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2024-04-09

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精选10篇)

篇1: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1、春风轻轻地吹着,树枝上的嫩芽交头接耳,不一会儿,长成了嫩叶,随着春风茁壮成长。

2、从远处我就闻到了槐花的香气,满院都弥漫着沁人心肺的清香。那一簇簇槐花在微风中推搡着,拥挤着,交头接耳。

3、公车永远满载着前行,行人的交头接耳永远被淹没在高低起伏的汽笛声下,营口道站四个出口永远充斥着吵闹和匆忙。

4、田间的野草你一群我一簇,交头接耳,不断调试着大自然最动听的曲调。

5、出了巷子口,偏僻街道两旁也聚拢了一堆人,三五成群,不时交头接耳。

6、项少龙是最后抵达的一个宾客,大部份人都到了园中赏灯饰,厅内只有赵穆、郭纵、乐乘、赵霸和那身份不明的人在交头接耳。

7、这些刚刚生长出的还很细小的菜花,纷纷靠拢了身姿,似是在田地间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8、当时有一对装束奇特的青年男女走进店里,忸怩作态,顾客们争相观望,交头接耳。

9、随着陈文宣讲新版卫所制度的进行,会场中的百姓也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10、车上几个其他高中的男生,惊艳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一边视奸,一边交头接耳。

11、蒙垢尽去,现出一张风致嫣然的容颜,一众大内侍卫交头接耳,不时有闲言秽语。

12、自习课上,这个调皮的小男孩时而交头接耳,时而睡觉,时而画画,时而大声喧哗。

13、在公众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14、左右邻居交头接耳谈论着那个流浪汉自杀的原因。

15、每次开周会时,他们两个总喜欢坐在角落里,交头接耳地谈论着。

16、此话一出,全场纷纷交头接耳,都想知道史都华怎麽自圆其说。

17、大家对主席的谈话有所质疑,会场里很多人交头接耳地讨论着。

18、他们两人交头接耳的,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19、猜谜的一方再次交头接耳起来,显然他们对这场戏所表现的字或只言片语,无法取得一致意见。

20、考试的时候,如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一律视为作弊。

21、有意见应该公开提出,不要在一旁交头接耳。

22、一群男人簇拥起来,或嚷嚷着或交头接耳。

23、我受不了那些咯咯的笑声和交头接耳的样子。

24、老师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学生在上课时彼此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讲。

25、在考试的时候,大家不能交头接耳,否则算违犯考场规则。

26、从他们的智慧交头接耳逝世。

27、厂长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28、安静的夜晚,只要那天上的星星在交头接耳。

29、众人一阵嘁嘁喳喳交头接耳,无不为将来的命运担忧起来。

30、这些石刻狮子,有得母子相抱,有得交头接耳,惟妙惟肖。

31、他们两人交头接耳,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不知有什么诡计。

32、随着名流们的聚集,那展台前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33、巴格拉姆城头上的官兵们一听见了这些话就炸开了锅,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了起来。

篇2: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交头接耳成语的近义词

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指摘)臧否(评论)。” 议:议论。

窃窃私议 [ qiè qiè sī yì ]

篇3: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一、艺术理念的消解与艺术的生活化

在抽象绘画把回归绘画艺术本体价值的主张在实践和理论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20 世纪初期, 一种反艺术的主张和观念也在悄悄的潜滋暗长。1917 年2 月, 马塞尔·杜尚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 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厅, 取名为《泉》, 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 予以它新的标题, 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 这样, 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 却获得了一个新内容。” (1) 人们称此为“现成品艺术”。自杜尚以后, “现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 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杜尚的启示和意义也就在于他通过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证明:“艺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它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 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 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 (2) 作为艺术理念的革新者, 杜尚所“嘲笑的不只是艺术的陈旧和拘泥, 而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 这狭隘和刻板够他拿来笑话一辈子了”。 (3)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对于艺术既有价值的解构性批判之后, 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生活现成品之间的界限消解了, 这一切, 都建立在对于艺术既成观念的意义解构性分析的层面上。艺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意义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艺术之所以作为艺术的意义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失去了其神秘的原发性意义。于是艺术的观念消解了, 其后的艺术史也变成了“不是艺术的艺术史”。

二、由抽象艺术走向观念艺术

在抽象绘画的发展历程中, 对于艺术中精神性因素的强调是前所未有的, 艺术创作者精神成为了构成作品的重要部分, 通过纯粹的形式传达纯粹的思想成为了一个共有的指向。但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之后, 艺术演化成一种单纯体现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从传统带有技艺性的艺术实践中剥离, 艺术成为了一种单纯的观念行为。“他们拒绝用身体的物理属性来进行艺术体验, 也拒绝用思维和情感进行艺术实践, 而试图用一种抽象的观念来推演不同的存在现象。” (4) 艺术的观念化不是一种突发奇想和艺术的规律特殊变异, 其有着比较清晰的时间脉络和发展线索, “现当代艺术从拥有时代文化强势的西方开始, 上世纪下半叶很大程度上离开手艺, 走向观念化, 它要求思想的技巧远甚于手艺上的技艺。艺术的疆域被开拓, 各种日常的行为、元素和形态被引入艺术工作。” (5)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事件和对于事件的体验行为, 抽象绘画阶段和之前的艺术品中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变得不可协调, 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许多精神大于形式或精神与形式分裂的文本。艺术的观念化超越了艺术原有的既定概念, 艺术的创作成为了一种缺乏艺术实际文本的纯粹观念行为, “观念艺术不仅取消了画面形象、色彩、结构等传统因素, 而且也取消了绘画本身。” (6) 绘画从反对主题、形象、叙事、图解性的历程中一直向前, 直到发展成为消解自身价值的结果,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艺术的终结问题被提上探讨的日程。

三、艺术走向终结

20世纪的绘画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历史。在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艺术变革中, 绘画艺术耗尽了其能够涉及的所有的探索, 穷尽了其发展创新的各种可能性, 打破了以前基本上所有的束缚, 艺术无限制地扩大了其表现的领域。

