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2024-05-09

《清明》主题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清明》的教学早在一周前已经结束,只是《清明》的习作教学昨天才告一段落。正如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清明已过,对亲人的怀念却永久永久”,是的,清明主题的教学内容已然结束,可我的思绪、对教学的探索却久久地在脑中萦绕。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随着教材而喜形于色,被教材中真挚的情感或感性的文字触动而眼泛泪光。那些课堂瞬间,往往比老师眉飞色舞地讲授更打动学生,更能直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对文学、对语文的热爱。作为语文老师,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贵体验,是教学生命最幸福的时刻。(写到这里,我的内心都升起莫名的感动,泪花闪闪。禁止说我矫情哦)

言归正传,回顾下教学过程—— 《清明》古诗教学

一、初读古诗,了解诗意、诗题

学生已经形成比较好的预习习惯,基本上在学习这首诗之前都已经会背诵了。那么教学时再干什么呢?所以省却一般古诗教学的步骤,直接让学生说读这首诗的感受,读出了什么。学生一般能读出行人的悲愁(欲断魂),这是一项基本的初步感受诗歌、读懂诗歌情感的能力要求,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点,多给学困生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那么诗人的情感呢?有的学生说诗人一点儿不伤心,因为他还有心情去找酒家喝酒;有的学生说诗人伤心,因为他要借酒浇愁。出现这个争论非常好,说明学生的阅读是有个性的,是有差异的。答案暂且放一放。

至于清明传统的理解,学生都有基础,上课时正逢清明假前,这个也很容易。教师要补充的是我国清明祭祖的习俗,有些地方叫扫墓,有些地方交上坟,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

二、再读古诗,读懂读通

这首诗诗意比较直白,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有以下几点: 1.“雨纷纷”,仅仅是描写天气?(还有人的心情)

2.“欲断魂”,来来去去的行人,只抓住神态描写,就凸显了清明主题。3.让学生联系实际:知道豹澥有哪些酒店餐馆吗?学生脱口而出。为什么诗人要问“酒家何处有”?学生顿时明白他身处他乡,明白他更加伤心悲愁——离开的亲人无法祭拜,在世的亲人无法团聚,只有借酒浇愁。

4.小牧童的出现意义何在?他不懂得生离死别的伤感,与行人、诗人形成强烈的反差。(个人认为,这是这首诗的不和谐之处)5.读出理解感受

三、表演古诗,直击心灵 1.提出表演要求:

角色分配——去往扫墓路上的一行人、扫完墓返回的一行人(正好分列在教室的两个走廊间);小牧童(另一个学生兴致勃勃的要板演牧童骑的那头牛);诗人杜牧

情绪调动——课堂上随机点起了朱紫轩同学,我问她的什么亲人近几年去世,她说爷爷走了三年;我又问:如果能让爷爷复活,即使付出巨大代价,愿意么?她顿时眼眶泛着泪花,坚定地说原意。看到她这样,我想起近几年陆续离开的我的父亲、爷爷、奶奶,再也控制不住,也无声地哽咽。也许是被我俩感染,许多孩子想到了离开的亲人,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情。

2.表演朗读。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在学生表演环节,让我感受至深。随着全班同学齐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扮演行人的学生,真的一个个表情凝重,抽泣的,默默流泪的,那一刻,我真想拥抱这些孩子,真的觉得语文课的动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讲台前表演牧童和牛的两个调皮的小男孩,他们一上台,扮作牛的孩子就趴在地上,牧童马上骑到背上。他俩真切地再现了牧童的天真、无忧无虑。带给大家阵阵欢笑。其实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同一时空下,班上的孩子是怎么做到眼泪与含笑齐飞的?

《清明》习作教学

古诗学完,赶上清明假期,正好第三单元习作是“观察……”,于是我马上布置学生人人清明去扫墓。在班上展开讨论:观察扫墓,可以观察什么内容?这里运用第三单元的课文《莫泊桑拜师》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学生说了很多,梳理如下:清明传统习俗开头;公墓或坟山内外所见,包含扫墓人群、车辆、扫墓禁忌、墓地环境、墓碑等等;扫墓具体过程:点蜡烛、上香、烧纸钱、跪拜等等,这里要进行细致具体的动作描写,同时描写思念亲人的语言等

孩子们真是可爱,清明假后调查,孩子们基本上都去扫了墓;也认真地完成了作文草稿。我一篇篇看过后,针对有些学生写得过于笼统简略,指名观察描写细致的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读完让其他学生评点好在哪里;同时指名文字真挚感人的学生也起来当众诵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我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列出提纲,板书学生易错的生僻字词:磕头、祭拜、墓地等等。

