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2024-05-06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精选6篇)

篇1: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毛思想的现实需要);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毛思想的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毛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毛思想重要文化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毛思想产生的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毛思想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总之:毛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形成时期:“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思想的基本形成;成熟时期: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证实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既有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更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延安整风的过程中正式提出的。(1945年4-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中

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确立了毛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出了新的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中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具有中国中产党人特色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

点的正确到录音,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明确的完整的可学的概括: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直接目的);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根本目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区别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性质和特点: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新的时代条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的领导)、新的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的革命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实质上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政体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去反对敌人以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直接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带有过渡性质的,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特征: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实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名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政治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可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主要矛盾: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1952年底1953年初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存在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理论: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用和发展了列宁的合作化理论。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销售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也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该在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阶级基础之间的矛盾。

篇2: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1.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3.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的是( )。

A.柏拉图

B.列宁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邓小平

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外因论的观

5.在党的( )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主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应坚持( )。

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效益服从速度

B.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增长速度

C.速度与效益并重,两者都应放在第一位

D.速度与效益完全一致,二者是一个问题

7.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9.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 )。

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平均主义”之道

C. 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

10.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耐,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是( )。

A.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加强调控、稳定物价

参考答案

篇3: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是一种新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的基于过程的教学不同,知识建构理论强调的是基于原则的教学设计,从观点、社区、工具三个方面阐述了12条原则,其中,一条核心原则是强调观点的概括与升华。在源自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多样化、复杂的“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观点,而且引用他人观点和权威资料来丰富和提炼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可以收集相互关联的观点,放入一个升华短文中,加以概括,提出更复杂且相互联系的社区观点。

在STS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本学期的探究活动围绕“电”展开,通过观点的“概括”与“升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电”出发,建构出有关的知识体系与设想,如不同发电方式、我国发电能源结构、国外发电方式、对我国发电能源结构的建议和大胆的设想等,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促进交流协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围绕研究主题“电”,了解不同发电方式的优缺点、我国发电方式能源结构等。

(2)初步形成“电”的系统化认知,认识到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能够进一步理解知识建构学习,熟练使用知识论坛的阅读、改进、发展等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自主开展基于知识建构的探究学习,积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积极主动地合作,不断提出和完善个人观点,共同建构社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更加关注与“电”相关的现实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用电意识,并落实到平时的实践行动中。

二、教学平台

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是知识建构理论的支撑性工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外化到知识论坛中,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成个人观点。学生通过知识论坛提供的阅读、发展观点和支架等功能,提炼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小组成员讨论后将观点进行综合,实现个人观点向小组观点的转化。在多元化观点的基础上,知识论坛提供“升华”功能,联系多样化观点,总结出更综合、更统筹的观点,形成班级观点。在此过程中,论坛内还提供了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帮助诊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正在进行的活动中。

三、教学对象

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六年级(2)班有28名学生,其中,男生13人,女生15人。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学生的打字速度达到了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编辑文本、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在论坛使用方面,学生在“电”这个主题之前已经接触过知识论坛,会使用知识论坛浏览、发表、修改、引用和联系观点。在自主学习方面,学生能够自发地提出问题,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在对主题感知方面,“电”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有关“电”的现象、知识或经验。

四、教学过程

知识建构理论强调从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出发。“电”作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学生在生活中早已通过感知接触过“电”并形成了初步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真实的情景——灯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集体建构,逐步建立关于“电”的系统性认知以及“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在现有认知水平上实现知识的创新。

五、个人观点的提出

1.问题情境

教学初期,教师通过“点亮小灯泡”的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电”的现象,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探究作铺垫。

2.初步提出个人观点

教师在课程初始创设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始在生活中寻找有关“电”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鸟站在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的问题;有的学生注意到干电池、发电机等与“电”有关的物体;有的学生简单描述了有关“电”的现象,如闪电、灯泡发光等;还有的注意到不同的发电方式,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潮汐发电等。学生将这些观点和问题及时记录在知识论坛中的“对电的了解”和“最初的问题”两部分,以便学生观点的交流和分享。

3.筛选并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每个学生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对观点进行分类汇总,确定了研究内容分为“电从哪里来”、“电的流动”和“电与生活”。在“电从哪里来”中,确定了对闪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不同的发电方式的探究。教师还带领学生参观火力发电厂,向专业人士请教,听讲座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4.观点推进