贯穿黑格尔艺术进化观念的一个核心的词汇是精神。在象征型艺术阶段即最原始艺术阶段, 人们的精神显现没有找到更为贴切的形式来表现, 于是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或是人们推崇的对象加以艺术化处理, 这时创造的形象基本是具有崇高风格的艺术品。人们在社会早期不能确认本身的价值, 只能服从于自然、敬畏自然, 从自然的模仿中选取具有崇高性特征的对象来膜拜, 这时候的艺术显现的是形式的伟大和精神性的渺小, 此时的代表是金字塔。

在其后的发展中, 这种象征型的艺术在形式上难以满足传达精神的需要, 于是一种与精神相匹配的新的形式被引入艺术的形式之中, 那就是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相对完美地将形式与精神结合起来, 达到了相对和谐的境界。但是随着精神继续向无限、自由方向发展, 精神最终必然会彻底突破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 浪漫艺术也要解体, 艺术最终整个要让位给哲学, 艺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对于艺术, “黑格尔所设定的最高职能, 就是要把‘精神’从感性现象束缚里解脱出来。” (7)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基础也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情境中进行考察。在《艺术的终结》中丹托写道:“最近的艺术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接近于无穷, 而作品的客体接近于零, 结果在终点存在着纯粹形态的理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艺术快要终结了。”在理解这句话的层面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艺术在通过形式自律的自我批判的层面上使得艺术走向了纯粹的观念, 艺术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观念, 这也和黑格尔说的艺术要让位于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二是艺术自有明确的历史记录以来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的艺术实践, 这个求新求变的路程的确穷尽了关于艺术所有的想象, 艺术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是停留在原步, 不能再有任何创新的可能。艺术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以致于消失不见, 只是作为创新的艺术不会出现了而已。

结语

总之,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的艺术理论随着艺术类型的革新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既有的批评方式出现了话语失效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 新的艺术理论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出现, 以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观念化以及艺术走向终结为标志的新的艺术理论在这时具有了一定的适用性, 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沃尔夫所说:“到了这样一个艺术理论代替艺术客体的阶段, 艺术进入了最后的航程, 它在一个精细的螺旋里一步步上升着, 它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字格的自由, 只剩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状凸, 最后便消失于它自己占有的微小的孔眼之中, 终于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艺术理论。” (8)

注释

1 (2) (3) 王瑞芸.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4) 杨旭.艺术被“观念”了[J].读书, 2008 (1) .

3 (5) 赵川.传为“流言”的艺术[J].读书, 2008 (1) .

4 (6) 常宁生.艺术何以会终结--关于视觉艺术本质主义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7 (3) .

5 (7) 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J].哲学研究, 2002 (2) .

篇4:论影子价格的确定及经济解释

摘要:主要分析影子价格的确定和其经济意义。

关键词:线性规划;影子价格;退化最优解

1影子价格的应用

影子价格来源于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的经济解释,其分析建立在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上:某厂商拥有m种生产资源,可以用来生产n种产品,并且已知产品单位利润、投入产出关系和资源约束条件,该厂商在利用这些资源牟取利润时有两种选择:投产后出售n种产品;直接出售m种资源。前者利润大于后者时,厂商选择生产产品;反之,则直接出售资源.将它们分别表述为数学模型,前一方案为:

目标函数:玀ax玓=CX

s.tAX≤C(1)

x≥0

其中:A=(aij)m×n为约束条件系数矩阵,表示投入产出关系;C=(c1,c2,…,c璶)为价值向量,表示产品单位利润;b=(b1,b2,…,b璵)琓为资源量,表示资源约束条件;X=(x1,x,…,x璶)为决策变量向量,表示产品的生产数量.后一方案为前一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目标函数:玀in玏=Yb

s.tYA≥C(2)

Y≥0

Y为资源的出售利润向量,这两个模型的最优目标值是相同的,对偶问题的解Y*就是资源向量b的影子价格,即:

Y*=(y*1,…,y*璱,…,y*璵)=C瑽B-1(3)

目标函数的最优值Z*为:

Z*=C瑽B-1猙=Y*b(4)

由此可得:

其中y*璱是第i资源的影子价格,所以其经济意义为:在最优生产安排下,资源b璱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目标函数改变量,即利润的增量,代表着第i种资源的边际产出利润。

2总结

2.1影子价格经济意义

正如前面所说,影子价格的运用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假设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产品丙,当只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这个工厂要投产时候,先要考虑丙产品能带来多少效益。比如前例,若投产的新产品丙消耗的三种资源(设备,原料,燃料)的数量分别为2,1,1个单位时,根据前面测算的影子价格(4,2,1)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利润为:(1,4,2)(2,1,1)琓即此种新产品丙的利润应为8元。若现在市场上此种新产品丙能有这么大的利润是合算的,否则是不合算的不能投产。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影子价格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重要的约束作用。

2.2求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当线性规划问题(1)最优解为退化最优解时,表中松弛变量的检验数的相反数不一定是资源的影子价格,利用公式(6)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公式(6)计算的影子价格仅适合于公式(5)中△b璱>0的情况,如果考察△b璱<0的影子价格的情况,则当资源的影子价格不唯一时,必须利用公式(7)。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源量b璱的增加将使该项资源的影子价格出现台阶式下降,这说明了该项资源对目标的边际贡献越来越小,实际上也反映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原理。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项资源b璱的增加对其他资源的影子价格要产生影响,有的资源影子价格可能出现台式上升,有的资源影子价格可能出现台式下降,同时考察所有资源的影子价格某项资源b璱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通过次例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子价格对经济发展很有帮助,影子价格除了运用于一般的决策,更可以从微观领域拓展到宏观领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了解商品影子价格的高低,可以知道一种资源是“长线产品”还是“短线产品”。对那些急需的短线产品,为了多鼓励生产,可以多配置一些资源,市场价格调得高一些,而对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产品滞销的长线产品,则为了减少积压,要少配置一些资源,甚至限制生产。这样,通过配置资源和调整市场价格,可以影响有关企业生产的扩大或者缩小,影响相关企业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使社会生产趋向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达到国家调控经济的目的,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源丽,刘涛.关于影子价格的一个理论误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7).

