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工业设计介绍

2024-04-30

迪特工业设计介绍(精选5篇)

篇1:迪特工业设计介绍

迪特工业设计公司简介

迪特工业设计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工业设计专业机构,公司充分发挥华侨大学现有“福建省工业设计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策略研究、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色彩与材料研究、消费者生活形态研究、用户体验研究、设计趋势研究等全方位工业设计服务,目前建成有浔兴拉链股份工业设计中心、辉煌水暖集团工业设计中心、佳乐科技工业设计中心、香港华威机构工业设计中心等企业认定工业设计服务平台。2010年,依靠工业设计创新,迪特工业设计为全球第二大拉链制造商浔兴(SBS)拉链公司增加了1.6亿元销售额。

迪特工业设计公司目前拥有超过50人的设计团队,其中包括有香港、澳门、台湾的设计师,基于团队不断努力,迪特工业设计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设计大赛金奖,得到各界广泛瞩目与认可。2011年迪特工业设计被列入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后备企业,并被省经贸委推荐代表福建省参加9月份香港2011国际设计营商周;3月底福建省经贸代表团访问港澳,迪特工业设计作为省里选拔的两家工业设计企业之一赴港、澳业界进行宣传推广;今年6.18海西项目成果交易会迪特工业设计作为福建重点创意企业被省发改委邀请参加海西创意产业主题展,并被《福建日报》头版报道。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迪特工业设计将深刻认识工业设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抓住机遇,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努力成长为海西第一工业设计品牌。

篇2:迪特工业设计介绍

西门子迈迪特企业形象电视策划案

1.客户单位: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高科技工业园区南区

联 系 人:迈迪特市场部

2.项目名称:西门子迈迪特(深圳)公司电视专题宣传片

3.项目要求:展示西门子迈迪特在磁共高科技医疗技术领域的实力;提升西门子迈迪特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增强目标客户对西门子迈迪特的了解与信任;直接推

动西门子迈迪特的市场营销

4.摄制单位:深圳大学传播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中日影视文化交流中心

地址:深圳高科技工业园南区综合服务楼三楼316号

项目责任:黄晓东博士

成员:策划王晓峰文案舒泉摄影 熊智灵三维 王淼

非线王旭为客服刘峰统筹 张树华

5.片长:15分钟

6.语种:中文字幕普通话解说

7.规格:广播级设备摄录三维二维动画非线性数码合成8.目标锁定:核心群体:医疗系统中相关管理人士和采购员;

一般群体:医疗系统中放射学科及相关人员;

专业会展是相关参展参观采购人员;

参加专业学术会和放射学术年会专业人士及专家学者;

其他群体:有关领导与相关业务单位

9.项目周期:25—30天(协议生效后起计算或以协议为准)

10.制作标准:

1).采用数码制作;

2).期采用非线编辑;

3).标题、发展前景、性能演示采用电脑三维动画表现;

4).实拍、采访、资料、特技相结合。

11.项目定位:

实现:运用多种音画手段,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产品营销片;

集技术人才服务为一体,使其成为一部全面的企业形象推介片;

与产品性能演示相结合,使其成为一部生动的MRI科普较育片;

体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

12.内容定位:

1).以崭新的视觉形象.生动展示国际化的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的成长

史、现状和前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认识度和提升产品的市场形象;

2).彰显西门子迈迪特人才、技术、品牌、服务、价格五大优势,为医疗技术、行政官员和各大客户采购提供具象的感性认识,推动销售;

3).以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给业界同行以感性的认识,宣誓示MRI产品世界领先是技术价值;

4).展示西门子世界知名品牌和 迈迪特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产业特色、创新体制、发展思路和发展趋势。

13.基本结构:拟分四大板块组合:

1).英才汇聚创业发展

2).优势互补强势联姻

3).五大优势引领潮头

4).创造价值真诚服务

(注:由双方讨论后确定)

14.基本风格:

