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

2024-04-25

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精选4篇)

篇1: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

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一提法深刻表达了我国由经济起飞阶段转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和民众加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注意到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趋势,表现出一个执政党应有的全球视野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注意到了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研究和制定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海盐的综合实力,推动我县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我县文化体育事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海盐的文化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城乡文体基础设施普遍改善。绮园文化区地块规划开始启动、镇海塔修复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张元济图书馆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体育中心田径场建设和外部环境的整治及县城全民健身苑点的建成等等,从总体上全面提升了我县文体基础设施的水平。

农村文体建设得到加强。县镇两级政府以创建“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文体设施建设的步伐。先后有2个(镇)被命名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有3个镇被命名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有1个镇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特色乡镇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县8个镇文化站中有省特级站2个、省一级站3个,五个镇建有健身路径,省三级站3个;镇文化活动阵地总面积7900余平方米,镇文化站图书室8个,藏书总量9.6万余册。

文艺精品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海盐滚灯、骚子书和海盐腔为代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发掘和继承。海盐滚灯经过九次创编,已经成为海盐的文艺品牌产品,在参加省市各类演出中频频获奖。2003年作为嘉兴民间文化唯一代表登上央视《同一首歌》文艺舞台,并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电影百花、金鸡奖颁奖晚会和嘉兴首届江南文化艺术节的演出。在2004年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海盐滚灯又先后在《风从东海来》大型艺术表演舞台上和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舞台上频频亮相并获奖。

群众文体丰富多彩。县乡两级群众文体单位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以广场文艺和体育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5年来,先后举办全县性大型广场文艺演出150多场,参加演出的单位达1600多个(次),组织观众45万人次。组织国民体质测试活动4次,测试人数一千余人次;组织全县性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32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达13万余人次。特别是2003年开展的广场文艺进社区、电影放映进社区、图书借阅进社区、摄影画展进社区活动,更是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4年举办的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节,以“享受文化、参与体育”为主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参与广泛、高潮迭起,真正办成了文化体育的盛会、农民群众的节日。文化体育节坚持改革,创新机制,按照“统一安排、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原则,促进了文体与农民、文体与时代的结合,是创新文体活动组织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必将在海盐文化和体育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文体产业进程加快。文体系统各单位利用本部门优势,发挥专业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文体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文体事业和文体业务,全面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推动了文体事业的产业化进程。

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先后对龙台港遗址、周家浜遗址和仙台庙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墓葬250余座,出土陶器、玉器、牙器等各类器物

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来自好范文-,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海盐县文体事业“十一五”发展初探

一、“十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纲要执行情况

《xx县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残疾人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残疾人事业步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逐步优化。县政府批转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在残疾人就业、基本生活保障、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制定并完善了扶持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将帮扶残疾人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县建设的内容。舆论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人道主义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营造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残疾人的法规、规章逐步完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健全,较好地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平等参与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广大残疾人在不同领域奋发有为,展示了自强风采,xxx评为“市十佳残疾人创业明星”,xxxx获“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或其他荣誉称号),残疾人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三)各项业务工作逐年拓展。我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文化生活、法制建设等各项业务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改进。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社会参与、协调动作,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创新工作,真诚奉献,有力地推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社县残疾人工作卓有成效(有哪些国家或省市级政府表彰)。

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全面完成,使我县残疾人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水平,为全县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十一五”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影响,全县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仍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比重还比较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环境与条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够宽;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经费投入还不能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与实现“两个率先”先导县,构建和谐xx、平安xx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广大残疾人的要求和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然是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发展。

二、“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我县“十一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省、市、县政府“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着力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总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实现“两个率先”先导县和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突出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全面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全面保障,残疾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全面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优良,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基本原则

──坚持更快更好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要求,坚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坚持统筹发展,兼顾城市与农村、兼顾残疾人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努力创造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法制环境,使残疾人事业与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融入相关事业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有关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职责范围,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完善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形成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长效工作机制。财政部门将发展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重点保障范围,每年投入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同步增长。

──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制定和落实扶持措施,分类指导,扎实工作,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使各项残疾人工作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确保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社会参与、融入全局的工作方式。依据残疾人事业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使残疾人工作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得到广泛的重视与支持,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和倡导各类组织、民间机构和个人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