这次习作,全班学生都在三节课内完成了草稿,这也是四年级写作文以来,完成率最高最好的一次,只因学生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发。

清明主题教学,对学生进行了传统节日的规范渗透,激发了学生的思亲之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力。我很欣慰,不足虽多,但这样的尝试我将继续。

篇2:《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录象、图片、纸花、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体验清明的气氛。

三、.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 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 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四、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五、教育幼儿爱祖国。

教学反思: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篇3:主题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反思

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为案例, 从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方面对主题教学进行探讨。

一、设计:整合匹配, 提炼主题

(一) 课标、考纲、教材的整合

主题教学以知识目标的整合为基础。首先,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三者虽有内在联系, 但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其次, “学校教育各个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最终都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实现。”[1]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表明, 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整合的途径。最后, 所谓教学的“理论逻辑”, 主要是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基于以上理由, 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 应回归本源, 深入而系统地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 着重对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梳理, 形成清晰而不混乱、完整而不零散的知识提纲。在本主题教学案例 (见表1) 中, 考虑到学生辩证思维的不足, 将“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知识整合到一起, 既利于学生一分为二地认识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 又利于进一步掌握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为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保障。

(二) 情境、问题、知识的匹配

主题教学直接形成于对情境、问题、知识的整合。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这为教师放眼“社会生活”, 利用和开发教材创造了条件。但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 新设置的情境繁杂臃肿, 质量低下;问题的针对性、概括性、逻辑性、开放性、生成性不足;平均用力, 不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情境、问题和知识的匹配性不强。因此, 我们应根据“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2]的理念, 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 设置既有“知识原味”又有“生活滋味”的主题。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按照精简有效的原则, 把教材81页的“探究活动”改编和提炼为如下的教学主题。它以三个问题为纽带, 上“勾”情境, 下“连”知识, 激活了学习过程, 打通了“情境—问题—知识”的内在关系。创造性的主题设计, 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 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学用结合, 有利于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二、实施:突破难关, 促进发展

教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复杂体, 只有简约、集中, 才能充分展示体现课程性质的教学主题, 突破难关, 促进发展。为此, 实施简洁、贯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 (预习—互动—反馈) , 能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为突破以下“两难”关系, 提供了宽裕的时间和空间。

(一) 预设与生成的适时调控

预设使教学有序展开, 生成使教学充满意外。这要求我们, 一方面在教学预设中关注生成的可能, 另一方面在生成中回归预设的目标。偏重预设, 轻视生成, 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约化的主题预设, 使教学形散而神聚, 使教师有时间捕捉学生的质疑点、闪光点、失误点、争论点、意外点, 扩展生成空间, 激发学生智慧。在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在教学“市场调节”这一知识时, 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内容整合到一起?笔者立即抓住这个“思维火花”, 先表扬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激活”了教材讲解, 接着在“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市场调节的局限”的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把“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 简化与强化的有机统一

简化为强化创造条件, 强化对简化进行升华。简约而不简单:学习目标要简明, 教学流程要简便, 信息载体要简约。强化不呆板:主题设计要增强, 互动生成要加强, 学法教法要图强。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从两方面发挥强化的聚焦作用:一是强化学习目标, “围绕‘苹果变奏曲’主题, 了解资源配置, 理解市场调节、市场秩序, 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树立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的观念”。简明的学习目标, 是主题教学走向有序、有效的“指南针”,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强化预习、讨论、问答、展示、探究等互动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活动方式, 促进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三) 讲授与探究的灵活运用

讲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探究性思维, 但耗时长、效率低, 适用范围有限。在刚开始实施主题教学时, 笔者未能辩证地处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 对每个问题和知识都安排了探究, 以致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知识不透彻等问题。后来, 笔者调整了策略, 抓住主要矛盾, 只对某一个或两个重要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探究, 其他的问题和知识则由学生的自学或教师的精讲来完成。这样, 主题教学为讲授与探究的“和谐共舞”提供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让学生既能享用教师简略高效的讲授功力, 又能体验追问思辨的探究快乐。

(四) 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传统教学, 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这种教, 是对学的一种支配和控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体现。[3]集约的主题, 简洁的流程, 使课堂教学如一条美丽的小河, 让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样处理, 一方面,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和目标, 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笔者就用多媒体把学习要求呈现出来:“预习”要圈点勾画, 冷静思考;“互动”要争问抢答, 声音洪亮, 认真倾听, 质疑补充;“反馈”要建构知识, 解题命题, 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优化学习过程, 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 让主题教学更好地起到引发、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主题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有利于弱化教师的满堂灌输和大包大揽, 强化了精讲和点拨、组织和调控等教学活动, 有利于把“预习权、展示权、练习权、评价权”等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积极、有序、有效的学习。

