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24-04-27

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精选9篇)

篇1: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切实抓好企业消防安全、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有效地防和处理重大事故,切实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及上级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企业概况:XXXX有限公司

二、重大事故隐患:(可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而定)

三、组织指挥机构建立

l、为了保证本单位一旦发生以上安全事故,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开展救援、疏散。必须设置组织指挥机构。

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领导小组。组长:___________ 其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事故抢险救援、疏散对策,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处置指挥。

副组长:___________ 其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开展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疏散。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工作。

小组成员:___________ 其职责:在小组的统一布置下,负责事故现场的各项抢险救援、疏散工作、协调各专业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力以赴,参加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四、事故现场指挥部

1、现场处理组长:___________,负责传达贯彻上级领导指示,上传下达,下传上报,协调有关人员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

2、专业抢救组组长:___________,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与抢险。

3、警戒包围组组长:___________,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警戒、维持现场秩序,组织危险区人员疏散,撤离。

4、后勤保障组组长:___________,救援物资供应,协调处理伤亡人员的救护工作。

5、善后助理组组长:___________,负责对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后事,清楚各种不稳定因素。

五、事故报告程序和要求

1、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部门,部位除了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外,同时必须报告本单位安全负责人。

2、安全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专职安全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救援抢险,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事故报告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报告人姓名、职务;(2)发生事故时时间、地点;

(3)发生事故后的伤亡情况(包括伤亡者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种、身份、伤势);

(4)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5)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判断;

(6)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措施及事故现场控制情况;

4、发生重大事故隐患不报、谎报或者故意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事故现场保护

l、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的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物证等被随意挪动或转移、丢失。

2、为及时抢救伤员,控制事故扩大时,需移动现场物件、物证的,应在一定的原位置上做好标志或临时绘画现场简要。

3、移动后的现场物证、物件要妥善保存,便于事故善后处理和调查分析。

七、事故现场救援处置

l、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由领导小组确定现场指挥部组成人员统一指挥现场救援抢险工作。

2、负责现场指挥救援抢险人员,应立即进入事故现场,掌握了解现场情况,迅速组织救援,并加强现场勘察,对事故的发生作出判断,研究落实抢险方案,布置任务,做到有条有序的指挥。

3、参加救援抢险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调度,积极配合,齐心协力,临危不乱。但在抢险过程要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控制危险源,防止在事故中再发生事故,控制事故态势,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由于事故抢救需外界人力、设备、车辆支援,应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八、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l、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程序和要求严格执行,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应配合调查组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理,积极协助调查取证工作。

2、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要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按规定对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安抚、保持社会稳定,减少影响。

九、附则

1、重大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2、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到位,及时组织开展事故救援抢险工作。

十、附件

XXXXX有限公司

篇2: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批 准:XXX 审 核:XXX 编 制:XXX

***工程公司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四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地矿局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救援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第三条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公司属各单位共同组成。

第四条 本预案应急救援中的成员均享有紧急情况下请求救援的权利,同时也有就近救援的义务。

第五条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分为三级救援,第一级,自救。发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实施抢救,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报告。发生交通事故,在抢救的同时要保护现场,由交警部门处理勘查。第二级,实施就近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向附近公司属单位发出请求救援信号,附近单位接到救援通知后,立即组织抢救。第三级,公司实施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实施自我救援困难、附近又无求援单位,由公司派专人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第二章 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及职责 第六条 xxx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公司经理:xxx 副组长:公司副经理:xxx

成员:质量安全科科长xxx。生产技术科科长xxx。办公室主任高鹏。财务科科长xxx。

第七条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公司质量安全科,科长兼办公室主任。其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完成。第八条 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质量安全科工作人员组成。

第九条 应急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负责重大事故的逐级上报以及上传下达,并负责事故救援预案的实施。

二、办公室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不在接向副组长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及自救情况。同时将事故的基本情况向领导小组其他成员报告。

三、听从领导小组的随时调遣,随时投入救援工作,实施救援方案。

四、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赶往事发现场或及时与事发单位联系,并指导事故单位做好事故抢救工作。

第三章 事故的分类及救援措施 第十条 事故的分类是指公司各单位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灾等事故、煤烟中毒等事故。

第十一条 救援措施

一、凡一次事故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在24小时之内报告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

二、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其他成员,同时按规定上报地矿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立即进入各自工作岗位。

