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2024-05-23

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精选8篇)

篇1: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我的家乡——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贵州北线旅游的中心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遵义市这个地方因遵义会议而闻名于世。

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遵义蜚声中外、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红军在遵义活动三个多月,留下了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陵园、毛泽东旧居、李德博古旧居、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为代表的众多红色遗址遗迹,不断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前来观光、瞻仰。

遵义会议会址每天接待数以千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每逢节假日或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更是以万计,游客们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取参观券。博物馆内除了文物,还有许多现代化介绍方式。导游统一着装,领着一批批游客井然有序的介绍并离开,不会落下任何一处。在这幢略显陈旧的标志性建筑里,每一间房的布置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两张长条凳上架块门板,再铺一些干草和一块破床单,这就是当年红军首领们睡的床。除了肃然起敬,我更感受到了会址的灵气,这个地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遵义最美就在遵义会议会址、子尹路一带。沿崇遵高速高桥收费站出口,经湘江河一路南下,沿途街边的建筑都进行了化妆——“穿衣戴帽”,仿会址建筑,与会址的青瓦灰砖一脉相承,充满了浓郁的古建筑情调,古色古香、干干净净。整个遵义城都染上了浓厚的古色韵味。沿着湘江河,一路信步来到凤凰山脚下。山下是宁静的凤凰山广场,广场四周奇花异草,靠山的墙壁雕刻有大型浮雕,反映的是有关遵义的历史传说或重大事件,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人们常常来这里休闲娱乐。广场左边有个很宽的阶梯连上山腰,阶梯很宽阔,每天早上,来此爬山晨练的人们总会借此拾级而上,人群络绎不绝。远远看去,绿树青山与绕城而过的湘江河像对恋人一样缠绵难分,“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遵义,真可谓名不虚传呀!爬尽阶梯到达山腰,又见一处广场,这就是来遵义必看的另一处景点——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陵园正面是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碑正面是毛主席爷爷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墓地坐北朝南,墓室由红砂料石扣砌,墓顶正中竖一红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碑铭横书张爱萍将军手迹“邓萍同志之墓”。左右两边上壁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红军烈士陵园还安葬着其他一些红军烈士。一尊红军女卫生员雕像更是让游客印象深刻,相传曾有一个红军女护士为给一个村民治病而掉队,后来遇上敌人的围剿部队,惨遭杀害,当地人为了纪念她,就在红军山上为她修建了铜雕像。老百姓们很敬重她,甚至有点神话了。很多人在铜像周围系了红色的带子,点上香火,顶礼膜拜。据说摸下那个铜像的脚,人就会交好运,身体也会永远安康。因此,“女护士”的脚被游客们摸的亮堂堂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有名的两处红色旅游景点: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烈士陵园。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来遵义参观.都说景隐于色,色藏于景,要想完全体会到一个地方的美景还需要亲自融入到这里,那样才能亲自一睹作为一个地方的美妙,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否则那就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一句话,红色旅游城市,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名城遵义欢迎你的到来!

篇2: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2010级医学影像2班 程焱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与之抗衡。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与伦比。

到这里,我便直奔盼望了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子尹路,这条路也称红军街。由于会址正在维修之中,故只能看到其外观。这座楼是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听导游讲解,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

随后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里一间小屋基本复原了遵义会议室的原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摺叠靠背椅,共20张,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此次会议的与会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又名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虽然这是复原后的场景,但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位与会人员激扬文章,踊跃辩论,指点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写,而国民党面临的,将是党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送给百姓的东西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那些门板,上面写满了宣传标语。当年红军部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是会写字的红军,每天必须写一条宣传标语。从这些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军民团结一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以及老百姓对国民党的憎恨和对革命的热情。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弊病。

