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涩与非晦涩作文

2024-04-08

晦涩与非晦涩作文(共6篇)

篇1:晦涩与非晦涩作文

晦涩与非晦涩作文

我不自觉地写下文章,像小夜莺在枝头吟唱,文中没有某些水火激荡的情境,缺乏神秘与美,只有一堆生僻的、晦涩的,如小夜莺不成熟的半吊嗓子,跳动在方格纸上的词语。

早在小学,我对自己不解的词语就怀有一种垂爱,在不懂时,也要生拉硬拽,不自然地嵌入文章中。他人看来不恰当,而我却如获至宝似的`,读了又读,念了又念,深感舒心,并以为会将作品点缀得更加完美。初中以来,似乎对此有了认识,但仍不松放一个词汇,从母亲或字典里了解了轮廓后,还会斟酌一番,才运用在文章里。每成一篇,都含有不少词、成语,不常见为多。母亲取笑我太晦涩,一般她需扫视三四遍,才能读出个大概,说是我的劣势,就算写得不错,某些改卷老师也会评个不高分,不及一些文笔通俗的学生。

我却不以为然,晦涩并非是我想要的,因为我写的不是小说,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也不是诗歌,没有引人深思、慑人憾人的诗句;更不是俳句,没有精短老练、排版美观的格式,如何动人?引人入胜的特点我无一具备,如何动人?在我心底,只是随时随地随手随心地写下,却一定不能简单,不能趋向平常的情感。我所追求的,是寄于词的意韵深远,独特的匠心,使见到的人都动容敛目,心眼俱开,受到启发。因为我坚信,词无晦涩、通俗之分,它只是一种用于更易表达的工具,只要达到了意境,称之为通俗;反之,见得少,罕见,才叫作晦涩。由此看来,这两者只是依附于人们的见识与思想,时时刻刻都可变化。若当从此,我们自称为“吾”,多年之后,再见那往昔看来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我”字,是否,觉得碍眼,别扭,正如多年前看那个“吾”时反应?所以,晦涩通俗之分只是个空洞,由人们的肉眼习惯所致,毫无意义。

词语,只是吸引我们进入探究事物的奥义、生命的蛮荒的工具,是世俗所生的谰语。晦涩非晦涩,通俗非通俗,其实,只要文章的性灵保持在尖锋,这两者又有何分别呢?

篇2:晦涩与非晦涩作文

从昨天到今天,我除了工作,就在发呆。

仿佛是倏忽一夜,又逢冬天。一些事在走远,一些人在走运,觉得自己并没有前行,自己还是意外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已经撂下了一长串半生不熟的日子,觉得,自己总以为也许存在的前方根本看不见,只有在一些人和事都过去了的时候,才知道时间是从幽冥中来,穿过自己,走向昨天,昨天又走向前天。仿佛坐在车上,却是背对着前行的方向,看见的全都在迅速退去,而迅速退去的那些,全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样也抓不住,除了看着,再无别的办法。

我所行走的这条路就是时间。我活着的当下就是这辆车。

我和许多人一样,是生命客车上的乘客。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刚上车的人总想往前挤,想看迎面而来的一路景色。在车上坐久了的人,却想无声无息地退到车的后面去找个座位,不想跟别人多交谈,也不想跟别人去拥挤,还会不时地把头脸转向车的后窗,看那一长串正在飞速远去的旅途。能够清楚看见的,也总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已经逃离得很远。

也许,从来就没有人认清过来路,人人只能不断地回看去路,而去路,又能看到多远呢?一年?十年?半生?久远?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在远去的路上,只记得有限的几个人,只记得有限的几件事,像黎明时分天幕上的几个星子,那么醒目地亮着,那样遥远,那样远远地冷着。

夏日情怀尚在,眼前已是冬天。希望一些事永远都不要萎蔫,希望有些人还能够回来,虽然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些都很难很难。

