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护农简报1

2024-04-07

红盾护农简报1(精选10篇)

篇1:红盾护农简报1

阿图什市市工商局全面启动2012年“红盾护农”执法行动近日,阿图什市工商局在春耕生产到来之前,按照克州工商局的部署在全市全面启动了2012年“红盾护农”执法行动。

今年的“红盾护农”行动,以春季打假百日行动为重点,以农资市场信息化监管为突破,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严把农资经营准入关。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加大农资经营主体规范清理力度。对种子、农药、化肥经营者必须取得必要的前置审批条件方可入市经营。要结合年检、验照等工作,加强对农资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要按照工作职责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严把农资商品质量关。选择使用量大、农民投诉多、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屡次抽检不合格的、怀疑存在质量问题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和农膜等主要农资进行抽检,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和发布市场监管预警信息,实施不合格农资商品下架、退市制度。

三是认真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有效含量不足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虚假标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傍名牌”、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要重点检查农资市场、农资经营者建立和执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销售凭证等制度的情况,对制度不落实的农资经营者,按照《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严厉查处。

四是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作用,畅通投诉渠道。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12315”申诉举报电话,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工商所在农资商品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职能作用,保证农村消费纠纷,特别是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性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市管商广科)

篇2:红盾护农简报1

阶段性工作汇报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工商系统多年来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工程,更是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大安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布署此项工作。在白城市工商局下发《关于启动红盾护农工作的通知》后,我局迅速行动,制定并下发了《大安市工商局2012年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并在大安和安广两地分别召开了农资监管专项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早动手、早布署,及早启动我市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目前,以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业务科室靠前指导,基层分局重点巡查督促的良好格局。本阶段,我局以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为出发点,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重要农资商品销前备案工作

按照省、白城市工商局和大安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要农资商品销前备案工作。凡进入我市辖区销售的农资商品,经营者在销售前应当主动到市场科进行备案。经营者申请备案时,须持营业执照原件、生产厂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进货发票等相关凭证到市场科办理备案手续。属于厂家总代理、总经销的,申请备案时还应提交厂家授权证明。

二、试点运行化肥溯源管理制度

化肥朔源管理制度,是我局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化肥溯源管理,就是对进入我市销售的化肥进行全程可追溯管理。对通过备案的商品,发给带有身份识别的溯源贴,粘贴在备案商品上方可销售。此项制度的推行,不仅能有效提高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规范农资经营秩序,实现农资产品溯源管理。还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监管成本,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农资购销台帐,销售凭证不健全带来的一些问题,改变农业生产事故因受害人没有索取销售凭证,缺乏依据而得不到赔偿的被动局面,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局正在大安益农公司和安广中农公司大安分公司2家化肥经销企业,试点运行粘贴销售,得到了经销商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督促其他化肥批发商、代理商,进行粘贴销售,以实现对农资商品质量的全程跟踪监管。

三、全面开展库房清理登记监管工作

对农资商品的库存监管,一直是我们监管的一个盲点。而农资商品中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仓库直接卖给农民的,仓库带有很大的隐秘性,可能成为不法商贩从事违法经营的重要场所。因此,仓库和库存商品的监管,应该成为农资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局在红盾护农方案中重点部署了库房登记清理工作,要求基层分局在受理登记时,做好库

房登记工作。同时制定了农资经营户《进、销、存统计表》,由农资经营户填写,每月报送辖区分局。辖区分局将根据此表,对农资经营户的“进货、贮存、销售”进行全方位监管,不留死角。

四、拓展农资监管范围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将兽药、农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水利物资等,全部纳入农资监管范围,全面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春节前,我局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目前,我局共有农资经营户747户,其中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经营户437户。

五、探索有效实施市场巡查的新方法

为充分调动巡查人员主动性,落实监管责任,把市场巡查工作做实,克服形式化、“闭门造车”等现象,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保留好监管轨迹,更好地规避监管责任,我局对市场巡查工作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推行了新式市场巡查。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市场巡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使用新式市场巡查笔录。首先从改革市场巡查笔录入手,重新设计了新的市场巡查笔录。新式市场巡查笔录主要是一式两联不对称复写的形式,巡查人员填写完市场巡查笔录后,由被巡查人逐页签字后,给被巡查单位留存一份,另一份带回分局。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弄虚作假,又可以很

