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广播美文

2024-04-22

听广播美文(精选9篇)

篇1:听广播美文

听广播美文

鸡年初一8时38分,我被突如其来的高分贝音乐声音吵醒,心里顿生不快。当我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细听时,原来是久违的广播喇叭声,心情瞬间多云转晴。

说实话,这次在乐园老家能听到广播,颇感亲切。仔细回想,在老家30多年没听见这声音了。说到这,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时,虽然我还没有出生,但听父亲讲过多次。他说,大概是1964年,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广播喇叭。只是那种喇叭很小,是一个四方形的盒子,跟换气扇的外形差不多,里面装个小喇叭,外面套个盒子,虽然没有现代的直观高级,但是价廉、小巧、实用。记事后,我见到的也是这种小型喇叭。过去农村穷,没有电视和收音机,更不用说手机了,因此,老百姓每天听广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那时,我清楚地记得,广播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有新闻直播、政策宣传,而且还有公社、大队、生产的大事、要事宣传和各类通知,同时,还有好人好事宣传报道,等等。由于内容活、形式新、每天有,颇受父老乡亲青睐。七十年代末,有一个王氏村民听广播,因声音小,便站在椅子上凑近耳朵听,由于听得入神,不小心摔了下来,险些丢命。听广播,于我而言,是儿时深刻记忆,也非常喜欢。你想,在那个年代,文化生活稀少,要是没有广播声音,就更是死气沉沉,居住大山深处的百姓,仿佛与世隔绝。据我所知,当年,许多乡亲们都很迷恋听广播,因为它是连接外界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传授致富迷津的好老师,更是鼓励有志之士走出大山的一盏指路明灯。同时,还是帮助公社、大队、生产队(村)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有了它,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又可以省许多事,可谓一举几得,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大概在八十年代初,不知何故,老百姓喜爱的广播居然停用了,直到下半年才恢复。我以为,对听到新鲜的广播声,只有我感觉特别亲切,没成想我的一位表嫂也说:“听广播,感到很亲切。”一起过年的亲人们听后都笑着点头。可见,喜欢听广播的大有人在。

这次,我有幸听到广播,感触颇深。此次广播的主要内容是乐园村支书朱建波代表村两委班子向全村人民发出热情洋溢的新年致辞和拜年祝福。尤其令我高兴的是,拜年范围广,不仅针对本村全体党员、村民、离退休老干部,而且还包括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等,都是拜年对象。显然,我属“在外干部职工”范畴。可想而知,村支书动了一番脑筋。我为家乡有这样的村干部而感到高兴,这是老百姓的福气。这个致辞,播了两遍,我都仔细聆听。两遍最后的内容不一样,第二遍增加了“严禁”要求,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在农村,打牌的不正之风还时有发生。致辞中讲到,村综治工作全镇领先,全年无治安案件;计生工作连续五年全镇第一,等等。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村两委班子正确领导、合力共为的结果,更是全村人民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鸡年再接再厉,捷报频传。展望,该村已瞄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稳定等三项重点工作,我以为抓住了核心和关键,希望该村言出必行,善作善成,实现既定目标。致辞结尾时信心满满地讲到:“20,我们要建设更加美好的幸福乐园。”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充满年味,充满自信,充满温度,充满力量,充满希望。它就像一股股清泉流进乡亲们的心田。

20一个深夜,我被“咚、咚”的声音惊醒,害怕得不敢睡觉,最后开灯睡到天亮。起床后,我迫不及待地跟大嫂说:“昨晚我睡觉听见响声,吓得睡不着觉。”她咯咯大笑说:“是喇叭里发出的异样声音。”谜底揭开,以后无论喇叭响多少次,我都能安然入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见过两个大的高音喇叭挂在楼房外面,距离我每次睡觉的三楼不过5米,但从未听见播放,也没太在意。

听大嫂说,广播就是每年大年初一播,平时有事发个通知什么的,大多数时间都没用。我觉得使用率低很可惜,过去的好传统应该延续。听侄儿讲,现在广播喇叭没有普及到户,只是一个组才安装三到四个。我纳闷又问:“我们家咋有?”他说:“因为我们家地处中心,设一个点。”他还说:“为了管好、用好,还给了费用”。为了解清楚,我特意问过村干部钱启超。他说,村里共设置了19个终端,安装了38个喇叭。我终于有些明白,广播没有经常播,可能与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有关,或许因为电视和手机普及了。后来,我跟女同学郭承瑛聊起听广播的事,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乐园乡(后撤销)担任宣传委员时,率先在全县开通覆盖全乡的调频广播,付出了许多……。”是啊!正是这些干部的辛勤付出,乡亲们才能听到亲切悦耳的广播声。

众所周知,农村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能够传播信息、舆论监督、提供娱乐等,对农村建设和发展以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希望当地政府投资将喇叭安装到每家每户,做到全覆盖。然后,村里不断丰富广播内容,绝不能仅限于新春致辞、拜年和各类通知的下达等,还应拓展到播报新闻、天气预报、宣传科技致富的各类知识以及播放音乐、相声和小品等,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村民的好人好事。更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到每天使用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广播的用途发挥到极致,使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帮手。

广播声已渐行渐远,但每次回想,仿佛又回荡耳边。我衷心希望家乡的广播声能天天响起,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美好!

篇2:听广播美文

人就站在窗前,默默怀想兰若寺那个白衣轻逸的聂姓女子,手指触到轻而薄的凉月,恍然,以为是那聂姓女子遗落在亭前的白纱。

指间纱,沁着素清的香,收拢了,挂在窗前,让风扬起它的一角,飞逸出一缕轻的白,素的白,怡雅曼妙。

想着,几时闲了,去小径风里,拾几朵落花缀在窗前轻飘的纱上面吧,素的纱,配馨的花,她会喜欢吗,那个厌倦了游离的幽魂?

