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获奖感言

2024-05-09

护士获奖感言(精选8篇)

篇1:护士获奖感言

伴随着夏天的脚步,5.12国际护士节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护士节是护士最美丽的节日。

记得在填报志愿时,白衣天使的崇高与神圣,让自己义无返顾地报考了护理专业。

可是,当自己真正实现了理想,工作之后才明白:白衣天使的翅膀太沉重了,左边是爱心和耐心,右边是细心和责任心。打针、输液、发药、铺床、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每天重复着这一切,使我们粉嫩的脸颊逐渐变的憔悴,细嫩的.双手变的粗糙,每逢过节都不能与远方的父母团聚,理由只有一个“工作忙”。

当自己在抱怨和不理解中感到委屈时;当自己在工作繁忙感到烦心时;也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做一名白衣天使,就应该努力并且尽自己的全力把它作好。是它让我知道了如何真诚的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是它让我拥有了天使的四颗美丽的心。

洁白的燕帽我为你骄傲!

祝护士姐妹们节日快乐!

篇2:护士获奖感言

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不仅要为病人打针、发药,正确执行医嘱,还包括了许多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内容。我是从生活护士做起的。不记得多少次,病人的呕吐物溅在我脸上,大小便弄在我身上;也不记得多少次,脾气暴躁的病人冲我大骂,百般刁难。但我始终牢记,我是一名护士,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他们是病人,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想,我也就心平气和了,一如既往、一丝不苟的为其服务。用真诚的微笑、温柔的话语来安慰他们,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我尽心尽力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的过程中,也拉近了我与患者的距离,为我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次,护送一位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去做急诊胃镜,老人情绪非常差,也很固执,不配合插胃镜管子。无论他的儿女们怎样哀求都无效。但老人病情非常急,容不得耽误。于是我走上前去,温柔的唤声老大爷,然后耐心细致的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老人终于在我的劝说下慢慢张开了口,顺利完成了胃镜检查。他的儿女们在一旁由衷地感叹“我们都不如你亲啊!”我知道这归功于我对老人从入院的那一刻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因呕血、黑便弄脏床单、衣服时,我总是及时的为其擦洗干净,换上整洁的床单、衣服。我想或许是我这种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打动了他,使他更加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也使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做责任护士期间,我在为病人的宣教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我适时地对病人进行各种宣教,进一步沟通了护患关系,化解了许多医患矛盾,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并普及了健康知识。由于我们病房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病人,他们健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保健知识。我针对这些病人,结合他们的文化水平,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健康宣教,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并提供健康指导,个人保健及日常卫生常识。考虑到讲一遍他们会记不住,我通常要重复很多遍。并将这些医学常识普及到其家人、亲属及周围的人。使整个人群的卫生知识都能有所提高,尽我的力量来帮助别人。也因此,在我工作两年后的5.12护士节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

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医院内,当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忠实的健康卫士。2003年,全国暴发非典疫情的时候,我们医院也成立了一套对付“SARS”疫情的应急方案。还专门成立了一线的治疗小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努力学习非典病人的护理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及消毒隔离知识等等。我一次次跟随“非典治疗小组”在隔离区进行实地演练。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汗水经常湿透那厚重的隔离服,身上也起了痱子。但当我想到这是我的职责时,也就没有了怨言,积极的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去。我将所掌握的有关非典的知识告诉住院患者,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消除他们的恐慌,正确认识“非典”,并传授科学的防护知识。虽然我们太湖最终没有发现非典病人,但我从中学会了许多流行病学知识,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护理学是向前发展的,知识更新的非常快,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在练好基本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参加护理专业自学考试及卫生系统组织的各种考试。并先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我顺利通过了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2004年在全县卫生系统组织的招编考试中录取为正式在编人员。2007年在安庆市总工会、安庆市卫生局联合举办的“安庆市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中获优秀奖。现在也已经通过了护理学本科自学考试的一部分课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我靠的是那种拼搏的精神。

在搞好业务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在05年的5.12护士节,我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弘扬白求恩精神,向丁艾梅学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获得一等奖。随后又在06年全市卫生系统举办的“弘扬高尚医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医德医风演讲比赛中获奖。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中,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并养成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篇3:算是“获奖感言”

