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结尾的常见成语

2024-04-10

虎字结尾的常见成语(精选10篇)

篇1:虎字结尾的常见成语

老虎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也是森林之王,它们生性残忍,是完美的“捕猎者”,但虎毒不食子,也很少攻击人类,而人类的狩猎目标经常是无辜的它们,最后导致巴厘虎灭绝,东北虎,孟加拉虎在我们人类的侵占下,也是岌岌可危,我们本可以和老虎和平相处,但我们总是到它们的地盘去骚扰它们,是我们让老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是我们让人类与老虎之间产下那么多的仇恨。下文是有关虎字的成语,希望你可以喜欢哦!

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龙争虎战 同“龙争虎斗”。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捋虎须 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苛政猛于虎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将门虎子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九阍虎豹 同“九关虎豹”。

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拒狼进虎 见“拒虎进狼”。

骏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画虎不成 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画虎类犬 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虎口逃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虎头虎脑 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虎不食儿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虎口余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画虎成狗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画虎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虎口拔牙 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虎啸风生 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画虎画皮难画骨 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虎体熊腰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虎头燕颔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虎步龙行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虎而冠 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虎略龙韬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虎视耽耽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虎兕出柙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虎穴狼巢 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掷龙拿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狐藉虎威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虎变龙蒸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荡羊群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虎据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画虎不成反类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刻鹄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虎狼之国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虎皮羊质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宫邻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甘冒虎口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割肉饲虎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篇2:虎字结尾的常见成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与虎添翼

与虎谋皮

两虎相争

两虎相斗

为虎作伥

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

乔龙画虎

九关虎豹

九牛二虎之力

九阍虎豹

乳犊不怕虎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云龙风虎

人中龙虎

以肉啖虎

以肉喂虎

以肉餧虎

伏虎降龙

众虎同心

假虎张威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养虎为患

养虎伤身

养虎留患

养虎自啮

养虎自残

养虎自毙

养虎自贻灾

养虎自遗患

养虎自齧

养虎贻患

养虎遗患

冯河暴虎

凤叹虎视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刺虎持鹬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割肉饲虎

势成骑虎

卧虎藏龙

坐山观虎斗

垂饵虎口

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

如狼似虎

如狼如虎

如虎傅翼

如虎得翼

如虎添翼

如虎生翼

如龙似虎

委肉虎蹊

官虎吏狼

宫邻金虎

将门虎子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帮虎吃食

开柙出虎

引狼拒虎

引虎入室

引虎拒狼

引虎自卫

恶虎不食子

打死老虎

打死虎

打虎牢龙

打马虎眼

投畀豺虎

拉大旗作虎皮

拒狼进虎

拒虎进狼

捉虎擒蛟

捋虎须

握蛇骑虎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放虎遗患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

断蛟刺虎

春冰虎尾

暴虎冯河

杨虎围匡

杯弓市虎

柙虎樊熊

潜龙伏虎

照猫画虎

熊据虎跱

熊腰虎背

燕颔虎头

燕颔虎须

燕颔虎颈

燕额虎头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狐虎之威

狼前虎后

狼吞虎咽

狼吞虎噬

狼吞虎餐

狼虫虎豹

狼贪虎视

狼顾虎视

狼飡虎咽

狼飡虎食

狼飧虎咽

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猛虎出山

猛虎插翅

猛虎深山

猛虎添翼

甘冒虎口

生龙活虎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刻鹄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类犬

