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

2024-05-04

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共9篇)

篇1: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

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

“一体化教学案”是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的一种课时计划。“一体化教学案”包含了教、学、考的全部信息、针对性强,它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体验教师的教学思维,做到了“教”与“导”的协调发展,并且可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

1.1 教学案的编写要围绕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编写,分层编写更有效

教师编写教学案时应该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思、自练的空间。学案的设计要围绕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编写,教师在教学中要让优等生有所挑战,中等生受到激励,学困生看到进步,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教师在预设学案时,必须基于全体学生,既要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依据“三维目标”分层而设,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张显自己的个性,决不能采取“一刀切”。如在细胞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优、中、差水平设计三种不同的教学案,要使各类教学案的难度有一定的层次梯度,使学生的讨论、质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增强,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1.2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直观的展示重难点,兴趣化教学更有效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突出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直观地展示重难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可给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做做形式多样的活动,品味形象化的语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启发学生思维和想象,使课堂教学新颖立体。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放一段热带雨林森林的视频资料,那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声、万千鸟儿的鸣叫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使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过程化学习,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开展

教学案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应该有利于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更加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过程化学习,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开展。在学案教学中,小组讨论是常见的合作探究方式。小组讨论必须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推理的思路,并要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算是问题的解决。如在基因工程的教学中,真核细胞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及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的比例常常大于6∶3∶1。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探讨答案,而且要列出涉及到的知识点(即基因的结构、转录、mRNA的剪切与拼接、蛋白质的合成),还要思考是得出最后的结论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1.4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创新更有效

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强调内容创新,具有预习生成的功效,让学生在学习后有所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案时,知识体系最好以课堂总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本节教学案的学习,归纳出相关的核心概念、相关的原理,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有丝分裂复习教学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先设计概念、原理的相关知识概念图,让学生填写关键知识要点,再引导学生画出有丝分裂每一时期图像、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等。“一体化教学案”的实践

“教”与“导”是“一体化教学案”实践的主导思想。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时,教师要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问题情景,适当编排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激励性、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点,以便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导学要面向全体,调动个体。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把教、学、做与交流讨论严格区分开来,先进行教师导学或学生自学自查,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强化多人次的板演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结果的准确性。如在基因突变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学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然后由一个学生讲解,其他同学讨论补充,教师引申拓展,引导学生推导基因突变的概念与原理。最后教师可抛出两个问题:① 碱基替换后基因的总数量发生改变了吗?② 碱基替换后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吗?然后再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使问题探究逐步深入。

篇2: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导学案在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我校高中生物教学不或缺的一部分。

一、新课程改革生物学教学模式特征

1、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这阐述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教学要面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基于以上理念,我校综合学生考试成绩、能力倾向、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等考量,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即基础层。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自控力差,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也不明显。

B层为提高层,这一层的学生一般而言对于学生有着一定的兴趣,也能够按照课程的要求完成作业和各种任务,学习成绩一般位于班级的中游。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动力,但并不强烈,一般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C层为优秀层。这一层级的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比较高,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一般都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知识方面,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2、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向发现式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导学案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概念

学案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学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导学案的编写

(1)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导学案既不是单纯的预习学案,也不是习题案。设计时应以课堂为中心,并注意课前、课后的延伸,要具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作用三大主体部分。

(2)导学案的容量。导学案实施时其容量安排要按照课时化原则进行,要适度,如果一个导学案承载的内容过多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使学生抓不住每节课的重点,要做到一课时一学案,以便控制学习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知识链接(或拓展延伸)等环节。其中自主预习以课本基本知识为主;知识链接(或拓展延伸)主要是适当补充些课外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部分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关键,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要简洁明确,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此部分问题的设计教师有必要花费较多时间去研究。

三、高中生物分层教学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构建

1、导学案的设计、编制的要求:

(1)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目标。

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等,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层次不同所能完成的目标也有所差异,为了降低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的工作量,可采取以下方式,如在《细胞呼吸》学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学习的目标: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A、B、C层必会)②、掌握细胞呼吸的场所、过程及意义。(A、B、C层必会)③、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A、B、C层必会)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计算。(B、C层必会)

(2)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体系等。导学案中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并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训练

