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成语新解

2024-05-03

人定胜天成语新解(精选8篇)

篇1:人定胜天成语新解

人定胜天成语新解

人定胜天,原意是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大自然。人真的能战胜大自然吗?经过人类千百年的实践证明,人是不可以战胜大自然的,谁与大自然作对,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其后果不堪设想。故,欲“胜天”者需三思而后行也。

我们曾经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者,想把世界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苍天算老几,它不下雨,我们就用大炮轰,不是把雨轰下来了吗?大地更是人类的奴隶,想怎么蹂躏就怎么蹂躏。这山看不顺眼,请来“愚公”搬掉之;这水流不畅,请来“大禹”治理之;这海大无边太浪费,请来“精卫”填海造田之;这树满山遍野,来个运动,统统付之一炬之;这煤、石油、天然气,埋于地下好可惜,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随意开采之……人类对大自然似乎有愁,把个大自然弄得惊恐万状,面目全非,毫不足惜不说,还奔走相告,拍手称快,陶醉于“战胜”大自然的凯歌声中。

人类目空一切,骄横跋扈,自作聪明地在地球上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似乎征服了天,战胜了地,统治了大自然。殊不知,这正是人类的愚昧之处。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中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孰料因过度掠夺性垦牧造成新垦地大面积沙化而逐渐成为沙尘暴的.源头。前苏联在今土库曼斯坦东南部的中央卡拉库姆沙漠附近修建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每年可以从沙漠边缘约十万平方公里的新垦棉田和草场阿姆河中调水灌溉。另一主要水源——锡乐河上修建了多个水库,将污水截流用于农田灌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河水被两岸的新耕地吸干喝尽。从而造成下游咸海水位急剧下降,湖水含盐浓度和矿化度急剧升高,湖中物种百分之八十死于非命。

国外没能征服天地,我们国内仍然没有人定胜天。青海湖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农田开垦,使湖水总量比二十年前减少了百分之六十,湖区沙漠化以每年二万九千九百八十五亩的速度扩大。山羊绒赚钱,于是人们就不顾物种平衡拼命疯养。哪知山羊不但吃草,而且连草根也不放过。结果,我国在成为世界上山羊绒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的同时,也成了生态环境安全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鄂尔多斯也在演绎着同样的悲剧,人们纷纷涌入刨挖虫草,破坏植被,使大面积草原不草,食草动物被迫远走他乡,沙尘暴相继而至。山西无休止地煤开采,造成地陷、地裂、水枯、苗死……人类尝到了“人定胜天”的滋味。可以斗胆预言:“人定胜天”之时,就是人类灭亡之日。

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非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岁高龄,人类不过三百万岁,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十分肤浅,还没有资格对地球指手画脚。人类对大自然只能适应,而不是战胜和破坏,也不可能战胜,只有采取科学发展观态度,和谐相处,合理利用,二者才能并存。那种“透支”资源、无视大自然的“人定胜天”的思维,是竭泽而鱼、焚林而猎、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的极其幼稚的鼠目寸光的败家子行为。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生死与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唯一的生命支持系统,人类应该呵护它、亲近它、尊重它、善待它,而不是随心所欲去干预它、伤害它、践踏它、摧毁它,人类只有与大自然溶为一体之后,大自然才会青春长存,才会包容、恩泽人类,使人类福祉不竭、长盛不衰。

篇2:人定胜天成语新解

成语出处:宋 刘过《龙川集 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成语繁体:人定勝天

成语简拼:RDST

成语注音:ㄣˊ ㄉ一ㄥˋ ㄕㄥˋ ㄊ一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人定胜天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定,不能读作“dīnɡ”。

近义词:人众胜天

反义词:靠天吃饭

成语例子: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萧七》)

英语翻译:Man can conquer nature.

