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2024-04-13

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精选5篇)

篇1: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附属小学

王玮玮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根据国务院侨办的指示,在大学统一安排下,选派我和陈建用老师,于9月9日到达积石山县开始对口“支教”活动。现将支教情况及感受与大家分享。

积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情淳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县内生活着保安、东乡、撤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个民族,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彩陶王就出土于该县安吉乡。9月20日,适逢当地开斋节。积石山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海拔高,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5%,年均气温5.2℃,无霜期只有133—168天之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于1981年,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1998年7月被确定为国务院侨办定点帮扶县。2002年在新一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又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我们是9月9日深夜抵达积石山县的。被安排在教育局住下。第二天逢教师节,全县教师放假一天。我们利用这天听取教育局领导介绍积石山的教育现状,了解积石山音乐美术教育的现状,根据局里领导的安排与负责全县音乐美术教育的徐老师进行培训策划。拟定培训目标以及实施方案。9月11日——15日,除了到各个学校听老师们的讲课,了解老师们在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设计培训方向外,我还接受了县文化局的任务,帮助指导县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演出的各个节目。安排好各个节目训练的时间,逐个进行修改和排练。工作时间比较长,基本上是白天到学校听课指导,晚上进行排练。通过几天的了解听课,我们了解了积石山音乐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许多学校无专职音乐教师

二、音乐老师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校音乐教学用具奇缺。没有任何配置。

四、音乐资源奇缺。老师们苦于做“无米之炊”。根据当地音乐教育现状,我拟定音乐教学计划:1.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用元素法让老师们很快掌握简谱读谱方法。再根据简谱对应学习五线谱。2.教学设计的培训:通过整个阶段——一个课时的规划教学,使老师们能系统掌握音乐教学的设计新理念。上示范课。3.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培训老师们合唱指挥、舞蹈编排、整台演出的策划流程等等。4.将自己积累的所有演出节目资料整理,资源共享。

16日开始,我们在县高关中学对县上100位老师进行了三天培训。第一天,我主要给老师进行了识谱训练,县上的老师对简谱线谱的知识了解不多。为了能在一天时间教会老师们识谱的基本方法,我采用了“元素”训练的法则。给老师们从形象思维开始着手进行训练。然后根据简谱再对应学五线谱。老师们感到并不难。一天下来,我出的二十条旋律片段,老师们基本上都能唱出来了。第二天,我主要对老师们进行课程的设计培训,通过阶段规划(六 年或三年)、学年(学期)规划、到单元规划、课时规划的讲解,采用的教学方法归类、上课模式的设计等等,老师们系统学习了设计音乐课的步骤和法则。上午的11点在吹麻滩小学100位学生和150位老师面前,上了一节示范课《爱的人间》。这堂课的精彩是我没有想象到的。上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听完这首歌想到些什么?一个孩子举手回答:我们应该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们给予关爱与呵护。另外一位同学答到:我们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心里充满希望,就能打败黑暗的魔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她的回答完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我的眼眶湿润了!孩子们是多么可爱!下午评课时,老师们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中途断电后我的应急处理使老师们懂得在课堂发生意外时老师应该有的镇定。第三天,我对老师们进行了合唱指挥的训练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过程的培训。积石山贫穷落后,开展音乐活动困难。最容易普及的就是合唱与舞蹈。根据这个特点,我对老师们进行了合唱与指挥、舞蹈编排的培训。老师们由此懂得起拍收拍的打法;各个拍号的指挥打法,合唱队组建与训练的关键问题解决。懂得了舞蹈元素与编排的训练方法。我带去了15个民族舞的成品视频与音乐。为老师们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提供可贵的资源。还将近年来优秀儿童歌曲及伴奏刻成光盘送给了每一位音乐老师。经过三天县上的培训,我取得了宝贵的培训经验。老师们在反馈表里都这样写到:这次培训为他们解决了大问题。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太短,建议在暑假再由王老师培训长一点时间。吹麻滩初级中学何延根老师还在反馈表里写了一首诗,送给我。诗中这样写道

从南方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暖风 把北回归线的春意和潮湿 带到大山深处

带到这块曾今布满荆棘和石头的地方

让这里饱受干旱威胁的禾苗伸出渴望的舌头深情的吮吸 你轻柔的语气让人感知母爱就在身边 你处置意外的能力让人懂得什么叫沉着 一次次浪般的鼓励 一次次火样的热情 你用文静阐释激情 你用动漫调动童趣

你把历史穿插在飞扬的旋律中 你把思想粘贴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到今天 我发现 你带来的不仅仅是风 风中还夹杂着带潮气的和弦