以满足客户对西门子迈迪特磁共振技术领域的信息需求为目标,利用电视特殊的视听效果,生动直观地展示西门子迈迪特在磁共振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为中国医疗机构的发展所创照出的巨大价值.融合西门子电视片的基本风格和音乐特色兼顾中国区目标客户的收视习惯,使全片具有国际化,高科技,新视觉,快节奏,大信息量的鲜明特色,最大限度达到信息传递与客户认识的共振与互动.15.难度系数:****四级(最高为五级)

难点:专业性强技术难以形象化的表现

16.工作流程:

需求沟通----项目草案----确认立项----签定合约

项目组织(双方有关人员组成)----作业时间表-----拟定摄制提纲----收集资料----0写文稿-----实地拍摄----三维制作----非线编辑----特技制作----文稿审定----录制解说-----音效混录----全片合成----样片

自审---------样片修改-----客户终审-----修改或复制成品----按约交片-----结清余款-----项目终结.注:详细工作流程在协议签定后由双方商定.17.项目经费预算:

1).基本费用:片长15分钟*9000元/分钟135000元

2).特殊制作:三维动画等12000元(20秒钟)

合计14.7万元

因考虑是园区企业和长期合作,给予10%的优惠.总价为:132300元.说明:1)按常规普通制作为每分钟9000元起,三维与非线制作均要加收特殊制作费(三维

行规为1500元/秒);

2).此报价并不包括航拍、异地拍摄和作曲等费用:

3).增加语种在制作总价的基础上加收30%的制作费;

篇3:迪特工业设计介绍

平淡为归的设计生涯

迪特尔·拉姆斯1932年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早年在德国威斯巴登的实用艺术学校学习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改学建筑之前他还在那里学习过木工。1953年毕业之后,拉姆斯在一家叫Otto Apel’s的建筑事务所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拉姆斯等一批年轻设计师受聘于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博朗公司,组建设计部,并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姆斯说他进入博朗完全是机缘巧合。但是他确实是在正确的时间去了正确的地方。迪特尔,拉姆斯进入工业设计这个行业的时间点正是这个行业开始发展,并开始职业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在企业中被体系化、制度化,把设计的具体功能和具体责任以及在企业内部的地位都通过政策的方式明确下来,使设计有了明确的工作目的和任务。这时也出现了第一代的驻厂设计师,他们没有可以请教经验的前辈,设计的流程、与其他部门沟通等一切问题都要靠自己摸索。

对于拉姆斯而言,加入博朗更像是加入一个由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不久后,拉姆斯就成为了公司的核心,年轻的老板伊尔文(Erwin)和阿特尔博朗(Artur Braun)非常信任他。在先锋设计师华根·菲尔德(WilheIm Wagenfeld,来自包豪斯)和古戈洛特(Hans Gugelot,来自乌尔姆学院)的影响下,他们彻底重组了这个在1921年由父辈创立的公司。1956年,拉姆斯与古戈洛特共同设计了一部收音机和唱机的组合装置。该产品有一个全封闭的白色金属外壳,加上一个有机玻璃的盖子,被称为“白雪公主之匣”,这就是著名的SK4。它跟当时其他任何家用电器都不一样,不仅因为敦实的比例,更是因为中产阶级看到,他们所钟爱的家用电器竟能被如此巧妙地安放在像家具一样的盒子里。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时髦的设计。SK4只是拉姆斯和博朗40年合作的开始。1961年,29岁的拉姆斯成为博朗设计部门的负责人。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成员承担了几乎所有跟设计相关的事务,包括产品设计到平面设计,甚至新技术开发。而各种国际设计奖项也都纷至沓来。

同时,拉姆斯从1960年开始为英国的Vitsoe公司设计系统家具。他为Vitsoe设计的模块化的606系统延续了一系列模块化家具的设计理念,拉姆斯几乎尽他所能将其做到了完美。这套系统从发布开始一直生产销售至今。上世纪60年代购买这套家具的客户到现在仍然可以添加或者更换其中的组件,书桌、茶几、书柜相互间都可以完美搭配。

拉姆斯在他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很少设计除博朗与Vitsoe公司之外的产品,他并没有做出如菲利普·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一般的艺术品,但却默默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以说,大象无形、平淡为归,正是他设计生涯的写照。