确定探究闪电后,学生开始从教师提供的网站、文本资料或书籍入手,详细了解闪电的形成过程。与之前简单描述闪电现象不同的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在课堂讨论中表述自己的观点,还会利用示意图形象、具体地解释闪电的形成。

对于研究潮汐发电的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学生整理后,提出“潮汐发电和水力发电工作原理相似”的观点,并画出示意图,详细解释了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最后,提出要对问题“为什么潮汐发电现在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通过“点亮灯泡”的实验创设情境,引入到有关“电”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允许多样化观点的存在。学生经过与同伴、教师的讨论,从多样化的观点中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在知识论坛中写下对研究主题最初的了解,形成个人的最初观点。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观点,引用与自己观点联系密切的观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仔细阅读权威资料,并将其中的关键字词、语句进行归纳,融合到自己的观点中,推进个人观点。

学习初期,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概括资料和观点,只是将查找到的资料复制到知识论坛中,作为个人的最初观点;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意识到要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主旨,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成观点,才能继续探究,推进个人最初的观点。在提出个人最初观点到个人观点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从最初的简单罗列观点和问题,到引用他人观点来丰富自己的观点,再到概括权威资料,融合到自己的观点及提炼观点的跨越。

六、小组观点的形成

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中,有些学生开展了对干电池进行探究。于是,学生在知识论坛中提出对干电池的了解后,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干电池的发电原理,最后在论坛中提出小组的观点。

1.设计实验

确定对干电池的发电原理探究后,学生认为要了解干电池的内部结构,于是,学生选择对一个废旧的干电池进行解剖;学生将解剖后的干电池与电池的内部结构图对照,认识了电池的内部构造。为进一步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一般流程,提出自己的假设“电池里的酸性物质与锌片反应而产生电”。为验证这一假设,学生将实验搬到课堂上,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将锌片放入白醋中并测量其电流,结果测量出了微弱的电流,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

2.深入探究

小组演示实验后,学生开始提出问题:“为什么用白醋而不是其他的物质”、“锂电池、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非酸性物质反应能否发电”以及“为什么干电池只能用一次而充电电池可以在充电后重复使用”等。小组成员对于能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解答;对于不确定或不知道的问题会记录下来,以便课后查阅资料,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和解答。

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后,教师将观点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在小组内部,小组成员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进行讨论,质疑,查资料;最后,将观点进行汇总,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并提出小组的综合观点。

实验前,干电池探究小组的成员提出个人的观点,组内总结概括一个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进行解说,学生所有的解释都是在理解原理、概括材料、抽取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结束后,全班学生对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有的问题是对实验本身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其他相关的问题,这使小组的观点与其他的观点形成关联,促进观点的升华。除了进行小组实验,学生还可以通过示意图对某一原理进行解释,如学生画出示意图并向全班同学详细描述水力发电的过程。

在个人观点向小组观点转化的过程中,对权威资料的阅读与概括促进了观点的综合。学生对其他小组提出质疑之前,必须先阅读其观点和有相关的理论依据之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因此,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自己研究问题的知识,还对其他观点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加强了观点间的联系,拓宽了知识面。

七、班级观点的建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后,学生对各种发电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让学生围绕主题“我国发电能源结构是否合理”,来探究我国的发电能源结构的合理性、国外发电方式及对我国发电方式的建议等。

1.组内交流

学生最初接触的发电方式是火力发电,在小组内学生根据在发电厂的参观经历、专家讲座以及权威资料,提出有关火力发电的个人观点,如“火力发电污染环境”。在此类观点的启发下,学生对火力发电的污染物产生了兴趣,发现火力发电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和粉尘等,还发现火力发电对人的呼吸道会造成伤害,但也发现火力发电相较其他的发电方式有“费用低”、“受环境制约较小”等优势。每个小组将组内观点汇总,画出思维导图便于课上交流。

2.班级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对小组的观点提出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除了将火力发电与不同发电方式进行对比之外,学生还参考国外的发电方式提出“美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以色列大面积沙漠,可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观点,提出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概念。

