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

2024-05-08

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共7篇)

篇1: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

4.1.5.1  施工测量基础知识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

1.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

b.房屋、道路、等高线

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

d.地物、等高线

2.水准仪的操作步骤是(    )。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整平、瞄准、读数记录

d.粗平、对中、瞄准、读数

3.经纬仪的操作步骤是(    )。

a.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b.对中、精平、瞄准、读数

c.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d.整平、瞄准、读数记录来源:

4.水平角测量时,角值β=b-α。现知读数α为82°33′24″,读数b为102°42′12″,则角值β是(    )。

a.20°18′46″    b.20°08′48″

c.20°42′24″    d.20°38′12″

5.a点高程为32.50m,dab=160m,iab=-1%,则b点的高程为(    )。

a.16.50m    b.48.50m

c.34.10m    d.30.90m

6.全站仪主要是由(    )两部分组成。

a.测角设备和测距仪    b.电子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

c.仪器和脚架          d.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

7.图比例尺的大小是以(    )来衡量的。

a.比例尺的分子    b.比例尺的倒数

c.比例尺的比值    d.比例尺的精度

8.测设点位的极坐标法是根据(    )来测设的。

a.1个度角和1段距离    b.2段距离

c.2个角度             d.2个坐标差

9.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46.013m。当后视读数为1.125m,前视读数为1.228m,则b点的高程是(    )。

a.45.910m    b.46.138m

c.46.116m    d.47.241m

10.地形图上陡坡的等高线是(    )。

a.稀疏的    b.汇合的

c.相交的    d.密集的

11.同样大小图幅的1:500与1:两张地形图,其实地面积之比是(    )。

a.1:4    b.1:16

c.4:1    d.16:1

12.建筑物沉降观测常用的方法是(    )。

a.距离测量    b.水准测量

c.角度测量    d.坐标测量

13.j6级光学经纬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基座、照准部、水平度盘

b.望远镜、水准管、度盘

c.三角架、基座、照准部

d.仪器箱、照准部、三角架

14.s3型水准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物镜、水准器、基座

b.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望远镜、三角架、基座

d.仪器箱、照准部、三角架来源:

15.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j轴(    )。

a.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b.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c.向西为正、向东为负    d.向南为正、向北为负

二、多项选择题

1.1:500、1:1000和1:2000地形图所规定的地物符号分为三种类型:(    )。

a.比例符号      b.固定标志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非比例符号

e.建筑物符号

2.同一幅地形图上(    )。

a.等高距是相同的

b.等高线平距与等高距是相等的

c.等高线平距不可能是相等的

d.等高距是不相同的

e.等高线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有关

3.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

a.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b.已知坐标的测设

c.已知坡度的测设        d.已知设计高程的测设

e.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4.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分为(    )。

a.1:10000比例尺地形图    b.小比例尺地形图

c.大比例尺地形图          d.1:500匕例尺地形图

e.中比例尺地形图 来源:

5.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分类为:(    )。

a.特殊等高线    b.计曲线

c.闭合等高线    d.间曲线及助曲线

e.首曲线

6.下列内容中哪些是施工测量的内容?(    )

a.建筑红线的测设    b.建筑物定位和基础放样

c.建筑物的测绘      d.竣工图的编绘

e.建立施工控制网

7.已知设计坡度线的放样方法有(    )。

a.水平视线法        b.高程确定法

c.水平距离测设法    d.倾斜视线法

e.坐标测设法

8.采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可使用下列仪器:(    )。

a.水准仪、测距仪    b.全站仪

c.经纬仪、钢尺      d.电子经纬仪

e.经纬仪、测距仪

9.在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    )

a.四等水准测量      b.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c.水准基点的布设    d.观测周期的确定

e.地面点的高程测量

10.在下列方法中哪些是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

a.经纬仪测设法    b.极坐标法

c.直角坐标法      d.水准仪测设法

e.角度、距离交会法

4.1.5.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d;    6.b;

7.c;    8.a;   ,9.a;    10.d;  11.b;    12.b;

13.a;  14.b;    15.b

[解析] 来源:

