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2024-04-30

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精选14篇)

篇1: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个人姓名

电话:

(+86)

138-0013-8000

邮件:

service@qiaobutang.com

求职城市:

上海

求职意向

XXXX助理岗位

<求职意向越明确,求职成功率越高>

于2014年06月毕业,目前已修完所有学分

<若实习,请注明一周可提供的天数>

自我评价

XXX专业,熟悉/擅长XXXX工作/技能

XXXX的经历,XXXX(特质)

<可填写校内社团活动或兴趣爱好>

XXXX相关经历

2010.09-2011.06

<填写和求职意向最相关的经历名,如项目/社团/社会活动等>

<填写你在经历中担任的角色>

<用一句话对经历做简单介绍>

<将经历过程动作分解,每行描述一个动作>

<用动词+宾语描述每个动作,并尽可能多展示结果>

<例如:联系23个参演社团的工作人员,通知会议、做会议记录、协调排练场地,解决5次排练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教育背景

2010.09-2014.06

XX大学

XX学院

XX专业

本科

主修课程: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行政管理、管理学、社会学、大众心理学、公共关系学、逻辑学

获得XX奖学金

<若成绩优异建议填写,否则可删除此行>

XX优秀团干部

<如果没有,请删除此行;如有多条,可向下复制本行>

兴趣爱好

关注互联网论坛

中英文小说

<优先填写体现职业能力的特长爱好;如有多条,可向下复制本行>

篇2: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今天是11月20号,我是10月17号和中国移动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签的三方,这之后又接到大家比价鄙视的一个公司中软国际的offer。之所以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想把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写下来是因为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前女友的分手真的让我很难接受。通过找工作的经历让我认清了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没有什么像样的实习和项目经历,技术也不行,能找到工作纯粹是因为运气太好,说话还算利索,当然,学校也还可以。我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985、211工程高校,但是我想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没听说过,我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所农林院校的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说基本上也没什么专业上的优势了。

以下的经历更像是我的找工作流水账日记,可能跟各位大神的笔经面经根本没法比,而且比较枯燥,但是至少也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个记录,以后看看应该也不错。

我的学校在西安市附近的杨凌示范区,我们学院的找工作基本都去西安租房子了。我和几个同班的一起找工作的战友在9月16号到达西安,刚到西安的运气就不好,因为赶上西安的反日游行,好多去东城的公交车在白天的时候都停运了,出租车也不往那边儿走。所以我们几个历时两个多小时拿着东西走到了交大,现在想想当时可真傻啊,在火车站旁边玩半天晚上坐车过去就好了。到了地方后已经累的全身酸疼了,然后去交大东南门的小饭馆吃饭,吃完饭回去就休息了。17号接到去哪儿网的笔试通知,因为交大封校,跑了两个校门都没进去,郁闷的回去了,现在想想应该跳墙进去的。18号因为是九一八所以没有出去,接到了华数传媒专业能力测试的通知。

接下来就是让我最为痛苦的一天,19号这一天因为一些事回了学校,到了南校前女友跟我提了分手,我们俩都很痛苦,20号上午我在宿舍自己哭的手脚发麻,下午一点又赶回西安,参加晚上在西电的数码视讯的宣讲会,宣讲会结束之后下雨了,因为没带雨伞,到了住的地方时全身都湿透了,当时真的很沮丧。这天晚上接到了百度笔试和CVT一面的通知。21号把CVT的模板简历填好,做了华数传媒的专业能力测试,下午汤浩来了,把他接回了家。

22号上午百度产品设计师的笔试,都是产品解决方案的题,自己感觉做的不错,但是后来也没接到面试的通知。中午吃了个饭之后去CVT面试的酒店,面试的感觉也不错,就是简单的了解,不过后来也没有后续的通知,现在还是不太理解CVT的选人标准。因为分手的原因一直很难受,再加上住的地方有点冷,晚上睡觉的时候咳嗽的特别厉害。

24号去西电参加风行网的宣讲加笔试,笔试的职位是产品运营,感觉题答的不错,但是再次没有下文。到家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吧,接到了第二天锐捷面试的通知。

5号看到华数传媒专业能力测试的成绩不合格,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产品。下午锐捷销售的面试,感觉自己有点二,话都没说利索,可能销售不太适合我吧。

6号上午参加中软国际的笔试,做了JAVA题,求职意向写了初级咨询顾问,貌似他们这次只想招西安分公司的技术人员。中午接到了第二天在西邮新校区面试的通知。

27号上午坐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的公车去西电的南校区参加一个央企集团的招聘会,投了一份简历。然后赶到西邮南校区,在他们的食堂吃了顿饭,下午中软国际的面试,第一面是技术面,跟面试官说我想做业务,就一起扯了半天,大学的课程啊,对课程的认识啊,一些专业知识啊,比如说做一个信息系统的流程。然后又扯了好多笔试题,面的时间比较长。等了两分钟通知我进了二面,然后二面的面试官主要问我个人的性格啊,想法啊,考考思维敏捷性什么的。面完感觉还可以,因为到现在找工作的情况都不太好,所以这至少也算是一次锻炼。