──坚持以社县为重心的工作思路。在加快社县建设的进程中,立足社县,建立适应残疾人需要的各种服务设施,切实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城市社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和各类协会建设,使残疾人能够得到就地就近有效的服务,使各类残疾人的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

──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制、体系、机制、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使残疾人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的轨道。在坚持统一目标和基本要求前提下,鼓励创新,分类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全县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

(二)总体目标

──全面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残疾人,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保障”,有就业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有相对充分的就业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有各类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全县残疾人在全面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标准;残疾人法律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面提高残疾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全县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有就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级中等、高等以及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向社县普及,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保持市县领先水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普法教育,增强残疾人的自强自立精神,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残疾人整体素质。

──全面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状况。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类帮扶助残活动蓬勃开展,残疾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把尊重、理解、关心扶助残疾人更好地纳入新时期思想和道德建设之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强化残疾人事业的舆论宣传,使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助残为荣成为社会风尚;热心助残的各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扶残助残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建立健全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设备齐全,功能齐备;社县无障碍环境建设显著改善。

──全面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各级残疾人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残联和社县(村)残协建设,建立专兼职、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不断完善指导、服务、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让各类残疾人得到贴近、贴心的服务。

三、“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1、扩大就业保障。保证残疾人充分就业,是残疾人跟上“两个率先”步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推动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和鼓励自主创业,有力组织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在城市社县积极推行残疾人灵活就业,使城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安排500名以上残疾人就业。主要措施:

──依法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保障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的权利。加大行政执法、劳动监察和年检年审力度,“十一五”期间,通过按比例就业途径,安排200名残疾人就业;对拒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采取行政和法律约束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企业。稳定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民政、税务和残联组织要强化对福利企业办厂方向的监管,保证残疾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十一五”期间,安排300名残疾人集中就业。福利企业要保证残疾职工在岗在业,按规定为残疾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金,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优先解决残疾职工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积极创造残疾人劳动和生活的无障碍环境,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2、提升生活保障。全县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在全面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建立以多种形式扶持与最低生活保障及各类优惠政策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其基本生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时要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并提高残疾人生活和福利保障水平,绝大多数残疾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主要措施:

──全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残疾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适当提高保障标准。按照“降低门槛、提高标准”的原则,进一步实施重残分级施保优惠政策,并在新的保障标准基础上提高15%;适当提高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加大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扶贫力度。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行单位结对为特困残疾人排忧解难,有条件的社县建立扶残助残的“爱心超市”。建立和完善社会求助制度,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帮、包、带、扶”等形式结对帮扶解困,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采取措施帮助城镇残疾职工和农村残疾人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助,确保贫困残疾人病有所医。

3、完善教育保障。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完善残疾人教育救助机制,确保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不因家庭贫困失去接受普通教育的权利。主要措施: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考核的力度;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和全面普及残疾人职业培训。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纳入职业教育总体规划。各级残联要把残疾人职业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定期举办残疾人职业培训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给予指导,在职业技能考试、领取资质证书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建立残疾人教育救助长效机制。通过各种途径资助残疾儿童少年完成学业,全面落实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共青团、妇联、残联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春雨行动”,将失学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纳入救助范围。对考上中等以上学校的残疾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和补贴。

4、强化康复保障。“十一五”期间,围绕2012年全省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加强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业务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残疾人康复实施建设;开展康复工作宣传和康复知识的普及;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工作;全面普及社县(村)康复工作,对贫困残疾人实施救助,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措施:

──健全完善社县(村)康复服务体系。加强社县(村)康复工作和康复指导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将残疾人社县(村)康复纳入社县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人社县(村)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范围,依托社县(村)卫生医疗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康复业务技术的培训。有计划地为社县(村)医疗机构和社县(村)活动场所配发康复训练器材和辅助器具。建立适合残疾人需求的社县(村)康复服务网络。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县康复示范县、农村残疾人社县康复先进县和省级先进县培育活动,推进“康复进社县、服务到家庭”,使示范县成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典范。

