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2024-04-10

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精选3篇)

篇1: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年代,东北地区的深山密林里有支抗联队伍——卧龙山大队,由于叛徒白六子的出卖而被日本鬼子围歼,整个大队只剩下了庞天德等四人。为了躲避日本兵的追杀,他们越过了国境线来到了苏联一边而被苏军收留。

在苏联,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周保中将>军领导的第88国际旅,并受到苏军教官的特种训练,而他们的教官就是苏军少尉娜塔莎。通过对庞天德等四人的训练及多次潜入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执行任务,庞天德与娜塔莎产生了爱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三个人也因执行任务而壮烈牺牲。。。用胡子的话说就是要告诉老毛子,“这才是中国的爷们”!

后来,由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庞天德与娜塔莎假扮夫妻前往东北重镇海东执行间谍任务,以搜集日军的战略情报。海东是庞天德的家,庞父是个生意人,是个有良知的中国商人。只是他不看好老毛子的“儿媳妇”娜塔莎,因此,娜塔莎与庞天德虽然爱得死去活来,但是却不能被庞天德的家人所接纳。庞父还张罗着为庞天德另外娶妻,要“娶个我们中国的儿媳妇。。。。”为了接近当地日军司令官毛利的中国秘书汉奸佟知非,庞天德违心的娶了佟知非的表妹。谁知佟知非的表妹是个进步青年,并且未婚先孕,而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在鬼子处决孩子父亲的时候,她也被日本兵所杀。。。庞天德借着此事告发了佟知非并打入了日军司令部,取代了佟知非的地位当上了日军司令毛利的秘书,并偷取了大量的战略情报。在此期间,庞天德还结识了日本反战同盟的护士小姐——纪子。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虽然是险象环生,但是庞天德与娜塔莎荡气回肠的爱情和对革命的信念,每每都能化险为夷。最后,由于佟知非的告发,庞天德终于暴露并落入了日本法西斯的魔掌。在受尽折磨之后,日本人将他送到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731的日子,他又遇见了纪子小姐,并在纪子的帮助下,熬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胜利到来的时刻。

在纪子的帮助下,庞天德回到了海东,但由于父母对于其儿子身份的误解,不敢让其与任占领军军管人员的娜塔莎相见,又惹出了一连串的误会。后来由于娜塔莎对庞父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不得不回国接受审查。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天各一方。。。

解放后,庞天德进了工厂,而娜塔莎则上大学当了工程师,又以苏联专家的身份到了海东,两个相爱的人又相见了。就在两人准备结婚的时候,又逢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两个有情人再一次的分离了。娜塔莎在回国后,辞去了工程师的职务,在最近中国的中苏边界旁买了一间木屋,目的就是为了期待看到心上人在河对岸的出现。庞天德在其父伤重稍好一点之后,也来到了中苏边界中国一边,在能遥望到对岸小木屋的一间破土屋里住下。两个有情人终于得以隔江而见了。。。虽然他们还隔着不可逾越的国境线。由于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边境巡查也越来越严了。在一个夜里,娜塔莎游泳过了边境,两个有情人在相恋二十多年后终于发生了早就应该发生的事情。在此后的一天,庞天德被中国边防军抓走,而娜塔莎则因为不知道庞天德的下落而悲痛欲绝。。。

改革开放后,庞天德已经成了天德贸易公司的老总,他与纪子所生的女儿朵儿也大学毕业了。纪子有感庞天德对娜塔莎忠贞不渝的爱情,主动与庞天德离了婚,并让女儿陪父亲去俄罗斯寻找失散多年的娜塔莎大姨。经过一番周折,庞天德终于找到了娜塔莎和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庞里奇。娜塔莎也正式与庞天德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电视剧演了很长时间了,仍然印象很深,推荐大家观看。摘自一部写的很好的影评,和大家共勉。

篇2: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剧情既提示了故事的发生时间, 也展示了苏军冲锋枪的外形。联系后人的文字记载可知, 此时正值“波波沙” (俄文缩写“ППШ”, 中文全称“什帕金冲锋枪”, 音译“波波沙”;英文缩写“PPSH”) 在苏军中推广之际。它与“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伊尔-2”强击机一道, 被俄罗斯人称为“胜利的武器。”