3.新的观点

将我国发电方式与国外其他发电方式比较后,大多数学生认为我国发电能源结构不合理。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有的学生考虑到火力发电是以煤炭为原料,认为“中国的煤炭总有一天会用完,所以,我的设想是逐步减少火力发电”,建议“把小型和中型的发电厂合并到大型的发电厂,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资金,并投资在减少污染上”;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充分依靠自然条件发电,如利用雷电,“可以引取自然的雷电,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借鉴国外技术,使用清洁能源;还有学生提出“宇宙太阳能发电”,不过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发电方式还只是一个设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记录和总结,让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得到了认可。

4.制作作品

教师征求学生意见设计PPT作品,将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探究结果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推进个人、小组观点向班级观点转化,并将PPT作品放在校内展示。

在对“我国能源结构是否合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借鉴他人观点,提出更加精炼、全面的个人观点。小组在汇总个人观点时,从最初的将每个人的观点罗列,到对观点进行筛选,提出质疑,去掉没有理论依据的观点,合并相同或相似的观点,再将各个观点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加以总结概括,形成小组观点的思维导图,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记录他人提出的问题,继续探究与自己观点相关的问题。学生在阅读其他人的观点之后,简要提出火力发电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设想,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课程接近尾声之时,教师组织学生设计PPT作品,将小组观点进一步推进为班级观点,同时,加强学生各个观点之间的联系,达到升华观点的目的。学生提出的新的探究问题也将在知识论坛中留下痕迹,方便学生课下继续深入探究,拓宽知识面。

八、总结

以知识建构为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电”,学生在概括能力、加强观点间联系和知识创新三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1.提高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学习初期,学生通过简单地复制和粘贴资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描述闪电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仔细阅读和理解权威材料、实地考察、讲座中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支撑观点;在小组和班级的讨论中,借鉴他人的观点,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用实验、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呈现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论述观点,对闪电形成过程借助于示意图的方式来阐述,提高了学生理解、概括材料的能力。

2.加强观点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从个人观点到小组观点再到班级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阅读和借鉴他人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观点,使每个人的观点相互联系;同时,学生通过探究将深层次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班级作品时,学生对本主题的相关问题已经有了系统化的认知,形成了知识体系,如学生对干电池发电原理的探究,涉及到的问题不仅包括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发电原理,还包括对不同种类电池发电原理的探究、以及对干电池的成分是否一样提出质疑。

3.进行知识创新

学生提出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都会得到教师的肯定,这使学生敢于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如“宇宙太阳能发电”、“利用跑步机发电”等新奇的想法。同时,探究过程不因课程结束而终止,学生在知识论坛中提出新的问题,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以便于促进知识创新。

摘要:为解决由于小学科学课课时不足限制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问题,将科学、技术和社会三门学科整合形成STS课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某一个主题学习,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深入探究,防止学科知识的割裂和知识点的重复。在STS课程教学中,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观点持续的“概括”与“升华”,让学生学以致用。

篇4: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屈指算来,新世纪文学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几年中,一批曾经是批评界“小字辈” 的“70后”批评家不知不觉已步入中年岁月。检视其文学批评实绩,也是成绩日丰,渐趋成熟,越来越表现出不俗的实力。这一代批评家已成为(至少可以说很快将成为)批评界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王迅,无疑是这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在2008年至今不算太长的六七年中,王迅写作了百余篇批评文章,另已出或将出多部著作,粗略算来,其文学批评写作已逾百万字。钱志富誉之为“文学批评道路上的苦行僧”①,对于勤勉笔耕的王迅而言,应是种很准确的描述。当然,王迅的文学批评成就与价值主要不是由其数量来衡量,而是更体现在其批评文字的质量:对文本及文学现象深入独到的剖析和准确判断,以及批评文字中呈现出来的批评个性。