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题不求多而求精,以巩固所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如在《细胞呼吸》学案中,练习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形式出现的,用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另一部分是要求课堂当场完成的;还有是课后训练的,用于巩固和提高的。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所做试题也有所不同,同样用哪层必做进行标注。

2、学案的实施

(1)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每个层次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每个层次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2)课堂教学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诱导式,开放式,技能式等。

四、使用导学案应避免的问题

1、导学的设计应避免问题化

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案内容变成问题的罗列。(2)学案中的问题没有梯度,导致学生失去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2、学案导学的内容避免习题化

“导学案”决不是单纯的一份作业,也不是一本“练习册”,编制学案一定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的作用。

篇3:浅谈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写

关键词:高中生物,导学案,编写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新一轮教学改革———基于导学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转变为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新模式。作为教学载体的导学案,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下面就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学习目标具体化

学习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的,不能简单地抄袭课标和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学习目标必须包含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笔者认为情感目标应该是隐性目标,不能写在学案上。学生通过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而情感目标应该由教师把握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

在确定学习目标时不要使用“掌握、了解、理解”等模糊字眼,而要使用明确具体的词语,如“说出、写出、复述、背诵、举例”等行为动词。例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为:1.能说出内环境的组成,会运用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联系。2.能说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能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并能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自主学习形式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并不是增加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量。现在常使用的形式是填空法,以梳理课本基础知识,虽然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可是对课本知识机械性地重复,不仅没能引导学生实现主动探究思考,更可能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可以采用填空式、问题式、材料式、图表式、提纲式等编写出具有层次性、指导性的预习学案。比如:

“(1)体液:1 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2体液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将其更改为“阅读课本,找出体液的定义以及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 ;3举例各种细胞所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将1 2 问题合并为 “简述内环境的定义及组成”,但是“3举例各种细胞所生活的环境”依然要用填空的形式,如果精简为问题式“列举人体内各种细胞所生活的环境”,难度太大,学生难以作答。

总之,只有做到使用多种形式,精简内容,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预习学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层次化

合作探究式导学案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这一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的重难点,将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设计问题时可以将大问题碎片化,小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但是问题设置要简洁明确,不能太多太啰嗦。例如,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的构建,设置问题: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气体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怎样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3.将物质进入内环境以及代谢废物从内环境排出体外的途径,涉及的器官组织用图表表示出来。

四、习题检测实用化

教师在编写习题时,常常将高考真题、模拟试题大量地堆叠在导学案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疲于应付,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对于习题,教师首先要精选,其次将选好的习题分为三部分,简单基础题放置预习自测部分,针对重难点突破内容的题目放置当堂检测,综合性强的题目放置课后巩固部分。每一部分的题量要适中,预习自测、当堂检测多用判断、选择题,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内。这样,学生既能通过练习把握住重难点,又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

对于反思总结部分,在编写导学案时应留白,由学生自由填写。对于知识链接部分,由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不能因知识延伸材料过多而增加学生负担。

篇4: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一、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

1.学案要以导学为目的

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自学的方案,编写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学案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主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在一般的参考书中是没有的,而学案正好可以突出这一优势。

2.学案要有引导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在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要求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铺设跳板,作必要的提示,这样才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

3.学案要有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学案所要突出的重点,是学案“导学、诱思”最显著的特色。学法设计要以知识点为载体,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特点、知识水平、智力以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以知识为载体的学法,从而把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化学知识的特点,而且要研究学习具体类型的知识所应采用的最佳学习方法,并通过学案把这种学习方法展现出来。通过学案的启发和教师的引导,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4.学案要灵活多样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学案设计要有艺术性

学案导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同时,在整体的学案设计及习题的选择上要富有艺术性。特别是习题的选择关系到能否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内容,把学生从庞杂的题海中解放出来,通过见识典型例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这一环节在学案中占较大的篇幅,如果练习的编写、设计没有艺术性、没有新意、没有时代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辅导作用,所以课堂练习的选择,针对性要强,学案中的习题设计要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为了学生做更少的题、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化学“学案导学”的具体操作与实施

1.用于指导学生预习

将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能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重点,并知晓自己存在的疑点。这样,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提高学习效率。

2.用于课堂导学

(1)用学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逐一释疑。

(2)用学案理解基本知识和学习重点。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

(3)用学案培养学生化学技能。实验和练习是形成化学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教师在课前要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预习阅读课文,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在听课时目标就更为明确,效果当然就好。