每天醒来,身边,熙熙攘攘那么多人,虽然南来北往东西各奔,却都是同车而行的旅人。这是生命无法干预无法更改的遭遇,不关涉爱与不爱,不牵连恨与不恨。不知道有谁和自己同站上车,也不知道将和谁同站下车。那些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的,半途而来,中道而去,却是自己的半途和自己的中道,对别人,也许只是中转站,也许就是终点站了。想一想,漫长旅途上,谁留恋过自己,自己又留恋过谁,留恋了,又能怎么样呢?要么别人不得不下车,自己还能看得见,要么自己不得不下车,只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已,只是在别人的眼里成了一位过客而已。

有女同车,爱着,且是深深地爱着,然而,也只能是爱着,爱到疼痛,爱到魂不守舍,爱到丧魂落魄,爱到只剩下了恨,恨这爱的无法永恒无法合而为一,爱到连自己的生命都找不到着落,明明是另一种单相思,爱是不能走到一起的,若不相信,向谁去找答案呢?无论爱有多深,归根结底都是过客,都是乘客,既是过客,该有来处和去处,有谁能够永远不下车的呢?虽然都在车上,虽然都在路上,却有各不相同的乘车方式和各自设定的终点站口,到底该关注爱呢,还是该关注自己设定的终点站口呢?作为过客,也许爱过,也许根本没有爱过,没有爱过,多么遗憾,多么伤心,身不由己、行不由心的旅途还有什么意思!

事实上,谁都无法知道自己将在何时何地下车,而只能看别人下车,看着他站在路边一动不动,却是飞快地后退而去,最后在视线中消失。

有谁统计过,有多少位乘客和自己同路而行?有多少位乘客在自己的视线中下车?谁统计过呢?

下车的人消失了,未下车的人继续前行,继续同行,各怀心事,看各自喜欢的风景。人在旅途互相观望,神色和姿态都不真实,真实的是未上车之前和下车之后,但是,这样的真实谁又能看得见呢?

在众多的`不真实里,还有一些勉为其难的真实,比如那些一上车就酣然大睡的,比如那些一直在车上随心所欲地哼唱歌曲和打口哨的,他们把寂寞的旅程变成了享受,仿佛从未上车,仿佛永远也不会下车,或者,上车下车,都是跟自己无关的事。

有人反感这种说法吗?可是,我们有没有必要来争论谁对谁错?

生命,真是一个神奇的连环结扣,即便神奇,也屡屡有人轻松而诡谲地解。那么,我的发呆,是在破这个结扣吗?

还是这个太阳,还是这样的亮,和夏天相比,则陡然减少了热度,这是距离造成的,热度受控于距离,光却不,灵魂如光,生命如热。那么,是否因此,佛陀才说人的灵魂可以穿行三世自由往还呢?

篇3:晦涩与非晦涩作文

最近,社交媒体热议如何评价豆瓣“貌似11年来第一支”品牌广告;现在,让我们暂且放下“看懂没看懂”的纠结,也不去讨论“我是否喜欢”的主观态度,仅从营销角度来分析一下豆瓣这支广告背后的策略——豆瓣希望用它做什么?它有可能做到什么?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1.品牌价值植入——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乌托邦

豆瓣这支广告追求什么目标?我们认为,无论广告使用了多少致敬式的镜头语言,充满隐喻、暗喻,交叉错乱的结构与台词,但其核心策略仍旧是:Inception——用一种文艺的技法,向用户心智植入品牌价值信息。

至于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晦涩的文艺技法,首先,从广告传播角度看,“怎么说”与“我是谁”是高度相关的,由于“表达方式本身就是对品牌价值的注脚”,因此,豆瓣需要借助这种风格,来强调它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

比如,尽管同样涵盖了“文艺”和“兴趣”,豆瓣广告传递的却是偏主观、个体经验式的信息,男主角甚至会给人留下了一种“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怪诞感,但是从品牌识辨度的角度看,这就与较为宽泛的兴趣社交,如“总有新奇在身边”或者“上贴吧找组织”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寻找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作为一种传统的介入视角,在这支广告中被刻意遮蔽,可以说“我们的精神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干掉”了“社交”,转而全力支撑“自我精神世界”这一概念,这一点比较重要;从广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现在,让人们自由穿梭于自我精神世界才是这件事情的核心。于是豆瓣的品牌价值被锁定在——“一个能满足个人情感精神需求的乌托邦”上。

