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讲党史故事比赛

2024-04-21

传讲党史故事比赛(通用6篇)

篇1:传讲党史故事比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讲党史故事,激发爱国热情》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时,你难道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然而,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我们有着伟大的祖**亲,有着中国共产党这一指路明灯。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已有九十多年了,9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神话;90多年,在这无边的时光中,诞生了奇迹。是谁升起了东方的太阳?是谁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是党,是我们伟大而又光辉的中国共产党。曾几何时,我们的党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被外国侵略者蹂躏,成了售卖鸦片的场所。她还成了国内军阀混战的战场。因此,近百年来她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就在祖**亲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许多中华英雄儿女站了出来。周恩来从小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发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工程师詹天佑放弃了外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建造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铁路干线。他不怕困难,不怕嘲笑,下定决心要为祖国奉献自己力量,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抗日战争期间,也有无数的爱国英雄让我们敬佩。杨靖宇在日军已经完全包围他的情况下仍然不肯投降!为了保卫祖国,他宁死不屈。爆破组组长董存瑞,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友牺牲,用身体做支架,托起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也为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道路。他们都为了党和祖国而牺牲,因为党在他们心中祖国在他们心中!他们的爱国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回首过去,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东方的雄狮已经崛起!同学们,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党就是阳光。如果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今天好好学习,为的是明天建设祖国,我们不能辜负党对我们的期望,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让我们问心无愧地说:“党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

谢谢大家!敬礼!2014年10月

篇2:传讲党史故事比赛

本刊讯前不久,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的第三届陕西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

梁桂指出,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是展示陕西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果的重要平台。他强调,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聚焦政治合格, 坚定正确导向,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传播好党的主张、反映好人民心声。要聚焦追赶超越, 坚持服务大局, 讲好陕西故事, 记录三秦大地日新月异的生动景象。要聚焦能力素质, 坚持担当尽责, 深入“走转改”,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打造一支素质过硬队伍。

篇3:以故事讲党史

金一南 徐海鹰

海峡书局

定价: 38.00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引述历史、分析历史,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历史感深厚、时代感鲜明的重要讲话,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党的历史的高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90多年的奋斗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根本成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此过程中,我们党还形成了包括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优势等多方面优势,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根据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原著改编而成。纪录片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长征胜利和全面抗战爆发这一历史阶段,重点刻画了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纪录片在摄制过程中,坚持“尊重原著,但不照搬原著”的原则,力求以“正确的基调、准确的史实、精当的评论、精致的制作”来再现历史。两年多时间里,纪录片主创团队追寻历史当事人的足迹,几次重走红军长征主要路段,专程远赴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寻访重大历史事件的线索踪迹,揣摩重要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地进行撰稿、实拍、考证和制作。纪录片以大量新发现的史料和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再现历史场景,勾画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提炼历史灵魂,是一部有气魄、有激情、有美感、有思想深度,能够吸引人、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好片子。

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所反映的虽然只是党的历史的一些片段,但它让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党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备尝艰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贵品格;看到的,是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智慧,积聚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坚强意志。观看《苦难辉煌》,品味《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可以增强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增强对党的独特优势的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新书信息

《正念禅修——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取安宁》

(美)马克·威廉姆斯、丹尼·彭曼

九州出版社

定价:32.00元

如果你的生活处于压力、混乱之中,性格因此变得暴躁、悲观消沉,缺少正面能量,那么这本书对你将十分合适。作为西方顶级正念专家,本书所提出8周禅修训练指南,凝聚作者几十年来对正念认知疗法研究的精华,如果你遵循他们的指导,必将事半功倍。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

塞缪尔·P·亨廷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52.00 元

本书通过描述全球第三波政治浪潮的恢弘进程,考察并阐释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威权主义的民主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正在备受热捧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样,本书对于当前中国亦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

