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小孩心得

2024-05-15

肺炎小孩心得(精选8篇)

篇1:肺炎小孩心得

小孩肺炎怎么辨别 -资料

如今气温不稳定,常出现气温大幅度变化的情况,这就要求妈妈们不仅要掌握一些常见家庭病的知识,还要了解一些大型疾病的特征,这样能够确保宝宝不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今天为妈妈们介绍辨别宝宝是否得了肺炎的五个小方法。

看发热

宝宝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宝宝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看咳嗽和呼吸

判断宝宝是否患肺炎还需和宝宝有无咳、喘现象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宝宝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宝宝≥50次/分;1—5岁宝宝≥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

资料

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这些宝宝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看精神

要想及时发现宝宝是不是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宝宝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现象则说明宝宝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看食欲

得了肺炎的宝宝食欲会显著下降,出现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的现象。如果确诊宝宝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期宝宝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听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宝宝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他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宝宝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篇2:肺炎小孩心得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

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引导教育。“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想让儿子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篇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心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坏死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该病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五大疫病之一, 急性病例大多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常能耐过, 但患猪愈后生长迟滞。2013年3月初, 济宁某猪场发生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笔者作为该猪场技术顾问, 全程参与了此次疫情的防控, 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发病猪场共有236头15周龄的育肥猪, 由于采食量和饮水量下降, 饲养员认真检查了猪群, 发现部分猪精神沉郁、体温达41.5~42.0℃;个别猪呼吸困难、咳嗽、耳尖发绀。发病第3天, 有2头猪死亡。

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猪, 发现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血红色泡沫, 肺脏紫红色、呈双侧性肺炎, 膈叶病变明显, 肺脏与胸膜粘连 (剖检时难以正常分离) 。

3 实验室检查

1) 涂片镜检。无菌取病死猪气管内分泌物和肺脏病变区进行涂片,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细菌 (多为球杆菌、短杆菌, 偶有成丝状的细菌;着色不匀) 。

2) 分离培养。取病料接种于含2%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的类胸膜肺炎菌 (PPLO) 琼脂平板上, 在5%~10%的CO2条件下, 37℃培养24h, 挑取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结果与病料涂片一致。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委托山东农业大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室检测。分离病原并纯化后, 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 测得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4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5 药敏试验

选择氟苯尼考、泰妙菌素、阿米卡星、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钠及硫酸头孢喹肟6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检测, 按照药敏试验的常规方法进行操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抑菌圈直径=0mm, 为不敏感;1≤抑菌圈直径≤10mm, 为低敏;11≤抑菌圈直径≤14mm, 为中敏;15≤抑菌圈直径≤20mm, 为高敏;抑菌圈直径≥21mm, 为极敏。

由表1可知, 硫酸头孢喹肟为极敏药物, 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6 防治

1) 药物治疗。用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进行全群注射, 2mg/kg体重, 1次/d, 连用5d;同时, 饲喂七清败毒颗粒, 连续5d。

2) 加强消毒。对患病猪群进行隔离治疗, 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带猪消毒, 1次/d, 连续7d。

3) 无害化处理。深埋病死猪, 并对处理地点进行消毒。

1周后, 猪群病情明显好转, 无新病例出现, 猪群采食量和饮水量逐渐恢复正常。

7 小结

1) 气温变化幅度大是此次疫情的最主要诱因。3月初, 济宁地区的最高温度从10℃蹿升到28℃, 1d后又骤降到14℃, 巨大的温差导致个别体质较弱的猪只患病。由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接触感染, 随病猪咳嗽、喷嚏出来的病原被其它猪吸入后直接感染, 造成了此次疫情的发生。

2) 本病的预防措施有:一是接种疫苗。目前有国产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苗, 仔猪35~40日龄首免, 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二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 坚持全进全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猪场预防与治疗疾病的前提。集约化猪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水平与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协调, 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篇4:玩鸟者当心得肺炎

此病百年前已发现。但到1930年才找到它的病原体(一种大于病毒、小于细菌的衣原体)。它来自许多家庭爱养的、具有一身漂亮的羽毛,而且舌如巧簧能学人语的鹦鹉。再由病鸟传染给人。这类肺炎多发生在养禽厂、动物园及养鸟的家庭中。现在知道,除鹦鹉外,已陆续发现190多种野鸟和家禽(如金丝雀、相思鸟、黄莺,爪哇麻雀,海燕、雉、火鸡、鸽子、鸡、鸭等)可传播此病。某些鸟禽的感染率比较高,如有的地区家鸭为44.7%,苏联列宁格勒的鸽子为80%。某些野鸟由于能远距离迁徙,故可全球传播。在我国,1948年即有人从北京鸭中分离到鸟疫衣原体,同时发现8名接触者发病,1959年及1964年先后从鸭子,鸽子中分离到鸟疫衣原体和可疑鸟疫衣原体,接触者均有十多人发病。