豆瓣所做的一切,都将围绕着这种对个体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展开。这可以被解读为豆瓣基于现有业务与竞争现状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Self-Discovery);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功能性需求”和“情感精神需求”。比如,围绕书、影、音的“发现”“交流”“讨论”是情感精神层面的交互,“如何快速买到一本书”或者“怎么看一部电影少花钱,多得实惠”则显然不是;

又如,从“豆瓣东西”和”豆瓣市集”的商品选择看,是否承载了特定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会比其它电商平台更为重要;在这里,用户将商品的功能诉求置于底层,他们更多地在购买商品的历史、情怀、故事或观念;依照《消费者行为学》当中的“角色扮演”理论,他们更多地在考虑这一商品能否帮我们“演好”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个“角色”,如“我用我的杯子向安迪•沃霍尔表达致敬”,潜台词可能是“我是一个有艺术素养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我使用的品牌铅笔暗示我是一位在设计上造诣很深的专家”等等。总之,他们在这里所进行的是——情感精神消费。

以用户的“自我精神世界”为商业逻辑的发端,为第一性的定位是豆瓣赖以存在的根基,以及在这个杂乱的互联网环境中保持本色,赢得青睐的关键。

2.为什么拍一支让人看不懂的广告?

毕竟,这种略显晦涩,同时又抛弃了逻辑性,转以右脑“情感故事”方式介入心智的广告,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质疑,尤其是——“当他们表示看不懂的时候”。

质疑者或许提出,同样可以进行“自我精神世界”这一定位的inception(概念植入),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呢?这样晦涩地表达一个意思,能说清楚吗?能唤起用户对品牌的消费(使用)行为吗?

答案是——不能。

换言之,“我们的精神角落”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支“态度改变型”和“行为支配型”的广告,它既无意于让不理解豆瓣的人理解豆瓣,也无意于让不喜欢豆瓣的人喜欢豆瓣,它是“只拍给懂的人看”的广告,目的更多在于让那些使用并喜欢豆瓣的深度用户更加热爱这个品牌。

品牌采用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策略,究竟是固执己见还是另有深意呢?这有点像Youngme Moon在《DIFFERENT-Escaping the Competitive Herd》一书中的“敌意品牌”概念,品牌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策略,意在明确地区分开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净化”。

怎么理解?简单说,“敌意品牌”的广告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态度取向,能够最大程度地迎合一部分人,同时却让另外一部分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甚至“很不喜欢”,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随着竞争加剧,品牌与品牌之间差异化越来越少,品牌自身特性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彼此的用户也开始趋同,要让一个品牌再次获得极高的清晰度和独特性的方法,就是区分清楚用户。要努力保持那些能够理解并认同品牌价值的用户的纯净度!

换个说法,“价值净度”得不到保持的结果就是,用户对品牌价值的认知混乱,认同各种价值的用户都存在于一个品牌中,这将促发原本高度认同品牌价值的老用户离开,从长远看,会导致品牌沉沦。

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这种情况有点像“你刚买了一件礼服,却发现了一个奇葩买家秀时沮丧万分的心情,和对这个品牌原有价值产生的深刻怀疑”。

毕竟——物(品牌)以类聚,人(用户)以群分。

期望让每个人都喜欢就注定无法与特定用户发展出更深刻的感情。

回到豆瓣来说,品牌在这一阶段最需要的恰恰是向核心用户强调——“这里是你们的精神世界,豆瓣坚守的初心未变”,而不是稀释这种价值的浓度,用浅白的语言迎合新用户。

3.用广告提升价值交付系数

品牌可以通过广告提升价值交付系数,这符合我在SDi方法论中提出的“价值交付”原则;也就是说,广告不再仅仅是对品牌价值的表达,广告本身可以“承载”价值。

广告承载的价值可以是让人开怀一笑的娱乐性(杜蕾斯的广告),也可以是某种情感共鸣(Newbalance的“致匠心”),与豆瓣的这支“我们的精神角落”一样,这类广告比起单纯的行为支配式广告(“买卖二手车,就上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由于价值交付系数的提高,从而更容易得到用户的主动介入和传播。特别是在一个信息过载和消费者被赋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就算手握大把预算,价值含量不高的广告也很难再像从前那样获得传播效果(不计成本一掷千金的纯土豪除外)。

但是,消费者行为学当中的另一派观点认为,“价值交付系数”较高的情感广告并不能直接带来促销;比如,我们可能在一种情感共鸣中得到了享受,也愿意主动传播品牌广告,但当我们真要消费这一品牌时又是另外一回事。正如一位“定位”专家所说的——“台湾大众银行的梦骑士广告如此感人,但你会把钱存进大众银行吗?”