──将残疾人康复列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残疾人医疗康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和完善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县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加大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经费支持,“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投入高于“十五”时期水平,并逐年有所增长。

──组织实施视力康复服务项目。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年手术量达到200例以上;对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治,逐步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完成省、市下达的康复实施项目任务。

──组织实施肢体残疾、聋儿培训、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项目。完成省、市下达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装配大小腿假肢、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和聋儿家长培训、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和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等康复工作任务。

──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机制。在全县全面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十一五”期间,政府投入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必须高于“十五”时期水平,并逐年有所增长。

──加强贫困残疾人和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的康复医疗救助工作。继续推进贫困残疾人“助行、助视、助听”和为贫困精神病人免费给药等救助工作,开展以贫困家庭聋儿、脑瘫、智障和孤独症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共享明天”专项康复救助工程,全面开展0——6岁残疾儿童节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使全县残疾儿童都能得到早期康复干预。

(二)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服务载体建设,全面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1、完善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服务体系。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和管理机构,根据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教育、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和残联密切配合,城镇与就业相结合、农村与生产和扶贫相结合,开展多层次的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培训。提高职业培训层次和质量,确保城镇90%以上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取得资格证书并实现就业。

2、完善社会化、综合性的康复服务体系。利用公共及社会资源,大力兴办延伸到社县的各种类型的康复机构;加强对康复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康复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服务需求。开展残疾预防的宣传与康复知识的普及,增强公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加强残疾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抢救性早期干预,巩固和扩大预防药物致聋和缺碘致残成果。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普及精神和心理卫生知识,防止精神疾病导致精神残疾。

3、完善中度、重度残疾人庇护安养服务体系。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造条件,建立各类中度、重度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成为集收养、教育、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的残疾人庇护场所,为生活自理有困难,家庭无力照料的残疾人提供服务保障。立足社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民办公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度、重度残疾人安养院、精神病人工疗站和智力残疾人日托站。

4、完善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活跃残疾人文体生活,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县残疾人活动中心向残疾人开放,整合社县资源,建立便于残疾人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满足残疾人休闲、娱乐、健身、训练、竞赛等文化体育的需要。经常性地开展社县残疾人文体活动,使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切实改善残疾人身心状况,提高参与社会生活能力。

(三)进一步深化帮扶助残环境建设,全面优化残疾人事业和谐发展环境

1、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宣传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典型,增强全社会帮扶助残意识,以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观点指导工作、影响社会,使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广泛理解、关心和支持;丰富、活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推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加大执法和法制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机制,促进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开展创建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活动,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服务。

3、深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社县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与社县建设同步实施;积极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推进信息无障碍进程,为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提高全社会无障碍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组织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1、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建设,街道(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和社县(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聘用,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和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县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活跃专门协会工作,进一步发挥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在团结、教育残疾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街道(乡镇)残疾人综合协会及社县(村)残疾人协会规范化管理,开展好社县(村)残疾人各项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残联组织要密切联系残疾人,当好残疾人共同利益的代表。

2、加强残疾人工作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残联队伍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服务能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3、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志愿者助残行动”,在全社会开展“助残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工作,各社县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等活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事业是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保证本纲要的实施,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要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应安排与本纲要任务相应的专项经费。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级残疾人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协调、统筹安排,采取强有力措施,共同做好残疾人工作,完成本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更好更快地发展。>>>>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篇3: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

食品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药品、医疗器械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的特殊商品。依法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是保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人民生活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食品产业、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务员之家

2000年初,*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组建成立,作为县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新的职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才能不断优化医药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得民心、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药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用药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但也清醒地看到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监管任务繁重、难度大、隐蔽性强的矛盾仍然突出,所以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和提升技术监督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医药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医药经济发展欠发达,全县总人口21万,下设四乡两镇,238个行政村,2003年以前全县只有药材公司一家,下设一个批发部六个药房,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要求。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两网”规划目标要求,鼓励支持药品零售企业发展。截止目前,新增设药房24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农村购药难的压力,但与国家局提出的“两网”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

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农民平均收入较低,年均收入大约在3000-4000元,除维持日常生活外几乎没有节余,所以经济不发达仍然是制约医药经济发展的瓶颈,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一旦遇上大病、大灾无钱医治。