3.用学案组织复习

在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学生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练习、评析问题等,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促进智能的转化,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用学案做好课后反馈

教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要求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在下一节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三、化学导学案运用要处理好的关系

1.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

“学案导学”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学。要处理好学生学和教师导的关系,做到在学生学习时有引导。

2.处理好“学”和“教”的关系

学生的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为课堂的精讲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合理安排“学”“教”“练”的环节,教师讲授的时间要适度,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点和面的关系也就是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可否认,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差异性。因而,在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小组,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整体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更要有意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e]

篇5: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教学模式

杨店中学

李红林

一、导学案的设计理念

为了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建立在大纲的要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好学,老师好用的前提下编写好导学案。

二、导学案编写结构和教学模式 1.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整堂课的核心,可见分量之重。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由简到难,由低到高,呈坡度递增逐层深入。

在教学中,提前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右上角,可师写,生写也行。师还要讲解学习目标,重点提示学生在关键词上画波浪线,一节课上完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这一节课落实好的学习目标,还有的目标做得不够到位的,需努力!

我听了昌乐二中初二10班一节语文课,这节课是《云南歌会》,出示的目标是:

①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概括文本的能力。② 通过反复合作、探究,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方法。

③ 激情投入,热爱生活,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美之情。

第①条、第②条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第③条注重情感熏陶,这课学习目标设计体现在三维上,知识、能力、情感,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2.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要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设定,引导学生注意,这是集体备课中确定的。真正的难点是教学中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3.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指“前挂后连”的知识。具体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为本节铺垫。本节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4.学法指导

教师将之单独拿出或具体落实在问题的设计中,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5.学习内容

我认为学习内容应分三块。

一是自主学习,放在课前或剩余时间完成。满足C层吃到,B层吃好,A层吃饱。设计的问题以基础知识为主。

二是合作探究,放在课中,一般来讲学生需要同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成获得基本思路,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

例如:《云南歌会》中:

合作探究:在这三种歌会的形式,作者的重点写作对象各是什么?三种歌会分别有什么特点?

歌会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写作对象 年轻女人 赶马女孩 村民

周边环境 宏伟场面

歌会特点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朴素动人,自然美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三是拓展提升,展示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学习遗留的问题性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有学习中新的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等。

例如:《云南歌会》中的拓展提升是:1.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最想参加哪个场合的合作,为什么?自由展示

口头展示

2.云南歌会给你留下哪些印象?自由展示

口头展示

师展示沈从文一段话:

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朴素、真挚而美妙感人。

拓展提升: 猜猜他是谁?

请根据今天的学习所得描写身边的同学。要求: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突出人物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学生描写身边的同学层出不穷,乐此不疲,饶有兴趣,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马上学以致用,能力得到提升。

篇6:高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心得

由于农村条件的局限,学生的知识面、获得知识的途径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很长时间以来,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成绩远没有城市的突出,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的互动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根基于以下三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授受;课后的反馈。但农村的很多高中生很少能够甚至忽略了第一环节,不进行预习或是预习方法不当,直接导致了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被动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后书本一抛了事,“学而时习之”做不到,“温故而知新”就更做不到了。这些不科学的学习方式迫切需要改变。

倘若我们能由学科的中心备课组成员能按课时将课前的预习(预学案)、课堂的授受(导学案)和课后的复习(反馈练习)三个环节按课时整合在一起,由任课教师再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进行个别优化性二次备课,将会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因材施教,做到了高效低负。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取得时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本课题组以积极探寻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一单元中各板块的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为目标,积极探求影响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相关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关键词之一: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之二:导学案

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发现、自我探究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由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应求而生,实际上就是在做以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导学方案。从教师或学校的角度考虑,就是年级组英语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从学生角度看,就是任务型学习的导航。

三.课题研究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比以往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课前预习和课后预习环节仍没有很大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广大师生运用。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总认为反正老师上课会讲,只要课堂上全力以赴的听就行了,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预习,他们认为费时多,难度大,效率低,总依赖老师。即使有的学生预习了,遇到问题也大多不善思考与总结,从而也没有充分实现预习的真谛。对于复习,若不及时,那我们就违背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我们的启示;若不彻底,那某个有难度的知识点就像是“剩饭”,越热越没味道。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我迫切希望能改变学生目前的现状。故本人提出“农村高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设计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能以纲领式的导学案设计模式对农村英语教学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寻影响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相关因素。探索并实践推行合理的学科单元板块导学案模式,提高教研备课的实效性。