好的保留监管轨迹。

2、建立两级市场巡查档案。所谓两级市场巡查档案,就是在被巡查单位和基层分局分别建立相互对应的市场巡查档案。我局定制了市场监管楼案盒,发给被巡查单位,专门用于保管市场巡查笔录。要求各分局按照统一的模式按月建立市场巡查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3、制定详细的月计划、周安排。要求各分局在月初要制定详细的月计划并将月计划分解到每周,最后以周为单位再分解到每个巡查组。巡查组周一领取市场巡查任务后按任务完成本周市场巡查工作,周未将本周市场巡查工作进行小结后报分局,再由分局长在每周的市场巡查例会上做总结。

4、开展“主题”市场巡查。市场巡查的内容涉及面广点多,为避免盲目性,同时也为了克服部分巡查人员素质差等,要求分局每次制定巡查任务都要结合分局的实际确立一个市场巡查主题,使巡查人员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市场巡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5、市场巡查工作的督查考核。为使市场巡查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大安市局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市场巡查工作意见》。每月都由分管局长带领市场科对各分局的市场巡查工作进行一次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全局。

实行两级督查制。我们把市场巡查笔录分为一级市场巡

查笔录、二级市场巡查笔录和三级市场巡查笔录。一级市场巡查笔录由巡查人员负责填写,用来完成日常巡查任务。二级市场巡查笔录由分局长负责填写,主要用来对分局市场巡查人员的巡查工作进行督查。三级市场巡查笔录由市场科负责填写,既可以以市局的名义单独进行巡查,又可以对分局的市场巡查工作进行实地督查。

六、切实加强农资经营者规范化管理

加强农资经营者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全面推行以“一票通”为基础的统一销售台帐。我局印制了统一的农资进货台长、销售台帐、农资进销存统计表,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同时,要求基层分局要建立健全农资经者动态监管档案。

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清理,规范执照发放工作。重点清理一户多照、一个经营者多个经济主体现象以及超范围经营农药与违规经营农药等现象。目前以清理存出在上述问题的业户32户,其中违规经营农药4户,超范围经营农药2户。

七、探索以农资连锁配送中心为龙头的销售模式

国家鼓励农资连锁的销售模式和成立大型农资连锁超市,现阶段我局正在组织农资经营者成立农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组织规模较大的农资经营户成立农资连锁配送中心,以连锁配送中心为龙头成立县、乡两级连锁配送店。计划在大安、安广、舍力分别成立一家连锁配送中心,积极鼓励在县、乡两地成立连锁配送店,形成以连锁配送中心组织货源,再由连锁配送中心直接配送到连锁配送店的新的销售模式。连锁配送的商品统一由配送中心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帐,连锁配送店不再建立进货台帐。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流通成本,统一销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还可以降低行政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

八、全力开展农资打假护农工作

依法实施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以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市场巡查发现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以及往年被工商机关查处过信誉较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按照上级检测安排,依法组织开展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市场监管预警信息和消费者警示、提示,防止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篇3:红盾护农

(通讯员:乔宇、江蕾)近日,福海县工商局利用春耕备耕时节积极开展了“红盾护农送法下乡”活动。在乡镇、农牧团场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3个,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现场咨询服务,宣传如何识别假劣农资产品。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乡镇团场、农村、城乡结合部宣传《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曝光坑农害农损农案例,共印发宣传单600余份,极大提高了农牧民群众识假辨假和自我保护能力。

福海县工商局

篇4:红盾护农2010总结

2010年农资市场专项行动

总结

州局整规组:

为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产品,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根据县人民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州工商局《2010年红盾护农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部署,我局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努力建立农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现结合我县实际,汇报如下:

一、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及落实情况,及时成立了以****为组长,以***为副组长,以各股、所、室、队为成员的“红盾护农”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立加强了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更新了发展观念、监管理念、执法理念、维权理念,落实了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为顺利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突出重点,狠抓整治工作的落实

我局特别是基层各工商围绕强农惠农行动,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农时特点,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业生产必需的农资作为检查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我县农资消费安全。

三、着力规范,努力完善了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农资经营者是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在农资经营者中全面建立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度,努力实现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监管。截止目前,我局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与7户农资经营户签订了《农资商品质量承诺书》;二是对我县1户种子经营户的5个品种的玉米种子进行了备案登记。三是建积极实施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承诺制度,引导农资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确保农资消费安全;四是把农资市场作为开展信用分类监管的重点,进一步加快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规范农资市场交易行为,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经。