(二)广大群众安全用药意识较差,滥用药品现象普遍存在。

在农村由于知识层次低,鉴别假劣能力差,再加上图便宜心理尚存,致使假劣药品在农村仍有一部分市场。由于安全用药知识了解的少,乡村医务工作者素质较低,滥用药物现象在一定人群中仍然存在。

(三)监管手段相对薄弱

对于基层执法人员来说,没有先进的检验仪器、快检设备,只能靠直观看、理论推,案源相对较少,监管成本偏高,有可疑品种只能送检,增加了监管成本。

(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投入经费较少

近几年来,对药品监管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但与药品监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偏低,药品监管技术装备、办案装备等仍然很弱,监管成本逐年递增。

篇4: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1背景__5

1.1背景与意义_5

1.1.1战略规划的背景_5

1.1.2战略规划的意义_6

1.2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与技术路线_7

1.2.1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_7

1.2.2战略规划制定的技术路线_7

1.3“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_8

1.3.1“

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_8

1.3.2“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原则_8

1.4规划编制的依据_9

2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__10

2.1自然环境分析_10

2.2外部经济环境分析_10

2.3外部行业环境分析_12

2.3.1全国水管单位基本情况_12

2.3.2全国其它流域河道管理情况_12

2.3.3水管单位改革的主要政策_14

2.3.4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_17

2.4组织现状分析_17

2.4.1组织概况_17

2.4.2工程建设现状_18

2.4.3工程管理现状_18

2.4.4人力资源现状_18

2.4.5水利经济现状_20

2.4.6财务现状_21

2.5存在的主要问题_23

2.6综合分析_25

3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__25

3.1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_25

3.2发展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_26

3.3发展的总体思路_26

4战略与目标__27

4.1SWOT分析_27

4.2总体战略_28

4.3战略目标分解_28

5发展期的主要任务__29

5.1防汛工作_29

5.1.1防汛工作目标_29

5.1.2防汛工作重点_29

5.2工程管理与养护_31

5.2.1工程建设目标_31

5.2.2工作重点_32

5.3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_33

5.3.1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目标_33

5.3.2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工作重点_33

5.4水利经济建设_34

5.4.1水利经济建设目标_34

5.4.2水利经济建设工作重点_34

5.5信息化建设_36

5.5.1信息化的定义_36

5.5.2实施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_36

5.5.3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_37

5.5.4河务局信息化建设目标_37

5.5.5河务局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_38

5.6技术管理工作_39

5.6.1省局技术管理工作要求_39

5.6.2河务局技术管理工作重点_39

5.7人力资源开发_40

5.7.1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_40

5.7.2“十一五”人才规划_41

5.7.3“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_41

5.8组织文化建设_43

5.8.1组织文化的作用_44

5.8.2渭南河务局组织文化的意义_44

5.8.3渭南河务局应倡导的组织文化_44

5.8.4开展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_45

5.9管理体制改革_46

5.9.1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_46

5.9.2河务局“十一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_46

5.9.3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_47

6战略的评价与控制__48

6.1战略评价_50

6.2战略控制_51

7结束语__53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1背景1.1背景与意义1.1.1战略规划的背景2005年,国务院以国函〔2005〕99号文正式批复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其中规划对我省投资155亿元。其主要内容:一是水资源配置与保护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灌区节水改造、污水回用、外流域调水、雨水利用与城乡供水水源和水资源保护等工程;二是防洪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降低潼关高程、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等。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措施和渭河下游干流堤防、南山支流堤防、三门峡库区移民安全建设、排水除涝、东庄水库等项目;三是水土保持项目,主要包括骨干坝与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林、基本农田、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和预防监督监测网络建设。通过重点治理,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渭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确保重点河段和地区的防洪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渭河干流及支流水质,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渭南河务局管理的渭河河段,无论从工程长度还是工程重要性来说,都是渭河各河务局之首,也是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地区。渭河流域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将彻底改变渭河工程现状,带动渭南河务局单位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养护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河道管理单位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以来,各地全面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对从事河道管理等纯公益性的水管单位由财政全额供养,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