三、通讯联络保证全天候服务,及时与公司、事故单位、事故现场保持联络,及时将抢救情况反馈到公司救援领导小组。

四、实施现场救援工作,首先实行自救,并及时向附近单位发出求救信号。应急救援系统中任何一个单位接到报险信号后,应根据就近救援的原则,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发地点。

五、一次事故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重大事故,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要亲自到现场进行指挥抢险工作。

六、一次事故中发生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全部责任由我方承担的,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委托小组成员到现场协助事故单位及当地交警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责任在50%以下的事故,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亲自到现场抢救并协助当地交警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四章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召开全体人员安全生产会议,分析不安全因素,讲明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第十四条、各作业班组分散作业前,必须进行班前教育,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全操作规范》。

第十五条所有危险品的使用、储存单位,不管其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均应配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第十六条职和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应急救援培训,具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器材和社备的使用。

第十七条对于配备的所有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按要求及时废弃和更新,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预案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应急救援”是指发生重大事故,为了抢救事故遇险作业人员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救援行动。

二、“遇险”是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灾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生命危险或发生重大事故,靠自己能力难以摆脱困境,需要外界援助。

三、“就近救援义务”指凡是应急救援系统中的成员,当接到在本区域或临近区域内的求救信号或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令后,必须无条件立即前往救援。第一章

总则

第十二条 根据地矿局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十三条 本预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救援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第十四条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公司属各单位共同组成。

第十五条 本预案应急救援中的成员均享有紧急情况下请求救援的权利,同时也有就近救援的义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分为三级救援,第一级,自救。发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实施抢救,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报告。发生交通事故,在抢救的同时要保护现场,由交警部门处理勘查。第二级,实施就近救援。发生重大事故

X年三月十七日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综合性文件)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简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和标准等。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注: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主要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个层次。1.5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应急响应 5.1 应急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5.3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内容。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参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部门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8.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8.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要而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9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9.2 演习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10 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11.2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11.3 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11.4 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11.5 应急预案实施

篇3: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视建立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及时修订预案, 在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意义重大;预案可以科学规范事故应对处置工作, 以便形成精简、统一、高效和协调的事故应急处置体制机制, 可以合理配置应对事故的相关资源, 通过事先合理规划、储备和管理各类应急资源, 在事故发生时, 保证资源尽快投入使用, 可以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为准确研判事故的规模、性质、程度并合理决策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减轻其危害程度。

1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包括成立编制工作组织、 收集相关资料、风险分析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评审六大步骤。

首先要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织, 组织的领导者应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 成员应是相关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的员工以及有特长懂技术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组织成立后要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收集相关资料是编制预案的前提和基础, 是绝对不能缺少或省略的。 收集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同行业企业事故案例分析、本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等内容。

对本企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确定本企业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及后果、可能产生的次生或衍生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形成分析报告后作为预案编制的基础依据。

对本企业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等应急资源进行客观、真实地分析、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 完善不足之处。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依据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应注重可操作性, 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 使所有与事故有关的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预案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 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 应组织评审, 中小型企业可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内部评审, 大中型企业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合格后, 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

2 应急预案的体系内容

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管理体系、规模、危险源的性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企业可以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主要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事故风险描述、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及信息报告、响应响应、信息公开、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的培训、演练及修订等。

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 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预案, 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处置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事故类型, 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等内容;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 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3 应急预案的必备附件

一个体系完备的应急预案还应该附有一些必要的附件, 如: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急预案所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清单, 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及分布图, 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的平面布置图纸, 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4 应急预案的格式

应急预案应制作封面, 注明预案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制作批准页, 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发布;制作目次, 用序号标明顺序及页码。 应急预案要采用A4 版面印刷, 活页装订。

参考文献

[1]胡福静.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要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4.

[2]蔡冠华, 黎伟.美国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标准化建议[J].质量与标准化, 2013, 7.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篇4: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篇5:燃气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理好XX市城市燃气重大事故,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保障城市燃气正常供应,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XX市人民政府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意见》以及省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XX城市燃气供应实际,特制定XX城市燃气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二条 预案为XX建设局处理XX城市燃气重大项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三条 预案所称城市燃气重大事故是指XX城市燃气中XX站储气设施爆裂事故。

第四条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对XX各燃气公司、站建立和完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县各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根据预案的精神,制定企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第二章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五条 根据建设部和人民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规定,XX建设局建立燃气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由局长任总指挥,负责对重大事故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管副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规划建设股长、规划建设大队长和各燃气公司、站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

第六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一、拟定我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指导各燃气公司(站)建立和完善燃气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