大道至简的设计哲学

拉姆斯所设计的产品如今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从剃须刀到录放机,从计算器到闹钟,从腕表到收音机。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清新的工业美学:工业标准件经过精巧的组合,装在铝合金和新型塑料的外壳中;清晰易懂的国标加上友好的使用界面;中性且低调的色彩处理就算是在今天也很容易跟我们的居室环境配合。除了精致的细节,同样重要的是他对简约的执着追求。每件产品,无论是一把牙刷还是Hl-FI音响,他都力求去除不相关的元素,而保留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拉姆斯深信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功能,而不是外形。在他的设计中,始终表现出对物品使用方式的尊重。在这种设计理念的指引下,他的设计作品“其貌不扬”地出现在百姓家里,也进入了很多著名的博物馆。

拉姆斯的设计总是简洁理性,但他的极简主义风格与米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有所不同。米斯追求的是风格上的绝对单纯,以此为目的甚至可以牺牲功能。而拉姆斯的“少”,则是高度系统化和理性设计的自然结果。其目的是使设计尽可能少地干扰到产品的使用过程,让使用操作过程更流畅、更高效、更自然。博朗公司的产品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与其说是刻意追求统一风格的结果,不如说是内在的系统性逻辑性造就了外在形式的统一。

以拉姆斯为代表的德国设计从来就与“快速迭代”的美式消费品设计理念不同,他们注重制造品质的经久耐用,认为“用少而耐久的物品可以过更理想的生活”。我们今天再看拉姆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的产品,还会觉得那么亲切熟悉,正是因为这些形象几乎天天出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正是拉姆斯和他的团队,赋予了这些在当时非常先进独特的产品非常恰当的设计,才会被我们沿用至今。

从1968年开始,博朗公司每两年都要举办一次设计大赛,鼓励参与者自由选题,并完全独立于博朗公司的产品计划。40年过去了,博朗设计奖已经由当时的地区性奖项变为了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奖,这些年来不变的评奖标准正是当初迪特尔·拉姆斯所制订的十条设计定律。这十条定律随着巡回展览而重新为设计师们所熟悉和传播:①好设计是首创的,不能抄袭前人;②好设计让产品有用,不仅是功能上,还有心理上的;⑧好设计需要有美感,这在视觉和细节中体现;④好设计要有易读性,不言自明地表达出自身的功能和使用方法;⑤好设计不突兀,要把空间留给用户,而不是成为装饰品或艺术品:⑥好设计是诚实的,不故作浮华或高端:⑦好设计是耐久的,不追随任何风潮,因为经典比时尚更持久;⑧好设计追求细节,任何细枝末节都值得深思熟虑;⑨好设计关注环境,拒绝造成任何垃圾,包括实物的和视觉上的;⑩好设计是极简的,至纯至简,才能至真至美。

拉姆斯的设计哲学传达给消费者,或许就是一种感觉,简约而不简单,深沉而不沉重。大道至简,让产品微笑而忠诚地陪在用户身边,相伴几十年。

与苹果之间的千丝万缕

对于苹果公司的设计,有一个怪现象:消费者、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的讨论如火如荼,而产品设计界却鲜有评论。事实上,苹果公司的设计哲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并无变化,每—代产品背后的理念都是一以贯之,并未因为产品设计界的探讨而更改,我行我素。产品设计界面对苹果公司,也索然于一次次的旧曲新唱。事实上,这正是因为苹果公司所遵循的,同样也是耐久、简洁的设计风格。

篇4:潘迪特:花旗新旗手

来自印度的金融奇才

维克拉姆·潘迪特在孟买长大。孟买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作为印度商业和娱乐业之都,孟买拥有许多重要的金融机构,如印度储备银行(RBI)、孟买证券交易所(BSE)、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和许多印度公司的总部。维克拉姆·潘迪特从小就受到孟买浓烈的金融气息的熏陶。

维克拉姆·潘迪特有个显赫的姓“潘迪特”。在南亚次大陆,尤其是在传统的印度教社会里,自古以来是以种姓来区分人的贵贱。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潘迪特就是印度众多种姓中的一个,也是印度教的最高级种姓婆罗门中的一种。“潘迪特”的意思是学者,尤指精通梵文、科学、法律和印度宗教的学者。因此,“潘迪特”意味着受人尊敬。