《历史的细节》

杜君立

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 39.80元

人类是生而自由的,但奴役无所不在,那么征服与统治是如何起源的?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总是野蛮征服文明?但农耕中国为什么却可以击溃游牧民族匈奴?本书揭示了真实历史中一些普遍性的人类文明发展模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物质动因。

篇4:传讲党史故事比赛

关键词:公安机关,人民在我心中,演讲,特色

自2013年开始, 辽宁省公安厅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以“人民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两年来, 先后有近千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演讲比赛, 现场受教育人数达十万人次以上, 应邀在公安部、宁夏、新疆等地公安机关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巡回演讲近二百场。从最初的探索实践, 到如今的日臻成熟, 这一原本在公安机关内部举行的演讲比赛, 在形式上不断创新, 在主题上不断深化, 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行业范畴, 引来警营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已经成为辽宁公安宣传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

一、“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的活动背景

2013年, 按照公安部党委和辽宁省委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深入思考, 精心谋划, 提出了在全警集中开展以“人民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展“人民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 就是要在全省公安机关叫响“人民在我心中”, 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去, 进而推动辽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决定以“人民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 倾力打造一场具有辽宁公安特色的高水准的演讲比赛, 以此作为该主题实践活动的文化载体, 在全省公安机关内部掀起“讲述警察好故事, 传递公安正能量”的热潮。

二、“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的艺术特色

(一) 主题立意的“实”

演讲比赛作为一种传统的活动形式, 要想引起各方共鸣, 必须首先在主题立意上狠下功夫。省厅政治部在对演讲稿件的立意要求方面重点突出一个“实”字, 即要求参赛选手们讲述的故事一定要力求真实, 要依托“接地气”的平凡故事来找准立意, 有感而发, 拒绝空洞的口号和抒情。如锦州市公安局的参赛选手齐金光, 他的演讲通篇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 但却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讲述了“当个好儿子, 做个好警察”的感人故事, 不但传递了“百善孝为先”的人间真情, 还用“再穷也不能出卖警察的灵魂”的真诚表达, 诠释了“什么是好警察的职业操守”这一重大而深刻的主题。

(二) 题材内容的“鲜”

为了避免使演讲比赛成为千人一面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省厅政治部对演讲的题材内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重点强调一个“鲜”字, 即题材内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 杜绝老生常谈。如在第二届演讲比赛的决赛进行过程中, 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多起民警不幸牺牲的事件, 但却在媒体和网络上遭受了某些人不恰当的评述和侮辱, 引起全国警察的极大愤慨。省厅政治部敏锐地把握舆论动向, 决定主动积极地回应这一敏感话题, 最终为决赛选手特别撰写了一篇题为《有一种委屈叫担当》的演讲稿, 针对河北“肃宁事件”等新近发生的涉警舆情事件, 直面警察舆论压力之下所承受的委屈, 阐述现阶段警察的付出与担当, 义正言辞地指出“警察的权威不容挑战”这一掷地有声的宣言, 使整场演讲的时代感和震撼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 表现形式的“活”

为了使演讲比赛在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 不同反响, 省厅政治部的主创人员在进行活动策划时可谓是煞费苦心。纵观两届演讲比赛, 在讲述内容上, 有讲述个体和讲述团队的点面结合, 有深沉与激情的情绪结合, 也有不同公安警种的角度结合;在语言表述上, 有传统的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表述, 有一个人物的讲述和多个人物的阐述, 更有参赛选手以牺牲英雄的女儿身份进行的模拟角色的表述;在演讲形式上, 不拘泥于以往的单纯讲述的形式, 而是大胆借助了配乐的音效, 又融合了PPT课件作为同步背景加强画面效果, 并以一分钟创意短片来介绍选手出场, 这些表达元素都增强了辅助、衬托和渲染的艺术效果。