那可是用你的葫芦丝吹奏的爱的旋律。

在县上培训完后,遇到当地伊斯兰教信仰者的开斋节。放假三天的时间中我紧锣密鼓帮助各个单位将文艺演出的节目进行最后的联排整合。包括主持人的训练和化妆指导等等都就绪后,我们又开始了大河家保安中学的培训工作。有了高关中学的经验,我在保安中学的培训得心应手。比较顺利。

保安中学培训完后,我参加了县宣传部国庆文艺演出的彩排工作。为正式演出做好策划和所有环节的验收确定后,我们开始了别藏中学的培训工作。参加别藏中学这个点培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老师,给我的培训造成一定的困难,老师们积极上进、迫切求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当即调整教学内容,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老师们对这次培训反映很好,觉得实用、有效。别藏中学的示范课我改成了《茉莉花》,给予中学老师如何上好《茉莉花》一个典型精品案例。

我们在积石山一共进行了四个点的培训,培训人数300多人,课时84节。辅导县上节目15个。这一切进行完后,迎来了亲爱的祖国六十华诞和中秋节。中秋节一过,10月4日,我开始训练积石山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为我校胡军校长、叶勤书记到希望小学捐赠仪式准备节目。短短的五天训练,孩子们在捐赠仪式上出色的表演赢得了领导们的高度赞誉。除此以外,还配合慰问团先遣队到居集小学落实课桌椅的捐赠情况等等。

积石山支教结束,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里的一个月,我的收获沉甸甸的。收获一.农村音乐、美术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本人通过此次支教活动,细心收集各种资料,并尝试将其组合分析,希望可以大致的描叙所在地区的真实状况,让老师们更为真实的了解我们的农村音乐美术教育,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音乐美术教育,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解决所发现问题的思考。虽然我所在的地区具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的音乐美术教育水平,中国人九亿是农民,只有解决好农村的音乐美术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国家人口素质。我支教的积石山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许多家庭流传这样一句话:不读书慢慢变穷,读书立刻变穷。我曾经看到一个牧羊儿童,12岁了依然不上学读书。家长宁愿孩子在家放羊,也不让孩子上学。更不要说让他们收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了。在希望小学训练期间,我询问过孩子们:你们从小听音乐吗?孩子们回答到:从小爸爸妈妈都不给我们听。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许多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音乐的熏陶和训练。这方面素质与城市里的孩子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通过支教活动我感觉到物质支贫固然重要,而精神上的支持和观念的更新更为迫切。

二、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磨练了自己。我到积石山后被安排在教育局的一间不足四平方的房间里居住。房里除了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再无他物。一日三餐在教育局的灶上吃饭。早餐是一个馍馍,午餐是馍馍加一盘土豆炒辣椒。晚餐是一碗面片。对于在北方生活过的我,倒是还能接受的,而同去的陈老师是地地道道湛江人,饮食对于他,就不那么习惯了。最痛苦的,要属上厕所了。教育局里都是男士,二楼仅有的厕所是男士用的,我只能每次跑到后山的茅坑解决。刚开始那难闻的气味,肮脏的环境让我忍不住想吐,后来慢慢地习惯了。而到了乡里的学校上课,情况就更糟了。这一切让我知道:我的条件况且如此,乡下的老师们该是怎样的艰苦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磨练了自己,让自己懂得了珍惜。原来还没有什么感觉,这次支教才深深地体会到在暨大工作,我是多么幸福。

三.在教学中结识了一大批不计个人报酬,兢兢业业为祖国的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在保安中学,我认识了美术老师安吉平。安吉平老师34岁,为人忠厚老实。初为保安中学美术老师时,每月工资才180元。十几年过去了,工资涨到了450元。安老师始终如一日兢兢业业在保安中学任教,微薄的收入、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简陋的教学环境并没有使他退缩。多年来他取得了丰厚的成绩:油画作品《荷塘秋晚》参加“06全国美术教师美术作品展”并入编画册《中国基础教育》(美术卷),此书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作品《仨伙伴》人选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2005年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并获三等奖。所教学生考上兰州大学艺术系、西北师大艺术系。安老师在我们的整个培训过程中,始终为陈老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跟前跟后,由于陈老师设计的课程是书法和剪纸。大量的课后工作都是安老师默默去完成。当我们参观保安中学刚刚为安吉平老师建起的极其简陋的画室,我的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待遇安老师却培育出那么多的优秀学生。当我们国庆节致电给安老师,他正在带领弟子们刻苦训练,迎接明年高考。我深深为保安中学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喜,为自己能结识这样的老师荣幸!女老师马秀梅,在大河家韩陕家小学工作了10个年头,每月收入450元。去年刚结婚,在保安族中26岁才结婚的人是不多的,原因就是因为贫困。她在嫁到男方家后男方到了广州打工,她独自承担起赡养婆婆和故去的男方哥哥的孩子的重担。多方的压力没有使她有一点怨言,依然勤勤恳恳工作,尽心尽力顾家。积石山县有一大批这样的老师,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在微薄的的待遇面前始终如一地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