宇见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让情感广告发挥“价值交付”威力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找准品牌功能价值与其情感精神价值之间的内生关系。否则,就像我们在“梦骑士”案例中看到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情怀让人动容,但回到功能层面,这种情感价值却不能在该品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找到归依。

它不像在New Balance“致匠心”广告中,那种专注的匠人情怀可以在手工打造的英美产系列运动鞋当中得到完美的印证契合,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宝马的“悦”传播是另一个代表,长久以来,宝马的功能价值被表达为“终极驾驶机器”,新时期该品牌的升级策略是“悦”,“悦”是一种情感精神价值,但它谈论的核心仍是“驾驭之悦”,是“用自己的双手开创”,这让品牌变得年轻,以区别于那些死气沉沉的大Boss瘫坐在司机驾驶的奔驰车里(开个玩笑,奔驰也很好);我想说的重点是:一旦我们能够找到从功能到情感的内生关系,保持品牌价值的一致性,那么,情感价值也将有机会为品牌延伸出一个USP(独特销售主张)。

最后回归主题,我们来尝试总结一下,营销人可以从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这支广告中得到哪些操作上的启发?

(1)广告的基础职能是构建认知,无论功能还是情感型广告,无论它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为何,营销人首先必须明确那个要inception到用户心智中的idea是什么,并坚决简化信息;围绕品牌的价值聚焦,广告中的信息也必须对应到这个焦点。

(2)广告“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时候并非坏事,品牌广告的根基在于维系并发展其与核心用户群的关系,品牌广告有时候并不以取悦大多数为根本目的,却必须能够在自己的核心用户群当中创造强烈的共鸣,努力为那些能更好地理解品牌价值的用户服务,以达到维持品牌价值纯净度与独特性的目的。

(3)讲故事、谈感情、开玩笑的“内容型”广告能够提升品牌的“价值交付系数”,令广告本身获得了更多的用户主动介入,在节省预算和创造口碑方面起到了作用;但必须注意这些故事、情感和玩笑能够与品牌的核心价值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也就是“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中强调的“用一个声音说话”,否则,找不到价值归依的情怀和故事就可能沦为“刻意煽情”的“荒诞怪谈”,让人们无所适从的广告自然也不能带来态度与行为改变。

(4)最后再附赠一个小技巧,其实就是——“适度的晦涩”能增强广告本身的吸引力,平铺直叙的大众广告则不能;这也是inception的一个技巧。

关于“如何评价豆瓣广告《我们的精神角落》?”,在“知乎”等社交媒体上对此问题的讨论众多,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个广告并不能让人马上领悟到信息的“神秘晦涩”有关,与它使用的高冷元素可以引发我们的好奇心与探讨欲望有关。

篇4:陈漫:让哲学对晦涩说NO

小档案:

陈漫,出生于北京,于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学院。而在毕业之前,陈漫在上海《青年视觉》杂志上刊登的一系列开创性封面让她名声鹊起。2003年到2007年之间,她发表多幅別具特色的封面照,在中国杂志封面史上留下雅名。其镜头下的照片,揭示别开生面的幻想世界,比传统大片所捕捉的画面更富幻想力。

为COACH鞋履拍摄的形象片之一:五号公路。

“随心所欲”的第四个创作阶段

陈漫喜欢把自己的摄影创作分成不同的阶段,以此来区分作品的不同风格。她曾经总结自己过去十年的摄影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视觉》时期,她使用大量的PS修片;第二阶段她开始返璞归真,热衷于创作一英寸照片式的极简大头照和以北京标志性建筑为背景的时装大片;后来她又爱上了中国哲学,在她的创作中讲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此次,她告诉大家,她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创作阶段,也就是打破边框的限制,让自己更自由。