二、及时了解掌握安全事故情况,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市规划建设局、省建设厅和县重特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三、指挥、协调我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应急和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适时发布通报,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四、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根据事故灾害等级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六、根据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和存在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和补充。

第七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担任。

第八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密切关注燃气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制定重大危险源的防范和监控措施,督促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限期整改;

二、事故发生后,及时与事故单位和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将所了解的情况向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汇报,并将应急处理指挥中心领导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单位;

三、及时办理应急处理指挥中心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

第九条 全县各燃气经营企业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预案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由企业经理牵头,分管副经理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定期(每年)组织演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 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 兴国县建设局将定期研究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本县应急救援组织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第十一条 各燃气公司、站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燃气安全事故的变化和应急救援预案在实施中发事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

各燃气公司(站)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报县建设局备案。

第十二条 各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设专人进行维护。

第十三条 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县建设局应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县安监、公安、卫生、消防、经贸委、民政、质监、工商等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章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十四条 一旦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

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大;

二、立即与急救中心和临近医院联系,以尽快将伤员送至医院抢救,在急救车辆到来之前,应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三、立即以电话的方式向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报告。

第十五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接到事故快报应立即向县政府、市规划建设局报告,并将快报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十六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接到事故快报后,应当立即派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抢险、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工作,同时组织力量对事故所报快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核查。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重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 为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

第十九条 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电话:

第五章 应急救援

第二十条 当发生城市燃气中气站储气设施破裂等重大燃气泄漏时,事故单位应及时向当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尽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险队伍,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救援和应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应急处理程序

一、当发生重大泄漏火灾和爆炸应立即按程序报告,并根据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批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二、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组建安全疏散组、安全检测警戒组、抢修组、消防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等抢险救援队伍,在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明确分工、密切合共共同完成抢险救援工作。

三、各抢险救援部门都要为抢险救援工作开绿灯,全力以赴提供抢险救援必需的机具设备、车辆、材料、人员和物资。

第二十二条 应急处理现场指挥小组

组 长:县建设局分管燃气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副组长:燃气企业负责人和燃气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以上级别)

成 员:安监、公安、消防、卫生、质监、工商、燃气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等组成。

第二十三条 抢修救援作业程序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初步划定污染警戒区,立即疏散污染区内的所有人员,并用警示带进行隔离,各主要路段设立警示牌,做好现场监控。

2、对燃气中毒或受伤人员必须及时救护,严重者送医院进行抢救。

3、污染区内严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如手机、呼机、对讲机、碘钨闪光照相机)等,严禁穿戴钉子鞋和化纤服装进行污染区。

4、施工作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GJJ51-)实施。

5、抢修结束后安全检测警戒组对事故现场作全面清场检测,防止燃气窜入夹层、窖井、地下设施和室内等容易积聚燃气的场所,根据现场安检监测报告确认现场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命令,抢险救援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未按本预案的要求履行事故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指使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急救援工作中玩忽职守或临阵脱逃、擅离职守的;

二、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不听从指挥的;

三、妨碍救援抢险工作的。

第二十七条 各燃气公司、站在事故发生后,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XX建设局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调可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由公安部门或XX建设局依法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在事故发生期间,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预案由XX建设局负责解释。

篇6:医院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国家、省、市及总段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紧急事故救援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紧急事故能立即启动周密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广大医患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机构

1、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医院办公室)总指挥:

院长 政 委:

党支部书记 副指挥:

副院长

院长助理 成员:

2、现场指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3、安全保卫组 组

长:

5、积极做好交通运输工具的准备以备运送伤员和抢险物资。

6、在自救的同时,积极迅速请求有关部门增援。

7、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工作。

8、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二)现场抢险指挥组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尽快掌握事故性质、类型,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2、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协调各方面力量,对抢救对象分出轻、重、缓、急。

3、协调各专业组,全面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首先以抢救伤员为核心,然后对贵重财产进行抢救。

4、负责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抢救进展情况,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

5、负责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整个事故现场的全面情况。

(三)安全保卫组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分区域有重点的展开工作,保护现场。

2、保障事故现场抢救道路畅通。

3、保障事故现场抢救财产的安全。

4、保障抢救物资的安全

5、服从指挥部和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动。

6、负责向指挥部报告现场保卫工作情况。

(四)人员疏散组的职责

4、负责准备照明、防雨、遮阳、就餐、休息等物品。

5、负责向指挥部报告物资保障情况。

(七)义务抢险队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服从指挥,有序抢救。

2、首先抢救伤员,然后抢救贵重物资。

3、抢救出的伤员迅速交给医疗组救治,抢救出的贵重物品一律交保卫组保管。

4、对抢救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5、服从指挥部和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动。