以上就是十一放假之前的经历,彻底让我认清了就业形势到底有多严峻,稍微好一点的公司竞争都特别激烈,而且我们学校虽然是985、211,但因为是农林院校,跟交大、西工大和西电的学生比还是容易受鄙视。

十一期间一直在学校待着,彻底颓废,每天过着从中午开始的日子,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下楼,其他的时间都在床上上网,我发现自己因为刚离开她真的很难受,我还不想和别人说,怀疑自己憋出内伤。

10月8号回到了西安,9号下午参加了兴唐通信的宣讲,很幸运的被抽中直接进入笔试,不过只抽了十个人却什么奖品也不给,真抠门。晚上参加深圳航空的宣讲,投递了两个部门的职位。回去之后接到恒生电子第二天上午十点笔试通知,兴唐下午一点笔试通知,深航下午一点两个职位的初试通知,时间冲突,决定放弃深航,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决定真是很错误。

10号参加了这两场笔试,恒生电子销售职位做的也是技术题,感觉做的不好。下午兴唐销售的笔试题倒是有很多主观题,主要是情景问题解决方案的问题。结果这两个公司笔试之后都没了下文,这也是让我后悔放弃深航面试的原因,现在觉得深航的人力资源职位才更适合我。

11号参加了上海爱数软件的宣讲,中午做了爱数销售测评的题,就是行测题大考验,感觉做的不错。晚上回家后苦等兴唐、人人网的通知,没等来,却等来了爱数的面试、格力的笔试通知。

12号上午爱数无领导小组讨论,同组成员都比较aggressive,自己脑残的说错一句话,我觉得就是那句话导致我被淘汰了,回来休息。下午一点半格力笔试,他们写的我的第一志愿竟然是计算机,所以做了计算机的专业题,虽然题很简单,但是做的不好。然后去中航国际的宣讲,投了深南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希望不大,面谈时又变身特二青年说了自己没学过人力资源管理,明明学过一点。。然后去4399的宣讲会现场投了市场推广。晚上听说科大讯飞要宣讲会笔试,跑过去,没想到产品的不笔试,于是留了一张简历给东哥,坐公交回了。晚上接到了第二天上午TCL的笔试通知,下午格力的面试通知。

13号西农就业指导中心一层招聘大厅下午两点半中国重汽集团宣讲会,为了回学校去参加,错过了上午TCL的笔试,下午格力集团的面试,回去之后交了简历还没通知我面试,回学校参加中国重汽的宣讲是我找工作历程中做的最傻X的决定,我绝对是脑残了。(到现在为之我还是这么觉得)。

14号上午睡了个好觉,下午回到西安参加了晚上中国一汽的宣讲,回家后网申了中国一汽。

15号上午去中关村人才市场组团的招聘会,投了一家公司的产品,貌似被鄙视了。下午坐了好长时间公交,到了西电南校,来参加中国移动各分公司组团招聘的真是人山人海啊,整个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二楼全是人。最后站的累死了开始往里挤,挤进去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内蒙古移动,跟招聘的负责人就表格什么的聊了一会,有一位像领导的人还对我学校是否是985提出了质疑,不过他也挺nice的。然后她们给了我一张卡,要我明天下午两点半到那个酒店给她打电话。晚上去了淘米的宣讲加笔试,后来好不容易挤进去了,感觉这家公司很有前途,但是应聘的人太多了,做了游策的题,晚上回来果断没信了。一起住的武松收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可能要签了,好多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压力很大。

16号下午移动笔试,笔试都在一个四星级酒店,有钱。笔试的内容就是100道行测题,一个半小时,比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简单一些,我提前五分钟做完了。晚上接到中国一汽第二天上午十点的笔试通知和移动第二天上午八点的面试通知,让把材料带齐,如果面试通过直接签约,一汽的笔试差不多要放弃。

17号上午八点去昨天笔试的酒店面试,上午一共17个人,我排在第14个,一个人10到20分钟,到我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面试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说团队中有人一直不配合你工作怎么办,有不可控的外力会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怎么办,还跟我聊了好半天

我大学期间打篮球和当学院篮球队队长的事儿,差不多快问完时我发现几个面试官相视一笑互相点了点头就觉得八九不离十了。然后让我出去等了,下一个人面试出来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通知我去另一个房间了,跟我说让我把三方和其他资料上的章都盖全,今晚十二点之前签三方,过了十二点视为自动放弃。然后我下午一点去西客站坐车回杨凌,到了的时候快到三点了,所有资料弄好之后去汽车站坐车去西安,到了咸阳就开始堵车。到西安已经晚上七点,到了酒店把三方全部填好,公司也盖好了章。走的时候挺高兴的,因为招我们的赵老师说路上注意安全,你们已经是跟移动达成工作意向的人了。已经九点了,坐公交回住的地方拿着电脑奔火车站,但是到火车站的时候去杨凌的车已经发了,郁闷的回了住的地方,睡觉。