画虎类狗

畏之如虎

畏敌如虎

盘龙卧虎

眈眈虎视

离山调虎

笑面虎

纵虎出匣

纵虎出柙

纵虎归山

绣虎雕龙

羊入虎群

羊落虎口

羊质虎皮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舄乌虎帝

苛政猛于虎

藏龙卧虎

虎不食儿

虎体元斑

虎体原斑

虎体熊腰

虎体鹓班

虎兕出柙

虎党狐侪

虎入羊群

虎卧龙跳

虎变龙蒸

虎口余生

虎口扳须

虎口拔牙

虎口拔须

虎口逃生

虎咽狼飡

虎咽狼餐

虎啸狼号

虎啸风生

虎啸风驰

虎啸龙吟

虎头燕颔

虎头燕额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子狼孙

虎尾春冰

虎据龙蟠

虎掷龙拿

虎掷龙挐

虎斗龙争

虎步龙行

虎狼之势

虎珀拾芥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略龙韬

虎皮羊质

虎目豕喙

虎穴得子

虎穴狼巢

虎穴龙潭

虎窟龙潭

虎而冠

虎背熊腰

虎荡羊群

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

虎视眈眈

虎视耽耽

虎视鹰扬

虎视鹰瞵

虎超龙骧

虎跃龙骧

虎踞鲸吞

虎踞龙盘

虎踞龙蟠

螭盘虎踞

蟠龙卧虎

蟠龙踞虎

调虎离山

谈虎色变

豕虎传讹

豺狼虎豹

豺虎肆虐

踞虎盘龙

身寄虎吻

酒虎诗龙

酒龙诗虎

降龙伏虎

除狼得虎

雕虎焦原

风从虎,云从龙

风虎云龙

饥鹰饿虎

饿虎之蹊

饿虎吞羊

饿虎扑羊

饿虎扑食

饿虎擒羊

饿虎饥鹰

马马虎虎

驱羊攻虎

骏波虎浪

骑虎难下

鱼鲁帝虎

鲁鱼帝虎

鲸吞虎噬

鸱目虎吻

鸱视虎顾

鹰扬虎噬

鹰扬虎视

鹰瞵虎攫

鹰瞵虎视

鹰视虎步

麟角虎翅

龙争虎战

龙争虎斗

龙争虎鬪

龙化虎变

龙吟虎啸

龙威虎震

龙幡虎纛

龙战虎争

龙拏虎掷

龙拏虎攫

龙拏虎跳

龙江虎浪

龙潭虎穴

龙潭虎窟

龙盘虎拏

龙盘虎踞

龙睁虎眼

龙精虎猛

龙翔虎跃

龙腾虎啸

龙腾虎掷

龙腾虎跃

龙腾虎踞

龙腾虎踯

龙腾虎蹴

龙虎风云

龙蟠虎伏

龙蟠虎绕

龙蟠虎踞

龙蟠虎遶

龙行虎变

龙行虎步

龙跃虎踞

龙跧虎卧

龙跳虎伏

龙跳虎卧

篇3:虎字结尾的常见成语

关键词:成语,修辞,对比,比喻,夸张,拟人

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 为了取得最佳交际效果, 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技巧, 修辞就是这些技巧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修辞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修饰文字词句, 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而有趣, 从而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与社会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 不同民族各有自己的修辞习惯, 因此它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它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英汉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 是语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是民族语言的精华, 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 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成语言简意赅, 表达方式简洁, 语言生动活泼, 其丰富的表现力来源于修辞手法的运用。

1 比喻

比喻是修辞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手法, 也是习语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为了形象地刻画某一事物, 人们把具有某种特征或相似之处的两种事物进行对比, 把一事物喻为另一事物, 这就是比喻。比喻一般由被比喻的事物 (本体) 、作比方的事物 (喻体) 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 可分为明喻 (simile) 和隐喻 (metaphor) 两大类。

明喻是在两种不同的人和事物之间, 就品质、状态、行为等进行比较, 明显地把一事物直接比作另一事物。这类成语为数众多, 其特点是带有比喻词“如、若、似、同、犹;like, as”。如:呆若木鸡、虽死犹生、守口如瓶、如虎添翼、如狼似虎、光阴似箭、口若悬河、胆小如鼠、势如破竹、浩如烟海、门庭若市、如鱼得水;as fierce as tiger (猛如虎) , as heavy as lead (十分沉重) , as silent as the grave (寂静无声) , as pretty as a picture (美丽如画) , to sleep like a log (酣睡) ,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 to go like the wind (飞驰) , to fight like cat and dog (激烈地争执) 等等。英汉语中使用明喻构成的成语有很多, 如:

成语中有本体、喻体, 但没有比喻词, 是隐喻。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差别很小,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隐喻理解为潜在的、含蓄的明喻。Freeborn (1996:63) 指出, 如果一个比喻是含蓄的或压缩的, 那么明喻就变成了隐喻。汉语成语中的暗喻成语有很多, 如:

英语隐喻成语to help a lame dog over the stiles字面意思是“帮助一条跛足的狗越过篱笆”, 用来表示“帮助人渡过难关”;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一边是魔鬼, 一边是深海”, 用来表示“进退维谷”;a stage whisper“舞台上的耳语”, 指有意让别人听到的耳语。英语成语中也有大量的隐喻成语:

要注意的是, 有些成语虽然喻体相同, 却有不同的喻义。如在汉语成语“杀人如麻”和“心乱如麻”中, 前一个“麻”, 指数量很多, 后者却指纠结紊乱的状态。英语中也有这样的成语, 如to lose one’s heart to (爱上了……) 和to lose heart (灰心丧气) 中的heart, 前者指的是感情, 后者却比喻勇气。