“进入第四个阶段后,我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不需要过多地解释我选择这种创意的理由,我可以用更跳跃更新颖的方式,甚至可能会突然跳出。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又拿起画笔画国画,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跨界合作,这些都是我更自由的表现。” 就像她为COACH拍摄的这组鞋履作品,一个系列中的所有照片都只是关注模特的双脚,用低机位拍摄,用时间串联起一段都市女性的故事。

“拍一组女人的脚是我很早之前就有的一个想法,这次在跟COACH正式合作之前,我也曾跟他们说过两个别的方案。COACH是个主流品牌,只用鞋和脚来拍摄宣传片的想法无论如何还是有些大胆。但是到最后我还是没忍住将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他们没有拒绝,我们就先尝试拍摄,出来的效果还是能带给客户惊喜的。拍摄时我采用了反传统的方式:完全看不到脸,只是通过她穿的鞋子,大家就能猜测女主角的个性,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

于是,纽约、东京、北京,汽车里、街道旁、秋千上,女人的万千心事通过一双双脚而展露无遗。陈漫觉得用脚来展示情境本身就是非常公平的一种处理方法,因为全世界的女人,无论国籍、身份地位和年龄,绝大多数都需要穿鞋,都需要靠双脚去践行学习和工作的每一步;相较于脸,脚的区别度更低。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观众更关注双脚,而不是评判每一张不一样的脸庞和每一身不同的服饰。

为了能够充分地解说每一段故事,在拍摄之初陈漫找了大量的模特来试镜,标准很简单,就是要“会用双脚讲故事”。“我请模特对着镜头不停变换脚下的动作,选择其中最能体现情绪的那个人。我想这样的试镜经历对于模特来说可能也前所未有,所有的人都盯着脚看,完全忽略脸和身材。”

英国《i-D》杂志封面:低碳环保小组

英国《i-D》杂志封面:素食餐厅。

教育也应该有时尚的外表

用时尚的形式体现哲学的内涵,这是陈漫作品中非常明显的特色,独特而有趣。“我对中国的传统哲学非常感兴趣,但同时也苦恼于它的晦涩,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感受,所以我就想用大家都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呈现,传统哲学不再是写满了‘之乎者也’的古文,也可以是妙趣横生的人物形象。”

同一切事业有所成就的人士一样,陈漫的时间也被繁忙的工作分割成了不同的碎片,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完成一项爱好。但就在这些时间碎片里,她还是会选择性地读一些南怀瑾的著作,读古印度的书,学习中医,研究茶道,努力而又庞杂地从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门类中汲取营养,再投射到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中。

“没事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自己待着,在心里跟大自然对话,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阅读这个人。我觉得阅读应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和人交流的时候读人,喝茶的时候读茶,就像别人说的,如果喝茶,就同时有两辈子的人生。但是这种阅读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思考太多,人不能想太多,而应该是去感觉。人现在就是想太多了,所有地球的毛病都是太主观引起的。其实人和万物的交流都应该建立在特别平静和对等的感觉之上,甚至应该高于科学。”

同传统哲学异曲同工的,是陈漫一直热衷的环保。不同于激进的环保主义者,陈漫所做的环保都是通过基本的生活项目,比如为杂志拍摄环保主题的封面,倡导二次利用的生活方式。“我曾经同一本英国的杂志合作一个环保项目,叫Recycle Fashion,就是请一些失业女工,用别人废弃的二手衣服重新加工,变得时尚而能够被再次利用。”

我觉得阅读应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和人交流的时候读人,喝茶的时候读茶,就像别人说的,如果喝茶,就同时有两辈子的人生。

摄影作品Youthful系列:京剧学生。

摄影作品Youthful系列:混合乐队。

6. 摄影作品Youthful系列:环保设计师。

对话陈漫(FW=FashionWeekly C=陈漫)

FW:你在同客户交流的时候,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创意会被他们拒绝?