2010年初秋, 《现代快报》用一个整版介绍了旅居香港的南京青年作家葛亮, 文中引用美国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的话:“如同老舍的《骆驼祥子》之于北京、王安忆的《长恨歌》之于上海、朱天心的《古都》之于台湾, 古城南京终于有了一本关于自己的文本, 那就是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以往, 先验的文学评论对我的阅读无甚影响, 可是王德威的寥寥数语把《朱雀》置于古往今来那么多名家对南京的书写之上, 不由使我对《朱雀》和葛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月, 我去先锋书店淘书, 与作家出版社的简体字版《朱雀》不期而遇。用3天时间, 我读完了这本34万字的小说。掩卷之余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是读完一本好书后心神全部被文字带走、与现实世界完全抽离的陌生感。

《朱雀》以时势动荡为经, 家族三代的历练为纬, 贯穿了南京大屠杀、国共内战、反右、文革、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 堪称一部关于南京的近现代史诗。在神秘的历史律动前, 个人意志微不足道, 如此渺小。从小说的立意上来说, 《朱雀》已超越当下小说创作的“小我”格局, 以弘大的城市历史书写彰显作者的高屋建瓴, 出手不凡。

恰好, 制作《张爱玲在2004》时结识的南京大学教授余斌, 正是葛亮在读本科时的指导老师, 我辗转得到了葛亮的香港电话。因《朱雀》在港台两地连连获奖, 葛亮的出版事务很多, 加上他课程繁重, 等最终敲定采访时间, 南京已下了第一场雪。在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的地下室, 我和葛亮见了面。他偶尔冒出的南京话和一句“我在南京时很喜欢听你的节目”, 使我们一见如故。两个小时的采访, 我领略到他对“家城”南京深入肌理的爱。

这种爱, 成为我创作节目时的“魂”。传统的文学节目就文学谈文学, 就作家谈作家, 这当然没错。可是, 我不满足于此。在快速运转的时代里, 我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支撑我们前行的“爱”。我们嫌弃这个城市发展得慢, 嫌弃它民风不够精巧, 嫌弃连几棵树都要让位于市政建设。可是, 抽离了固定的时空后, 我们已无法和这个城市断然割裂, 这就是“爱”。近年来, 我试图在《倾听南京2007》、《一个DJ的三十年》里, 传递这种对家城的爱, 我希望文艺作品带给听众的不仅是感官的愉悦, 更有精神层面的睿思。

传统的文学节目有三大件:主持人串连、作品赏析、音乐。我不喜欢这种固定的模式, 我认为, 文学的长处在于纵横捭阖, 广播的长处在于声音, 没有凸显广播长处的文学节目, 不如直接读文本有趣。所以, 我加入了大量的音效, 以表现秦淮河、香港、火车开动等场面;亦用各种精挑细选的音乐来表现情绪的转换、场景的更迭。

篇4:获奖感言十大攻略

1.啰哩巴嗦型

感谢××组委会、感谢××传媒、感谢喜爱支持我的各位;感谢制片人,投资了这么一部好片子;感谢导演,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剧组的所有演员,是你们给我力量创造好这样一个角色;感谢幕后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摄像,没有你,就没有我的荧屏形象;我要感谢灯光、化妆、音响、道具、剪辑、剧务……门口看车的、早上开灯的,晚上锁门的。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小学的、中学的、幼儿园的……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生了我、养育了我;我还要感谢——啊,算了,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为了不耽误时间,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说了。

点评:想的很、很、很周全,被念到的人很、很、很感动,但是——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金钱、图财害命!喂——台下的群众都快睡着了!

2.全面概括型

感谢在我的一生中我遇到的每一个人。

点评:全面,不会有漏项,估计连卖菜的都算上了,但不分主次,等于没说。

3.内敛型

要感谢的人很多,我就不在这里说了,所有感谢都在心中……

点评:节约时间,不会遗漏谁,因为根本就没说谁,观众不知道要感谢谁,恐怕只有自己和对方心知肚明。

4.朴实型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对我那么厚爱……这个奖项我拿了很开心。

点评:没有直接感谢任何人,却表示了对大家的感激和感恩之情,实在!