四.孩子们给了我很多的感动。在他们脸上永远有的灿烂笑容和渴望求知的眼神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在吹麻滩小学上示范课时,在座的一百位孩子个个专心听讲,非常认真。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求知的强烈愿望看到了他们心中对音乐是何等的喜爱和向往。在希望小学排练时,他们训练极其刻苦,每天训练六个小时。许多孩子从小没有接触过音乐,刚开始总是跟不上音乐的节奏,但他们不服输,腿疼了,肩酸了也忍住不喊疼,继续训练。一个个动作的反复纠正,一次次合乐时反复的练习。孩子们从来没有叫过苦。我总是买来孩子们爱吃的糖果给他们鼓劲加油。在10月9日的捐赠仪式中,她们取得了成功!胡校长和叶书记对他们的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全校师生为他们的出色表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五.见证了暨南大学的医生们为积石山的老百姓不辞辛苦连夜做白内障手术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华侨医院的医生们,为了给积石山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连夜作战,深夜里当他们走下手术台,我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他们的回答:医生应该这样做!这朴实的语言震撼着我的心!画面上的这位妇女已双目失明一年,一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华侨医院的医生们 为她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灿烂的明天!她连连道谢:谢谢恩人,谢谢恩人!我用相机记下了这感人的一刻,记下了华侨医院的医生们感天动地的爱心!

六慰问团在百忙中的捐赠活动让我深深感动。10月9日,校领导几个部门领导组成的慰问团,亲临积石山举行捐赠仪式。当捐赠物资发到孩子们手中,我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正是我校领导把支教工作做到实处、把国务院侨办的精神贯彻到底,才使得积石山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务院侨办张司长说:暨南大学不愧是扶贫先进单位!在10月10日,我跟随慰问团下乡送温暖。为积石山贫困家庭带去慰问团的关心与爱。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激动不已,心中感触:人间自有真情在!

以上所谈,是我在支教一个月中所做所想,这是我一生的财富!衷心感谢大学领导的信任与关怀,衷心感谢工会领导对我和孩子等等关心。衷心感谢附中领导与老师们对我儿的教育,让我以深深的一躬感谢附中的老师们对我儿的关心呵护。这点点滴滴都激励我为附小争光!为暨南大学争光!谢谢附中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祝愿你们:幸福!安康!

2009年10月

篇2: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主办单位:积石山县教育局承办单位:积石山在兰学生联合会

兰州交通大学爱心社

2011年11月10日

一、活动意义:

有一段感情,我们渴望,那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向往;有一种感动,我们拥有过,那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向往;有一种感动,我们拥有过,懂得了温暖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在亲人、老师、朋友的帮助下来感悟人生的真谛。让大学生为他们的单调童年描绘更绚烂多姿的一笔。利用大学生的知识资源服务社会,提高山区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水平,丰富小朋友文化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对其人生价值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准确的引导作用,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大学生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并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

二、活动目的:

我们要通过有限的支教时间,不仅帮助山区渴望求知的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他们的以后人生态度更加积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活动主题:用心灵传递关爱,用知识改变你我他

四、活动时间:2011年寒假

五、活动地点:积石山县某小学

六、主办单位:积石山县教育局

七、承办单位:积石山在兰学生联合会兰州交通大学爱心社

八、活动准备:

1.与支教的小学进行沟通,协定并征求支教学校的意见。了解受支教学校的设施和环境,以及需要我们重点支持的方面。

2.开展“支援贫困教育,传递祖国关爱”为主题的募捐活动

(募捐物品:科普读物,大学的生活照片,世界各地的建筑照片,成功人士的通俗易懂故事等)

3.对志愿者进行支教培训以及相关“注意安全事项”的传达。支教负责人员事先准备好活动的内容。参与这次活动的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筛选,培训。切实保证支教教学质量,做到进行支教人员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坚持在完成本次支教任务的同时做到“安全第一”。

九、活动主要形式:

这次的交流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熟悉我们志愿者,以方便接下来的支教活动,同时也要志愿者了解到学生的一般情况,以方便我们制定更好的计划。由于这次的交流活动,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所以我们的支教活动将在教室中进行,我们的初步计划如下:

1、励志教育:

互动:学唱励志歌曲

学习英文励志短句

让孩子们提问他们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以及问一些有关他们对大学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向他们展示我们带的照片。

2、理想教育:

讲述:讲述出身清平的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以故事为主,再提问他们听后这些故事的感想)。

互动:谈论孩子们的理想,让孩子们展出并铭记自己的理想

3、陶冶情操:

互动:1.通过面对面的慢的的说话方式,纠正他们普通话的发音,比如绕口令等,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活跃气氛中来,尽量每个学生都得到鼓励。

2.现在社会,英语很重要,所以我们这次的支教活动也根据这些时代特点,让学生们跟着我们或语速合适的录音读英语,让他们发音准确。

4、安全知识教育:

自然灾害我们无法战胜,所以我们必须掌握逃生的技能,小学生虽然说一直在学习上减压,但根据中国现行的教育,对安全知识的教育还是欠缺的,我们的支教活动也应该借此机会,通过我们一边玩一边给他们灌输逃生技能和灭火器的使用等。例如地震,台风等等。

5、游戏

1).猜成语

1)主持人事先在四张白纸上写一组成语,把学生分成几组,一人演示,一人猜,多者胜

2.)打乒乓球。

3.)拼英语单词。

4.)我们将准备画板,便利贴,布置好画板,让现场的小学生们写上祝福语以及他们的希望粘在那画板上,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志愿者的用心以及给他们无限的希望。

5)、唱歌。

十、后期工作:

1、完成支教报告总结与活动的后期宣传。

2、考虑建立长期联系,尽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实践基地,将支教、活动长期化、稳定化。

3、总结大会,总结活动的经验和不足,述说自己执教的感想和以后支教的建议。

十一、准备工作:

1、志愿者需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授教科目,并认真准备授教资料(例:教案等)

2志愿者需带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充足的资金。(因为此次支教为冬季,提醒大家多带御寒物品)

3、志愿者需准备自己此次支教想达到的目的,以便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不会发生慌乱。

十二.活动目地及意义

⒈利用大学生假期时间,为积石山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变添砖加瓦;

⒉发动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并投身于地区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改变仅以教学单位和教育部门参与教育工作的现状;

⒊通过各方面的宣传,争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山地区教育中(资金、技术、人才等);

⒋建立农村贫困学生档案,搭建一个长期互助的桥梁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这种关系;

⒌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西部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外界反馈,以便让有关部门提早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⒍促进大学生与农村教师学生的交流,使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取一些初步的教育经验,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通过支教志愿者,让山区的孩子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识和信息,也是当地山区的老师们给予教学方面的交流。

六、活动安排

⒈队员选拔:

通过活动组织方发布招募信息,由志愿者自愿参加,并填写“‘服务山区教育,爱心照亮希望’2011年寒期爱心支教活动志愿者申请表”发送到945086310@qq.com。对队员进行选拔,选出素质良好、身心健康,热爱志愿事业,心存善心,具有扎实知识的志愿者。

⒉队员培训:

组织方对队员通过进行相关知识的专项培训,部分地区由我们的以往志愿者进行交流,传授相关经验,让他们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和教育现状,并能够处理一般的突发事件等。

⒊活动安排:

①在当地进行支教活动,教授相关文化课、环保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课程,主要发挥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②入户调查,与当地老乡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看法,以及相关政策在当地的实施情况,以便完成相关论文的书写;

(特别提示:本次暑期爱心支教活动将首次加入实践论文的书写,对于优秀论文将予以发表!)

暂定论文题目:1.远程教育系统在贫困地区的应用现状

2.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③详细了解相关孩子的家庭情况,对于家庭特殊的孩子进行当面资助或进行后续资助;

④建立农村贫困学生档案,搭建一个长期互助的桥梁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这种关系;

⑤准备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与当地群众联欢,给他们送去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快乐,让他们过一个难忘的寒假;

⑥对于没有图书室的学校,我们将援建“爱心书屋”,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

⑦根据讨论决定的论文题目,调查掌握一手资料等。

七、费用问题

各项费用由志愿者自理。

积石山教育结构仍不合理,基础教育(包括少数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不能协调发展。积石山基础教育靠国家专款与地方教育经费支持,虽已实行了“两免一补”,“三包优惠政策”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由于“学而无用”的观念,群众求学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基本由地方创办,但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实际,重学历,培训时间长等问题,使之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发展举步维艰;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积石山地方院校力量薄弱,水平有限,对本地经济的辐射作用不明显;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由于积石山地广人稀,农村条件差,农村和乡镇学校发展困难重重,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不合理结构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积石山地区对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相对落后。我国的贫困人口和农村人口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虽然国家对凉山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大,实行“两免一补”和众多的扶贫开发项目,但由于经济原因和观念落后,对这部分人的教育相对落后。许多来自边远农牧区的孩子,由于贫困,他们在心理、学习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学习虽然用功,但进步不大。另外就是残疾人,由于自然及人为原因,山区残疾人口较多,适龄教育青少年中还有不少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也就几乎失去了摆脱贫困与弱势地位的机会。其他弱势群体还包括长期失业者及其子女、民族贫困人口、女童等,他们在凉山人口中的比例很大,对他们教育的落后是西部人口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还制约了积石山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需要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投以更多的关注。