王迅是一位观念开放视野开阔的批评者。王迅的文学批评就其批评对象而言属于一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涵盖了文学批评的多个侧面,多个层次。从大的方面来看,王迅的文学批评文字包含两大块: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批评与以文学批评为对象的批评。后一种批评,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这样几篇文章:《美的批评》《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这些文章可以说是王迅建基于自身批评实践之上的关于批评理论的探讨,同时亦是其批评观的直接宣示,其中可见出作为批评家的王迅的自我期许,对其前一种批评文字也有明显的影响:王迅诸多以作家作品为对象的批评文章正是其批评观念的具体体现。在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批评中,也不只是用一种视角写作,其中,既有宏观研究,如《新世纪中国小说雅俗面向与趋优态势》一文是对新世纪小说发展趋向的总体把握,《介入历史,逼近精神—2011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揽胜》《沉郁的文学——2013年中短篇小说阅读札记》《艺术新变及其裂隙——2014年中篇小说美学分析》《边缘立场与叩问气度——2014年中篇小说主题学分析》等文则是晚近小说发展的年度综论;又有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在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中,纳入王迅批评视野的作家作品可以说非常广泛,莫言、余华、马原等先锋作家,林白、王安忆、迟子建等女性作家,韩东、刘震云、东西等晚生代作家以及贾平凹、李锐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是王迅的批评对象,而且还有对台湾作家白先勇、陈淑瑶的批评。从文体的角度,王迅的文学批评以小说评论为主,但也兼涉其他的文体,如《余华小说随笔散论》。王迅对新世纪的小说有这样的描述“不仅表现在纸质媒体所发表和出版的小说,也包括类型网络小说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类型化通俗小说在全媒体时代崛起,与纯文学领域的小说或者说雅小说双峰并峙而又和谐共生”,对于这样的状貌,王迅誉之为“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②。这样的言说除了可以见出王迅作为一个成熟的批评家对文学发展态势的敏锐感知与准确描述之外,也可见出王迅批评观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观念,王迅的批评文字对通俗文学与新兴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多有涉及,尤其是对至今仍被不少学者目为通俗作家的麦家不但在多篇论文中多有论述,而且写出了近20万字的专著《麦家论》。王迅认为:“批评应有大胸襟大视野”③,这样的“大胸襟大视野”当然应是多种因素的融合方能形成,但阅读的广泛、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开放肯定是批评家大视野大胸襟的必要表现,是形成这样一种“大胸襟大视野”的必备条件。

或许与其编辑的职业训练有关,王迅特别善于抓取批评对象中的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既是王迅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又是其组织文章的中心线索。王迅把残雪的小说称作“精神传奇”,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残雪小说主要呈现人的精神世界的特征,《走向虚无的旅程——残雪小说精神机制论》一文对残雪的分析都围绕感受探寻这样的精神世界展开。对于林白的《北去来辞》,王迅用“逃离”来概括其文本之内故事核心。“主人公海红自我逃离的精神行为”④,同时亦是在概括表达林白对于其以往形成的叙事美学的超越。通过“逃离”这一关键词,把内容的分析与形式的分析联结为一个整体。王安忆的《天香》是一部有着史诗性追求的优秀长篇小说,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内涵都十分丰富。对于这样一部体大意深的长篇小说,分析起来头绪复杂,有相当的难度。王迅在其中提取出关键词“虚”与“实”——“确切地说,不但小说的叙述过程游弋在虚实之间,人物的生存态度与精神面向也发生了由‘虚到‘实的潜在过渡。在这个意义上,‘虚与‘实这组概念在小说中就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暗示出一个群体的生存意义指向,又呈现出文本操作层面的内在肌理”⑤。在“虚”与“实”的统摄之下对文本的故事与叙述展开细致的分析,尽管分析涉及文本的许多方面许多层次,但文章写得内在肌理明晰而不杂乱。对于迟子建小说,王迅抓取的关键词是“死亡”,王迅说迟子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不局限于生存意义,而是择定在死亡这个关亟点上。在整个生命流程中,生与死,作为人生的两极所存在的神秘联系,是迟子建小说书写的重点”⑥。迟子建的小说一直以温馨与诗意著称,能透过这样一种温暖的表层看到隐藏于其中的对于人生生与死的思考,可以见出王迅非同一般的审美洞察力。对于朱文颖的小说,王迅抓取了其“细小”的特征,李冯的小说则围绕“飘移”主题展开分析。