18号早上六点起来收拾好了东西坐七点半的动车回了杨凌。

10月30号的时候接到了中软国际西安分公司的offer,因为这家公司的口碑太差,制度也比较变态,最主要是我已经签了,所以就拒绝了。

篇3: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他们刚刚走出校园一、两年, 在职场上还算新鲜人, 但其中有不少已经面临着职业转型和职场困惑, 在2013的就业寒风中, 他们也想尝试着转换自己的职业跑道, 遭遇危机, 又让他们屡屡感到不安。

细究其原因, 许多问题其实源自1、2年前的就业季, 当时积累的矛盾, 现在成了这些“后应届生”辨不清方向的理由。甚至有人把矛盾直接指向当年就业时学校、社会的“不作为”。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些“后应届生”的心曲。

毕业一年:找工作时就像蒙着眼睛的驴

“我有同学说, 现在回想起来, 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简直就像蒙眼的驴。”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小张回忆起她在应届生时候找工作的经历, 这样感叹道。

小张毕业于某著名文科院校中文专业, 当年由于学校公派志愿者一年, 延期毕业。他们这些更改了毕业时间的学生就成了老大难。“ (就业) 老师倒是每天给我们发布就业信息, 但是她只负责飞信“推送”。

记者问:“没有人解答疑问?”“完全没有。”

小张所在的文学院由于属于文史哲类, 在就业处于“劣势”, 所以这个院系反而更重视学生的就业。而相比之下, 她听说在新闻专业学习的同学对就业更加摸不着头脑:“感觉学校是让我们自生自灭, 完全不管。”

有了一年工作经验的小张, 由于工作所在的出版社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想从文字编辑转型成策划编辑, 决定跳槽。因为拥有很强策划能力, 小张在这个寒冷的就业春天里迅速地找到了几家面试单位, 用人单位也迅速对小张的能力表示了认可, 不过小张渐渐地发现, 现在的“二次择业”, 更面临着不少的困惑。

“你们这种刚工作一年的人, 跟应届生有什么分别?”在一次面试中, 一家大型出版社的主管对小张的能力表示认可, 但对于她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 又产生了怀疑, 犹犹豫豫不肯给准信, 但又不放她走, 要求她“先每周来一天”, 理由是“不好进人”。

小张很不服气:“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长期工作经验?能力不是最重要的吗?都已经面试笔试了我四五轮, 各个级别的领导都说对我满意, 但依旧是这样。又不肯回绝我, 也不肯放人。”

如今小张仍然奔走在重新求职的路上, 她在一次就业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还要花更大的精力去解决和面对。

小周是一名街道社会工作者, 也是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她喜爱自己的职业, 但每天都为了柴米油盐纠结。因为待遇的问题导致生活压力实在太大, 也在考虑是否要转换跑道。

转换跑道:难上加难

小周觉得她遇到的“一次就业”和“二次就业”的问题, 既有学校和社会“没说清楚”的问题, 很大一部分责任也在于自己“没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从兴趣说来, 我是真的很喜欢社会工作这个行业, 但好像很难养活自己。”社工的低待遇, 让小周时常想到是不是要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 我发现自己比较希望工作职位稳定, 这样我会发挥出全部的热情。”但是, 社工专业却成了她转换跑道的限制。因为在这个工作下面积累的经验, 实在难以转换到其他行业去。

在山东读大学的时候, 她也参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实习、社团活动, 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些实习和就业的关系, 我也从来没想过”, 于是她的简历上经历丰富, 但却四散开来, 没有一个重点的专长。“现在想想, 大部分的责任还是源于自己想得太少”。

对于学校的责任, 小周认为“就业指导”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做。无论是她本科的学校还是研究生的学校, 都把“就业指南”, 当成为大三、大四学生谋福利的必修课。没有人考虑过新生们的需求。

“我后来是很不认同这一点的。就好像你事到临头才采取措施一样, 那为什么不把基础先给学生们打好, 让他们早点了解实习、就业的经验, 也好定下方向?”

小周最后说, 看起来现在是就业寒冬, 工作不好找, 但其实“工作不见得是不好找, 是找不到合适的。”由于此前的就业疑惑没有解决, 转换跑道也成为异常痛苦的一件事。如今小周依旧做从前的工作, 在犹豫中分析与反思自己, 以及大环境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建议:“后应届生”找准自己的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原国家职业指导师彭和称, “后应届生”群体的存在体现了充分就业的不易。“就业不太成功的情况就叫做不充分就业。比如有些人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 来找学校求助, 我们绝对不能说‘你七月份走了, 我八月就不管了’。能把握的地方必须把握好。”她说, 就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学校的实际工作必须做扎实。

不少职场中人也表示, “后应届生”的二次就业问题, 需要学生自己和学校社会共同反思。“好多学校, 特别是名校, 都有误区。总觉得自己牌子硬, 学生根本‘不愁嫁’, 于是忽视了就业方面的教育。”供职于某网络媒体的彭小姐说, 毕业于211工程某高校的她在毕业后换了5份工作, 才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她说自己的经验都是摸爬滚打出来的。“我也是工作后这两年才发现, 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不是看你的学历, 而是实打实的能力, 好多学校和学生一直都想不明白。”