日语翻译:人間は必(かなら)自然(しぜん)に打(う)ち勝(か)つとができる

俄语翻译:человек сильнее прироы

其他翻译:<德>der Mensch kann die Natur besiegen<法>un homme résolu peut vaincre le destin

成语谜语:卫星上天

成语故事:

篇3:成语新解

2.不少大臣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吴国是一个强敌, 加上当时正值盛暑, 河水泛滥, 对不适应在沼泽地区打仗的北方士兵来说, 很不利。

3.可是, 杜预却坚持自己的主张, 他说:“我们刚刚灭掉了蜀国, 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 现在出兵去攻打吴国, 就像快刀劈竹子一样, 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

篇4:动物成语新解

“画蛇添足”本无错

“画蛇添足”这一成语是用于讽刺那些做事多此一举的人,蛇没有脚是众所周知的,但在生物学家眼里,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却并不一定错,因为有的蛇确实有足。比如生活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一种蟒蛇就是有足的,在它的腹部两侧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只脚,长约一寸,形状很像粗钝的爪子。蟒蛇虽然个体很大,但它却是最原始和低等的蛇类,这就证明了蛇的祖先是有足动物(研究表明:蛇起源于古代的四足动物)。后来蛇类的生存环境变了,为了能适应匍匐穿行生活,原有的四足就慢慢退化了。这样,现存的大多数蛇类都没有脚了。不过也有例外:1993年,在我国四川省米易县就发现了一条缅甸豹皮花蟒蛇,长有两只蹄型脚,使古往今来“画蛇添足”的笑话成为了现实。

“缘木求鱼”也可得

“缘木求鱼”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爬到树上去捉鱼,用来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结果劳而无功。

的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鱼是不会上树的,以为它离不开水。可是在东南亚地区,“缘木求鱼”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退潮以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沼泽地的灌木上或海岸的红树林里,有一尾尾长约10厘米的“爬鱼”用它们发达有力的胸鳍抓住树干,从容不迫地攀缘上去,在树丛间捕食小虫。这种鱼的尾鳍具有呼吸功能,可以在陆地上进行呼吸。如果我们这时来到此地,就真的可以“缘木求鱼”了。

在我国海南岛和福建漳州一带也有一种会爬树的鱼叫“攀鲈”,它的鳃腔可以进行呼吸,只要鳃腔不干燥,它就能离水生存几天。这种鱼爬树的技能,主要归功于它的胸鳍和鳃盖上有很多硬刺,刺钩可以像脚一样爬走。其身体交替不断,就能攀缘上树,因此人们常常能在树上捉到这种鱼。

“釜中之鱼”自由游

“釜中之鱼”,原意是指锅里的鱼,比喻身临绝境,危在旦夕。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鱼总是游弋于冰凉的水中,水温稍高就有死亡的可能,若水沸腾了,那肯定会被烫死煮熟,于是就有了“釜中之鱼”之说。然而在2万多种鱼类中也有一些鱼并不习惯于在冷凉的水中游弋,相反喜欢生活在温水中,甚至在沸水中亦无大碍。

1936年夏天,法国旅行家雷普来到伊都鲁普岛上,困饿已及,就从小河里捞出几条肚皮朝天的小鱼,架起锅来煮鱼汤。没想到死鱼竟在热水锅里活了起来,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当时锅里的水温在50℃以上。原来这是一个火山岛,岛上有一个水温高达63℃的热水湖,别的鱼都被烫死了,惟有这种鱼耐热本领最大,逐渐养成了在热水中生活的习惯,一旦遇到冷水环境反而会“冻僵”。雷普发现的正是这种奇怪的鱼。

“如狼牧羊”效果好

相信大家从小就听说过“猫吃老鼠狼吃羊”的故事,知道了狼不可能改变的吃人本性,叫狼充当“牧羊倌”结果可想而知。

篇5:人定胜天成语新解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在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出门的道路。他便和家人商量,决定把两座大山移走。村里有个聪明的老头叫智叟,听说愚公要挖山,不但不帮忙,还说:你太糊涂了,就凭你们这几个人也想把两座大山挖平?愚公回答:我挖不平,还有我儿子、孙子……我的子子孙孙都来挖,还怕挖不掉?智叟听了,无话可说,叹了一口气走了。山神知道了这事,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把两座山移走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山挡住愚公他们出门的道路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受益非浅。在期终考试到来之际,我们每天复习这个,复习那个。有记不住的,我就多抄几遍,还是记不住就卯足了劲背、默,直到全部牢记为止。平时我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文的水平不高,我现在就多看课外书和优秀作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次语文考试成绩有了明显地提高。可见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收获。我想这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吧。

篇6:成语新解官场众生态

宴会上,处长和众下属畅饮茅台,桌上还剩下最后一杯酒的时候,处长提议:在座者每人画一条蛇,谁先画好这杯酒就归谁喝。

下属们照例哄然叫好。工夫不大纸笔送上,大家开始埋头画蛇。处长有处长的风度,干什么都是慢条斯理,笔尖在纸面上悠悠运行。其他人好像也突然变成了慢性子,雕刻一样不紧不慢地画着。

