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范文

2024-05-02

关于爱国的范文(精选6篇)

篇1:关于爱国的范文

关于爱国的演讲两篇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俞曦如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打开地图,请指出你喜欢的国度,有人会指法国,国为他们向往香水般的浪漫情怀;有人会指意大利,因为他们热爱那里的美食;可是,我们别忘了自己的国家——中国,关于爱国的演讲两篇。

我为自己祖国的山河壮丽而自豪。祖国江山多娇,是那么秀丽,壮观!有着“五岳之首”之称的泰山可不是浪得虚名,险峻巍娥。万里长城凝聚着祖先的汗水和鲜血。平静的西湖好似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多少人流连忘返。形态万千的桂林山水,让人陶醉其中。

我为自己祖国的灿烂文化而自豪。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方块字,为我们写出一首首美妙动人的诗,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唐诗宋词洋溢着诗人们非同一般的感情。一篇篇古文向我们讲述有趣的故事;车胤囊萤让我们体会了古人勤奋苦读的精神。中国灿烂的文化,我怎么能不自豪呢?

我为自己祖国的人才而自豪。小时候听长辈说到一些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人,糊里糊涂地点头,长大了,学了知识,才觉得这些人多么伟大,为自己的祖国撒热血,我们要学习蕾锋精神,乐于助人;这些为国争光的事,我能不自豪呢?

啊!祖**亲,你是一个充满爱的摇篮,是一个美好的家园,演讲稿《关于爱国的演讲两篇》。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

应雨滉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

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我是一个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读小学以后,我又渐渐地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米的大国。尤其是当我在学校的一次次升旗仪式中看到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祖国了解得更加深刻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在党的带领下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楼大厦遍及城乡;科技战线捷报频传;卫星,火箭接连发射,在天空呼啸,在宇宙畅游,在1964年,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我国正发稳健的步伐向前飞奔!

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英雄辈出。古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机智聪惠,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忠心于刘备,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等。现有愿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有宁可被活活烧死也不愿让敌人发现自己和战友的邱少云,有带领红军东征西讨的毛泽东……他们用鲜血谱写的赞歌将永远传唱下去,我为他们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运动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勇获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列金牌第一位,奖牌榜第二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赢得了许多崇荣誉。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们唯有好好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建设祖国而奋斗,辉煌的前景,灿烂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爱国的演讲两篇》

篇2:关于爱国的范文

关于爱国心得范文 篇一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爱国心得范文 篇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 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从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关于爱国心得范文 篇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这里,望着滔滔的海水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的英雄人物——林则徐。

虎门,是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地方;虎门,是个凝聚了崇高爱国主义的地方;虎门,是个显示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地方。

公元1839年6月3日下午两点,林则徐,邓延桢等大员登在虎门这里看硝烟壮举,礼炮声中,一群群工人站在木板上,向池内撒下盐,又把切成小块的扔进池里,在倒入石灰,顷刻间,虎门海滩升起了茫茫的烟雾,围观的人群沸腾起来!人们正是在欢呼中国人的胜利。

虎门硝烟,揭开了战争的序幕,写下了悲壮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虎门硝烟壮举,像海水冲刷烟膏那样,洗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于侵略,坚决抵制的决心,谱写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

一百年来,中华民族所承受的种种屈辱,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林则徐陈列室,看到那些吸毒的照片,我的内心回响着这么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这句话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真理。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心血澎湃,于新久久不能忘怀,我们青年一代又该如何做呢?我们应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更应该有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祖国强大而作出卓越努力的行动。

而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几张现代人吸毒的照片,其中就有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孩为了吸毒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这样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不仅危害自己,危害社会,更严重的是在危害我们的祖国。

今天,我们重温虎门硝烟这段历史,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把过去作为镜子,更好地走向未来。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我们认识到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还有,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的危害,因此要坚决抵制。

我们要学会自觉地把爱国热情化作刻苦学习的动力,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要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跟着党走;要学会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要关注生命,远离。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让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而奋斗吧!