鸟疫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传染性很强,据实验,吸入1/10亿毫升的鸟疫衣原体培养物即可使人感染。病鸟,病禽自鼻分泌物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污染其自身体表、鸟笼和地面。饲鸟者在清扫鸟笼鸟粪、抚弄爱鸟时,便会吸入带有病原体的尘埃、绒毛等而感染。苏联禽产品厂勤缺工人中的23.9%是由鸟疫造成的,某动物园养鸟人员接触了有病鹦鹉,一个半月中有16人发病;国外还有因护理病人,而使30名护士感染(接触患者分泌物经破损粘膜受染)的记录,更有同一个人前后三次感染的报告(病后免疫力低)。可见,对“饲鸟病”亦不应忽视。

鸟、禽急性发病时,表现不活泼、嗜眠、拒食、严重腹泻、羽毛脱落。人类在接触病鸟而感染后的1~2周发病。起始似重感冒,有发烧、周身酸痛、头痛,咳嗽等症状。轻者可逐渐退烧。重者病情加剧,状如伤寒,可有烦躁不安、失眠、恶心呕吐、甚至皮肤出现玫瑰疹等。患者主要病变是间质性肺炎,X线检查时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难以区别,故易误诊。病程进入第三周时,症状逐渐减轻。愈后,病人恢复慢,衰弱无力可达一月以上。治疗该病並不困难,四环素类药物的疗效优于青、链霉素。

篇5:小孩的书法心得体会

少儿学练书法起步时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具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之上,同时对此产生一定的情感。故兴趣是少儿初学练胆气的前提,也是贯穿学书的绐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目的,同时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及各种书体的特点,,然后讲述古今书家勤奋好学的趣闻轶事,并教他们欣赏各种楷书,给感性认识,借以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动性强,教育方法新颖得当,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地培养少儿学习书法,我在教学中省去了“描红”、“双钩”和“米字格”临写的教学过程。当基本笔划练完以后,就叫学生直接用废报纸临写,从而打消孩子们的依赖心理和框格拘束,培养“胆气”,使少儿学练书法时时处于边写这思的状态中。临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每临一个字,必定要和字帖上相像,方可换字,有的学生开始时一个字就写一百多遍。这样进行约三、四个月以后,就要求学生书写作品。开始在四尺条幅上书写一尺见方的四个大字,锻炼孩子们的胆魄。孩子们通过大字的练写,矫正运笔过程中出现的纤细、枯笔、蜂腰、钉头、竹节等毛病,校正字架中的缺陷,快速形成整体观念。然后指导学生从作品的正文、落款、盖印几个方面充实知识,使字型、字架,整体内涵深深地熔在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脑海之中。

二、攻心期

经过攻胆期的初步训练,便让孩子们练中、小字。常以花卉风景诗句为字文内容,养性入心,陶冶情趣,训练毅力。通过中、小字的练写,使孩子们学会用墨的浓淡干湿和线条的粗细变化去表达书体内容,最后初步了解用笔的整齐多变,布白疏密和顾盼挪让等规律。在攻心期,以至后成要计的“攻难期”中,少年儿童学好书法与其本人的素质,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攻心期”不能像“攻难期”时以一种字体为范本,而要因人施教多处着眼,全面开花。根据每位孩子的年龄、兴趣个性特点分别指导,孩子们中有写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也有写虞世南、衬遂良、薛稷的。这种多楷体的教育方法,不但增强了课堂气氛,使少儿学书的兴起越来越深浓,而且日熏月染,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少儿的书法修养和能力。“攻心期”要抓好学生的临贴功夫,在背临或意临上下功夫,当一本贴临完数遍之后,就叫学生背临或意临,逐步培养独创能力,孩子们每写一幅作品,老师要严格把关,反复练习,直到满意,方可完稿。此外,还要多带领学生参观展览,观看电视书法讲座,举办各种书法学习班,作品评析会等等之外,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书法竞赛活动。事实证明,有的学生就是因为在书法比赛中一次获奖,从而激起他们奋发学练书法的信心,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攻难期