2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 使被拟人化了的动物、植物、物体等具有人的感情和性格, 以物拟人, 以达到彼此交融, 合二为一, 从而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使无生命的事物显得栩栩如生。具体用法是把通常仅用来描写人的各类词移于描写物, 赋予各种物以人类所特有的言行、品质、思想和感情。

在汉语中, 有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成语。如:

英语成语的拟人修辞主要赋予自然现象、概念、物体、用具、动植物等生命, 许多拟人化成语实际上是谚语。含有拟人手法的英语成语有:

3 夸张

夸张 (hyperbole) 是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大过激的言词, 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 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给读者或听者留下深刻印象。英汉语成语中都大量使用了夸张手法。如:

4 对偶

汉语中有很多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由互相矛盾或相对的两个方面的概念组成的对偶成语。对偶分为顺对和逆对。顺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对词组是属于同义性的, 逆对则是反义性的。如:

英语成语中也有对偶形式的成语, 但其对偶形式远远逊色于汉语成语, 如: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习书本上的语音和语法规则, 更重要的是获取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知识。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分属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 其文化背景当然不同。英汉成语是在中西方国家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并延续下来的, 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共性, 更显其个性。英汉成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尽管其表达形式不同, 但绝大部分成语来源于民间,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此, 在英汉成语的来源上, 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 我们在学习时, 要注意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对其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了解得越彻底, 对成语的认识越充分。只有在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后, 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成语独特的内涵, 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 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 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慧.浅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J].语言与文化研究, 2008 (1) :6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郁福敏, 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7]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8]郑宗社, 郑声滔.英语词源典故词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9]郑立信, 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虎视耽耽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虎兕出柙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篇5: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虎尾春冰 虎落平川 虎珀拾芥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狼之势 虎入羊群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篇6:关于虎字的四字成语

为虎作伥、虎视眈眈、九关虎豹、龙腾虎跃、暴虎冯河、虎踞龙盘

骑虎难下、一虎不河、狼吞虎咽、虎背熊腰、酒虎诗龙、照猫画虎

调虎离山、马马虎虎、虎落平阳、生龙活虎、虎啸风生、虎落平川

燕颔虎颈、虎兕出柙、势成骑虎、养虎遗患、虎口余生、虎视耽耽

两虎相斗、纵虎归山、燕颔虎须、大人虎变、羊质虎皮、虎入羊群

龙精虎猛、为虎傅翼、投畀豺虎、画虎类狗、两虎相争、盘龙卧虎

饿虎扑食、虎尾春冰、虎据龙蟠、龙骧虎视、以肉喂虎、龙跃虎踞

龙跳虎伏、狼{虎食、狼飧虎咽、纵虎出匣、龙I虎卧、养虎伤身

篇7:《粉丝》的结尾艺术

第一个出人预料之处是“我”从林杉姑姑那里得知, 周人杰竟然是个骗子。“我一下子傻了眼, 感到头昏目眩”, 我们读者也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随即痛恨周人杰, 感慨世风日下。这个结尾出人意料, 是否又在情理之中呢?在情理之中, 因为作者已有暗示、铺垫。比如周人杰的出场可谓“横空出世”, 无人推介;来了之后, 另有所图, 接着要求帮忙推销粉丝。骗子行骗之所以屡屡得手, 就在于他们抓住了人们的心理、性格上的弱点。在此, 周人杰就利用“亲情”做文章, 很快打消了“我”的疑虑, 取得了“我”的信任。“我”也不惜泡茶讨好, 温柔地微笑, 动作亲昵, 撒撒娇。终于打动了老韦, 帮助周人杰掘到了第一桶金, 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然后是第二笔、第三笔……

这个情节及至“结局”表现了作品的第一个主题, 反映并批判了当下社会存在的坑蒙拐骗现象, 各种行骗手段、技巧, 让人防不胜防, 痛心疾首。正是这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污染了精神层面的社会环境, 毒害了人们心灵, 使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 使人们开始不讲诚信, 戴上了面具在社会上行走, 破坏了和谐的社会生活, 危害非常大。