护费用。这给河务局单位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作为黄委会、水利厅和省江河局共同确定的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一年来管养分离的实践表明,工程维修养护费用比过去有较大增加,基本可以满足工程所需,且列入财政供养这个稳定可靠的保障渠道,管理人员经费、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有了保证。改革后职工人心稳定,工程面貌逐步改变,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006年,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最近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管理范围从原来的三门峡库区扩大到陕西境内整个渭河流域,直到全省江河水库管理,管理范围扩大,管理职能增加。无疑,随着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机构升级,将会给包括渭南河务局在内的其下属单位和职工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和资源优势。

最近,渭南市朝阳路原省三管局办公院落的开发,对河务局搬迁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河务局机关现在办公地址占地4.6亩,有住宅楼两栋,办公楼一栋,机关院落已全部利用,无发展空间,加之地处背巷,位置较为偏僻,极不利于单位长远发展,急待搬迁。现在,省局明确将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的朝阳路院落划归渭南河务局,由其负责开发。该局为此已专门成立了渭南基地建设办公室,并开始工程建设。

总之,全国水管单位改革有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可以说,现在是渭南河务局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发展最重要的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总体上把握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最佳发展空间等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筹划好未来发展思路,是单位决策者和全局职工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也是战略规划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1.1.2战略规划的意义战略是一种计划,是一种计谋,是一种模式,是一种定位,是一种观念。发展战略是单位高层管理者,面对激烈变化和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取得长期生存及不断发展,实现单位的宗旨和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总体谋划,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战略规划等内容。

战略研究和战略管理,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影响。战略管理决定着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组织追求的目标。战略是对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纲领性的规划和设计,对组织经营管理所有方面都具有普遍的、全面的、权威的指导意义。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战略,无异于盲人骑瞎马。“联想集团”的总裁柳传志曾经提出,企业发展的“三要素”一是搭班子;二是定战略;三是带队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是由发展战略特征决定的。发展战略具有一个本质特征和四个一般特征:一个本质特征是发展性,四个一般特征是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和计谋性,那么它的意义也就表现在这五个方面。

渭南河务局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既是贯彻省局要求,制订单位“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需要,更是保证单位未来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思路决定出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为此,必须围绕单位长期的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并贯穿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使单位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有效地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求得生存与发展。

1.2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与技术路线1.2.1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在全面分析评价了渭南河务局发展和改革面临的自然环境、外部经济环境、外部行业环境、内部环境和单位管理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本规划首先提出今后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然后通过SWOT分析确定单位发展的总体战略、战略目标;规划的重点部分对发展期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汛工作、工程管理养护、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水利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技术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文化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还就战略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

1.2.2战略规划制定的技术路线研究的技术路线见下图1-1所示。

明确项目任务和要求

战略规划比较研究

调查、描述及分析河务局背景、现状

战略规划及相关理论研究

规划设计

河务局总体战略

战略规划的配套措施

各项具体目标及措施

验证、交付

图1-1战略规划技术路线图

战略规划制定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有模糊评价、SWOT分析、定量战略计划矩阵、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研究方法都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被比较普遍的应用,因此,从方法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1.3“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3.1“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渭南河务局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中、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省水利厅、省江河水库管理局(渭河流域管理局)“十一五”规划为重点,全面分析全国、黄河流域、全省水管单位发展和改革面临的形势,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理清发展总体思路,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主要工作任务,落实实施措施,科学指导单位今后可持续、全面发展。

1.3.2“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原则为了保证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能使发展战略起到应有作用,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制定单位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河务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坚持工程规划与国土整治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总体布局要与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化建设规划及综合治理规划相协调。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工程规划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相结合,更好的利用洪水、管理洪水。

(4)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在统筹研究河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受益同受影响区的关系,近远期工程结合,防洪与兴利相结合。

(5)坚持防洪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防洪工程建设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防洪的需求。

(6)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好防洪指挥系统,发挥防洪体系的整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灾害。

(7)量力而行原则。也就是说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问题。考虑河务局在人、财、物、体制等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