16岁那年潘迪特远涉重洋,负笈来到美国求学。借其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他就读于纽约州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哥伦比亚大学,并先后取得了电气工程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金融学博士学位。

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拉吉尼希·梅赫拉(Rajnish Mehra)曾是潘迪特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据梅赫拉回忆,当时分配给潘迪特的论文,是他们所能找到的最难的题目之一《不同家庭的递归竞争均衡》。“我们当时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难题,所以就交给了他,而他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梅赫拉对潘迪特大加赞赏,认为潘迪特不只是极具聪慧,而且还极其乐观。

蛰伏摩根士丹利22年

1983年,潘迪特投身摩根士丹利,从此开始了他的金融职业生涯。今年51岁的潘迪特,有近22年的人生经历是在摩根士丹利度过的。

人们亲热地称呼摩根士丹利为“大摩”,是因为它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很“牛”的缘故。从全球赫赫有名的摩根财团拆分出来的摩根士丹利,自1935年以来,其一统天下的威力令人侧目,它的客户囊括了全球10大石油巨头中的6个,美国10大公司中的7个,600个办事处分布全球各地。大摩的一个广告清楚地展示着这家令人生畏的投资银行的傲睨自若,其广告词为“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潘迪特在摩根士丹利大显身手,他曾管理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出任机构证券及投资银行部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潘迪特不仅为大摩赢得了更多IPO承销咨询等业务,还创造了电子交易系统,将交易成本削减了一半。此外,他还积极拓展大摩的国际业务。尤其是在中国的业务,13年前,在潘迪特的努力之下,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建立起内地首家国际性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事隔数年后,其他投行纷纷效仿潘迪特的策略。

潘迪特的出色表现,让他一度被视为当时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克的接班人。但大摩的公司政治却让潘迪特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才华横溢却又遭人妒忌。

潘迪特的事业极为成功,尤其是在经营摩根士丹利的证券业务方面。但在他最后几年担任机构证券业务部门负责人时,同事们抱怨他优柔寡断,不敢冒险。事实上,在冒险投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方面的判断失误,已经导致花旗和美林(Merrill)等银行出现近百亿美元的亏损。

尽管潘迪特与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的高位擦肩而过,但在摩根士丹利前任CEO麦克的眼中,“潘迪特是个聪明的家伙,具有市场与风险概念,并拥有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位置上的领导能力”。他强调潘迪特“对花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2005年,摩根士丹利进行了一次管理层调整,潘迪特在摩根士丹利蛰伏22年,却最终黯然离去。

执掌花旗帅印

带着满腔委屈,也带着满腹经纶,潘迪特离开了摩根士丹利。但潘迪特利用摩根士丹利这个金融平台,已历练成一匹振鬣嘶鸣的千里马。

2005年潘迪特筹建了一家名为Old Lane Partners的对冲基金公司。凭借其卓越的理财能力和领导艺术,Old Lane Partners风生水起。潘迪特异军突起,受到花旗高层的关注。买凤又买巢,2007年7月,花旗斥资8亿美元买下潘迪特管理的对冲基金,同时委任潘迪特以高位——另类投资集团主管。

在华尔街,金融大鳄们互挖墙角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像花旗这样,不吝花费血本,只为一个人才就把整个公司买下,着实是令人惊叹的大手笔。而在时任花旗集团CEO的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Prince)看来,这笔交易与其说是收购,不如说是一笔投资。

再次来到花旗以后,潘迪特保持低调作风。他委婉地拒绝搬入前任投资集团主管的办公室,称其太过奢华。相反他选择了一个较小的地方,这里让他更容易与他的团队接触,便于沟通。

仅仅用了5个月时间,潘迪特就完成了执掌花旗帅印的“三部曲”,从最初的机构客户部主席兼CEO,到负责管理所有交易和投资银行部门,再到领导整个花旗集团。潘迪特让全世界的目光为之惊奇一瞥。