四、加大巡查,扎实开展了专项整治和检查工作

篇5:红盾护农行动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意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关于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突出重点地区,把农资生产区、农资主销区、农资案件高发区作为检查重点;突出重点品种,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业生产必需的农资作为检查的重点;突出重大案件,把影响面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的案件作为重点;突出重点农时,结合春耕、夏播和秋种等重要农时季节,认真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保夏播、保秋种”三次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消费安全。

2、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预警。全面推广应用“农资质量监管预警系统”,根据市场巡查、农资质量监测、案件查办、消费者申诉举报等有关信息情况,及时发布市场监管预警和消费警示,引导农民消费。

3、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以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扩大监测范围和品种,提高监测的密度和频率,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把不合格农资产品清除出市场。加强与农业、质监部门的配合协调,及时通报农民投诉、案件查处等情况及农资检测结果,提高监管效能。

4、建立健全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主办者、农资经营者是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继续推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红盾护农联络站和联络员等制度,实现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监管;把农资市场作为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重点,进一步加快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步伐,规范农资市场交易行为,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二、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指导涉农企业和农民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的宣传力度,提高涉农企业、农民组织及有关协会的商标法律意识,鼓励、指导其积极注册和使用农产品商标或地理标志,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强调研和指导,制定辖区内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培育计划,提高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的申请质量。

6、加强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使用管理。指导涉农企业和农民规范使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大农产品商标广告宣传力度,推广“公司+商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7、切实做好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查处侵犯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案件。严厉打击非法印制和销售侵权假冒商标标识的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假冒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提升农村市场,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8、继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和社会各界投资,争取把农贸市场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积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善市场设施和环境,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继续广泛开展“规范化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提高市场经营档次和管理水平。

9、支持农产品展会发展。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取消农产品展会市场管理费,减轻会展企业负担。进一步简化展会核名登记手续,缩短办证时间。扶持农产品品牌展会,畅通农产品供求信息,搞活农产品流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产品会展企业发展,促进会展企业树立先进理念,借鉴成熟经验,挖掘市场需求,开拓新领域,提高会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0、积极支持农村流通现代化,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量身定做适合农村特点、符合农民要求、经济适用的产品,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售后服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增强市场交易服务功能,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发展连锁经营、超市化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支持各类专营机构在农村开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活跃农村市场,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四、积极支持“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1、加大对“订单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在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中广泛开展合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涉农企业建立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倡导农民在交易活动中签订书面合同,并引导其积极参与“守合同重信用

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农户”创建活动,提高“订单农业”合同双方的合同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12、切实规范涉农合同法律行为。加强对涉农合同的指导和管理,规范“订单农业”合同文本,落实“最低保护价”条款,坚决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霸王条款”,依法督促涉农企业严格按约定收购农产品,不得压级压价、打白条或以种种理由拒绝收购;同时引导

教育农户提高履约意识和履约水平。要结合xx实际,制定完善各类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报省局备案后发布使用。

13、强化涉农合同行政执法和调解工作。依法查处涉农合同中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障金等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充分发挥合同行政调解简便、快捷、成本低、利于执行的优势,及时化解涉农合同纠纷,促进“订单农业”快速发展。

五、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扩大农副产品流通

14、多措并举培育农村经纪人。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的规划和措施。加大农村经纪人宣传力度,扩大农村经纪人的社会影响。降低农村经纪人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农民季节性地从事经纪活动。实施典型引路和分类指导,根据当地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一批特色农村经纪人,为当地优势农副产品广辟销售渠道,解决卖粮难、卖果难、卖菜难等问题。加强对农村经纪执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执业水平,实施农村经纪人经营资格合法化、人员队伍组织化、经济活动规范化。

15、切实规范农村经纪人执业行为。实施农村经纪人信用分类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经纪人信用档案,督促其做好备案和明示工作。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经纪人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规范执业行为,加强信息沟通,保护合法权益。

六、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16、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向农产品加工、种养业和农业服务业拓展。大力扶持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农村私营企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投资参与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治、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

17、大力引导农民利用当地优势自主创业。鼓励农民承包开发荒地、荒滩,从事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禽、鱼类养殖。支持农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具有乡村特色、庭院特色的旅游、餐饮等服务业。鼓励农民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体,发展股份制企业。积极支持农民围绕优势农副产品从事种养、购销、加工、储运,发展“三农”服务企业。