5.答案d:

由坡度(i)=高差(h)/距离(d)可得:

h=i×d=-0.01×160=-1.6m

hb=32.5-1.6=30.90m

9.答案a:

高差(h)=a-b=1.125-1.228=-0.103m

hb=46.013-0.103=45.910m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  a、e;    3.a、d、e;    4.  b、c、e;

5.b、d、e;    6.  a、d、e;    7.  a、d;    8.  b、c、e;

9.b、c、d;    10.b、c、e

篇2: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防火中燃烧的基本条件是();

A.可燃烧物、空气、温度

B.可燃烧物、温度、氧化剂

C.可燃烧物、氧化剂、点火源

D.可燃烧物、点火源、温度

2.防火的基本措施有()。

A.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设禁止烟火标志

B.控制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隔绝空气、设禁止烟火标志

C.控制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消除着火源、隔绝空气

D.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设禁止烟火标志、消除可燃物

3.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

A.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物理法

B.隔离法、物理法、窒息法、抑制法

C.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抑制法

D.隔离法、物理法、窒息法、化学法

4.燃烧的类型及常用术语有()。

A.闪燃与闪点、着火与燃点、自燃与自燃点、可燃固体与可燃气体

B.闪燃与闪点、爆炸与爆炸极限、着火与燃点、可燃固体与可燃气体

C.闪燃与闪点、爆炸与爆炸极限、着火与燃点、自燃与自燃点

D.闪燃与闪点、着火与燃点、可燃固体与可燃气体、自燃与闪燃

5.建筑设计防火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A.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采暖通风空调防火、防排烟系统;电气火灾报警控制

B.建筑防火;通风防火、防排烟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电气控制

E.建筑防火;通风防火、采暖空调防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网络控制

D.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系统;采暖空调防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网络控制

6.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是由下面哪些因素决定的()

A.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屋顶等构件

B.建筑物的墙、柱、吊顶、楼板、地面等构件

C.建筑物的墙、柱、屋顶、吊顶、地面等构件

D.建筑物的墙、柱、屋顶、楼梯、地面等构件

7.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成三类:()。

A.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B.不燃烧体、易燃烧体、难燃烧体

C.不燃烧体、易燃烧体、可燃烧体

D.不燃烧体、燃烧体、易燃烧体

8.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楼板应为()。

A.不燃烧体和耐火极限为lh

B.不燃烧体和耐火极限为2h

C.不燃烧体和耐火极限为3h

D.不燃烧体和耐火极限为1.5h

9.建筑物耐火等级选定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的危险性、建筑物的高度、火灾时间

B.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的危险性、建筑物的高度、火灾荷载

C.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时间、建筑物的高度、火灾荷载

D.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时间、建筑物的高度、火灾温度

10.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中矿棉板是()。

A.A级材料

B.B1级材料

C.B2级材料

D.B3级材料

11.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连通的中庭、自动扶梯等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和墙面应采用()。

A.墙面和顶棚B1级装修材料

B.墙面B1级和顶棚A级装修材料

C.墙面和顶棚A级装修材料

D.墙面A级和顶棚B1级装修材料

12.多层办公建筑(无中央空调)的顶棚和墙面装修材料应采用()。

A.顶棚A级,墙面A级

B.顶棚A级,墙面Bl级

C.顶棚B1级,墙面B1级

D.顶棚B1级,墙面A级

13.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办公综合楼,每层最大允许面积为()。

A.3000㎡

B.2500㎡

C.2000㎡

D.1500㎡

14.二、三层的多层建筑且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当设置1个疏散楼梯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A.500㎡

B.400㎡

E.300㎡

D.200㎡

15.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多层学校建筑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房间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为()。

A.25m

B.30m

C.35m

D.40m

二、多项选择题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有()。

A.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B.安全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

C.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D.出口多,结构复杂

E.层数多,速度快

2.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的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耐火等级的防火墙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3个小时的建筑材料