担心和期待同在

有消息说,当初其实潘迪特并非花旗董事会的最佳人选。对潘迪特的领导能力,花旗决策高层曾有异议。只因寻找接班人好事多磨,加上投资人已等得不耐烦,才让潘迪特得以脱颖而出,这是个次优的方案。

平心而论,潘迪特的强项是分析能力,擅长拓展资本市场业务,但他在消费金融方面的经验乏善可陈。而且潘迪特从未独立掌控过大型上市公司,更何况是像花旗这样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集团,因而让投资人对其能否胜任新职不免产生一丝担忧。

花旗的股东之一、SAM Advisors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斯密斯得知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易人,感觉“让人有点失望。潘迪特也许是一位合适的部门经理,但不是首席执行官。”

但潘迪特的支持者也居多。刚刚卸任花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的普林斯说,“他是个世界级人才,他比我认识的任何华尔街人士都更为心智健全。”

曾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哥伦比亚商学院院长的格伦·哈伯德表示,他是“我在商届和学术界遇到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他认为,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校董的潘迪特“善于协作,喜欢和别人共同掌权”。

面对外界的质疑,潘迪特十分坦然,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吐露心迹:“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应该看他过去做过什么,而应该看他是否有能力完成现在的工作。我对于董事会作出这一决定感到满意,他们认为我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合适人选。”

篇5:伊迪特·皮雅芙:玫瑰色的小云雀

她是独一无二的云雀,只有永远歌唱,才不会死亡。

她的歌曲,唱尽世间爱情的不幸与悲伤;

她的人生,充满比歌曲更多更富戏剧性的苦难与伤痛。

她用声音,征服法兰西、欧罗巴、美利坚、乃至整个世界;

可她与男人之间,每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战役,却总找不到合适的出口。

2007年02月09日,第57届柏林电影节开幕,伊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的传记电影《玫瑰人生》成为开幕影片,电影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位深受法国乃至世界受爱戴的女歌手的怀念。

伊迪特·皮雅芙的一生,经历着各式各样戏剧般的传说与转折:传说她醉醺醺的父亲误了时间,母亲来不及被送往医院,在人行道上产下了她;传说她童年时双眼受感染失明,连医生也措手无策,后来却奇迹般的痊愈;19岁,穷困潦倒、在街头卖唱乞讨为生的她,幸运的被路易·陆博雷(Louis Leplee) 相中,获邀在他经营下的夜总会唱歌,一炮而红;陆博雷突遭遇害身亡,她成为警方调查的嫌疑对象,唱歌事业一落千丈,却意外得到深爱着她的雷蒙·阿索(Raymond Asso) 挺身相助,把她与她的歌唱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命运之神,一边屡屡眷顾着这个拥有与她娇小身材完全不相称洪亮歌声的贫民女孩,一边频频用残酷的打击,考验着这个柔弱小女子体内惊人强韧的生命斗志。

一,他死了,她站在台上为他歌唱

也许没有人算过,马塞尔·塞东(Marcel Cerdan)是皮雅芙的第几任情人,但毫无疑问,意外的飞机失事,将这段短暂出轨的爱情,定格在了永久的传奇上。

1947年,皮雅芙与塞东在纽约的一个鸡尾酒会上经人介绍而相识,但并没有发生一见钟情的相爱。当时,皮雅芙正在刻苦排练她即将举行的个人独唱会,而塞东,这位拥有多项欧洲拳击冠军头衔的阿尔及利亚裔男子,则在为他的第一场北美冠军赛积极做着准备。可是,命运注定了这两个同时成为美国报纸头条的法国人,不仅只停留在简单寒暄的一面之交。

一天傍晚,塞东主动打电话到皮雅芙的公寓,邀约她共进晚餐。与一位拳击手约会,这个新鲜的男人,令皮雅芙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欣喜。这也是第一次,皮雅芙在爱情上找到一位与自己对等的男人。他们因互相倾慕而彼此吸引,塞东拜倒在皮雅芙的歌声中,把自己已婚的身份抛之脑后,皮雅芙被他野蛮拳头背后的正直与善良深深打动,义无返顾的投入爱情的烈火。