聂小倩,多纤细的名字!也只有她,能把那一身淡净的白,穿出蛊惑人心的灵气来。

古琴弦断,他来,她展颜,一扬手,白纱逐风而去。她故作惊诧,哎呀,我的纱呢?那书生,纵身跳入水中,欲捞一段惊鸿的白。她笑,垂着光洁的腿,脚踝上戴一串银铃,纤细,妩媚,一顾倾人城。

其实,那落水的轻纱,早已幻化成一缕烟月,哪里还寻得到呢?

琵琶语

喜悦就是,久雨初晴,坐在家门前,吹着日光熏暖了的风,听一曲《琵琶语》,弦弦掩抑声声思,琵琶心事有谁知?

谁知呢,是唱着江南小调的婉约女子?还是隔岸听曲的温雅书生?还是,在流水光阴里执笔抒情的秦淮桑?

琵琶幽语,婉转岁月如诗。

你听,是风,从屋后竹坡上扫下来的风,惊了一池梦入浅清的睡莲。也是花,香染衣襟拂了一身还满的花,安稳地依着一片萋萋芳草地。是雪,被用心裁成六出的晶莹雪,化在屋檐琉璃青的瓦上,汇一股涓涓细流。也是月,翩翩地落入古井的月,漾起数圈涟漪,带一点幽素的意味。

琵琶心语,婉转流年成歌。

你听,是澹,是清晨荷叶上养露珠的澹,散着一丝丝清新的荷香。也是淡,是微雨空蒙里看浮生的淡,无诗无酒,一盏清欢闲度浮世光阴。是悠,是琴弦里流逸出来的悠,缠绵着女声清婉流丽的唱。也是远,是《凤穿牡丹》里郁无暇拈针低眉绣的远,一朵素馨,一朵淡雅,一朵清柔,一朵无瑕。

故乡的原风景

初次听陶笛音乐,便是这一首,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淡净纯粹的忧伤,在耳畔流转成欢,闭上眼睛,靠着有阳光照到的一面墙,一遍一遍地听,像听见了故乡遥远的呼唤。

心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是悲是喜的情愫,想那捧着陶笛的人,他是坐在铺满了空明月光的屋顶上,目光清彻,把一串一串思念吹得绵长。

他在异乡,月夜,温柔地想念,那遥远的故乡,近在心里,那熟悉的风景,嵌在清渺悠扬的陶笛声里。

田野。麦子。稻香。虫唱。禾雀。香芋。豌豆花。稻草人。

河流。田螺。水草。螃蟹。鱼虾。鹅卵石。捣衣声。浣纱女。

村庄。鸡鸣。犬吠。屋檐。瓦扉。烟火。邻里。牧童。老黄牛。

夕阳下,有人家,炊烟袅袅,飘出了家常饭菜的香。

简桢说,“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不禁想起红楼里名唤湘云的女子,“醉中若有眠,枕的是花”,女儿家的心思,总是细腻,用帕子包了一包芍药花,醉卧山石,甜酣睡去,野趣无穷。

却不知晓,此刻,《书》中若有眠,枕的是什么呢?

是意,是秋雨,黄花,是晓烟,红叶。人在行云里,石板桥上没有留下他走过的痕迹,他的指尖却已记住了桥畔红药露水娇媚的凉。

是清,是流水,月色,是苔痕,雨声。哪户人家的二小姐,临窗,披散着一头如缎的长发,舀一瓢月华洗去脸上胭脂色?

是禅,是梵音,佛经,是茶味,檀香。布衣衲履的山僧,晨起去挑一担水,煮粥,烧菜,透过缕缕晨烟参禅,翻阅尘世光阴,修一颗清净琉璃心。

是静,是竹简,砚台,是墨痕,诗心。那书生,行书秀逸,墨书一段暖香流年,你来读时,便可闻到一缕缕竹与墨融汇后散发出来的清雅香气。

听《书》,看花,赏月,读茶,饮墨,我信,书中若有眠,枕的便是意,清,禅,静。

农家风月

问:谁的文字有农家风月的意味?

答曰:沈善书。

他说,时光应当这样老去。瓦檐上生出了青苔,窗边角落里结上了蜘蛛网,你缝补的衣裳我舍不得扔。

他说,你看,小镇的宁静光阴温养着岁月里的美好。淳朴的田园百姓,不问天长地久的承诺,只守朝夕相处的宁静。

他说,定是前生,我误翻了红尘这册书,打翻了世俗这盒墨,所以现世,我才执笔还原,一边写霞暮流光的书卷光阴,一边又得为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操劳奔波。

我有没有误翻红尘这册书?我不清楚。

我只知道,我误翻了沈善书墨写的时光印痕,于是,沉湎,低徊,向往那样清朴简真的生活。

是有一个农家院落,充溢着淳朴温馨的乡村风情。竹棚上晾晒着成串成串的红辣椒与甜玉米,石阶上铺着浓郁浓郁的苔痕与履迹,菜园里种有一畦两畦蔬菜,篱笆外架着开黄白两色花的鸳鸯藤。

