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的论文

2024-05-07

关于礼仪的论文(精选6篇)

篇1:关于礼仪的论文

职场握手礼仪

伸手顺序

一般情况下,讲究“尊者居前”,即由身份较高者首先伸手。

(1)女士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手。如女方不伸手,没有握手的意愿,男方可点头致意或鞠躬致意。

(2)长辈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手。当年龄与性别冲突时,一般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同性老年的先伸手,年轻的应立即回握。

(3)上司同下级握手时,应由上司首先伸手。

(4)宾主之间握手: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欢迎,如接待来宾,不论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男主人也可以先伸手对女宾表示欢迎;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以就此留步。

(5)一人与多人握手时,既可按照由尊而卑的顺序,也可按照由近而远的顺序。

(6)异性间的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悉程度回握,但不可太用力,一般只象征性的轻轻一握即可。

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后,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一定要用右手握手。标准的握手姿势应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或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通常以3秒钟左右为宜。

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握手时须脱帽起立,不能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男士不能带着手套与他人握手,女士可以带手套与男士握手,但男士不能带手套与女士握手。

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同客人握手必须由客人先主动伸出手后,我们才伸手与之相握;

同男客人握手时,手握稍紧;与女客握手时则须轻些;

握手时双目要注视对方的眼、鼻、口,微笑致意,说些问候及祝贺语,握手时切忌看着第三者,显得心不在焉;

不要因客人多、熟人多就图省事而做交叉握手。若偶尔错误,则应重新握手;

和初次见面的女士、小姐,通常不握手,而行鞠躬礼;

如果手上有疾病,可向对方声明,请他原谅,不行握手礼。

正式场合上下级之间,应在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

日常生活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

社交场合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

在多人同时握手时,忌交叉握手。

不要跨着门槛握手。

握手禁忌

与人握手时,如果不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会被认为失礼。以下情况是不礼貌的:

(1)用左手与人握手。

(2)伸脏手、病手与人握手。

(3)用双手与人握手。熟人之间例外。

(4)握手时目光左顾右盼。

(5)戴墨镜与人握手。

(6)戴手套与人握手。社交场合中女士戴薄纱手套与人握手例外。

(7)交叉握手,即越过其他人正在相握的手同另外一个人相握。

(8)长久地握着异性的手不放。

篇2:关于礼仪的论文

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入境问禁 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却之不恭 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千里送鹅毛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千里鹅毛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亲疏贵贱 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门不停宾 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礼义廉耻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来者不拒 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礼尚往来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截发留宾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斗酒只鸡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打躬作揖 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地主之谊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打恭作揖 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先来后到 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秀才人情 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一般表示送的礼过于微薄。

虚位以待 留着位置等待。

下逐客令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投木报琼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扫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随乡入乡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少条失教 谓没规矩,无教养。

篇3:关于西方就餐礼仪的探讨

一预约

在西方, 几乎任何事情都有预约。没有预约, 或者爽约, 是不被人们接受的。预约一起吃饭时, 要说清就餐人数和时间, 也要说清是否有吸烟区或者有舒适的座位。如果有其他特别的要求, 预先告知宴会主办方, 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但没有提前告知的事情, 主办方一般不予解决。在预定时间内到达并结束就餐, 是必须的, 因为餐厅的预约都是提前大约一周的, 时间段也都是安排好的, 如果爽约, 餐厅方面可能因成本原因不予解决问题。

二衣着仪表

欧美人同友人吃饭时常常穿着正装, 休闲装运动装再昂贵, 也不随意穿着会餐。去正式就餐场所, 男士应穿整洁的西装, 干净的皮鞋;女士应着淡妆, 穿套装, 有跟的鞋子。而且有时主办方会明确告知穿正式服装, 那么男士就要打领带。

三入座礼仪

一般女士优先入座, 位置按照安排做就可以。做的时候从椅子左侧入座。女士最好的方式是把椅子拉开一些后, 侧身坐下, 再将双腿移动到桌子下。男士稍好, 动作可以更自由。用餐时, 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 西方的椅子比较直, 不用太后仰就靠住了。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 最好避免两脚交叉着坐。

四上菜顺序

在西方, 人们就餐除了讲究营养卫生, 也很享受用餐的情调。

在用餐前, 笔者及同事被安排自由站在高约1米5的圆桌周围, 侍者根据个人喜好斟上红葡萄酒、白葡萄酒, 是欢迎客人等待客人仪式, 同时有轻音乐环绕。整个餐厅幽雅宁静、浪漫温馨, 令人惬意。