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从初学书法到独立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就象登山,难度越来越大。在“攻胆”、“攻心”期,也有“攻难”的问题。这里主要讲在写好楷书基础上克服提高中“难”。孩子们学写了几年楷书,差异不一,为了巩固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我再指导他们学汉隶和魏碑,通过对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墓志等的临写,使他们了解和和逐步掌握不同书体的结体和运笔方法。通过训练,有的楷书写的比较差的学生,写隶书或魏碑却写的比较好,兴趣也就更加浓。有的书法基础较好的同学则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几十名学书的少儿中出现了书体多样,各有所长的好现象。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追求大赛的获奖,而让学生老是照着老师写几个字拼命练,这个学生写“祖国花朵”,那个学生写“江山多娇”,如此等等,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老师教的,一个面孔,毫无学生的个性。从临写碑帖到书法创作是一个难度的飞跃,就象甩掉拐棍走路。孩子们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都想创作,这方面也最能反映孩子们的天性、个性,我就加以引导,不强求千篇 一律,结合名作赏评,向他们讲解一些创作的要素,诸如章法、款式、笔法、格调等等,培养提高他们创作认识。创作内容则选择课文熟悉的名言、诗句等,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创作、发挥、多比较。通过创作实践让孩子们作些反思和总结,哪些方面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要下苦功夫,把问题和困难作为下阶段学书的目标,因此,孩子们的创作能力有了提高。

篇6:《绝对小孩》读书心得体会

漫画内容是这样的,刚考完试回到家的披头,回想到他这只做了四道选择题的试卷,心里既紧张又害,怕上回没考好时的“男女混合双打”浮现在眼前,让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怎么办呀?怎么办……”披头在房里来回走动,焦急不安。忽然披头看到沙发茶几上的电话,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法子。他拿起电话拨打110,颤颤巍巍的朝警察说着:“喂,是警察叔叔吗?我要报案。“什么案子?”“明天我家……可能会发生凶杀案。”“为什么是明天?难不成你有预测能力?”另一边的警察脑袋里浮现出无数个问号,心里纳闷极了。“你问为什么是明天吗?”披头此时也蒙住了,该说什么呢?只好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因为……明天是我发成绩单的日子。”

看完这幅漫画,我哈哈的笑了起来。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聪明之人呢?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出来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我考试的分数不理想,自己也如披头一样耍小聪明,偷改了分数,不想被父母打骂,但最后却被妈妈识破,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篇7:《绝对小孩》读书心得体会

每个女生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女生,每个男生心里也都住着一个小男生,人们都会在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最真实,而小孩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最真实的,她们没有面具,她们心里想的就说出来了,她们伤心了就哭,高兴了就笑,喜欢吃这个就一直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来着内心的欢喜,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笑得太真,太善,太美,我一直记着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的那些天,和他们在一起真的让人很开心,他们要是喜欢你就是真的喜欢你,从心里面喜欢你,要是不喜欢你,那也是真的讨厌你,但是不用担心,你只要不是太凶,小孩都会喜欢你的。他们什么都会直接说出来。伤心的时候,他们也会哭得很真,感觉他们的每一片笑声,每一次哭泣,都是发自内心,都在用生命在表达,小孩子是很让人嫉妒的.,和他们一起的时候都会变得快乐,感觉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是小孩子。我也曾经是小孩子,有很多人羡慕,很多人喜欢的小孩子。

小孩子的梦想做得很多,很奇怪,可很遗憾,健忘的我对童年的记忆太少了,所以更觉得珍贵。小时候,一定对大人的世界充满好奇吧!一定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吧!可当真的要长大了,是多么的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回到我是小孩子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犯很多错,再怎么犯错也可以被原谅,那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想,想什么都会被允许,想什么都很单纯;那个时候什么都可以说,说什么都不担心伤害谁;那个时候什么也不会想,要是想可能也就是想糖果;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用做,每天负责开心就好;那个时候小伙伴很多,每天都掏心掏肺的一起玩耍;那个时候天空很蓝,可以看着星星和月亮听老人讲那些神奇的故事……

童年就那么一次,青年也就那么一次,老年也就那么一次,没有重复,不可复制,不会重来,希望心里的小孩永远不要长大,永远天真。

篇8:肺炎小孩心得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是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常年均可发病。近年来小儿MP感染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同时可伴发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 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更为明显[1]。从2007年12月—2009年6月, 我院儿科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54例,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者22例, 约占总数的8.6%。现将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情况

22例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男12例, 女10例;年龄为2~13岁, 其中2~4岁6例, 4~8岁10例, 8~13岁6例;春季发病5例, 秋季发病14例, 冬季发病3例;农村患儿16例, 城镇患儿6例。发病后2 h至5 d入院, 住院10~18 d, 平均14 d。

1.2 临床症状

22例患儿均有发热症状, 热型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 每日体温波动在37.8~40℃;均有干咳、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恶心、非喷射性呕吐14例;头痛11例, 多为阵发性, 头痛发作与发热无关;8例表现为意识障碍;6例脑膜刺激征呈阳性。