篇3:听卫星广播

租车公司早就体贴地设置好了广播。广播一打开,就是XM电台。这家电台实在是声名显赫:它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最大的卫星数字音频广播节目服务商。这里的关键词是“卫星”,查阅相关资料,XM电台目前使用3颗位于美国上空的地球同步数字音频广播卫星,通过地面的卫星数字广播上行站及布设在全国高层建筑密集区的上千个地面中继器,向全美提供卫星广播节目。用于接收卫星广播的接收机从外观上看与市售的手持式收音机相似,可以轻而易举地替换汽车上现有的卡式磁带单放机或CD播放机等设备。它贴装在车窗上的卫星接收天线只有大衣纽扣般大小。即使你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狂奔,也不用担心因距离转播台远近不同会导致信号忽强忽弱。因此,在黄石公园陡峭、漫长的盘山公路上,收听效果毫无飘移;我试着把音量调至最大,亦无炸耳朵的感觉。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听过的最HD的播出效果。

我试着手动挑选电台。调频波段中几乎每8个刻度就有一家,非常密集。XM公司目前向用户提供170多个数字频道 (其中包括69个无广告的音乐频道) 的节目。从经典到热门,从爵士到街舞,从乡村到蓝调,音乐类型非常丰富;有67个有关体育、谈话、戏剧、儿童和娱乐节目的频道;有23个频道为听众提供交通实况和天气报告。如此无缝隙的广播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而我则担心会出现“选择综合症”。

就音乐节目而言,频率已全部类型化。常常三首甚至四首歌曲连续播放,主持人的解说篇幅非常小。偶有解说,大体是说朋友婚礼的趣事、吉普赛人的古老传说之类,三言两语,非常简短,基本不会出现对音乐的诠释。hot歌曲的重复率高。今年格莱美奖的大赢家阿黛尔,仍是音乐频率最爱。经典摇滚台的音乐总监似乎比较偏爱老鹰乐队,在崎岖公路迎着雪山行驶的两个小时内,我听到了两遍《加州旅店》,甚合我心。

有一点不得不提,车载收音机的显示屏上能同步显示正在播出的歌曲名和演唱者,温度和天气状况也会以文字形式在显示屏上显示。这多么具有开创性啊!试想,一个无聊的驾车人,突然被收音机里的一首歌撩拨了一下心弦,想知道这歌是谁唱的,眼睛一瞄显示屏就有了,多方便;像我这样英文听力烂的人,听到收音机里的DJ噼里啪啦报了一通天气,还加了点调侃,基本上就昏过去了,哎,看到显示屏上有天气报告的同步显示,立马信心回来了:我至少听懂了今天的最高温度!——可是,这种同步显示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我求助万能的微博。有人说是通过GPS,有人说要下载某个软件。回国后我搜索互联网,也没有找到能解释清楚的资料。在此请教大方之家。

篇4:听广播学口琴

童年时代家里很穷。小伙伴们拧个柳条的绿皮当哨子吹,而我非要把它挖上几个眼儿当笛子吹,还有就是用铁皮罐头盒自制二胡。自制的乐器虽不成调,倒也练了指法。1958年夏天考完中学等待录取,我和小伙伴们壮着胆子替人看守死尸,两天两夜挣了10块钱。我央求他们每人从自己分得的钱中再给我2毛钱,凑成3块1毛钱买了一把口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挣钱,买了第一件真正的乐器。那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收听中央台的《每周一歌》,边学唱边吹奏,中学三年从未间断。念师范的时候教室里有架风琴,我弹奏的和弦及分解和弦深受音乐老师赏识,1600多名学生中仅有两个学弹钢琴的名额被我占了一个。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队、乐器队,弹得一手好琴。只是变声带那个阶段正好闹病,加上主攻文科,所以一个“天才音乐家”就不幸夭折了。

“文革”初期我在当老师,学校停课闹革命,一片乱哄哄。在几个战斗队“造反”和“保皇”纠缠不休的时候,我一人钻在屋里谱写毛主席语录歌,有的还在《群众之声》等刊物上发表了。直到各派组织搞大联合争席位互不相让时,才想到在一边观战的产业工人家庭出身的我,于是我成了学校“文革主任”最合适的人选。我组织老师和部分中学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唱革命歌曲,排练“样板戏”。也许是人们厌倦了批斗会,没人说我转移了革命大方向。最开心的是,我把《沙家浜》改编成歌剧,搞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演出近百场,直到“复课闹革命”。后来我调到县委报道组,又进了报社,没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过,分管十几年文艺副刊工作,自身这点修养还是用的上的。即便现在看电视剧,主题歌记不住词也能记下谱来。

退休赋休在家,弹琴吟唱是一大乐趣。春节前作了一首《家之歌》,三代同堂,同唱同乐,也感染了鄰居和拜年串门的亲朋好友,人手一张歌片,传唱开来,都说不错。

篇5:竹林听雨 ( 经典美文)

竹林听雨清晨,独自撑一把绸伞,漫步竹林间。静守时光,携影相随。倾听,远古飘来一曲天籁。雨打竹林的清音,悄悄叩响心钟。轻嗅,叶露馨香,淡淡流转。心境,闪过一阵悸动,背负起无声,远离世俗,远离尘硝。

幽寂处,修竹凝妆,静默伫立,高傲的仰望苍茫云山,婆娑的枝叶,挺拔清季,独具风韵。甘愿隐匿于幽谷,不染一丝尘埃。

竹林深处,寻一间竹亭,脚步轻盈,恐惊扰到林鸟奏鸣。坐在竹椅上,悠晃着看时光前行,摇落下相思,淡看倒退的往事渐行渐远。煮一壶茶,慢斟细酌,清幽的竹茶浸透肺腑,填补心灵的不足。化解一缕无谓的忧愁。