接着上正式的全套餐点。顺序是:开胃头盘、汤、副盘/鱼盘、主菜、甜品。一道菜或者酒配一道餐具酒具。开胃头盘一般有冷盘和热头盘之分, 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汤类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主要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等。副菜通常是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 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主菜主要是肉、禽类菜肴。其中牛肉或牛排最为常见, 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计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禽类菜肴最多的是鸡, 可煮、可炸、可烤、可炯, 主要的调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甜品主要是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有时也在副菜和主菜之间加一道雪吧, 就是用水果和冰做的冰冻果子露, 用以清洁口腔, 从而更好地品尝主菜。有时在主菜和甜品之间安排一道芝士, 以增加营养。如果需要, 也有在餐后上咖啡, 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用餐同时, 一直有乐队演奏莫扎特乐曲。

五就餐时注意事项

西餐餐具及吃法与中国有很多不同。特别的餐具是刀叉, 而且是一道菜一副餐具, 吃一道菜换一道餐具, 比较繁琐, 但可以保证各菜各味, 避免串味, 比全靠一副筷子卫生。西餐烹饪工艺讲究选料、营养、卫生, 也很讲究吃法。餐具及吃法遵循实用优雅原则, 像“左叉右刀”、“液体在右边, 固体在左边”。

1. 酒及酒杯

西方人基本把酒当做饮料。喝什么酒用什么杯。葡萄酒杯又叫高脚杯, 酒杯种类比较好辨认, 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喝红葡萄酒用的, 大一些;另一种是喝白葡萄酒用的, 小一些。三角型高脚杯是用来鸡尾酒杯, 杯身较细高的高脚杯是香槟酒杯, 杯身像碟型的也是香宾杯, 主要用来摆“香槟塔”造型。杯身很大、矮脚、口稍小是白兰地杯。喝红酒主要注意的是持高脚杯方式, 应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捏着杯柄部分, 小指放在杯子底部固定, 不宜端着杯肚, 以防手的温度使酒温升高, 影响其品质。喝酒时一般倾斜酒杯, 像把酒放在舌尖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 不应猛烈晃动杯子。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四处观望等, 都是失礼的行为。也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 用面巾纸较好。有时会遇到服务员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 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合口。这时应喝一小口并回签Good。随后服务员来倒酒, 此时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服务员去倒, 不应拿着酒杯接着。

2. 咖啡

喝咖啡主要应注意三个细节。一是持咖啡杯。应用大拇指、食指或者有中指捏着杯柄, 食指不应穿过杯耳。二是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拌咖啡, 使其冷却, 或者使加入的糖融化, 不能用来喝咖啡, 这样是不雅动作。喝咖啡时把咖啡匙放在咖啡碟上。三是加糖要用夹子, 以免咖啡溅到台布或衣服上。

3. 刀、叉、汤匙及酒杯

一份正宗的西餐餐具中, 不易辨认的是:三刀三叉两杯匙。三刀分别是牛油刀、前菜刀、主菜刀;三叉分别是:前菜叉、主菜叉、甜品叉;两杯分别是:红酒杯、白酒杯;两匙是:汤匙、甜品匙。使用基本原则是方便, 比如主菜刀又叫大刀, 比如大多数人都是习惯先用右手拿东西, 且右手力量相对较大, 所以切割面包或者肉用右手持刀, 左手持叉, 汤匙酒杯也一样。如果感觉不方便, 例如左撇子, 可以换手拿刀叉, 不必拘礼。暂时休息时, 盘里有食物, 应把刀叉以三角形摆在盘子中央, 这样也便于在休息完继续用餐。用餐结束时刀叉摆置方式有两种:将刀叉平行并排放于餐盘右侧。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 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 服务生也较容易收拾。如果盘子已空, 把刀叉分开摆放约呈八字形, 一般意思是服务员应该添加饭菜。

