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导游词

2024-04-15

张谷英导游词(通用6篇)

篇1:张谷英导游词

转贴】张谷英村导游词 是这个吗?希望对你有用!^_^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屋场”的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隶属张谷英镇,地处幕阜山脉,是以明洪武年间迁入始祖名姓而定。村民繁衍至今已26代,目前村里所居2600多人,均系迁入始祖后代。上下600年聚族而居堪称一奇,而张谷英大屋,更是传统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含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0多条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势延绵四华里,呈丰字形布局。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当大门(龙头)、王家煅(龙身),上新屋(龙尾)。

现在大家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大门,前面的这条溪流叫玉带河,它像一条玉带环绕古村。当大门是建筑群的“龙头”,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张谷英的第8代孙思男公始建的,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大小堂屋和天井各24个,住房422间,整个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正前面田里的天然巨石就是“龙珠”,小溪上“八”字形的石桥就像平起的“龙须”,通往小溪里的5个石级是“龙齿”,当大门就是“龙口”。从“龙口”进来,在两道石大门中间有三条麻石并排铺成的路是“龙舌”,也叫“过厅”,相当于“官道’,专供车、轿进出。在“龙舌”的两边各有一水塘,就是“龙眼”,起消防作用。

进入第二道门,布局为“上下五进”,即有五重天井、五个堂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排水”功能,有了它,新鲜空气从天而注,改善了通风条件;在排水方面,几百年来,张谷英村遭受过无数次的大雨洪灾,但天井从未出现过因渍水堵塞而成灾的现象。考古专家公认这是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谜——神秘的下水系统。采光、排水,这堪称建筑群的“两绝”。

屋梁上的四角雕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金菊、冬梅花,这些雕刻笔画简练,线条清晰流畅,颇具明代风格。

这里天井没有井台,但井壁上雕有十二生肖,左边雕有太阳,右边是月亮,它表示阴阳结合,男女平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代表了人们对“人人平等”的向往。在天井正中有一个圆孔,是“日规”,原来在圆孔里竖有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标有刻度,在有阳光的日子,太阳照在哪一个刻度就表示什么时候,在那个时候就是根据这个推测时间的。

张家大屋一大特点是巷道多、深。它有三大作用即通风、防火、交通。因为整个建筑群没有一颗铁钉,通过巷道隔墙可起到防火作用。整个建筑群有这样的巷道60多条,最长的有74米,通过这些巷道,“晴不曝日,雨不湿鞋”,随便从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它既起分割又起联系的作用。

大家现在所处地方叫横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一般纵向做几“重”房子以后,再向两边扩建横向发展的叫“横堂”,整个建筑群是由100多个横堂组成的,每一个横堂都是三“重”,面积是相同的,都是168平方米,共12间房子,而且每一个横堂都有神龛。房子一般是两层,上层为木结构,是小姐住的闺房,下面是砖结构。每一个堂屋都有门,门关起来就是一小家,打开就是一大家,都可以相通。

现在请大家上龙形山看看全景,站在龙形山的龙头上,张谷英村的风水就尽收眼底。这里四面环山,树木葱茏,大屋依山傍水,正对面的山峰是文笔峰,左边是狮形山,右边是象形山,叫“狮象把门″,从风水学上讲“狮象把门”能“聚风聚气”。看这龙形状的古建筑群是屋脊连屋脊,天井连天井。正前面的就是刚刚看过的“龙头”,是明代的建筑。现在将要去看的是清代的“龙身”部分。

王家塅位于龙形山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是张谷英的16代孙云浦公建的,建筑面积9474平方米,横堂天井分布各21个,有房屋468间。房子的结构是“丰”字形,大门是另外起的,有侧门与主体建筑相连。第一道门是“龙口”,“龙口”进来是“龙眼”,中间是“龙舌”。在这里可以看到类似岳阳楼的盔顶山墙,最前面的叫“青龙朝阳”,下面狮子头露出来的地方叫“双狮出洞”,左边的叫“双龙摆尾”。第二道门两边对称的门框是一通到底的,两条巷道叫“双龙出洞”,按这里的规矩是东边进西边出,当官的由中门出入。从第二道门进来,房子的布局是“三井四进”,中间有保存完好的中门槛。这中间的门槛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在那时讲究门第观念,门槛的高低表示官位的高低,一般的人是走两边的。中央电视台拍《日出东方》(第二个堂屋)和《毛泽东和他的乡亲们》(第三个堂屋)在这里拍过。