关于爱国心得范文 篇四

为了激发万山分院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分院组织了一次生动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党团活动——分院40多名党员、团员前往宜城瞻仰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殉国处和随州祭拜中华民族先祖神农炎帝。

静立在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前,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团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解张将军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张自忠将军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志气至刚的民族气节、取义成仁的英雄气慨、爱民亲民的高尚品质、团结抗战的英雄典范”等五种精神令人钦佩,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在场的党团员万分感动、深受教育。

祭拜始祖神农炎帝,学习他勤劳、勇敢、开创的精神和团结、谦和的高尚情操。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唤起了我们每位党团员的爱国之心,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要时刻铭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那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个先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团结一起,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和平,增强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爱国心得范文 篇五

对于井冈山,自小就有很多的光辉词语教育在心中——星星之火、革命摇篮、井冈翠竹、闪闪红星、八角楼上的灯、一根谁也拿不走的扁担……不仅是历史,而且是语文,甚至音乐;也不单是散文,而且还有诗词、歌曲;也不止是在小学,而且贯穿到中学、大学;也不仅来自书本教材,而且来自电影电视;也不限于是真实的故事,而且有富含色彩的传奇;也不光是硝烟弥漫的战争,而且更有众多光辉灿烂的人物……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对井冈山——共和国的第一块基石充满了向往与尊拜,有着一种特殊的历史情结。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上井冈山对于我从某重角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从小养成了的神圣吸引,是存心很久的夙愿。所以当知道中心团委组织团干部赴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喜悦。

巍巍井冈山,锦亘五百里。上山的盘山公路,高入云端,似一条彩带飘动在青山碧岭之间,把人带进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神境仙界。汽车峰回路转地驶过了朱老总题写的“天下第一山”大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面环山、林木葱郁、繁花似锦的茨坪。这座位于井冈山中部、海拔820米公园式山城,是现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它的名字与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伟大业绩联系在一起。

篇3:关于爱国主义课文的编选与教学

20世纪20年代, 我国处于山河已碎、民族将亡的危机境地, 教育界人士纷纷提出教育宗旨中应含有“国家主义”。著名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曾刊出“国家主义”、“小学爱国教材”专号, 呼吁在中小学各科施行“国家主义教育”, 以求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他们的主张对我们今天讨论《语文》教科书中是否需要爱国主义的题材, 如何教学爱国主义的题材的课文很有启发, 也可以借此来看《狼牙山五壮士》该不该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 教学时该不该曲解。

一.20世纪20年代关于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编选与教学的讨论

(一) 需不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的国力已衰弱到极点, “外人对我, 视若犬豕, 侵凌不已”, 所以觉醒的教育家们主张实行“国家主义”也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 “其目的在谋国家之安全, 人群之幸福;或预防将来之被征服;或矫正其现在之被蹂躏, 且抵抗其他一切民族之蚕食鲸吞”。那么, 各科“课程标准及训育目标, 合于爱国者取, 不合于爱国者去”, 甚至主张教师要像宣传宗教那样宣传爱国。他们不仅大力宣传, 而且对与此相关的当时颇流行的三种论调提出了批评:

1. 教育独立派。

教育与政治关系到底怎样, 教育能否独立于政治?针对当时一些人主张“教育独立”以与政治脱离的论调, 陈启天认为“此言似是而实非”, 似乎误解了“教育独立”的涵义, “教育独立之涵义, 如指教育应超脱教会、党派及政潮三者之关系, 则为教育上应守之信条”。实际上教育不仅不可能超越政治, 而且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 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职能或国家事业”, 是用来“训练国民, 发扬国性, 创造国运”的工具。

2. 国际主义派。

一些人认为, “爱国心为偏见之源, 为战争之母, 为国际同情之障碍”, 而提倡“国际同情”, 认为这才是“世界和平之根核, 人道主义之保障”;力避“国家情操”, 认为既然有所爱, 就有所不爱, 于是“差别生, 厚薄分, 隔阂起, 而战争不可避免矣”。余家菊认为这种貌似“兼爱”的思想, 其实是“舍己为人”、“舍近求远”的“国际奴情”, 于情于理都不合。“若爱我之国以及人之国, 保我之国以保人之国, 其事甚顺, 于义甚贯, 爱国教育又何尝必须仇视他国哉?”况且别国先对我们实施侵略, 我们的反抗也是正当防卫, 义所当然。“平情之论, 必当责其侵略而不当责我之仇视也。”这种“国际奴情”主义的教育, 在1925年“五卅惨案”中英国人血腥屠我同胞时被彻底击破。

3. 自由生长派。

一些人认为, “儿童之理性未发达, 不能了解爱国之必要;儿童之社会意识暧昧, 不明国家与个己之关系, 爱国情操未曾发生”, 况且“教育的要义在使儿童自由发育, 不可将成人的意见硬行灌输, 只宜教以思辨考察以求能力之发育, 精神之长进。”余家菊认为, 教育当然要注意儿童的经验, 但是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 一无凭借的, 脱离实际内容的纯粹形式陶冶的教育, 只存在于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之中。儿童有能力、有兴趣了解社会事实、成人之见, 如果一些人“国家观念不强, 意识淡薄, 就需要适当的教材”, “使其深悉国家与个己关系之密切, 以及个己不尽责时国家所遭受之祸害, 与夫国家昌明后个己可享之福利”, 让他们感悟“国泰而后民康之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

