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

2024-05-23

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共6篇)

篇1: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

CDCDG/AD1018-2012 成都电务段现场作业安全控制制度【重点】

为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提高现场作业控制质量,增加运输生产安全保障系数,控制电务作业事故的发生,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成都铁路局160-250km/h线路施工、维修管理办法》、《成都铁路局160-250km/h线路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成都铁路局200-250km/h客运专线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卡控措施》、《成都铁路局电务系统现场作业控制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现场作业控制是组织各种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对各类作业职场及专项控制中的安全管理、作业行为、设备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2.段、车间、工区、岗位是现场作业控制的主体,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3.各控制主体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分别确定控制重点、工作定量和方式方法。

4.现场作业控制以标准化作业控制为核心,各控制主体间既 1 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自控、互控、他控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职责清晰、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现场作业控制网络。

二、现场作业控制职责 1.电务段现场作业控制职责

(1)落实路局、电务处关于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有关部署和要求, 由段主要领导亲自负责, 认真发挥自管自控作用, 全力抓好本单位现场作业控制工作。

(2)按照路局、电务处关于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有关规定,细化落实本单位现场作业控制制度。

(3)确定各岗位在现场作业控制工作中的职责, 尤其是要明确各级干部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重点和工作定量,督促各级干部多下现场,下现场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跟踪解决。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工作定量, 对重要现场作业控制项点主要领导必须亲自监控,并形成现场作业控制写实报告。

(4)认真研究剖析本单位在现场作业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

(5)采取现场办公、召开安全分析会、安全委员会等形式,认真研究现场作业控制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及时消灭安全隐患。对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及时上报电务处。

(6)加强本单位现场作业控制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 激发 2 干部职工增强搞好现场作业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认真研究本单位各级管理层次现场作业控制责任落实情况, 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 尤其是要深刻剖析在规章制度、干部作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有针对性地组织整改。同时, 对现场作业控制比较薄弱的车间要组织进行帮促。

(8)按照上级有关要求, 做好现场作业控制的其它工作。2.车间现场作业控制职责

(1)落实路局、电务处、电务段关于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有关规定,尤其是对段的现场作业控制制度要进行再细化、再落实。

(2)对班组和岗位现场作业控制进行实时检查监督, 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类问题。对重要作业由车间主任、副主任等管理人员进行亲自监控, 必要时进行监控写实。

(3)按照管理权限, 及时研究解决现场作业控制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对自身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电务段相关责任部门。

(4)按照帮促机制要求, 对现场作业控制比较薄弱的班组进行帮促。

(5)协调解决本车间内各班组之间在现场作业控制中存在的结合部问题。

(6)及时总结分析本车间在现场作业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 3 足, 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

(7)按照上级有关要求, 做好其它现场作业控制工作。3.工区现场作业控制职责

(1)落实上级有关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规定。(2)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

(3)对班组内的单岗作业, 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控制, 重要岗位的单岗作业控制要进行阶段写实。对班组内的集体作业, 由集体作业的组织者负责做好自控工作, 班组长进行抽查。对班组内的薄弱人员和薄弱环节, 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得力人员进行包保控制。

(4)对班组内现场作业控制中的问题, 要敢于发现和暴露,并主动上手进行解决, 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车间。

(5)按照上级有关要求, 做好其它现场作业控制工作。4.岗位现场作业控制职责

(1)按照现场作业控制制度要求, 认真执行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

(2)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 提高现场作业控制质量。(3)提高警惕意识, 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4)按照岗位互控要求, 监控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各岗位现 4 场作业控制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责任人纠正。对问题比较严重或屡教不改的, 及时报告工长。

(5)完成上级安排的其它现场作业控制任务。

三、现场作业控制重点

根据电务系统现场作业的性质,围绕设备运行、检修、施工、人员管理等工作,确定以下为电务段安全控制的重点岗位、重点作业、重点设备、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内容:

1.重点作业:施工、天窗修作业、巡视养护、故障处理。2.重点设备:道岔转辙设备、轨道电路、防雷设备、区间计轴设备、计算机联锁设备、CTC、CTCS2、LKJ、机车信号设备、道口信号设备;特种设备、轨道车等。

3.重点场所:信号机械室(含微机室)、运转(信号楼)控制室室内防护、施工地段、区间作业点、大站岔群作业点、油料室等部位。

4.重点时段:交接班时间、夜间尤其是后半夜、作业影响较大时段、作业繁忙时段、高负荷工作时段、连续作战时段、严寒酷暑、暴风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段,以及冬运、春运、暑运、防洪、专特运、节假日、全国“两会”等特殊时期。

5.重点岗位:现场信号工、工长、轨道车司机、室内外防护人员、联锁试验人员、新职转岗人员。

6.重点环节:施工、天窗修、故障处理,作业前准备、作业中监控和施工后交验等。

7.重点内容:监控职工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监控设备检修质量和运用状态;监控干部职工责任落实情况;监控现场作业的劳动纪律、作业纪律和工作质量等。

四、现场作业控制方式

电务段、车间、工区分别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施工、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有效控制。

1.覆盖控制:不同控制主体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内,动员各种力量对各岗位、各环节、各种作业、各种设备等进行现场作业的覆盖控制。

2.过程控制:对运输安全影响较大的关键作业,如施工配合、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采取干部跟班作业、专业人员跟踪监控的方式,从头至尾进行全程控制。

3.抽查控制:组织各种专业人员,采取事前不通知、不打招呼、不确定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人员等形式,对现场作业控制项点进行抽查控制;重点抽查偏远地区、薄弱时段、关键部位的现场作业控制情况。

4.复查控制:对问题频发的、比较关键的的部位、岗位、环节,以及已经整改的隐患和薄弱问题等进行回头检查和重复检 6 查;对信号设备检修质量,实行逐级把关复查。

5.专项控制:对安全隐患和倾向性问题,集中进行重点控制,提出专项控制内容,并进行督办落实。

6.帮促控制:对薄弱车间、工区、岗位等,根据存在问题的类型、性质、严重程度,抽调专业力量进行集中帮促;电务段每季度组织一次薄弱车间帮促,车间每月组织一次薄弱工区帮促,并形成帮促报告。

7.动态控制:组织专业干部, 坚持添乘机车检查、利用电务检测车动态检查等做法, 对设备质量、现场作业、路材路料等进行动态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或反馈责任车间、工区,督促整改。

8.监测控制:充分发挥信号设备微机监测、视频监控等监测监控装置作用,对现场作业进行监控,并利用记录数据,分析作业过程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实施现场作业监控控制。

9.预防控制:建立安全分析预警机制, 全面分析现场作业不安全因素,针对可能的发展趋势、惯性事故或已经出现的不安全迹象、苗头、安全隐患, 提前研究、制定、实施预防控制措施。