三、反思:走出困境, 形成风格

主题教学效果已显, 表明在困难面前, 只有勇于深究, 才能解决问题, 提升教学质量。

(一) 困境与出路

在“改课”的征途中, 笔者“改”过观念, 但操作乏力;“改”过环节, 但杂乱无序。多年探索, 且行且悟, 终于找到了突破课堂转型困境的有效途径———主题教学。它具有教学资源整合化、框题内容主题化、学习过程活动化、教学流程简便化、教学时间有效化等鲜明的特点, 有利于追求“灵动、智慧、高效、幸福”的课堂境界。在我市政治优质课比赛中, 由笔者指导参赛的教师编制的主题教学方案, 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其中, 简约而深刻、朴实而丰富、清晰而灵动的教学特色功不可没。

(二) 完善与风格

教学是科学, 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 需要臻美;教学是技术, 需要践行。主题教学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有优点也有不足, 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同时, 选择一种教学方式意味着为老师和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4]在实践的路途上, 笔者将更加努力地雕琢与融合、体悟与升华、探索和创新, 不断地通透主题教学,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呐喊道:“我有一个梦想。”那是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的声音。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 笔者也拥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以主题教学为突破口, 追求更高的课堂境界, 让学生的智慧之树更加繁茂、生命之花更加娇艳、幸福之果更加香甜。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37.

篇4:主题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反思

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为案例,从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方面对主题教学进行探讨。

一、设计:整合匹配,提炼主题

(一)课标、考纲、教材的整合

主题教学以知识目标的整合为基础。首先,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三者虽有内在联系,但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其次,“学校教育各个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最终都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实现。”[1]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表明,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整合的途径。最后,所谓教学的“理论逻辑”,主要是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基于以上理由,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应回归本源,深入而系统地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着重对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梳理,形成清晰而不混乱、完整而不零散的知识提纲。在本主题教学案例(见表1)中,考虑到学生辩证思维的不足,将“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知识整合到一起,既利于学生一分为二地认识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又利于进一步掌握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为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保障。

(二)情境、问题、知识的匹配

主题教学直接形成于对情境、问题、知识的整合。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这为教师放眼“社会生活”,利用和开发教材创造了条件。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新设置的情境繁杂臃肿,质量低下;问题的针对性、概括性、逻辑性、开放性、生成性不足;平均用力,不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情境、问题和知识的匹配性不强。因此,我们应根据“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2]的理念,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设置既有“知识原味”又有“生活滋味”的主题。本主题教学案例中,按照精简有效的原则,把教材81页的“探究活动”改编和提炼为如下的教学主题。它以三个问题为纽带,上“勾”情境,下“连”知识,激活了学习过程,打通了“情境—问题—知识”的内在关系。创造性的主题设计,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学用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二、实施:突破难关,促进发展

教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复杂体,只有简约、集中,才能充分展示体现课程性质的教学主题,突破难关,促进发展。为此,实施简洁、贯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预习—互动—反馈),能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为突破以下“两难”关系,提供了宽裕的时间和空间。

(一)预设与生成的适时调控

预设使教学有序展开,生成使教学充满意外。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教学预设中关注生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在生成中回归预设的目标。偏重预设,轻视生成,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约化的主题预设,使教学形散而神聚,使教师有时间捕捉学生的质疑点、闪光点、失误点、争论点、意外点,扩展生成空间,激发学生智慧。在本主题教学案例中,在教学“市场调节”这一知识时,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内容整合到一起?笔者立即抓住这个“思维火花”,先表扬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激活”了教材讲解,接着在“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市场调节的局限”的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把“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简化与强化的有机统一

简化为强化创造条件,强化对简化进行升华。简约而不简单:学习目标要简明,教学流程要简便,信息载体要简约。强化不呆板:主题设计要增强,互动生成要加强,学法教法要图强。本主题教学案例中,从两方面发挥强化的聚焦作用:一是强化学习目标,“围绕‘苹果变奏曲’主题,了解资源配置,理解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树立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的观念”。简明的学习目标,是主题教学走向有序、有效的“指南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强化预习、讨论、问答、展示、探究等互动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三)讲授与探究的灵活运用

讲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探究性思维,但耗时长、效率低,适用范围有限。在刚开始实施主题教学时,笔者未能辩证地处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对每个问题和知识都安排了探究,以致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知识不透彻等问题。后来,笔者调整了策略,抓住主要矛盾,只对某一个或两个重要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和知识则由学生的自学或教师的精讲来完成。这样,主题教学为讲授与探究的“和谐共舞”提供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让学生既能享用教师简略高效的讲授功力,又能体验追问思辨的探究快乐。