B.一级耐火等级的梁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2个小时的建筑材料

C.一级耐火等级的楼板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个小时的建筑材料

D.一级耐火等级的柱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3个小时的建筑材料

E.一级耐火等级的屋顶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1个小时的建筑材料

3.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在没有自动灭火设备时,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防火分区为1000㎡

B.18层的普通住宅防火分区为1500㎡

C.17层的普通住宅防火分区为2000㎡

D.16层的普通住宅防火分区为2500㎡

E.15层的普通住宅防火分区为3000㎡

4.高层重要办公楼建筑内部墙面和顶棚装修材料,应选用如下哪种燃烧性能等级的材料?()

A.墙面B1级建筑材料

B.顶棚A级建筑材料

C.墙面A级建筑材料

D.顶棚Bl级建筑材料

E.墙面和顶棚B1级建筑材料

5.建筑消火栓给水设备的主要组件有()。

A.消火栓设备

B.管网设备

C.消防水箱及气压给水设备

D.电气管网设备

E.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建筑防火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如下几种系统:()。

A.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开、闭结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开、闭结合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E.开、闭结合手动喷水灭火系统

7.下述建筑防排烟系统设置的范围哪些是正确的?()。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消防楼梯间前室

C.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D.公共门厅

E.卫生间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探测器的不同有如下分类:()。

A.感烟式

B.感温式

C.感光式

D.电感式

E.分离式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 C; 4.C;,5. A; 6. A; 7. A; 8. A; 9.B;,10. B;,11. C; 12. C;,13. B; 14. A; 15. C [解析] 5.答案A:

建筑设计防火措施有以下四大方面:(1)建筑防火;(2)消防给水、灭火系统;(3)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排烟系统;(4)电气防火,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等。

10.答案B:

见“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表”。

11.答案C:

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13.答案B:

见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表。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 A.B.D; 3. A.B; 4. A.B; 5.A.B.C; 6. A.B; 7. A.B.C; 8. A.B.C [解析] 4.答案A.B:

篇3: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A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2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3通过调查鞍钢、宝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拟了解我

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A统计台账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5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6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7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A11%

B10%

C7.1%

D7%

8在商品销售额指数体系中,若物价指数上涨,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A上升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9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和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

A整群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系统随机抽样

10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弹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11下列各项调查中,()是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之一。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D农业普查

12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

A企业集团

B法人企业

c产业活动单位

D基层单位

13下列各项中,()不是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14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计算。

A产品法

B工厂法

c成本法

D收入法

15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的总产出是按本期内()计算的。

A全部营业收入

B提供服务的总费用

c全部经营支出

D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1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库存的是()。

A寄存在外单位的原油

B代外单位保管的原油

c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油

D盘亏的原油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费用。

A运输费

B广告费

c办公费

D利息净支出

18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的在岗职工。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19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是()。

A病假工资

B实习工资

c节约奖

D稿费

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为单价在()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

A2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200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进行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象本期发展变化情况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工业增加值

c设备人均拥有量

D生产税净额

E人均年收入

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

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

4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B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c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

D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

E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5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A数据性

B完整性

c精确性

D目的性

E时效性

6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周期性普查制度

B临时性调查制度

c经常性调查制度

D一次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7下列行业类别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建筑业

B采矿业

c金融业

D房地产业

E地质勘查业

8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B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c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D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E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9下列各项中。包括在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中的有()()()()()。

A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

B已销售并办理完手续,但尚未提货的产品

c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D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E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A净利息支出

B财产保险费

c教育费附加

D汇兑净损失

E职工工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B

6,C

7,C 8,B

9,B

10,A

11,D

12,B

15,B

14,B

15,B

16,A

17,C

18,A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CE

3,BD 4,ABCDE5,ADE

6,ACE

7,ODE

8,BOD

9,ACD

篇4:森林防火知识试题

1.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是____。(B)

A 扑救为主,综合治理;B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C 预防为主,打早打了;D 综合治理,积极消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但不包括下列哪项具体工作____。(C)

A 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

B 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C 审判森林火灾肇事者

D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

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____。(B)

A 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 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 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 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6.加强对____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A)