(2)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有效学科学习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2.研究的内容:

(1)深入学生进行调查访读。分析归纳出农村高中英语课课堂低效的可能原因:诸如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难点巩固不到位课后复习不及时等。

(2)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寻求一套适合高中英语学科一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导学案模式。

(3)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与改进,最后确定可行的方案进行推广。

3.研究重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寻适合农村高中英语学习的有效导学案模式。

五.研究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导学案”是新课改之后,基于“任务型”而产生的新的课堂操作模式。由于其实效性和可行性,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对于高中英语导学案的研究尚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对于一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导学案设计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因而本课题

组希望能为其科学化和实践性尽一份力。

研究价值: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这些英语教育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我们必须跟得上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发挥自己作为课堂组织者的主导作用。高效课堂根基于以下三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授受和课后的复习。倘若我们能由学科的中心备课组成员能按课时将课前的预学案、课堂的导学案和课后的反馈练习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由任课教师再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进行个别优化性二次备课,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既能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因材施教,做到了高效低负。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取得时半功倍的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邳州炮车中学高中三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2)行动研究法:有计划地在本校高中范围内开展研究活动,通过班级实验写案例等教育性活动,验证单元各板块导学案既定模式在教学中的可行性。

(3)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作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写出阶段性总结。

(4)调研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以及问卷形式探究更适合农村高中生的导学案制作模式。

七.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本课题组以探寻影响本学科课堂效率的相关因素为目标,积极探求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在学科导学上创新之处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 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去研究“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学必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英语教学中,授之以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迈出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有力的一步。

2.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留白”_____ 精练的总结反思

运用愉快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有归纳总结式结尾、设置悬念结尾、迁移发散式结尾、反馈回应式结尾、激励抒情式结尾等等。课堂进入尾声,适时的总结、反思是让他们自主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尝到“会学”的甜头,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八.课题研究的周期与阶段安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半。

1. 申报阶段:(20xx年12月 – 20xx年1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 准备阶段:(20xx年2月 - 20xx年4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3. 实施阶段:(20xx年5月 – 20xx年12月)在邳州市炮车中学高二年级进行子课题研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全校。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和读书笔记。收集相关的材料,查找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著作,并做好笔记。

4. 反馈阶段:(20xx年1月 – 20xx年7月)分析既定的研究成果,总结与预期研究成果有出入的地方,调整并再次实践论证。

5. 结题阶段:(20xx年8月– 20xx年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九.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导学案:50篇 阶段测试:19个

读书心得、故事随笔:9篇

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心理病历的必要性

读王开东老师的《教育:突破重围》----教师出路在脚下

读《魏书生谈教书育人》-----培养自学能力、自育能力的艺术

也看《班主任工作漫谈》-------教育专家魏书生教学管理*上

感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袁小梅的《男孩为何要穷着养》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

《论语》有感

守护天使的翅膀—有感于“乖孩子”

教学案例:10篇

M8 U4 Project Writing a film review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牛津高中英语M8 U1 Project Reciting a poem教学案例

《“Welcome to the unit”课型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教学案例

一节高三英语书面表达讲评课案例

牛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Unit4 Films and film events Reading第一课时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究

M6 U3 Task period 1教学案例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6 Unit2 reading教学案例

---“Reading”课型,激发兴趣开发智能

以读促写,读写共赢

M7 U2 Project Exploring Chinese medicine教学案例

教材系统分析表:10篇

工作总结:3篇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7:讨论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在3月13日上午进行教研活动中,物理教研组就张晓杰老师编写的&5.6向心力导学案进行讨论,目的是更好的贯彻我校入选的“三环六步1+1“的课改模式,同时体现把导和学有机的进行结合,更好地让其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每位教师拿到一份导学案的初稿,分析、分年级小组讨论十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优点和不足,以供编写教师参考、改进。

高一组:内容全面,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知识总结、巩固训练。体现了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样。

高二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有知识点的总结,有例题及时对所学知识点的练习,加深理解。不足:注意版面应新颖,每个知识点加大字号或用黑色加粗显得醒目。