(四)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种教,是对学的一种支配和控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体现。[3]集约的主题,简洁的流程,使课堂教学如一条美丽的小河,让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样处理,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和目标,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主题教学案例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用多媒体把学习要求呈现出来:“预习”要圈点勾画,冷静思考;“互动”要争问抢答,声音洪亮,认真倾听,质疑补充;“反馈”要建构知识,解题命题,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让主题教学更好地起到引发、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主题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有利于弱化教师的满堂灌输和大包大揽,强化了精讲和点拨、组织和调控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把“预习权、展示权、练习权、评价权”等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有序、有效的学习。

三、反思:走出困境,形成风格

主题教学效果已显,表明在困难面前,只有勇于深究,才能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一)困境与出路

在“改课”的征途中,笔者“改”过观念,但操作乏力;“改”过环节,但杂乱无序。多年探索,且行且悟,终于找到了突破课堂转型困境的有效途径——主题教学。它具有教学资源整合化、框题内容主题化、学习过程活动化、教学流程简便化、教学时间有效化等鲜明的特点,有利于追求“灵动、智慧、高效、幸福”的课堂境界。在我市政治优质课比赛中,由笔者指导参赛的教师编制的主题教学方案,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其中,简约而深刻、朴实而丰富、清晰而灵动的教学特色功不可没。

(二)完善与风格

教学是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需要臻美;教学是技术,需要践行。主题教学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有优点也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同时,选择一种教学方式意味着为老师和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4]在实践的路途上,笔者将更加努力地雕琢与融合、体悟与升华、探索和创新,不断地通透主题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呐喊道:“我有一个梦想。”那是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的声音。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笔者也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以主题教学为突破口,追求更高的课堂境界,让学生的智慧之树更加繁茂、生命之花更加娇艳、幸福之果更加香甜。

参考文献:

[1] 雷新勇. 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3]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7.

篇5:《清明》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最大的亮点是教给学生学诗的方法。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古诗词,对于学诗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感知。在这节课上,师生又一起总结了学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通其文,明诗意,悟诗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诗的方法自学《清明》这首诗。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成为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桥梁。

其次,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体现了中年级的学习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古诗词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小学中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大,理解能力有所增强,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吟读、想象、感悟”为主。在“吟读”之前正确划分节奏,停顿正确,同时,引导把字音读准。在阅读诗歌时,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图文对照、与生活链接、展开想象的翅膀领悟内容,在头脑中勾画出丰富的形象,读出了诗词的画面感。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感受了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这样,在“吟读”时,真正达到了口中有字,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学生掌握了学诗的方法后,我又把课外阅读落实下去,我将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古诗词背诵经典》。这样,我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也将和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精湛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让诗歌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篇6:《清明》教学反思

一、背诵默写与理解复述相结合

理解诗的大意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诗中写了哪些事物?

2、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

复述这首诗可以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述,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基础上理解背诵,最终才去默写。

二、对诗歌的意境作些探究

(1)这诗写清明前后,天气多雨,雨丝绵绵,又密又细。春雨、行人、问路,牧童指点杏花村等构成春天野外的雨景,这是什么样的意境呢?

(2)“断魂”如何理解呢?有作“失意落魄”解。认为清明雨多,细密令人失魂落魄,表达诗人渴望安宁的思想感情。有作“消魂畅快”解。认为“断魂”是游兴的一种反衬,说明行人即使欲断魂也不愿还家。

三、采用求异思维赏析诗歌的意境

第一行:清明时节 雨纷纷——春雨入趣(春)

第二行:路上行人 欲断魂——游人惆怅(雨)

第三行:借问酒家 何处有——探问酒家(探)

第四行:牧童遥指杏花村——胜景赏花(胜)

篇7:《清明节》教学反思

一、想象表演中揣摩古诗意蕴

理解诗的大意可以一下画面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清明,这是一个怎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啊?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路上,是怎样的光景了?行人,指的是谁呢?为什么在雨中赶路?欲断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哪?

让学生能根据画面有自己个性的理解、感悟、收获,让孩子能有自己的语言。

朗读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象画面。同桌演一演。

想象诗外之境。诗人看到杏花村会怎么做呢?

二、总结学习方法,给孩子拐杖

提炼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如何学习古诗的?(板书:读古诗、想画面、悟诗情)学生们运用所学方法,自学三四句,效果很好,同时也为今后自主的学习古诗提供了利剑。

三、话题激发对诗歌意境的探究

1、这诗写清明前后,天气多雨,雨丝绵绵,又密又细。春雨、行人、问路,牧童指点杏花村等构成春天野外的雨景,这是什么样的意境呢?