(二) 语文教科书爱国主义题材的编选与教学

1. 爱国主义题材的编选

当时人们认为, 爱国主义须贯彻到各科, 语文学科理应分担, “国文科为一国精华之所萃, 学校教育之所需”, 但是爱国题材太广泛, “决不能穷竭其所有, 故仅可于表彰本国特色、激发爱国志气有关者, 择要导学”。像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还有《荆轲列传》等, “皆能使顽夫兼懦夫立者”。有人专门从内容上作了强调, 认为题材要有六方面的特点: (1) 历史性, 给读者以“真实”的、“模范”的观念; (2) 具体性, 不要纯粹鼓吹理念、宣传主义, 应将其放在具体事例中; (3) 暗示性, 用客观的事实暗示, 不用主观的话语灌输; (4) 潜化性, 在休闲式的教育中, 陶冶性情, 涵养美德; (5) 传奇性, 情节曲折生动; (6) 理想性, 要含有未来的希望。有人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谈爱国题材的选择标准, 认为形式方面要注意四点: (1) 要有普及性, 不能用方言土语; (2) 要有吸引性, 要善于叙事、描写; (3) 要有优美性, 即文字要优美; (4) 要无外化性, 不要直译外文。内容方面也要注意四点: (1) 发扬国光, 宣扬我国的文明成就; (2) 要表彰国化, 宣传我国对他国文明的影响; (3) 要说明国势, 认清当前形势; (4) 要提醒国耻, 认识遭受的耻辱。总之, 要做到选文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文质兼美”。

2. 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

(1) 教学内容要注意“文”、“道”结合

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教学, 最容易上成政治课、历史课。作为《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 其教学内容必须兼顾内容和形式。一个老师在教《一个爱国的学生》时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实质方面在使儿童知道爱国, 和怎样爱国, 并能养成儿童勇敢的精神。形式方面在使儿童知道记叙文的做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 不仅有内容的讨论, 还有认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活动。

(2) 解读方式要力避夸大和浪漫

吴俊升认为解读课文要防止民族夸大狂的暗示, 不能过分夸大自己民族的优越。他说德国法西斯就是试图以武力侵略他国, 把文化推行到世界, 这是一种“极端的国家主义”。另外, 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添加一些不可能的情节, 拿今天的说法叫“革命浪漫主义”。如在表演《一个爱国的学生》时, 学生将课文第一段“从前某国有一个学生, 他很爱国, 并且很勇敢。他常说:‘凡是一个国民, 不能够替国家做一点事, 真是可耻的很!’他又说:‘贪生怕死的人皆是无用的人。’”改编成“这位爱国的学生, 独自在书斋里看书, 看见书上论及游民的害处, 他便立起来道:‘一个国民, 不能够替国家生利, 反来分利, 真是可耻得很!’说完, 向壁上挂钟一望, 见时间不早了, 随即提了书包往学校里去”。将第三段“有一天, 他在路上看见他的朋友买了许多外国货, 他很诚恳地对他朋友说‘我们应当买我们自己做的国货, 不应购买外国货。为什么把自家的钱送给人家呢?这岂不是利权外溢麽?’”改编成“一天, 他散学回家, 途中遇见一友人, 手中拿着许多外国货。他看见了, 便忠告他的朋友, 勿买外国货物, 并且把利弊说出, 那友人见他的态度很诚恳, 理由也很充足, 面孔上表现出一种惭愧的形状”。基于文本来添加情节, 所以这种诠释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3) 教学过程要注意“情”、“理”结合

爱国题材课文的教学, 最容易让学生群情激愤, 失去理智, 往往达不到真实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意教师人格的感化, 教师自己要有爱国热情, 然后启发诱导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要空喊口号、灌输教条, 因为“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违”。如一个老师讲《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文, 先自己到学校所在地南京的玄武湖畔, 查看外国人在我国的恶行。上课时他问学生, 每天黄昏时外国人扛着枪来湖边, 不顾行人, 任意放枪, 猎取湖中的野禽, 问:“诸生以为如何?”学生答:“我们的湖地, 外国人来此糟蹋, 诚属可恶!”老师又问, 假如有一座在我国建造的大观园, 外国人都能游览, 唯独中国人不得入内, “诸生又以为如何?”学生答“岂有此理?恐无其事”, 纷纷要求老师讲解, 老师让学生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学生看后议论纷纷:“外国人真可恶……我国人真无用……”“外国人对我们太不平等!”老师接着问:外国人不平等的事太多, 此外还有哪些种种不平等的条约?老师先述大概, 再让学生看参考书, 自己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理性认识。他们认为在情感与理智方面, 与其诉诸儿童的情感, 不如诉诸儿童的理智, 因为诉诸情感“徒使儿童激于一时的愤慨, 不知道爱国之所以然”, 造成的结果是盲目的仇外, 而非理智的爱国。