老马没多想,三下五除二,一条蛇毕现纸上,画得还挺逼真。看看所有人都还没画好,老马满腔得意伸手去端杯,手接触到酒杯的同时,也看到了处长面无表情的脸孔和同事们意味深长的眼神,他火烫般缩回手,暗骂自己糊涂:敢跟处长争第一?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好歹也在单位混了大半辈子,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是木已成舟蛇已成形,按规矩,这酒想不喝也不行啊!怎么下这个台阶圆这个场呢?老马急出一身汗,情急之下一拍脑袋叫道:“看我!想喝酒想过头了,这蛇还没画完呢!”说完重新拿起笔来,开始给蛇画四只脚。

处长的蛇画好了,他端过酒杯微微一笑道:“蛇嘛!本来就是没有脚的,谁见过长脚的蛇啊?看来老马是有点喝多了,这酒,我可就当仁不让了。”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老马长出一口气,危险总算解除了。暗自在心里庆幸:幸亏处长的蛇很快画成了,要不然自己这条蛇非变成蜈蚣不可。

刻舟求剑

这是一支赴外地考察团,已经顺利地结束了任务,此刻正在返程的船上。带队者是一位局长。

局长今天似乎兴致不错,很随和地和大家闲聊着。他从随身行李中取出一把短剑,告诉大家,自己一向有收集此类物品的癖好,这次借考察之便在街上搜寻时,在一家工艺品店看到了这把短剑,爱不释手,便出高价买下了。

局长把剑递过去让大家欣赏。众人小心翼翼地传看着,果然是把好剑,黄金为鞘,白玉为柄,一看就价值不菲。船上一片赞叹之声。最后一个看完剑的人躬身把剑还给局长时,局长一下没接牢,剑一下从船上掉人江中。众人齐声惊呼之际,那柄剑如游鱼入水,早已不见了踪迹。

局长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他瞥了一下短剑入水的位置,用钥匙链上的一把小刀在船帮上刻了一个记号,然后对一群摸不着头脑的下属解释道:“剑是从这里掉进水里的,船靠岸后,找打捞队把剑捞起来就是了。”

船靠岸后,局长并未急着找人捞剑,他对大家说:“公事要紧,先回单位,捞剑是我的私事,随后再说。”说完钻进了来接他的小车。

次日,便有考察团成员登门拜访,奉上一把黄金为鞘白玉为柄的短剑,说考虑到局长您工作太忙,捞剑的事自己已经代劳,打捞队靠着船帮上那个记号,在江中很容易地捞起了这把短剑。局长欣然把剑收起来:自己的失物嘛!有什么客气的?

此后的一个星期里,这样的场面局长又应付了很多次,那柄从江里捞出来的剑,已经收到了第十一把。

篇7:“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我们仍以对立的方式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因此,人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很不健全,缺乏预警应急机制,许多地方面对突如其来灾害侵袭,往往不堪一击。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和严峻的课题。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减灾事倍功半

单纯从灾害发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灾害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来减灾。这是减灾活动的重大缺陷,阻碍了减灾事业的发展。

几十年来,中国一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防灾抗灾,另一方面由于对导致灾害问题严重化的经济原因的忽略,伴随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在许多地区过度开发或掠夺式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因此不但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泥石流、大风、沙尘暴等环境灾害,而且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灾害。

据有关研究成果,中国水土流失历史悠久,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急剧发展时期,其中近几十年是发展最快的时期。由于长期超强度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使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不断萎缩,许多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全国有60多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的29个县市,因地下水位下降,发生海水入侵,累计面积达1400多万平方公里。

在自然状态下,资源的再生过程和环境的良化过程非常缓慢,所以各种环境灾害的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往往超过多数突发性灾害。过度的资源开发和其他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增加了减灾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减灾效果,使减灾措施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停滞不前。