“高校应该把精力多花在怎么教学生就业身上, 而不是光想着怎么招生。”出版社员工许小姐说。她有时候看到社里的高学历人才为了户口和编制做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内心也很替他们惋惜。“这些学生都很好, 很优秀, 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绩都很棒, 但其中很多人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

国家职业指导师:学校做就业工作该有点责任心

媒体疯狂报道的“最难就业季”来袭:699万届生撞上经济下行的压力, 让许多应届生感到“危机四伏”。中国新闻周刊网独家调查显示, 五成应届生感觉今年的就业形势困难“比较明显”或者“非常明显”。但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诸如简历投得不够多、个人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国家就业指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彭和建议:学校应该在就业工作中尽可能细致认真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尤其是现在临近毕业, 更不能抱着“推之门外”的心理。而对学生自身而言, 她说, 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情商很重要”。

五成人认为就业困难, 24%觉得学校政策效果一般

中国新闻周刊网对“就业难”问题进行了独家调查, 共有386名应届生参与网友投票。

结果显示, 五成应届生感觉今年的就业形势困难“比较明显”或者“非常明显”。在关于投放简历的问题中, 得到回复的比例, 31%的人选择“少于25%”, 占比最高。

网友们倒是并没有将原因全部归结为外界环境:其中约1/3的人认为还是应届生的“个人能力”在求职中起最关键作用, 在4个选项中排名第一。25%的人承认自己投的简历“少于30份”, 21%的网友投的简历在“30-100份”之间。

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助力, 24%的人认为学校采取的就业政策效果“一般”, 占比最高。选择“比较满意”的为20%, 非常满意的占1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退休副教授彭和还有一个头衔———“国家职业指导师”。在大学校园里, 她为数不少的应届生提供过面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

彭和称, 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较以往严峻得多。她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带户口”的工作少了, 二是“就业歧视”非常明显。有单位甚至明确提出不要女生。

“国际经济疲软、应届生数目创历史新高, 应届生本身在市场上就不具备什么优势。”这是彭和总结出的3个“就业难”原因。

彭和对于学校在就业中扮演的角色最有体会。她分析了学校教育在就业市场上最大的几个问题:“许多高校与市场衔接不够, 接轨体制建立得不好;另外在专业设置方面, 拿法律、中文、会计这样的专业来说, 因为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 不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吻合, 导致毕业生泛滥成灾。”

彭和特别强调:“就业是一个长期问题, 学校和学生必须形成长期观念。对于学校而言, 不能说学生7月份走人8月份就不管了。推之门外的思想很要不得。”在她看来, 学校的责任心在学生就业方面在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绝对不能开开大会说说就算了。”

此外彭和认为, 国家对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需要落实。

建议学生提高情商

应届生本身的就业、求职就占劣势。广东某大型企业销售经理刘先生称, 他们单位2013年“一个应届生也不要”, 原因在于基础太差, 不好培养。而他本人当年也是以应届生身份进入公司的。

面对残酷的竞争压力, 彭和的建议是“提高情商”。她觉得求职中细节非常重要, 社会经验甚少的大学生最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大到简历修改, 小到怎么和人打交道, 说话沟通, 都需要人指导。”

篇4:应届生求职简历的五大死穴

很多简历,内容庞杂,形式混乱,贪多求全,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写上,结果,大杂烩,反倒让人搞不清楚应聘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不同的经历,展示不同的能力;同一经历,不同的描述,也能展示不同的能力。写得混乱,只会让人觉得应聘者思维混乱、主次不分、目标不明。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不要奢望招聘者当伯乐。

二、重点不突出

对于应届生而言,阅历少、经验不足,但至少教育背景会是一个亮点。在面试中发现,有的应聘者只言片语带过自己的教育背景,甚至将本科教育经历和硕士教育经历写在一行,很难发现是研究生。其实,企业对于应届生的考察,并不是特别重视社会经验,关键在考察应届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严谨程度。

三、面试重视程度不够

迟到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迟到应该事先电话告知。对时间尚且不重视的人,能指望他重视绩效、重视业绩吗?

书写混乱。一些应聘者在填表时,写的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如果书法不好,可以把行距稍微加大一些,至少不会把上下两行字插在一起、无法解读吧。

四、专业水平太差

面试的几个法学院本科生,参加过司法考试,也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准备,但问及相关法律问题,却答不出个名堂,如此水平如何从事法律事务?学了四年法律,水平尚且如此,又如何奢望他们在公司商业化环境下短期学习提升呢?

也有应届生想换行。换行没有错,但能不能对准备从事的方向进行学习呢?一位面试者说自己想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问及是否有所准备,答曰在工作中学习,把公司当学校、当实验室?

一定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五、瞎编简历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不同描述,表达不同的目的。经历是可以挖掘的嘛。问题是,挖掘不等于编造。倘若是编造,没吃过猪肉,看过猪走路,也可。但连猪走路都没见过,却编猪走路,岂不是瞎编?