上新屋位于龙形山尾,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谷英的16代孙张绪彬始建,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有房屋172间,具明清时期庄园建筑雏形。布局是五井七进八横堂,呈井字形结构。整个建筑群不尚奢华,大同小异,虽经数百年却保存完整,可以想象中国传统伦理、宗族观念对于一个大家族团结、和睦所起的维系和规范作用。

这里是“百步三桥”,就是在一百步内三座石桥横跨渭溪河三次。据说此三桥也叫张谷英桥,因为三桥共有九段,每段三块条石共二十七块大条石构成,正应张谷英老式笔画数。

所有来这里游览过的客人和大家一样,都觉得这个古建筑群是一个大型建筑艺术博物馆,是民间艺术的园地,同时也是一座大型迷宫。先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设下许多不解之谜。如为什么张谷英村人繁衍数十代,历经几个朝代,600多年而群居不散?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下水道不堵塞,而水又流向何方?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构造没有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为什么在殡葬礼仪隆重的农村,惟有张谷英村埋死者不择时辰日期?为什么张谷英村抬死者埋葬时,头在先而脚在后等等?希望各位有识之士能破译这些谜团。张谷英村还是一个养在阁楼上的大家闺秀,她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还未被世人揭开。2001年7月她已正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各级政府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着手恢复、保护、建设、开发张谷英村。张谷英村不仅有这座博物馆式的迷宫,在她的周围,还有许多似九寨沟、桂林、张家界等风景区的山水景色,也正在开发之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张谷英民俗村!

[简要介绍张谷英民俗村]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属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距离长沙、岳阳分别约150公里和70公里,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曾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现住有658户,2169人,全部是张谷英的第26、27代子孙。族居在这座迷宫似的古屋里,谨守着先祖“识时务、顺天然、重教育、兴礼义”的遗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几百年,世传不衰。

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至今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考古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张谷英村为汉族聚居群落。整个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成。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清代两次续建。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其最大特点是排水设施完整,采光、通风、防火设施完备。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村人以读书为荣,以不识字为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科举时代曾有进士1人、举人7人、贡生6人、贡员1人、佾生1人、庠生45人、太学生33人、当代大学生240多人、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书,也精武术。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目前,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村落历史]

500多年前,风水先生张谷英为了谋生,携一家老小从江西一路西行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乐土,便在这里兴建住宅安了家。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便形成了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屋脊、天井接着天井的大屋场。张家的后世子孙便以其始迁祖的名字命名他们的住地为张谷英村。

[村落布局]

张谷英村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以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河。大门门楣上有一幅太极图,为全族人保平安、佑富贵之意。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它们寓意龙的两只眼睛,既用来防火,又壮观瞻。屋场内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沿途可以通达各家门户,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高达10余米。墙高且厚,宜于防火,称为风火墙。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曾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为汉族聚居群落。整个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成。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清代两次续建。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其最大特点是排水设施完整,采光、通风、防火设施完备。[主要建筑]

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

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可以说,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由无数个“井”字组成。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天井

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

民俗民风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内人团结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压附近异姓邻居,与邻村人关系友善,互相帮助,许多老人主动帮助年轻人照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白天劳力出工后,屋场里也没有关门闭户的现象。

张谷英村人以读书为光荣,以不识字为可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科举时代曾有40多人取得过功名。近年来则有85人从大专院校毕业,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诗书,也精武术,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历史概况]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张谷英古村落位于湖南省岳阳县青山环绕、溪水淙淙的渭洞山区。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古村始祖张谷英公26代子孙繁衍,数千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古村规模宏大、布局巧妙、设计巧夺天工,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明清风貌之大成。2001年,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相传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有三个神秘人结伴而行“由吴入楚”,来到幕阜大山的余脉渭洞山区。这三个人一个姓张名谷英,一个姓刘名万辅,一个姓李名千金。三人中,张谷英懂风水,沿途定盘择地,遴选风水,最后被渭洞的奇峻风光所吸引。于是乎,就在这里相中了三块宝地。按地势风水,这三块地一块主财,一块主丁,一块主仕。张谷英任由同伴先挑。刘万辅选定了主财一块,期望四季发财,成为豪富之家;李千金选定了主仕一块,期望步入仕途,成为官宦之家;所剩一块主丁的,自然属于张谷英了。于是,他们各自在自己远中的风水宝地上造宅安居,繁衍生息。果然,发的发了财,做的做了官,张氏则成了方圆百里的名门望族,绵延了26代,一代一代繁衍了8000余丁。张谷英的子孙们为纪念这位创业始祖,将其大屋取其名定为“张谷英”。

