开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大会

1月29日上午,惠东县老促会在高潭镇召开高潭、宝口两镇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大会。会上,李石来会长总结了二十年来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鼓励烈士后裔们奋发向上,为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后裔代表罗燕忠表示要勤奋工作,报效祖国,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帮助须要帮助的人。据悉,高潭、宝口两镇受助烈士后裔学生共97人。(彭少华)

梅州市老促会

荣授“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

1月9日,梅州市老促会副会长刘任民代表该会赴京参加2016年首届中国老区减贫与发展论坛暨“老区减贫贡献奖”颁奖大会。梅州市老促会多年来一直受到上级和当地老区人民的点赞。他们尽心尽责,全力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推动全市脱贫促富奔康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在被全国老促会、中组部老干局评为先进集体的基础上,这次又获全国老促会“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

近七年来,梅州市老促会运用各种办法支持帮助梅州老区兴学、筑路、助医和挂点扶贫的同时,更重视梅州全境属原中央苏区的史实,积极当好参谋助手,帮助支持当地8个县(市、区)成功申报“原中央苏区”,让梅州终于纳入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优惠政策范围之内。由于原中央苏区政策的落实,2015年梅州的经济社会均得到很快发展,据统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居全省之首。(曾广传 曾昭霞)

汕头市老促会

到潮南区调研考察老区建设情况

1月15日,汕头市老促会到潮南区调研考察老区建设的情况。

汕头市老促会一行先后察看了司神公路和雷岭河整治项目、红场镇优质茶种植规划等情况。老促会顾问吴波、陈友烈、常务副会长徐斯池及市农业局、扶贫办的领导等,对潮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老区建设、推进老区扶贫工作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肇庆市老促会

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大力促进老区脱贫致富

近日,肇庆市老促会组织驻会同志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结合该市老区实际,市老促会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将着重抓好几项工作:一是抓紧把《关于要求把我市广宁、怀集、德庆、封开四个连片欠发达山区县列为省重点扶持县的请示》上报省老促会;二是积极与市扶贫部门联系沟通,了解老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调查摸底和帮扶措施等情况,提出精准扶持老区贫困村、贫困户的建议。三是与市发改、民政、交通等部门沟通,争取把老区急需扶持的项目列入省、市今年和今后几年建设计划或十三五规划。四是积极协助市扶贫部门做好全市老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让老区人民与全省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赵根树)

云浮市云城区老促会

技术帮扶 助力老区农业转型升级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云城区老促会根据前期对全区革命老区村庄走访调研的情况,组织河口街双上村委双上村农户到信宜三华李种植基地,学习三华李的栽培种植技术。

此次培训班共组织了10多名种植大户外到信宜实地考察三华李的种植,使参加培训的农民群众受益匪浅。区老促会还打算将陆续对辖区内其他革命老区村庄的转型农业新品种给予相应的技术帮扶。(阙荣南、罗宜欣)

饶平县老促会

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

2月29日-3月1日,饶平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县茶叶行业协会联合在新塘镇上南村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有茶农70多人。

篇5:报道领导来视察

2011年11月18日,XXXx一行在我项目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由我项目部负责建设的XXXXXXX程,充分肯定了项目部在中标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展开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团结,学习,奉献——团结才有凝聚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保障;奉献是我们青春无悔的写照。最后强调我们在将来的施工中要做到安全第一,质量至上。

接下来的几天在我项目部全体员工热切的期盼中,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XXX,安质部部长XXXXX为我们开展了专题讲座。首先是X部长结合工程实际,指出在工程实际中哪些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并介绍一些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然后是X部长给我们讲述开工的注意事项,包括开工前的20项准备工作,开工后的14项工作,竣工后的5项工作,最后讲解了如何写好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最后是专家XXX给我们授课,X老提到项目理念应该要三高一推一创,特别提到了要注意创新。同时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新的工艺及新的建材。

篇6:新年领导慰问报道

——安兴高科召开全体员工会议

2月1日是春节后安兴高科全体员工上班的第一天,为更好地谋划2012年工作,让干部职工收心提神,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工作,聚精会神谋实招,脚踏实地办实事,谦虚勤奋提能力,公司于上午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会议学习了吴问国总经理在安兴高科2012年会上的工作报告、毛庆宁董事长在安兴高科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与会人员就工作就报告内容和董事长讲话提出的四点意见,2012年的经营指标计划、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纷纷表示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加强部门素质能力建设,积极应对市场的挑战,努力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吴问国总经理对大家的积极建言献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会议开的十分及时、有效,让经营班子了解到有这么多的职工真心实意地在为企业发展考虑,让经营班子知晓了员工的真实想法,这对公司下一步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他指出目前公司存在资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等困难,但我们要正确面对,要在全面深入学习工作报告基础上,对经营指标、重点工作的理解和贯彻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工作上要有大局观。他说,2012年经营任务重、时间紧迫,全体员工应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习与提升,谦虚勤奋钻研专业技术,加强团结合作意识,积极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7:领导下乡信息报道汇集

