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2024-04-07

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精选9篇)

篇1: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十九大主要精神

一是新时代,即大会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论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是新指南,即大会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并写入党章、正式确立这一重要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是新战略,即大会作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篇2: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邹书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直到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都没有变。

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在19大发生了变化呢?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因为我国目前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表述的变化〃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开启。

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但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只想过好咱普通百姓的小日子〃感同身受的是生活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小饭桌是想吃啥有啥〃穿的是越来越漂亮高档和舒适〃用的东西越来越讲究材质〃居住房屋是越来越好〃居住环境越来越干净漂亮〃交通越来越便捷〃交通工具越来越高档〃完全超越了80年代现代化的表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篇3: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 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 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 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 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 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 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 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 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 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 把教材当作“圣经”, 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 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 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 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 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 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 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 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 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 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 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 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 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 没有多元交流, 没有质疑反馈, 没有激情驳辨, 没有会心微笑, 没有心灵碰撞, 没有意义建构, 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 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的零假话, 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 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 而要走出课堂, 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 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 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 下课铃响了, 如同标上了休止符, “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 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进行具体的指导, 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 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 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 走进社会大课堂, 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 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 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 却“怕”字当头, 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 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 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 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如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 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言说, 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 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 没有高度关注, 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 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 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 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 (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 , 统统被“淡化”掉了, 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 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 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 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 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 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 学生将会学得更多”, 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然而, 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 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 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 从实践层面看, 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尽管原因复杂, 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具有首创性, 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 即关注城市多, 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 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 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 (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 , 这样, 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 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

新教改的进程表明, 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 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 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 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 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 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 即使准备, 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 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

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 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 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 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 教师并不心甘情愿, 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 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 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 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 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

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 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 96.4%为兼职教师, 一般都教语文、数学, 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 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 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 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 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 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处在“有‘坎’过不去, 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 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 对于德育课程而言, 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 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品德新课程的实施, 之所以能受到儿童喜爱, 取得多方面可喜成绩, 实现富有历史意义的超越, 其因在于课程理论基石的改变:即用生活德育论取代知识性德育。德育课程的实施, 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德育教学摆脱了“灌输”的顽疾!今后要推进和深化新课程实施, 就必须坚守生活德育论的路径不动摇。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 生活化德育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朱小蔓教授等人认为:在坚持生活德育论的同时, 尚须注意“道德在其超越层面所具有的崇高、理想性乃至神圣性”, 要坚持“德育的价值立场”, 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生命的存在样态”, 让他们“具有深刻自觉性和反省性”。通过师生间不断地对话、交流和价值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德性,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编辑:杨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

篇4: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力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梁宝林出席会议并主持辅导报告,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马三焕、张长保、马万清出席会议并参加分组讨论,全省60余所高校的120余位党委书记和校(院)长参加了培训。

冯力军在讲话中要求,高校党政一把手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表率。她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要求,是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确立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当前,要结合高等教育实际,结合陕西实际和高校实际,把十八大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冯力军强调,高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师生为本,坚持实干兴校,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校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研究和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进一步找准定位、理顺思路、明确目标。

杨希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八大精神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博大精深,高等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抓好贯彻落实的核心思想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要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治保证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杨希文强调,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有序推进。按照工作部署,前一段主要抓的是通读文件、领会精神实质,下一步,在继续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按照“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要在贯彻落实上出实招、见实效。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院)长要坚定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十八精神上来;要把握方向,把力量凝聚到内涵发展上来;要转变作风,把工作规范到群众路线上来。

杨希文希望全省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院)长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以落实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尺,以优良的作风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优秀的业绩来贯彻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为陕西乃至全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两天的培训中,省委党校副校长、省委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郑志飚作了题为《党的十八精神宣讲》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作了题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探索由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的报告,参与十八大报告起草的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中央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张力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专家们分别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介绍和讲解。与会代表还就如何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突出高校特色、推动陕西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省委组织部宣教干部处、省委教育工委干部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来源:人事处

篇5: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十九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我很荣幸在现场聆听了报告,感触很多、很深。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可以从以下六个“新”来进行概括。

第一个“新”,是新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概括了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的成就,这些新的成就都是历史性变革。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历史性变革”“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两个词分量非常重,但恰如其分。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党代会,没有一次用过这样的表述。

第二个“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非常重要的判断,其最重要的依据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尤其是过去五年间的快速发展。另一个重要判断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及其矛盾变化的判断,可以说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基础。党的十九大依据这个判断,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战略。此外,报告提及的两个“没有变”也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必经的阶段,至少要持续上百年。今天,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仍处在世界比较靠后的位置,其他不少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所以,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变”和“没有变”,着眼点都是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第三个“新”,是新思想。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主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命题展开,内容丰富,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这一思想必将在实践中产生很大的指导作用,对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发展也将起到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四个“新”,是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一个新目标,也是新征程。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日期定成二○三五年,比过去的目标提前15年实现,这是个非常宏伟的目标。中国过去若干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飞速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就为新目标的设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充足信心。因此,这个新目标经过努力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第五个“新”,是新部署。新的目标已经提出,要实现还需要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部署,提出了很多要求,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乡村振兴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这些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这些战略、部署能够保证我们新的目标的实现,且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应有的成效。

篇6: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与时俱进的。1956年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概念,这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一直沿用了36年。作为一名80后,成长在这个时期,我对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有着切身的体会。我们的下一代的生活条件和我们这一辈相比,已经可以吃饱穿暖,不需要为基本的生活物资而发愁,但是各种资源还是相对匮乏,市面上的商品不够丰富,直到90年代初期还需要凭票购物,那时家庭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汽车是想都不敢想的。