(4) 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师生问答中启发诱导外, 当时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 一般会在深究课文内容之后, 把课文谱成歌曲让学生吟唱, 或者和学生一起把课文改变成剧本让学生表演。那位老师在教《一个爱国的学生》时, 在“阅览课文”“考查词句”“记录要项”“深究内容”之后安排了“设计表演”的环节, 和学生讨论依次分成“求学““从军”“凯旋”三幕, 确定25个同学演员, 选择几种简单道具, 然后实施表演, 最后师生评议。

了解了20世纪20年代关于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编选与教学的讨论, 下面再来看21世纪初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与曲解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二.21世纪初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与曲解

(一)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

1.从学习需要看不应该删除

上海版主编针对《狼牙山五壮士》过去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指出:“当初选择这篇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考虑的”, 删除这篇文章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的”。言外之意当初入选是出于政治需要, 时过境迁, 现代社会自然就不需要了, 这是上文“教育独立派”观点的变相。新时代是需要新英雄, 但并不是要以忘记老英雄为前提。体艺明星, 为国争光, 固然是“英雄”, 他们的事迹入选《语文》教科书似也无可厚非;而革命先辈, 为国捐躯, 更是英雄, 拿鲁迅的话来说,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精神是在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凝聚的“国魂”, 他们的事迹被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 则令人惊诧。虽然“狼牙山五壮士”实有其人, 但只要学习过《狼牙山五壮士》的人可能有一个共同的阅读经验, 那就是几乎已经不记得其中英雄的具体姓名, 但没有谁忘记那气壮山河的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几个人几乎成了“无名英雄”, “没有什么比无名战士的纪念碑和墓园, 更能表现现代民族主义文化了”。他们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想象共同体”, 成了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的某种载体。

有人发出学习这篇课文“种下的是爱国主义, 还是崇尚暴力的仇恨?”的疑问, 有人认为鼓励为国捐躯, 是漠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其实是上文所说“国际主义派”和新增的虚无的“人道主义派”的观点。今天不必宣扬仇恨, 以暴易暴, 或者认为个体在国家、民族中的价值可忽略不计、无须尊重, 因为这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思维, 或极端的国家主义思想, 这些都是对爱国主义题材学习目的的误解。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并不是鼓动学生盲目、狂热的爱国情绪, 而主要是如上世纪20年代教育学者们所说的让学生懂得个体和国家的依存关系, 让他们感悟“国泰而后民康之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国力衰弱, 遭人侵凌, 国民被逼得无路可走、舍身跳崖, 生命不保, 哪来尊严?今天为什么有“可享之福利”, 而过去只能有所“遭受之祸害”?

2.从文本特点看不应该删除

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 如果是冰冷的事实陈述, 或抽象理论阐发, 是不宜作为《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的, 可归入历史、政治教科书。如果依照《语文》教科书“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来看《狼牙山五壮士》, 也是符合上文所规定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入选标准的。在内容方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 文本结尾处写英雄们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有加了一个“明亮的尾巴”的嫌疑;不过五壮士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士兵, 把他们逼入绝境的是日本侵略者。他们为了不投降受辱, 连生命都舍弃了, 这两句话语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口号, 在当时情境中可能却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呼号, 所以写出来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况且作者这样写可能是让文本更具“理想性”。就形式来说, 整篇文章情节叙述曲折、传奇, 场面描写细致、生动, 动作描写形象传神。有人认为文本场面描写不当, 充满了“血腥”、“暴力”。如果细读文本, 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手法很高超, 主要从我方着手, 正面描写战争的场面, 并非从侧面详写敌人如何头破血流、皮开肉绽。我们之所以不把岳飞《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看作是吃人, 不把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或为击贼笏, 逆竖头破裂”看作暴力, 不把《荆轲刺秦王》看作恐怖主义的暗杀,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的艺术手法的高超。从形式方面来看, 《狼牙山五壮士》具有上文所说的“传奇性”、“优美性”。