另外,积石山教育还存在着师资匮乏、乡村教师素质不高、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内容与西部经济社会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积石山教育前天和昨天积累的问题,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后的明天要消灭的问题。

相比一些发达地区,积石山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有着更能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才学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一点事情,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和价值。

篇3: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1 黄牛改良工作现状

积石山县17个乡镇, 据调查, 牛存栏量达到2.8352万头, 其中:基础母牛1.558万头 (黄牛1.173万头, 牦牛0.315万头, 奶牛0.1130万头) , 出栏0.9万头;建成冻精配种站16个;从事奶肉牛人工授精配种人员38人, 其中大学以上5人, 大专29人;每个冻配站平均年授配母牛562头, 最多1622头。养牛现状及牛群结构统计表、冻精、液氮供应情况统计表、肉牛产业化生产情况统计表、冻配站点建设情况统计如下:

经过三十多年的黄牛改良工作, 当地黄牛肉用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据测算用荷斯坦 (HS) 、西门塔尔 (XM) 、利木辛 (LM) 、南德温 (GGLG) 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 初生重达到35 kg、40 kg、37 kg、38 kg, 而当地黄牛初生重只有19 kg, 12月龄体重荷斯坦杂种185 kg、西门塔尔杂种212 kg、利木辛杂种208 kg、南德温杂种210 kg, 当地黄牛只有126 kg左右, 杂种牛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地黄牛。

2 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加强组织领导, 分级负责, 落实责任

近年来, 积石山县草畜产业摆在了产业富民的首要位置来抓, 立足玉米制种提供大量秸秆等饲草资源优势, 积石山县畜牧部门高度重视黄牛改良工作, 把其作为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 为切实抓好积石山县黄牛改良工作, 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并制定《黄牛改良实施方案》, 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 做到了责任明确, 措施有力。县畜牧局负责本县的冻配点的设置、许可证的颁发, 县畜牧站负责本县的冻精引进、液氮供应和冻配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等具体工作, 各冻配点制定《黄牛改良工作制定》。

单位:头

统计单位:头 (只)

单位:个、万头

2.2 统筹规划, 优化布局

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黄牛改良, 经历了“引进、突破、推广、普及”等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畜牧科技推广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相应的经历了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常规技术、实用技术到现在的综合应用发展阶段。

2.3 大力宣传黄牛改良的效益和有关知识, 充分调动农民的品种改良积极性

技术人员对农民耐心宣传, 因势利导, 让广大农民认识到改良牛生长快、个体大、产肉、产奶量多、质量好、价值高、效益好等优点, 使农民看到改良后的牛的价值, 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 以此激发广大农民的改良热情。

2.4 注重技术培训, 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为扩大冻配技术服务覆盖度, 每年派冻配人员及农民参加黄牛冻配技术培训班, 另外, 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黄牛改良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配合。将冻配员的联系方式在本区域内公布, 做到随叫随到。冻配员深入到养殖场 (户) 进行黄牛改良, 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做到技术操作到位, 摸底调查到位。

2.5 依法监督、规范管理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一项覆盖面大、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效益明显的畜禽良种工程之一, 需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为保证黄牛改良工作有序开展, 畜牧部门从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办理、牛改点布局、品种改良计划的制定入手, 采取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制定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条件的牛种改良规划, 据此依法监督, 规范化管理。一是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做到规范操作。采取定期培训和到配种站指导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对冻配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围绕产业开发, 积极引进新品种, 开展三元杂交试验示范工作, 有效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定期深入各配种站进行督查、评比、表彰奖励、加强交流、规范改良行为。

3 黄牛改良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冻配技术有待提高

冻配员技术不够过硬, 复配率较高, 从而影响黄牛改良工作开展。

3.2 基础母牛饲养管理工作依然滞后

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饲养管理任属粗放, 以冬春季节母牛补饲为主, 基础母牛饲养管理工作滞后, 使冻配工作受到影响。

3.3 牛改经费短缺, 投入不足, 设备陈旧

近年来, 国家对黄牛改良没有专项投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虽然黄牛改良所需的优良冻精、液氮国家补贴, 但配种器械和交通、通讯等费用不断涨价, 牛改成本不断增加。

3.4 改良队伍不稳定, 队伍出现了断层

由于黄牛改良工作苦、脏、累, 且正常的卫生保健津贴及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黄牛改良工作收费困难较大, 一些老同志因年老体弱, 已不适应继续从事黄牛改良工作, 而缺乏年轻的畜牧兽医队伍, 从而造成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牛改范围缩小, 技术人员青黄不接, 呈现后继无人的状况。