10.阶段控制:针对重点时段,提前制定并实施阶段措施,采取不同方式进行阶段控制。

五、现场作业控制的考核评价

1.各级干部严格按照监督检查量化标准深入现场检查,监督检查现场作业控制情况;对照干部监督检查量化标准要求,对各级干部监督检查现场作业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电务段对车间、工区的逐层、逐级监督检查分别纳入日常和季度考核体系。

六、现场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一)通用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作业人员要求(1)必须严格对新职、转岗、晋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熟知有关人身安全防范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现职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由工区统一保管,以备随时接受查验。室内安全防护员和现场安全防护员必须佩带防护员证和防护员培训合格证。(3)160-250km/h 线路、200-250km/h 客运专线区段信号维护人员必须经铁路局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4)对跨不同作业环境(非电化区段到电化区段、普速到高速、单线到复线、沿线到枢纽等)、岗位变动(跨车间、工区调动等)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 8 岗。(5)特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工具操作人员,须按照相应的规定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6)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防护服、安全帽、佩戴标志及携带规定的防护用具。专职防护人员和现场施工负责人穿着带反光标志的橙红色防护服(背心或衬衣),其他作业人员穿着带反光标志的黄色防护服(背心或衬衣)。不准用围巾、衣帽等裹遮耳目。(7)雇用劳务工,必须经安全培训、考试后方可上岗,劳务工上道作业必须由正式职工带领,派专人全过程防护,做到劳务工和路工集中上下工、集中休息、按规定路线集中行走。(8)施工作业时,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按职责分工,分别佩带施工负责人、安全防护员、联锁试验员、联锁监督员等相应的上岗证。(9)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认真执行保休制度,班前充分休息,严禁班前、班中饮酒;严禁脱岗、串岗、私自替班或换班,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10)在生产作业场所、线路作业不得穿拖鞋,女职工须按规定着装,不得穿裙子、高跟鞋、无跟鞋。(11)严禁在工作时间(或在出差、施工期间)下河、塘游 9 泳、洗浴。(12)酷暑天作业应配带防暑降温药品,防止中暑发生。2.作业卡控措施(1)作业前,作业负责人须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2)在站内作业时要实时注意瞭望列车运行,根据站场线路布置,建立作业安全岛。(3)作业时必须坚持同出同归,列队按规定行走线路(由车间指导工区制定行走径路图)行走;在区间行走时应走路肩;因工作需要必须在道床上行走时,应不断前后瞭望;在复线区间,应逆列车运行方向行走,并不断前后瞭望。(4)在作业前,由现场安全防护员与室内安全防护员联系,在确认未准备相关接、发列车或调车后,经室内安全防护员同意,方可进行作业。(5)本线及邻线作业人员下道避让列车时机。站内:出发或调车信号开放时下道避车,列车接近时下道避车。区间:在半自动闭塞区段的进站信号机及以外行走或作业,临站开车时下道避车;在自动闭塞区段的区间行走或作业(或V 型天窗作业时,邻线来车)列车与作业点最近间隔一个闭塞分区时下道避车。(6)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将打开的箱盒关闭并固定良好,10 临时打开的信号设备防护罩、作业机具随同人员须撤至距本线钢轨头部外侧2m(高速、客专线路3m)以外,或桥梁避车台、隧道避车洞内安全地点,机具、人员不得在邻线和两线间存放和停留,人员列队面向列车方向站立,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抛落、坠落物或绳索等伤人。(7)横越线路时,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禁止从车辆下部或车钩处通过。在停留列车、车辆前部或尾部通过时,应与其保持5m 以上距离。(8)严禁抢越股道和以车代步(扒乘机车、车辆)。(9)严禁在钢轨、枕木、道心坐卧或在车底下避雨、乘凉、休息。(10)雷雨或暴风天气时,禁止登高、在高柱信号机上作业;遇雷雨天气时,禁止修理避雷器、地线、拔测防雷元器件等作业。(11)冬季室外作业时,所戴防寒帽应有耳孔;冰雪凝冻天气,须采取防滑、防摔伤措施。(12)扛抬笨重物品时,每人负重一般不得超过50kg。(13)人身和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m 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有1m 以上的距离。(14)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m 的处所作业时,接触 11 网必须停电,由接触网工区人员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后,方可开始工作。作业时应有接触网工区人员在场监护。拆除临时接地线后,严禁再进行作业。(15)禁止攀登接触网支柱,不得在支柱上搭挂物品。(16)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发现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等物,不准接触。当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时,要远离该处10m以外,将该处加以防护,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17)信号设备的地线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作业时应确认地线接触良好。(18)作业时,应按规定使用耐高压的绝缘防护用品,如高压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19)室外作业人员严禁在线路上或侵入限界的地点使用手机。(20)夜间作业,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灯具、充足的照明时间和亮度。事先熟悉作业点附近的地形、线路情况,选好避让列车的安全地点,遇有列车临近时提前下道到安全地点避让列车。(21)严禁使用单轨车。(22)能见度不足200m 的大雾、暴风雨(雪)、雷电密集、扬沙等恶劣天气时禁止上道作业。必须巡查作业时,应在路肩上行走,并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到安全地点避车;遇 12 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时,按应急处理相关规定办理。(23)严禁在边坡、危岩处休息、嬉戏、打闹。(24)联锁电路未经上级审批,严禁擅自改动。(25)非联锁培训合格人员,严禁进行联锁试验。(26)处理故障时,必须先登记设备停用后处理故障。(27)施工做到双人一岗,相互提醒,相互控制,保证安全。严格按施工安全有关规定、程序交付设备使用,决不能简化程序,盲目交付。(28)配合外单位施工时,配合工区应指派专人负责配合工 作,特别是在电缆径路上施工必须了解地下电缆设施、过道、过 沟、埋深等情况,并向施工单位提供电缆径路图及有关资料,并 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当施工单位擅自扩大施工范围、变更施工 内容,可能影响信号设备正常使用时,配合车间、工区应责令其 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向电务段调度汇报。(29)施工单位进入使用中的站场及自闭区间,特别是信号机械室内进行施工作业,相关车间、工区应事先了解施工范围、施工内容。当无方案施工可能影响信号设备正常使用时,拒绝配合并予以制止,并汇报电务段调度。