山峦间,烟雾云絮,细雨如绸,汇成连绵的雨线。在林间缱绻飞舞,伴着竹叶,轻滑过竹节,袅绕一抹淡淡温柔,与云彩和林鸟一一作别,转身,连同纷扰的红尘琐事一齐融入雨滴,悠然飘落。最终停泊于清寂的繁华落尽,随渐逝的容颜,归于尘土。自然洒脱,再无眷恋。

涓涓清泉,绕过拼凑的繁华,冲刷叠石寂静的心魂,匆匆掠走岁月的印迹。那悠扬恬淡的曲,正凝聚竹林的点点心语。

云隙间,雨丝迈开轻盈的脚步,漫洒在蜿蜒的竹林小道。微风轻拂,泥土的芳香萦绕鼻端。微闭双眸,沉醉在这雨幕潇潇的竹林里。思绪不肯守候,悄悄载我入梦境。梦里,一位素衣女子,轻舞罗裙,温柔的雨滴,抚过伊人的脸庞,细看,朱粉淡匀,清雅秀丽。纤指轻拨,一曲琴韵便随清泉在巍巍青山间回响。漫过心头,在竹林上空,空灵的旋转飞舞。

雨后静观,露珠慢舞。一滴晶莹,透视着尘世间诸多的空灵万象。变换一个角度,就呈现出一处迥异的风景。多变的世界,唯有心不随境转,念不随物转。方可寻一片净土。

篇6:《听广播》

1、会听儿童广播《在宇宙飞船》,听仔细,记要点,复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听广播,东的注意力要集中,听清题目和内容。

2、难点:复述广播内容,广播内容中涉及的专有名词较多,给学生的听、记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2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大家平时爱听广播吗?你都请过哪些节目(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则广播,看看谁能听懂、说清广播内容。

2、放录音:第一个大苹果(看教学书)

3、你能把广播的内容说个大家听听吗?(指名一中下生,一优等生分别说一说。)简单评议。

4、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的清、说得全,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今天老师要交听广播的方法。(揭题:听广播)只要掌握这一方法,你也能把广播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

二、默读课文,学习方法。

1、默读,思考: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听广播的.方法?(用“--”)

2、交流.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把“一个苹果”的故事说清、说全,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围绕听广播的方法指名说)

三、长视听记,理清要点。

1、下面我们就用这一方法,边看图边听一段广播录音,思考下面问题:

(1)广播的题目是什么?

(2)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一件什么事?

2、讨论汇报:

题目:《在宇宙飞船里》(板书)

时: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板书)

地:宇宙飞船里(板书)

谁:宇航员(板书)

事:睡觉、洗练刷牙、吃饭、即怎么生活(板书)

3、你能根据板书用一句话讲讲广播的主要内容吗?(出示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事。

指名说,自由说

四、再次听记,记住细节。

1、那么宇航员在飞船里究竟是怎么睡觉、洗脸刷牙的,吃的是什么样的饭菜呢?带着这一问题再听一边录音。

2、宇航员的生活方式可真特别,你能从睡觉、洗脸刷牙、吃饭菜中选你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吗?(自由准备、指名说)

师随机板书:

睡觉:特别大的睡袋绑在舱架上。

洗脸刷牙:浸水的纸巾,特别的咀嚼剂。

吃饭菜:提炼成膏--奶糖

评议:语句通顺,能把主要内容说清。

五、三听录音,完整复述。

刚才大家听得很仔细,说得很清楚,下面老师请你们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说听。

1、四人小组练说。

2、指名说、自由说

六、导行

篇7:听广播300字作文

我家听广播,真有些奇妙——

妈妈明明是个音乐迷,

却把一个音乐节目关掉,

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

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只有奶奶听得入了迷,

我和妈妈都在呆呆听着。

奶奶啥时候换了电台?

歌手们正在高声大唱。

“好听,好听,夺冠军!”

我和妈妈乐得直喊。

奶奶不听广播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摇头微笑,

看着爸爸一脸的疲劳,

我们都提议不再听音乐,

让爸爸听听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听广播,

我家听广播,可真有些奇妙!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

到底是啥?不说你也知道。

篇8:听广播美文

广播是声音表现艺术的载体, 作为传媒, 从即时传播角度讲, 该是最特殊的一种, 稍纵即逝, 无可把玩。没有回视, 不能推敲, 创造的感觉也是一种犹如敲击的短暂。我们的常用词汇——岁月留声, 没有人能制造出表示时间的承载体, 岁月如何留声?生活从何记录?是用那些人物和文化事件做了我们记忆生活的注脚。

广播文艺专题的生产, 从选题、搜集资料音响素材、成稿、制作、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来说, 每一次都是对当

选题的纵深剖析和历史叙述。以年为创作周期, 按年检视, 对于我们的生活具备高度的纪年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 每一年从林林总总的文艺事件中拣选合适主题, 没有文化根基的创作和表述, 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淡于无声无息。

我所指现时期文艺专题, 是相对于日播节目的频次、制作精度而言, 不假以时日不可为的大容量精品节目。本文正是以文艺专题创作实践为例, 具体阐释广播文艺专题创作的文化情怀和纪年意义。一个好的文艺专题犹如编辑写给创作者的情书, 通过倾听之后的二度创作完成了自己对对方的解读, 倾诉了情动于衷的热爱。所以, 这是个汇集复杂情感与完成后的成就感、回视时的欣慰感的完整历程。

2 广播文艺专题的文化情怀

2.1 创作维度的文化情怀

积极打开创作维度, 是文艺专题常做常新的要旨。编辑思想几乎是一个专题成败与否的关键, 它决定着专题的选题、立意、组织以及纪年意义的深远程度, 不啻为一件作品的灵魂。善于从流年中审视文化风景并发现一朵花开的美, 以独到思想挖掘纵深, 以独特笔触进行描摹, 以珍贵音响资料作以串联展示, 正是一个编辑不同于他者的关键所在, 正是一个专题不同于另些专题的知性听觉。