也许是利用亲情诈骗更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当“我”再次见到周人杰时, 怒不可遏, 将他拒之门外。当“我”将一切事实真相告诉老韦后, “老韦听说后十分震惊, 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他不住地摇头说,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小说本来就可以这样结束了。并且这样结束, 也主题突出, 故事完整, 形象鲜明。可是小说又往前走了一小步, 然后戛然而止。正是这一小步, 推动情节又往前发展了一大步, 使作品的主题获得了丰富的多义性。在人物形象塑造这一层面上, 由外在的性情展示, 深入到了揭示人物畸形的心理、扭曲的心灵。

小说的最终结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但是它有无其存在的合理性呢?当然有。老韦的性格在作品中有三个发展阶段, 正是性格的逐层推进, 才最终出现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结局。

作品开始,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我”的视角, 静态地写老韦。这时, 老韦性格的核心是清高、孤独, “眼睛长在额头上”。随后, 作者又把老韦放在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中, 动态地刻画老韦的这一性格特点。具体情节是, “我”把周人杰带回了家, 自然就有了老韦与周人杰的初次相见。在此, 老韦的清高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似乎不懂人情世事, 让自己的个性、思维得以无限张扬, 对对方冷脸相向, 冷嘲热讽, 丝毫不顾及对方的难堪与尴尬。我们读者甚至觉得老韦的态度有点过, 难得的是, 老韦对周人杰的吹捧还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

老韦性格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出现在小说的第四部分。深谙世事的周人杰再一次抓住了人物心理, 点中了老韦的死穴。他手捧老韦新近出版的著作, 虔诚地索求签名。在此, 我们看到了与前面判若两人的老韦, 老韦的动作、声音、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所谓的“粉丝”只是一个粉丝推销商, 只是投其所好, 顺手在大学门口买了一本而已, 可这就让老韦兴奋不已了。可见老韦的清高是多么虚假, 真正的同道多么寥寥, 老韦的学识水平在我们的心中也打了一个问号。当然这也无可厚非, 别人说喜欢自己的作品毕竟是件高兴的事儿, 除了表明老韦的迂腐、可笑之外, 似也无伤大雅。

老韦性格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出现在结尾, 确切地说, 是小说的最后两段。结局超出了读者的预期, 老韦的所作所为, 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老韦到底怎么了?明明知道周人杰是个骗子, 且手段卑劣, 为人不齿;明明知道这个骗子玷污了世间最为圣洁的感情, 辜负了夫妻两人的信任, 并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在此, 作者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如老韦这样的一部分所谓的知识分子。这部分知识分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没有了是非观念, 甚至认贼为友。他们长期过着书斋生活, 人为地把自己与外界孤立起来, 自命清高, 久而久之, 心理出现了异化。再进一步设想, 也许他们学识浅薄, 故而拼命伪装自己, 一旦遇事, 便斯文不再, 名誉扫地。社会上类似事儿也不少, 只是不必对号入座吧。

篇8:含有虎字的虎年祝福成语

美丽的人生,伴随着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更美丽的色彩。虎年到了,为大家准备了含有虎字的虎年祝福语,祝愿大家在虎年能够大展神威,心想事成,事事如意,明天像梦想那般绚丽多姿!包含“虎”的成语共有265个:

一、37个在第一位:

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 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龙拿

二、80个在第二位:

帮虎吃食、暴虎冯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鹬、打虎牢龙

雕虎焦原、调虎离山、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饿虎之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放虎归山、放虎遗患、放虎自卫、风虎云龙、伏虎降龙、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成狗、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假虎张威、酒虎诗龙、拒虎进狼、踞虎盘龙、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骑虎难下、如虎得翼、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传讹、谈虎色变、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卧虎藏龙、柙虎樊熊、绣虎雕龙、杨虎围匡、养虎留患、养虎伤身、养虎为患、养虎贻患、养虎遗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养虎自啮、养虎自啮、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一虎不河、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

众虎同心、捉虎擒蛟、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

三、94个在第三位: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鸱目虎吻、鸱视虎顾、垂饵虎口、春冰虎尾、打马虎眼、打死虎、大人虎变、大贤虎变、风从虎,云从龙、凤叹虎视、甘冒虎口、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头虎脑、将门虎子、鲸吞虎噬、九关虎豹、九阍虎豹、骏波虎浪、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狼餐虎咽、狼虫虎豹、狼顾虎视、狼前虎后、狼飧虎咽、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麟角虎翅、龙驰虎骤、龙蹲虎踞、龙幡虎纛、龙飞虎跳、龙化虎变、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伏、龙蟠虎踞、龙蟠虎绕、龙跧虎卧、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腾虎蹴、龙腾虎踞、龙腾虎啸、龙腾虎跃、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跳虎伏、龙跳虎卧、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虎跃、龙行虎变、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 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争虎斗、龙争虎战、龙睁虎眼、马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舄乌虎帝、笑面虎、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燕颔虎颈、燕颔虎头、燕颔虎须、羊落虎口、羊入虎群、羊质虎皮、鹰瞵虎攫、鹰瞵虎视、鹰视虎步、鹰扬虎视、鹰扬虎噬