2、“断魂”如何理解呢?有作“失意落魄”解。认为清明雨多,细密令人失魂落魄,表达诗人渴望安宁的思想感情。有作“消魂畅快”解。认为“断魂”是游兴的一种反衬,说明行人即使欲断魂也不愿还家。

3、诗意种种:有“哀伤说”,认为清明遇雨,淋湿衣裳没有什么高兴的,所谓“阴雨连绵烦煞人,扫墓悲痛不欲生。借酒浇愁在何处,杏花村头酒旗昏。”有“扫兴说”,认为清明时节,春游芳草,兴致勃勃,不料遇雨,只得扫兴而归。有“陶醉说”,认为春色翠绿,流连往返,春雨浇人,乐在其中。所谓“春色醉人喜雨淋,销魂散魄不减兴。犹有浓情觅酒家,举杯赏花度清明。”

四、采用求异思维赏析诗歌的意境

让学生在改编的三言诗、五言诗等中再次感受诗的不同魅力与意境;让孩子自编几言诗,读各种诗,体悟生情。

五、在信任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1、相信孩子:给孩子给中平台。让孩子多说、让孩子到舞台表演、让孩子拉长语句吟诵等,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

篇8:《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实施,对策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具体来说,是指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教学,属教学策略范畴,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特长,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究竟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呢?

二、如何实施主题式教学

1.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的主题目标

教学主题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和增减,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能天马行空。

2. 主题的形式

主题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还可是一个能引发学习者探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学生日常喜欢的话题来创设主题,如动漫或读物中的人物,如令狐冲、孙悟空等;或当前国家大事件,如近期的“汶川地震”、申办奥运会等;或当地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生:看过!

师:武侠小说里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高深的武功。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是在哪里啊?

生:思过崖的墙上

自从看了这个案例后,每次我上到这一节内容时,这个知识点我都是这么处理的,经常想找一个更好的代替,目前还没发现。

3. 根据主题,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

情境材料的主要来源有:①关注学生和老师本身;②报刊杂志上的各种事例;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图书馆和Internet上的有关资料;⑤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⑦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

例一关注学生和老师本身

《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必修、选修中均有涉及,学生对该内容思想上不够重视,总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如何能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许多老师提出了很好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找自己以及和自己相关的内容,引起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这一招很管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超过了我的预期,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二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

在讲解《IP地址》时,正好电视新闻上播放一个人利用网络犯罪,最后被警察抓获的案子,凭借的就是准确的定位其IP地址,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IP地址的探究欲。具体如下:

近日,社会写真栏目播了一则新闻,有人非法侵入腾讯公司的网络,防止公司的重要资料遭到破坏,公司立即报警,警方接到报案后会同网监中心,很快根据IP地址,在其家中抓获此人……

例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讲解《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这一课时,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课堂气氛容易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成语导入,学生会觉得很新鲜,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

成语导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今天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成语,你能试着说出它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结合语文知识,能说出这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教师总结: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有计划,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前面的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网络的相关知识,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基础之上,就要开始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在同学们动手操作之前同样也要有准备和计划,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一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4.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主题的教学情境。

主题式教学是高度情境化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导到要研究的主题之中,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必不可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播放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动画、影音,或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言语等,会在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引发其与已有相关经验的再认,从而对主题产生兴趣和心理的意识倾向性,有助于对主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例一在学习《声音的录入与编辑》这一节内容时,以“我会绕口令”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用电脑录制自己说的绕口令,既满足了掌握知识点的实际需求,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一堂纯技术讲授的课。

例二在上《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为某希望小学规划设计校园网,从而将知识点串在这个大的主题当中,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

这是主题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材料不经过处理,不精心选择,就可能会出现松散或者过于繁复,甚至有碍于主题。

例如在上《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这一课时,我曾经选择了这样的主题——了解星座的知识,本意是想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如何网上有效地获取信息,结果发现课堂偏离了我的预设,很多学生去研究星座和人的性格关系之类的内容去了。这显然就违背了运用主题式教学的初衷。

主题式教学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交流感染。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进。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生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收益广。主题式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出良好的主题教学情境,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 解构主题

确定主题后,还需要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主题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或将主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予以探究,此即解构主题,即实现主题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例如:在上《计算机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这一节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五一节到了,回家却发现网络不好上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然后我对主题进行解构,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

(1)谁向我们提供了网络服务?——询问是否出现问题

(2)难道线路上出了问题?——检查线路连接状况

(3)还是设置上的问题?——检查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的设置是否正确

从而串起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一个贯穿课堂的主线脉络非常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了,还能小露一手呢!