(8)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所强调的就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站在全局、全社会大的环境思考问题,不能仅仅考虑渭南河务局、省江河水库管理局(渭河流域局)单位发展,要站在整个渭河流域、全社会发展的高度考虑渭南河务局的发展和未来。

(9)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就是指在发展战略的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好对单位未来发展的预期。一般而言,发展战略的作用为五到十年,如果刚刚制定出的战略就要修改,说明在制定的发展战略中没有考虑到动态性问题,这样对单位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对单位未来发展的预期一定要做好。

1.4规划编制的依据.安索夫的计划战略理论

.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个水利发展五年规划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水利部《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

.水利部《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

.2006年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文件

黄河水利委员主持编制、通过水利部审查的《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

.陕西省第十一个水利发展五年规划(初稿)

.陕西省水利厅组织编制的《陕西省防洪规划报告》和《陕西省“一线两带”水利发展规划》。

.2006年黄河水文工作会议文件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初稿)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2006年工作会议文件

省三管局《关于编制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十一五”发展战略综合规划的通知》(陕库计函[2006]6号)。

2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2.1自然环境分析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的武山、甘谷、天水等地,于凤阁岭入陕,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在潼关港口汇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3.5万km2,陕西境内6.76万km2;干流全长818km,陕西境内502.4km。流域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610.4mm,7、8、9、10四个月占全年的60以上。降水区域分布规律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

渭河横贯陕西省中部,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开发的重点区域。渭河流经的关中平原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达、科技实力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共有60个县(市、区),包括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铜川等大中城市,总人口231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91.1万人,农业人口1419.4万人,人口分布以渭河两岸最为密集。渭河流域集中了全省61%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68%的粮食产量,67%的大宗农产品,81%的工业总产值,87%的国内生产总值。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也是世界第二大悬河。近年来,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存在着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中游水质污染加剧、下游河段行洪不畅、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连续发生的“2003”洪水、“2005”洪水,给渭河下游人民带来了严重洪涝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渭南河务局管辖的渭河河段地处渭河下游的渭南市城区范围内,地理位置重要,责任重大。

2.2外部经济环境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上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亚洲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区域合作加强,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发展空间。但世界经济运行中也有不少隐忧。除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长期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网址为--未经过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石油价格仍在高位波动,不排除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强化;国际投机资金频繁冲击金融、商品市场,不断引发全球市场波动;局部地区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内在动力较强,有利于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通过近几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供求总量关系进一步改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增强,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各方面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完善,法制环境不健全等。

面对新的形势,水利肩负历史重任,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防洪减灾任务更加艰巨,开发与保护关系更加复杂,此外,破除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更为迫切和困难。水利部提出,“十一五”时期水利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统筹好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始终把农村水利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领域;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全面做好“十一五”水利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规模4628亿元(含南水北调工程1316亿元)。其中防洪工程1561亿元,仍为重点投资项目。总体投资规模较“十五”有所减少。

陕西省“十一五”规划将水利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水资源短缺、交通体系不完善是我省发展的两大瓶颈。“十一五”期间,必须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及城镇建设,立足当地水资源开发,下决心建设一批惠及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重点建设“两引八库”、黄河引水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提高城乡供水保证能力。另外,还有宝鸡峡、泾惠渠、羊毛湾、东雷抽黄、石门等十一个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东雷抽黄二期灌区配套工程,渭河中游干流、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汉江平川段、丹江干流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十一五”全省水利建设总投资达264.48亿元。

总之,“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环境对渭南河务局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有效利用有利的经济形势是渭南河务局发展的关键。

2.3外部行业环境分析2.3.1全国水管单位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数千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仅1998大水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入就达5000多亿元。全国现有1万多个水管单位、47万水管职工。这些水利基础设施,为保证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积淀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臃肿、管理粗放和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显露,已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如不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近年来相继投入巨资新建的大量水利设施也将老化失修、积病成险。

近年来,全国各流域水管单位都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加大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技术更新与信息化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河务局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单位改革的成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方针政策。