18、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开展经营和提供服务。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农教科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出资合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9、继续开展种、养大户登记试点工作。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农户基于拓展市场的需要,愿意获得市场主体资格,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要积极为其办理登记。

20、下放个体私营企业登记权限。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将原属县级工商局的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放到工商所登记管理。

21、进一步提高农个体私营企业登记工作质量。建立优质服务“绿色通道”,对农民申办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登记材料,农民凭身份证明、场所使用证明,即可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做好涉农私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登记工作,鼓励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做强做大。

22、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政策规定。对农村流动商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优先为其办理登记,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保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

23、充分发挥各级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全市各级个私协会要发挥职能优势,切实抓好农村技术骨干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开展定点对口帮扶活动,做好农村会员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七、发挥登记管理职能,支持涉农企业做强做大

24、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引导大企业进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继续支持农村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支持其开展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到各地建基地、办工厂、搞联营。引导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商标广告战略开拓市场,扩大营销,加快发展。

25、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充分发挥联结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26、鼓励涉农企业扩大投资领域。逐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鼓励涉农企业进入竞争性领域经营;允许涉农企业直接投资或参与经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非竞争领域。

27、继续深入实施“红盾帮扶工程”。按照“抓大放小,促强扶弱”的要求,对全市涉农业户制定帮扶计划,因地制宜,分类帮扶。建立为农户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调度情况,解决实际困难。

八、加强重要农产品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8、进一步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积极支持具备资质条件的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粮食,努力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对于合法的粮食运营销活动,坚决予以保护。农民销售自产粮食不需办理证照。

29、切实规范棉花市场经营行为。落实《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放开棉花收购市场,同时严厉查处一证多厂、购买、销售非法加工的棉花等行为,严厉打击棉花市场中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30、努力维护蚕茧流通秩序。按照《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的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格鲜茧资格准入,清理整顿鲜茧收购主体,维护蚕茧流通秩序,切实保护蚕农利益。

九、加强农村食品质量监管,确保农民群众消费安全

31、严格清理农村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对农村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32、规范完善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和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建设。在农村食品市场中大力推行以“一户多档制”、“实名登记制”、“证明登记制”、“标牌公示制”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可追溯监管为目标,以引导经营者自律为基础,以培养证据规则为目的,以人性化监管为根本方法的“四项制度”建设和以预包装食品名称、送货凭证和供货商主体资质对应“一条线”、散(裸)装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和公示标牌“一条线”、自制熟食加工原料来源证明、加工制作记录和公示标牌“一条线”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自律“三条线”建设。强化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规范其经营行为,提升流通环节食品质量,促进农村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33、强化农村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食品批发市场和农村流动食品商贩的重点监管,强化市场开办者的质量责任,抓好食品安全保障监控网络有关制度的落实。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消费比较集中地食品经营场所的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防止劣质食品的流入。加强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监管,积极推进实施商场、超市、中心城农贸市场蔬菜市场准入制度,指导市场开办单位和农产品经营者开展农产品质量自检自验自律,对不合格农产品作下架退市处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配合农业、质监部门做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

34、加大查办农村食品违法案件力度。重点查处在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发布虚假违法食品广告、商标侵权等违法案件,尤其是抓好对大要案件的排查工作,健全食品违法案件受理、查办、督办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

十、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执法,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35、依法严肃查处涉农案件。及时处理农民群众的举报和投诉。严肃查处地域封锁、行业垄断等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坑农害农的无照经营、合同欺诈、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36、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检查。以农村集贸市场为主要对象,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以“送货下乡”为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根据农村季节性特点,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和加工坊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涉农广告的监测与规范,严厉查处涉农虚假违法广告。

37、加强农村消费维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工商所和消协分会的职能作用,及时依法解决农村消费纠纷。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增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组织创建“消费者满意单位”、“农资诚信经营单位”等,引导涉农企业诚信经营。

38、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积极推进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农村、进市场、进商家活动,在乡镇和农村广泛建立消协分会和消费者协会投诉站、12315申诉举报联络点,形成受理申(投)诉、举报、跟踪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

39、加强农村商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局所联动,以所为主,上级督导”的属地监管责任制,扎实推进“小局大所”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推进农村市场监管职能到位。