减灾管理重“救”轻“防”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近20年来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但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还十分有限,特别是人均水平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基于上述情况,我国的减灾工作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远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减灾系统不完善,综合减灾能力薄弱。单纯从自然灾害出发而未将人为事故纳入其中,对环境灾害问题关注的力度明显不够。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灾害较人为灾害更易直接引起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大,从而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二是自然灾害多是暴发式的,迅速发生,迅猛产生后果,具有暴发性“震动效应”,而人为灾害的影响往往是隐蔽性的,长期性的,一时一地很难看出来,三是自然灾害在我国自古就有,历史上形成了较丰富的防灾抗灾经验,而人为灾害的“历史”较短,在工农业生产不够发达的地区也不很突出。但是,事实上,由于人为灾害的后果具有较强的累积性,因此对它的轻视必然会造成重大灾难的发生。因此,过去以救灾和工程预防为主题的传统减灾模式远不能适应现代减灾的需要。

缺乏减灾的整体观念,重“救”轻“防”。虽然面对灾害的威胁,我国制定“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总方针,但这一方针没有一定的组织和措施作保证,不能落到实处。在组织上,对于所有的灾害都缺少一个统管的部门,比如说旱灾抗旱是由水利部管,但发生蝗灾了就要到农业部,水灾也是一样,防汛是水利部,但洪涝引发了泥石流就是国土资源部的事情了。而这些分散的各部门的减灾工作落实到下面又是集中的——都是由地、县政府承担,所以当来自各方面的政令有些不一致的时候,基层政府往往无所适从。灾害发生前,很少有哪个部门真正关心灾害的防治,灾害发生后,多家机构出面,进行的工作停留在救人、抗荒的水平上,手段则是我国历代相传的粮食救济、补助、贷款等。等到灾害事件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和社会影响大体消除,灾害防治工作也告完成。这样,治标不治本,灾害不断发生,不断增多、增强。

传统救灾管理还有一个弊病是单纯强调减灾的政府行为,忽视减灾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特点。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一项纯粹的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包揽防灾、救灾、重建等一切工作。这种体制虽然高度体现政府对人民的充分关心和负责精神,并且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减灾工程,但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弊病。最突出的是造就了地方、企业和民众的依赖思想,难以发挥各方面的减灾积极性,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化行动。这种机制除了导致社会减灾意识薄弱外,还造成减灾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使日益沉重的减灾工作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此外,单纯的政府行为往往忽视了减灾的经济效益和产业性质,抑制了中国减灾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谋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技续发展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因此,人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人们应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使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消费特征与生活习惯等不断理智化、科学化,将人类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减轻到最低限度,将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纳入到生态环境系统中重新加以审视与调整。树立消费新观念,提倡适度消费,动员社会力量消除与环境保护明显相违背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负面效应。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投入、环境大破坏、灾害事故频发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

的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翻了四番。如此快速的增长,决不仅仅是自然的力量,非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自然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近日发生在印度洋沿岸的地震、海啸灾害已造成了超过20万人的死亡。据世界环境保护联盟(IUCN)研究,人类活动诸如在沿海地带建造度假胜地,破坏自然保护设施,使得本来可以防御海啸的许多海洋树木和植物、珊瑚礁石逐步退化或消失。因此,不恰当的人类活动是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

再次,建立、健全各种减灾法规,加强全民防灾教育,做到依法减灾。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惩戒违反减灾、防灾等法规的行为,以避免、控制或减少不合理、不适度的经济行为,加强自然资源的依法管理和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群众大都缺乏灾害避险知识,一旦出现重大意外灾害,往往伤亡惨重。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高度重视全民防灾减灾指导,在各级学校、村镇、社区,将防灾减灾知识列入教育内容,提高广大群众在发生灾害时的自救和施救能力。

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灾害问题,努力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灾害只有在致灾力源的作用超过作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抗御能力时,才会发生。减灾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灾害源,保护易损性的承灾体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过程。由于灾害的频繁和巨大的破坏力,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的应付和驾驭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源及其致灾介质,而通过对承灾体的保护,减少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而,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减灾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减轻灾害问题做更多的工作,即在经济发展的投入当中应当计入用于减灾的支出,从而使减轻灾害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首先,增加防灾投入,提高有形抗灾能力。要保护和修缮现有防灾工程,尽量做到工程配套,充分发挥各种防灾兴利工程的防灾效益,根据国家的需要与可能,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必要的骨干防灾工程,增加有形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对严重灾泛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生活生产工程实施加固,凡新建工程都要按防灾的要求修建。