(二)关键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的“三不动”、“三 13 不离”、“三不放过”、“三级施工安全措施”四项基本安全制度和“七严禁”作业纪律,以及我段制定的“十七条”红线管理制度。2.坚决执行施工“八不准”制度,严禁在天窗点外进行天窗点内的作业项目,杜绝无计划、超计划、超范围施工。3.施工、故障处理后,必须按程序和项目要求进行全面联 锁试验,确保联锁试验全面、彻底、正确。4.设备联锁失效必须立即登记停用,严禁进路有关道岔未纳入联锁时开放信号,接发列车。5.严格执行天窗修的相关规定,严禁点外进行点内作业项 目。6.严禁未经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同意(口头),擅自操纵试验信号设备。7.配合单位人员不到位,不准进行影响结合部的作业(包 括在路肩间上挖电缆沟、电缆等穿越线路破底)。8.分路不良区段未经测试确认,禁止登、销记。9.作业时,摆放在线路边机具、路料不得侵入铁路限界,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回收,一时不能回收的,必须24小时安排专人看管。10.启用手摇把必须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严禁将其它手摇 14 把带入作业现场,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未与室内防护人员联系和未经车站值班员或现场车务配合人员同意,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

(三)驼峰场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驼峰室外设备日常巡视(检查)及检修必须全部纳入停轮修,施工纳入月度计划,严禁在驼峰溜放中或溜放间隙作业(故障处理时除外,但必须按规定登销记,设专人防护)。

2.溜放车辆变更计划时,室内安全防护员应及时通知室外作业人员。

3.驼峰作业时尽量做到面向峰顶。

4.严禁在尖轨处和前后溜放车之间抢越线路。5.作业时严禁在减速器制动轨上行走。6.严禁用溜放车辆带送工具、材料。

7.禁止以前方道岔开向来确定车辆运行进路。

8.停轮修时,室内安全防护员应将作业点前级分路道岔扳至开通非作业点位置,并拔下该道岔转辙机启动保险,现场安全防护员同时断开该转辙机遮断器(安全接点),室内安全防护员扳动试验确实扳不动后,才能通知室外人员上道作业。

9.拆卸压力容器元件前先关闭相关电源或阀门并排压,高压管严禁正对人员。

10.风扳使用过程中双手应握紧,避免伤及手臂。11.使用撬棍时应插牢,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四)道岔转辙设备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检修电动(电空、电液)转辙机时,应打开遮断器,断开安全接点。2.安装、拆装机械设备时不得将手指探入螺孔或销子孔内。3.在道岔施工作业时,停用设备的调度命令下达前,严禁松动安装装置、转辙机固定螺栓;严禁拆除道岔方钢、各种杆件,构成转辙机的道岔假表示。4.提速道岔要注意同时拆卸主机、副机与道岔杆件连接时,斥离轨的开程状况,车务必须有斥离轨锁定措施。5.在整治提速道岔动作阻力的过程中,要防止完全拆除锁闭框上固定螺帽。6.ZYJ7 提速道岔油路故障时,严禁采取拆卸锁闭框的方式动作道岔。7.电液道岔施工中,必须严格轨排预装制度,在预装完成后,上道前必须执行道岔扳动试验,试验表示、密贴良好。8.作业过程中,不准将手探入尖轨与基本轨间;需扳动道岔时,应确认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无作业人员和工具。9.擦拭转子须用道岔手摇把扳动,严禁电源扳动时擦拭转 16 子。10.做2mm、4mm 等试验时防止被夹伤。11.转辙机内部作业时禁止戴手套。12.时速160km/h 以下线路的道岔清扫工作,可结合设备巡视检查进行,但应尽量安排在天窗时间内作业。严禁在动车组和特快列车密集时段利用天窗点外上道作业。道岔清扫作业时,室内应单独锁闭道岔,室外必须将安全木楔放置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方可作业,防止挤伤手脚;清扫道岔滑床板应使用专用长柄腻子铲、笤帚。

(五)轨道电路设备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更换扼流变压器、中心连接板、轨道电路送、受电的扼流变压器引接线、站内横向连接线等器件时,应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牵引电流畅通后,方可进行作业。2.更换轨道电路绝缘时,应在确认扼流变压器连接线各部连接良好后,方准开始作业。3.检查轨道电路时,当轨道变压器与扼流变压器连接的低压线圈断开之前,禁止切断其高压线圈回路。4.配合工务换轨、换岔时,必须先检查确认工务部门安装的疏通牵引电流的引接线连接良好后,方可进行换轨、换岔作业。5.分解轨道绝缘宰轨缝时注意宰子、肥边伤害。17

(六)登高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登高作业前应检查与高压线限界,戴好安全帽;检查确认高柱(信号机)的地线良好。2.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高柱(信号机)距接触网小于2米时,严禁登上高柱(信号机)作业。3.离开梯子或站在梯子架外侧工作,须使用安全带;保安带质量符合要求、腰带束扎适当,禁止低挂高作业。4.禁止上、下同时作业;不得将工具、材料放在高柱(信号机)上;不准上下抛递工具、材料。5.列车通过时,禁止在该股道两侧高柱(信号机)上停留,站在规定的安全处所避车。6.不准人扛、手提笨重物品攀登高柱(信号机)。7.作业时,须保持人身和所持工具与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不得少于2m,与回流线距离不得少于1m,否则应采取信号机柱外移的措施。如线间机柱无条件移动时,应适当降低机柱的高度,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8.更换高柱信号机机柱(新设高柱信号机)时,必须有足够人员参与施工作业,必须有3 个以上方向的牵引绳索;机构吊装必须有专用吊装机具。

(七)光电缆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挖电缆沟作业。应了解地下设备情况,电缆沟需经过其它电缆、管路及过道时应提前通知相关单位配合。过道开挖需在工务人员配合的情况下进行,并设置防护;开挖后尽快恢复,并夯实捣固;列车通过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土质松软处所应有防护和加固措施,以防坍塌。在既有线附近施工时,应设专人防护,列车接近时及时离开危险地带。开挖电缆沟和过道时,土石方、材料、工具堆放不得侵限。作业时,挖沟人员间距应在3m 以上,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

2.敷设光电缆作业。电缆盘应架设稳固,轴杠保持水平,方向正确;电缆盘架设距地不应大于0.1m;并应有制动措施;两侧作业人员,不得将脚伸入电缆盘底下,手不得伸入轴杠转动部位。服从专人统一指挥,并互相传递。所有作业人员均应戴帆布手套,每人承重不应大于35kg;扛电缆的人员应用同侧肩抬运,拐弯处应站在弯道外侧,每两人间最大间距不大于10m;上下坡、跨沟渠和拐弯处,应设托、扶防护人员;电缆绕弯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 倍;穿越管道、过障碍处应有专人操作;抬运光电缆通过铁路线时,扛电缆人员必须排列成一直线与铁路平行,首尾同时直步跨越,严禁排成与铁路垂直的队形通过;过桥梁、隧道或在铁路路肩上抬运电缆时,严禁电缆曲伸到限界以内。