在参观的途中,也观看了几部短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都为之赞叹。

刚刚在遵义会议上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在摆脱国民党企图用40多万重兵围剿红军的转移途中,发现土城道路两旁是山谷地带,而侦查情报表明,后面只有4个团6000多川军在追击,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在此打伏击,消灭孤军深入的郭勋棋模范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支持。可由于情报有误,敌人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0000多人。战斗打了几个小时,却无法取得预期胜利,而各路追敌正奔集而来,可谓灭顶之灾几乎就在眼前。毛泽东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西进,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蒋介石得知红军一渡赤水后在扎西一带作短暂休整,急令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方向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从白蘭、叙求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意图,分析敌人的兵力调动,造成黔北空虚。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在二渡赤水的几天内,红军连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克遵义,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扎西扑空后,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当他发现红军在遵义以北地区集中之时,命各部紧缩包围圈,妄想围歼红军于乌江之西,巴黔大道以东地区。毛泽东洞察秋毫,将计就计,故意在鲁班场地区徘徊,摆出一副寻找战机的样子,待敌人被我调动之后,即命红军从茅台镇西渡赤水(三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的追剿部队仿佛是按照毛泽东的调度一般,纷纷沿路西进追击。而此时,毛泽东神机妙算似地命令红军乘机东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敌兵空虚的贵州境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顿时惊慌失措,急令云南省主席调滇军昼夜兼程,火速驰援贵阳。然而,蒋介石不知毛泽东逼贵阳的目的是调出滇军,果然中计。待他清醒过来之时,毛泽东指挥红军西出云南,在几乎不设防的金沙江的皎平渡口,2万多红军花了六天时间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几十万追剿的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这场战役使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它是我军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从会址出来,沿途到了红军山,参观山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园。山下大型的革命英雄形象的石雕左右对应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沿梯而上迈过据说是365节的台阶,便可看到烈士纪念碑,其屹立在半山腰,一如革命先辈们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最后,当然,也不能错过毛主席故居。此次旅游如了我愿,虽然一路下来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情绪确难以平静。遵义会议、青杠坡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一幕幕历史剧在脑海重演,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与严刑拷打,对老百姓的欺压摧残,我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血腥味道。然而,红军仍不怕远征难,哪怕万水千山,他们仍若等闲。我感受到了军民共乐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胡锦涛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说道“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行动起来,那么中华民族将成为最伟大的民族!

篇3: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成熟和更新, 对旅游产品越来越关注其是否具有体验性和文化性。而红色旅游正好极大的满足了旅游者这一消费心理。那么, 何谓“红色旅游”呢?它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可谓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遵义市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革命老区, 如果能将目前已经有较高知名度、较高价值且真实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充分将这种特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将极大加快遵义的经济发展速度。

二、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1. 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 (Opportunities) 、风险 (Threats) 、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2. 优势分析

(1) 气候优势。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 雨热同期,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3--18摄氏度,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因此, 温暖湿润的气候, 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尤其是毗邻“火炉”重庆市, 而重庆作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经济发展迅速, 当地居民的出游能力不容小觑。遵义优良的气候资源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会使遵义成为重庆市民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 旅游资源优势。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而其中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更是有较高的知名度。遵义荟萃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长征文化精华。特别是“遵义会议”及其精神这一品牌, 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遵义市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已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此外, 遵义市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近100处。其中, 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 省级保护单位10处, 而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8个景区分别通过国家级AAAA级、AAA级、AA级景区验收。

综上,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已形成一定规模, 具备了“分布范围广、密度高”的特点, 这为该市打造景区旅游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 机遇优势。近年, 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 也开始重视遵义红色旅游的推广。据悉, 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正在编制贵州的红色旅游专项规划。而遵义近几年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联合举办五大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论坛, 也为其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此外贵州省旅游局和遵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遵义旅游发展合作备忘录》, 加快推进遵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包括旅游的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的招商引资、旅游的管理、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人才的培训等等, 这对于是遵义的红色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是一次良好的机遇。

3. 劣势分析

(1) 交通劣势。遵义市位于川黔渝的交通要道, 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 但其通达性依然很差, 长线游客来遵义旅游的话, 需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此外, 该市的机场航线较少, 这严重制约了本市旅游的发展。