四、45个在第四位:

杯弓市虎、藏龙卧虎、除狼得虎、打死老虎、断蛟刺虎

冯河暴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饥鹰饿虎、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龙诗虎、拒狼进虎、开柙出虎、离山调虎、鲁鱼帝虎、马马虎虎、盘龙卧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乔龙画虎、驱羊攻虎、人中龙虎、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龙似虎、三人成虎、三言讹虎、生龙活虎、势成骑虎、投畀豺虎、畏敌如虎、握蛇骑虎、以肉啖虎、以肉喂虎、以肉餧虎、引狼拒虎、鱼鲁帝虎、云龙风虎、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

五、14个在其他位置: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苛政猛于虎

拉大旗作虎皮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乳犊不怕虎

三夫成市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篇9:注重文章结尾的创新

一、照应开头, 首尾相连

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总是相互联系的, 在写开头的时候, 结尾已在孕育中了。而结尾又呼应开头, 点明题意。譬如《白杨礼赞》的开头和结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 鄙视民众, 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 去鄙视这极常见的、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开头不仅起到即时切题的效果, 而且以其激越的情绪, 对赞美的形象进行热情的讴歌, 由此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照应开头, 以贵族化的楠木反衬白杨树, 并斥责那些赞美楠木, 鄙视白杨树的顽固派, 既突出深化了主题, 又使文章首尾照应, 浑然一体。

二、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

这种结尾方法, 有人称之为总结性结尾, 总结文章的内容, 点明文章的主题,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契诃夫曾说:“我的感觉告诉我:在中篇小说或短篇小说的结尾, 我得人工地把整个小说集中起来。”他的《变色龙》的结尾就体现了这一特色:再让那条“变色龙”作一次变色的表演——“媚上欺下”, 于是最终完成了对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

三、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

运用简洁明了, 寓意深邃的语言结尾, 不但能使读者了解到文字上的表层含意, 而且能引起读者深沉遐想。例如《多收了三五斗》的结尾:

“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 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表演着, 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这个结尾做到了文虽尽而意无穷, 作者把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看似信手拈来的语言中, 给读者的想象力保留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去弥补作品留下的耐人寻味的空白。

四、蕴涵哲理, 增强艺术魅力

蕴涵哲理的语言使人寻味, 给人多维的启迪。如果作者以此作为收尾, 就会取得言尽而旨远的效果。例如鲁迅《故乡》一文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篇10: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尾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开拓意境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既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课意境的营造,需要通过一定的强调和再现来增强。以某个场景,或某种旋律“起”,尾声时我们要呼应开头,这就是“合”。虽然内容一样,不过,学生的感受已经不一样,有了新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强化主题意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音乐课中,如果不注意起阶段和合阶段的内在联系,老师随意发挥,就容易使得“起”与“合”脱节,难以营造出美妙的符合主题的意境,这样的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在结尾的时候,老师要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延续前面营造的意境,让课堂更加完整,做到首尾呼应。

以歌曲教学为例,有些歌曲适合改编歌词,在课的结尾老师往往直接表达这个意图,让学生自己设计歌词,讨论得乱哄哄一团,然后多方意见综合,形成了一首新歌,教学目标是达成了,可课堂意境也破坏了。特别是有些缓慢抒情的歌曲,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意境被讨论声给破坏了,即使静下来再唱也不可能达到之前的效果了。

如教学《摇船调》,这首歌有着江南水乡灵动秀气之美,曲调轻柔荡漾。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整首歌曲的学习都让学生沉浸在江南特有的含蓄典雅中,学唱也非常成功。当学生用柔美的歌声唱好歌曲时,教师的一句衔接语:“不知不觉我们的船已经划到了一座小桥边,你看!”这时老师演唱“什么弯弯在呀在上边哟?”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随着教师所拓之境接唱下来。最后,教师说:“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是美轮美奂,让我们再故地重游一番吧!”在这样的音乐和歌声中,师生做着划船动作出教室,结束了本节音乐课。