此外, 杂种公牛配种没有彻底根除, 本交滥配现象严重, 对冻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4 建议和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

黄牛改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其环节多, 技术性强, 且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 需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应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种畜禽管理条例》, 严格杜绝不合格的冻精流入市场, 采取有力措施, 对不合格的杂种公牛要强制去势, 对未发证的配种点依法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有效制止乱交、乱配, 全面推广细管冻精授配技术, 将黄牛冻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化。

4.2 加强宣传力度, 强化技术培训

通过科技宣传, 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黄牛冻配的优越性,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黄牛改良工作顺利开展。同时, 针对引进品种较多的现状,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鼓励开展科技攻关, 请教省内专家, 制定出适应本区域特点的育种方案, 明确改良方向, 培育新品种, 完善良种牛繁育体系, 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

4.3 创新机制, 为黄牛改良提供服务

由于科技进步, 胚胎移植等新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进入商业化推广应用阶段, 黄牛改良工作已处于“普及”的阶段, 该发展阶段以综合应用为主。必须创新机制, 转变观念, 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等措施, 争取综合配套和牛肉产品加工类项目, 加大黄牛改良工作力度, 发展外向型畜牧业, 提高牛犊及其产品附加值, 调动养牛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乡 (镇) 冻配站的陈旧设备进行更新, 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施, 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为从事黄牛改良人员提供服务。通过依法规范管理, 实行个体黄牛配种员, 按市场规律降低成本, 参与牛改工作, 解决后继无人之忧, 推动黄牛改良工作步入新台阶。

4.4 抓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配备, 提高配种质量

篇4: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一、民族关系的现状

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活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稳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积石山境内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先后有羌、汉、羯、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等民族,有的长期居住,有的过往匆匆。元明清以后,境内民族结构逐渐形成了今天回、汉、保安、东乡、撒拉、土族等民族杂居的格局,还有少量因工作和姻亲而入住的藏、蒙古、羌、维吾尔、彝族人,其中保安族是积石山县特有的民族。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238876人中,保安族15701人、东乡族20110人、撒拉族9022人、汉族110948人、回族76120人、土族5650人、藏族1245人,其他少数民族8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6%。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积石山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共同创造了积石山今天灿烂美好的生活。民族关系得到空前发展,自治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平等地位,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扶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对各民族干部群众 进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目前全县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1988年4月,10月,自治县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民族关系方面曾经发生的事件(包括新闻媒体、经济利益、宗教信仰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民族关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违反民族、宗教政策,丑化和歪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在全国其他地区时有发生。但我县建县以来到现在还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件。

三、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融恰程度(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利益、心里等方面)

四、现阶段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引起的矛盾。宗教与民族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息息相关,各民族为了保护和宣传自己的宗教信仰,对其他民族的宗教进行反驳、贬低,从而引发出民族问题。二是清真食品不清真引起民族间的矛盾。清真食品是近年来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东乡、回、维吾尔等民族都食用清真食品,而有些人却 视经济利益高于民族利益,将一些非清真食品说成是清真食品来蒙蔽和欺骗少数民族群众,造成民族矛盾。三是受周边民族地区的影响。一此周边民族地区的反动势力,不但在当地歧视和打击外来务工的其他民族群众,而且还利用各种时机在各民族中大力宣传反动思想,影响和破坏民族关系,造成民族矛盾。

五、我县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经验和做法:

1、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1979年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1981年9月30日在县城吹麻滩举行了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1991年5月3日,《县自治条例》经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施行。自治县成立后,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代表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其他民族代表所占人口的比例,历届县人大主任、县长均由自治民族干部担任。自治县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限内,自主地管理地方财政、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照顾政策,扶持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各级各类学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学生降分数段录取;规定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干部群众除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之外,州庆放假一天,开斋节放假三天,古尔邦节放假两天;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男20岁女18岁;计划生育方面对少数民族有可生二胎、三胎的放宽照顾。贯彻落实民族自治条例,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优秀中专青年干部,使各级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体结构有了明显 的改善,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两个文明建设的 中坚力量,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表彰活动。宣传教育是统一思想认识和推动工作实践的有力武器。积石山县委,县政府每年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认真安排、精心部署,并且以每年的五月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日常宣传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使“四个维护”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团结,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为使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使创建的意义、目标、任务家喻户晓,我们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宣传途径,制定详细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宣传方案,广泛动员,深入宣传。一是发挥宣传月活动在整个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发动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在县城及各乡(镇)主要街道悬挂横幅4555条,张贴标语17149张,办黑板报2238期,开设宣传栏1758期。在临大路、吹桥公路沿线制作永久性、大型宣传牌149面,在省际长途汽车、个体出租车等流动宣传载体张贴宣传标语250多条。集镇宣传249次,印发创建工作简报58期。二是多次开展创建活动有奖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收到有效答卷达12400多份,先后有195名个人和10个组织集体受到奖励;有奖征文活动收到有效作文186份,对优胜者给予了表彰奖励。三是在县有线电视台开办创建活动专栏,播出节目累计225期,同时向省、州媒体选送各类新闻稿件160多篇。四是广泛开展典型评选活动,建县以来我县已有62集体和193名个人被国家、省、州、县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五是加大了培训工作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107期,参加人员63529人次,散发宣传资料272695份。六是开展以“三下乡”活动为主的“主题宣传周”、“主题宣传日”,如2007年宣传部、创建办牵头在大禹广场组织卫生、计生、农办、科协等19个单位开展了科技知识宣传、义务就诊、农业科技知识咨询等为主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日”活动,20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此次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00多份,发放药品328盒,义务就诊群众94人;2007年全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我县大禹广场隆重开幕,来自州县宣传部、科技局、科协、林业局及解放军第七医院、州中医院等20多个部门的近200多名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各种宣传咨询活动。展示科普挂图、宣传版面352幅(块),展示实物样本380种,发放科普资料4.3万余份,义务看病730多人次,接受了近1.5万多名群众的咨询;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民委组织实施的全省“千台大戏送农村”慰问演出活动中,省民族歌舞团分别在银川乡、铺川乡等7个乡(镇)演出达8场(次),观看演出人数达7.5万多人(次)。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创建宣传活动内容,使民族团结宣传更加贴近各族群众生活。1982年、1986年、1996年,积石山先后召开了全县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对冶忠贞等20名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4个先进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同时,从建县初到2009年,陕成义、马克斌、马继梅、马文科、马丽云等193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吹麻滩中学等62个 先进集体受到了中央和省州县的表彰。1988年4月,10月,自治县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3、民族宗教工同步作协调发展。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宗教问题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计。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始终坚持党对宗教的领导,坚决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通过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创建、“五个一”活动等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宗教工作机制,加强对宗教工作依法管理,使民族宗教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网络组织机构,为各乡镇配备的22名民族宗教专干,利用县、乡、村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民族宗教专干时时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传递到宗教工作前沿,充分发挥宗教教职人员在信教群众当中的号召力和媒介作用,把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政策和法律法规上来,为进一步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为依法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在宗教场所制作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的题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挂牌,把《宗教事务条例》、清真寺基本情况、管委会成员、各项规章制度和和“五个一”情况全部上牌管理,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三是扎实推进宗教场所争“星”创优,按照六项星级内容(一是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二是民 主管理,寺务公开;三是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四是团结和睦,维护稳定;五是开展自养,减轻负担;六是卫生整洁,美化环境),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办法,借鉴以往经验,严格按照“场所申请、乡镇申报、宗教局、创建办审核把关,领导小组审批”的程序。累计评选出星级宗教场所81处,其中三星级43所,四星级28处,五星级10处。四是在宗教界开展以“帮扶一个特困户、救助一名失学女童、制作一个宣传牌、栽植一片民族团结林、演讲一次团结进步的瓦尔滋”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中,累计帮扶群众1682户,帮扶资金物品计23.218元。救助适龄困难学生1618名,其中男1048名,女570名,救助资金30.74万元;栽植公益林26911亩,56.61万株;立宣传牌1663块;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267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8.16万人(次)。

4、多途径实现扶贫济困的“321”结对帮扶。“321”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使得全县回帮汉、汉帮回、山帮川、川助山的感人场面不断涌现,各帮扶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进村入户,认不同民族的穷亲戚,按时足额完成帮扶任务,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目前全县共累计结成帮扶对子16472对,帮扶资金及捐款64.173万元,捐物折价119.237万元。并注重帮扶活动的实效性与多渠道,把帮扶与计划生育、帮助困难学子、“送温暖”等活动紧密结合,收到很好的帮扶效果,真正把帮扶款物用到了扶贫济困工作的刀刃上。实现计生户帮扶240户,参与帮扶县级干部175人,科级干部4116人,一般干部16472人,受益贫困人口71603人,救助困难学生18237 名。“321”帮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受到了教育,增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5、开展文明村、文明农户评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县根据实际,结合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开展“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五年来,累计评选“星级文明户”6580户,其中十星级225户,九星级418户,八星级1500户,七星级2080户,六星级2357户;评选“文明村”36个。