篇2:张谷英导游词

张谷英村隶属张谷英镇,地处幕阜山脉,是以明洪武年间迁入始祖名姓而定。村民繁衍至今已26代,目前村里所居2600多人,均系迁入始祖后代。上下6聚族而居堪称一奇,而张谷英大屋,更是传统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含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0多条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势延绵四华里,呈丰字形布局。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当大门(龙头)、王家煅(龙身),上新屋(龙尾)。

现在大家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大门,前面的这条溪流叫玉带河,它像一条玉带环绕古村。当大门是建筑群的“龙头”,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张谷英的第8代孙思男公始建的,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大小堂屋和天井各24个,住房422间,整个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正前面田里的天然巨石就是“龙珠”,小溪上“八”字形的石桥就像平起的“龙须”,通往小溪里的5个石级是“龙齿”,当大门就是“龙口”。从“龙口”进来,在两道石大门中间有三条麻石并排铺成的路是“龙舌”,也叫“过厅”,相当于“官道’,专供车、轿进出。在“龙舌”的两边各有一水塘,就是“龙眼”,起消防作用。

进入第二道门,布局为“上下五进”,即有五重天井、五个堂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排水”功能,有了它,新鲜空气从天而注,改善了通风条件;在排水方面,几百年来,张谷英村遭受过无数次的大雨洪灾,但天井从未出现过因渍水堵塞而成灾的现象。考古专家公认这是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谜——神秘的下水系统。采光、排水,这堪称建筑群的“两绝”。

屋梁上的四角雕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金菊、冬梅花,这些雕刻笔画简练,线条清晰流畅,颇具明代风格。

这里天井没有井台,但井壁上雕有十二生肖,左边雕有太阳,右边是月亮,它表示阴阳结合,男女平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代表了人们对“人人平等”的向往。在天井正中有一个圆孔,是“日规”,原来在圆孔里竖有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标有刻度,在有阳光的日子,太阳照在哪一个刻度就表示什么时候,在那个时候就是根据这个推测时间的。 张家大屋一大特点是巷道多、深。它有三大作用即通风、防火、交通。因为整个建筑群没有一颗铁钉,通过巷道隔墙可起到防火作用。整个建筑群有这样的巷道60多条,最长的有74米,通过这些巷道,“晴不曝日,雨不湿鞋”,随便从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它既起分割又起联系的作用。

大家现在所处地方叫横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一般纵向做几“重”房子以后,再向两边扩建横向发展的叫“横堂”,整个建筑群是由100多个横堂组成的,每一个横堂都是三“重”,面积是相同的,都是168平方米,共12间房子,而且每一个横堂都有神龛。房子一般是两层,上层为木结构,是小姐住的闺房,下面是砖结构。每一个堂屋都有门,门关起来就是一小家,打开就是一大家,都可以相通。

现在请大家上龙形山看看全景,站在龙形山的龙头上,张谷英村的风水就尽收眼底。这里四面环山,树木葱茏,大屋依山傍水,正对面的山峰是文笔峰,左边是狮形山,右边是象形山,叫“狮象把门〃,从风水学上讲“狮象把门”能“聚风聚气”。看这龙形状的古建筑群是屋脊连屋脊,天井连天井。正前面的就是刚刚看过的“龙头”,是明代的建筑。现在将要去看的是清代的“龙身”部分。