以上的这个结尾片断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创编歌词,通过划船游览,到达不同景点,这样教师再问唱,学生就不至于无厘头,减少了不必要的喧哗,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也主动。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丰富体验

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其艺术素养,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同时,也提高他们探究音乐的兴趣,从丰富学生体验的角度来设计音乐课的结尾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歌曲《编花篮》,觉得她设计的结尾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她在教会学生演唱歌曲之后,让学生对比欣赏了彭丽媛和张也演唱的《编花篮》,从演唱的速度、伴奏乐器和演唱形式上加以分析。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课的最后,欣赏舞蹈《编花篮》,教师适时小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在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欣赏中结束了本课教学。

音乐课应当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融合不同艺术门类的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呈现一节立体的音乐课。《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也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帮助其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三、润物细无声———激发兴趣

音乐教学中反复的训练是枯燥的,令人乏味的。如果能将有意识的训练隐藏起来,将其化为无意,如同春雨一般柔和细腻,无声中将万物滋润,岂不是相看两不厌?

如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的教学,笔者安排了这样的结尾:

笔者打破歌曲三段式的结构,在演唱之前加一段念白作为引子:“美丽的红蜻蜓,你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请一个学生朗诵这段优美的文字,同时用第二声部的旋律来给这段朗诵做背景音乐。接着,全班同学分声部演唱歌曲第一第二段。中间,笔者请低声部同学单独哼鸣作为间奏,然后全班再演唱歌曲的第三段。歌曲的尾声全体同学再统一用高声部旋律演唱第一段歌词,并反复(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在反复中渐弱,音落之时课也结束了。

这个例子中加入引子朗诵的目的是为了创设歌曲演唱的意境,营造情绪。用低声部旋律作背景,这是笔者故意设计的,因为我们在聆听朗诵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低声部的旋律,如同让低声部同学事先唱了一遍,这与合唱前的单独练习有异曲同工之效,中间安排低声部同学哼鸣作为间奏,这些有意之举既丰富了歌曲的表演形式,也帮助了低声部同学更加巩固音准,而这样设计又显得很自然。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另外,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习惯相结合。这样安排简单二声部歌曲教学的结尾,完全是从学生学唱的规律角度考虑,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四、毋临渴而掘井———首尾呼应

一、二年级的歌曲都很短小,最少的四个乐句就结束了。老师教授完歌曲之后,往往让学生分角色演唱,或者边唱边律动,有的还改编歌词等等。而低年级音乐课的导入往往用孩子感兴趣的节奏、律动或者谜语故事等入手,这些精心的设计到后来大多都没有再用,节奏训练纯粹成了训练,律动纯粹成了课前热身操。如果这些设计能够在课的结尾有所体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那这堂课就做到首尾呼应,完整统一了。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在课前做的律动、节奏训练都是为结尾的展示环节做准备的。待学生学会歌曲之后,展示时就把这些都融入其中:先在歌曲伴奏背景下,拍击×—|××|和的组合节奏。然后演唱一遍歌曲,接着老师升高几个调弹奏,请学生做律动。这样设计,不仅让孩子专心律动,而且也丰富了歌曲听觉的效果。再下来可以分角色演唱一遍,最后全班在简单的拍手声中一起演唱歌曲结束本课。

就教案设计这个方面来说,要体现艺术性、完整性。从导入到结束应该仔细斟酌,做到首尾呼应,有的放矢,避免零碎、杂乱的教学。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把这首短小的歌曲,加以艺术处理,使其更加饱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听觉的感受,给其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

五、墨痕断处是江流———恰当留白

这句诗原本形容的是国画中的飞白,国画里讲究要留白,墨痕的断处依然会有隐隐的流水,不徐不疾的感觉。有的时候,恰到好处的留白比刻意渲染更精彩。

我听过这样一堂欣赏课,欣赏的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教师亲自示范演奏,边拉着曲子边和学生一起体会阿炳悲惨的一生,当大家都被这二胡声感染并沉浸其中的时候,时间已临近下课,教师正好演奏着乐曲的尾声,演奏完毕,教师轻声语:“下课。”当时所有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还沉浸其中没有反应过来,而上课的教师却宣布下课了。这样一种结尾看似简单却很完美。是的,不需要任何语言去总结,多一个字都属于画蛇添足,让所有人带着音乐渲染后的情绪离开,充满想象,意犹未尽。有的时候,恰到好处的留白比刻意渲染更精彩。我想这就是“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感觉吧!

上一篇:六年级后的我优秀作文精选500字下一篇:遥祝家乡更美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