篇5:成语交头接耳的造句

2)自习课上,这个调皮的小男孩时而交头接耳,时而睡觉,时而画画,时而大声喧哗。

3)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头接耳。

4)厂长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5)上课的时候,不能交头接耳。

6)左右邻居交头接耳谈论着那个流浪汉自杀的原因。

7)在公众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8)这些石刻狮子,有得母子相抱,有得交头接耳,惟妙惟肖。

9)每个柱子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10)考试时,禁止交头接耳。

11)爱耳日,祝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涌进你耳里,愿快乐时时与你交头接耳,好运天天与耳鬓斯磨,健康年年对你俯首贴耳,幸福永远伴你耳目一新。

12)几位身穿白色水手服,身材高挑儿的礼仪小姐站在只有几摞纸的资料台前相互交头接耳。

13)耳鬓厮磨,你就会陶醉;交头接耳,你点头称对;俯身贴耳,你差点犯罪;吹吹耳边风,你倍感欣慰。传情达意,惟“耳”是听。爱耳日,愿你生活幸福,常闻佳音!

14)幸福快乐和你“耳鬓厮磨”,好运吉祥和你“交头接耳”,健康财富和你“耳目心腹”。。爱耳日,祝福你耳聪目明,耳听八方,耳濡目染,开心快乐。

15)考场风光,千里信飘,万里眼瞟;望考场内外,一片大好,交头接耳,手势更妙,大家互比谁更高;不愧时代骄子,考试作弊出新招;俱往矣,数作弊高手,还看今朝。

16)老师们将扮演坏学生的角色,他们迟到咀嚼口香糖交头接耳被训斥和打小报告。

17)星辉微笑着凌空降落,一再轻吻,他们微启的嘴唇。晶亮的繁星通宵清醒地俯眺,交头接耳,窃窃商议,在罗裙兜里用光影编织,流溢甜笑的美梦,送入孩子们的心灵。泰戈尔

18)蒙垢尽去,现出一张风致嫣然的容颜,一众大内侍卫交头接耳,不时有闲言秽语。

19)雷将军可率兵在城上,手执旌旗,一齐站着,不许擅动,不许交头接耳,出言吐气。

篇6:交头接耳成语意思解释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二、交头接耳成语近义词

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指摘)臧否(评论)。” 议:议论。

窃窃私议 [ qiè qiè sī yì ]

背地里小声议论。

三、交头接耳成语造句

1、那几个小伙子在电影院中喋喋不休地交头接耳,很杀风景。

2、听报告时交头接耳唠家常,是很不礼貌的。

3、自习课上,同学们有的互相打闹,有的交头接耳,秩序紊乱。

4、安静的夜晚,只要那天上的星星在交头接耳。

5、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

6、玲玲和丹丹在考试时交头接耳,被老师视为作弊。

7、每次开周会时,他们两个总喜欢坐在角落里,交头接耳地谈论着。

8、老师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学生在上课时彼此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讲。

9、在公眾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10、从他们的智慧交头接耳逝世。

11、我受不了那些咯咯的笑声和交头接耳的样子。

12、同学们要注意听讲,不要交头接耳。

13、在考试的时候,大家不能交头接耳,否则算违犯考场规则。

14、有意见应该公开提出,不要在一旁交头接耳。

15、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1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7、一群男人簇拥起来,或嚷嚷着或交头接耳。

18、考试的时候,如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一律视为作弊。

19、他们两人交头接耳的,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20、辩论场上:两方正在唇枪舌剑;裁判面红耳赤;评为全神贯注;观众们交头接耳。

21、李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今天的气氛不正常,同学们都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22、每个柱子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23、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头接耳。

24、厂长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25、左右邻居交头接耳谈论着那个流浪汉自杀的原因。

篇7:成语及解释造句

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造句:他的问题很严重,已经不可救药。

2、跋山涉水:形容旅途的艰辛劳苦。造句: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3、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造句:孔乙己对那些嘲笑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情。

4、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造句:也不必说有时趁你不防钻进防盗铁门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

5、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造句:滴水穿石,持之以恒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6、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造句: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7、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造句: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8、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造句:两个村子离得很近,简直是鸡犬相闻

9、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造句: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10、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11、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造句:层峦叠嶂的黄山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

12、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造句:到了节日里,各个景区摆设的花朵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13、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造句:“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14、。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造句: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巨匠心。

15、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造句:国庆节期间,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16、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7、风调雨顺:形容风雨适合农时。造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18、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9、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造句:中国男子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16强的说法是道听途说。

20、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造句: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21、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造句:经过重新装修的大殿焕然一新,广大游客流连忘返。

22、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23、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造句:项羽来势汹汹,可还是被刘邦逼死江东,他不肯过江东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霸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英雄形象十分惹人注目。

24、峰回路转: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造句:曲回的山路行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如同鸟翼展开在山头,令人眼睛一亮。

25、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造句:我看这那座小山觉得不可思议。

26、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27、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28、惟妙惟肖:妙:好。肖:想像。造句: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29、变幻莫测: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造句: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怒吼。

30、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31、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造句: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32、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33、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那种不屈不挠的、要征服一切的心情。造句: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坚守在抗震第一线。

34、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造句: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35、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造句: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感言。

36、惩恶扬善:惩戒恶行,显扬善举。指惩罚有恶行的人,表扬有善行的人。造句:惩恶扬善,是家庭平安的需要,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

37、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38、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造句:这段话在文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9、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造句:朝鲜自古就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唇亡齿寒,可谓一体。

40、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4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了。

42、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造句:我们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快完成时才放弃,功亏一篑,是弱者的表现。

43、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4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造句: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45、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6、变本加厉: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造句;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了。

47、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造句:他发表了骇人听闻的演说,说地球要爆炸,不要相信他。

48、不折不扣:一点也不打折,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造句:很多时候,我跪着累了,便偷偷地向她瞥一眼,她仍然不折不扣地跪着。

49、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造句:他仍在地坛中感受夕阳西下时断壁残垣的历史沧桑,浩瀚宇宙中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命运无常时个人无缘无故遭遇到生存的困境。

50、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造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

51、精兵简政:简:使简化。造句: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52、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造句:高兴与悲伤总是不期而遇,或许这就是上帝再捉弄世俗吧!