6、抢救完毕负责向指挥部报告抢救人员和贵重物资情况。

四、善后工作

1、在紧急抢救完毕后,立即组织调查组,对事故的起因、责任、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调查,写出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做好伤员的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3、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使单位进入正常运转。

篇7: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建委文件精神,为提高对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加强对事故的领导,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范围

重大建筑安全事故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以及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重大地质灾害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了重大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由经理杨天文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徐廉明任副组长,冉红丽、李恒茂、林先友为组员,并负责日常工作,值班电话:66224956。

三、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一).指导公司各项目部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受理发生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的报告、投诉,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调动车辆、机械设备对重大建筑安全事故进行迅速处置。

(四).收集、整理、汇总、分析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并指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再度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措施。

四、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为保证应急救援和快速处置工作顺利实施,建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一).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进行抢险、伤员救治、防止事故扩大等工作。同时立即向公司办公室报告(电话:66224956),办公室接报后根据事故性质按规定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二).公司接到报告后,有关领导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指挥事故处置工作,必要时应立即组织调动人员、机械设备投入抢险。

(三).对于重大安全事故不能独立处置的,应要求区应急处置中心协调抢救处置。

(四).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五).通讯联络小组:由陈忠、何云国负责应急处置期间的通讯联系工作。

(六).交通运输小组:由何卫负责应急处置期间交通运输车辆、机械设备的征用、组织、调动工作。

(七).指导小组:由杜明华、熊永华、陈有贵、负责指导有关人员保护现场,消除险情,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指导后援与救治,善后处理,事故追查等。

(八).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公司各部室、项目部要积极参与和所从指挥,密切配合,协调作战,保证抢险救援和快速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篇8: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甲醇又名:木醇, 木酒精。分子式C-H4-O。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分子量3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12.22℃, 自燃点463.89℃, 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36.5% (体积比) 。

甲醇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 误服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 饮入量大造成死亡。

甲醇事故灾害因其易燃、易爆等性质, 造成应急救援较为复杂, 其救援涉及到甲醇泄漏的封堵、回收、用电设备及线路的处理、灭火、救援、人员疏散、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多个环节。因此, 为了应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 尤其是把甲醇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单位, 熟悉甲醇泄漏事故处置程序, 对甲醇泄漏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详细论证、修改、完善, 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演练, 使各级人员有效地熟知自己的职能, 一旦在甲醇泄漏事故发生时, 有效地进行相关处置方案。

二、甲醇事故灾害预案演练的准备

1、制定完善的演练预案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的要求,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甲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制定现场应急预案时要:1) 要根据其危险特性等安全技术信息, 熟悉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和抢救方法;2) 对甲醇储罐及甲醇使用的生产操作单元可能发生甲醇泄漏的最大泄漏量, 现场作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信息, 如人员疏散通道、附近消防设施等十分清楚;3) 要根据甲醇泄漏量及泄漏部位的不同, 启用不同的响应级别。4) 做好甲醇事故善后工作, 通知环保、安监部门, 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2、成立应急救援机构明并明确相应岗位人员职责

成立权威指挥机构和职责明确救援组织是进行应急处置的保证。当发生甲醇大量泄漏时, 最重要的是明确在现场的当班值班长 (带班长) 为现场应急救援临时第一负责人, 由其对率领骨干员工对泄漏的部位进行封堵, 同时详细向上级领导报告现场甲醇泄漏量、泄漏部位, 以便上级能在第一时间启用应急预案响应级别, 在上级领导到现场并介绍现场情况后移交指挥权, 并协助总指挥对现场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3、

应急预案的培训

4、内部要求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达到熟练处理突发事故的水平, 对所有涉及的人员进行甲醇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

内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涉及的甲醇的危害形式和防护措施、泄漏量及泄漏部位分别采取的不同措施、相应事故的级别和相应预案的响应级别、各救援部门的职责、救援工、器具的使用和防护措施的应用、人员疏散与救援、现场保护和清理等。

5、外部要求

为使周围的单位和居民能配合演练的进行, 应在演练前向周边单位作出说明, 对周围居民进行宣传和安抚, 以避免甲醇事故演练给周边单位和居民工作与生活造成不便, 在必要时可请求消防、安监、公安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6、