在双营子回族乡鲁家村,吴兰听取了鲁家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汇报及部分村民代表就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鲁家村是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承载地,全村人口近3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鲁农村紧紧依托、围绕开发区大型企业的辐射作用,着力打造鲁家村产业发展平台,本着强三优

二、乡村联动、村屯互动的原则,营造鲁家村高、新、优特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再生产,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截止10月末,在全村8个自然屯中,以禽业为主导产业的社有2个,以梅花鹿为主导产业的社有4个,基本达到了一村一品、一社一品的标准。依托开发区大、中、小型企业,本着外移、内转吸纳的原则,鲁家村加大了劳务经济工作力度,为开发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今年,鲁家村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大病救助机制,卫生应急预案,积极引导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听完情况介绍后吴兰指出,鲁家村要利用好产业和地理优势,搞好种植业和养殖业;要对村容村貌进行统一规划,真正让鲁家村绿起来、美起来、整洁起来;要通过建设“欢乐庄稼院”,让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在村务管理方面,要多听取村民意见,切实做好村民自治工作。

就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吴兰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吴兰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鲁家村是双阳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承载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农民致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让村民自觉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各级部门要积极关注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市领导到“联乡包村”联系点调研

2009年04月24日来源:长视网

长视网讯:23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子明到“联乡包村”联系点——农安县农安镇调研。

农安镇有党员3005名。全镇农民人均收入5100元,其中,48个村党总支书记都有自己的创业项目。全镇创办党员合作社13个,其中群众村的黑田葫萝卜生产合作社已经成为全县黑田葫萝卜加工和销售基地,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农安镇彻底解决了氟病村饮水安全问题和学校危倒房问题。同时,农安镇还通过建设工业集中区、牧业园区和畜牧小区、招商引资、发展劳务经济等措施,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杨子明指出,市领导到联系点调研,主要是为了直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帮助当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他希望农安镇能高度重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选好带头人。

江油扎实开展“联乡包村帮户”活动

【http:// 】 【 2010-08-17 13:46 】

手机看新闻:订阅四川手机报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超特快

本报讯 今年以来,江油市把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作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改善民生和落实“两个加快推进”的重要举措。结合今年实施的“八大”民生工程,及时调整工作力量,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促使该项活动整体推进。

活动开展以来,江油市30位市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走访群众400余户、11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300余条,与150户困难群众、发展重点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市级部门深入88个联系村、40个城市社区调研210余次,帮助其制定和完善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推进灾后重建的方案。选派88名中青年干部到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长助理,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力量。全市7874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1.8万余户,建立帮扶台账,与14018户、32378人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00余件。

梓潼县国税局荣获了2009联乡包村先进单位,在县委调整帮

扶村镇后,局党组一如继往高度重视,将做好帮扶工作作为支持地方经

济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作为牵头单位,3月24日县国税局班子成员全体成员深入到了宝石

乡,与乡、村领导见面,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探讨

帮扶措施,酝酿产业发展规划;县国税局帮扶的白马村,属丘陵干旱地

区,过去,农民发展过米枣,由于品种、规模、管护等原因,未能产生

篇8:领导视察宣传报道

当前地市党报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记者报道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制约。领导活动往往受到领导本人、领导机关和新闻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而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更是体现了领导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因此, 记者采写的很多报道都要经过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审稿。记者为了保险不出错, 往往不主动思考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只是就事论事按常规来报道此类活动。

程式化严重, 新闻性不够。领导视察调研活动的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较为程式化。比如, 什么时间, 什么领导, 到了什么地方, 通过什么样的形式, 视察调研了什么事情, 这是导语;然后就是领导认真听取了相关汇报, 对当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就是领导指出、领导强调之类的大话、空话。这种没有新闻性的新闻见报后, 不仅群众和领导不喜欢看, 就连记者自己恐怕也弃之一边。

新闻报道生动性较差。领导视察调研活动的报道多是居高临下的角度, 多用原则性很强的标准语言。比如, “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等这类生硬词语, 让读者觉得, 每个领导的讲话都是千篇一律, 没有个性。实则不然, 领导视察调研活动与参加会议不同, 会议中的领导讲话多是念稿子, 但领导在视察调研中一般都是看到听到之后随机讲出许多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然而, 生动的细节记者往往视而不见, 使得报道的生动性较差。

地市党报做好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报道的途径

上文中, 笔者对当前地市党报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列举, 那么,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从大的层面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党报的外部因素造成的, 也就是党报指令性的任务较多。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中央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 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 党报的外部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二是党报自身的内部原因引起的。如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但一些党报记者写出来后却成了程式化和原则性的报道。