53、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失和伤害。造句: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

54、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都立了同样的功,都犯了同样的罪。造句:你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55、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56、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造句:每当看到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在场的观众都不约而同的流下了爱国的热泪。

篇8: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斯密问题”的首次提出应该归功于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斯卡尔茨基,在其1878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中,他认为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经济人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人性观是利他的。自此,人性在斯密的著作中被理解成了水火难容的对立———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者。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斯密两部著作持久不断的争论,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斯密问题”。

在这两本名著中,斯密企图对人的行为及其动机背后的人性基础进行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起一个庞大统一、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然而他的著作被后世学者人为地割裂与误读,造成学术界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出发,认为正义感、同情心等道德因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斯密指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接着斯密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使“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显而易见,在这里斯密把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同情心”看做是驱使其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在《国富论》中,“经济人”这个词汇全书只出现了两次,但斯密对经济人的描绘可以用淋漓尽致来形容。他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2]继而斯密论证了个人利益的追求怎样导致社会利益的提高。他又曾说过,“每个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2]斯密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人性基础是出自于利己主义的考虑,这不仅是社会分工的基础,也是推动自由经济进步的真正动力。

以上这两段精彩陈述分别出自《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学者们广泛引用,用来证明“斯密问题”不是子虚乌有,而是真实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对“经济人”普世信条的抨击之所以由德国历史学家首先发动,“斯密问题”,即两种互相割裂与对立的人性———《国富论》中的利己主义与《道德情操论》中的利他主义,也由他们首先提出。是因为他们反对理论经济学的演绎方法,提倡历史归纳的研究方法,强调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既要考虑制度的进化历史,还要考虑经济制度在其中运行的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背景。与之相对应的是边际学派积极提倡作为“精密科学”的理论经济学,认为斯密的两部著作是基于同一思想立场,并把“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假定前提,作为不可动摇的基石。

二、“斯密问题”争论的正反两方面

国内外学者围绕“斯密问题”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

一是斯密两本著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矛盾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说史专家卢森贝提出的,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说史》中,他认为“斯密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斯密的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思想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斯密的这两本名著割裂了经济和道德世界的联系,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具有利他同情心的道德人,反之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则是利己主义———具有工具理性的经济人所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同样,雅各·布瓦依纳也认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人行为的描述有本质的差别,两种人性的对立是无法调和的,否定“斯密问题”存在就是曲解作者的原意。

我国经济学家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一文中明确表示,“斯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认为,斯密写《道德情操论》的时候,已经跳出了经济学的圈子,不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而是作为一名伦理学家在讨论问题。梁小民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亚当·斯密问题之解”一文,文中认为,哲学家大卫·休漠的人性论对斯密有深深的影响。斯密的人性观不是一元,而是二元。从动物的一面出发,人是利己的;而从天使的一面出发,人又是富有同情心的。复旦大学陈其人教授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斯密的“道德人”实际上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道德规范的人格化,而“经济人”脱胎于商品经济的大环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产物。斯密混淆这两者,离开人活动的环境孤立地谈人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与此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斯密的两本著作之间、伦理学与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之间、“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这种观点最坚强的捍卫者是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认为经济学本质上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个动机是为一定数额的货币所引起的”[3]。可见,在马歇尔看来,人们对货币财富的渴望与追求是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马歇尔同时也承认“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3]。马歇尔的观点是道德人的利他也应该进入经济人效用函数,“经济人”的普世信条在社会科学中,至少经济研究中应该坚持。

我国已故的老一辈经济学大师陈岱孙先生也认为所谓的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那个时代苏格兰大学里的学科划分,经济学和伦理学都是道德哲学的构成部分,斯密在两本书中对不同的方面给予强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之而认为二者之间就必然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朱绍文老前辈2010年在《经济学动态》杂志上还专门发表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认为汉语翻译有误。《道德情操论》中的“情操”是指“感情”与“情感”,“亚当·斯密问题”是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道德情操论》的中文译者蒋自强教授也认为,虽然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从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及斯密整个研究框架、写作计划安排来看,都不能断然下结论“斯密问题”是斯密有意安排,其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存在着对立。二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行为本质出发的。在蒋教授看来,各种利他都是“一种开明的自利”,人们的利他行为无非是“自爱”的拓展和延伸,也应该进入一个人效用函数。

上述的观点构成了“斯密问题”的争论双方,可以说莫衷一是,都很难相互说服。笔者认为,要深刻理解所谓的“斯密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

三、“斯密问题”的重新解读

1. 写作背景决定的创作意图否定了斯密矛盾的存在

在斯密时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构建对人类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这种努力是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理性和科学,削弱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宗教学说。17—18世纪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强调了自然主义,形成了用自然力解释社会现象的观念。这一时期对自然科学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来自牛顿,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引力、能量守恒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达到均衡的机制。在牛顿哲学的影响下,寻找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社会秩序,建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社会和谐成为当时思想家的任务。斯密将牛顿哲学看成是“人类曾经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体现了他对于道德和社会牛顿式秩序的理解。《道德情操论》阐明了道德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建立,而《国富论》则将世界是一个和谐而秩序的机械装置这一思想扩张到政治经济学领域。