5.最节约型

手拿奖杯后,面对话筒:“谢谢。”然后一脸的惆怅,无语。

点评:酷就一个字!

6.幽默型

谢谢妈妈,也谢谢外祖母,生了我妈妈。

点评:没有诚意,耍宝才是目的!

7.现实型

感谢颁奖嘉宾,感谢在场的朋友。

点评:与其感谢一些场外人士,不如直接让眼前的人听了高兴。

8.忘乎所以型

拿到奖杯,高喊“我是世界之王!”(说完,台下一通瓶子乱扔,知道了什么叫众矢之的)

点评:谦虚有时还是必要的。

9.激动型

非常高兴得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奖。

点评:奖杯太重了,后悔没找搬运工。

10.动作型

手举奖杯,面向观众,双膝下跪,喜极而泣。

点评: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一个铜奖没这个必要吧,这不是给获金奖的出难题吗?

篇5:护士获奖感言

南国的五月是迷人的, 风轻扬百花开, 正是此时迎来100周年的国际护士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荣幸于“羊城杰出护士”奖之单纯与洁净,其评奖方式是由医院推荐优秀护士为候选人,最后由媒体、护理专家、医院联合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共同评选。其评奖原则呈现了公平、公正,真正契合了护士的本质,以及护士这职业所要求的纯洁和慎独精神。这些都向我们显示了这一奖项所蕴含的圣神、无私和奉献的内涵。荣誉面前,我内心不安于在回顾中的贫乏与不足。“羊城杰出护士”奖前两届获奖者都是甚为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她们为这个奖增添了光彩。我这样理解它的内涵,那是它不仅对护士提出“救死扶伤“的要求,也同样要求护士对患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它要求心灵等同于生命的高度,与我们目前的“创优质护理服务”目标是一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众多需救助的患者,会尽力地全身心地倾注自己的热情,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加强护患沟通,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在汶川大地震后,使我更强烈的感受到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的神圣责任,深刻体验到作为一位护士的命运与他人命运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在迎来国际护士节100周年之际,获得这一奖项,令我感到意外,同时也感到格外的温馨。但在荣誉带来它的光彩之时,也会附带着它的阴影。 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守护者,又是健康教育者、管理者。我将把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带动身边的护士以达到“三好一满意”为目标,为患者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篇6:优秀护士获奖感言

在广泛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病人对护士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限于简单医疗操作的执行者,而是希望感到温暖,得到尊重,护理人员态度和善,花时间和他们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并能迅速得到正确的护理,这才是一种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服务。

我们的职业,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也许只有同行们才清楚这天使背后的苦和累,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是苛刻的,护士服一穿,什么情绪和烦恼都得抛地远远的,在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中,在白色的氛围中,她们们送走了无数个忙碌的夜晚,又迎来了黎明的霞光,没有固定的节假日,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工作琐碎,责任重大,可是她们无怨无悔。

篇7:十佳护士获奖感言

护士工作是平凡的。我认为,愈是平凡的工作,愈是需要责任心。护理工作,事务繁杂,虽然分工明确,但又必须相互协作,与病人相处时,我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尽我所能地与他们交流、沟通。用我的心去感受他们的病痛,体味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护理与帮助。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充分获得患者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患者才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护士才能充分了解病人,给予到位的护理,护士工作又脏又累,这是尽人皆知的还要给病人洗脸、洗澡、喂饭.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疼,筋疲力尽。尤其是那些脏兮兮的病人,让你无从下手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不仅要为病人打针、发药,正确执行医嘱,还包括了许多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内容。我是从责任护士做起的。不记得多少次血迹弄在我身上;也不记得多少次,脾气暴躁的病人冲我大骂,百般刁难。但我始终牢记,我是一名护士,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他们是病人,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想,我也就心平气和了,一如既往、一丝不苟的为其服务。用真诚的微笑、温柔的话语来安慰他们,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我尽心尽力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的过程中,也拉近了我与患者的距离,为我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一直视病人为亲人,视服务为己任,视言行为形象。