进入到21世纪,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越来越好,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积蓄逐渐增多,开始买房买车。假期也开始增多,单休变双休,还有黄金周的加入,不光使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还使人民的精神世界也丰富了。在此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更高更好的新需求,推动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篇7: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头等政治任务,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自学。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领会。

第一点感悟:习总书记的报告通篇高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举旗意识,始终坚定信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报告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党员干部,要确保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就必须始终做到:一是要筑牢理论根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经典理论学习,做到源流结合、融会贯通,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二是要保持思想敏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在敏感问题面前不迷惑,防止被敌对势力的蛊惑所蒙蔽;在复杂环境面前不麻痹,确保个人不犯政治性错误、不出政治性问题。三是要始终保持一致。对党忠诚是具体的、有实质内容的,不能表起态来调门挺亮,较起真来变形走样。要体现在坚决贯彻中央、北京市的决策部署上,体现在正确对待利益得失的点滴养成上,以具体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点感悟:讲话通篇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始终恪尽职守。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复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就是要做好以下三点:一个是,进一步振奋精神。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文化品格融入到建设和工作之中,多想事业、多想群众,心无旁骛、恪尽职守。当前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多研究解决事关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多研究解决改进本职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多研究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真正把大项工作研究好,棘手问题处理好。另一个是,增强勇于负责的工作魄力。强化职责就是使命、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时刻牢记组织重托,时刻牢记岗位责任,时刻牢记群众信任,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到差距面前不推诿,矛盾面前不回避,风险面前敢担当。力争做负责任的人、干负责任的事,在主动担责中对岗位负责,为领导分忧。再一个是,坚持创新发展。把打造精品、追求卓越作为职业操守,把瞄准一流、创先争优变成行为习惯,把精雕细刻、追求完美当成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工作标准,确保负责的每项工作都力争成为精品,组织的每个活动都力争不留遗憾,担负的每次任务都力争精彩圆满,以奋发有为的激情和干劲,圆满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

第三点感悟:讲话通篇贯穿着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清醒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党性意识,始终不忘初心。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深刻指出了当前我们面对的“两个复杂”“三个不纯”“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等严峻挑战和形势,鲜明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此,作为党的一份子,必须以强烈的党性意识带头践行要求,努力做出新气象新作为。一是在落实制度上做好表率。作为党员干部,既要自觉依靠制度筹划、指导和开展工作,又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纪律的监督,做到行动先于群众和一般干部,标准高于群众和一般干部,要求严于群众和一般干部,防止和杜绝学习上的“双重态度”、言行上的“双重标准”、落实上的“双重规则”,增强制度执行的示范力。二是在坚持原则上做好表率。特别是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做到有“四气”:一个是有勇气,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报实情;第二个是有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贪不占,不搞歪门邪道;第三个是有硬气,敢于较真碰硬,解决难点棘手问题;第四个是有底气,做人讲原则,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三是在清正廉洁上做好表率。坚决落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金钱面前不伸手、利益面前不攀比、权力面前不放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四点感悟:讲话通篇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自信。

篇8:有关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提到了新高度,体现出党已经越来越高度的自觉、从容、自信,标志着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已经逐步走向自身建设的成熟和政治自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方位

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创新。

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努力奋斗,我国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双向投资跻身世界前列,中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是,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要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应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全面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深刻变化。随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新旧矛盾相互叠加,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在国际经济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各个国家之间既需要共同携手应对和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又面临着各国之间抢占经济制高点,谋求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激烈竞争。

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号召力。面对世纪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前沿,运用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和长远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判断、重大举措。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源自于对客观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最根本的评价准则就看它是否始终以时代发展的特征为方向,以当下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解决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紧紧抓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主题,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诉求,高屋建瓴地概括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改革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举旗定向地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抓住重大核心问题,进行艰难探索,坚持创新引领,在砥砺前行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了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体内容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对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新概括,凝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篇9:十九大精神的哲学解读

开封市祥符区第四高级中学

孔德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重要会议。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谋划。整个报告,总结过去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直面问题,展望未来思路清晰,既显示出充分的战略自信,又透露出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作风。十九大报告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学懂弄透十九大精神,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着眼于2018年高考的备考需要,本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哲学角度考查值得关注:

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命题空间的焦点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有哪几个人挖空心思冥思苦想的结果,也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勇于直面一切困难、风险和挑战,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勇于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进行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毅然决然地推进了许多重大工作,毅然决然地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毅然决然地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年来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伟大实践必然孕育伟大理论,伟大实践也迫切需要伟大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5年来的伟大实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正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都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和提升,同时,丰富的实践也锻炼和提高了我们党的认识能力,有能力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不断展开,原有的一些思想认识可能因为丧失相应的历史条件而不再适用,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新的真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只有这个主义而没有其他的什么主义能够解决中国当前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从中国发展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本质层面和规律层面的提炼和升华,而且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和战略路径,我们有了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更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使我们党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中国发展状况的能动的反映,使我们有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基本遵循,而且还给予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指引和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凝聚,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正确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存在根源和现实依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来源于时代,又引领时代,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考查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主要根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认识我国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方位判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动地说明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向着光明的未来持续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具有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面临不少困难、风险和挑战,新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时刻准备应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近5年的发展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打下了坚实的量变基 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开辟了广阔前景。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无矛盾状态,而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国情区别于其他国家国情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发展阶段的跃升,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这一跃升的主要标志。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又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在高考层面围绕上述两个重大理论判断进行适当命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很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考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规律的客观性和联系的观点。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表述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国家发展目标时,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美丽”二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述既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一致,又提升了国家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上一篇:拨款重修水渠的申请报告下一篇:3v3篮球赛闭幕式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