5.任务驱动,完成主题

主题教学需要高度任务化,教师把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能真实地再现生活的、有丰富意义的任务情境,给学生赋予一定角色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结果最好以一份能相互交流的“作品”形式出现,则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效。当然,“任务驱动”只是一种手段,主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非“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例如在上《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这一课时,在第二模块,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查找从学校到家的最短距离,通过普通的搜索引擎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需要借助相关专业网站,在一节课短短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同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这个任务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完成,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知道,还有一些信息是常见的搜索引擎无法解决的,这时我们该怎么做,掌握这种方法就可以了,学生完全有能力以后自己去完善,而不应该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完成任务上。

7.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可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等方法,但要先由教师给出评价量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鼓励表扬,对成果的评价也应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三、实践与反思

我认为主题式教学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主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或提高某种能力,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学习目标紧密联系,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体现某种目标的达成。

因此,对于主题式教学带来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具体对策如下:

1.主题式教学虽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不具普遍适用性和唯一性,只是众多教学法的一种,它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有些简单明了、不需要兜圈子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讲授、操作示范等方法不仅可以接受,甚至更合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能为了主题而主题。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主题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主题式教学所强调的回归生活、面向学生经验等理念是正确的,但不可以将该理念与主题的形式一一对应严格地捆绑在一起。

3.主题式教学之任务设计的简繁和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确保既不让学生束手无策,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内容的可调整性和教法的处理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4.主题式教学之课程内容设计,注意既要有个体学习的内容,也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且比例要适当。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主题式教学课堂中,学生难免会接触到很多与主题学习相差较远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对本主题的学习并无太大益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学生在涉猎主体知识与外延知识之间的关系。

6.当主题设计为围绕其他学科的内容时,由于受到课程设计者自身的局限,不可能对相关学科的内容在教学进度、教学深度等方面有适当把握,这样容易影响和干扰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这一点需要注意。

7.借鉴成功的经验,多阅读涉猎一些经典的主题式教学案例,从中汲取营养,可以是本学科也可以是其他学科。

8.丰富和精炼教师的语言:引入、连接、转折等既要自然,又要有吸引力。

四、结论

主题式教学有利有弊,既不是仙丹也不是毒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成功之处,有缺陷也在所难免,否则教学就只有一种模式了。只要我们都能本着客观的态度对待它的实施,研究它的特点,教学中注意避免其缺点与不足,取其优点与积极的一面,则主题式教学在进一步得到完善的同时,一定能更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最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篇9:《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从“主题”的角度来研究作品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不论是孔子的“诗教”文艺观还是庄子的“得意忘言”论,不论是曹丕的“本”“末”论还是韩愈的“文以明道”,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主旨,而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则将“主题”的研究上升为方法论。在中国古代漫长的语文教育中,由于所教的内容主要是“经书”,因此教学就是“读经”和“解经”,就是深入探究“经书”中的“大义”。新中国成立后,在效仿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成就了延续至今的语文“主题”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是解题→介绍作家作品→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分析文章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模式将课堂80%的时间用在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中,10%的时间用来小结和布置作业,而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时间最多只有不到10%的时间。依照这种模式,《背影》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分析文中父亲的四次“背影”,而这四次背影中又将80%的时间集中在父亲跨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留下的那次“背影”上。通过分析“父亲”如何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以及儿子为父亲的举动所感动而流泪的场面,来达到解读作品主旨的目的——父子情深、父爱如山等。

围绕“主题”讲解《背影》能够发挥课文的美学价值和道德影响力,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但是,纵观《背影》教学史,我们发现,仅仅从“主题”来探讨也容易产生不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容易受意识形态影响,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发起的对《背影》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背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成就,认为《背影》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感伤的情绪”,容易“毒害许多心底纯洁的青年”。讨论的结果使得《背影》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清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被选进教材。二是“主题”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思潮,不同时代的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后现代思潮“去中心”、“消解权威”等影响,“解构”成为语文解读的一大特色。不少90后学生认为《背影》“不好玩”,文中的“父亲不懂得交通规则”,“父亲的背影不潇洒”,“儿子哭哭啼啼不像话”等等,这样的一种“多元解读”也曾一度使得《背影》的教学陷入尴尬境地。三是围绕“主题”的解读即使有味道,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真正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未能起到多大作用。学生固然能够被感动、甚至潸然泪下,但是对于作品本身的魅力之所在,作品如何做到使人感动的,学生却未必清楚,因而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语文教学不仅应当是“诗性”的,而且应当是“思性”的,不仅应当是“审美”的,而且应当是“审智”的。语文课堂上不应当总是让学生“被感动”,“被流泪”,而是应当培养学生清晰的辨识能力,培养鉴赏作品美学价值的能力。