王迅特别看重批评者的知识储备,认为“批评文章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批评家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两者缺一不可,且互相关联。而前者显然是关键,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批评家审美所见之高下”⑦。王迅接受过多年学院派的正规学术训练,有着良好的知识储备与理论修养,这种良好的学术素养体现在其批评中,即是王迅往往能在中外文化文学发展流变的宏阔背景中评析当代的作家作品,同时又能纯熟的应用各种中外文艺理论,使得其批评文字显现出一种宏阔而又深厚的气势。比如对于残雪,王迅把其作品接受的“小众化”与“中国文化历来缺少自审的维度”联系起来⑧;对于残雪小说“诗与哲学深度交融”美学特征,王迅把她与西方文学中以哲学深度著称的萨特小说作对照,指出残雪“不是用哲学原理指导自己的写作,而是把文学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高度。与萨特为了抽象概念而忘记艺术本身所不同的是,残雪的小说是存在论、认识论与艺术本体论在最彻底意义上的强力结合。对残雪来说,艺术的终极境界就是哲学的高度”⑨。在对残雪小说《新世纪爱情故事》的批评中,王迅把其中阿丝的突围表演解读为艺术家创造人类精神史的象征,对于这样一种“内心苦苦挣扎中追求自我精神发展”⑩的精神的建构,王迅把其与但丁、塞万提斯、歌德、卡尔维诺、卡夫卡等作家的生存及其创作以及《神曲》《浮士德》《城堡》等西方经典作品联系起来,在这样一种精神史发展的链条之中审视残雪作品的内在精神,做出“残雪的创作接续着世界文学在自审维度上的探索”{11}这样的判断。在《在颠覆中重建——莫言审美意识嬗变及意义》一文中,王迅对于莫言小说《蛙》中人物塑造方面的新变进行分析时,首先对十七年到新世纪中国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做了梳理,进而指出“当代文学作品中生命含量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创作中生活经验的贫乏与生命体验的缺席”,而莫言以其亲身经历的现实经验为基础创作的《蛙》“渗透了作家丰盈的生命体验,才使得他的人物充满了鲜活的生命质感”,从文学史的宏阔视野来剖析莫言小说“人物塑造的生命化”的特点,莫言小说人物塑造之于中国文学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而然也就凸显出来;又以《约翰·克里斯朵夫》《三国演义》《红楼梦》《荷马史诗》《诗经》以及鲁迅的杂文对其他文体的借鉴为参照探讨莫言在《蛙》中“将书信、戏剧和小说等多种文体巧妙地融合在叙事中”的在审美表达方式上的“开创性意义”;在探讨《蛙》中“问题悬置”的特点时,又借用了米兰·昆德拉与乔治·桑塔耶纳的理论。而在其三篇探讨批评理论的文章《美的批评》《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中,王迅更是不论对中国传统诗学还是西方文艺理论都能信手拈来,纯熟应用,融贯中西,纵论古今,融知识性学术性理论性于一体。从批评文字中体现出来知识与学养的广博与厚实来看,王迅的文学批评显然具有学者批评的品格。