4. 主菜:肉类

西方人吃肉--主要是羊排、牛排、猪排等, 一般尺寸比较大。吃时用刀、叉从左边切起, 把肉切成小块, 大小刚好一口为宜。吃一块, 切一块, 不应先全切再吃, 也不应用叉子把整块肉夹到嘴边吃。吃牛肉 (牛排) 时, 服务员或主人会问你生熟的程度, 可按自己爱好, 预定生熟程度。吃有骨头的肉, 比如鸡, 不宜直接“动手”, 可以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 (可以把叉子朝上, 用叉子背部压住肉) , 再用刀沿骨缝切开, 切一块吃一块。如果骨头较小时, 可用叉子叉起送进嘴里吃, 吃完吐到叉子上放碟子里。需要直接“动手”的肉, 往往是洗手水和肉同时端上来。吃的过程一定要时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鱼肉极嫩易碎, 因此常备专用吃鱼汤匙。这种鱼匙比一般喝汤用汤匙稍大, 可切分菜肴, 还可以将调味汁一起舀起来吃。吃鱼基本方法是先用刀在鱼鳃附近刺一条直线, 刺入一半即可, 刀尖不应刺透。将鱼的上半身挑开后, 从头开始, 将刀叉在骨头下方, 往鱼尾方向划开, 把针骨剔掉并挪到盘子的一角。最后再把鱼尾切掉。由左至右面, 边切边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类食物, 还是使用叉子为宜。吃鱼时要注意, 吃鱼时不要把鱼翻身, 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剔掉鱼骨后再吃下层。这是西方禁忌, 据说出门会遭厄运。

吃龙虾时, 第一步先要将刀子插入虾壳和虾肉之间, 使之剥离, 再将肉取出, 慢慢地切片享用。

六告辞

在欧洲, 大型聚餐结束告辞由客人提出。我们就因为以为主办方安排好了就, 在菜品上完, 服务员、厨师依次谢幕后, 我们仍把酒言欢, 虽然心里着急, 但不知如何是好。在私下问清对方后才知告辞应由客人—我方提出道。

正餐之后的酒会告辞时间按常识而定, 如果酒会不是在周末举行, 那就意味着告辞时间应在晚间十一时至午夜之间。如果在周末, 就可以更晚一些。告辞应不宜过早或过迟。

餐后酒会离开前一般要向女主人当面致谢。致谢时, 该说的事交代完就可离开。如果是主宾, 应先于其他客人向主人告辞。一般来说, 主宾应在用完点心后的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之间相机告辞。一般客人不要先于主宾告辞, 否则是对主人和主宾的不敬。如果确实有事需要先走, 也要诚恳地说明情况。

出席鸡尾酒会的客人应按请帖上写明的时间起身告辞。如果接到的是口头邀请 (可能没说明时间) , 应该认为酒会进行两个小时。如果有一位客人迟迟不走, 而女主人又另有晚餐之约, 那她就应该婉转说明。她可以友好地说:“我得跟您分手了, 因为我不得不……”

另外, 参加了一次鸡尾酒会或非正式的正餐、酒会之后, 写信或是通打个电话表示谢意, 都是非常得体的。如果过不了多久又要见面的话, 也可以面谢。

摘要:由于中西方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原因, 西方有一些就餐礼仪是中国没有的。本文跟据笔者体验, 就西方就餐礼仪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西方,就餐,礼仪,预约

参考文献

[1]陆理民.西餐烹调技术,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1日

[2]黄艳丽.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4]张崇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秘书之友2011年02期

篇4:关于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礼仪行为;必要性;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80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社会现状,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过于溺爱,造成孩子独霸、专横、为我独尊……不懂得礼貌和尊重他人。多数父母和教师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轻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加之社会种种不良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心灵状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的确,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仪表不整,行为不文明等在一些家长和教师眼中确实是不起眼的事,可他们未曾想过,成人对这些小事置之不理,孩子就会习以为常,集小成大,聚少成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礼仪行为习惯。为此我针对我园幼儿一日生活中每一个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对好的行为礼仪的培养。努力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当中。通过幼儿礼仪、教师礼仪、幼儿园礼仪的研究。不仅研究幼儿行为,同时探讨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和家长素质的提高,以至于整个幼儿园礼仪环境的改变。把尊重概念体现在研究过程中。使大家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打下基础。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幼儿园3-6岁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幼儿礼仪行为习惯。