其次,提高对重大灾害的测报能力。逐步建立完整的灾害测报体系和灾害情报信息中心,探索重大环境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对重大灾异测报的科技水平和综合防御能力以及对灾害快速应急响应和抗灾能力。既要研制应用新一代的灾害监测技术设备,又要注意群众的经验,提倡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防灾治理体系,群测群防。

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产业化

应建立—个有效的、综合的减灾管理机构,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抗灾救灾工作,气象、水利、农业、国土资源部等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促进减灾工作有效开展。将减灾工作渗透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均应将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系统计划,并纳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总体计划,大力推行与完善减灾系统工程,发展减灾产业,使各个环节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灾害经济区划工作,应尽快进行灾害普查,分析区域灾种、差异对工农业生产布置及各生产部门的区域合理配套的影响,划分我国各类灾害不同等级的灾害经济区,据此制定各级防灾规划新建重点工程要远离严重灾泛区,对严重灾害威胁地段的居民及其贵重财物应有计划地组织搬迁或临灾前的安全撤离。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研究灾害系统发展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变异因子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体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过程,目前我们尚无法控制其发生。及时有效的救灾能迅速切断或控制灾害链的扩展,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从而将灾害损失降到较低限度。所以,救灾既是减灾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救灾方式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政府无偿救助为主,这不仅使一些政府部门和非受灾地区把救灾看成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负担,从而影响救助者的积极性,而且也在客观上助长了一些灾民和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对待灾害的消极行为。大力开展有偿救灾,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国家财政后备为辅,自保自救及社会捐赠等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建立与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能主动监控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能及时发现并能进行超前的预报,使对灾害的防治由盲目被动转为主动减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这次印度洋海啸的最大教训,是预警机制的缺乏。在我国,自非典发生以来,突发事件预警预案开始被重视。目前,我国在灾害预报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由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由48个地震台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网、23个省级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和56个地壳运动观测网络、400多个站台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另外,水文检测、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也已经形成并投入使用,为我国及时准确地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各省市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也在不断完善,许多省份制定了抗灾救灾应急预案。

今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加强灾害基础研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都应有一套预警和应急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其次,已建立的预警应急系统,必须做到科学可靠、高效运转。要建立公共信息监测网,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要有应对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危机处理专业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灾害预警,能很快做出应对决策,确保对灾害进行有效地监测预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从而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8:“人定胜天”之“定”义

“人定胜天”为何会有多种英语句子来对译,这可能与汉语辞书对“人定胜天”的解释不一有关。笔者查阅了收有“人定胜天”的汉语辞书18种,发现对“人定胜天”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其分歧主要在对“定”的词义的理解上。

1.“定”理解为一定、能够、可以。“人定胜天”被释义为:人类一定能够(可以)战胜自然界。此种释义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为代表。其中,《现代汉语辨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定”释义为:必定。例为成语:人定胜天。

2.“定”理解为“强”。“人定胜天”被释义为:人力强大,可以战胜自然。此种释义以《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为代表。其中,《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把“定”释义为:犹“强”。例为金·刘祁《归潜志》:“人定亦能胜天。”

3.“定”理解为“主观努力,谋划”。“人定胜天”被释义为:人的意志和力量(人的主观努力)可以战胜大自然。此种释义以《现代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为代表。其中,《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把“人定”解释为“人谋,指人的智慧和主观努力”。例为清·梁启超《新罗马》:“小生每念物极必反,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

在调查的18种辞书中,有10种辞书只解释了成语“人定胜天”的整体义,而对单个的词语“定”的意义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从该成语的整体释义来看,“定”似乎理解为“一定”、“强大”、“谋划”都不为过。尽管辞书对“人定胜天”的释义不一,但所引用的文献用例大体是一致的。我们先来看以下几条用例:

宋·刘过《龙洲集·襄阳歌》:“土风沉浑士奇杰,乌乌酒后歌声发。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案:南宋爱国诗人刘过力主北伐,收复金占领的故土,崇尚武功,强调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应是刘过心中的“人定胜天”。