《背影》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特点,假设我们先不去了解朱自清其人及其求学、生活、工作经历,而是直面文本本身,我们会发现,文中除了对作者从北京经徐州同父亲回家为祖母奔丧以及在南京浦口车站父子分别场景交代得比较清晰之外,其余的给读者留下了一长串的疑问:作者的身份是什么?他在北京干什么?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他的祖母是哪年去世的?他要去哪里为祖母奔丧?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更是“疑问重重”。文中写到“近几年来,我和父亲都是东奔西走”,“近几年来”指的是哪几年?“东奔西走”指的是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文中又写到我“北来后”,“北来后”是指去了哪里?还有“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什么是“我的不好”?他们父子之间怎么了?在南京浦口车站分别时父亲不是还非常牵挂他并且不顾年迈为他买橘子吗?……所有这一切就像迷一样等待读者去揭秘。

《背影》一文中为读者留下的一系列疑问,在文学创作论中被称为“创作空白”。“创作空白”是指“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空白的类型有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隐喻、陌生化等。

对于作品中的创作空白,我们主要采用还原与填补的方法。“还原主要是指还原语境。还原语境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填补,“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补文学作品的艺术空框,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

为了“揭秘”这些疑问,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从叙事学的角度,围绕着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动机三个方面,运用还原和填补的方法来探讨《背影》,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背影》的叙事时间

《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叙事是本文最大的特点,而叙事本质上是时间的展开。根据西方叙事理论的研究,叙事作品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叙事作品中讲述的故事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所谓叙述时间是指“叙事者讲述这些故事的时间”。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并不是一致的。“在原初的故事中,时间是按先后顺序发展,而对这些故事的讲述却可以打乱顺序,如倒叙、预叙、插叙之类都是对原来故事的重新排列。”

《背影》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涉及的时间不少。从文中较大时间段来看,主要有“二年有余”,“那年冬天”,“近几年来”,“最近两年”,“我北来后”等。由于作品本身没有交代明确的时间,课文文末也没有注明文章的写作时间,课后也没有相关的注释,这些比较笼统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判断的难度,如果不细细推究就容易混淆或者一头雾水。比如,文章开头所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很显然,作者与父亲最近的相见是在写作此篇散文时的两年前,那么,这篇散文写于哪年?“两年前的相见”与下文中父子在南京浦口车站时的分别是否一致?再比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的“那年”是哪一年?是否就是父子两年前相见的那一年?还比如“近几年来”是指哪几年?“我北来后”指的又是哪一年?如果教材中或教学中能够围绕上述时间点设计问题,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遗憾的是,历年的语文教材没有设计与此相关的作业题,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设计此类的问题,这样,虽然很多学生能熟练背诵这篇文章,也能被这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对于文中众多的时间却只能含含糊糊。

为了辨识文中的时间,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根据《朱自清年谱》及《朱自清传》,我们知道《背影》写于1925年,而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发生于1917年。很显然文中所写到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是指从文章写作的1925年起往前两年,即1923年。“那年”冬天的“那年”指的是1917年,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上学。“近几年来”是指1925年算起的前几年,即指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在浙江、江苏等地辗转奔波教书的那几年。“最近两年的不见”的“两年”是指1923~1925年。“我北来后”指1925年朱自清经俞平伯介绍到北京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以来。这里我们简单制作了一个表格来进行对照。

摸清文中叙述时间的具体所指不仅关乎文章的组织脉络,而且对于理解文章的艺术魅力有很大价值。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作者要将文中的时间描述得如此“含糊”与“笼统”,难道是作者忘记了确切的时间了吗?很显然不会,因为,作者选取的时间段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比如祖母去世的日子,自己北来的日子等等,这些重要的时间都是作者生活的重要日子,作者应当不会忘记的。我们认为作者是有意为之的。

这些叙述时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含糊”、“笼统”,实际上却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是一种简约与含蓄的美。正是这种简约与含蓄的美,传递出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体现出了一种人间温情。

比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祖母去世时,作者只是简单地用了四个字“那年冬天”,这里作者没有写明祖母去世的时间即1917年冬天,一方面是为了避讳那段日子,因为祖母去世确实给全家人带来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那段日子也正是父亲差事交卸了的日子,那是一段“祸不单行”的日子,作者实在不愿提及。再者,作者以“那年冬天”来着笔,似乎在同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叙旧一样,作者将读者当成了他的老朋友,在向老朋友倾诉自己家中的往事,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心照不宣。

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同样采用了简约的笔法,只用了“近几年来”、“最近两年”、“我北来后”等简略的时间用语,一下子就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奔波教书直至北上清华大学任教的经历概括了。我们知道这五年当中,作者工作不稳定,薪酬不高、家庭开销大等等,过得并不轻松。然而,他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往日的辛劳与艰辛化为一种美丽的回忆。