总之,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文本特点来看, 将《狼牙山五壮士》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都不恰当。

(二)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曲解

1.还原历史避免曲解

上海版主编认为这样的故事在上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在那时,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从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对这些战争题材的故事有较深刻了解, 甚至有些老师还亲身经历过, 所以, 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动情, 学生听得也动心, 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言外之意是其不符合现代儿童的经验, 学生哪里能懂?既不利于儿童生长, 也不便于现在的教学。这是上文“自由生长派”观点的局部翻版, 我们不必重复当时人们对此的批驳。不过也提醒我们注意, 爱国主义题材课文在当下教学中所遭遇的困境, 确实随着时代不同, 学生的经验、价值观也不同。今天的儿童不再处在国家被人“视若犬豕, 侵凌不已”的时代, 不像20世纪20、30年代儿童那样只要环视现实就能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现实与历史如出一辙, 与此不同的是, 今天的儿童对这样的作品容易产生隔膜, 进而曲解。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正确地解读, 教学也必须回归历史情境:

(1) 只有回归历史情境, 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境。这并不是主张学生在阅读文本前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因为以画面的观看代替文本的阅读, 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 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感, 而是主张在阅读前学生自己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 了解1941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历史和发生在葛振林等壮士身上的故事, 只有这样, 在阅读作品时才能做到设身处地、如临其境。

(2) 只有回归历史情境, 才能让学生对人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以今天的某些标准, 往往会对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作出不合理的价值判断。如一位教师在交代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宋学义因为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而幸存下来, 经过群众帮助, 最终回到了部队的后事。话音未落, 马上有一个学生说:“他们两个运气真好, 这下可以享福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这下他们可以乘坐宝马车了, 钱也用不完了。”这位老师只好讲现实中的葛振林后来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功勋卓越而没有居功自傲, 进而以讨论“做贡献要不要回报”的话题来对付。还有学生觉得这五个人实在是太笨了!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生命, 如果连生命都可以放弃, 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所以我觉得他们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良策。”这里无意对现在孩子的价值观和玄思臆想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这种对英雄献身精神的亵渎, 以及讨论“做贡献要不要回报”的话题本身的价值提出批评。虽然这位老师展示的只是两个教学片段, 我认为可能教师自己没有在课堂上真正讲解这段历史, 或者大而化之地交代了一下背景, 也没有让学生在课前自己了解这段历史。既然对历史无知, 必然会作出不当的判断。

2.立足文本避免曲解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不同层次和维面构成的“召唤结构”, 其中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意象、意境、情节等存在的未定性和空白点星罗棋布, 给读者预留了多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只有读者对文本中的“未定”进行确定、“空白”进行填补之后, 才能称为作品。而在确定“未定”、填补“空白”时, 因为读者在认知结构、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必然产生见仁见智、歧义百出的创造性阅读现象。创造性阅读又分两种:

(1) 确定文本内的“未定”、填补文本内的“空白”, 是立足文本的创造性阅读, 是真正的创造性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作为一个文学文本, 它的主题是未定的, 可以作多种多元解读, 说是揭露敌人的侵略行径可以, 宣扬对敌人的仇恨可以, 说是赞扬壮士们爱人民、爱民族情怀也可以, 说是赞扬反抗外侮、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可以, 说是揭示个体与国家依存的道理也可以等等, 总之, 都是从文本生发的。那位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 以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只可从两方面理解, 要么仇恨敌人, 要么爱人民、爱民族。既然仇恨不可取,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启发诱导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到理解壮士们爱人民、爱民族情怀上, 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单一理解, 这其实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解读。有人赞扬这位老师的解读“是一个可贵的转向”, 他摒弃了“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 其实这位老师恰恰心里含有“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 认为课文只存在二元对立的主题, 而没有看到主题的多元性。而且, 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主题时, 只顾情, 不顾理。另外, 《狼牙山五壮士》并非战争实录, 情节连接之间有许多空缺, 环境、人物描写方面有许多空白, 真正的创造性阅读是要我们运用想象和联想填补文本空白, 接受文本对我们的填补做出接受或否定, 然后再填补, 再接受或否定, 交替前行。只有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中, 才能产生出创造性的阅读成果。