地市党报要做好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报道, 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途径。

摈弃程式化的束缚, 努力“求新”。某些时政记者总是抱怨领导活动报道的条条框框太多, 事实上, 这是记者多年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他们一旦接到跟随领导视察调研的安排, 马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联想到:哪个领导调研、有没有其他领导陪同、到哪些地方调研、调研内容是什么、是否召开座谈会、这个级别的领导应该写多少字的报道等。记者更为关注的是有没有相关材料, 很多记者得到材料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不太重要的领导, 他们会觉得写长了也不一定发得了。这种思想便是受了程式化的束缚, 磨灭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其实, 在视察调研中, 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一个关键细节, 许多新闻性的东西都是由领导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产生的。如《南阳日报》2010年1月10日刊发的《宣传部长痛斥墙体广告》一文, 本来是宣传部长检查“六创一迎”工作, 当宣传部长看到工人辛辛苦苦刚刚刷白的墙体上被刷满广告语时, 他非常生气, 指着这些广告语痛斥不已。记者抓住了这个细节, 一改传统的写作模式, 把领导视察活动写成了言论的形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得到了一致认同。因此, 记者在采访时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担负好报道领导活动的职责, 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 善于创新报道模式, 牢固树立从领导活动中抓新闻的意识。

运用多种写作手法, 努力“求活”。领导视察调研活动与会议新闻不同, 它本身就不应该“沉闷”、“呆板”, 然而许多记者却把本应该鲜活的报道写成了呆板的新闻。所以, 要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 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手法, 让新闻报道生动活泼起来。如, 运用侧记、特写, 甚至是花絮、目击、新闻提要等多种形式把新闻写活。在这方面, 《南阳日报》也做了不少尝试。如《坚决打赢大规模搬迁这次硬仗——穆为民在淅川库区调研移民工作侧记》 (《南阳日报》2010年5月14日头条) 。这篇报道用侧记的形式写市长穆为民动员移民搬迁, 文中用了许多细节, 包括时间、行为等, 既写了领导现场与移民拉家常的感人情景, 又交代了搬迁任务的重大与刻不容缓, 同时, 还写出群众对市长工作的支持等。文笔细腻, 生动感人, 反响较好。试想, 如果这条新闻还是采用老模式写领导指示什么、要求什么、强调什么之类的, 那么, 这条本身充满鲜活新闻事实的领导活动的报道将会黯然失色。

标题制作要鲜活。标题是新闻稿的眼睛, 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新闻标题的制作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某某领导在调研视察时强调”之类的模式, 要把最富新闻性的东西拎出来放在新闻标题上。如《我市青年集会庆五四, 贾崇兰寄语———胸怀大志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南阳日报》2010年4月29日) 。本文在标题制作上清晰明了, 不再写市领导参加活动时的要求, 而是用“寄语”的形式来写, 较为亲切。再如, 《南阳日报》尝试在领导活动的报道中多运用小标题, 将大块的文章分成小块, 每块由小标题作“航标”, 引导读者读下去, 这样, 即使读者没有时间详读, 看看这些小标题也就大体明白了新闻的主要脉搏。

舍弃“大而全”, 努力“求细”。记者在报道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时常常“求大”“求全”, 怕遗漏了新闻, 实际上, “大而全”的报道只会产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毛病, 没有主题性。在领导视察调研活动的报道中, 要着眼于领导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听取民意, 树立“细中求胜”的思想, 很多时候, 领导在视察中的一皱眉、一抬手就是一篇好文章。另外, 要突出领导的个性言行。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处事情趣, 党报记者要善于发现、记录领导在现场活动中的个性思想、个性言论、个性行为, 将最重要、最精彩、最精华的细节部分提炼出来在稿件和标题中着重体现。如, 南阳市委主要领导杨其昌到新野视察移民新村建设, 他进入移民的厕所, 用力才拧开了冲水的阀门, 然后他皱着眉头说:“如果这户住的是年轻人倒还好, 如果有老年人, 这么难拧的冲水阀门, 老年人上完厕所后能否拧开?是否应该换成其他更为方便的阀门?”仅仅这个细节, 就体现了杨其昌对移民的关心。记者以《这个阀门老人是否能拧开》为题, 写出了一篇反响较好的报道。

站在群众角度写稿, 努力“求近”。笔者常常听到读者议论, 党报的领导活动离我们太远了, 看了会浪费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言以蔽之:不贴近群众。何为不贴近群众?其实就是没有站在群众关心的角度写稿, 而是站在领导需要的角度写稿, 用领导的眼光去选择、陈述、解释事情, 自然会出现领导喜欢看的就大肆宣传, 领导不愿意看的就不予报道。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新闻规律, 又严重脱离了群众。

上一篇:四环六步教学表下一篇:2024年新环保法知识竞赛试题(128道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