二、《背影》的叙事空间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自他之后,为数众多的学者继续从故事空间、空间形式和读者感知等方面展开对空间问题的讨论。批评家们对叙事空间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有着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看法。他们提出的空间有:物理的、抽象的、心理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实际的、感知的、存在的、认知的、静态的与动态的、开放的以及封闭的、文本的空间等等。”“多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他区分了‘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前者指行为或故事发生的当下环境,后者指叙述者的空间,包括叙述者的讲述或写作环境。”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多西摩·查特曼的“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背影》中的“话语空间”主要是指作者写作时的环境,我们知道作者当时已在清华大学国文系教书。这里,我们着重解读作品的“故事空间”。

《背影》中的“故事空间”呈现出两种姿态,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所谓显性的空间,就是读者在文中一眼就能够找到的空间。《背影》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空间莫过于“月台”了,那是作者精心选取的,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众所周知,离别总是令人伤感的,而离别的场所也是别具特色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北方有芳草萋萋的长亭、南方有暮霭沉沉的渡口。斜阳草树、晓风残月,纤手泪眼,一曲柳永的《雨霖铃》曾令万千男女唏嘘不已;风萧云漫、马儿寒鸣,别魂离梦,一篇江淹的《别赋》也让无数豪杰黯然销魂。千年后的《背影》,人声嘈杂的“月台”替代了诗情画意的渡口,脉脉含情的舟车换成了口吐白烟的蒸汽机车,时空流转,沧海桑田,不变的依然是离别的惆怅与难舍。

所谓隐性的空间是指文章中虽然隐约提及却没有明确指出的空间。比如文中最后一部分写到:“这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这里的“东奔西走”指的就是隐性空间。根据相关文献,我们知道,这是指朱自清大学毕业之后,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辗转教书的事情。

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朱自清经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的推荐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后又辗转于扬州八中、上海中国公学、台州浙江六师、温州十中、宁波四中、上虞春晖中学等地教书。五年之间辗转七所中学,辛苦与劳累可想而知。1925年朱自清北上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才结束了多年的奔波,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当然,辛苦之余也有惬意。从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得知,1923年他曾与好友俞平伯一同畅游南京秦淮河,那迷人的月色与醉人的歌声使他流连忘返。

如果说显性的故事空间“月台”刻画了一幅感人的父子离别场面,体现出的是父爱如山的感动,那么隐性的故事空间展现的则是一幅心酸图,传递出的是朱自清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辛劳。显性的故事空间与隐性的故事空间共同构成了《背影》的叙事背景。至此,文中涉及到的话语空间与故事空间已经清楚,我们制作一张简表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中1包含的地点是指1917年朱自清回家为祖母奔丧时的途经地点。表格2包含的地点是指1920~1925年朱自清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教书的地点。

三、《背影》的叙事动机

叙事动机也就是作家的写作动机或者说创作动机。写作动机一般可以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也可以称为直接动机,指引起写作的直接“诱因”,比如中国诗歌理论中提到的“触景生情”,这里的“情”是由“景”诱发的。深层动机是指深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家创作的原动力是缘于内心深处的压抑和心灵的创伤。

那么本文的叙事动机是什么呢?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作者写作《背影》的直接动机大概源于父亲的一封信。文章中写道:“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封信是1925年朱自清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后父亲写给他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给作者以很大的震动,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于是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经典之作。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如果不是父亲的这样一封家书,朱自清可能还不会提笔写这篇文章,至少可能不会在1925年写。八年前就给自己留下非常深刻影响的“背影”却留在了八年之后才写,而且是“被动”的,这期间,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发上了什么?朱自清的内心深处是否受到了什么样的压抑甚至创伤?

文中并没有明说,但也隐约地透露了一些。比如文中写道:“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有学者根据朱自清的传记材料,揭开了他们父子之间那几年的恩怨。“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看来,1920~1925年朱自清在中学教书期间,父亲的言行给他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伤痛。这种伤痛深埋在朱自清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压抑和冲突,也成为他日后写作《背影》的深层动机。

感情的沉淀和发酵需要过程,前嫌的冰释更需要勇气、宽容和谅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北上清华的朱自清也在反思着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卢沟桥的明月、潭柘寺的钟声、六百年的古都风韵抹不去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挂念。当一封饱含着父亲惦念的家书从千里之外摆在他的面前时,过去所有的委屈、牢骚、甚至怨怒都化作了缕缕轻烟随风飘逝,只剩下脸颊两行滚烫的热泪。

参考文献

[1] 赵焕亭.《背影》教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3).

[2] 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 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上一篇:再见了拖拉的读书心得下一篇:描写监考老师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