三、“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的成功启示

(一) 公安宣传活动一定要有文化含量

公安宣传工作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的今天, 公安机关更应该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公安宣传活动的文化含量, 以强大的正面宣传来树立公安机关的权威地位, 带动公安队伍的浩然正气和整体斗志。两届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 充分说明了文化含量对于公安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因为文化具有传播性, 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 将思想、教育与文化集于一体, 开创了用宣传文化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不仅大大提升了公安宣传活动的文化品位, 也使演讲比赛本身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 公安宣传活动必须要形成品牌

品牌原本是经济学术语, 出色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尽的价值。事实上, 优秀的公安宣传活动也同样具备品牌的特性, 因此完全可以将品牌管理引入公安宣传工作, 通过制定公安宣传品牌管理战略, 打造一批在公安系统内部乃至在社会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安宣传品牌活动, 并不断强化公安宣传活动品牌的核心价值, 以持之以恒的品牌传播来提高公安宣传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 公安宣传活动离不开一支专业团队

一场演讲比赛的成功, 不能仅仅倚重某个人的策划或才华。一流的公安宣传活动, 幕后必须要有一支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专业团队才行。这一点, 在“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整场演讲比赛的各个重要环节, 如片头设计、选手确定、故事选择、脚本撰写, 都是源自辽宁省公安厅宣传团队的精雕细刻, 他们群策群力, 人尽其责, 将活动的预案工作做得系统而又全面, 专业而又细致, 力求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正是在这个专业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 “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才得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谢子传.公安品牌管理法初探[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1 (1) .

[2]王娟.宣传工作是公安文化建设重要部分[N].人民公安报, 2014-06-06.

篇5:如何讲好党史故事

《小康》:请您谈谈当初制作《筑梦路上》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夏蒙:其实,每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了逢五逢十的纪念日时,基本都会制作一部大型的文献纪录片。而这部与以往的有些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它有一些不一样的考虑。我们希望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这部片子是有故事的。以往的片子更多的则是政论片。

《小康》:我们知道,从文本到影像之间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您在拍摄中是如何实现文稿与画面的对接而不让其产生割裂感呢?

夏蒙:确实,从文本到影像,中间是要实现一个很大跨越。有时候过于强调文本的权威性和时事性,不太考虑片子的可看性,就极易造成在文稿上贴画面,这样的片子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我们拿到中央文献提供的初稿后,在此基础上,用电视化的语言重新对这部纪录片进行了构建,包括结构、语言、故事等等。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大力气,也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中宣部黄坤明常务副部长和王晓辉副部长都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特别感谢他们的支持。

《小康》:这部纪录片只有32集,每集时长也就只有20多分钟,您如何把握片子的节奏并在有限的时间内把95年的历史进行浓缩?

夏蒙:央视纪录片频道的优势是国际视野,最近几年引进了不少西方优秀的纪录片,尤其是一些历史性或时事性的纪录片,它们的节奏和风格,我们也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就努力将《筑梦路上》在样式和风格上与国际接轨。

我对这个片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必须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尽可能多地来讲述故事讲述历史,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内发生了哪些事情,尽量呈现给观众。

不过,我也有与之前不一样的感受。我过去拍摄邓子恢这部纪录片时,镜头多是比较舒缓,时常会有大段的采访。20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变了,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了,就不能再用看图识字似的的方式反复去讲一些大道理。人们更想知道这些事是怎么发生、怎么解决的,其中的细节有哪些。我们要呈现的就是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小康》: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历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浩如烟渺,您也说过,这32集每一集都是一个重大事件,最终如何确定了现在片子的构架呢?