“2005年, 郭德纲和德云社火了, 人们重新回到剧场看相声表演。2006年末, 一代相声大师马季先生走了, 相声进入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而我, 竟然在东北师大的校园里, 看了平生第一个相声专场……”这是2007年的曲艺专题《那一年, 我们在长春“说”相声》的开场, 专题突破以往传统曲艺专题的立意和制作模式, 从感性的个人视角以小见大, 表现三位永远不可能以相声为职业, 但却真诚爱着相声、爱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大学生是如何启示感动作者、昭示相声艺术存在生命力的。当相声进入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并不是高呼保护传统的口号, 而是先学会尊重它的存在并学会珍惜。这也正是这个专题以平民视角切入传统文化承继的精神关照。

2009年的文学专题节目《<暗算>:黑暗中的光亮》锁定2008年中国文学界的热点事件——麦家小说《暗算》获得第七届中国茅盾文学奖, 将麦家、小说《暗算》、电视剧《暗算》连为一体, 在节目中对这一重要的文艺现象进行了深度审视。应该说, 从美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中所提出的“文学四要素”, 即作家、作品、世界和读者的关系来说, 节目完整而全面、深刻而独特, 麦家的个人生活、内心隐秘, 文学创作的传播转向, 读者对作品的解读, 都交融在节目之中。某种意义上说, 作家与编剧身份兼具的麦家以写作的方式, 首先呈现了纸媒介文本, 继而呈现了电视媒介文本, 这是一种写作的延展。而作者敏锐地察觉到文学创作的新动态, 以独特的艺术创新力和审美鉴赏力, 为听众呈现了富有听觉张力、思想哲理的作品, 超越广播文学专题节目的文学作品鉴赏阶段, 迈进广播文学节目进行文学评论与批评的新领域。这件作品获得2011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同时获得2011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的另一部作品《海东青的歌唱——萨满音乐寻根之旅》更是文化情怀依托的典范。口传满语的即将消逝、当代年轻人的自发传承以及萨满音乐的地域性根植传播, 都是专题作者的文化关注和情感索引。一个原创歌手的母语寻根之旅, 正是人类寻求故乡与心灵归宿的表达;对萨满音乐文化传播的追溯, 正是表达东北黑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 对阿尔泰语系萨满祖先文化的敬畏和巡礼。这也是专题可以明示的文化意味和价值。并行的双线结构和有机的组织, 使此专题富于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浓烈的音乐画面感。

2.2 创新的角度和制作手法

一些专题的成因是不停留在某一时间节点上的时空穿越, 是经年累月的积蓄和爆发。因为电影《狂恋大提琴》对大提琴引发更大兴趣, 并在广播节目中制作播放;听了杜普蕾的录音CD和《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马友友的巴赫无伴奏组曲和电影情缘专辑以及奥芙拉·哈诺伊的演奏, 深陷不可自拔的狂恋大提琴的阶段。但这不是专题得以组织的关键。如何突破惯常的专题模式独到地组合所有素材?海量的搜寻后, 线索出现了——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 杜普蕾的乐器, 后来流转到马友友手里至今。一把名琴的世间流转就是最好的线索, 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就是最动人的乐章, 情感的积蓄厚积薄发化成音乐专题《流浪的大提琴》。

《<暗算>:黑暗中的光亮》作为广播文学专题, 却充分调动了电视剧录音剪辑、音乐、小说鉴赏、作家采访等综合手段, 节奏流畅连贯、意蕴优美壮丽。影视文本为争取到更多受众, 既要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素加以描述和罗列, 更要对事物和事件的真实感、戏剧性等要素加以提炼与组合。对影视素材的利用, 增强了广播文艺专题的可听性。

2.3 广播文艺专题文学性、艺术性并重的双重要求

文艺专题, 既谓文艺, 好的专题文采和艺术性一定是首推因素。文学性、艺术性几乎同等重要, 互为彼此, 但好的稿子决定专题素材的组织、结构, 成稿在先, 犹如作词、作曲, 何者为先, 因人而异, 不一而足, 二者互为激发。文艺专题的文稿是介乎于散文和论文之间的文体表现载体, 只注重散文般的抒情写意, 会使专题失却文化意味和理论价值;只注重论文般的理性叙述, 无法达成晓畅通达的听觉接受, 没有勾起收听持续的吸引力。可见, 二者需相辅相成。我确定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互通, 触类旁通, 彼此给予灵感, 细节或构思上可以彼此借鉴。

作为广播主持人, 每天直播节目犹如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探索世界。艺术家创作出的世界是对我们探索的回报。当我们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专题时, 需要集中精力探究一些伟大的作品。犹如借用了天才的慧眼, 探索有价值的作品建立起的联系直接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新的视角能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

一件充满表现力和震撼力的乐器, 从它诞生之时, 就已经在累积生命的底蕴。“我, 是一把1712年的大提琴, 我的父亲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流浪的大提琴》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用第一人称的男声大提琴自述, 讲述了意大利杰出制琴师斯特拉迪瓦里1712年用心血铸就的戴维朵夫, 如何诞生、流传并承载每一位拥有它的演奏家的艺术华年和戏剧人生。双线结构以蒙太奇的交织穿插, 另一条线索用富于情感的女声理性叙述了大提琴的基础知识、乐器特色、演奏特色, 用大提琴不同风格演奏具体感性阐释。结构方式的创新、文字的精致成就了夹叙夹议行云流水般的艺术美感。此专题获得2009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3 时代的文艺精神依托