2. 两部名著的交替创作与当时的学科划分否定了“斯密问题”的存在

斯密的两部著作充分地利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道德哲学和在爱丁堡大学讲授经济学的讲义。1759年4月,斯密在对道德哲学讲稿第二部分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以《道德情操论》为书名出版了对其一生影响深远的伦理学著作。这部杰出的著作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法学、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维度的角度,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作出了探讨。从1759年到1774年,《道德情操论》共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1759年第一版,1761年第二版,1767年第三版,1774年第四版)。在对《道德情操论》修订的过程中,斯密充分利用道德哲学讲稿的第四部分,以及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所作的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演讲稿,又酝酿创造了《国富论》。《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1778年,他又修订出版了《国富论》第二版。《国富论》出版之后,斯密也没有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工作,1781年他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第五版。1784年和1786年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第四版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1790年,他终于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重大修改和出版工作。从以上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再版过程,可以发现这两部著作对于斯密来讲是密切联系的整体,绝不能任意割裂两者之间在创作计划上、内容衔接上的联系,把两者对立起来看待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国富论》所阐述的是经济学主题,而《道德情操论》所研究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哲学中的伦理学,而后者属于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但在斯密任教的年代,根据苏格兰大学的学科分类法,两者都是“道德哲学”这一门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讲,道德哲学是一级学科的话,伦理学是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只能是三级学科,它们也不是并列的关系。斯密的教职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其讲授的道德哲学内容宽广,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分属于政治学门下。可见,道德哲学囊括了今天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

从斯密的创作初衷来看,他最初的计划并不仅仅是写出某一方面主题的著作,而是写出一部著作能涵盖道德哲学的全部内容,揭示人类行为的本质属性及其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实现社会科学的大综合。后来斯密显然没有完成这个宏大计划,只写出了伦理学的经典———《道德情操论》和政治经济学划时代著作———《国富论》。由于斯密临终前烧毁了他没有发表的全部手稿,今天我们也难以了解他这个庞大理论体系的框架。只要看一下斯密《道德感情论》的第六版,他在书中第一页就强调了“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话”,《致读者》。大意是“我将在其他著述中,不仅进一步阐述关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阶段所发生的不同革命,不仅关于正义,还要涉及警察、税收和国防以及其他有关法学对象的事情。在《国富论》中我至少已部分地完成了我的诺言。……虽然我年事已高,很难指望如愿地完成这个巨大工作,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计划。从我打算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责任感出发,我仍希望能继续完成它。”可见,斯密是想把二者统一起来,并没有向后世留下“斯密问题”的主观意愿。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当代好几个学科。斯密的名著《国富论》有经济学“圣经”的美誉,而《道德情操论》则是伦理学中的经典。然而,正是这两部传世佳作带来的所谓“斯密问题”,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不休。基于此,通过梳理文献,考证“斯密问题”的由来,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斯密问题的观点,最后诠释自己对此问题的解读。

关键词:斯密问题,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9:交头接耳成语的解释及造句

摘要:经典的激励理论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文章从行为激励理论出发,考虑行为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力图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并指出行为激励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激励理论;行为激励;公平偏好;互惠动机

近年来,人们发现经典的激励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现实,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面临许多不解之谜。例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要让员工更努力,必须要通过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不过有证据表明,不恰当地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反而会打击人们努力的积极性;再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委托人采用的契约应该是完全的,也就是说委托人要搜集代理人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信息要能被第三方机构比如法庭所证实,委托人要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不过实验却表明现实中的委托人有时更偏好不完全契约,并没有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而是对代理人进行一定的信任,而且信任带来的激励效率更高一些;又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团队生产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然而现实中人们有效合作又是普遍事实。近年来兴起的行为激励理论打破经典激励理论纯粹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在自利假设的基础上,引入了互惠公平等各种社会性偏好和心理动机,从而能解释许多经典激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一、 礼物交换博弈

在礼物交换博弈里,实验者被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進行一次性博弈。委托人给代理人发工资,代理人收到工资后,他可以选择为委托人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根据经典的博弈论可知,代理人的最优选择一定是偷懒,而委托人的最优选择的是发最低工资。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根据博弈论求解的逆向推理法,工资到手的代理人没有必要选择努力工作,因为一次性博弈中,不论他如何努力,都不会增加他的工资收入;相反,偷懒并不会降低他的工资收入,反而因为偷懒付出的成本较低,会为代理人带来更高的净收益。但委托人同样是理性的,他会正确地预见到代理人不会努力工作,因此最优选择就是发最低工资。所以委托人发最低工资,代理人不努力构成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可是,实验结果却是老板发的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员工也非常努力地工作,而且存在这样一个正比关系:老板发的工资越高,员工越努力。

这个博弈实验之所以叫礼物交换博弈,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好像存在这样一种礼物交换关系:委托人用高工资当做礼物送给代理人,而代理人把努力工作当做礼物回馈给委托人。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类似礼物交换的行为是基于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公平互惠偏好。公平互惠偏好首先由Rabin Matthew在他1993年的一篇著名的论文里提出。他指出人们并非一味的利己,也并非一味的利他。一个在某些场合对别人友善的人在另外一些场合也会出现不善的行为。其中的缘由是人们往往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去判断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采取相应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善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善意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恶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恶意的行为,即使采取这样“争锋相对”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成本也在所不惜。所以简单的说,公平互惠偏好就是“以善对善,以恶对恶”。其中“以恶对恶”被称为消极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y),“以善对善”被称为积极互惠(Positive Reciprocity)。在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中,老板在正常情形下本来只需支付最低工资,但却支付更高的工资给员工,这被员工理解为“善”;员工有“以善对善”的积极互惠动机,因此愿意以努力工作来回馈老板对自己的“善”。老板虽然支付了高工资,但却因为员工努力工作反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另外一个礼物交换博弈是在真实情形下发生的。20世纪初的美国汽车产业里,工人消极怠工现象非常严重,即便开除这些工人,工人也可以马上在另外一家工厂获得同样的工资。福特决定把工人的工资从2.34美元的市场工资提高到5美元,虽然工资增幅超过100%,却因为工人的积极工作,效率大增,利润也增加了。