金·刘祁《归潜志·辩亡》:“传曰:人定亦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余常疑之。试以严冬在大厦中独立,凄淡万态不能久居。然忽有外人共笑,则殊暖燠,盖人气胜也。因是以思,谓人胜天以有此理。岂特是哉?深冬执爨或厚衣重年衾亦不寒,夏暑居高楼,以冰环坐而加之以扇亦不甚热,大抵有势力者能不为造物所欺,然所以有势力者亦造物所使也。”案:人通过做一些事来对付寒暖,这是刘祁对“人定胜天”的理解。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喻世明言》:“然虽如此,又有一说,道是面相不如心相。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又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案:贵相与恶相的互转,足见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老尼道:居士请了,数虽前定,人定却也胜天,这看居士本领罢。”第二十四回:“蕴空说得好,人定胜天,要看本领,我的本领不能胜天,自然深入其中,昏昏不自觉了。”案:数是前定的,人的本领是可以改变它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箫七》:“登门扰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吕注]天以直胜人,人以巧胜天。”案:从吕注来看,人定胜天是人巧胜天。

综观以上用例,我们作以下简要分析:

1.上述用例中,“人定胜天”的理解应是:人们经过精心打算,凭自己的本领、靠自己奋斗,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变得有利。这些用例中没有一例是强调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这一观点的,因而,“定”在这个成语中理解为副词“一定”或助动词“可以”是不恰当的;况且,如果理解为“一定”,从语义上看,上例中的“人定亦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则自相矛盾;再者,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如果“定”是副词或助动词,上例中的“人定兮胜天”、“人定亦能胜天”、“人定却也胜天”都是不合法的。

2.为了证实“人定胜天”中的“定”是否为“强”,笔者查阅了40多种辞书和字书,除《汉语大字典》外,其他辞书“定”字的义项中,无一明确标注为“强”的。为什么许多辞书认为“人定胜天”中的“定”有“强”义呢?以《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为代表的辞书认为,“人定胜天”来源于“人强胜天”,这也许就是“定”的“强”义来源。那么,我们来看“人强胜天”在文献中的以下用例:

晋·孔晁(注)《逸周书·文传解》:“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注]生多到重,生少到空。兵强胜人,人强胜天,能制其有者,则能制人之有。不能制其有者,则人制之。”案:从孔注看,此处“人强”是人多之义。

《亢仓子·政道篇》:“亢仓子曰:水旱由天,理乱由人,若人事和,理虽有水旱无能为害,尧汤是也。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若人事坏乱,纵无水旱,日益崩离,且桀纣之灭,其惟水旱。”案:此处的“人强”应理解为人和。

唐·白居易《辨水旱之灾,明存旧之术》:“夫如是,则虽阴阳之数不可迁,而水旱之灾不能害。故曰:人强胜天,盖是谓矣。”案:从全文来看,此处“人强”应理解为人努力所做的事。

这些用例中“人强胜天”的“强”无一为“强大”之意,因此,“人定胜天”中的“定”理解为“强”理由也不充足。

3.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似乎第三种解释较符合以上用例,即“人定胜天”中的“定”应该理解为“谋”。但我们来看以下用例:

金·刘祁《归潜志·辩亡》:“人定亦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案:人定和天定对举,意义应该一致。

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申包胥之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戮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正义(唐·张守节):“申包胥言闻人众者虽一时凶暴胜天,及天降其凶,亦破于强暴之人。”

如果“人定胜天”中的“定”应该理解为“谋、主观努力”,那么“天定胜人”中的“定”是否也应该作同样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值得商榷。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定”的词义的引申过程。《说文解字》:“定,安也。”《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也。”此处即用其本义。“定”用作使动为“使……安定、安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要“使……安定、安宁”则需要作出“决定、安排”。《礼记·王制》:“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要作出决定,则需要进行“谋划”。“人定胜天”应该作此义解。因此,我们认为,“天定胜人”中的“定”应理解为“决定、安排”;“人定胜天”中“定”应理解为“谋划”。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人定胜天”最初的使用义应是——人的意志和力量(人的主观努力)可以战胜自然,其中的“定”应解释为——主观努力,谋划。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移,“望洋兴叹”、“空穴来风”就是例证。“人定胜天”在现代汉语中,人们照字面意思理解为:人类一定能够战胜大自然,这已经约定俗成,我们通过检索北大语料库中“人定胜天”的现代汉语用例(取前500例),也证实了这一用法。对于汉语辞书来说,在列出成语的今义的同时,把古义也列出来,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定胜天成语新解】相关文章:

人定胜天英语作文04-17

胜天中学创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查总结04-19

上一篇:外婆小时候的那些事作文下一篇:《暨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试行办法》(暨研〔2012〕42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