波波沙, 是对“波波德” (俄文缩写“ППД”;中文全称“杰格佳廖夫冲锋枪”, 音译“波波德”;英文缩写“PPD”) 的批判继承。苏芬战争加快了这一进程。

斯大林曾经说过:“我们的现代化红军是在芬兰战场上习惯打仗的——这是它的第一次洗礼”[1]。在这场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中, 苏联未能如其所愿速战速决, 只是在人力和技术取得重大优势后才取得了胜利。也许正是由于手中的资源有限, 反而使芬兰军队将冲锋枪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充分使用“索米冲锋枪”, 在丛林、居民点和工程设施里的战斗中占尽上风。[2]与之相比, 苏联在1939年2月决定停产冲锋枪, 并将已发往部队的冲锋枪全部收回。随着战事的展开, 苏联对军需的拨款不得不急剧增加:1939年, 它们已经是国家预算的1/4, 1940年为1/3。[3]在领教了索米冲锋枪的威力之后, 生产与改进, 构成苏军重视冲锋枪效用的两面。斯大林在1939年底下令, 恢复波波德生产, 尽快将其交付芬兰前线作战部队。与此同时, 设计师В.А.杰格佳廖夫对苏式冲锋枪加以改进, 融入了索米冲锋枪弹容量大等优点。[4]于是出现了“波波德-40”。它从1940年2月起发放苏军。由于技术、生产所需成本和劳动力的制约, 只有连司务长、高级指挥官的司机才能配备此枪。而生产厂家“科夫罗夫”当年的产量只有81118支。[5]

在冲锋枪设计改造上, Г.С.什帕金弥补了杰格佳廖夫的不足。他的理念重在工艺创新, 由此极大地节省了金属、缩短生产周期和节约制枪的劳动力消耗。如果说生产波波沙需要的机床小时数是5.6, 波波德则要13.7。[6]两者的差距可见一斑。从其成品上看, 前者以生产工艺简单见长, 多数零部件都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7]由此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1940年10月4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下令制造波波莎。11月, 造出25支样枪。12月3日, 苏联军械总局局长Г.И.库利克在提交政府的试验结果报告中指出:“参与试验的波波沙在自动装置运行、部件的稳定性方面表现良好, 建议取代波波德以装备部队”。12月21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国防委员会通过有关决议, 波波沙被用于装备苏军, 并将其命名为“波波沙-41”。[8]

苏联卫国战争非苏芬战争可比。从全局上说, 这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大比拼。从局部上看, 武器更新和生产上的角逐又是其中的一部分。应当指出, 苏军的大部分武器都具有组装简单、保养容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更可怕的是, 随着战争的进行, 苏联武器生产的速度完全可以弥补其消耗的速度, 德国则做不到这一点。苏芬战争成就了索米冲锋枪的声望, 苏联卫国战争则打出了波波沙的名望。