6、坚持矛盾排查调处,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我们把及时排查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作为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把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作为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全县上下广泛宣传“稳定是福、**是祸”的思想,教育各族群众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坚持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联心。各宗教场所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认真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成立了民事调解组织。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教育和鼓舞各族干部群众。如2004年在县影剧院隆重举办“临夏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报告团积石山县报告会”,我县推荐度县公安局干警远赴西藏阿里追捕逃犯的事迹在全州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整合治安资源,提升群防群治和社会治安防范管理体系的水平,2008年实现了创建“平安积石”目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县,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创 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对做好今后民族关系工作的意见,建议。

1、宗教活动场所在开展教务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力度,就我县而言,宗教活动场所遍布各地,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最有效的前沿阵地,利用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威望和号召力进行宣传,群众容易接纳;

2、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关系及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习俗等,认真搞好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清醒认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明确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

3、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工作部门作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发生的问题时,要始终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建立预警机制,定期排查存在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事发当地。

4、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表彰活动,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教育和鼓舞各族干部群众。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经常性地开展民族工作执行情况的大检查。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素质低,农民工外出务工时经常遭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存在民族偏见,挫伤民族感情,引发不安全因素。

积石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

篇5:积石山支教汇报报告

近年来,我县农业工作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围绕破解群众增收难题,按照“稳粮保供给、扩经促增收、产业创特色、良种奠基础、科技促丰产”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两带三基地”(在干旱山区建成旱作农业产业带;在山阴地区建成膜侧油菜产业带;在二阴地区建成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半干旱山区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川水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物资投入力度,采取了更加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等种种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努力增加粮食产量,我县的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全县旱作农业推广情况

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广普及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破解群众增收难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点睛之笔,把做好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中谋划,融入农村发展的主题中实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旱作农业48.005万亩,累计增收粮食9.29万吨。2012年,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把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作为前提,在2011年9月份就下达了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指导计划,将旱作农业、膜侧油菜、脱毒马铃薯种植等重点农业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到各乡镇,对全县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6.9(包括复种)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7.8万亩,完成旱作农业推广16.1万亩,其中秋覆膜5.2万亩,顶凌覆膜10.9万亩,玉米13万亩、马铃薯10万亩、小麦4.5万亩、小杂粮0.3万亩,比上年增加1.9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09万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播种面积6万亩,总产1.49万吨,比上年增长1%;实现农业总产值4.93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2.52亿元,比2011年增长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570元,比2011增长13%。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每年组织各乡镇现场观摩,对比分析效益,用事实教育群众,用典型引导农户;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实地观摩,加深印象,让他们多做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采取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制作板报、播放专题片、田间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

二是抓紧及早着手。始终强调推广工作要早着手、抓开局,先人一步、争取主动。去年秋收以后就着手谋划今年的推广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地块,并组织完成秋覆膜5.2万亩;今年春节后,抽调150名技术人员,组成17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及早开展整地、施肥、耙磨以及地膜订购、分配等前期工作;同时,抢墒保墒,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顶凌覆膜任务10.9万亩。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859万元,通过向群众免费发放地膜的方式,引导群众逐步接受这项技术。2008年,全县在这项技术中的投入达177.2万元,其中县级投入44.3万元;2009年348万元,其中县级投入87万元;2010年990.4万元,其中县级投入247.6万元;2011年1036.8万元其中县级投入259.2,今年,县财政已经落实补贴资金322万元。近两年来,群众基本上都尝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来的“甜头”,对这项技术普遍都能接受,种植全膜玉米已成为群众的自发行为。

四是强化机械耕作。农业的发展,最重要依靠科技来支撑。因此,在推广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购置利用。2012年,全县共投放农机具850台(套),受益群众1350户,其中中小型拖拉机61台,旋耕机械53台,覆膜机300多套,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每天能覆膜20亩,相当于2个劳力20天的工作量,不但覆膜速度快,而且整地、覆膜、施肥、种植“四位一体”,有效提高了覆膜质量,解放了劳动力,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五是加强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提出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带头”,既县委常委带头、“四大班子”成员带头、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带头,县委各常委入驻乡镇,蹲点指导,有力促进了推广任务的落实。

三、通过旱作农业在我县的推广发展实践,取得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在推广旱作农业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农业工作,省农牧厅、州农业、县上分管领导等领导多次深入到我县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我县旱作农业推广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县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资金支持是载体。农村群众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群众生活总体上都比较困难,生产资料购置能力普遍不足,发展现代更是缺少资金,通过项目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群众基础是关键。群众是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者。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讲解和效益对比,尽最大可能让群众见到农业新技术、新措施带来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群众主动和愉快地接受农业新技术,接受政府的各项推广措施。

四是政府推动是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每一项农业科技的推广起初阶段都比较艰难,都会经历宣传引导、逐步认知、普遍接受、进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政府的强力推动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五是技术服务是保障。在旱作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一篇:童谣教学计划下一篇:做帐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