C:其实我也挺“看人下菜碟”的。COACH是个美国品牌,一直崇尚自由和独立,而且之前我们有过合作,彼此都有信任度,美国总部的高层还把我的作品挂到他的办公室,所以我可以尝试一些大胆一点的想法。

FW:你是否有过创意不被客户理解的苦恼?

C:我现在早已不在那个阶段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能够把握对与好之间的那个平衡。我会在适时的时候给客户提一些大胆的想法,但并不是古怪的。很多艺术家搞不清这里面的分别,总是埋怨客户,这是不合适的。就好像恋爱中的男女,一边跟人家好着,一边还说人家的是非,那就不好了。

FW:为什么还对中医有那么大的兴趣?

C:中医能告诉人一些类似于哲学的道理,让人特别清楚地领悟到什么是错误的。比如很多地方发生水灾或者旱灾,按照中医的角度讲,就是因为人们对资源,特别是煤、石油这样的黑色资源的过度攫取。黑色主肾,黑色缺失,地球的阴阳也会失衡,结果水都没有运到需要的地方。

摄影作品Youthful系列:中医馆。

篇5:爱意的晦涩诗句

爱情只是一种缘分。缘至则聚,缘尽则散。能够结为夫妻并相伴到地老天荒,那是珍贵的.不尽缘。

1.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2.马上离魂衣上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3.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5.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6.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7.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8.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9.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10.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1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3.谁怜旅愁荏苒。——张炎《解连环·孤雁》

14.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1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6.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平《春怨》

17.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18.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19.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20.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21.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2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3.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24.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25.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谢灵运《登池上楼》

26.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孔夷《南浦·旅怀》

27.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毛文锡《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28.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29.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0.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31.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32.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

33.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35.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6.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3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38.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39.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40.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41.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4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43.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44.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45.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4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47.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4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49.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50.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孙光宪《河传·花落》

51.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52.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篇6:在一个晦涩的午后散文

想到克罗齐,应当与季节有关。具体说,就是这个初夏,或者说这个午后。时光让晦涩浸透,不明不白,生涩难懂,任何澄泽或者凉晒的企图,都是一种徒劳。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把天气和晦涩这个词扯到了一起。也许时间还要更早些,又比诗人的“桃花才骨朵,人心已乱开”更迟。生绿取代艳红,大地冒着潮气,万物争相萌动。几个艳阳,来得唐突而冒失,不要言春,节令被整整向前推了一季,一身赘物还来不及卸下,已被汗涩粘住了身体。可是,当卸下的衣物还没有清洗,气温又来了个一泻千里,一个早泄的夏,那样无能为力。就这样折腾着我们的心情,时热时冷,时雨时晴,时清爽时沉闷。如此反复,直到今天。我想,贝奈德托。克罗齐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这样吧,自然的,社会的,至少在他的心里应是这样。

从柏格森到克罗齐,是一个晦涩的过渡,清晰与混沌,渗透与矛盾,哲学与美学,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就像这个晦涩的夏天,让人走失于一种难以把他的迷离里。

上帝对欧洲似乎特别厚爱。1859年,让柏格森出生于巴黎;1866年,又让克罗齐出生于意大利阿奎拉的一个小镇。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仿佛一对思想的孪生兄弟,行走在一条形而上的哲学小径。无须穿越柏格森的时空隧道,无须心理逻辑的演绎,只要将思想还原于生命,走近那一段本色的哲学之旅,然后循着一种向上、向外、向前推进的生命动力,我们就会发现克罗齐的伟大与独特。正如柏格森所言,哲学上的批驳往往是浪费时间,真理的存在本身就是无声的批驳,当我们试图“批判”或“论证”一种哲学时,不过是在提出另一种哲学。克罗齐正是这样。他是一个怀疑论者,他怀疑的晦涩天赋,即使在集怀疑哲学大成的德国人面前,也毫不逊色,但这种怀疑,又并不是在批判柏格森的神秘主义中崛起。他是一位反教权斗士,但他的宗教背叛,却与柏格森的宗教崇拜无关。他们的宗教情结各有渊源:柏格森的宗教意识里,浸润的是法兰西犹太教集体无意识的因子,稍一触摸,就可感受到斯滨诺莎和拉马克的脉搏;而克罗齐作为一个富裕、正统、严肃的天主教教家庭独生子,经历了一个从潜移默化的影响,盲从,热爱,到大彻大悟后的背叛过程。只是,这种大彻大悟,不是得修炼得道后的觉悟,而是大灾大难中的顿悟。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思想的鲜活与生命的真实。