(2) 在文本之外任意地确定“未定”、填补“空白”, 是脱离文本的创造性阅读, 或者叫“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一位中学教师在上《孔乙己》时有学生问:丁举人把孔乙己打成这样, 他为什么不去告状?这位老师启发学生争辩孔乙己如何去状告丁举人, 结果还打赢了官司, 并最终做了官。这其实是一种“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在上《狼牙山五壮士》的课堂上一位学生指出:“我觉得他们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良策。”老师问“那么, 当时五壮士还有比跳崖更好的选择吗?”学生答:“我认为还是有的, 他们可以假装投降, 然后找机会逃跑, 找到部队, 再去杀敌……”一位老师在讲述五壮士跳下悬崖后, 当原本想来活捉五壮士的敌人“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 他们没有放一枪, 没有放一炮, 而是集合部队, 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 低头, 庄严地行了三个日本军礼”是因为“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 “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视死如归的军人;当鬼子听到悬崖边传来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时, 他们的心里一定在发抖, 在发颤, 他们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不敢相信, 世界上会有这样宁死不屈的军人”。这在填补文本之外的空白的阅读, 也是一种“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节的发展决定了决不可能发生假装投降、借机逃跑的情节;更不可能发生敌人对五壮士生敬意、敬军礼的情节。可能有人反驳说据有人回忆, 敬礼一事, 确实存在。我想这无非是“民族夸大狂”心理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在作祟。

篇4:关于中国的爱国主义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旅行,映入眼帘的人与事纷繁复杂,既彼此否定,又相互呼应;既彼此矛盾,又相互依存。对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多数人而言,种种现象摄入脑海之后,思维里会产生一种梳理不清的“中国结”。

在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十分醒目的支持四川地震灾区的标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爱心、同情心和众志成城。又比如北京奥运即将来临,全国各地的公共安全机构想必都是严阵以待,为的是确保在安全问题上万无一失。可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走,最大的感受就是名副其实的危机四伏,所有车辆都在人行道上疯狂地你争我抢。若在这个时候还谈“以人为本”,听起来就会非常讽刺。

在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事务上,或者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并且下决心要把某件事做好,整个中国社会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高效率。仅在一年之前,从上海至安徽的铁路,沿途大大小小的车站还显得破旧和脏乱,但就在转眼之间,多数车站竟然都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并且管理得井井有条。给人的感觉是,凡是政府支持的建设项目,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发生作用,真叫人惊叹不已。

每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爱国热情发乎内心,绝对毋庸置疑。在维护民族荣誉、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以及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刻,中国民众都能自发地站在一起,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在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时候,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民众都毫无保留地袒露炽热的爱国情怀,甚至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可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很容易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好好地爱国。长期以来,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特别是在教科书上,“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同仇敌忾和一致对外。至于同胞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相互扶持,对国土和家园的珍视与爱惜,似乎都不在爱国的范畴之内。

坐在火车上,透过窗口向外眺望,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与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让人禁不住惊叹于神州大地的壮美和博大。但是,在此同时,污染的河流、成堆的垃圾以及被工业废料包围的城镇,一幕接一幕地从视野中飞逝而过,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假若还是这么不爱惜、不爱护自己的家园,还是过度地滥用土地,那壮美的山河总会有一天变得面目可憎。

在浦东陆家嘴高楼大厦之间信步徜徉,感觉比新加坡莱佛士金融区还要气派和时尚。仅仅十来年的工夫,这块原本是农田的土地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引以为傲的典范和橱窗,难怪有些西方人心生妒忌和害怕。可是,就在暗自为上海感到骄傲之时,一位擦身而过的男性白领,竟然毫不顾忌地将口中脏物吐在光洁的地面上。

所谓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生活的土地,爱自己的同胞,还要遵守和维护共同的秩序。可是,对很多中国民众来说,好像只有当外力来袭时,才能够激发出爱国的意识和行动,其他时候都没有必要爱国。四川大地震之后,整个中国变成了爱的海洋,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篇5:关于爱国的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英雄护国安,精神永流传》。

在四月初,我校进行了“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情、争做好队员”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告慰守护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的英雄。周四,4月15日我们即将迎来第六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英雄,说说国家安全。

你们对于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是能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一切的人,是把国家安全、民族未来放在第一位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英雄们为了国家安全、民族独立、新中国生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列入了时代的丰碑;近年来,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知道了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国家战胜了疫情,换来了国家安全,人民安宁,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您说的确实是英雄,但他们是名人、伟人,不是平凡人,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学不会。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为国家、为人民挺身而出的凡人。

烈士陵园里一排排无名烈士墓碑,那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无名英雄;疫情面前,那些白衣铠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也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成、战之必胜的英雄。英雄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面对国家安全与利益受威胁时能不能挺身而出,英雄之所以会成为英雄,是因为担当、因为责任,因为内心涌动的青春之血、报国之志,爱国之心。