60年前的新闻记者虽不如今天的狗仔队那么灵通嚣张,但皮雅芙与塞东的恋情仍丝毫逃不出报纸与公众的视线。一个是风靡法国的歌后,一个是享誉欧洲的拳王,两人像今天多数的明星恋人一样,在公开场合小心翼翼,以“好朋友”的名义,向外界否认恋情。在机场,他们走不同的出口躲避媒体的镜头,皮雅芙也曾让塞东用拳头教训对她死缠烂打的记者。而塞东则通过返回卡萨不兰卡、与妻儿团聚的实际行动,企图证明自己对婚姻的依旧忠诚。可是再大的努力,难掩熊熊燃烧的爱情,他们眼波间流转的浓情蜜意,早已成为大报小报的八卦头条,即使40年后,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1948年,塞东输掉了欧洲中量级拳王的宝座,1949年,他在底特律败于美国拳手Jake La Motta 手下,不出所料,外界轻易而习惯性的将一个男人事业的低潮,归罪于他身边女人给他造成的分心,却很少人想到,对一个女人而言,皮雅芙渴盼塞东成为世界冠军的心愿,就如同她期待自己培养的徒弟成为第一流的歌手那般热切。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于是,在男人的失败里,也一定要找一个不祥的女人做替罪羊,莫不这也是一种思维惯性?

1949年10月28日,对皮雅芙与塞东来说,都是致命的一天。人在美国的皮雅芙,在电话里一再要求塞东快点飞过来,让她在最快时间里见到他。可没有人料想到,塞东登上的是一架永远不会着陆的飞机。

空难的消息传来,大家都以为皮雅芙会取消后面在美国的演出行程,返回巴黎。但是出乎众人的意料,在塞东遇难身亡的当晚,皮雅芙如约照常在纽约登台,开唱前,她向所有的观众说明:今夜,她独为塞东而唱。她用自己唯一的方式,纪念和告别生命中的这个男人。巨大的悲痛,使她一度在舞台上晕厥,但最终她坚持唱完了全场。

没有任何事可以阻碍她唱歌,但不能否认,失去塞东的打击,是皮雅芙生命与事业上一个不可逆回的转折。之后她身边虽然新男友频频不断,并两度结婚,但是无疑,她最爱的永远是这个还来不及走出她的感情世界、却已经只能留在回忆里的马塞尔?塞东。如果说塞东去世前的皮雅芙,是在用尽她天生的疯狂因子,释放出活着的能量,那么塞东的永久离去,使这些能量悲剧性的转向了死亡的黑洞。

皮雅芙在生命最后一年口述的回忆录《我的一生》里,整整用了一章来叙述她与塞东的往事,标题叫做”我的对手:死神“。人们禁不住会有以下的疑问:如果不是死神的突然降临,这段爱情是否还会成为不朽永恒的传奇?或者,它至多只是皮雅芙众多恋情中一段随时间而褪色的插曲。可是,历史没有如果的可能,纵使我们用再多的理性,试图揭去蒙在这段罗曼故事上的神秘或宿命的面纱,却无法改变马塞尔?塞东在皮雅芙心目中留下的刻骨印记。很明显,她比塞东活着的时候,更加倍的爱着他。

1935-1949-1963,写完皮雅芙与塞东这个部分,我忽然发现,如果把她在陆博雷夜总会第一次登台的年份,定作皮雅芙艺术生命的起点,那么1949年塞东的去世,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如此精准的把皮雅芙艺术与生命合为一体的人生从正中间活生生的折断。不知道迷信的皮雅芙在临终前一刻是否发现了这个时间轴上的巧合,或者只是我这个好事者一厢情愿玩的数字排列。

二,贫民窟的小麻雀,飞入香榭丽舍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伊迪特·卡松(皮雅芙是后来 陆博雷 给她取的艺名,法语中”麻雀“一词的俚语说法)出生在巴黎的贫民区”美丽城“(Belleville)。父亲被应征入伍,爱好唱歌的母亲,为了出外寻找谋生的运气,把襁褓中的伊迪特扔给外婆照顾。自幼被母亲遗弃的遭遇,造成伊迪特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一辈子都没有原谅母亲当初犯下的这个自私的错误,可同时,也是从母亲那里,她遗传了那把天籁宝贵的声音,成为她日后被无数人崇拜与铭记的标志。