(2) 人才劣势。由于旅游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此, 不论是产品的开发, 还是景区的规划设计甚至是对外宣传促销都离不来专业的旅游人才。而当前遵义市的旅游从业人员中, 缺乏正规而又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素养, 在对客服务时, 就难免会产生很多疏忽或急功近利的现象。况且, 近几年又是遵义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时期, 旅游专业人员的缺乏, 势必会对该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竞争劣势。虽然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但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其他省市的红色旅游区相比, 并不占明显的竞争优势。以与遵义相邻的湖南省为例, 湖南可谓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其不但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组合, 而且还有根深蒂固的品牌优势。这些对遵义来说, 无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4) 品牌劣势。遵义市内的红色旅游资源:“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长征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但是, 很多国内游客一般仅仅了解遵义会议, 而对乌江战斗遗址、娄山关、海龙囤、杨粲墓等红色旅游景点, 他们根本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可见, 遵义市还未在整体上形成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4. 对策分析

以上提到的几点劣势, 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 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具体对策如下:

(1)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以增强市场吸引力。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建设旅游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红色旅游市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以饮食为例。在遵义, 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主要有遵义羊肉粉、刘二妈米皮等。但这些美食欠缺“红色“味道。为此, 可以在农家乐里, 推出一些类似当年红军吃的饭菜, 比如由几种野菜煮成的野菜粥等。相信这些别具一格的“红军餐”, 对于大多数吃惯了细米白面的游客来说, 别有一番新意。

除了饮食方面, 红色旅游接待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改善。例如住宿条件上遵义市还需加快建设星级酒店的建设, 重视对服务员素质的培养。另外还可以考虑发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型酒店, 来吸引和留下短途旅游的游客。

(2) 重视对旅游人才的培养, 提高整体素质。虽然遵义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天良好条件, 但仍需有专业的旅游人才作为支撑。首先, 重视对导游人员的培养。作为一名导游人员, 要直面游客, 可谓肩负把遵义红色文化推向外界的重任。其一言一行, 对游客而言, 都代表着遵义市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形象。因此, 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对发展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对外的宣传促销, 都需要有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管理队伍作后盾。

(3) 深挖产品内涵, 形成竞争优势。“遵义会议”无疑是遵义市进入全国旅游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围绕“转折、神秘”这一主题。在现有以“遵义会址”为核心的纪念体系基础上, 对其内涵不断的研究和挖掘。加快娄山关、乌江、四渡赤水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 力求尽快投放市场。

另外必须摒弃传统的红色旅游方式, 具有创新精神多开发体验型、参与性强的红色娱乐项目, 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比如在遵义也可以建设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的主题公园, 把红军长征沿途的景点浓缩为一体, 让游客仅在遵义就可以感受到整个红军长征途中的所有风光, 同时让游客以红军的身份参与进来, 亲身经历一番。

(4) 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红色旅游资源以其特殊性和跨区域性, 决定了红色旅游开发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遵义红色旅游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要走开发型旅游发展的路子, 加强与其他旅游区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共谋发展。因而遵义在开展“长征”主题红色旅游时应同外省部分景点实行区域合作,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把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成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 历史使遵义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红色印记。如今, 我们通过对红色文化内涵不断的进行研究、发掘, 达到带动遵义市甚至整个贵州省经济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努力使游客在畅游遵义的真山真水中回归自然, 感悟丰富的民族文化, 接受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简言之, 就是让游客在历史遗迹中感悟长征文化、在青山绿水中体验红色之旅。

参考文献

[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业时代, 2007, 1.[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业时代, 2007, 1.

[2]张群, 赵亚.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7, 2.[2]张群, 赵亚.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7, 2.