有诗人说, 音乐离人的心灵最近, 艺术也终会使人的心灵求得和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符号的认知, 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感受到深层的奥妙, 并为我们打开体验完整生命的大门。其实, 瓦尔特·本雅明早在《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中就已前瞻性地解读过审美距离在电子时代的变异, 独具文化情怀和深远纪年意义的文艺专题正是不破坏作品此时此地的唯一而又二度创作彰显“韵味”的话语符号。

服务于百姓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 不仅需要观点和想象力, 也需要连接起艺术和社会。我们记录好的作品和重大历史事件, 却不是简单的复制。文艺专题应是对作品精彩的二度阐释和多维创作。它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在那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时间空间都不再是阻碍, 只要你懂得倾听, 就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有声, 有景, 有境, 有情。

波兹曼认为, 和语言一样, 每一种媒介都为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 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文艺专题正是广播人审视现实抒发文化情怀的结晶, 流年听花开, 纪年, 也是记录我们自己。

摘要:广播文艺专题的创作堪称岁月留声的典范。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对当时年份文化事件的浏览、检阅, 对一个选题的纵深剖析和历史叙述。没有文化根基的创作和表述, 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淡于无声无息。不同于简单的复制, 融合作品生成时代背景、文化脉络、个性特征、当下意义等的深度解读, 使一个文艺专题独具文化情怀和深远的纪年意义。

关键词:岁月留声,文化情怀,纪年意义,创作实践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 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2][德]瓦尔特·本雅明著, 许绮玲、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篇9:广播可以这样听

孙路不仅听节目,还喜欢参与互动。“上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为老师点歌要提前几天给电台写信;2002年以后发条短信主持人马上就看到了,大家报路况、有什么想说的话、线索提供都可以发送到短信平台上,主持人在节目中会读出来;有了微博以后,除了文字我还把自己拍的照片发给主持人,主持人再配上欢快或抒情的歌曲转发给网友。我觉得新科技使听众与节目的互动性更强了,与主持人的关系更紧密了……”

孙路还提到收听模式的变化,“以前传统广播是你潘我听,现在受众听节目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了,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属电台,自己当台长。”孙路所说的“自己的电台”指的是北广菠萝台,这种新颖的收听方式甫一推出,便吸引了不少听友,听着自己编排的节目让他们感觉很惬意。

与新媒体的融合改变了听众的收听模式

广播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是很多人了解国内外新闻、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渠道;足不出户、不用买票就能欣赏歌曲、相声小品、戏曲;评书、小说、广播剧,每天都可以听到;不少人还通过空中课堂学外语……北京电台常务副台长王秋说,广播可以随时随地收听,但在以前,稍纵即逝的弱点也让节目无法留存,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广播的这—缺憾。

王秋说,在当今媒体大融合的大背景下,北京电台也按照全媒体格局运作,进行了各种DAB实验,推出系列新媒体机,与各种新媒体联合输出节目。如此,也改变了广播听众听节目的模式和习惯。

2001年8月,北京电台成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北京广播网,并最早提出了“汇八台之精华,扬一网之优势”(当时还是8个专业广播),意思就是将广播内容“平移”到网络,“当时的主导思想非常明确,办这个网就是弥补广播转瞬即逝的缺憾,作为广播的补充。”北京电台常务副台长王秋说,四五年之后他们发现光是传输声音太单一,随着人们的需求和视频网站的崛起,北京广播网也应该按照网络的规律丰富自己的内容,于是就增加了视频内容,其主导思想也变成了“广播为体,新媒为用”。为此,所有直播间(后来变成9个专业广播)都添置了摄像机等视频装备,有特别节目或者节目比较有特色时就音视频共做。广播节目不仅能听,还可以看了。

外语广播由于是小中波发射,信号弱、覆盖小,很多想通过广播学外语的人听不到该频率或收听效果不好。2008年外语广播率先进入网络媒体,开播了网络电台,网友在学外语、看音视频网络节目的同时,还能通过文字聊天室、语音聊天室、微博等形式参与直播节目互动。

而数字广播(DAB)的出现突破了以往“我播你听”的广播服务模式,使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主点播节目。现在,京城已有部分听众像孙路一样使用数字广播播放器“听立方”随心、随时、随地收听节目了。2010年6月,北京电台又在DAB平台上开播了视频广播——RBC综合频道,许多广播中的优秀节目都可以通过这一全新的视频频道看到。

如今广播听众的自主性更强了,去年,北京电台推出个性收听模式——菠萝台,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北京电台庞大的音频资料库中自由定制、编排节目,形成属于自己的电台。广播迷不仅是听众,还可以过一把当台长的瘾。

广播节目可以看着听,错过的节目也能听

在国外上北京广播网能听实时节目。与主持人互动

54岁的刘海平是一名老听众,她说以前听广播的唯一途径就是收音机,现在的设备就多了,像车载收音机、机顶盒都能听。身为北京电台的监听员,有些重点节目来不及听地就用电脑听回放,一句话或一段内容没听清,或者喜欢一个节目,还可以反复听;像长篇小说、纪实传奇这类文学作品,她都经常用回放功能听,因为“节目每天播一集,听回放可以连续听好几集,很过瘾”。此外,北京广播网“听吧”里也有很多文学作品类节目,能让人一次听个够。