深入提问几下,水分立刻就出来了。一个法学院本科生在被问及一年前所独立撰写的商业计划书时,竟然说时间太久已经忘了,荒唐!自己独立撰写的东西,这么快就忘,此等记忆力能做法律事务?要是真忘了,那就别写在简历中;写了,就立马去查阅一下过往资料,为什么不呢?懒!

求职靠的是实力,不是侥幸,不是纯粹的运气!

练好内功,打好基础,才会成功!与其反复奔波、饱受打击,不如静下心深入剖析自己、挖掘自己、充实自己!

编辑 / 张秀阳

篇5: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该如何求职

毫无工作经验却要离开母校怀抱自力更生的应届毕业生们,在求职面试中,怎样表现最出色呢?要怎样写一篇优秀的自荐信才能赢得考官对你的看法呢?身为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该如何求职呢?别急!下文是无经验者求职“三忌”,是送给应届生的求职建议,仅供参考。

有经验人才成市场“香饽饽”

“都是要有经验的,这叫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办?”记者在近期举办的几场大型招聘会上发现,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经验的人才。“有经验者优先”、要求“三年工作经验”、“五年工作经验”的职位大约占了总招聘职位的四成。

“有两至五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是我们最想招的。”一位企业人事经理如是说。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私营企业受发展规模限制,自身人才储备相对不足,招聘有经验人员可以在短时间给企业带来效益,用人单位也不必花费高成本从技能方面重新培养人才,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

无经验者求职“三忌”不容忽视

面对日臻完善的人才市场,身有一技之长的求职者均已摩拳擦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鹤立鸡群,脱颖而出,赢得“伯乐们”的青睐,并非一纸文凭、几份简历所能做到的。特别是一些谋职经验不足的求职者,职场“三忌”不容忽视。

一忌夸夸其谈,锋芒毕露。相互尊重和以诚相待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与用人单位面谈时要注意谈吐谦逊、自然,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和亲和力。夸大其实与不恰当的锋芒毕露只会使旁听者徒增反感,反而暴露了性格中的弱点。

具体而言,在应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时,谈话应谦虚一些;而面对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许多管理方式较为现代、西化的单位,可大胆表现,灵活随意。这与国企和外企在理念及管理方式上的本质差异相关。

二忌拖沓冗长,辞不达意。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欲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最终与用人单位交谈不是一件易事。每个人都要珍惜这种机会,力争在用人单位面前畅所欲言,充分表现。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选择面相对较大,他们真心希望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但在固定的时间内,也想尽量有更多的筛选余地。言谈吞吞吐吐,拖沓冗长,会使用人单位有浪费时间且做事不干脆利落之感,尤其是外资企业很注重个人的社交和沟通能力。作为求职者,应尽可能选择简单明了的词句去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

三忌频繁跳槽,自我炫耀。虽然大多数单位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同时与之相矛盾的是,很多领导又忌讳跳槽很频繁的人,即使不从一而终,也

应安于本职工作,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不肯埋头工作以求进取,只是单纯要求回报,必然被用人单位所唾弃。因此,对工作经历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新的求职者而言,切忌把自己跳槽的经历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记者手记

小企业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目前,人才市场上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大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就业竞争难免处在弱势。

于去年7月15日至16日在我市举行的夏秋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记者发现,在招聘广告里,大多数用人单位均提出了“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条件,让刚毕业的学生无所适从。而从一些学生的个人简历中不难发现,随着用人单位“门槛”的抬高,从业经验的重要性正在被大学生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精心准备的简历里,毕业生在填写好各科成绩和各种奖励后,不惜浓墨重彩推出自己的“校外工作经历”。然而,过犹不及。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学习期间忙着搞兼职,想为日后求职增添砝码,但这些学生“经验”倒是有了一些,学业却荒废了。

要求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一进门就能创造效益,这常常是一些小企业的短期行为。而有实力的大企业一般都愿意招收在校学习表现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些大企业每年都从人才市场挑选大批应届毕业生,把他们放到生产营销第一线加强锻炼,让他们尽快补上经验课。很多大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在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篇6: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相关新闻

应届本科起薪4300元,比理想薪酬少拿900元

调查显示,起薪与应届生预期薪酬存在较大幅度差距,其中专科应届生预期薪酬为3500元,本科应届生预期薪酬为5200元,硕士研究生预期薪酬为6500元,而博士研究生预期薪酬为9000元。性别在起薪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差异,其中男性本科应届生起薪为4400元,而女性为3800元,二者相差600元。

学未致用:只有1/4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

大学专业不但意味着数年的学习方向,而且往往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人生理想。大学毕业能否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直接意味着能否实现“学以致用”,甚至人生理想能否达成。

但数据显示,56.7%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只有1/4的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其他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但不直接对口。

而且随着就业年限增加,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直接对口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应届生直接对口比例为25%,毕业1年直接对口比例为11%,毕业2年直接对口比例仅为5%。同时香草招聘数据显示,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中,随着求职者学历提升,签约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相应提高。