我渐渐地懂得,正使这平凡的工作,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好的体现。经过多年的磨练,已对自己的工作由不理解到理解、热爱,始终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作出默默地奉献,实现着我的自身价值。玉树大地震,我被选为亲赴第一线去赈灾,虽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幸运的是能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能为灾区出一份力,我感到无比自豪。医院组织的文体活动,我也积极参与。

篇8:护士获奖感言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老师这样总结: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就是一个问题的家长或问题的家庭;有的老师无奈地抱怨: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两天的家庭影响。

案例一:溺爱孩子的家长

某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班主任, 市优秀班主任, 在她的班上, 就有这样一位孩子:对老师出言不逊, 对同学拳脚相加, 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 家长 (母亲) 开口就责怪老师方法不对。有一次美术课上, 这名学生骚扰边上的同学, 被老师发现, 提醒他注意点, 结果他一把就把老师推出很远。后来老师找了这位同学的父亲, 父亲让孩子承认错误, 但是这名学生就是不愿意, 第二天, 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 说如果父亲再叫他承认错误, 就不去上学。于是, 母亲就跟父亲吵架, 外婆就跑到学校责怪老师。

案例二:不成熟的家长

有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 老师多次想和家长沟通, 但是家长就是不露面。有一次, 学生无缘无故几天没来上学, 老师打电话家长问原因, 家长说带孩子去看病了。过了一个星期, 孩子来上学了, 且匆匆忙忙, 下午才到的, 父亲对老师说:“不好意思啊, 我们刚下飞机就直接赶来了。”可是, 老师在和孩子的谈话中了解到, 他们是昨天晚上就到家的, 早上一家子睡过头了, 就编了这个谎言, 且外出也不是带孩子看病, 而是去旅游了。

案例三:不会教育的家长

小石虽然才二年级, 但他的“光荣事迹”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英语默写不会, 他会在教室里当场大哭, 哭的目的就是让老师停下来等, 等他想出来再继续上课。老师不等, 他就把全班小朋友的作业本全部摔到楼下;别人把他在跳蚤市场上买的玩具弄坏了, 老师出面解决, 别的小朋友也愿意赔偿, 可他就是不答应, 放学了还赖在学校不肯回家, 一定要原来的那个玩具……一般情况下, 发起脾气没有一个小时是不会停的。和家长沟通, 家长也说孩子脾气很坏, 不知道怎么教育, 要么就是打一顿。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这种观点或许太武断, 也许不客观, 但是, 却是有道理的。以上三个案例中的孩子, 他们种种行为与习惯的养成, 究其原因, 和家长有很大关系。

第一个案例中, 有一个非常溺爱孩子的母亲, 只要孩子不高兴了, 她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开心, 哪怕是和丈夫吵架, 哪怕是到学校指责老师。孩子有了母亲的撑腰, 更加肆无忌惮, 根本不管是非, 不知道对错, 只要自己开心, 经常挑衅同学, 无视老师。

第二位家长其实自己的行为很不妥当, 孩子出去旅游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还编造谎言欺骗老师。这样的家长给孩子的示范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责任”二字。不成熟的家长让老师无语。

第三个案例中的孩子个性非常要强, 但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会用最原始的“哭”来解决, 用“犟”来达到目的。追根溯源, 因为第一次用“哭”这种方式成功“要挟”家长, 达到了目的, 于是百试不爽。而家长在遇到孩子大哭的时候就束手无策, 要么用暴力, 要么就满足。

……

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重视了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 家长应该如何修炼自己, 让自己成为孩子合格的“老师”呢?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要求自己:

首先, 要在行为和品德上成为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 你怎样做, 孩子就会怎样模仿。

其次, 要做孩子的引导者, 而不是铺路石。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 结果反而会是孩子什么也不会, 什么都依赖家长。

再次, 父母对孩子要赏罚分明。“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孙云晓语)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但是, 该惩罚时就要惩罚。

最后, 要给孩子一个空间, 让他自由地生长。

上一篇:省委巡查组谈话提纲下一篇:做好绩效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