40、加快系统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充分开发利用工商部门信息资源优势,在“xx红盾信息网”上开设专栏,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涉农政策法规和农产品供求信息,公示守信及失信涉农经营业户,公布农资和消费质量监测结果,正确引导农村消费。

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报告市工商局。

篇6:红盾护农活动先进事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护农行动先进个人 在红盾护农工作中,坚持“农民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称赞,被辖区的农资业户敬畏地称为农资经营中的“经济卫士”。他就是-------同志。历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同志都能始终如一,以大监管大服务大发展的眼光发展红盾护农事业:

一、创新监管方式,实行了制度约束、动态巡查与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无缝隙监管。以农资业户“经济户口”为基础,分解监管责任,实行全区域监管无肓区,全过程监控无死角,全时段巡查无空档的责监管机制;以制度为抓手,格约束、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从社会上聘请22名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社会监督员,对农资业户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二、抓典型树样板,创建------农资信誉一条街,为农民购买农资提供放心场所。对------农资经营一条街所有经营户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信誉情况、有无违法记录进行全面调查,并以信誉情况为准,分为A、B、C三类进行行分类监管,配合上级机关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经营的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严厉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

二、建“两帐两票一卡一书”,构建农民快速维权网络。在全市所有农资经营户中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本着“消费维权无小事”为宗旨,强化维权实效,受理并办结农资消费申诉举报,为农民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四、查假劣惩欺诈,整治违法经营行为。采取了与名优农资产品生产企业联手开展农资打假、对受查处的违法农资经营业户加强监控,利用流通和销售环节中发现的线索、查源头、端窝点等方式,提高打假冒的针对性,有力地惩治了一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分子。

篇7:红盾护农保春耕典型事迹材料

在**广袤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红盾护农”的忠诚卫士——**市工商局。他们从职能出发,高举“红盾护农”的旗帜,以实际行动“亲农、爱农、护农”,用真情和实干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被农民亲切地奉为“农民利益的保护神”。

依法监管净化环境

年3月1日、3月5日,他们分别在前郭县洪泉乡、长岭县流水镇举行了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及市、县“红盾护农送法下乡进百乡”宣传活动,通过省局领导和县政府领导讲话、工商执法人员代表表态发言、农资经营户代表宣读承诺书、农业专家现场解答农民问题,拉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在“红盾护农”行动中,无论是田问地头,还是偏避的农村,都能看到工商人员走村串户的身影,他们把“红盾护农"的政策和农资产品识假辨假知识逐村逐户地宣传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能力。**市地处三省三地交界,针对一些制售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分子,利用特殊地理环节和节假日,逃避监管执法的现象,各级局坚持“全天候”值班制,做到人不离岗,岗不脱人,不论是公休日和节假日,不论是白天和黑夜,一有情况和任务迅速出击,对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从严从重处罚。市局、县局以经济稽查部门为主体,辖区基层分局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多个执法分队,进行“拉网式”巡查。并针对种子、肥料、农药三大类农资商品,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和农资质量监测工作,目前,已立案各类坑农害农案件15件,责令退市返厂不合格化肥125吨,有力地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护了农民利益。

创新机制规范秩序

在工作中,经济卫士们找准红盾护农坐标,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基层分局以签订“承诺书”的形式,要求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对农资经营户进行信用等级(a、b、c、d级)评定,实行分级管理。创立“红盾护农村村通”电子系统,实现了维权网络到每户,护农打假到家门。针对**市与大庆肇源、肇州两县常年积温水平相差无几,两地农民经常跨省际购买种子,给种子市场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多问题的实际,市工商局通过与大庆市工商局积极协商,于4月5日,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工商局参加了**、大庆两市工商系统种子市场安全监管协作机制签字仪式,会上,**市种子经营者的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并对今年查处的两起典型的种子案例进行了通报和剖析。目前,两局就种子市场违法案件协查协办、相关信息互通共享、问题种子全程追溯、两地农民消费维权、诚信种子经销企业连锁合作以及两地种子市场监管情况沟通交流等工作已架起了沟通协作的桥梁,为进一步规范两地农资市场秩序,跨地域监管种子市场开拓了新路。