3.整修电缆作业。应先确认电缆外皮(全塑电缆除外)与电 19 缆屏蔽地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同沟内数条电缆外皮焊接良好,方准开始作业;切割地下电缆时两端钢带连通并入地。剥除电缆外皮,铠装时,应戴手套,防止割伤。

4.检修或处理漏缆故障时,必须先加临时地线,防止作业人员在梯子上接触感应电摔下梯子。并要做好作业点两端的防护工作。

(八)车载设备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禁止在机车(含动车组,下同)行驶中检修机车外部的电务设备、上下车。

2.机车入库(所)或在车站停车检修机车外部的信号设备时,应挂红色信号旗或红灯防护,并在司机操纵室操纵手柄上悬挂红色“禁止操纵牌”。下地沟作业,须佩戴安全帽;在车底作业时必须同时对前后情况进行防护;严禁跨越地沟。

3.禁止操作机车进行车载设备机能试验。在试验时必须与机务人员联系好,做好互控工作。在进行紧急制动、常用制动试验时鸣笛警示和对车下高声呼唤“紧急试验”确认车下无人时方可进行试验,防止制动试验过程造成人员伤亡。

4.禁止反背上下机车,严禁上下抛掷工具。5.库(所)内严禁从高空吊物下通过。6.测试台在使用过程中禁止用手接触转动部位。

7.接触静电敏感器件前人体应对地放电,作业中须持其外壳,工作桌面须铺防静电桌垫,尽量避免直接触及引脚。

8.外出在临时换装点作业时,必须向临时换装点所在地信号工区工长了解清楚站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重点卡控在复杂的站场中穿越股道、线路寻找机车对其进行LKJ 换装的劳动安全,夜间作业必须携带足够的照明工具。

9.电务检测车上线检测时,拆接机车信号连接线时必须在机车驾驶室司机操作端设置防护人员,与机车乘务员联系妥当,注意拆接线作业安全,开车前必须关好电务检测车车门,运行途中及列车未停稳前禁止打开车门。

(九)室内及带电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对带有220V 及其以上电压的设备进行作业时,一般应切断电源或双人作业。需停电进行检修作业时,应指派专人负责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警示牌。恢复供电时,应确认全体工作人员作业完毕,脱离带电部件后,方可合闸,摘除警示牌。2.对安装有G2 盘远动装置的,因故障处理、检修施工需要人工断开装置中的I、II 路电操开关时,首先应断开远动控制模块的操作电源(断开空气开关),然后旋动电操开关操作手柄至“0”位(分闸),再将机械锁扣拉起,挂上机械锁,最后确认G2 盘远动功能无效且挂好禁动牌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结束后,21 必须检查远动控制模块电源已开启、机械锁已取下并存放在正确位置后,方可将电操开关操作手柄旋转至“1”位(合闸)。

3.对高于36V 电压的设备进行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使用带绝缘的工具,穿绝缘胶鞋(室内应站在绝缘板上);不得同时接触导电和接地部分;未脱离导电部分时,不得与站在地面的人员接触或相互传递工具、材料。4.电压高于220V 的设备应关闭电源,并通过人工放电,释放电容器电能后,方可开始工作。5.不准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开路,以免产生高电压击穿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

6.走线架上作业前检查走线架安装稳固,防坠落。

7.带电作业必须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工具。8.梯子限宽装置良好,梯子应有防溜措施,梯下应有专人保护。

9.进入机械室注意防鼠档板绊脚。10.临时用电(包括室内)需符合电力要求,应有专人负责维护和管理,用完后及时撤除。安装临时用电设备所用的刀开关及熔丝,需设防护罩,熔丝的容量必须符合电路安全电流的要求。严禁用其它金属线代替熔丝;电动机具和照明设备连接电源时,必须使用刀开关或插销。不得将线头直接插入插座或直接挂在灯 22 头上。室内外使用的电动机具、照明设备、开关和插座等不得受潮或雨淋。

11.加强电烙铁、电炊壶、插线板等用电设备安全管理,不得乱放。不得乱拉乱接电源线。电烙铁应放在铁支架上,用毕立即断开电源,严禁将电烙铁接通电源后离开。

(十)机械室(材料室)消防安全卡控措施

1.必须备有符合要求的报警和灭火设施,并保持其良好。配齐消防器材并定置、定人、定期管理。

2.全部采用气熔胶或采用气熔胶和七氟丙烷混用的有人值班车站,将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为手动控制状态;全部采用气熔胶或采用气熔胶和七氟丙烷混用的无人值班车站,将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为自动控制状态;全部采用七氟丙烷的车站,将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为自动控制状态。

3.电缆进出口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电力电缆不得与信号电缆同沟敷设。

4.必须按日常养护周期巡视信号设备,发现温升异常须及时处理。

5.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严禁用汽油、酒精等擦拭设备的电气接点。并不得用易燃油擦洗地面和设备。23 7.材料室(库)的易燃易爆品定置、定人、定期管理。

8.严禁在机械室、材料库或其它禁烟场所吸烟。

(十一)使用电动工具、机床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应戴袖套或扎紧袖口,禁止戴手套和围巾,长发不外露。2.工作前要检查工具、机床完好,电气特性和绝缘性能良好、防护装置完好。

3.安装和更换砂轮片前检查其良好,装好后要空转一分钟正常后方可使用;砂轮片与托板间隙不超过3 毫米;磨削时不要强力推压,避免工件猛撞砂轮。

4.在钢轨上钻孔时,电钻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各部电线不得裸露,使用前应检查电钻、电线、插销,确认绝缘良好,连接可靠,方可使用。作业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体上。移动电钻时,不得提着电线或钻头,电钻未静止前,不得触及钻头和转动部位。电钻钻孔时,不得超负荷运行,钻头与钻身应在一条直线上,停用时,必须断开电源,将电钻放在安全干燥地点。钻孔电源要用专用发电机,不得借用既有信号设备电缆;外接其它电源时,必须另加保安器,以防短路外接电源。发电机与钻孔机最好在线路的同一侧,如不能同侧时,引接电源线要从钢轨底部穿过并固定好。如中间停止作业时,应设专人看守或及时收回。

5.严禁冒雨在室外使用发电机、电钻、电砂轮。6.清除铁屑时,应用毛刷子,禁止用手拂或口吹。7.磨削时操作者必须佩戴护目镜并站在砂轮旋转方向的侧面。

8.车工作业不准戴手套,在高速切削和切削硬质钢材时必须戴防护眼镜。

9.机床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车床;机床变速时,应停车检查;装卸工具、夹具和测量工件尺寸、清除切屑等必须停车;机床床面不准摆放工具、量具和工件;人体勿接触旋转及齿合部分。