2.3.2全国其它流域河道管理情况黄河管理。黄河河道自古至今一直由中央直接管理。黄河水利委员会有4万职工、75个水管单位直接管理着黄河干流河道工程,号称是全国最大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负责《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组织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及有关的专业或专项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组织开展具有流域控制性的水利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水利项目等中央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制定或参与制定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负责授权范围内的河段、河道、堤防、岸线及重要水工程的管理、保护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查许可;负责具有流域控制性的水利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水利项目等中央水利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组建项目法人;组织实施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与治理;组织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等。

长江管理。长江河道工程管理体制不同于黄河,长江河道由沿江各地方政府成立的河务管理部门管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职责:组织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有关前期工作、技术审查等;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负责流域防汛调度,指导、协调监督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负责中央水利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有关治理开发工程的指导、监督、监管等工作;负责长江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以及相关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组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与治理,组织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指导流域内地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作。

黑河管理。黑河流经甘肃、内蒙两省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用水矛盾十分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999年,水利部批准成立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正局级),对黑河流域进行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能: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组织编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报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节约用水规划和年度用水计划;负责流域内重要水文控制站监测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检查、监督流域水量分配计划的执行情况。负责组织流域内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调度和管理。协调处理流域内各省(区)之间水事纠纷。承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后,流域用水状况大为改观,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8月,一度干涸消失十年之久的河流尾闾湖泊东居延海经过连年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实现了连续两年不干涸。

塔里木河管理。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河”、“母亲之河”。1990年8月,新疆自治区批准成立了新疆水利厅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为全额拨款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制定流域内水管理行政法规及治水、取水的规章制度,在干流区内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负责监测、督促、实施塔里木河各主要源流向干流输送的水量和水质;编制干流区域内综合规划及有关专业规划,组织干流河道的整治工作;负责干流区域内节约用水的专业管理,负责征收干流区域内的水资源费和水费;负责协调处理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内地州之间、地州与兵团有关师(局)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水事纠纷;负责干流区域内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开展水科学研究、生态环境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管理;负责预审干流区域内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实验等工作,监督、检查各主要工程实施情况。2001年,总投资107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面启动,目前正在实施之中。与此同时,2000年至2004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相继实施了六次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作,使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恢复了通水,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淮河管理。淮河流域曾经是我国经济、文化繁华的地区。但在长达700年的黄河夺淮后,黄河把大量泥沙带到淮河流域,使鲁南的沂、沭、泗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淮河入海河道鹊巢鸠占,迫使淮河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把淮河作为我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至1998年,累计工程总投入约650亿元,其中国家投入160亿元,地方投入和群众集资投劳折款490亿元。投入产出的效益比为1∶4。治淮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在上游,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库5300余座;在中游,利用沿河洼地湖泊建成30多处大型蓄滞洪和行洪工程;在下游,扩大和开辟了入江入海水道;在主要干支流,培修堤防1.2万公里,使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达到4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达到10年一遇~20年一遇;在平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排水系统的建设,开挖或整治了20多条骨干排水河道,建成各类水闸4000余座。修建机电排灌站4.9万座,动力总装机1000多万千瓦;兴建机井72万眼,配套54万眼;利用河湖水库的调蓄水量和引江、引黄等提水工程建成万亩以上灌区近500处,其中淠史杭特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全国最大的江都排灌站提水能力达400立方米每秒,全流域1亿亩低洼易涝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改造盐碱地18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已由新中国建立初的1200万亩发展到1.1亿亩;水力发电开发程度达到30,总装机近30万千瓦;每年向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供水450亿~500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了以京杭大运河、淮河为骨干的水运网络,通航里程2万多公里。今天的淮河流域已初步建成了有防洪、排涝、灌溉、发电、航运等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从根本上结束了几百年来淮河出海无路入江不畅的历史,初步理顺了黄河夺淮造成的紊乱水系,基本上改变了黄泛700年来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2.3.3水管单位改革的主要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9月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随后水利部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全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全面展开。

水管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指承担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称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

第二类是指承担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称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依其经营收益情况确定性质,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事业单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企业。目前已转制为企业的,维持企业性质不变。

第三类是指承担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称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

(2)全面推进水管单位改革,严格资产管理。根据水管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推进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制度改革。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撤并不合理的管理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仍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同时鼓励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把职工收入与工作责任和绩效紧密结合起来。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企业董事会或上级机构依照相关规定聘任,其它职工由水管单位择优聘用,并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明确职责,以岗定薪,合理拉开各类人员收入差距。