但是王迅又对当下学者批评中所普遍存在的文学批评写作缺乏生命意识的介入、文学批评审美性的忽视等不足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王迅是个有着自觉批评观念的批评家,他对文学批评本身及当下文学批评的现状有着相对深入的探讨,已经形成了自己较为明晰的批评观。王迅指出,当代中国“批评家几乎整体向西方科学理性的批评精神看齐,中国传统的诗学精神反而被束之高阁”“是对批评写作本身的致命伤害”,“批评主体对西方分析哲学的臣服,而又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存在本身的能动作用”导致了当下学者批评“从概念到概念,从文本到文本,而抽空了凝聚在文本中的生命含量”{12},艺术感悟的审美穿透力与美感的缺乏,使得“文学评论以引用西方理论为时尚,以注释的多少定胜负,致使文章不仅于读者晦涩难懂,于作者也无启迪”,“当前中国的文学批评更多地表现出辞藻的理论化,西方化(其程序为:具体经验→归纳或演绎→抽象概念),而缺少跟踪作家和感悟文学的生命含量”{13}。而在批评界蔚然成风注重科学性的“英美新批评”式阐释模式,则更是“没有触及审美的核心”“也无关文学的灵魂面向”“仅仅着眼于修辞、语义等层面的纯形式分析,写出的文学评论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体温的,说到底是缺失生命维度的批评”{14}。鉴于此,王迅倡导“美的批评”,提出文学批评的“审美性”。在王迅看来,这样的“美的批评”,首先在于批评活动中“批评家生命意识的介入”,应该是批评家与作家“灵魂层面的深度对话”{15},同时亦是与文本“建立在深刻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的“深层对话”{16}。文学批评应是“从生命出发的诗性言说”,应该“融进批评家的主体精神”{17},不应是纯冷静客观的分析,而应该能见出批评家的主体人格,“洋溢着生命的血色,活跃着批评家的身影”{18},应该有“生命的维度”。其次文学批评文本应该是美的,应该有审美的品格。也就是说,在王迅的批评观中,王迅实际更偏向于把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文学批评也看作一种文学的样式,很大程度上把文学批评的写作当做一种文学写作。王迅的这些观点确乎很是切中当下批评界尤其是学院式批评的弊病。偏于科学性技术性的解读往往会窄化文本的阐释空间,也导致批评文章成为文艺理论的图解与学术语汇的堆砌,“面孔冷漠而机械,语言僵化生硬”“晦涩难懂”{19},毫无美感可言。王迅的“美的批评”应该是纠正这种偏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但是,王迅的“美的批评”基本是把中国传统诗学看做其理论资源,是在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对此进行探讨。尽管中国传统诗学确乎可以为这样一种重视主体参与的批评模式提供某些方面的营养与借鉴,但是这种框架很容易激起某种民族主义的情绪,影响到对问题作平和冷静的学术性讨论,对于这一点,我们理应审慎对待。基于这样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批评观,王迅对于残雪等的作家批评给予极高的评价与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李健吾的批评倍加推崇,在其多篇文章中对李健吾的批评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李健吾是一位很为特殊的批评家,毫无疑问,他既具备作为学院派批评家的足够学术储备学术修养,但其批评文章却又有极强的文学性或者说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又具备了作家批评的品格。王迅选择李健吾作为其“美的批评”的示范性批评家应该是说是独具慧眼。无论如何,对于学者批评而言,李健吾的批评应该比残雪等作家的批评有更多的实践方面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王迅把李健吾誉之为“中国批评史上相当罕见”“对自己的批评写作行为本身”有“清醒自觉意识的批评家”{20} ,“对自己的批评写作行为本身”有“清醒自觉意识”,也可看作王迅的一种自我期许。从其现有的批评文字来看,作为年轻批评者的王迅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样的特质。王迅在对文学批评本身做深入的探讨,形成自己明晰批评观的同时,在批评实践中亦自觉践行。在自己的批评写作中,王迅努力使自己的批评文字在具备学术性的同时,成为一种带有生命热度的文学性写作。王迅这样描述其接近残雪精神世界的过程:“某种意义上,阅读残雪就是主动接受精神酷刑,但在经历种种内心的磨难后,你的精神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到新的等级。进入残雪的世界,我们不能急于辨认其中的图景,因为那是凝视的时刻,也是把感觉敞开的过程。由于每个句子都并非表层所指,而是隐藏着一个幽暗的精神王国,这是一个被遮蔽的处所,在其自身内部包含了谜语般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排空日常世俗,排空是为了更好地接收信息。当我们进入二次审美,也就是纯精神审美,残雪小说中那深渊般的艺术结构就会变得透明如水晶成像在大脑的底部。这其间,你必须凭借那独立不羁的想象力,自愿承受那个超验世界对你身心的折磨。由于小说所包含的那种异常尖锐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分解出的两股势力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拼死绞杀,时时伴随你的阅读,你的灵魂要经历一次次致命的飞翔,跨越一道道惊险的沟壑,最终到达那个虚无纯粹的领地”{21},这不是板起面孔来带着理性的冷漠对文学文本所进行的技术性分析,而是对批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感知文本过程的一种充满感性色彩的形象性描述,文字中显现出来的批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批评家审美阅读过程中的苦痛与愉悦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成为一种可感觉的东西,而且王迅自觉地力图使用“审美化的语言”,这段文字便更近于文学性的表达,与当下流行的学院派批评的文风迥乎不同。在分析格非的《春尽江南》中女主人公姓名前后变化的象征意义时,王迅这样表达“女主人公从秀蓉变成家玉,显然是对时代风尚变化的暗示。秀蓉清纯,天然不凡,象征一种神性和诗意,而家玉尽管外表华丽,却俗不可耐。‘秀蓉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变得像史前社会那样古老,面目模糊,难以识辨,而‘家玉的时代则‘使时间的进程失去了应有的光辉,让生命变成了没有多大意义的煎熬而从修辞上看,‘家玉的‘玉是否可以解读为‘欲的谐音呢?我们面对的是彰显物欲的时代,欲望话语总是肆无忌惮地强行侵入我们的生活。这种命名的变化,主要基于人物精神追随时代的自身演进。在这个人人灵魂出窍的时代,家玉的红杏出墙似乎不可避免。此时,在谭端午心里,那个多年前羞怯的少女,如今蜕变为一个虚幻的暗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腐败的甜蜜感”{22},这段分析显然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是一种“诗性的言说”,除了语言方面追求“美”的表达外,阅读这段文字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批评者内心激荡的情感。当然,就王迅的批评总体而言,学院派批评的特点依然是其主色调。不管怎么说,文学批评毕竟是客观理性研究,与情感表达为其中心内容的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使文学批评在提供明晰与准确的文本解析的同时,还能使读者获取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愉悦,其间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带着这样一种自觉的批评意识,并且在批评实践中作自觉的勤勉尝试,我们相信,王迅在不久的将来写出这种学理性与文学性融合的成熟的“美的批评”还是可以期待的。