10.钳工作业时,打抡手锤、干铲活禁戴手套,对面不得站人;剔、凿作业时,应戴防护眼镜;有尖、有刺的工具要隔开存放;用手锤击打的加工工具,不准用高碳钢制作,顶部不得淬火;装卡重量15 公斤、长度0.5 米以上工件,卡牢并用托架托住,以防砸伤;不准夹超过虎钳子标准力量的工件;使用虎钳子夹小工件时,防钳口夹手;在夹活时,不可用力过猛,不准用手锤敲打钳把;钳台上使用虎钳作业时,工件厚度应不超过虎钳行程的2/3;没有安全网时,严禁在同一工作台两人对面同时作业。

11.电动机烘烤时,应等电动机冷却后取出,避免烫伤。12.下碱池工作应穿戴好橡胶围裙、护目镜和手套,注意碱 25 液溅起伤人。

13.装卸作业时注意重物滑落砸伤。

14.使用角磨机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并配戴护目镜。15.安装、拆卸机械不得将手指探入螺孔。16.用电器具使用完毕,及时关闭电源。

(十二)焊接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焊接作业时裤脚不准扎入靴筒内,衣服口袋不得敞开,穿戴好防护用品。

2.使用电焊机时应注意接线是否正确,严禁裸露接头,防止电击伤害。禁止将电焊导线和气焊胶管混在一起。

3.电源线、焊把线不得破皮,焊条夹钳必须完好和可靠的绝缘接地。

4.地线必须直接接在焊件上,不准通过其他设备、管道等连接焊件。

5.禁止在受压的物体上进行焊割工作。6.严禁穿潮湿衣服或在潮湿地方工作。

7.作业点必须距氧气、乙炔瓶10 米以上,氧气、乙炔瓶之间保持5 米以上的距离。焊接地点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十三)特种设备安全卡控措施

1.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作 26 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及时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和复审,严禁无证或持失效证件上岗操作设备或维修设备。

2.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日常教育培训工作,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集中适应性培训。

3.严格按各项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设备或维修设备。

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使用维护保养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对自检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处理。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两个月向局特检所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5.租用氧气、乙炔等气瓶,必须定点在有运营资质的单位租用,并签订租用合同。租用气瓶,必须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是否超期。

6.起重机械操作安全措施

(1)使用起重机时必须戴安全帽。(2)严禁斜吊、拉吊或手抓吊钩升降。

(3)单梁桥式起重机负载不能超过其额定起重量。(4)汽车吊严格要求在其额定负载内工作,严禁超负载工

作。

(5)起重机械挂绳将重物牢固固定后方可起吊和开动,吊钩下严禁站人。

(6)工作时不允许长时间地将重物静止悬空。

(7)升降、横向、纵向运行接近极限位置时,应细心缓慢开动,以防止猛撞,碰坏设备。

(8)升降、横向、纵向制动距离大于80 毫米影响正常工作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检查带有制动装置的椎形转子电机时,吊钩严禁悬挂重物,拆修大车走行变速箱时应将行车架与房架栓牢,方可上梯工作。

(9)每天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控制按钮是否灵敏可靠,钢丝绳能否在卷筒上正常缠绕,纵向、横向运行是否稳当,有无异状和异常声响,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方可使用。

(10)用后应将吊钩升离地面2 米以上,并停放到指定地点,切断电源,将控制按钮盒放入电源箱内锁好。

(11)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发现钢丝绳发生乱扣或松动时,不准继续使用,应拆开导绳器装置进行整理。

(12)当起重机上或周围确认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时,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

主电源。

(13)闭合主电源前,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14)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

(15)操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人员。

(16)有下述情况之一时,操作人员不应进行操作。①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报废标准等。

②捆绑、起吊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垫等。

③被吊物件上有人或浮置物。

④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等。(15)不得利用极限位置停车。

(16)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重。(17)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18)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运。

(19)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机,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 29 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且保证钢丝绳无跳槽。

7.压力容器安全操作措施

(1)压力容器在开始工作前,要检查压力容器的外观,有无明显的裂纹、变形,附属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压电器、温度计等是否齐全,灵敏、可靠,连接管路阀门是否完好。

(2)安全阀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校验,其压力调整,必须有主管的安全技术人员在场,校验后的安全阀应加铅封。

(3)低压容器上的压力表精度不小于2.5 级,压力表量程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2 倍,在刻度盘上应划有红线,指出容器最高压力。压力表要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校验,校验合格的压力表应有铅封和合格证。

(4)使用人在容器工作时,要注意观察容器状态及各安全装置的规定示值。

(5)容器外部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浸泡在水中,外壁不得粘有水分及其它易腐蚀的物质。

(6)氧气瓶在搬运、使用、保管中严格按以下要求操作。①禁止和其它易燃易爆品存放在一起。②搬运时应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

③应存放在阴凉处,远离有其他热源及日光爆晒的地方。

④瓶上应装有防震胶圈,存放地点不能有明火或吸烟。⑤减压表螺母在瓶上至少拧4-5 圈,螺母扣接应拧紧,减压表调节螺丝要松开。

⑥瓶中氧气不允许用完,至少要留0.2 MPA 的剩余压力。(7)乙炔瓶在搬运、使用、保管中严格按以下要求操作。①严禁与氧气瓶及其它易燃易爆品同车运输。②乙炔瓶避免遭受剧烈的震动或撞击。

③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④使用环境温度超过40 摄氏度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⑤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使用压力不得超过 0.15 MPA。

⑥瓶内气体严禁用尽,余压不得低于0.05MPA。

⑦作业现场贮存量一般不准超过5 瓶,严禁与氯气瓶及易燃 物品存放在一起。

(8)在进行焊炬、割炬时要按以下要求操作。

①使用前无论是焊、割都必须把乙炔管拨下后才能打开氧气阀和乙炔阀,要检查乙炔管口的有无射吸力,试验良好方能点火,如果发现往外倒风应及时处理,严禁点火使用。

②严禁在氧气阀和乙炔阀同时打开时用手和其他物体堵住 31 焊接嘴出口,以防氧气倒流进入乙炔发生器内。

③焊嘴不得过分发热,温度过高应放水中冷却。

④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后再关乙炔阀,回火熄灭后应将焊嘴放入水中冷却,打开氧气阀吹除焊炬内烟灰再点火使用。

(9)氧气、乙炔管要按以下规定使用。

①氧气、乙炔软管应按规定不得错接使用,长度应在10-15 米左右,乙炔管不宜太紧。

②乙炔管在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将焊割炬的 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禁 止弯折氧气管来消除火焰。