二、 不完全契约

公平互惠偏好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Fehr、Klein和Schmidt在一个实验里,把实验对象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由委托人选择契约,由代理人选择努力程度。契约包括较为完全的“激励性契约”和较不完全的“信任性契约”。“激励性契约”下代理人的努力可以观察,并且可以被第三方机构如法庭等证实。一旦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没有令委托人满意,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进行惩罚。不过惩罚是有上限的,并没有达到完全契约所要求的最佳惩罚值,因此“激励性契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激励性,比较完全,但并非是一个完全契约。“信任契约”则是由委托人首先向代理人宣布,如果代理人足够努力,委托人会向代理人支付一笔奖金。但该契约存在双重道德风险。一是代理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但事后委托人不兑现承诺,不向代理人支付奖金,这是委托方的道德风险;二是代理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但宣称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要委托方向自己支付奖金。之所以代理人会这样做,是因为代理人的努力虽然可以被双方所观察,但并不能为法庭所证实。这是代理方的道德风险。因此“信任契约”要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双方的相互信任。所以“信任性契约”与“激励性契约”相比,是较为不完全的。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委托人往往会选择不完全程度较高的“信任性契约”,而不是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而且“信任性契约”的最终效率往往高于“激励性契约”。这是经典激励契约理论无法解释的。因为根据经典激励契约理论,人是纯粹自利的,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才能防范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各种道德风险。而根据行为激励理论,委托人之所以选择不完全性程度较高的“信任契约”,是因为委托人相信代理人存在公平互惠偏好,通过选择“信任性契约”表示出对代理人的信任,而代理人也通过努力工作表达出委托人的信任,然后委托人通过支付高水平的奖金来回报代理人的信任。这样双方的信任关系不断被强化。如果委托人一开始就选择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这会被具有公平互惠偏好的代理人理解为委托人对自己的不信任。由于不会担心受到完全的惩罚,因此代理人并不会付出高水平的努力水平,导致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的最终效率不如完全性程度较低的“信任性契约”。

三、 超完全契约

行为激励不仅能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而且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超完全性。由于外在风险的存在,企业的收入并不由代理人的努力单独决定。宏观经济进入上升通道,市场繁荣,那么即便代理人努力程度不变,企业的收入也会增加。经典契约理论认为,企业的收入增加仅仅是因为宏观经济繁荣,而员工并没有更加努力,那么委托人不必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薪酬,因为这并不具有激励作用,委托人只应该对代理人的努力进行激励。而现实是,代理人会获得“运气支付”,也就是说既会因为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报酬,也会因为外部的好运气而获得报酬,激励契约表现出一定的“超完全性”。(Bertand & Mullainathan,2000)。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当外在好运气带来企业收入增长时,如果代理人的报酬不变,那么委托人的报酬必然增加。而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会比较委托人与自己的收入差距而感受到不公平,为了避免代理人因为不公平感带来的负效用,委托人有必要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报酬。当然,如果外在坏运气带来的企业收入减少甚至亏损时,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比纯粹自利偏好的代理人更能接受更低的工资报酬,甚至可以低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报酬。所以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欠佳的环境下,经常有新闻报道某公司高管愿意接受降薪甚至接受年薪1元的的工资报酬。

四、 货币激励困境

经典的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货币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然而现实中货币有时会出现激励困境。在一次著名的智商测试实验中,实验者把实验对象分成四组:免费、答对1题奖1角钱、1元钱或3元钱。根据经典激励理论的预言,成绩从高到低的小组顺序应该是奖励3元、1元、1角、免费。实验结果出乎预料,表现最差的并不是免费的小组,而是答对一题奖1角钱的那个组。在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让孩子去筹集慈善捐款,然后分别按照慈善捐款的10%、1%和0%进行奖励。实验结果是,没奖励的小组和获得10%奖励的小组筹集到的捐款多于按照1%进行奖励的小组。

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以下两种因素之一驱动的,一种是货币因素,这往往发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另一种是伦理规范因素,这往往发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两类因素是相互冲突的。在上述实验中,当行为是免费的时候,人们就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行事,比如义务参与智商测验,是基于为科学奉献的精神;而义务参与慈善捐款,是基于救助他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操。当人们的行为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根据收入成本分析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才会出现“小奖不如不奖”的结果。

五、 团队生产

经典的激励契约认为,团队生产中由于个人的努力不可相互观察(或不可验证),从而大家都会偷懒,相互搭便车,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最优。(Alchian & Demsetz,1972;Holmstrom,1982)。行为激励理论表明,基于公平互惠的偏好,团队生产中的人们会相互合作。下面用一个简单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甲乙两人进行团队生产,两人可以选择努力,也可以选择偷懒。下面是两人进行团队生产的收益矩阵。

我们首先看个人理性选择下甲的决策。给定乙努力,甲偷懒的收益为3,努力的收益为2,因此偷懒比努力好;给定乙偷懒,甲偷懒的收益为1,努力的收益为0,因此偷懒比努力好。也就是说,不论乙如何选择,甲的最佳选择是偷懒,偷懒构成甲的占优战略;同样,偷懒也是乙的占优战略。因此(偷懒,偷懒)构成上述博弈的占优战略均衡,两人的收益分别为1。但是从集体理性的角度,两个人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各获得2的收益,这样才符合Pareto效率最优。

现在,如果两人都具有公平互惠偏好,并且假定公平系数为?滋。引入Rabin(1993)对公平偏好函数的定义,那么把融入了互惠公平偏好的效用函数写入新的收益矩阵里。

我们发现,当公平系数u>2时,上述博弈变成协调博弈,(努力,努力)和(偷懒,偷懒)构成协调博弈的两个解。其中(努力,努力)是原有博弈不存在而新出现的公平均衡。引入互惠公平偏好,从而走出了原有的囚徒困境,实现了团队的有效合作。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团队成员具有互惠公平偏好,那么可以通过激发大家的互惠公平偏好实现团队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六、 工资刚性

