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政风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

2024-04-18

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政风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通用2篇)

篇1: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政风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

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政风行风建设领导责任制

为了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围绕廉洁、勤政、务实、规范、高效的宗旨,从提素质、强管理、优服务入手,培育一支廉洁、高效、务实的港航队伍,特制定本责任制。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潮源先锋”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提升工作执行力为主题,以“治庸治懒治虚、提神提速提质”为重点,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为突破口,引导党员和干部职工开展比态度、比责任、比方法、比结果,做到“立说立行、敢抓敢管、创新创优、高质高效”,大力营造“态度决定一切,作风大于能力,实干创造业绩”的政风作风建设氛围,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解决当前政风作风和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港航部门的勤政廉政善政形象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各界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实现港航率先转型率先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比工作态度—立说立行。重点解决一个想不想干的问题。要在全处上下树立立说立行的风气,形成立说立行的合力,做事激情澎湃、干事雷厉风行。各部门对照目标任务要一抓到底,承担的工作要确保完成。凡是上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已经确定的事情,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人人要牢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发扬“马上办”、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做到当天事当天办。

2、比工作责任—敢抓敢管。重点解决实不实干的问题。责任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为力,只有敢抓敢管才能尽职尽责。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理念,围绕中心工作做好职能范围的事,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重点形成“没有办怎么办”、“办错了怎么办”等责任追究机制,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查处“不抓落实的人”。人人要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变责任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3、比工作方法—创新创优。重点解决会不会干的问题。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困难想办法”的工作理念,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敢于在思维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打破条条框框,在困难中找到办法,在无望中创造可能,在可能中办成事情。特别是在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中,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我处落地生根,成为我处发展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所有干部职工要继续积极参与“潮源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变“讲过了”为“做好了”、变“没办法”为“有办法”、变“不可能”为“有可能”,各项工作在敢闯敢冒中破难解难,在破难解难中创新创优,在创新创优中又好又快。

4、比工作结果—高质高效。重点解决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各部门要坚持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重实效、创实绩,既要追求过程的完美,更要注重结果的完美。特别是对骨干力量的使用和考核,坚持本领大小看项目、能力大小看工作、功劳大小看实绩,形成良好的结果导向机制。部门负责人既要善于部署安排工作,又要善于提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善于从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抓监督。人人要树立严谨、细致、深入、务实的工作作风,改变“差不多”、“还可以”、“说得过去”、“马马虎虎”的业绩观,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细节求具体,以具体求深入,以深入促落实。

三、领导工作责任

1.开展经常性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工作任务和职工的思想动态,经常性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的“两会”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定信心,聚集会神地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牵头领导:朱玉忠)

2.开展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活动。围绕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以好的政风行风来推进发展、促进民生。干部职工围绕“立说立行、敢抓敢管、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等专题,进行大讨论、撰写体会文章、献金点子。科室、基层所围绕“学典型、找差距、优服务”主题,就如何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展示港航形象来展开讨论,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人人强执行、人人论业绩”的良好氛围。(牵头领导:苏再良)

3.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以“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围绕如何立足职能、服务中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差距、定措施、明目标,向干部职工作出作风建设承诺,以好的作风保障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牵头领导:朱玉忠)

4.开展服务承诺活动。在行政许可工作中开展“审批时限再压缩、再承诺”活动,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并就进一步改进服务的目标、措施作出承诺并公开。(牵头领导:徐月忠)

5.开展攻坚破难创新活动。确定2-3项涉及发展、涉及民生、涉及稳定的重点难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破解,取得实质性成效。(牵头领导:徐月忠)

6.加强内部例行检查。每月开展一次明查暗访,重点针对中餐饮酒、酒后驾车、公车私用,上班迟到早退缺位,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炒股,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通报批评直至党政纪处分。(牵头领导:苏再良)

7.组织开展满意度“三评创”活动。继续开展涉企科室、港航站所满意度测评,强化测评结果运用,对测评两次以上排名靠后的部门强化行政问责。全面推行服务窗口即时满意度测评,对窗口服务质量进行零距离实时监督。继续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创活动,实现升级加星。(牵头领导:苏再良、徐月忠)

8.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示范岗”、“巾帼文明岗”、“文明站点”等创建活动,深化创建内容,提升创建水平,达到示范效应。(牵头领导:苏再良)

9.建立健全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督查通报制、科室负责制、责任考核制、问题追究制、群众评议制、领导督查制、一票否决制等相关制度,扎实推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服务力、推动力等“五大能力”,培育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竞争力强的干部队伍,形成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牵头领导:苏再良、徐月忠、沈梁武、朱雁峰)

10.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海盐县交通系统作风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实施严格的责任问责制,对违反效能规定的行政过错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究一起,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做到有权必有责,问责必从严。(牵头领导:朱玉忠)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处决定成立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领导小组。

各部门负责人要对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负总责,切实做到思想到位、执行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使全处政风行风和干部职工的作风有新转变,素质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提升。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媒体和港航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对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要进行重点宣传报道。

(三)立足实际,创新方法。各部门要坚持围绕加快港航转型升级率先发展这个中心,以“港航强省”建设为载体,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一抓到底,长抓不懈,抓出成效。要坚持领导带头示范这个关键,以良好的政风行风和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统筹兼顾,抓好结合。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政风行风与作风建设和推进各项工作的关系,以政风行风、作风建设促依法行政、行业管理、保洁创卫、党风廉政等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与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