注释:

①钱志富:《文学批评道路上的苦行僧——王迅印象》,《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②王迅:《新世纪中国小说雅俗面向与趋优态势》,《上海文学》2014年第3期。

③⑦{17}王迅:《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11日。

④王迅:《审美的位移及其后果——林白<北去来辞>叙事美学裂变踪迹考察》,《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

⑤王迅:《从务虚到务实——王安忆<天香>叙事伦理论略》,《中国女性文化》2012年第1期。

⑥王迅:《呈现世道人心的纷繁图景——评迟子建长篇新作<白雪乌鸦>》,《中国女性文化》2013年第1期。

⑧⑨⑩{11}王迅:《自我何以现身——读残雪<新世纪爱情故事>》, 《文艺报》2013年10月30日。

{12}{14}{15}{20}王迅:《美的批评》,《艺术广角》2013年第3期。

{13}{16}{18}{19}王迅:《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11日。

{21}王迅:《走向虚无的旅程——残雪小说精神机制论》,《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22}王迅:《江南春色今几许?——评格非<春尽江南>》, 《东楚晚报》2012年 2月25日。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篇5: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

1.公文

国家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公文历史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代后期:甲骨文书→秦汉:“书” “奏”→辛亥革命以后:《公文程式》。

3.文书、文件和公文

(1)文书

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总称,既可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

(2)文件

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出现于清末。

(3)公文

篇6: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熟悉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写作和文章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也有着极其大的差别,公文写作非常注重写作的格式,因为公务文书有一个显着的特征--规范的体式。这也就给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复习备考公文写作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务文书的基本格式,比如公务文书的三大组成部分(眉首、主体、版记)以及每个部分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成文日期、附件等)。尤其要注意每一个部分的特别之处,比如发文字号的书写格式,标题的书写规范,成文日期的书写规范以及位置要求等等,掌握好了这些基本的格式要求之后,我们写作的公文就做到了“形似”。

熟悉每个文种的例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公文一大抄”,这句话或许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更多地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备考方略--通过熟悉例文掌握公文写作。在熟悉了公文的基本格式以后我们能做到“形似”,但是要让写作的公文更加符合题目要求,得到更高的分数,考生在写作公文时还要让公文符合特定文种的一些基本特点,在形似的基础上做到特色突出。而要突出特色就要对每种文种进行深入的了解,熟悉例文是深入理解具体文种特色的最直接有效地途径。

注意特殊用语

公文写作过程中注意了前面两个方面,可以保障写出的文章没有形式上的错误或者问题,但要想得到高分特别是要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更多地是要做到“神似”,这时候就要注意每种文种的特殊用语,比如请示的结束语使用错误就很容易形成扣分点,把“妥否,请批示”写成“妥否,请批准”,一字之差,语气就有天壤之别,得分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所以在备考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文当中的特殊用语,这是公文达到神似的基础要求。

注意语言风格

上一篇: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区域销售经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