广播还能看!孙路就是网上收看广播的常客,“最近我要装修,正好爱家广播的《装点好生活》节目介绍装修材料,嘉宾还带了一些小物件,镜头推近时我能看清,很直观。”孙路说,像他这样的年轻^装修方面的知识不太丰富,很多专业名词或术语光说都听不懂,比如踢脚线、龙口等等,看视频中节目给出的实物或画面,就容易理解了;哪些是好材料,哪些质量差,看了就更清楚了。“像这样的节目特别适合用视频直播,贴近百姓,实用性强。”

孙路还喜欢看文艺广播的《演艺群英会》,“这个栏目经常有一些重量级嘉宾做客直播间,说影视剧、聊话剧和音乐会,有时节目里还播些画面或片段。以前我总是想象嘉宾长什么样,演戏的场景什么样,现在看视频就能知道了。”孙路补克道,他还时常观看北京广播网的“播播视频”,它把视频节目截成了若干段,每段都有标题,挺吸引人,网友可以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很方便。

“音视频节目是北京广播网的特色。”北京电台常务副台长王秋介绍,可以说广播节目与网络的结合,实现了可任意选听,甚至可以边听边看的效果。

目前,北京广播网(www.xbc.cn)拥有26个频道,200多个二级页面,日点击量超过500万人次。据Alexa权威调查统计,北京广播网世界网站的平均排名在3300名左右,其间最好排名达到过1945名;北京广播网在与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CCTV等全国18家较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所进行的比较中,其排名在8至10位,在全国地方广播媒体网站中始终名列第一。通过广播网的“实时广播”,网友可以收听北京电台正在播出的节目,即使身在海外、远隔万里,也能一边收听一边与主持人互动,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地域限制。而登录广播网首页上的“广播回放”,可以收听之前三个月内错过的节目;如果特别喜欢某个节目想再听一遍,也可以点击“广播回放”找到该节目所在的频率,点击播出的日期即可收听。如果节目是音视频共做,点击首页上的“视频直播”即可看到直播的节目。此外,“听吧”及“播播视频”也能满足网友反复收听、观看并精准搜索北京电台以往节目的需求。

nlc202309021015

通过北京广播网,听众还可看到一些节目的文字,主持人、记者、编辑的博客、微博,通过这个渠道了解他们的近况、与他们互动。

广播节目能自由选择、点播收听

用“听立方”可将接收到的节目存起来反复听

45岁的江先生主要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广播,他用的是第二代“听立方”。“广播有时间性,比如我喜欢听的一些小说、音乐节目刚好在上班时间播出,就听不到了;而上下班时间播放的节目有的我不喜欢,而且还有广告。有了‘听立方’,就可以随时听到喜欢的节目。”江先生所说的“听立方”是种数字广播播放器,大小如手机,“它的好处是收听不受电台播出时间的限定,随意性强。还有,地铁里广播信号被屏蔽听不了节目,而使用‘听立方’就没有这个困扰。只要在地面上下载了推送的节目,坐地铁时也能听。”江先生列举出使用“听立方”的种种便利。“你还可以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节目放在收藏里,反复收听。”江先生喜欢听歌,他说有了“听立方”就不用买光盘了,只要把好歌储存起来随时都可以欣赏。

北京数字广播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继调频、调幅广播之后推出的新一代广播服务。与传统广播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突破了过去“我播你听”的模式,使用者可以随心、随时、随地收听节目。

“听立方”是北京数字广播接收机,用于接收北京数字广播播发的节目。它支持全新的推送式广播服务,在信号良好的情况下,每天连续开机1个小时后收到600分钟的音频以及图文节目,使用者可在收到的节目中自由选择、点播收听,还能将感兴趣的节目存储起来,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节目库,便于反复收听。据介绍,北京数字广播每天下发的节目时长达30余个小时,内容包括中外文流行歌曲、爵士香颂与古典音乐、相声、评书、有声小说、企业培训、糖蒜广播等多个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听众的需求。同时,“听立方”还能接收北京数字广播转播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实时音频广播。l建立个人电台,按自己喜好编排节目自主收听

30多岁的贾楠经常通过广播学外语,不过和许多人不一样,他听的是自己的电台,台名叫“风云学外语”。里面不仅有各种英语课程,还有相声等幽默节目,“学习中间可以放松一下。”身为一台之长,贾楠想得就是周到。他是如何当上台长的呢?

贾楠说他爱听外语广播,想跟着节目学英语,但开车时听不到这个频率。半年多前他听说北京广播网推出了菠萝台,对这个新鲜事物产生了极大兴趣,先后建了几个自己的电台,“我还喜欢听笑话,像文艺广播的《幽默集装箱》,还有相声,其他专业广播也有,以前我得在不同的频率中来回切换着听,当时听不到就得上广播网听回放,不方便。有了菠萝台,爱听的节目集中在一个台里,随时可以听,除了在电脑上,用手机也能听,我太太的iPad上也有。”

贾楠介绍,建个菠萝台并不难,那天他半个小时就建好了自己的外语台,节目都来源于北京电台的节目资料库,随意调取,后来发现了好节目还可以不断加进来。“不少人听了节目后给我留言。”贾楠说,他也听过别人的菠萝台,比如音乐类、文艺类的,“有的台长建得特别细,一定下了不少工夫。”

张岩斌也是名台长,他建了两个菠萝台,把音乐、新闻、交通、文艺广播里所有喜欢的节目都放了自己的台里。他还推荐给朋友听,大家都觉得新颖、有意思。张岩斌时不常地去别人的台“串门”,张岩斌说。通过建菠萝台能与志同道合者相互交流,这种方式挺好。