伊迪特的童年被父亲安置在奶奶经营的妓院里度过,到她十四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四处流浪,以杂耍卖艺为生。可人们似乎对这位父亲柔韧的肢体特技,兴味寡然,反而是伊迪特不经意演唱的《马赛曲》,为两人乞得更多一点的施舍。于是,年少的伊迪特开始了在街头卖唱的生活。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在走投无路下,唯有用声音换取一点糊口之资的小个子少女,有一天在街口声嘶力竭喊唱的时候,碰上了她生命中第一个贵人——路易?陆博雷。他使伊迪特有了温饱生活的保障,从此,她成了那个用歌声征服一切的伊迪特·皮雅芙。

诗人兼作词人的雷蒙·阿索,在第一眼见到皮雅芙时,即完全倾心于这个个子不足一百五十公分的小女人。没有性感火辣身材的皮雅芙,周身却散发着某种奇特非凡的磁力,神秘如她那不知来自何处的饱满洪亮的声音,吸引着身边的男性,一个个为她赴汤蹈火。阿索不厌其烦,手把手的教导这个从贫民窟飞出来的麻雀姑娘,在天赐的美声以外,如何在唱歌中投入丰富的感情与肢体语言,使皮雅芙从一个夜总会驻唱歌手,真正蜕变成一颗在舞台上熠熠夺目的歌星,并为她争取到在巴黎ABC剧院演出的合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没有阻挡皮雅芙事业的脚步。法国人对艺术的享乐,即使在战时仍兴致盎然。从四十年代起,皮雅芙在巴黎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与肯定。知名的诗人、剧作家、导演尚?考克多如痴如醉于她的歌声,为她专门创作了剧本《美丽的漠然》,并由她来主演。二十多年以后,两人在病榻上依旧保持着每天通电话的习惯,更凑巧的是,两人竟于同一天逝世。

颠沛流离的少年生活,使皮雅芙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读书不多的她,在周围诗人、文化圈人的熏陶与耳濡目染下,凭着对生活、音乐的直觉领悟,开始尝试给自己的歌曲写词,如被认为皮雅芙象征的《玫瑰色的人生》、与《爱的礼赞》《我的老爷》《我无怨无悔》等多首广为流传、最富代表性的歌曲,歌词都是出自皮雅芙自己之手。

皮雅芙马不停蹄的在法国与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赢得无数的掌声与赞美。二战一结束,她又将目光瞄向更遥远的北美大陆,朝着国际歌后的目标踏出第一步。可是,一袭黑色小礼服、双手拘谨垂于两侧的皮雅芙,与美国人心中性感的法国女郎相去甚远,加上语言的隔阂,她在美国大陆的首次亮相,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天性不服输的皮雅芙当然不会就此退缩。她将失败视为挑战,一方面每天花四个小时苦练英语,一方面让她美国的经纪人租下全纽约最豪华高雅的晚餐俱乐部”凡尔赛“,在特别为她搭建的舞台上,她用智慧、努力与执著,彻底虏获了美国观众的心。

1949年马塞尔·塞东的意外身亡,虽然没有迅速直接的导致皮雅芙演唱事业上的滑坡,但是从那以后的十四年里,皮雅芙没有一刻不是在与酒精、镇静剂、兴奋剂、吗啡进行着较量与斗争,加上多次车祸的受伤,她的身体急速败坏。她挣扎着继续站在舞台上,为喜爱她的观众尽情演唱,却控制不了有时严重的忘词、无法唱下去,甚至多次在演出中途昏倒、急救车在剧院的后门随时候命。

外界对她糟糕的身体状况揣测纷纷,甚至连负责治疗她的医生,都旦旦声言,生理上,她早已是一具死亡的躯壳。可是谁想得到,在接下来的三年中(1961、1962、1963),这具被药物和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身体,站在巴黎奥林匹亚音乐厅,完成了三场举世瞩目的个人演唱会。这简直是一个死而复生的神话!