签约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不足4成

今年毕业应届生人数又创新高,达到破纪录的795万人,就业成为每位应届生未出校门就要感受的压力。在就业的高压下,“能不能找到工作”成为比“能不能找到如意的工作”更现实的选择。

招聘数据显示,只有34.9%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单位与理想中的单位一致,超过6成的应届生表示签约单位并非“意中人”。学历在就业选择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学历的提高,就业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比例也明显提高。

而性别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报告显示女性比男性更难签约理想单位,66.4%的女性应届生表示签约单位并非理想单位,而男性应届生该比例仅为34%。

IT互联网是应届生就业最热门行业

最受应届生青睐的行业是IT/互联网/通讯/电子,其次是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排在第三位的是服务业/医疗/酒店/旅游。

20应届生在就业难度感知方面,表示“有点难,但可以接受”的比例占到49.3%,认为“很难,要费很大功夫”的比例占到32.4%,表示“很轻松”、“不难”的比例合计占到12.8%。而在影响应届生签约的因素中,工作经验以44.9%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个人能力和学历,同时与实践能力直接挂钩的工作经验也被用人单位作为选择人才的首要因素。

本次报告数据显示,年应届生在就业选择中最看重的因素排名,薪酬以59.1%的比例高居榜首,晋升空间、行业前景分别以53.5%和34.6%的比例紧随其后。

如果暂时没找到工作怎么办?

2017年应届生对这一问题的答复呈现出积极乐观态度,87.2%表示会继续找工作,并有10.7%表示将继续进修。其中有44%的应届生对就业辅导类课程表示非常感兴趣,并愿意付费学习。

篇7:应届生求职信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简历,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是一名即将于XX年07月毕业于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大学三年来,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五次获得学院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在老师的严格教导和个人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photoshop 、freehand、coreldraw、illustrator、firework、flash、dream weaver等图象制作、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精通office办公软件,系统掌握了c语言、vb、javascript数据库原理等,我还自学了asp动态网页及sql server等网络数据库编程语言。在XX年通过了计算机三级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篇8: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关于应届毕业生的认定,《公告》明确,国家统一招生的2008年、2009年、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可按2011年应届毕业生对待。

参加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在2010年、201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按2011年应届毕业生对待。

关于基层工作经历,《公告》明确,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和事业单位),各类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类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及农村工作的经历。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篇9:应届生“薪情”还好吗

今年刚从北京一所大学本科毕业的小严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他每月基本工资只有1500元,加上其他福利,每月总收入不超过1800元。这与他去年进入该公司的师哥相比,有了些微下降。

职场求职越来越难,严酷的现实让许多大学生期待的“第一份工资”也不敢抱太高的期望,月均收入2000元成为最普遍的“薪情”。据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07大学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税前现金收入的市场平均水平是24852元,相比2006年的26758元,同比下降了7.1%。

据了解,中华英才网此项薪酬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个行业的11700多家企业,共收集到23000多条应届生的薪酬数据。报告就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薪酬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应届生薪酬年年降

记者综合分析了中华英才网2005~2007年三年薪酬调查的结果,从总体上来看,全国应届毕业生的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税前现金收入的市场平均水平为28011元,2006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6758元,同比下降了4.5%;而到了2007年税前现金收入的市场平均水平是24852元,相比2006年的26758元,同比下降了7.1%。

应届毕业生薪酬的不断下降,也使得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根据中华英才网2007年最新一期的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期望月薪在1000~3000元之间的人数在增加,相反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都在减少。不过,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高级人力资源顾问高瑞表示,虽然职场新人的总体薪酬在下降,但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入职的一年内薪酬都有所增加。据2007年薪酬调查数据显示,有75.5%的应届毕业生在入职一年内都获得了加薪,其中更是有41.1%的人是在入职后的3个月内就得到了加薪的机会,平均加薪幅度达到了380元。

行业薪酬谁领军?

应届生薪酬的总体走势不甚乐观,那是不是所有的行业支付给应届生的薪酬都持续低迷呢?答案是并非如此。

调查数据显示,两年来,快速消费品行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支付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平均水平有显著增长,分别从17078元和16505元涨到20490元和18082元,涨幅达20%和9.6%。相对于薪酬走势良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房地产行业和电子行业支付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小幅下降,分别由26590元和17893元降到25932元和17623元,降幅在3%以内;专业服务行业和制造行业的应届生薪酬降幅明显,分别从43133元和19307元降到37473元和17530元,分别下降了13.1%和9.2%;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上期调查应届生薪酬一片降声的行业中逆势而动的个别行业——IT行业,上期薪酬涨幅达8.2%,而本期薪酬平均水平竟下降了17.1%。

从绝对薪酬来看,虽然IT行业应届生税前现金收入市场平均值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达到了38506元,在上述行业中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专业服务行业,应届毕业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为37473元;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房地产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分别为25932元和20490元,而耐用消费品行业、电子行业和制造行业则居再后,均在18000元左右浮动。