夏蒙:这其实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央文献最初拟定为30集,前27集讲述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最后3集是十八大之后的故事。后来我们就考虑是不是可以在结构划分上有个思路上的突破,把历史更浓缩一些,让更接近当下的变得更明朗一些。所以我们就把到新中国成立的剧集制作了9集,同时,我们也对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文革”到改革开放等剧集进行了平衡。最后8集我们集中讲述十八大之后的重大事件,又成为一个独立的篇章。这样区分片子的结构,我们有这样一个考虑,回顾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如果说我们不能立足当下,不能鼓舞当代的观众,不能让人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努力,就不能算成功,现在看来,播出后的热烈反响远超预期,应该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别要感谢中央领导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中宣部主抓这项工作的几位领导对这部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关心和指导。在这部文献纪录片刚开始酝酿的时候,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就鼓励主创人员要带着革命的激情与爱国主义的情怀去创作;王晓辉副部长也鼓励大家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同志对拍摄内容提出过很好的建议,并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拨付纪录片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支持。如果没有这么多领导的悉心指导、热情鼓励,这部文献纪录片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成功。

篇6:透过党史看政治思潮发展

中共党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一部分, 因循着史学研究的规律和学科规范。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同样穿越时空, 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财富和启迪, 促使我们将目光从过去的历史中收回, 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今的现实社会, 或许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意义所在。释卷之余, 我凭借自己的兴趣,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在这里仅从政治思潮的变迁中谈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社会变迁很重要的推动力, 是思想的变迁, 它往往是十分深刻的, 但我们通常会低估思潮的作用。纵观中国历史, 几乎任何政治运动之前都会有一次思想解放或是文化变革运动做铺垫, 在高中课本上我们通常称之为某某革命提供“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经过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 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 特别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 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 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五四时期被中国人当作新思潮的思想十分庞杂, 潮流涌来时难免泥沙俱下,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当时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 先后出现400多种, 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 也不乏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 如资本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 互助主义, 新村主义, 泛劳动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其中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改良主义的交锋大家都比较熟悉, 最著名的是那场“问题”与“主义”之争, 在此不再赘述, 而互助主义、新村主义等也都曾在中国大地上被试验, 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一、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这些思想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政府主义, 专门把它挑出来, 一方面是因为十月革命后, 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功不可没。无政府主义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无情批判, 对专制统治的揭露, 对个人自由的倡导, 都和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基本原则相呼应,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功效, 它给中国人民散播了一种强烈的乌托邦意识, 激发起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热情和改造社会的冲动。乌托邦的梦想充斥着他们的心灵, 他们相信, 一个美好的社会, 即共产主义社会即将到来。为使梦想成真, 他们苦苦求索, 在几经挫折后逐渐抛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 转而寻找改造社会的“实际可循”的道路, 一部分无政府主义者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 它产生的原因也很有意思, 很具有“中国特色”, 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十分愿意接受无政府主义的, 因为它的旨意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契合的地方。在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眼里, 无政府主义诉诸人的道德和人的尊严, 包涵自由、平等、正义、理性、利他主义等等一切美好的价值, 可谓是大同理想的现代翻版, 因此它在中国知识分子、工人和青年学生中间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政府主义在道德上也许是“福地乐土”, 而在历史上, 它却是“乌有之乡”, 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缺少现实的土壤, 即使再绮丽多姿, 也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朵。

二、对普世价值的再认识

一般意义上, 普世价值指的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用的、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价值。诸如人人平等, 公平正义, 民主法治, 博爱共富等等。这些价值也曾是我们党建设过程中那些仁人志士, 为打破旧世界所提出的口号和追求的目标, 曾激励一代代人去为之努力奋斗, 然而近些年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披上了“普世价值”的外衣, 成为其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和全球霸权战略最美丽的谎言。