1.3 实验室检查

22例均进行明胶凝集测抗体实验 (即MP-PA, 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试剂盒, 临界标准≥1:40) , 测血中MP-IgM的滴度。本组患儿血中MP-IgM滴度范围为1:80以上, 均为阳性。血常规白细胞值为 (7.0~24.8) ×109/L, 均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16例患儿测定脑脊液, 脑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其中脑脊液压力、蛋白及细胞数均增高者10例 (仅压力及蛋白增高者4例) 。另外6例未做脑脊液检查, 但符合其他几项诊断标准。查X线胸片18例, 有13例呈大叶肺炎表现。脑电图检查17例, 1例为爆发性阵发棘慢波、短暂性低电压, 10例表现为双侧全部导联弥漫性不规则慢波增多, 3例表现为一侧局限性慢波增多改变, 3例为一侧或双侧导联阵发性棘波或棘慢波。14例行头部CT或MRI检查, 3例呈弥漫性脑水肿, 1例为脑出血, 余10例正常。

1.4 确诊为MP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断依据

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⑵脑脊液改变;⑶血清中MP-IgM阳性 (≥1:40) ;⑷EEG异常改变[2]。本组选取的22例均符合上述诊断依据。22例中, 以脑炎及脑膜脑炎为表现者20例 (90.9%) , 脑干脑炎1例 (4.5%) , 脑出血1例 (4.5%) 。

1.5 治疗及转归

患儿均给予红霉素静脉点滴3~5 d, 共3个疗程, 每疗程间隔3 d, 同时对其中2例加用头孢拉定, 1例加用美满霉素, 2例使用激素冲击疗法, 后2种药物急性期及早期使用效果均好。所有病例经治疗后, 神经系统症状及脑脊液于2周左右恢复正常者17例, 持续3周~2个月者4例, 并发癫痫1例。应用红霉素后, 共有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和腹痛症状, 偶可引起黄疸等不良反应。

2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常有肺外并发症, 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神经系统损害。本病发病时常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但在以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为首发症状时, 非常容易联想到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而忽略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国内有文献报道,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 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者高达5.0%~10.0%。

同时本病的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 MP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都共同表现为发热、头痛、惊厥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脑脊液改变也与病毒性脑炎相似, 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因此临床上遇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 应当及时考虑到是否是MP感染所致。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尤为重要[3]。国内文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可达6.3%[4], 本组约为8.6%。

MP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之中, 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5]:⑴MP直接侵袭;⑵免疫介导;⑶神经毒素作用[5]。国内有学者认为免疫机制可能起主导作用[6], 但没有确切实验数据说明, 因此MP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 国内一般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并结合MP肺炎的病史, 血清MP-IgM检测的阳性结果, 脑脊液改变以及EEG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对MP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 在MP急性感染发病初期, 全程、足量以及定时静脉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必要的, 疗程至少15 d以上。本组1例因未能早期诊断, 延误治疗, 而留下后遗症。早期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冲击疗法有减轻免疫反应、封闭抗体的作用, 同时可以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充血和水肿, 抑制炎性脱髓鞘过程。2例结合使用头孢拉定, 1例结合使用美满霉素, 较单独应用红霉素恢复快, 且病程短, 与患者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临床有报道阿奇霉素成为治疗MP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首选药物[1], 但本组患者仍然以应用红霉素为主, 取得较好疗效。在应用红霉素治疗过程中, 共有10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以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约占45.5%, 说明应用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与国内的相关报道[7]一致。我院收治的患儿中大部分为农村儿童, 应用红霉素也相应为其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MP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⑴MP肺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⑵累及脑干或伴发脑梗死、脑出血者;⑶长期无法控制的频繁抽搐及意识障碍 (>7 d) ;⑷EEG表现异常, 如4周以上则后遗症出现几率明显增多;⑸头颅CT或MRI有明显改变[8]。本院收治的22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后遗症, 余者都治愈出院, 与患儿及早被送至医院、及时获得正确诊治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万乃君, 孙红妹, 王立文, 等.肺炎支原体引起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初探[J].北京医学, 2005, 27 (2) :110-111.

[2]Thomas NH, Collins JE, Robb SA, et al.Mycoplasma pneumroniae infection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J].Arch Dis Child, 1993, 69 (5) :573-576.

[3]蒋苏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6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4, 6 (1) :55-56.

[4]郑明平, 施建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1) :149.

[5]Pellegrini M, Obrien TJ, Hoy T, 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anacute brain stem syndrome[J].Acta Neurol Scand, 1996, 93 (223) :203.

[6]孙晓敏, 张瑛.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0例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22) :2007.

[7]余华娟.两种药物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 27 (6) :585-586.

上一篇:时间作文初三优秀下一篇:一年级古对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