战时, 波波沙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其不间断的生产。它从1941年秋开始批量生产。1942年春, 波波沙工厂平均每天生产3000支冲锋枪。到1945年为止, 至少生产了500万支。[9]苏联地域辽阔的战略作用在战争爆发后充分发挥了出来, 它可以失之以西而得之于东。据统计:由于德国的突然入侵, 到1941年11月, 大部分苏联的煤炭、钢铁和铝的生产进入了德国占领区。然而, 德国人在他们挺进中没有获得多少好处, 因为苏军在他们撤退时摧毁了这些地区的设备甚至农作物。苏联人还将其大部分的工厂从侵略者手中转移了出来。工厂被拆除了, 通过火车运往西伯利亚, 并在那里重新组装, 1941年7~11月, 1523个大型工厂, 2500万~3000万工人东移。[10]第一个生产波波沙的厂家在苏联莫斯科州扎戈尔斯克市。[11]在1941年底疏散到维亚茨基耶波利亚内村以前, 这里是波波沙的主产地, 产量达到90000多支。1942年出现转折, 苏联各厂家向前线供应了150万支波波沙。苏德两军在冲锋枪的数量上持平, 之后, 苏军超过了德军。[12]大批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迁入维亚茨基耶波利亚内村。1942年中期, 这里在很短的时间内投产了两条主装配生产线, 每8~10秒就有一支枪下线并被送往包装部门。[13]持续的供应, 使波波沙成为“人民的轮盘枪”。波波沙有早期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式。前者采用“U”形缺口照门弧形座式表尺, 后者采用“L”形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自从它被配备到苏联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后, 步枪供应的压力开始减缓。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 即使“苏联士兵在镜头前展示他们的伪装技巧”时, 也“全都装备着常见的波波沙-41”。[14]苏联的盟国英国、美国也都有各自的冲锋枪品牌“司登”和“汤姆生”。英国的“司登”与波波沙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产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波波沙还为苏联赢得盟国的尊重。苏军战士阿日塔罗夫凭借其在奥廖尔保卫战中的突出表现, 不仅被自己的国家认可, 而且得到英国的嘉奖。他用的武器就是波波沙。[15]

第二个, 波波沙在战场上使用便捷。这个特点就连苏联的对手德国也承认。许多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士兵喜爱波波沙更胜于德国制造的MP40冲锋枪。虽然波波沙生产时的加工较粗糙, 但极为坚固耐用, 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使用。它能够使用71发装弹鼓, 也可使用35发装的箱型弹匣, 发射速度可达每分钟900发。[16]1944年, 被德军改装使用的此类枪械超过10000多支。[17]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波波沙移植到“相对平静”的苏联远东前线。[18]它的作用是为男女主角感情的发展做铺垫, 却让观众大饱苏式冲锋枪威力的眼福!也再次引发人们对二战往事的回忆。这可以从俄文资料中找到依据。苏联外贝加尔和远东前线陆军近70%的人员被编入步兵兵团。他们可以不断得到新式武器装备。比如, 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 步兵师拥有的冲锋枪数量几乎增加了20倍, 轻机枪数量增加了1.5倍。[19]由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诺门坎战役”的威慑, 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的意图。这就使得苏联避免了与法西斯阵营两线作战的境地, 在东线无战事的态势下全力放手打希特勒。波波沙首先在苏德战场上发威, 日本受此待遇要等到苏联对其宣战之日。

德国士兵喜欢用波波沙, 是德国“以战养战”的事例之一。除了德国是冲锋枪生产大国这个因素外, 苏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军事合作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战结束后, 遭受英法等国排斥的苏德达成了《拉巴洛条约》, 它一直维持着苏德在1941年前的关系。在拉巴洛条约的掩护下, 两国的军事联系得以加强。20世纪90年代公开的档案材料对被称为“拉帕洛方针”的说明, 涉及到了两国军事合作的细节。[20]双方对彼此部队的情况是了解的。麦克纳博等人指出:“与德国人试验MP38冲锋枪的情况一样, 苏联方面了解到他们的波波德-40不适合二战刚刚爆发时大规模快速生产的需要。随后就出现了重新设计的7.62毫米波波沙-41。”[21]德国冲锋枪亦是苏式冲锋枪的主要借鉴对象之一。因此, 两国战事起, 德国改造缴获的波波沙不会太费事, 它在无意之中为此枪做了广告。

苏联人民不会忘记什帕金的贡献。他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 (1945年) , 荣获过苏联国家奖, 还得到了列宁勋章、苏沃洛夫二级勋章、红星勋章和奖章。在世界冲锋枪发展史上, 什帕金本人留下了“简单即美”的设计理念。

波波沙应苏军反思苏芬战争、重视发展自动化武器之需要而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名声大震, 并且赢得对手的喜爱和盟国的尊重。战后, 波波沙在苏军中的地位逐渐被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取代。其主要用途由国内用枪转向对外输出, 继续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的需要。

欧亚大陆是冷战时期苏美地缘政治利益角逐的主战场。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对外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中, 依然可以找到波波沙的身影。在朝鲜, 它变成了“49式冲锋枪”;在中国是“50式冲锋枪”;1964~1973年越南战争期间, 越南出产了波波沙冲锋枪的改型枪“К-50”。在非洲, 一些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在使用这种枪。