(三)研究过程

1.环境氛围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纲要》提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各班的主题墙的布置上。如小班洗手间墙上贴有“文明好宝宝”的图画,并配有小儿歌,寝室有“安静睡眠不打扰他人”的图。中班幼儿的作品有“礼貌的小白兔,热情好客的小鸡”的形象展示在活动室。大班幼儿主题墙 “遵守规则” “我们一起升国旗”的图片展示,这样的环境设计使幼儿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其次,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来提醒幼儿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最后体现在幼儿所处的人文环境上,教师时时处处为幼儿营造民主的心理环境上,利用自身的榜样与无形之中向幼儿展示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是幼儿礼仪教育养成的基础。《纲要》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如早晨入园、晚上离园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丰富的晨间活动使幼儿学会了整理玩具和图书,与他人交往等,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就餐时间训练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游戏活动则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处。

3.参与主题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渗透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如:大班组织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参观小学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参加升起仪式。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入小学的愿望,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爱国礼仪。中班结合区域活动“欢迎来我家”练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小伙伴友好交往、与爸爸妈妈友好相处的礼仪,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习惯,小班通过《我是好宝宝》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模仿操中通过模仿小花猫走路、洗洗小手宝宝睡觉,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排队洗手、安静睡眠,轻轻走路等,热情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礼仪。

4.家园协作是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育如果离开家庭的教育支持与配合就会使我们幼儿园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培养的好习惯得不到巩固和加强。试想在幼儿园教师要求幼儿饭前便后洗手,而回到家后家长却没有要求,没有巩固这一习惯那只会事倍功半。因此,通过家长参与活动、宣教的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交流教育经验,互相协调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四)社会活动是幼儿礼仪行为教育养成的有利保障

《纲要》规定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联系与合作。幼儿园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园结合实际充分开发社区资源,如带幼儿走进社区去寻找、发现文明(文明的行为、文明的标志)等走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幼儿的眼睛看、小嘴巴说、唱,小手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请社区的工作人员、医生、劳模走进幼儿园,为幼儿讲述社区的故事,带幼儿进社区实践—捡垃圾、植树、帮助孤寡老人打扫等让幼儿亲自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助人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充分挖掘典型教育事例是幼儿礼仪教育养成的提升

典型事例的宣传作用是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积极性的必要手段。通过评选幼儿典型、教师典型、家长典型等。彰显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传达正能量。并把这些典型事例的相关内容公布于幼儿园主题墙上。如:“拾金不昧好孩子”“有礼貌的好宝宝”“助人为乐小模范”“等等感染幼儿、教师、家长,激发幼儿荣誉感。通过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体化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大环境。

通过研究,我们意识到“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正面教育、持之以恒、在细节之处着紧用力。研究中我们意识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存在个体差异,如何使幼儿个体行为习惯发展更趋平衡。如何提高家庭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这仍是我们幼儿园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篇5:关于饮茶的礼仪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饮茶注意事项】

要想健康饮茶,还要注意“十二忌”: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

饮茶固然好,但也有应该注意的事:

1.早晨不宜空腹饮茶:

2.服药前后不宜饮茶

3.酒后不宜饮浓茶

4.睡前不宜饮浓茶

5.妇女经期不宜饮浓茶

6.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饮浓茶

7.儿童饮茶宜适量、清淡:儿童饮茶,一要适量,每天1克茶量,午休前、临睡前不要饮用;二要清淡,不要太浓,不要冲泡过久。

篇6:关于吃饭的礼仪

在中国吃饭的礼仪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特别是到别人家里用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当自己一人到别人家用餐时,自己不是第一个吃完的,但在那坐着又尴尬,该怎么办?

现在说说中国吃饭的礼仪。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水盂,其中飘着柠檬片或花瓣,作洗„„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

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雕刻,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同食共餐,能很好的增进感情,而吃中国菜则为此提供了一条捷径。一道菜大家吃,我为你盛菜,你劝我喝酒,大家其乐融融,这是中餐的气氛。但是在用餐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礼仪,不能高兴过了头,要不就乱作一团了,在和谐融洽、井然有序中享受团聚的热闹,这是中餐的文化。

如果你看过红楼梦,或其它明清小说,一定对里面繁复的用餐礼仪记忆尤深,小小一桌席,可以说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现代用餐虽然用不着这些繁文缛节,但必要的礼仪还是少不了的。相信,只要我们多一些尊重和细心,中餐的礼仪文化一定能流传千古,而我们的用餐心情也会更加愉快和谐。

参阅文献,《中餐礼仪》

《谈饮食礼仪》

上一篇:充满智慧的人生励志短语下一篇:小学生快乐的寒假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