王家塅位于龙形山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是张谷英的16代孙云浦公建的,建筑面积9474平方米,横堂天井分布各21个,有房屋468间。房子的结构是“丰”字形,大门是另外起的,有侧门与主体建筑相连。第一道门是“龙口”,“龙口”进来是“龙眼”,中间是“龙舌”。在这里可以看到类似岳阳楼的盔顶山墙,最前面的叫“青龙朝阳”,下面狮子头露出来的地方叫“双狮出洞”,左边的叫“双龙摆尾”。第二道门两边对称的门框是一通到底的,两条巷道叫“双龙出洞”,按这里的规矩是东边进西边出,当官的由中门出入。从第二道门进来,房子的布局是“三井四进”,中间有保存完好的中门槛。这中间的门槛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在那时讲究门第观念,门槛的高低表示官位的高低,一般的人是走两边的。中央电视台拍《日出东方》(第二个堂屋)和《毛泽东和他的乡亲们》(第三个堂屋)在这里拍过。

上新屋位于龙形山尾,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谷英的16代孙张绪彬始建,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有房屋172间,具明清时期庄园建筑雏形。布局是五井七进八横堂,呈井字形结构。整个建筑群不尚奢华,大同小异,虽经数百年却保存完整,可以想象中国传统伦理、宗族观念对于一个大家族团结、和睦所起的维系和规范作用。

篇3:张谷英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

1 文化生态的概念及背景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用生态来研究特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1]。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概念,并从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研究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过程,创立了专门的文化生态学学科。文化生态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对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创造性结果,特定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在其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取得发展[2]。文化生态学突出强调受特定生态环境影响的文化发展与变迁中的差异性,“文化生态学它寻求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和型式的起源”[3]。文化生态学主张的生态批判“带有强烈的学科转向特点,具体表现为:从文本形式研究到内容本体追问的转向;从研究的概念化模式向关注实在性存在的转向;从语言中心的文本解读向生命中心的文本阅读转向”[4]。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文化都绝非文化特质的单纯相加或简单汇聚,文化要素总是组成为系统。每种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和统一性,它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系统组织起来[5]。”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文化要素的研究不能孤立地进行,除了要研究其本身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外,更要研究整个文化圈内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2001年6月25日张谷英村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护单单位位,,22000033年年被被评评为为中中国国历历史史文文化化名名村村。。历历史史文文化化名名村村是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同时也是受破坏的重灾区。在对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能全面地认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张谷英村,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启发。

2 张谷英村概况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3个县市交汇处,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体现聚族而居的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张谷英村因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相传明代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明清2代多次续建而成,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目前保留了1 700多座明清建筑,内拥有206个天井,60多条巷道,1 732间房屋。整个建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成,其布局之妙,巷道之幽、排水之奇、空间之活、雕饰之美、用材之雅、石桥之玄,制作之精,堪称“八绝”。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连片大屋和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和谐与共,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在全国古聚落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和保护价值。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旅游开发后的10余年间,古村风貌遭受严重破坏诸如乱建乱盖、盲目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景观,大屋内千疮百孔,景观“百步三桥和龙泉井”虽然风韵犹存不减当年,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气;民俗文化逐渐瓦解等。同时,这座名村旅游开发的品牌意识淡薄、管理的模式不规范等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历史保护与社会进步对立,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困难,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今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保护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建议

聚落向现代化迈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迈进的过程中,究竟如何让历史与先辈们创造的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从宏观出发、以文化生态学视角,谈几点建议。

3.1 引入文化生态学,指导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整体、全面、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不是孤立地考察文化因素的某一项内容或某一方面。文化生态学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因此要把文化放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考察其形成、发展以及变异的过程。由于社会制度、组织形式等也为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所以文化生态学主张从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作用及相互关系来研究不同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态和模式。只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够说明环境因素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强调从全局去考虑文化因素与环境之间、文化因素之间关系的视角,为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聚落景观的载体,凝聚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明清时期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同步,与民俗生活和宗教信仰相互融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因此,它与其他聚落景观一样,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作为聚落景观重要的文化生态基础,彼此间的关系又是全面的、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由此可见,对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迫切需要文化生态学这样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