摘要:波波沙前承苏军反思苏芬战争、重视发展自动化武器之需要;继之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名声大震, 并且赢得对手的喜爱和盟国的尊重;在战后本国武器装备升级中, 它以对外输出的方式继续服务于苏联对外战略的需要。由此经历了军事用枪到外交用枪的转变。

篇3:地牢“女奴”娜塔莎的3096天

当时我的父母已经分居,前一天晚上,父亲送我回母亲家晚了些,母亲大发脾气,说我以后再也不可以去见父亲了。所以第二天上学时,我决定惩罚她,不和她说再见,不与她吻别。然而走到大街上时,我开始哭泣起来。这时我看到两米外停着一辆货车,车旁站着一个男人,他直直地盯着我,眼神空空的,看上去仿佛迷了路,我甚至有一种想帮助他的欲望。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当我准备从他身边走过时,他一把搂住我的腰,将我扔进车内,接着驾车飞快离去……他命令我坐在车后的地板上。接着,我听到他疯狂地按手机号码,试图打电话。我知道必须和他说话,非常荒谬的,我竟问他鞋子是多大尺码,我记得有一档犯罪电视节目称,即使最微小的线索对破案也很重要,可他没有回答我。于是我接着问:“你想对我性骚扰吗?”他回答说:“你太小了,我不会那样做。我要带你到一个森林中,将你交给另外一些人,我们以后永远都不会再见面。”

我感到恐惧极了,因为媒体经常报道恋童癖犯罪团伙的事情。最后车停在一处松树林中,绑架者又打了一个电话,可能事情出了差错,他看起来非常惊慌和不安,对我说:“他们不会来了。”

他带着我来到另一个地方,并用毯子将我裹住像提包裹一样将我提下了几级台阶。最后我发现自己坐在了一个冰冷黑暗的地牢中,房间只有5平方米。

他问我需要什么,我说:“我需要一把梳子,一把牙刷、一管牙膏……”他拿起我的书包,我恳求他将包还给我,没想到他暴跳如雷:“你可能藏了一台发报机,你可能会用它来求救,你想骗我?没门!”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那是他有精神疾病的征兆——我成了妄想症患者的囚徒。

我希望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梦,所以当夜晚来临时,我恳求他像母亲那样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我甚至要求他给我一个“晚安吻”。而他从我的书包中找出一本书,给我朗读起《豌豆公主》的故事,最后,他吻了一下我的前额,然后离开了地牢。

第二天,我终于看清了他。这个绑架者给我带来了一些他的旧衣服、一把日光浴椅、一个电暖器、一个电炉烤盘,一个小烤箱,一个VCD机和一台电视,这些将地牢塞得满满的。他向我威胁说:“如果你表现不好,我就会将你绑起来。”他对我称,我父母拒绝向他支付绑架赎金,我已经被父母抛弃了。

当夜晚再次来临,他在地牢中一个不锈钢水槽前命令我脱下衣服,然后为我洗澡。他用毛巾擦洗我的身体时,表情就像在擦洗一辆汽车。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专横。他不允许我盯着他的脸看,我想站起来、坐下去,甚至说话,都必须得到他的许可。有一次他在一个书架上钻孔时,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在那块板上钻孔?”他立即对我咆哮起来,并将手中的电钻砸向我,我赶紧低头避开。

被囚6个月后,我恳求他让我到地面上的房间中洗个澡。他命令我跟在他身后,当我发现通向地面的门竟是用钢筋混凝土制造的时,我彻底惊呆了:我一直被密封在混凝土中间。

在我被绑架一年半后,他突然对我说:“你不再叫娜塔莎,现在你属于我。”他命令我选个新名字,从而彻底剥夺我的身份感。我选择了“比比安”。没多久,他告诉我他叫沃尔夫冈·普里克洛皮尔。当他告诉我名字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不会放我活着离开。