北京平均薪酬最高

北京应届毕业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38655元提高到2007年的40139元,虽然只提高了1484元,但是这使得北京在应届生薪酬上超越上海,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大城市之中位列首位。上海应届毕业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39813元下降为2007年的39774元,这微弱的下降使上海在四城市中降为第二。深圳应届毕业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36485元上升到2007年的38301,仍然位居第三。广州应届毕业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35390元下降到2007年的31261元,仍排在四座城市的最后。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就职城市不再铆牢大城市。从中华英才网2007年薪酬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城市,在职应届毕业生与全国总在职应届生的比例,已经从54.1%下降到39.3%;而杭州、南京、成都、天津的在职应届毕业生比例,却从4.9%上升到了12.2%,其他城市也有少量上升。

高学历才能有高薪酬

也许从长期来看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薪酬,但是作为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学子,由于没有多少实际工作经验,一只能用学历和综合素质衡量,而综合素质要靠实践检验,因此通常情况下,应届生的高学历确实会带来高薪酬。

中华英才网2007年薪酬调查的数据正好印证了上面的说法。应届博士生薪酬的绝对领先地位依然无法撼动,本次薪酬调查结果显示,应届博士生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值达到了76766元;刚刚毕业的MBA由于入学前工作经验的积累薪酬排在第二位,平均值达到了70609元;相比之下硕士(不舍MBA)略低一筹,为44026元;本科毕业生的年度税前现金收入总额的平均值为28451元;大专毕业生的薪酬相比本科生相差并不多,也达到了21001元,而大专以下的毕业生入职第一年的税前现金收入总额平均值只有14209元,相对较低。

研发部门需求最大

中华英才网2007年薪酬调查涵盖了20个行业共涉及44个部门,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研究开发、销售、客户服务、办公行政与后勤管理、物流、市场、财务管理、物业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九个部门是接收应届毕业生最多的部门,其中研究开发部门接收的应届毕业生最多,达到了被调查应届生总数的13.3%,人力资源部门接收的应届毕业生最少,占被调查应届生总数的1.0%,这些接收应届生相对较多的部门,对应届生的学历也有不同的偏好。

篇10:应届生求职信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致以真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材料。

我是xx大学化学系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即将离开母校,踏入社会大学,心情是那样地兴奋又彷徨。我渴望一个新生活舞台,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值得为其奉献一切的工作单位。带着十分的真诚,怀着执着与希望来参加贵单位的招聘,贵公司实力雄厚,重视人才,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希望我的到来能给您带来惊喜,给我带来希望。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生信条。在校期间我从不迟到、不旷课、团结同学,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因为我深切的知道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站得稳,才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我在校期间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十几门专业课程,成绩优良。我还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计算机x级证书。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虽然我只是一名本科学生,但我有颗真挚的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愿为贵单位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虽然我刚毕业,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但我相信贵单位是重能力、重水平、重开拓,有远见的单位,一定能把能力、水平与经验等同视之。

给新人一个显身手的机会,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机会,我迫切希望早日成为贵单位的一员。我衷心的希望贵公司给我以面试和应聘的机会,我将以我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证明一切。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篇11:应届生求职信

您好!很荣幸你能看到我的这份求职信。我是一名来自财务专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时,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作为学习委员,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班集体。

大学四年里,我扎实地学到了专业知识,特别是我们的核心课程财务专业和中级财务会计学,此外,本人对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基础课和拓展课也有一定的掌握。学习成绩优秀,大二大三连续获得奖学金。

在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我是一个体育迷,对足球和篮球很感兴趣,平时有空时候经常和朋友一起看球和打球。平时还喜欢阅读杂志和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喜欢国产电影。

最后,希望面试官看到我的这份求职信之后,能够给我一次机会,让您能更进一步了解我的具体才华,我相信我是一个不会让您失望的求职者。

此致

敬礼!

求职者:

篇12:应届生求职信

您好,我叫XXX,男,学习的是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育和帮助,再加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了薪酬与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招聘、管理沟通、市场预测与决策、管理学、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对证券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曾于大一大二两年担任班长职务,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了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富有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大三,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创办了“福建工程学院青年创业者协会”,并担任创业部部长。更是很好的培养了自己的能力,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此外,三年的学生组织工作,让我对办公软件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运用。精通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对图像编辑ps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社会实践方面三年暑假我都有去实习,先后在养生宝典酒店、辉记食品有限公司和瑞芯微电子公司从事实习。暑假期间,有从事一线工作也有一定的办公室工作经验。工作期间,认真积极,能理论联系实践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工作联系起来,使得理论知识能得到较好的升华。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团队合作,深刻的认识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在日常上课期间也经常兼职,曾经在中国移动通信、金锣企业等公司的活动中参加兼职,获得了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良好评价。

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互助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四年里我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热情的性格特点。积极工作,抓住每一次机会,珍惜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最后,真诚的希望能收到您的回复,如有不足之处,恳切的希望您指出。

收笔之际,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篇13:应届生认同低薪是一种明智选择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如今的应届生在经过了“新业难”的磨难后, 终于可以面对现实了。可以说,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尽管面对这一调查结果, 也有理想派的评论人士为应届生们叫屈, 认为大学生收入不如民工这一现象并不正常。但在“就业难”的背景下,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 就业才是硬道理。面对现实, 接受低薪酬, 这显然更有利于解决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不要认为这是“读书无用论”的再现, 不要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浪费, 是知识的贬值, 是人才的贬值。就因为应届毕业生的薪酬低于农民工, 而将这一问题上纲上线, 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