高三组:整体感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要到知识点间的联系拓展,有做题方法的总结。不足:巩固训练应在简单点,难度稍大,而且应从易到难层层深入。

总结:本张导学案编写质量高,吸取同事的建议,让其更加新颖醒目,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张晓杰老师进一步修改完善导学案。

最后,全组同事就导学案的试用进一步讨论发言

一、利用导学案备课,每一步骤、环节都要细心设计

二、及时收导学案及时批阅,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利用导学案上课,要灵活运用注重课堂问题的生成。

四、让导学案由学生被动的学向主动学的转换。让学生能自己学,能看懂有收获。

五、利用导学案推进“兵教兵”

篇8:高中化学导学案的运用和编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名校因为涌现出新的教学模式而闻名全国,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校教学模式大都具有:升学率高,学生掌握知识量大,能动性强等特点,这是教学改革较为成功的范例。对此,作为相对信息不是很发达的西部边远地区,我们更需要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以应对新时代下的教学形式。

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都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根本的改观,就要徐徐图之。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相对成功的案例如:辛店中学“6+1”教学模式(即六块黑板+一位老师),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我们临县龙里中学英语的“3T”模式,及现在很多地区都流行的“反转课堂”等。所以我们学校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想先从点做起,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对此,本校化学组在2014年8月18日,成功申请到贵州省省级一般课题《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化学导学案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于2015年11月在省州专家的指导下正式开题,学校还在2015年7月组织了各学科代表到昌乐二中学习一周。以化学课程为例,首先要了解的是导学案的编写方法以及制作的原则。

一、导学案的含义及编写原则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通过设计导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三个等次(会――疑惑――不会)标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的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目标性、主体性、层次性等原则对教案进行编写。我们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扎实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极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导学案的编写设计模块

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要适合绝大多数学生,便于落实学习要求,以确保导学案设计的有效性。同时针对导学案中可能出现的内容和操作的重点要做出明确的判断,对学生可能达到的高度要进行预测,并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针对性措施。

2、操作过程

第一部分 预习案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知识的难易点,让预习案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达成有章可循的目的。

第二部分 训练案

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理解的精准度,以反馈学习信息,及时落实相关知识,并校正学生的错误。对此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不仅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问题症结进行分析引导,进而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3、课堂反思(学生写收获,老师写反思)

针对我们预设的方案以及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认真反思。老师写授课过程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哪些可以省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及时总结经验,书写成功案例。而学生需要书写的是每节课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哪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哪些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能完成。让每一节课的成果都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试验点,进而在年级组会上,共同讨论方式方法,改进不足,然后进行弥补,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化学实验操作类具有单独的实验操作手册

化学实验操作课,主要依据以往实验经验进行。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遵循以往的先强调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依据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成果,进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写出实验结论。

四个板块的应用,囊括了以往教案中绝大多数内容,适合于老师具体操作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加入集体备课的形式,让导学案的制作集众人智慧结晶,这样的“导学案”更趋合理化。而老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针对学情可以适当的有所拓展,让“导学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让教师的“教”也非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在基本的框架下合理应用,适当调整,既能有章可循,又能有所变化,课堂教学形式因集众人智慧而不再层次不一,也不因固定的框架而显呆板。

篇9:编写教学案的体会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新一轮的课改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学生知识荒漠中的独行者,辛勤地传授知识,学生却不认可。往往抛出一个问题却应者寥寥,课堂没有激情。在新课改模式下,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者”变成了主动的“教者”,师亦生,生亦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相互解放。

课堂上导学案应用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成员间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五至八人,教师把学习任务明确到各小组,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各小组在教师指引下,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部分学生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能让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较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

学生要先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进行学习,以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为主。在预习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有疑难问题的,同学间可以互相交流。要培养学生在预习时能用符号对自己所预习的内容进行分类标记的好习惯,这样在听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分组合作时,教师可以将不同梯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内,便于发挥优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可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对于表现优异的学习小组,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各小组要结合其他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中生物“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和实践】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师工作总结和反思05-11

教学高中生物反思07-07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04-18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04-16

生物高中教学论文05-12

高中生物教学应用07-02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07-02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30

高中生物半期教学心得12-10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总结12-10

上一篇:无关痛痒,无关风月下一篇:凄冷大街中的暖意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