12岁时,我开始进入青春期,绑架者的行为举止变得相当怪异。当我从他身边走过时,他常踢我的小腿,还会对我进行一些较小的性骚扰。

从那时起,他开始把我带到地面房间中做家务。当我跪着干活时,他经常突然朝我的身体或小腿狠踢一下。当我痛得哭起来,他就会抓住我的脖子,将我拖到水槽边,将我的脑袋按进水中,直到我差点窒息失去意识。

普里克洛皮尔经常将我痊愈的伤口弄破。有一次他将刀扔向我,刀刃戳破了我的膝盖,我疼痛得几乎要呕吐起来。两年后,我学会了一种“消极抵抗法”,每当他准备殴打我,我就先用拳头打自己的脸,直到他叫我停下为止。15岁时,我两次用拳头打他的腹部,他的模样看起来有点吃惊。他开始更频繁地殴打我,有时候,我在一周内要被他殴打至少200次。每被殴打一次我都会在日记本上记下来,现在我还保留着它们。

在我14岁那年,我第一次被允许在地面房间中过夜。普里克洛皮尔让我睡在他的床上。为防止我逃跑,他用塑料手铐将我和他铐在一起。在铐着我同床而睡的日子里,他并没有对我实施性侵犯。这个频频殴打我,将我锁在地牢中的绑架者显然想着另外的东西:他只想有个东西可以抱抱。

15岁时,我可以在地面的房间中待更长的时间,不过,他却要我在任何时候都和他保持1米远,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他会大发雷霆。当我提起我的父母时,他也会暴跳如雷:“我就是你的家人——是我创造了你!”

他期望我是卑微的“女奴”。他对我说:“我是你的国王,你是我的奴隶。我一直想拥有一个奴隶。”

剥夺食物是他惩罚我的最有效方式,他总是对我说:“看看你,又肥又丑。”由于吃得很少,我的体重降到了不足38公斤,经常感到剧烈的胃痛。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明白,他是用饥饿让我保持虚弱和顺从。

他对我的头发也充满了“妄想症”。他担心警察在他家中找到我的头发,要求我任何时候都用塑料袋罩在头上,这让我的脑袋又疼又痒。当我抱怨时,他恼怒地说:“如果你变成秃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最后我用剪刀将头发全部剪掉。

虽然我瘦弱不堪,肋骨向外突出,手臂和腿上全是伤痕,但为了防止我逃跑,他要求我必须半裸着身体在房间中干家务。后来他允许我到他的花园中干活,但要求我连短裤也不能穿。事实上,我的身上从来都没有穿过完整的衣服。

一天下午,我请他打开一扇窗户,他立即朝我咆哮:“你想开窗户后就可以尖叫着逃跑对吧?”他拖着我来到前门,一边紧紧抓着我,一边将我推向门外,咆哮说:“你跑啊,跑啊,看看你能跑到哪儿去!”同时,他威胁说:“如果你尖叫,我立即杀了你!”

令人惊讶的是,一次我竟然从收音机中听到了我的名字。一名调查失踪人员的作家在电台中称,关于失踪的我没有任何线索,也未找到尸体。我当时只想喊:“我就在这儿,我仍然活着!”

从那以后,我知道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解脱:那就是亲手夺走自己的生命。我在14岁时就几次试图用衣服勒死自己。15岁时,我尝试用一根大缝衣针割腕自杀,后来,我将卫生纸放到烤炉上点燃,我想让地牢中充满烟雾,自己窒息而死。可是,当我被烟熏得咳嗽时,求生的本能却让我用枕头捂住了自己的嘴,接着我用湿衣服盖在了燃烧的纸上。

直到2006年8月23日,当我在花园中帮他洗车时,普里克洛皮尔有那么一刻转过身不再看着我,我终于找到了逃跑的机会。我立即撒腿拼命奔跑,寻找任何可以遇到的人……最后我逃到一户邻居家的花园中,那个邻居帮我报了警。在漫长的10分钟等待后,警察赶到了现场,从那一刻起,我终于结束了3096天噩梦般的地牢生涯。

编辑赵真

上一篇:老红军庆新中国60周年征文下一篇:沿途风景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