很多主持人也都拥有自己的菠萝台,比如伍洲彤、王佳一、王为等。在王佳一的菠萝台里,能听到《一路畅通》和她以前主持过的《笑口常开》、策划的公益广告等节目。“菠萝台是一种新媒体,它最大的优点是非线性播出,也就是说,你想什么时候收听都可以,还可以反复收听,像是一个存贮器,可以存留很长时间。菠萝台除了能欣赏精心制作的广播节目,还可以编辑欣赏的顺序,比如让平时白天主持节目的王佳一夜里出现。将来,还可以个性化定制节目。”

作为新型的网络电台,菠萝台(bolo.rbc.on)自去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吸引了众多目光,据北京电台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蔡明可介绍,截至5月18日,已有3032个菠萝台建立,菠萝蜜(用户)数为6229人,收听量为193486人次,访问量达320万次。

何为菠萝台,蔡明可解释说,它由谐音“播乐”而来,每个菠萝台的节目都是自由拼接组台起来的。菠萝网络电台拥有北京电台9套开路广播、15套有线调频广播的600余档直播、回放节目,节目总时长达11万小时,还有精品库存节目14万个。网友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需求,从这个庞大的音频资料库中随意抓取任何一个节目,自由组合编排,形成自己的专属电台。而且每个专属电台都具备与广播节目同步更新的功能,网友还可以通过菠萝台的互动功能对每个菠萝台进行评论或推荐,与大家分享。

目前,菠萝网络电台是全国唯一个支持多路广播节目混排、自定义各节目播放时间且节目内容时时更新的网络电台,它所搭建的全新个性化网络音视频分享平台,将广播节目的选择性收听转化为主动收听,将传统广播节目与网友个人创意相结合,从而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菠萝网络电台上线后还将推出一系列互动活动。

广播还能这么听

DAB终端、公交移动电视收看BBC综合频道

两年前,北京电台又在DAB平台上开播了RBC综合频道,这一全新视频频道的开播是对新媒体运作的又一次大胆尝试。目前该频道每天从早6点到半夜零点共播出18小时,每周播出时长126小时。内容包括10余档电台音视频共做的品牌节目,如《中国歌曲排行榜》、《演艺群英会》、《039交通服务热线》、《今夜私语时》、《爱家帮你忙》、《行走天下》、《城市零距离》、《1039都市调查组》等名牌栏目。后期编辑人员将这些节目进行重新编辑、包装,制作了符合其特点的片头、片尾、片花、节目配乐等视频元素。

除了大量的视频访谈节目,RBC综合频道还针对移动接收人群专门制作了每天2小时的“精彩连连看”节目,每段不超过5分钟,涵盖了时政、生活、明星轶闻等多方面内容。除此之外,2011年RBC综合频道还推出了图书、音乐、演艺资讯、游戏等多档紧贴时下演艺娱乐资讯的独立板块。截止目前,RBC综合频道累计播出节目共计42880小时,形成了干余小时的视频节目资源库。收看RBC综合频道,可以登录北京广播网,还可使用DAB数字广播终端产品。

nlc202309021015

此外,北京电台还将传统广播的视频节目进行精包装和再加工,制作了一档《北播秀场》节目,每天上午和下午准时在北京公交移动电视上播出。

用手机听节目在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中,推出面向移动终端用户的应用是传统媒体的大势所趋。2011年1月以来,北京广播电台在线直播客户端和菠萝台客户端分别在苹果商店和安卓商店上线,并有超过2(1万次的下载。该客户端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收听电台节目而不受地域和广播信号限制,直播客户端实现了9套开路广播、7套有线调频广播直播节目的在线收听、电台切换、节目单查看、直播点播定制等功能。菠萝台手机客户端可以在多种苹果智能移动终端和安卓平板电脑上运行,收听更流畅,还可在收听广播的同时参与节目发短信、微博、网页浏览等。

用1039新媒体机听节目一些年轻人觉得,使

用收音机听广播有些落伍了,因为收音机只能用来听广播,而现在的新媒体机时尚且一机多能,如果想听广播,用1039的新媒体机即可满足需求。

用MSl手机能看广播刘辉使用的易通1039新媒体机N51功能强大,导航、查路况、看电视、听广播、读新闻没有不行的。

“这手机听广播音质好,戴上耳机没有杂音。”N51采用DAB数字广播技术,刘辉说通过3.2时的高清触屏可以选择要收听的电台、预定要收听的节目,还能通过屏幕看到电台发送的视频节目。刘辉听交通广播相对较多,听节目的同时有时还参与短信互动,且用M51互动起来更方便,并可浏览其他听众的互动短信内容。“M51还能接收到实时路况信息,为开车者提供便利。”刘辉感到方便的是,用M51可以浏览到新闻、天气、体育、娱乐等新闻和信息。

另一位使用者刘丹告诉本报记者,用M51能看到广播、电视节目,“我用它看过体育台、文艺台的节目。”

用1039Pad听广播、与主持人互动只要下载、安装FN103.9应用,就可随时随地收听北京交通广播的节目,还可以在网站节目聊天室中和网友相互交流、与主持人互动节目话题,浏览丰富多彩的新闻及信息,回放往期节目,也可以进入论坛和其他网友互动交流。如果是开车一族,还可通过1039Pad随时查询路况信息,了解路面拥堵情况,选择最佳路线出行。

听·爱系列老人手机也能听广播段晓军给母亲买了一部e today听·爱系列老人手机,除了看重它具有医键通SOS紧急呼叫、助听等功能外,还因为它能当FN(调频)收音机使用,声音清晰、携带方便。“我妈妈平时爱听生活、健康类的节目,带着它出去散步时也能听广播。”一机多用让段先生感到“买得最有价值”。

上一篇:一年级争做文明好学生下一篇:申诉书格式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