A 人为火源;B 进山人员;C 生活用火;D 生产用火

7.____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森林火灾。(B)

A 1988年5月6日;B 1987年5月6日

C 2002年7月28日;D 2002年10月2日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地方政府要适时发布禁火令,重点林区遇____高火险天气,一律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C)

A 四级风以上;B 五级风以上;C 三级风以上;D 二级风以上

9.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扑救森林火灾____。(C)

A 只能由专业扑火人员参加

B 可以动员一切有行为能力的人参加

C 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D 只能由专业扑火队和群众扑火队队员参加

14.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____。(A)

A 打早、打小、打了;B 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C 小火当大火打;D 发现早、灭在小

16.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进行。扑救森林火灾时,只有消除其中一个要素,森林燃烧就会停止。(A)

A 可燃物、氧气、温度;B 可燃物、氧气、湿度

C 氧气、温度、气压;D 可燃物、气压、氧气

20.____是浓烟中对人危害最严重的气体,一般在森林可燃物燃烧不完全时产生。(C)

A 一氧化氮; 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 D 氧气

9.因造林整地、烧除疫木等特殊情况确需野外用火的,必须经(A)批准。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C乡级人民政府

D村(居)民委员会

11.广播、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应当根据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要求,()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森林火险天气预报。A有偿

B无偿 正确答案:B

1、公安消防报警电话是(119)

2、燃烧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灭火基本方法分为(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和(抑制法)。

二、选择题

1、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2、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C)喷射。A.上部 B.中部 C.根部

3、消防车和消防栓的颜色是(C)A.白色

B.黄色

C.红色

4、电脑着火了应怎么办?(B)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用灭火器灭火 D.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B)

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 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 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16、林火扑救的基本方法有窒息法、冷却法、D。A、直接扑打法

B、间接扑打法 C、以火攻火法

D、隔离法

18、地下火在地面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只有少量的B。A、火光

B、灰尘 C、烟 D、炭

20、防火林带主要是利用具有耐火能力的 A或 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或抑制林火发生和蔓延。

A、乔木/灌木

B、乔木/杂草 C、公益林/灌木

D、杉木/松木

21、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A。A、木材 B、火源 C、枯叶 D、杂草

24、火场自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点火解围、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卧到避烟、C 等。A、快速转移

B、继续扑救 C、原地不动

D、呼叫

25、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常分为地下火、A、林冠火和树干火。A、飞火

B、狂燃火 C、地表火

D、雷击火

26、森林火灾治理提出的建立森林防火新机制是指“立足基层、A,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群防群治,自防自救”。A、立足基础

B、立足预防 C、预防为主

D、积极消灭

28、森林防火戒严期间,A在林区 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A、控制 B、可以 C、不宜 D、严禁

35、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B。A、职责

B、义务 C、责任 D、权利

38、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其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A A、管理员

B、护林员 C、巡逻员

D、督查员

40、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 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C A、军队

B、公安机关 C、林业局

D、人民政府

41、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D,并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A、原地待命

B、清除枯死木 C、继续观察

D、清理余火

43、森林燃烧过程一般可分为、炭化、燃烧三个阶段。A A、预热

B、分解 C、炽热

D、烟雾

44、火源可以分为人为火源和 A两大类。A、自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雷击火

45、地表火是指沿A 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A、林地表面

B、森林

C、树枝

D、土地表面 50、烧田埂草、烧灰属于 B火源。A、非生产性

B、生产性 C、自然

D、天然

71、《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B。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武装森林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最主要任务B 是。

A、维护林区社会治安B、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C、打击毁林犯罪行为D、植树造林

篇5:考试大防火基本知识与对策试题

1、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重叠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2、平均指标是把一个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3、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

5、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6、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7、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

8、单位代码是由统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法定代码。()

9、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10、城镇失业率是城鎮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员数的百分比。()

四、计算题(请写出公式及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总产出及工人人均产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该企业2008年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某商场某季度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1)销售量综合指数。(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3、现有某地区相关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