实施帮扶助跑引路

“红盾护农”行动中,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同时,他们想农民所想、帮农民所需、解农民所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切实抓好对农村专业村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现与培植,总结典型经验,采取放水养鱼,使有能力有头脑的农民进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主战场,培植个体私营经济新的增长点。认真开展合同帮农工作,全市共签订农业订单合同469份,土地面积1722公顷,品种主要为水稻、黏玉米、谷子、西瓜、绿豆等。积极推进商标兴农战略,通过发挥工商协调作用,依托业务指导优势,强化监管维权职能,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57件,其中11件农副产品商标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前郭尔罗斯大米”被国家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商标,填补了我市的空白。及时成立备耕生产服务组,协助长岭县前进乡前高家村成立了“四个协会”即西瓜协会、生猪协会、梳子协会、蔬菜协会。4月9日,市局帮扶组与长岭县局的干部将价值一万余元的化肥送到贫困户手中,解决了10户贫困户的备耕的急需。在给与物资帮扶的同时,他们协助乡里邀请省农科院5名讲师,对全乡农民轮回5天,进行科技培训和农业增产增效技术讲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多次进行现场培训,目前,广大农民培训面达95%以上。前郭县局针对查干花镇晏家村的1o户贫困村民没钱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实际,4月9日,县局领导专程来到晏家村,每户提供600元用来购买农资,为1o户贫困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篇8:县工商局红盾护农行动汇报

-----夏县工商局红盾护农行动汇报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工商局关于“2005红盾护农”行动方案的部署安排,我们夏县工商局把开展农资市场打假,确保春耕生产安全,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六项机制,采取六点措施,落实六个到位,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六项机制

(一)完善领导机制。

我局成立“红盾护农行动”领导组,明确一把手潘京宜局长负总责,分管局长抓落实,各有关股室所负责人具体干的领导机制。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场股),负责日常工作,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发了“夏县2005红盾护农行动实施方案”。

(二)完善责任机制。为明确责任、县局、工商所和基层管理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完善责任机制促进并形成政令畅通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巡查机制。为确保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到位,我局积极探索市场监管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夏县工商局市场巡查规定》,对全县农资市场逐片、逐户进行巡查。一是要调整平时市场巡查方法,增加巡查频率和次数。在农资市场整治的重点时段,不仅要深入农资经营户巡查,还要走访农户调查了解农资商品有关情况;二是明确巡查任务,巡查人员要对各农资经营户的证、照,商品质量等实行逐批次、逐品种检查;三是完善巡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巡查记录制度。

(四)完善信用机制。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对农资经营者的信用分类监管,划分为A.B.C等级。按照省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和有关通知要求,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与企业“经济户口”结合起来,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公开企业身份记录,公开违法行为记录,曝光典型违法农资企业。特别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的监管力度。

(五)完善监管机制。红盾护农行动采取“2+1”监管模式,即县局市管股、经检大队和基层工商所整合力量同步实施整治。经检大队负责查办大案,攻克难缠户,拔掉钉子户。市管股负责辖区内农资市场全面整治,掌握农资市场整治工作动态。基层工商所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一要加强宣传,做好基础性工作,确保上级机关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大检查力度,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三是配合县局市管股、经检大队抓好整治工作。

(六)完善监督机制。为端正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我局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权力制约机制。严防在农资市场整治中发生的“吃、拿、卡、要”行为。二是建立涉案说情登记制,市、县(区)局建立红盾护农涉案说情登记簿,以制止办人情案问题。三是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监察部门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参加农资市场整治,扩大红盾护农行动的政治效应。

二、落实六个到位

(一)领导包片到位。县局每个党组成员包1-2个工商所,特别潘局长包水头工商所,多次亲临第一线,有力地促进和确保红盾护农行动全面推进,扎实有效。

(二)舆论宣传到位。在整个红盾护农行动中,做到电台上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确保红盾护农行动在全县广大农村家喻户晓。特别是案件的宣传,如我局查处假硫酸钾肥料一案在运城报.夏县电视台进行了刊登和报道,我们在电视台和夏县报上发出消费警示

(三)农资备案到位。,我局对农资产品实行备案制,制定了《农资商品备案规定》,从备案的程序和备案须提交的材料上作出明确的规定,对要求备案的种子规定了索样品种、数量及样品的索取与存放方法。备样统一粘贴有我局印制的封条,注明样品名称、编号、封存时间并由经营者签名或盖章,由工商部门备样留存。目前已设立了样品库,从而解决了不合格农资商品后期取证的困难。目前,已对30余种种子进行取样封为1年,此举既警示了农资经营户,又为日后解决农民农资质量纠纷保全了证据,一旦发生农资商品投诉或纠纷,便于迅速追溯源头,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护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朋友的经济损失。