是的,灾难或苦难,是思想的催生剂。不仅是意大利,也不仅我们身边,人的精神家园,土壤是共同的。

在意大利,1883年的那一场地震,比我们的“5。12”整整早了125年。许多生命与梦想,现实与美好,身份与地位,都在瞬间改变。当然,改变最大的是人,人的命运,思想,哲学。当年的地震,就发生在克罗齐身边。一阵剧烈的地动山摇后,出现了真正的天崩地裂,美丽的小镇顷刻化为废墟,许多熟悉而鲜活的生命,随着残垣断壁灰飞烟灭。不幸与幸运同时找上克罗齐的门,还没有从摇晃中回过神来,他就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好在房屋不高,废墟不厚,压住他的碎块也不很大;也不是倾轧下来,重重砸在他身上,而是在倒塌交错间,给他的身体支撑了一个狭窄的却可容身的空间。否则,就没有了后来克罗齐式的精神哲学和美学,也不会让晦涩成为一种哲学的理性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废墟里埋了几小时后,克罗齐被救了出来。这次地震,让克罗齐获得了至少三方面的收获:一是身体的。虽身体多处骨折,他毕竟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二是财富的。亲人的去世,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让他用不着与同时代的哲学家那样,须付出那么多的代价。三是精神的。包括宗教意识的颠覆和哲学思想的确立。他发现,自己过去认为神圣的世界,其实有许多并不真实,包括生命,生活,哲学,宗教等等。“只有心灵,才是最基本的终极现实”。“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我们从不曾怀疑,信仰了多少年。可是,一场灾难,一切都碎了,就像花瓶落地。想起“5。12”后身边的购车购房和奢侈消费热潮,发现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哲学就隐藏在每个人心里,生命很真实。

既然可“主神主人亦主万物”的“天地真主”,尚不能拯救万千生灵于大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坚守?于是,克罗齐是举起了反宗教的旗帜。只是,他的反对与叔本华不一样,他没有宣判“上帝死了”,而是在自己意志自由的精神空间,构建他的哲学王国。人们赋予他的构建一个美丽的命名:精神哲学。

当智慧的思想冲破某种樊篱,天空会无比开阔。比如此刻。午后的阳光廓清了多日的晦涩,因为克罗齐,我的身和心,都沉静于斗室之间。窗户是开启的,但心没有出去,陶醉于精神的终极现实里,与克罗齐缠绵。是朋友一个电话,才让我回到眼前。便有鸟语,从窗外飘来,轻柔而细碎,似一些晦涩的音符,杂乱地叠加在一起;有一种诱惑,随鸟语顺穿窗而入,洒落满屋。心无羁绊,再也不满足于所谓终极的虚净,顺窗户飞了,飞进了另一种形而下的开阔。天地间无限宽广,放飞的灵魂可以随心所欲,蓝天白云,阳光飞鸟,岷江里涨潮的水和水中挣滩的鱼,以及城市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争名夺利,都幻化成浮影片片,从眼前飘过。悠忽间,我的神思已不知绕地球跑了几圈。

我相信,跨越既定的时空,天地会更加旷远……

应瑞士合作计划署之邀,前几天在北京参观了中瑞建交60周年文化展。展厅设在国家科技馆,不仅是一种象征,而且与展出内容紧密相关。瑞士人没有泛泛地介绍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就,而是选择了他们最值得骄傲的科技巨子爱因斯坦。爱并不是瑞士人,他生命的开头和结束,都没有在瑞士,但中间最辉煌的人生,确是在瑞士书写的。因此,瑞士人从生命意志与情感上,都把他当自己人。印象最深的是模拟时空车。其实就是一辆普通自行车,与现代声光技术链接,速度被模拟放大。计速器上,光速被设置为100%,轻轻的一个起步,便已超越第一宇宙速度无数。前面是电子荧屏,宽阔的柏油路,巍峨的山川河流,现代化的城市,随自行车的转动,都从身边一掠而过。有一种阅尽世间风情,慨然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是在三维空间。可是,当自行车上的计速器显示超过99%时,时空顿然扭曲,眼前的镜像全部颠覆,变幻成光怪陆离闪烁不定的零乱图像,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爱因斯坦似乎要告诉我们,我们原有获得的一切,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知道,观念,情感,宗教,哲学,都是在特定时空下的产物,一旦超越这个特定,他们并不真实。