一个普遍的宏观经济现象就是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工资刚性的成因很多,行为激励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假设一个企业里存在互惠型和纯粹自利型两类员工。员工知道自己的类型,但企业不知道。也就是说员工的类型是其私人信息。根据Siemens(2005)的理论,当企业同时雇佣这两类员工时,企业并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来分离这两类员工。由于报酬契约无法分离,因此报酬契约在外在宏观经济繁荣时弹性大,而在外部宏观经济萧条时弹性小。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繁荣时,企业收入增加,纯粹自利型的员工的最优报酬契约是不变的(如果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增加),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约具有超完全性,也就是说互惠型员工的报酬会随着企业的收入增加而增加(即使员工的努力水平并没有变化),否则互惠型员工会感觉到不公平。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所有的员工工资都将因为经济繁荣而上升。

当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如果纯粹自利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企业对员工支付的报酬也应该保持不变。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約具有超完全性,他们的工资可以随着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接受低于保留工资的薪酬契约(因为互惠型员工获得了物质效用外的公平效用)。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因此所有的员工工资在经济萧条时保持不变,从而表现出向下的刚性。

七、 结语

通过对以上著名实验和现实中的相关现象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经典激励理论应用中的不足,在引入行为激励中关于人的的公平互惠偏好后就能够很好的得以解释,同时也对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Fehr指出的,我们可以把公平互惠本身当做一种新的激励要素对员工进行激励。因为公平互惠会大大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和谐的组织氛围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增强组织认同感,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J Laffont, D Martimort,著.陈志俊,等译.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Fehr, E., Kirchsteiger, G., Riedl, A.Does Fairness Prevent Market Clearing? An Ex- 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437-460.

3.Bowles, Samuel.Microeconomics: Behavior, Institutions and Evolu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Bertand, M ., Mullainathan, S.Do CEOs Set Their Own Pay? The Ones without Principals Do.N BER Working Papers 7604,2000.

5.Gneezy, Rustichini, Pay Enough or Don't 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2000,(115):791-810.

6.Alchian, A.A., 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3):777-795.

7.Holmstrom, B.Moral Hazard in Teanm.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324-340.

8.Fehr, E., Gacher, R.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s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980-994.

9.Hamilton, B.H., Nickerson, J.A., Owan, H.Team Incentives and Work Heterogene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ms on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3):465-497.

10.肖文.企業激励链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

11.廖小菲.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7.

12.朱平辉.企业家行为的博弈分析.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3.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4.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号:08AJY026);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项目号:2012-GX-049;2014-GX-006);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XWQ08;11XWB038)。

作者简介:孟卫东(1964-),男,汉族,重庆市人,重庆大学副校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制设计理论、战略管理;汪翔(1977-),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吴国东(1973-),男,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篇10:成语解释及造句

2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3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示例:他终于~,亲自出马了。4乌合之众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示例: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5打草惊蛇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6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7用兵如神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示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8有勇无谋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示例: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9声东击西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示例: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10: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示例:不许出战,只是~,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11揭竿而起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示例: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12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13怡然自乐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伸出双手,感受着花瓣飘落在手心的感觉,怡然自乐。14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两个村子离得很近,简直是鸡犬相闻 15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这里美丽极了,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16落英缤纷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 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1. 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8.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9.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0.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3. 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6.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 波澜壮阔: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举世闻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23. 攻无不克: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6.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 不假思索: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8. 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 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30. 完璧归赵: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31. 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32. 开卷有益: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33. 各抒己见: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34. 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

35. 心惊肉跳:惊:惊慌。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36. 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37. 大名鼎鼎: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38. 人声鼎沸: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39. 车水马龙: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40. 摩肩接踵: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41. 熙熙攘攘: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42. 一丝不苟: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3. 惟妙惟肖:妙:好。肖:想像。《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44. 郑人买履: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45.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46. 了如指掌: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47. 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8. 若无其事: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漫画书。

49. 无与伦比:

50. 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星罗棋布,热闹非凡。

1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造句:祖国在那过去的岁月里所遭受的无数的屈辱,令我们不堪回首

2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造句:他/她看到老师在工作,也来了个程门立雪,在办公室门外等候。3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造句: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准请客送礼,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4名落孙山: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造句:《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范进,所以一直名落孙山,被那杀猪的老丈人耻笑,就是主考大人嫌他文字悖谬的缘故,从二十多岁,考到五十多岁,总是铩羽而归。

5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6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7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8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造句: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9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10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11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12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3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造句: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14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造句: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5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6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17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8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闻鸡起舞 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学习,励精图治。老爷爷在乡下修养,每天闻鸡起舞,打太极拳健身。

20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王董事长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21卷土重来 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这次比赛虽然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22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23力争上游 努力争取上进 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现状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既然来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决心,不得冠军绝不回去。

25投笔从戎 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大伯父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进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26前车之鉴 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27金石为开 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

28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29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30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31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悬梁刺股 形容人勤奋苦学。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33问心无愧

反省自问,心里没有丝毫惭愧。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34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35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36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37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38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39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40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1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42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43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44井然有序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他把整捆书井然有序地排放到了书架上。

1.孜孜不倦→勤勉不知疲倦。他孜孜不倦的钻研学问。

2.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不松懈。

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

3.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事隔二年,他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反而 变本加厉。

4.饱读诗书→读了很多诗书。

王老师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同学们都很尊重他。

5.反败为胜→从失败转为胜利。

下午的篮球赛,有了亮亮的上场,才反败为胜。

6.响彻云霄→声响透过云层,形容声音非常响亮。我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7.汗流浃背→形容出汗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哥哥打完篮球,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的。8.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现在又买了电脑,真是锦上添花。