⑤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32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40亿元,生产税收入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30亿元。试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计算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4、某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完成了四批货物运转:第一批450吨,运距400公里;第二批500吨,运距300公里;第三批350吨,运距520公里;第四批90吨,运距450公里。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5、某地区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990元,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1744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

试计算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参考答案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2、√3、√4、√5、√6、√7、√8、×9、√10、×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1、解:

5、解:

(1)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1744÷103.5%

≈30670.53(元)

(2)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1744÷28990×100%÷103.5%×100%

篇6: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三)

A.来生 B.后生 C.前生 D.天生 E.今生

2.将“千钧一发”中的“钧”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一钧是指( )

A.0.5公斤 B.5公斤 C.10公斤 D.15公斤

3.下列成语中与孔子无关的是( )

A.举一反三 B.锲而不舍 C.有教无类 D.不耻下问 E.温故知新

4.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那么炎黄是指几个人?( )

A.一个人 B.两个人

5.“含沙射影”的典故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历史上一起诽谤案

B.一种特别的自然现象

C.一个有关怪物的传说

6.“垂青”一词中的“青”是指( )

A.青色 B.一种定情之物 C.黑眼珠 D.玉石

7.《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曾用了什么武器?( )

A.哨棒 B.朴刀

8.火车有没有方向盘?( )

A.有 B.没有

9.一般情况下,一根头发最多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

A.70克 B.170克 C.270克

10.请正确连接下列艺术作品和创作者。

拾穗者 米勒

日出·印象 莫奈

向日葵 梵高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思想者 罗丹

亲爱的同学们,本期的“每月一星”产生啦!她来自山西大同市大同一中高258班——她是栗霞同学。

《语文世界》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语文的世界是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浓缩的都是精华,令人回味无穷!

想参加“大语文知识竞赛”的同学,你只需填好答案并剪下答题卡(复印无效),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寄回大赛办公室,随信附50字左右简介及照片一张,以便获奖后刊出,每位参赛同学需另寄参赛费5.00元(截至次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我们每期将在答对的读者中以抽奖形式产生一名“每月一星”,奖品为《中学生规范词典》一本和纪念证书。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凡参加全年答题而未获奖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纪念品。

我们的通讯地址是: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中学生“大语文知识竞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0

篇7: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四)

A.量具 B.兵器 C.计算用具

2.下列词语中,和笑无关的是:( )

A.莞尔 B.喷饭 C.启齿 D.解颐

3.大家称小王为“闪客”,是因为小王是:( )

A.DISCO高手 B.FLASH高手

4.早期地球上大气氧气的来源是:( )

A.陆地的森林 B.海洋的藻类 C.陆地的草原

5.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生活小贴士”的字样,其中的“贴士”现在的意思是:( )

A.小费 B.提示 C.常识

6.我国书法艺术中所说的“欧体”是指谁的书体?( )

A.欧阳修 B.欧阳询 C.欧阳山 D.欧阳明

7.男人长得身材高大用“彪形大汉”来形容。“彪”是指:( )

A.小熊 B.小豹子 C.小象 D.小老虎

8.文学革命运动期间,谁最早提倡弃用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 )

A.胡适 B.梁启超 C.郭沫若 D.鲁迅

9.《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广泛的文化典籍,其中以下列哪项为主?( )

A.史评 B.文选 C.神话 D.医典 E.物产

10.在下列典故和典故中的主角间连线:

凿壁偷光 董仲舒

三年不窥园 匡衡

程门立雪 勾践

卧薪尝胆 赵括

纸上谈兵 杨时

想参加“大语文知识竞赛”的同学,你只需填好答案并剪下答题卡(复印无效),将答题卡贴在信封背面寄回大赛办公室,随信附50字左右简介及照片一张,以便获奖后刊出,每位参赛同学需另寄参赛费5.00元(截至次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我们每期将在答对的读者中以抽奖形式产生一名“每月一星”,奖品为《中学生规范词典》一本和纪念证书。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凡参加全年答题而未获奖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纪念品。

我们的通讯地址是: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大语文知识竞赛”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0

咨询电话:010-85110029

上一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文下一篇:世界网络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