(五)强化考核,确保实效。处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动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部门的工作督促指导。要把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活动纳入年度的工作目标考核,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重在实践,重在实效,重在群众满意等方面。

篇2: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政风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

一、《暂行规定》将问责落实

于党政领导干部, 旨在从执政意义上加强责任主体价值观与能力建设

《暂行规定》在总则中指出, 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它从问责的指导思想上, 阐明了党政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履行责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关系。

我们党历来注重培养和造就各级领导干部,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执政实践中,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他们担负着研究和解决指导思想、方针与政策问题、贯彻落实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等重大领导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 党作为执政党, 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领导责任和执政责任, 首先是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所构成的, 并通过他们履行责任而实现的, 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地位也首先体现在要不断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上。党政领导干部, 虽然层级有别、分工不同, 但在党的执政体系中都处于重要地位, 担负着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一个工作环节的局部乃至全局的责任, 发挥着相应的领导作用。领导工作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关乎整体和全局。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与能力的强弱,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其中, 责任意识最终要转化为责任能力才有意义, 责任能力是履行职责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综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不仅要加强党政各级组织的整体责任能力建设, 也要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个体责任能力建设。

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能力建设, 除了注重工作实践能力的提高外, 还包括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 也包括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责任的管理与监督。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给予了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责任、党风廉政以强制性监督和制度性保障, 并通过警示或惩戒, 使党政领导干部从发生的责任问题中吸取教训, 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勤政廉政, 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成为合格的责任履行者和党执政的忠诚实践者。

二、《暂行规定》将问责适用

定位于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问题, 重在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情形进行了分类表述, 通过对发生责任问题的原因与后果的界定, 规定了问责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决策严重失误, 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失职, 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 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 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 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 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 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 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 或者不作为, 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 导致事态恶化, 造成恶劣影响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 导致用人失察、失误, 造成恶劣影响的;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这些情形基本涵盖了领导干部从决策、管理、执行到监督的整个领导工作。这些情形一旦发生, 要么关系重大, 甚至关乎大局、全局;要么影响深远, 具有典型意义, 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和政策乃至制度的调整与完善。这些情形的发生, 都是责任主体的主观因素导致或引发的, 是主观作用于客观、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起支配作用的无不是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与政绩观。

党政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责任, 需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领导干部的责任观既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以其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 特别是受其作为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的支配。从根本意义上讲, 党政领导干部欲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必须先有正确的领导价值观。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构建以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领导价值观, 用以指导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责任, 并防止责任问题的发生或蔓延, 而且一旦出现责任问题, 能够引以为戒, 将责任问题转化为履行责任的动力与能力。然而, 无论是正确的责任观还是领导价值观, 又都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先导和前提。在当代中国,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必须先有一个正确的国史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表现为党的领导与执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发挥。始终保持执政为民, 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其中, 一项基础性的认识活动就是国史研究, 从中获得对领导和执政的历史条件、历史经验的认识, 以及对科学执政与决策的历史依据的认识。然而, 迄今为止, 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 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为包括国史认识和国史研究在内的历史认识及其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与史观基础。国史研究以国史发展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 其坚持和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则具体形成唯物史观关于国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 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史观、共产党执政史观和人民民主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核。

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在国史研究中处于哲学意义上的指导地位, 对于通过历史发展的认识和把握, 构建以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为核心的领导价值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方法论意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对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领导干部,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具体化为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没有正确的历史观, 不仅不能形成正确的领导价值观, 而且会因错误的领导价值观的影响与支配, 而违背群众的正当利益、权力的正向功能和政绩的本质属性, 将最终丧失领导资格。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史观, 促使其领导的科学化和保持领导的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国史观为指导的国史研究, 是从中国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围绕中国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来展开, 并以是否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衡量历史发展与否及其发展程度的基本尺度的;同时, 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所决定, 国史研究尤其要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及其首创精神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国史研究及其成果, 一旦被广大领导干部所认识和掌握, 不仅能够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领导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思想来源, 而且能够塑造这一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在领导工作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深入群众, 走群众路线, 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

中国国情是党领导和执政的客体与社会历史条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中, 各级领导干部既要面对整体上的中国国情, 又要面对局部的本部门、本地区的区情。因此需要从国情、区情乃至世情出发, 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引领社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发展。然而, 只有认清和吃透中国国情的内涵与本质, 才能把领导意志、执政意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形成对领导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规律性的认识。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史观, 科学认识国情,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既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而盲动, 又不滞后于历史发展阶段而裹足不前, 并不断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此, 领导决策要在立足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体现前瞻性, 领导工作要在脚踏实地的推进中富于创造性, 从而把领导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

国史发展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国史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党的领导与执政中发挥着客观规律的作用, 也是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责任所必须遵循的。国史发展方向, 蕴涵着国史发展的性质、道路和规律。遵循国史发展方向, 反映国史发展过程, 探索国史发展规律, 对于领导与执政来说, 既是根本方法, 又是其先进性之所在。

上一篇:生鲜食品供应链管理下一篇:年会主持词开场白集合5则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