③氧气瓶嘴、氧气表、焊割炬、氧气乙炔管等严禁沾染油脂。

(十四)机动车安全卡控措施

1.机动车驾驶人员,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2.禁止在不具备行驶条件的雨雾凝冻天气下出动汽车。3.禁止作业人员上下班乘坐无营运资格的摩托车、农用车等车辆。

4.禁止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5.禁止非专职司机驾驶公车。6.禁止公车私用。

7.在机动车内标明“禁止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及在副驾驶标明“安全监督岗”标志;乘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

(十五)轨道车安全卡控措施

1.严禁未经审验合格和“五证”不齐全、有效的轨道车、轨道平车上线运行。

2.严禁轨道车未安装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列车无线通信设备或设备不良时运行。

3.严禁轨道车驾驶员不足两人运行。

4.严禁轨道车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

5.轨道车在运用时应明确专人进行安全防护和检查运送路料、器材、机具装载固定良好。

6.轨道车停车过夜时,必须拧紧人力制动机,采取具有防盗功能的止轮器两端双向防溜,并以双面红色信号灯光防护。

(十六)160-250km/h线路(不含客运专线)作业安全卡控措施

1.不影响电务设备机械强度、电气特性,进行道岔缺口检查、道岔转换试验、轨道电路电压测试、主副灯丝转换试验、各部螺栓检查紧固等不影响电务设备正常使用的作业,可在160—250km/h 区段天窗点外进行,但 33 严禁利用速度160—250km/h的列车与前一趟列车之间的间隔时间进网作业,其它维修项目必须纳入天窗。

2.除综合施工、维修作业和巡检天窗时段及上述规定可点外作业的项目,其它时段内,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与160—250km/h 线路设备相关的作业(抢修及在安全防护网外进行不影响信号等行车设备供电的电力施工、维修作业除外)。

3.处理设备故障时,故障地段两线列车应限速160km/h 以下运行。

4.步行上下工,应在防护栅栏(墙)外行走。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段,只能在列车运行速度小于160km/h 的时间段内,列队在路肩上或路旁安全地段行走。横越站场须走平过道或人行天桥、地道,区间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确认两边无列车驶来时迅速通过,严禁抢越。在瞭望距离不足及视线不良情况下不得横越线路。

5.本线不封锁作业来车时,或复线并行地段邻线通过列车,距离作业点不小于2000m 人员、机具下道完毕,撤至安全地点避车。本线封锁作业,邻线通过160—250km/h 列车,距离不小于2000m 下道完毕。

6.巡检作业按V 型天窗模式组织实施,利用上下行列车运行速度均低于160km/h 的时间段进行(在巡检时段内不办理160—250km/h 列车运行),巡检作业人员必须于160—250km/h列车运行至该区间(含上下行)前15 分钟按规定避车。

7.速度160—250km/h 的列车通过车站前15 分钟,停止邻线的检修作业,到规定的安全地点避车。

8.道岔清扫必须在天窗时间内进行,并实行登记销点和专人防护制度,未经车站值班员同意不准作业。道岔清扫作业时,室内应单独锁闭道岔,室外必须将安全木楔放置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方可作业,防止挤伤手脚;清扫道岔滑床板应使用专用长柄腻子铲、笤帚。

(十七)200-250km/h客运专线作业安全卡控措施,执行《成都电务段成灌客运专线(时速200-250km区段)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卡控措施》(成电安„2011‟24号文件)。

(十八)联系防护制度,执行现场作业防护措施执行《成都电务段现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实施细则》。

(十九)登销记卡控措施

1.进行纳入月度计划、电报、临时施工计划及“天窗(综合天窗)计划”的作业,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 35 施工)上进行登销记。

2.进行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作业(日常养护、巡视及各级检查),在车站《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进行登销记,车站值班员掌握。

3.进行设备故障处理、影响设备使用的安全隐患处理时,在车站《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进行登销记。

4.电务作业(包括施工作业、维修作业、设备巡视检查、处理故障或安全隐患、克服设备缺点、往返现场途中等,下同)除按照以上要求登销记外,还必须在《安全防护记录本》进行防护登记。

5.《安全防护记录本》由电务段负责印制,印制为16K,100 页,格式及内容见附录2。

6.《安全防护记录本》存放在现场各站信号机械室。7.当电务人员作业时,室内安全防护员应在《安全防护记录簿》记录车站准备接发列车及调车进路、办理闭塞时通知现场安全防护员及室内作业人员停止作业、下道避车时间。

七、附则

1.本措施未尽事宜,请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2.本措施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发《成都电务段现场作业控制制度》(成电安„2011‟181号)、《成都电务段160—250km/h 36 线路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成电安„2010‟283号)同时作废。

3.本制度由电务段安调科负责解释。

篇2: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

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来说,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丰富内涵,我认识到作为铁路车务基层车间的管理者,应特别注意防范影响运输安全的各种风险事件于未然,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要控制风险,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通过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我认为车间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就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风险源确定、动态管理、分级卡控、综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逐级摸排梳理风险源,确定关键风险点。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安全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程度。车间党政正职亲自上手,组织多次召开管理人员专题会,对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履责中存在安全风险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摸排,查找各自岗位必须重点预防控制和可能造成行车、人身、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项点,逐一进行归类、分析,为防控安全风险提供可靠依据。先后梳理涵盖作业标准化、人身安全、劳动纪律等方面,扳道组、作业员、司机、区长、后勤等岗位六大类安全关键15大项,安全风险控制点95个,安全风险防范措施202条,其中一级22条、二级34条、三级25条、四级14条。

二、调整检查管控重心,实施动态管理。车间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和“管理人员检查要求”,动态调整管理监控重心,坚持“十五三”对规、跟班作业写实,落实对规检查、对规写实、对规分析的要求,加强日常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的学习、演练,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作业能力,强化岗位自控、互控、他控;同时,及时清理检查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情况,对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安全风险点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例如针对当前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及职工“两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的现象,车间重点开展现场作业违章违纪问题大整改,及时制定车间《调车车间关于加强等工及调机外出作业期间劳动纪律的措施》,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杜绝窜岗、打盹、睡觉等严重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各班组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选定安全风险基础管理薄弱、严重问题较多的班组组织进行专项分析,制定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实施重点帮促,严起手腕整治现场作业中惯性、倾向性问题,来促进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增强作业人员落实作业标准的自觉性,本月职工违章严重违纪率同比下降2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制定措施,实施分级卡控。车间严格按“由上而下、逐级负责”的原则制定防控措施,要求职工层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班主任指导制定、车间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车间党政正职指导制定,确保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科学有效。车间各岗位工作的紧密协作是顺利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基本保证,任何一个岗位、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最终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分别针对每一个岗位充分调研分析,归纳整理出各个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并根据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确定风险等级,通过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对确定的岗位安全风险统一建立安全风险点信息库,每月末按照Ⅰ、Ⅱ、Ⅲ、Ⅳ和红、黄、橙、紫四个级别分别对次月安全风险控制项点进行预警,并依托“十五三”对规检查、“五定三率”及月度安全考核等机制,动态跟踪评估对风险项点的控制效果,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对车间管理力量进行合理分配,于每月底制定次月《调车车间安全关键卡控值班表》,明确现场检查和调机添乘的有关要求,做到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职工的全员覆盖,突出关键岗位、时段、环节、人员、作业的控制,车间各管理人员按照“春运”期间包保要求和车间二月份安全风险控制跟班作业检查卡控计划表,认真加强现场安全包保检查,强化车间安全风险检查和控制,尤其是突出对信号三楼、二、四场,调车组、机车乘务员、专用线等关键岗位、场所的安全检查,强化高风险岗位的安全卡控,确保了车间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稳定。