前段时间,新闻媒体报道了“中央军委授予我国边境冲突中五位英勇战斗的指战员和边防战士荣誉称号”的信息。一时间网络刷屏,我们看到了五位边防官兵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誓死守卫国土,守护国家安全,战死也不后退。团长祁发宝冲在最前方,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壮烈牺牲。没有他们的以身许国,哪来的和平安宁,没有他们的视死如归,哪来的山河无恙。牺牲时只有18岁的陈祥榕曾在日记里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他只有18岁!为了保卫国土,国家安全,血洒疆场,长眠于边疆。他不是一个英雄吗?他们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吗?让我们向他们致敬,让我们记下他们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看看这些守护国家安全的英雄,再看看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多少人陶醉于网络游戏,在打打杀杀中找寻当英雄的快感;有多少学生每天抱着手机聊天刷抖音,津津乐道于别人的生活,有多少同学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生在福中不知福……想想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想想那些在国家有危难、安全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的人,我们又做了些什么?

篇6:爱国的广播稿[范文模版]

乙:松柏苍苍小草绿,师情脉脉含爱意。亲爱的老同学,新同学,我们欢迎你,欢迎你在这个硕果满枝的季节又回到了大家熟悉而美丽的校园。我是 中队的播音员

甲: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播下希望的种子,到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收获。

乙:回顾上个学年,我们播种过希望、我们曾有过收获,但是也有些遗憾、或有些失落。怎样发扬成绩,弥补过去的不足?这是摆在我们每位同学面前并且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又一个问题

甲: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为了让我们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在这里,我们代表学校给同学们提几点要求:

乙:

1、在行为礼仪方面,要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把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甲:

2、在安全与纪律方面,一定要按学校的要求办,听从老师及管理人员指挥,上楼下楼、出操、课间活动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开展危险性游戏。

乙:

3、在学习方面,人人都要弄清一个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认真改掉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不浪费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在同学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人人订出学习目标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奋斗。在这里要特别提醒我们那些在学习中有一定困难,以前留下了遗憾的同学,你们更要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力争缩小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效果上的差距。

甲:

4、六年级的同学要高度注意,本期是你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各个方面都要为其他年级的弟妹们做出表率,给学校留下好的印象。你们本期的任务特别重,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新课的学习,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综合复习。因此,你们更要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乙:同学们,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发扬互帮互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精神,取得各自满意的成绩。共同畅想美好的明天!为我们祖国的强盛而努力读书。这也是我们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

甲:拜伦说过:“一个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历史上,我们尝尽了国弱民殃的苦头。

乙: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牢记的教训。爱国高于一切,每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都应该随时准备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甲: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变后,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陷,许多当地的老百姓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逃入关内,他们用悲愤交加的声音唱着《在松花江上》这首名歌。

乙:抗日战争年代,日本用武器侵华;现代和平年代,日本经济投资侵华;钓鱼岛正是日本投资侵华的最终目的。

甲:日本关于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制定之后,钓鱼岛便随之成为日政客大

选工具,并号召国内民众,企业捐资购岛。

乙: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

甲: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

乙: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

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乙: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甲: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乙: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

甲: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小学生吧!

落雁中心完小

少先队大队部

2012年 9月篇二:爱国广播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又到了校园之声广播的时间了,今天的我们的广播由我们主持,我是你们的朋友---,我是---,今天,我们广播的主题是——《爱国》。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拜伦说过:一个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历史上,我们尝尽了国弱民殃的苦头。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牢记的教训。爱国高于一切,每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都应该随时准备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下面是来自1406班同学来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因此,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每当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的国歌通过现场直播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不但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自己的祖**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与此同时,祖**亲也在为自已有这样优秀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生为祖**亲争气,死为祖**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柴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祖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当此之时,无数爱国之士发誓疗治母亲躯体上的伤痕。“难酬蹈海亦英雄”,“我以我血荐

轩辕”,这是敬爱的周总理和鲁迅先生发出的献身祖国的铮铮誓言。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从容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倾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像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一样,欣喜若狂,置国民党特务的威胁于不顾,急急登程,从欧洲返回祖国。他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祖国!”,如上所述,这不正是不可战胜的爱国主义力量吗?这不正是无数爱国人士凝结成的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高尚的美德。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不论是白色恐怖的过去,还是春风和煦的今天,都是如此。任何邪恶势力,任何卖国、叛国之徒,都会败倒在它的面前。爱国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今后将更进一步证明的一条真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祖国开始了新的历程。让我们每个有志气的同学,把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倾注于紧张的学习中去吧!