3.2 加大政策支持,保持传统景观的异质性

文化生态系统具有竞争、演替及文化入侵等变化过程。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身演替。历史文化村落通常具有独特性,如大屋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内隔屏大多以喜鹊、梅花等图案的雕花板镶嵌,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体现了张谷英村民居的传统风貌,是体现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景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生态环境与聚落空间的结构形态相对封闭、稳定,聚落的发展缓慢,始终和村民的传统习俗、生态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均衡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村镇聚落的社会结构受到强烈的干扰,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张谷英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价值观念转变等多种原因也逐渐走向衰落。当地村民开始改建原有的传统民居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村落结构逐渐失去了特色,村民乱建乱盖现象比比皆是,盲目建设破坏了聚落景观和人文内涵,如进村的农田全部建成了水泥地面、当大门前的停车场取代了绿色田野、建到一半的半拉子房子、到处搭建的房屋和游乐设施阻隔了原本可以远眺的视野。

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担负起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制定、规划制定、资金投入、统筹协调等工作。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承载力,减少外来文化的不良干扰,防止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群落衰退,保持聚落景观的异质性。不可因个别建筑物的外在品质,如简陋、粗糙而拆除,必须从它在整个张谷英村的系统性功能来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将其保护,例如古井、古墓葬、铁匠铺、土地庙等。没有它们,过去农村的生活、生产就不可能维持。虽然它们在当今已经失去了原有功能,但作为历史的见证,是必不可缺的。

3.3 推进教育建设,重塑村民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城镇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村民价值观念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快教育建设,重塑村民的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

该村山林面积超过133.33 hm2,植被丰富。退耕还林以后得林场逾66.67 hm2,林木生产已成为该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村里存在着不少偷偷砍伐山林的现象。张谷英村有干部并不重视该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一旦泛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可以得出,从各种渠道或方式引导村民正确认识他们青山环绕的自然环境是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现在张谷英村的一些民间手工艺濒临失传,后继无人,正是因为在传授过程中没有重视村民价值观引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他们特色文化自豪感的培养,让其都明白每一个民间艺术文化都是聚落存在的根基,它最能够彰显聚落的特征,是自己文化身份的标志。对其掌握的各种民间工艺,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3.4 尊重聚落演变特征,延续文化的多样共生性

聚落景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仍在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应该尊重聚落景观的演变特性,延续聚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共生性。面对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趋向,文化生态学的多样共生观为人们指明了对待张谷英村的正确态度。

张谷英村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自发性特点,其文化传统发展具有独特性。近年来,随着张谷英村为外界知晓、旅游业等的开放,外来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向该村渗透。在新文化物种的入侵过程中,村中原有的文化生态平衡正在逐渐被打破,如村民在大屋范围内搭建起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张谷英村等。历史性聚落的保护一方面要复兴和保护这些面临消失的文化,遵守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原则,保护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性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更要使张谷英村传统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生活相互适应,在发展中促进文化生态的平衡。

4 结语

对于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作为一个文化生态,其需要结合时代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开放的观点将张谷英村放到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大环境中来进行全局认识和整体把握,全面考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变迁、价值观、伦理观、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各个因素,才能为张谷英村创造一个共生、协调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张谷英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1-7.

[2]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37-46.

[3]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4]王诺,宋丽丽,韦清琦.生态批评三人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7-21.

篇4:张谷英村:诗意地栖居

这是一座有着 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名以迁始祖的姓名而定,至今已经繁衍到第 26代,全村 2600多人同宗同姓,聚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与其说这是一个大村落,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屋场。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经过历代修建,到现在已有大小房屋1732间,建筑面积达 5.1万多平方米,被誉为“民间故宫”。

若即若离的宁静

徜徉渭溪走廊,眼前的张谷英村竟如此恬静。空气中有夹杂着一丝又一丝柴火的香味,而潺潺流动的渭溪河却将水气也轻轻地抛洒在空中……屋场里,几乎家家户户的门都敞开着。一位老人,一两个小孩,一台似乎永远都开着的电视机。一切都很安静,电视机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连狗的叫声都显有些慵懒和应付了事。

明代洪武年间,从江西结伴过来了三个人。一个叫刘万辅,一个叫李千金,还有一个就是张谷英。三人见此地山水清幽,景色宜人,便决定在此择地定居。张谷英精于风水,自然承担了勘探宅基的职责。他踏访了几处山坳,选定三块宅地,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分别是“禄位高升”“人丁兴旺”“四季发财”。刘、李二位对张谷英说:“你精于风水,地的好歹胸中有数。我俩是外行,应该先挑。”张谷英应允了。于是,刘万辅挑了“四季发财”,李千金挑了 “禄位高升”,张谷英别无选择,认了“人丁兴旺”的一块宝地。岁月如流。李姓的后代果然做了大官,刘姓的子孙也当真发了大财。而张氏一门虽无名卿显宦、巨贾首富,却 600年来人丁兴旺,久盛不衰。