四、完善综合评估,将风险率降至最低,夯实安全基础。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或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一方面车间强化事前风险控制,通过制定细致的措施,比如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及事故案例教育、关键作业干部上岗盯控、各岗点巡视检查等,以增强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事中、事后风险控制,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车间始终坚持定期进行综合评估,把车站和车间日常检查发现的安全风险问题,做为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实际及安全风险点,本着“边查边改”的原则,扎实做好安全问题的分析整改和综合评估,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实效;一是不断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学习,按照练在岗上、练在全员、重在标准化作业的要求,采取定期组织业务考试等多样的培训方法,把好培训、考试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提高了关键岗位人员素质,切实提高了管理人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二是每月20日前对职工进行业务考试,对不合格职工重新进行培训补考,使得职工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每周周三,对车间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试和管理知识考试,并进行提问,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三是坚持以行车主要工种、岗位为重点,以各种安全应急预案、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办法、典型事故案例等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职工应急能力培训、技术比武和应急演练比赛,不断增强职工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能力。车间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各点的巡视检查,突出对关键岗位、时段、环节、人员、作业的控制,及时纠正违违纪和存在不足,每周组织车间班子成员,对存在的安全管理、干部作风、指标完成、问题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一步提高车间的管理水平。

篇3: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

移动终端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移动终端有利于用户对公务进行随时随地的处理, 并对紧急事件做出及时应对。在电力行业中, 移动终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现场作业, 使得现场数据系统录入工作实现了自动化, 有效促进了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目前, 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均将移动终端设备运用于现场作业,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用户用电问题的及时解决、有效化解了信息识别和采集问题造成了影响, 对于促进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高度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安全防护的角度来看, 我国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的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存在着敏感数据泄露风险以及病毒入侵和漏洞攻击等隐患, 有可能造成内网系统安全风险。受直连式数据交互与业务访问实现的影响, 绝大多数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造成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漏洞。因此, 必须提高安全接入, 以保证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安全, 确保移动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2 我国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和安全防护的现状不难看出, 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建设不完善和安全风险等因素造成的问题给移动终端功能实现的最大化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2.1 建设思路不统一

基于移动终端构建业务应用初期,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 各个系统单独建设, 每个系统各自独立, 缺少有效的整合和联系。同时, 由于初期缺乏规划而难以进行, 后期仍无法使各个系统共同形成有效的合力, 进一步发挥系统价值。

2.2 安全隐患无法避免

目前信息网络接入终端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系统接入分散、业务模式差异性大、安全防护水平不一, 给安全防护、安全管理、集中监管等工作造成较大困难。

2.3 系统可扩展性、规范性差

目前, 业界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 其软件运行环境也不尽相同。直接面向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进行应用定制开发, 其技术难度高, 工作量大。

2.4 系统应用复用性差

移动终端系统应用复用性差是目前系统应用存在重要问题之一, 其移动办公、物资盘点、输变电巡检等专业应用的设计和开发相互独立, 并未采用统一的技术路线、模块设计存在很大差异性, 这就使得各专业共性模块复用和集成将受到严重影响。

3 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构建

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移动作业是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应用, 对于统一应用技术手段、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必须加强应用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 构建完善的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对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3.1 逻辑构架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是建立在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上的应用系统, 总体逻辑架构可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应用表现层。其中,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表现层采用C/S模式, 基于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封装的典型控件, 进行二次开发, 形成用户的使用场景。

3.2 数据构架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数据构成包括配置信息、日志数据、基础数据、台账数据、运行数据和检修数据。在数据构架中, 要对离线和在线作业模式下的终端操作进行差异性设计, 尽可能避免数据丢失现象的发生。

3.3 运行构架

由于时空差异及网络条件的限制, 现场作业过程中无法保证实时在线。因此, 生产管理系统移动作业应用必须同时兼顾在离线模式下进行作业并记录作业信息等功能。

3.4 功能构架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具有多项功能, 在系统构建中要协调好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关系。同时, 要集成与主站业务系统的应用。

4 电力企业移动终端设备安全防护的战略分析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是设备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 生产现场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对于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移动终端设备的有效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 我国电力企业动终端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 做好安全加固和防护体系建设。

4.1 终端加固

根据移动终端的不同接入环境分别进行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其中, 通过在PC终端、移动PDA、手机终端、表计终端上部署带安全加密芯片的加密卡或智能卡电子钥匙, 包括相关安全接入软件,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的PKI证书系统, 实现对终端用户的强身份认证。

4.2 通道加密

以第三方运营商提供的VPDN/APN专线通道为基础构建基本安全通道, 同时进行二次加密, 以防范依赖运营商通道及其无线弱加密算法带来的风险。由专用加密芯片为核心的TF接口加密卡、加密机、USBKEY智能卡等提供了基础密码运算以及内嵌数字证书功能, 根据标准SSL等协议, 可实现密钥协商、隧道加密等功能。

4.3 数据安全

ket报文等数据格式的"安全裸数据落地"功能, 提供白名单、数据格式定义、应用层Web页面URL控制、关键词过滤功能等安全机制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提供对XML-RPC调用接口、Web Service调用接口的安全过滤和访问控制。

5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移动技术进步和智能化终端产品的大量出现给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作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 使得电力企业移动应用的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 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面对我国电力企业目前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现状,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要求必须构建移动应用体系, 确保生产现场应用的安全, 从而减少建设成本, 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明, 寿猛生.论供电企业ERP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J].电力信息化.2007 (11) .[1]顾建明, 寿猛生.论供电企业ERP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J].电力信息化.2007 (11) .

[2]魏荣澄.三峡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水电厂自动化.2010 (02) .[2]魏荣澄.三峡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水电厂自动化.2010 (02) .

[3]王迎新, 牛东晓.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2007 (03) .[3]王迎新, 牛东晓.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2007 (03) .