一年前, 当北约打着“民主、人权、自由、法治”的旗号入侵利比亚, 企图打倒卡扎菲政权, 扶植自己的新势力时, 国人再次看清了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普世价值的真正目的所在。那么如此以来, 我们是否就应该摒弃“普世价值”, 完全将其排斥于社会主义制度之外呢?我觉得如此非黑即白的想法是将问题简单化了, 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并不是对立的, 溯本追源, 中国革命的先驱多是普世价值的拥护者, 新文化运动正是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 并且认为科学与人权并重, 形容两者的关系为“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反观现在, 承认所谓的“普世价值”中的自由民主等价值, 绝不是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相反, 我国政府也正有意地努力践行着这些积极的、有利于人民的价值, 参与了一个个国际公约组织。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 按照WTO的规则来改造本国的经济运行机制, 参加以后的结果是, 中国的经济大发展, 进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阶段。那么, 尊重财产权, 保障经济自由, 实行市场经济制度, 是不是所谓的“普世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没有矛盾?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曾写过一本书, 名字就叫做《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的确是个好东西, 但是它是不是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好的结果呢?未必如此。民主是有条件的, 不顾国内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而强行推行民主, 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历史是一面明镜:希特勒是德国人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 是正大光明的通过所谓“民主选举”上台的;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实行民主所带来的结果是国家分裂;而美国打着维护“民主、人权”的旗号来“拯救”伊拉克, 却使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民死于战火, 使伊拉克问题由国内的暴政变为国际的暴政, 这些无疑都是对包括民主在内的“普世价值”莫大的讽刺!

因此, 我们要吸收的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的价值观念, 切不可对西方价值观的兜售行为照单全收, 坐视西方对我国的话语霸权、文化侵入和意识形态渗透而无动于衷, 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极力宣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马克思曾经说过, 没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 胡锦涛主席又进一步指出, 没有民主, 就没有现代化。我们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同时也要看清西方敌对势力宣扬“普世价值”来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真实目的, 对任何价值的接收都要结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条件, 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现代西方政治思潮概况及应对

现当代以来, 各国政治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观点、学说和思想, 大体上可归入以下不同的政治思想流派: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精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传统西方政治思潮带有对西方世界和西方社会整体思考的特点, 甚至由政治制度设计、政治运作态度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 是一些非常宏观的政治主题和主义之下的思想潮流。而当前西方政治思潮一般达不到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思考层次, 总是由某个具体的历史问题或者历史事件而引发, 具有“就事论事”的特点, 因此也更加多样化。这些新兴的、针对具体国际国内事件的西方政治思潮难以划分入任何既有的思潮门类, 反而会与一种或几种传统的政治思潮纠缠混淆, 打乱原有的政治思潮梳理脉络, 例如“新帝国主义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等莫不如此。

这些论调的产生是由于在后冷战时代的西方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把现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当作假想敌, 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颠覆, 最终达到实现西方体制的整个世界胜利的目的。这些理论和概念极大地塑造和主导了西方国家民众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视角。例如,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均感到非常现实和迫切的压力, 在西方某些政要、学者、媒体的鼓吹下“中国威胁论”在冷战之后甚嚣尘上, 西方部分民众也予以接受, 成为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又如, 为了应对“9.11”之后的全球反恐形势, 实现美英的全球扩张政策, “新帝国主义”论大行其道, 其主要观点是美国等发达的后工业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可以按照“丛林法则”, 即:不遵守国际法, 不经过联合国授权就动用武力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甚至欺骗的手段来压制前现代国家或所谓的“失败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英美主导的新帝国秩序。由于感到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和受媒体大肆渲染的影响, 民众往往也会赞同武力反恐的必要, 进而接受“新帝国主义”论, 导致这种政治思潮在某些西方国家流行起来。再如, 在西方国家在民众中宣传和普及“民主和平论”的思想, 即:认为“民主的国家之间往往不会发生战争”, 而不民主、专制的国家之间、专制的国家和民主的国家之间容易发生战争。其目标直指非西方国家, 潜台词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民主”的, 将不可避免地与西方“民主”国家发生战争, 所以要提前准备, 压制中国的崛起。

当前西方政治思潮来势凶猛、影响甚广, 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捍卫、巩固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应对当前西方政治思潮的挑战和冲击。

参考文献

[1]王建光.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 2004, (10) .

[2]谢龙, 李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

[3]张博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J].伦理学研究, 2007, (4) .

[4]闫虹珏.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评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5]左彤云.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与中国的理性应对[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6]王书申.建党前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合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7]程恩富, 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 .

上一篇:国庆节婚庆典礼主持人串词下一篇:红花湖骑单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