修筑广厦千间,还是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家族繁衍本枝百世,却往往非人力所为。而张谷英想到了一种延续的方式————“耕读”,即一边耕作,一边读书。

这里的人都特别容易满足。尽管无须再刀耕火种,但这方沃土却让他们似乎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锄头。很难说是那些被蹭得发光发亮的桌子椅子在点缀着这个现代的社会,还是那些一闪一闪的电视屏幕在点缀着这座古老大屋场。忽明忽暗中,现代文明在这里若即若离。

向左走,向右走

跨进张谷英屋场前门“当大门”高高的石门槛,一切开始对称起来。走过前厅,是一个明亮洁净的庭院,两旁是两口花岗岩石条砌成的池塘,祖先们用来防火之用的“烟火塘”被现代人植荷养鱼。踩着麻石,穿过庭院,或四进,或五进,一重接一重的是高堂和天井。而无论站在哪一个天井边,向左走,又或是向右走,两侧的巷道都会将你引向另一个几乎相同的空间。这便是“四进三井”的房屋布局所带来的奇妙。

“丰”字形的平面布局巧妙地利用了横向地形,南北进深,东西走向。它采取纵向与横向轴线关系,成功地把家族建筑群体凝聚在一起,各家支邻舍之间联成一体,这是家族的融洽亲和的表征。纵向上,是高堂庭院,一般有 2至 3个天井,6至 4个堂屋;两边并列伸出 3、4道横向分支。各间堂屋之间,由天井、屏门、鼓壁隔开。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在这里达成了一种默契,形成一种难得的“天人合一”

天井也是张谷英村的一绝。全村共有天井 206个,大的达 22平方米,小的也有 2平方米。这些天井,在给了这座屋场以单家独户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后,还在排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独到的设计和建筑,使张谷英村在 600年中,虽然经历多次暴雨洪灾,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天井积水堵塞之事。.

走进张谷英村,就像走进了一座民间雕刻的圣殿,精美的雕刻几乎随处可见。墙壁、石柱上的各类石刻结实厚重、苍劲有力,门楣、窗棂上的木雕精致美丽,充满情趣。

以“书声”振“家声”

“文丹志友仲,功伏宗兴,其承继祖,世绪昌同,书声永振,福泽敦崇,流芳白代,禄位光隆。”这便是迁始祖张谷英为后人安排可传的三十四代派谱,至今已传至“崇”字辈。迁始祖理想之壮,几乎成为后人的精神支柱。

“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张谷英村的人们历来便以授业解惑为贵。如同大屋祖先堂金字横匾上赫然写着的“世业崇儒”四个大字,读书隆礼成为张谷英村人们厚实灵魂的追求,也成为这个庞大家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

于是,位于当大门第五进西边的青云楼,从明末起就成了村里的私塾,当年“泥腿子”在门外洗脚进房,读罢诗书又挑起粪桶干活去了……

73岁的张正国是张谷英的第 22代孙,在自己 43年的教书生涯中曾担任过渭洞中学的校长。他告诉我,民国前,这里出了进士 1人,举人 7人,贡生 7人,秀才 45人,太学生 33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的重学风气依然,几十年来出了 200多名大学生,还出了 2名博士生,1名留学英国的博士后。

张谷英村的人都说自己家族的凝聚力来自于“孝友家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四邻。而凡事以忍为先的 “百忍家风”才是几百年来家族绝不涣散凝聚力的源泉。他们很自豪地列出了自己的五条家戒: 戒健讼、“戒酗酒、戒多事、戒浮荡、戒贪忌”。

张老先生说得很神气,仿佛整个家族的荣耀都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或许,恰恰就是这种精神气质,延续了张谷英几百年来的荣兴。毕竟,除了血缘,凝聚这个家族的还有被强化的理念和情结。