我想,冲破宗教意识的克罗齐,此刻正是这样。束缚往往是我们自己设定的,无论是形而上的终极意识,还是形而下的日常琐碎,跨出一步都会海阔天空。

在意志自由的驰骋中,天地间呈现出一种广阔的大美,日常熟悉的概念被还原,进入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体系。数量,质量,进化,甚至一切适用于现实中的思想,都被泛化成“纯粹的概念”。他说,“知识不是想象的产物,就是概念的产物”。从这种“纯粹的概念”出发,克罗齐发现,真理不过是这些概念的完美联系;而历史则是运动中的哲学。历史学不过是“从众多谎言中挑选最像真理的谎言的艺术”;历史学家们的任务,本应是展示处于因果联系中的人,殊不知却夸大了我们对历史的无知。因此,历史应由哲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来编写。仿佛黑格尔的灵魂附体,克罗齐陷入概念游戏的迷宫,似要与一代晦涩大师决一雌雄。他认为,这种对美和文化的热爱,应当取代宗教;当“哲学取消了宗教存在的一切依据”,自然而然地应担当起探索宇宙目的的使命。也许,这时的历史,才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成为“唯一真实的`哲学和唯一真实的心理学”。

就这样,克罗齐探寻的目光,自然地从历史和文化转向了哲学。这种特殊的经历和背景,使他的哲学一开始就带上了一个鲜明的胎记,那就是文艺批评和美学的色彩。

思绪从窗外收回,被克罗齐的《美学》举证所牵引,落在一幅画上。米开朗基罗的画。其实不止一幅,不只是克罗齐审视的《最后的晚餐》。丹纳虽是法国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们的审视,似乎比克罗齐更丰富。案头就放着他的《艺术哲学》,我轻轻翻开,在这个由晦涩通向清晰的午后,在米开朗基罗、拉菲尔和达。芬奇的翰墨幽香里,体味克罗齐哲学化的艺术之美。从反宗教的精神哲学出发,我首先关注到了《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用一种凝重,深沉和层次分明的构图,强烈地向我们灌注了一种审判的直觉意象。心灵从这里出发,将直觉界限以下的晦涩感受、印象、感觉、冲动、情绪,或无形式的物质,统统纳入一个形式框。在这个形式框内,情感元素得到充分调动。我看见上层的天使,他们簇拥着耶稣受难时的十字架;站在耶稣旁边的圣母、围绕在四周的圣人和被选者,都正等待着审判。中间层的天使在唤醒亡灵,吹响胜利的号角;还有升天的选民和打入地狱的民众。最底层则是地狱的情景。这种层次分明的意象,让我的审视一下与一切非艺术的零落错乱区别开来;而情感因素的注入,更让此刻的直觉富有了抒情含义,艺术家的整个人格,通过自己的心灵之作,在这里得当充分呈现。我相信,无论绘画的米开朗基罗,还是审视画的我,此刻的心境都是沉静的。他在沉静中画,我在沉静中读,我们的心灵在沉静中相会融合。这时的艺术直觉,表现的不仅仅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已升华为一种精神自身的创造和生成。克罗齐认为,美的全部秘密,就是这样恰如其分的表现;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在沉静之中构想他心中的完美形象。于是,我尝试着学会沉静。

目光离开了《最后的审判》,再次转向窗外。又是另一幅画,另一个形式框,与米开朗基罗无关,却不一定与审判无关。我猜想,如果此刻克罗齐与我站在这同一眼窗前,把灵魂托付给同样的沉静,将创造出一种怎样的审美意象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晦涩与非晦涩作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下一篇:考研英语冲刺:英语小作文写作格式和策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