(四)信用档案到位。我局对农资企业信用档案独立建档,单独存放。在红盾护农行动期间,对每个农资企业的回访进行了3次,以确保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对社会负责,对农民负责。

(五)检查、督察到位。,县局对基层所检查每月不得少于2次,每次检查、督察要在市场巡查登记簿中有明确记录。

(六)案件查处到位。凡是涉农案件均要经过案件专管员、市管股、法制股和分管局长审核,确保把每个涉农案件都办成铁案,并且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即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假冒伪劣商品的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明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者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包庇、纵容、参与制假售假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篇9:县工商局红盾护农行动汇报

文章作者:大海一针

文章加入时间:7月13日9:43

完善六项机制,落实六个到位,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整治

篇10:红盾护农简报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切实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现就深入开展“2011红盾护农行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1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情况异常复杂的一年,夺取农业丰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保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在高基数上继续前行,进一步实现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在高变数中保持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非常繁重。农资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提升农资质量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篇布局之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更加自觉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对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红盾护农行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把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作为应对当前南方低温和北方干旱等不利气候影响的重要手段,按照监管与服务、发展、维权、执法“四个统一”的要求,在红盾护农工作中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努力做到“五个更加”,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能,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工作重点,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时特点,认真研究制定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提前部署,周密安排。要突出重点地区,把农资主产区、农资主销区、农资案件高发区作为检查重点;要突出重点品种,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业生产必需的农资作为检查重点;要突出重大案件,把影响面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的案件作为查处重点;要突出重点农时,结合春耕、夏播和秋种等重要农时季节,认真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红盾护农保夏播”、“红盾护农保秋种”三次专项执法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市场主体和经营行为,加强市场巡查,狠抓案件查处,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资消费安全。专项行动结束后,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要书面向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报告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上半年,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将派出检查组,对各地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各地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红盾护农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合理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三、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规范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立足职能,以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市场巡查发现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制度,做到制度健全、流程规范、程序合法、结果客观。要注重发挥农业、质检等部门的检测手段和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协调配合,把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实现结果共享,要根据市场巡查、消费者申诉举报等情况,及时发布市场监管预警信息,切实保证农民群众用上合格的农资。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主办者、农资经营者是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督促农资市场开办者审验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约定经营者责任和义务。要推动农资经营者全面建立进货查验、购销台账、索证索票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努力实现农资商品可追溯监管。要与农资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农资经营者和农资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信誉好的市场主体给予扶持和鼓励,引导农资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履行质量承诺、严把农资质量市场准入关,防止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五、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各地要以实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为重点,加大宣传贯彻力度,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执法行为。在查处违法案件过程中,要认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转变执法理念,将监管执法重心由事后处罚转移到事前规范、行政指导和宣传教育上来,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做到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办案程序规范。要按照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红盾护农行动中综合运用教育、调解、建议、提示、规劝、警示等手段,积极探索普遍指导、重点指导和典型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牢固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

六、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农资市场信息化监管平台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快农资市场监管软件的试点和运用,积极推进农资市场信息化监管工作。要通过农资市场监管软件,公布农资商品质量状况,通报农资违法案件,发布农资市场监管预警,推动监管方式转变和业务流程再造,促进区域之间、条线之间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各地要加强沟通协作,实现对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实时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应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实现农资市场监管软件的全面运用,实现省局、地市局、县局和工商所四级联网、信息共享和分析运用,及时发现问题,发布警示信息,开展专项执法,提高农资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010年已经开展农资市场监管软件试点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在已有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整体推进有关工作,力争实现全面运用。试点结束后,总局将在全国推广运用该软件。

七、加强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加强与农业、质检、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密切联系,加强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农资市场监管合力。要按照《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积极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和监管执法工作,切实做到执法不越位、监管不缺位。

各省级工商局、红盾护农工作联系点要分别于4月30日、11月20日前,书面报送本地区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小结和全年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工作总结。农资市场监管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案件,要及时向总局报告。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上一篇:职场人跳槽前必看的三件事下一篇:双溪小学2015年庆六一表彰大会主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