张谷英村的两难

在“人行十里观四坳,水流百步过三桥”的张谷英村,要上学的孩童们比大人们都起得早。张谷英片完初联校位于这个村落最高的后山上,光秃秃的山冈一幢孤零零的两层楼房。

山里的孩子很野。7点半的早读课几乎成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游戏时间”。在这里,迟到是要“跪读”的。值日的班干部每人从后山折一根树枝,把守住教室的两个门,迟到的学生在他们的“押解”下每人捧一本书跪在走廊上朗读。而这个过程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晨练”,调皮的男生们与班干部展开“追逐战”,操场上顿时尘土飞扬。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这首《兰花草》是这群孩子们中最流行的歌曲。嘴里哼着歌曲的他们又怎能理解游人“看得花时过”的担心?因为我们看到,这里有家庭已经购置了真皮沙发,墙壁被粉得雪白雪白,而路过这些现代化家庭的孩子们眼中,分明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此外,我们还不能不看到,张家大屋场的空房已经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正盘算着在某个城市的角落购置房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大屋里看到最多的只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天人合一的大屋场或许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抉择,这或许是谷英公始料未及的。

如果这种民居建筑群失去了原有的居民,又或者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已被彻底改变,民居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本来意义,成为一个历史的空壳。

篇5:张谷英村发展报告

张谷英村发展报告

摘要:该报告主要根据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张谷英村的发展前景,使作为“天下第一村”的张谷英村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前言:张谷英村作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享有“中国第一村”的美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张谷英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毋庸讳言,在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村落的开发和管理中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开发深度不足、营销管理粗糙等。以此,对张谷英村发展现状分析并找出合理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熙熙攘攘的游客、懒懒散散的居民,这是张谷英村带给我的最大印象。张谷英的独特美确实非常的吸引人,但是它现在的吸引力远远没有体现它应有的价值,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张谷英村知名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开发深度不足。倘若不是在岳阳读书,我想我很可能不会知道这个地方。张谷英村现存古建筑规模宏大,村落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是一个典型的乡土建筑体系,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应该加大宣传才对。除了整体建筑外,“金牛泳海一屋场”、“龙珠石,当大门”、“206个天井,60条巷道”、“雕花窗”、“渭溪河,长寿井”、“上新屋”等都可以包装成特色旅游景点。另外,从“张谷英墓”“孝子墓”“垫公墓”等张家人墓中提炼张谷英家谱,满足游客对这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的好奇。其次,长寿井水打出的豆腐特别鲜嫩,张谷英油炸豆腐非常好吃,加大宣传形成名牌效应必然能给张谷英村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再者,就旅游景点的集群状况来说,且不说岳阳知名的岳阳楼、君山等景点,就在张谷英村附近有一个“刘备洞”,崇山峻岭见有石阶盘旋的古驿道穿谷而过,是古时巴陵通往长沙的必经之道。三国时刘备曾取道于此,南袭长沙,西取荆州。那里不仅历史价值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山泉潺潺,古木参天,风光秀丽。旅游如果能顺便游访刘备洞,定会觉得不虚此行。所以,必须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张谷英村的知名度,相信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定能吸引大

量的游客。

第二,张谷英村落的可进入性不强,地方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顾名思义,是旅行和游览的结合,没有交通就无法开展旅游。因此旅游交通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张谷英村离岳阳市区比较远,乘车下高速以后汽车便穿行于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有钻洞的感觉。就地势而言,张谷英村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加上张谷英镇经济状况一般,所以可进入性并不强。我们知道要想快速发展旅游业,加快交通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但是,就张谷英这样的历史古镇来说,不可以城市化的理念来修建一条宽广大道,要从古镇的道路格局中寻求解决旅游可进入性的问题。另外,古镇旅游区的接待设施建设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稍有不甚久可能造成景区的视觉污染。张谷英村旁边只有不大的餐馆旅社,且接待设施都十分简陋,游客要想享受到高级的宾馆服务就必须到岳阳市区,这样就减少了张谷英村旅游资源带给当地的经济效益。所以,如果能建设几个符合当地特色又设施齐全的宾馆酒店,这样就能留住大批的旅游者,不仅可以增加张谷英村的吸引力,而且能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张谷英村营销管理粗糙。2001年,岳阳市旅游局以委托经营的合作方式,引进长沙汇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岳阳县张谷英民俗文化建设指挥部并存。2005年,为了破解资金难题,进一步开发张谷英村,岳阳县委、县政府在提供种种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引进湖南金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汇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行退出),同时岳阳县委、县政府对张谷英村的管理思路也做了重大调整。2006年2月19日,按着岳阳县委常委会议精神,岳阳县人民政府组建县属事业单位“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取代原来的指挥部,但其主要职责基本维持不变。张谷英管理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张谷英古建筑群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其他如基层党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仍由张谷英镇党委、人大政府负责。这样的管理体制带来很多不便,各部门间矛盾不断,导致张谷英村从内部管理上不团结,从而影响其旅游质量。经营管理是开发旅游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张谷英村的管理与一般的景区管理又不同,因为张谷英村的居民仍住在景区里面,所以我认为对张谷英村的管理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而这个管理机构里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旅行