[4]李忠辉, 石双元.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模型及其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 (05) .[4]李忠辉, 石双元.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模型及其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 (05) .

[5]张建林, 魏大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J].航天制造技术.2006 (05) .[5]张建林, 魏大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J].航天制造技术.2006 (05) .

篇4:电力安全作业现场控制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工程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现如今,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因此,电力安全问题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只有对电力工程进行安全管理,同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事业的长足发展。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1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电力建设工程来说,其施工环境都较为复杂,而且工种类型也相对较多,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广。因此,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从根本上说,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具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将预防和控制有机结合,深入落实责任制度,同时要将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进行有效落实,强化生产人员的责任制度。要对施工材料等进行严格地控制,同时根据人员任务以及设备的数量等做好相关的记录。只有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1.2应急预案要完备

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较大。而且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是人员伤亡的几率又很大。因此,做好应急预案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中应急预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伤亡事故的应急预案。第二,机械设备的应急预案。第三,火灾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第四,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

对于應急预案进行制定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应法律和规范来进行,同时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预案内容要符合电力工程发展的需要,可操作性要相对较强。应急预案并不是直接编写,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演习和训练,确保其可行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这样主要是为了使得救援工作更具时效性。

1.3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完备

所谓的安全技术措施就是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原则,运用技术手段来对施工条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工程失误,减少安全隐患。在技术措施制定之前要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对于工作的性质以及内容等进行严格地控制,同时加大研究的力度。要保证技术措施编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程序化和规范化,避免随意性过大。其中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施工技术和项目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兼顾多种施工技术,增强审核和批准的科学性。

2.电力建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些电力企业由于自身的设备以及素质的问题,进行独立施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会采取承包的形式来进行施工。在这过程中,施工企业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会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造成电力线路的不规范或者是基础设备使用不当等。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比比皆是。不仅如此,监理单位也没有做好自身分内的工作,监理工作做得不到位。这就会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更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造成一些的资源和设备的浪费。

2.2解决问题的方案

(1)加强施工前管理,首先要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技术进步,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要严格设计审批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①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②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创优秀设计,把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

(2)加强施工中管理,要循规为纲,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施工过程要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责任分清。要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关于规范基建施工相关管事规定,按程序办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必须按要求一一落实,每道程序都不放松。对监理单位的项目部人员到位情况,监理大纲编制情况,人员基本素质及责任心问题,都要逐一落实。施工单位、材料器具、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状态,人员到位情况是否受控,还是形同虚设,是以分包代管还是完全不管,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保障能力。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后,考卷归档,人员方可进人工地。特殊作业持证上岗。

(3)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管理,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做到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因此电力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在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中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此同时,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实现电网的整体安全,保证电力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在亭.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探讨[J].湖北电力,2004(S1).

[2]程虎.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电力建设,2004(03).

篇5:林业车间现场作业控制制度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车间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严格把控现场作业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认真做好施工计划安排和周密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落实班前预想、班中监督、班后总结制度。在施工前通过对现场的勘察,带班干部和带班骨干将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作业中严格落实施工程序,下班后利用完工会对施工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在全过程中对安全实行完全把控,防止事故的发生。

2、加强班组的基层管理,提高工区工长的管理意识,强化现场作业安全防护意识,做到检不检查一个样,干部来没来一个样。

3、砍伐危树和树木修枝人员,要严格按劳动安全关键控制点措施认真执行,按规定使用安全绳,干部要按规定跟班检查,确保安全。

4、包保干部定期下到包保工区组织职工召开反思、分析会,抓好班组作业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篇6: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作业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厂各部门的现场安全作业工作。

3职责

3.1本规定由安全领导小组制定。

3.2安全领导小组对厂各单位的现场安全作业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3各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管理和落实。4规定要求

4.1特殊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持《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方可上岗独立作业。学徒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安全作业证》不得独立作业,特殊情况需经过安全环保科认定许可,在老师的的监督指导下方可作业。

4.2凡属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入罐作业、带电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设备检修等作业都要依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并办理相应的安全操作票证。各类安全作业票证要有完整的签字审批手续,不准代签代填。

4.3动火作业

4.3.1在厂动火作业区(氢站、还原车间、碳化车间等)内动火必须到综合管理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4.3.2在固定动火区可不办理动火作业证,但必须落实安全措施。

4.3.3在使用气焊时,乙炔瓶与氧气瓶要分开放,其距离不少于5m,距离明火不少于10m,在焊接前必须消除周围及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3.4电焊作业,在地面施焊时,应站在绝缘处,在潮湿的工地或地沟槽内要站在备好的绝缘板上。

4.4登高作业

4.4.1首先要办理登高作业证,15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必须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办理票证。

4.4.2年老体弱人员、视力差、患有头晕病者,不能登高作业。

4.4.3遇有六级以上强风、大雾等恶劣气侯,露天场所不能登高作业,夜间登高要有足够的照明。

4.4.4登高作业前应检查登高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不能借用设备、建筑物、支架、管道、绳索、不坚固的水泥架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4.4.5在登高作业时要顾前思后,细心从事,穿戴轻便,不准带重物。

4.4.6登高作业时在没有取得上下联系好的情况下严禁向地面扔物,大件工具要拴牢,防止滑落,地面上的监护人应和登高者统一联络信号。.5设备内作业

4.5.1设备内作业必须到分厂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4.5.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

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合格。

4.5.3对于进入有害物质的储罐内作业,必须通风置换,并在进入前30分钟之内由化验室取样分析,分析合格,经安全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进入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h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5.4在设备内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4.5.5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压应≤36V,在潮湿、狭小容器内作业应≤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4.5.6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4.6在带电运转设备上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停电、挂牌等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4.7在生产区内不准使用电炉子取暖。

4.8各种安全作业票证要保证完整无损,不得损坏、乱画。现场作业时必须由作业人员随身携带。

4.9安全装置

4.9.1现场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种防护设施和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

4.9.2移动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5处罚规定

5.1现场作业不按要求办理票证或票证内容不全的每处扣100元,动火、三级以上高处作业未经安全环保科办理票证而进行作业的每处扣150元,各类票证不随身携带和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每处分别扣50元。安全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全就进行作业的,每项扣100元。

5.2私自使用电炉子取暖和移动电动工具未设保护装置、现场检修带电运行而未采取停电、挂牌等措施作业、生产使用电炉子未经安全环保科批准的每项(次)扣200元。

5.4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00元。

5.5上岗作业时未持《安全操作证》和《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每人次扣30元,在作业证上乱画、损坏、无照片每人次扣50元。

5.6特种作业人员未办理相应作业票证而擅自作业的,每人次扣100元。

上一篇:轮滑比赛初中记叙文下一篇:幼师教学经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