其实, 应届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也是用工制度成熟的一种表现。虽然每一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都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大学生们也确实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但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 大学生学习得最多的还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他们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的大学生普遍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要求大学生们一走向社会就要拿到高于农民工的薪水, 这是不现实的。毕竟, 农民工们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工作技能, 有的农民工则任劳任怨, 吃苦耐劳。这些显然是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所不能比拟的。相反, 如果大学生们一走出校园, 其收入就超过了农民工, 这才是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成熟的表现, 甚至还是“唯文凭论”的一种表现。而如今的大学生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它使得大学生就业的道路变得宽广起来。

更加重要的是,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并不代表大学生未来的收入不如民工, 更不代表知识贬值。虽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这是事实, 但就个体的大学生来说,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 随着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大学生们升职的前程, 或者是加薪的机会都远远超过了农民工。一些白领工种, 一些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岗位等等, 甚至就是专门为大学生们准备的, 因此, 我们怎么能够因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低于农民工就简单地认为大学生的收入不如民工, 就对大学教育持否定态度, 甚至认为是知识贬值、人才贬值呢?

而且, 从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成长来说, 能够从底层做起, 能够从低收入的工作做起, 让大学生们能够亲自体会到社会底层工作的艰辛, 这对于大学生将来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 作为大学生来说, 能够到那些条件并不优越的基层单位工作, 也能够发现这些基层单位在经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所学用之于实践, 而且还可以促进这些基层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进而最终推动这些单位的向前发展。

篇14:应届生找工作求职信

关键词:高考;复读生;应届生;焦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7-01

一、引言

高考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考生和家长尤其将高考视为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转折点。然而,由于高考竞争十分激烈,许多考生在第一次高考中并没能脱颖而出,或者没有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因此而选择了复读。就目前状况来看,复读生在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研究表明,高考复读生占高考总人数的10%—15%[1]。

二、方法

1、被试

从某高中随机抽取一个高三应届班和一个高三复读班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37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

2、工具

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题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标准分[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8。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三、结果

1、复读班和应届班焦虑水平总体现状

首先我们对复读班和应届班的焦虑现状进行了考查,结果如表1所示。单一样本t检验表明,无论是复读班还是应届班,其焦虑水平平均分要显著低于分界值50分(复读班t=-4.657,p<0.001;应届班t=-10.633,p<0.001),表明总体上看,高考学生的焦虑水平并不太高。

2、复读班和应届班在焦虑水平上的差异

对复读班和应届班的标准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t= -3.660, p<0.001表明复读班的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应届班。

3、复读班和应届班中焦虑人数比例的差异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2],高于50分的个体可以认为其焦虑水平较高,对各班的焦虑人数及百分比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复读班中焦虑人数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应届班,即复读班中达到焦虑水平人数的比例更高。

四、讨论

1、高考学生焦虑水平总体良好

研究结果发现,复读班在SAS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为45.30,应届班的平均得分为40.33,均显著低于临界值50分,表明高考学生总体上看焦虑水平适中,并没有出现大家普遍认为的备战高考的学生焦虑水平较高的情况。这或许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本研究发放问卷的时间是在高三上学期,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感受到高考的“硝烟”。

第二,高考虽然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但广大学生可能也已经认识到高考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方法。尤其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出国留学的兴起,学生的出路并非仅仅只有高考一条,这或许有助于减轻学生对高考的焦虑情绪。

第三,我国当前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不用为温饱担心,高考落榜也不再意味着立即要去参加劳动,这也相对减少了考生的后顾之忧。

2、复读生焦虑水平高于应届生

尽管复读生的焦虑水平总体上看并不是特别高,但其焦虑水平依然远远高于应届生。尽管是在高三上学期,80人的复读班里居然有24人得分达到了临界值以上。这证明了高考复读生的心理压力较之前增大了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之前高考的失利会使考生产生自卑心理,感到自己在学习上很失败,并害怕会在未来的下一次高考中恶梦重演,越是如此,就越发地焦虑。

其次,复读生经历了高考的失败,与此同时,可能还承受着父母对自己的失望。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复读一年考取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考生的压力。

3、对选择复读的建议

笔者认为,关于是否选择复读这一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复读的确能够提高很多学生的成绩,从而考上更好的大学,况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个人从哪所高校毕业依然是其今后发展的重要砝码;而另一方面,复读会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焦虑水平提高,学生能否在复读的时间里保持良好心态是在选择是否复读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五、结论

(1)高考学生焦虑水平总体状况良好;

(2)复读生的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应届生;

(3)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复读时要谨慎;

(4)对于复读生要从家庭、学校、自身等方面减轻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婉荧,王权红.高中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 (1):87-89.

上一篇:如何端正入党动机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下一篇:路飞,你的微笑,是如此的美好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