社负责人、集团负责人以及村民代表共同组成。任何一项开发或者整改都必须最大限度的协调各部门的利益,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我对张谷英村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另外我还总结了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张谷英村的旅游产品可能成为带动旅游的最有力因素。在张谷英大屋里面,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土特产出售,遗憾的是这些旅游商品都没有很好的包装,或者包装简单粗劣,无法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而张谷英村作为一个以民俗村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其主打旅游商品当然是民俗土特产,其中红薯粉、油豆腐、腐乳比较有名,其外各类干菜也比较多。如果对这些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但要保持张谷英土特产“土”的特色,而且加强包装“美”的享受,肯定能吸引旅游者购物。另外,张谷英的土特产要形成规模占据市场,不但是要包装,而且要有品牌意识和专利意识,要做出张谷英的特色,打出张谷英的品牌,把张谷英的旅游经济做大、做强、做活。

2.如果是十几年前走进张谷英村,人们一定能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美景,体验到进村如入家的种种温馨。然而,目前的环境破坏之严重破让人触目惊心。进村的农田全部建成了水泥地面、当大门前的停车场取代了绿色田野等等这些带有现代文明的设施已经破坏了张谷英的古香古色。如何使现代建设和历史遗迹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及其重要的,不能因为建设而破坏景区的原来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3.张谷英村民的生活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要调和好。由于张谷英的坏境容量一定,若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那么当地居民的空间必然会减少。发展旅游对居民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而改善生活质量。而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拥有现代化生活,这又与古镇的风貌特点矛盾。游客希望看到具有原真意义的古镇而居民向往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这对矛盾对于我们旅游的建设和开发者来说是个考验。因此要协调好社区发展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区发展和游览观光两相宜。

在研究张谷英村发展现状问题的同时,我只能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我自己的见解,当然更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如怎样才能协调好旅游开发和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李渔村著

篇6: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600字

张谷英村是岳阳的一个旅游景点,有2600位姓张的族人居住在那儿。那里风景奇丽,这里被称为“名间故宫”。

几个小时过后,张谷英被我们的歌声迎来了。我们吃完午饭,就开始参观张谷英了。

我问导游姐姐为什么要叫“张谷英村”,导游姐姐说:之所以叫“张谷英”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的名字就叫张谷英。我恍然大悟。

张谷英的房子里冬暖夏凉,而且走来走去就像来到了原地。导游姐姐带着我们在“迷宫”里穿梭。

我们走到一户张家的房子面前,我见有门槛,正准备踩上去,却被导游姐姐制止了。她问大家:“同学们有没有人知道这门槛的意义?”导游姐姐见没人举手,便说:“进门的门槛要跨进去,不能踩。踩上去,就相当于踩到了主人家的肩膀上,门槛高代表地位高。”

每栋房屋前都有天井,天井用来采光、排水,导游姐姐仔细地为我们讲解:“曾有日本人来我们这做实验,他将一桶有颜色的水倒入天井,在这外面等了一个星期,都没等到这水流出来,便疑惑不解地离开了。为什么不见了,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一边听着导游的`解说,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村后一座小山的面前,导游姐姐让我们爬上去,到了山顶,往下望,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字形的张谷英村,导游姐姐认直地说:“这是龙形山,它的形状蜿蜒似龙,又称‘龙脊’”。

下岗同时,我们发现了山壁上有一座门,有同学问:“这是啥子?”导游姐姐又说:“这是地窖,相当于现代的冰箱。”

上一篇:江南大学艺术概论下一篇:全年党风廉政建设总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