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7、演练基本内容设定及要求

甲醇事故演练应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换, 如泄漏、燃烧、爆炸等。这样便于员工多方面掌握不同层次的事故处理与疏散、自救等程序, 做到一次演练, 多种收获。

事故应急救步骤设定不能过于格式化。在预案演练设定时, 无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 否则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 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规律和现场人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易束缚手脚, 失去实际意义。

演练的效果必须真实, 演练现场一定要模拟到位, 如在发生泄漏时首先对泄漏现场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处理, 另外, 在进行堵漏及清理泄漏现场的甲醇时, 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 防止因电火花引燃甲醇气体。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一定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尤其注意的是, 在甲醇泄漏演练中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是防爆型。

8、演练的组织与协调

预案演练应在统一的组织指挥协调下进行。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 各相关部门把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任务上, 既要强调各自为战, 又要强调协调一致。

9、演练后现场的清理

在对设定的事故预案演练完毕后, 演练人员应对演练现场进行清理, 对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清点, 防止演练用固、液体对环境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在确认现场已恢复正常并与相关人员现场交接后, 人员再行撤离。

三、演练的讲评和总结

讲评和总结可邀请专业消防人士或安监人员进行, 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协调、演练、消防设施的使用等进行讲评和总结, 找出预案的缺陷。

四、预案的修正

在事故应急演练评价和总结以后, 要根据评价、总结的意见, 对事故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成为新的事故应急预案。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讨论, 再好的预案也只有在实战模拟演练及现场实战应用, 才能发现新问题, 才能更好地将事故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摘要:根据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的应急预案演练的准备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关键词: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参考文献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2]李湖生, 姜传胜, 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5) :13-18

[3]成松柏, 陈国华.石化装置泄漏易发性预测方法应用研究[J].灾害学.2008, 23 (2) :106—111.

[4]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l (5) :56-582005, l (5) :56.58

篇9: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

工作原则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指导下,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工作。

一、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三、科学决策、依法应急

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四、加强监测、群防群控

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五、及时反应、快速行动

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相应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一)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二)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三)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一)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行政区域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四)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30—9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组织体系

一、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要求和工作需要,启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职责:在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4.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二)总指挥: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

(三)成员单位: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主要有: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一)。

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1.办公室:负责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对外口径,组织、协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汇总和报送等工作。

2.市场信息处:负责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落实该办公室各项职责;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等工作。

3.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4.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5.科技教育处:负责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将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作为农民培训的内容加以落实。

6.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7.农机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乡镇企业处:负责组织与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监察室:负责对政府公务员和政府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调查、督查督办,并依法依纪提出处理建议或作出处分决定。

二、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

(一)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地区、委各处(室)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擴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主任与副主任

1.主任: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市场信息处处长担任;

2.副主任: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主管处长(主任),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负责人担任(见附件二)。

(三)联络员、联系人

1.各成员单位设联系员(见附件二)。

2.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设联络员、联系人,联络员由主管负责人担任,联系人由主管科室负责人担任。

3.吉林省受理举报电话:0431-88906017。

4.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邮编 130051;

電话(传真):0431-88906017 82711364。

三、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事故调查组

1.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企处等部门负责或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同时,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协助调查事故(专家库见附件三)。

2.职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二)事故处理组

1.组成: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

2.职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综合组

1.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2.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

(一)监测与预警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省农委市场信息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相关处室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告制度,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各有关处室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

(二)报告

吉林省建立健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包括信息报告和通报,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等。

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2.报告程序

遵循从下至上逐级报告原则,允许越级上报。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处室报告。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农委报告。

(4)省农委各处室在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通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必要时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省农委举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通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

1.通报范围和方式

(1)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信息报送省农委。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险情,省农委应当及时通报有关市(地)级人民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必要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视情况向社会及时通报,避免风险和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2)省农委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及时与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相关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同时,应当立即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

2.特殊通报

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委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分四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Ⅰ级)由国家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Ⅲ级)、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Ⅳ级)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響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二)指挥协调

1.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按照省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协调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协调省农委有关处室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处置重大事项决策建议;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及时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对受威胁的周边环境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三)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跨省(区、市)、跨领域、影响严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紧急处置方案,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

(四)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终结,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三、后期处理

(一)善后处理

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二)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省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对整改和善后处理进行监督。

(三)总结报告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省农委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四、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省农委建立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由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三)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四)演习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习演练。

(五)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上一篇:2015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经验分享下一篇:七年级作文:运动让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