要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逐步实行社会化和市场化。对于新建工程,应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方式,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管理水利工程。

(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已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4)规范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严格资金管理。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财政支付政策。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由企业负担,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投资收益要纳入单位的经费预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以便财政部门实行动态核算,并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所管理的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加强资金积累,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数额,由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确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

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为保障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各级政府要合理调整水利支出结构,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中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来源为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的30(调整后的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使用结构为:55用于水利工程建设,30用于水利工程维护,15用于应急度汛),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给予安排。地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来源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和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安排。

中央维修养护岁修资金用于中央所属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主要用于省属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以及对贫困地区、县所属的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的补贴。

严格资金管理。所有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营性水管单位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所属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工程折旧。工程折旧资金、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管单位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

(5)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广开渠道,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特别是旅游、水产养殖、农林畜产和建筑施工等具有行业和自身优势的项目。利用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进行生产或经营的企业,要优先安排水管单位分流人员。在清理水管单位现有经营性项目的基础上,要把部分经营性项目的剥离与分流人员的安置结合起来。

剥离水管单位兴办的社会职能机构,水管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原则上移交当地政府管理,人员成建制划转。在分流人员的安置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各类水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在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出台前,保留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仍维持现行养老制度。

转制为中央企业的水管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可参照国家对转制科研机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各地应做好转制前后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工作。

在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为安置水管单位分流人员而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符合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的,经税务部门核准,执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3.4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水管单位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达29亿元,约占应落实经费的30;落实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23亿多元,约占应落实经费的25。其中,中央直属工程已100落实了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总量约为改革前的10倍。省直属工程也在千方百计落实“两费”,部分省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管体制改革总的情况是中央直属工程基本改革到位,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好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陕西省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但“两定”、“两费”落实难度较大、问题不少、进展缓慢。省上已出台了《陕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安排2004年-2005年完成试点单位的分类定性、经费核定以及单位内部改革等工作,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办法;2006年-2007年全面推进改革,落实各项政策措施;2008年进行全面总结和验收。

2.4组织现状分析2.4.1组织概况渭南河务局成立于1972年,主要负责渭河流经渭南市区境内的河务管理和防汛技术指导工作。所辖河道全长37.5公里,共有渭河防洪大堤55.81公里。所辖工程位于渭河左右两岸,西与临潼相邻,东与华县(右岸)、大荔(左岸)相接。共有河道整治工程11处,各类坝垛385座。保护着渭南市及沿河9个乡镇(办),96个行政村,28万人口,30万亩耕地。

单位现有职工72名。管养分离后河务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财务科、防汛计划科、工程管理科、水政科5个科室。管养分离后成立的绿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下设工程部、综合部及四个分公司。单位获得了黄委“十五”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是国家二级水管单位。

2.4.2工程建设现状自六十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渭河进行治理,临渭辖区已形成了以堤防、河道整治工程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这些工程在库区防洪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1998年开始至今,渭洛河下游近期治理项目在该局辖区共加高培厚堤防18.8公里,新建坝垛26座。渭河“2003”洪水下游灾后重建首期应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渭河干流堤防加固险点13处、河道工程水毁复建10处、修复进坝路12条5.15km、辟裂灌浆2.5公里,总投资1260万元。这些工程的实施,对缓解渭河防洪压力、保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4.3工程管理现状渭南河务局管养分离新机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工程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工程防洪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工程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7月经过水利部、黄委会联合组织验收后批准为国家二级水管单位,成为省江河水库管理局继华县河务局后第二个国家二级水管单位。工程管理水平走在全局先进行列,成为整个渭河堤防管理示范河堤、标准堤段。

2.4.4人力资源现状近几年,由于局领导班子对人才的重视,渭南河务局的人员结构与素质水平都有所改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全局共有职工72名,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素质结构分析

渭南河务局共有职工72人,在职职工共52人,其中党员25名,团员21名,具体如图2-

上一篇:刻在心中的洋槐树作文下一篇:2023年1-5月全国电信业统计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