谢谢大家。

听完1406班同学对爱国的理解下面来看看1403班同学的看法

爱国 祖国在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心中是及其神圣的字眼。尤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也是追求真理、向往和平的民族。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带着对这片皇天后土的崇敬之情建设她,保护她,热爱她。翻开中国历史,明君良相比比皆是:秦始皇统.中国,李世民轻赋税重生产;唐明皇“太平盛世”;宋太祖灭七国平战乱;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矫勇善战;乾隆帝明查暗访文武双全。包青天秉公办案,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士昌甲午海战??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的清晰可辨。

.中国的百姓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爱国精神的民族。孔子的广施教育,屈原的《桔颂》咏叹,鉴真的六渡东海,张赛的出使西域,司马迁宫刑写《史记》,张衡发明地动仪,李时珍撰写《本草纲木》,黄道婆研究纺织技艺,哪一桩哪一件不渗透爱国主义的情谊?

令人叹息的是旧中国并不富强,伤痕遍体、列强争霸、生灵涂炭、满目疮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爱国主义悲壮史。曾记否,戊戌变法的“六君子”残遭杀害;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宋教仁喋血黄浦;国民党领袖廖仲凯被刺身亡,马列主义传播者李大钊英勇就义,他们是中国爱国主义的楷模,他们用热血呼唤着正义。

孙中山为解民疾出国学医,眼见中国任人宰割又从“医人”改为救国。他一生致力于“驱除较虏,恢复中华”,直到生命垂危仍不忘告戒同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枪,舌战群儒,孤军奋战,他以“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儒子牛”白勉自立,最后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树立起民族当自强的大旗。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更是无与伦比。毛泽东以小米加步枪打败装备精良的百万大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他唤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狮,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注目东方的神奇。周恩来身为总理,为国为民日里万机,操碎了心,耗尽了力,直到临终还惦记着祖国的统一。邓小平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仅二十几年间就使中国巨龙再度腾飞。江泽民将香港、澳门收回国有,胡锦涛为了两岸统一人民安康,化干戈为玉帛,再次与国民党元首握手言和.再看中国己今非夕比,深圳青年的效益观念,浦东新区日新月异,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航空工业飞速崛起??祖国的儿女不仅继承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正用实际行动谱写续曲.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愫已深深根植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底。

闻一多先生不畏牺牲,做出了他最后的演讲;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英勇地走在西洋人的街头;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这些人和这些事无疑是为了祖国。祖国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要做一个爱国的青年人。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 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三:爱国爱校广播稿

爱国爱校

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谁也不会忘记悲壮的甲午战争,谁也不会忘记圆明园燃烧的冲天大火,谁也不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为了洗雪国耻,为了拯救国民,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了一切屈辱。

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六十四周岁的生日。六十四年前,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六十四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华巨龙不断崛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震惊,也足以让世人折服。当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冉冉升起,激昂、嘹亮的国歌在耳畔响起,我们心潮澎湃,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激动、骄傲、自豪、庄严都无法表达我们的“中国心”。

那么就让我们用行动为我们的祖国谱写一曲“十月恋歌”,这十月恋歌,是从我们炎黄子孙拳拳的心中涌出来的。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临危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今天,它主要表现为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同学们,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呢?

成人先成长,爱国先爱校,我们心中崇高的爱要付诸于行动,就要首先实施于眼前。作为初中生的我们,义务就是用我们的青春吸收知识。你们应该想到祖国的未来应当由你们来把握,应当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每一名学子,身上的担子应比别人重,更比别人沉。同学们,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

在学校里,我们要珍惜我们作为学子的身份,敬爱老师,亲近同学,热爱我们的校园,更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用行动和爱装扮我们的校园。教学楼旁边的橱窗,是我们点滴美的发现与展示;教室的地面、室外的操场能否像我们同学的仪表一样体面;热闹的校园中是否回荡着以“你好”、“谢谢”等为主体的美妙乐章?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在校园中的我们要真真切切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爱校护校行为落实爱国之志。今天为振兴校园而勤奋读书,明天为创造祖国光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三班篇四:爱国教育 广播稿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 五(2)班的 曹颖 ,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我们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拜伦说过:“一个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历史上,我们尝尽了国弱民殃的苦头。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牢记的教训。爱国高于一切,每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都应该随时准备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陷,许多当地的老百姓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逃入关内,他们用悲愤交加的声音唱着《在松花江上》这首名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让我们时刻记住痛的历史,血的烙印。

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上一篇:花在前方作文下一篇:连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