9.气喘如牛→比喻气喘得很厉害。

他刚跑完400米,就气喘如牛的问:「我是第一名吧?」

10.能跑善钻→形容动作灵活。

小强的动作很敏捷,能跑善钻,这次比赛应该是稳操胜券。

11.狂吠不已→狗不停地叫。

狗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狂吠不已。

12.提高警觉→要有敏锐的感觉。

在陌生的地方,夜间外出要提高警觉,尽量结伴而行。以策安全,13.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吸引伙伴。

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14.大打出手→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他们原本是好朋友,想不到竟为了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15.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天上的云,会随着气候的改变而千变万化,人们看云往往可以识天气。

16.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这次趣味运动会的项目五花八门,妙趣横生,太棒了。17.风吹草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动。

敌人吃了败仗后,成了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惶逃窜。18.生生不息→不停地繁衍生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就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欣欣向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我们的祖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20.寸草不生→连小草也不能生长的地方,比喻 荒凉贫瘠之地。我们要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绿洲

21藏龙卧虎:指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上海是一个~的地方。

22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23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健壮。

小伙子年虽十七,却是~,身体很魁梧。24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我在准备对付对手的办法,我要~!25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小男孩长得~,非常结实。

26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每个人都~地吃了几大碗,气氛马上活跃起来。27龙腾虎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坚信只要克服这个困难,一切都会好转,任自己~。28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他做什么事都~的。

29降龙伏虎: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我老孙,颇有~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

30虎视耽耽:如老虎般贪狠的注视,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窗檐上的花猫,~地盯著餐桌上那盘香喷喷的糖醋鱼。

31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面面相觑。

32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了。

33心无旁骛 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34妄自菲薄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什么大事。但对于自己,荪甫从来不肯“~”。

35铩羽而归 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这一批被斩了魔爪,“~”,另一批又破门出来。36.自相矛盾

解释: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同。

造句:这个问题的答案前后不同,而且自相矛盾.37后来居上

解释: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造句:你等着看好了,我们会后来居上的。38铁杵磨针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造句: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39闻鸡起舞

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造句:运气不是偶然的,不闻鸡起舞,难见财神微笑。40亡羊补牢

解释: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造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41无与伦比

释义 伦:类,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示例 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的最热情的接待。42南柯一梦

【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43剑拔弩张

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

44【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小明与小丽青梅竹马,最终成为伴侣。45【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小红带来了一批原班人马。

46【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我一定效犬马之劳,以达到目的。

47【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小明说:“请你不要指鹿为马,行吗?”

48【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小丽办事真是马到成功呀!让人羡慕不已。

49【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我要单枪匹马与小丁战斗。

50【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小军招兵买马也打不败小美。51【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看着车水马龙的街头,我心旷神怡。

52【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你要好好看书,不要走马观花。

53举一反三:学习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54春风得意:看他春风得意的样子,我想一定是榜上题名了。

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55朝三暮四:我们决定的事情就要一心一意去完成,不能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56集思广益:对于这个提案,大家要畅所欲言,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将它完善。指集中群众的智慧,思考并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57画饼充饥: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像这种画饼充饥的做法,对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58爱屋及乌

意思: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造句: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他喜欢他的妈妈,也很喜欢他妈妈做的饭菜。

59爱不释手

意思: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造句:她的娃娃真是太漂亮了,我都有些爱不释手了。60拔群出萃

意思: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造句:这个人什么都会,真是拔群出萃。

61一毛不拔

意思: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造句:他的父亲真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62参差不齐

意思: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造句:他写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让人费解。

63爱莫能助

意思: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造句:看到他们受苦受难,我却只能站在一旁,爱莫能助。64安然无恙

意思: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造句:洪水吞没了他们的村庄,幸运的是他们村里人都安然无恙。65按部就班

意思: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的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造句:我们办事应该按部就班。

66跋山涉水

意思: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造句:他跋山涉水,不远千里,终于来到了我们这里。

67百发百中

意思: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造句:他射箭非常准,几乎百发百中!68百花齐放

意思: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造句: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69百依百顺

意思: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造句:他的爸爸对他特别溺爱,什么事都是百依百顺。70半途而废

意思: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造句:这个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71抱头鼠窜

意思: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造句:那家伙被人识破把戏,不得不抱头鼠窜,逃之夭夭了。72背井离乡

意思:离开家乡到外地。

造句:为了祖国,他背井离乡,去北京参加革命运动。

1【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衷心的祝她马到成功.2【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一个人即使犯下再大的错误只要能悬崖勒马,我们都应该给他重新改过的机会.3【马齿徒增】表示自谦,意为年龄增大了,但学问没有长进,事业没有成就十年来,我马齿徒增而已,什么成果也没有搞出来。

4【马工枚速】称赞人的才能各有所长

你们二位马工枚速,各有所长,何必谦虚。

5【马革裹尸】形容忠勇杀敌,战死疆场

在出征前,战士们一个个慷慨激昂地表示了“马革裹尸,誓不生还”的决心。

6【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作战。现形容太平麻痹思想

在帝国主义还存在,战争威胁还存在的今天,就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7【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他长期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8【安心落意】放心,无忧虑。

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不要再去想起复做官,安心落意守祖坟的原因所在。你明白吗?

★唐浩明《黑雨》十

9【安营下寨】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操曰:“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虑也。”教且安营下寨,再做商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10【安营扎寨】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打什么地方进兵,打什么地方退兵,什么地方可以安营扎寨,什么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11【挨门逐户】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漏掉。

推销员挨门逐户地推销产品,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12【蔼然可亲】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风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13【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14【大千世界】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矛盾。

15【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穷兵黩武,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16【固若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许保护,固若金汤。(高阳《胭脂井》)

17【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18【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执雌守黑,不敢自遂,~,于是乎在。(章炳麟《箴新党论》)

19【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瞧他那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次的考试他准没问题.20【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单道台得意洋洋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21【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摇摇欲坠。(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22【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清•李绿园《歧路灯》卷二十)

23【冷眼旁观】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

24【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感谢那些开天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上一篇:辛集皮革行业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培训交流会下一篇:夏季车内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