三,皮格马利翁式的爱情,黑色的罗曼史

皮雅芙绝大部分的歌曲,都是在吟唱不幸的生活与残缺不圆满的爱情。她悲恸、哀伤的歌声,让整个世界潸然落泪。当著名导演阿伦·雷奈请杜拉斯为他撰写《广岛之恋》的剧本时,他这么要求道,”我要这部电影像伊迪特·皮雅芙的歌曲一样(悲伤)。“

分不清是歌如其人、还是人如其歌,伊迪特?皮雅芙一生的感情如同她悲剧流浪的童年生活,居无定所。她长得瘦小干瘪,没有吸引人的娇媚身段,她不时瞪着一双大眼睛,里面充满了惊恐与不安。外表看上去不讨人喜欢的她,内心极度的渴望被爱。可是住在她身体里的那个爱情,不是天使,而更似一个粗俗恶劣、火爆专制、任性妄为的魔鬼。

在爱情里,她是一个没有长大过的小女孩,单纯天真得盲目。她是一个受虐狂与控制狂的矛盾综合体。她曾爱上一个要她出去接客赚钱的地痞混混,虽然她最终没有答应,但妥协用拼命的卖唱,挣足每天当妓女能赚到的三十法郎,来维持皮条客男友对她的欢心。可是不多久以后,她蛮横无理的强迫新交的海员男友必须忍痛穿着小一号的皮鞋,只因为她觉得脚小点看上去更漂亮。如此违背常理的我行我素,简直匪夷所思。

随着皮雅芙在歌唱事业上的辉煌成功,她身体里控制欲的因子益发膨胀。她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首先在一个男人身上发现他唱歌的潜质,把他变成自己的爱人,使他无条件的服从与听命于她,同时倾注心血,按照自己的意愿,试图将他塑造成一名一流的歌星,用自己在歌坛的地位与名声,为他安排创造各种演出露脸的机会,而当他羽翼丰满、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像玩腻了儿时的玩具,无情的抛弃他,寻找下一个新目标,或者说,猎物。

伊弗·孟堂(Yves Montand) 是第一个臣服在皮雅芙裙下的毛头小子。皮雅芙首先要求他停止演唱那些没前途的美国牛仔歌曲,纠正他带有意大利口音的发音,精心为他编排挑选演唱曲目,安排他在自己的演出中小试身手,继而为他筹备首场的个人独唱会。当初露头角的孟堂获得一个接一个的成功肯定时,皮雅芙无论是出于厌倦,还是嫉妒,总之,她果断的将仍蒙在鼓里的孟堂踢出北美巡演的名单,带着一个新的九人组男声乐团上路。这一回,她要改造,是九个男人。

金钱是皮雅芙用来满足和达成控制欲望的另一武器。她送男友贵重的礼物,如纯金的衬衣袖扣、上等的西装、名牌的打火机和手表。赤贫的童年,没有将日后名利双收的皮雅芙推向守财奴的极端,相反,她对金钱的慷慨与糊涂,发展到一种几乎变态挥霍的地步。虽然巡演不断,场场饱满,灌录的唱片,每天卖出的数量叠起来快与她人等高,但是在1963年逝世的时候,她不仅身无分文,还负债不少。

马塞尔·塞东离去以后,皮雅芙对待爱情那种皮格马里翁式的态度,更加变本加厉。她像一个孕育生命的母亲那样,一次次妄图“制造”出心目中理想的歌者,可总是以失败收场。经她提携登上舞台或银幕的男人,有的只是昙花一现的流星,有的根本无声无息不值一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迪特工业设计介绍】相关文章:

logo设计介绍06-21

动漫设计专业介绍06-26

课程设计题目介绍07-07

面试个人介绍设计07-09

自我介绍教案设计07-29

平面设计行业介绍04-08

ui设计介绍范文05-23

服装设计介绍范文05-26

服装设计基础介绍06-29

服装设计课程介绍06-29

上一篇:中国的孝文化浅谈下一篇:忍受词语的有关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