篇4:遵义红色旅游环境保护初探

关键词:遵义 红色旅游 环境保护 建议

有“转折之城”之称的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这给旅游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

1 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旅游环境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涉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其中又以旅游目的地为主),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1]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应该是一个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没有受到破坏和污染,并且能够满足旅游者观赏方面的要求,适应旅游者行为心理活动的地区。那么,红色旅游也是如此。

随着红色旅游的日益旺盛,遵义许多配套的旅游设施相继进入了历史的舞台,各大旅游酒店的兴建及其他一些旅游设施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加之人们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没有安装一些处理生活垃圾的装置,导致这些垃圾进入附近的河流、湖泊或者地下层,从而衍生到地下水和附近河域的污染。这些污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身体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性的伤害。其次,由于旅游者的不断增多,旅游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旅游交通所产生的废气量迅速上升以及大量噪音的侵袭。第三,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大量兴建工厂生产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旅游实物,而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加重了遵义空气质量的污染。第四,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将食品带入旅游景区内,食用后随处乱扔,日积月累,景区已不再是旅游者愉悦身心的地方,反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垃圾场。这严重超过了景区植物、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范围,影响到景区美观程度的同时导致环境恶化。

1.1 遵义红色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足

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超过了遵义红色旅游区本身的承载能力,给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提前结束其存在的寿命。遵义会议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遵义会议会址已经翻修多次了,这类古建筑在接待成千上万游客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例如红军山红军铜像的腿已经修复无数次。

1.2 游客来遵义游览过于集中

游客来遵义参观会址、红军山等红色旅游景点的时间,大多集中在节假日、双休日,这导致游客过度集中,住宿、餐饮、交通的骤然增长,造成城市和旅游景区过度拥挤。这不仅考验城市的接待能力,而且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承载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1.3 当地居民的不合理操作

红色旅游区内出现当地部分居民把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带入景区内进行销售,这种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管理人员的批准,这给遵义红色旅游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强买强卖、不使用文明用语、宰客以及和旅游者发生正面冲突等一些不合法行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会毁坏自身的形象,给遵义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4 专业人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遵义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旅游行业人才和环境保护人才的缺乏,导致在开发规划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旅游环境的承载力以及对旅游环境的保护。目前,人们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并不是十分看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遵义也是如此。

2 遵义红色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在开发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配套设施时,首先要考虑环境的重要性,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转变为一般或者优良水质后再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遵义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规,保证此项工作的实施,并充分运用其监督职能,对不服从规定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监管并予以处罚。其次,大力倡导人们出行使用无污染节能的交通工具,比如电动车、自行车之类的无污染交通工具。遵义市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城市开发新型汽车燃料,减少和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提高旅游环境空气质量。在农村,为村民兴建大量的沼气池,提高農村清洁能源使用率,使红色旅游朝着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第三,在景区景点周围增加树木的种植量,提高司机的环保意识,减少噪声对于旅游者的伤害。第四,在旅游区内,对风格不一的建筑和设施进行整改,尽可能的使其与整个旅游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们的审美要求。如老城,可将会址周边房屋进行适当改造,使之与遵义会议会址相协调,给旅游者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2.2 加大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在旅游者出行的旺季,遵义旅游部门应尽量安排人员负责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展,在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环保意识宣传,让外来游客和本地旅游者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对那些不遵守相关规定而破坏环境的旅游者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不按规定进行旅游操作的景区景点进行整治。尽量在既不影响环境,也不影响旅游者积极性的情况下进行旅游活动,达到环保、创收两不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旅游环境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对红色旅游环境进行综合监测,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时作出应对策略,改善旅游环境质量。

2.3 走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近几年,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不断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是指:“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2]遵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科学开发,统筹规划旅游路线。在遵义各地区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树立一种强烈的生态旅游价值观。加大各地的生态建设,完善现有的生态基础设施,改善不合理的生态现状,利用遵义强大的生态旅游资源,走出一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道路。

2.4 实现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3]在规划红色旅游设施、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时,应尽可能避免那些生态环境脆弱、动植物稀缺的生态区域。大力倡导绿色旅游,在旅游区建立绿色旅游饭店,拓建绿色旅游交通,生产绿色旅游商品,修建绿色旅游娱乐设施,永远把“保护性开发”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主题,不可以重蹈“先破坏、后整治”“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大对高校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红色旅游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红色旅游环境的保护做好人才储备。

3 结语

“旅游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两者相互依赖且相生相克。旅游开发是以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为依托,同时又是以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代价。”[4]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一定要先考虑旅游环境的保护,适度开发,有效利用,在旅游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上旅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革命转折之城”——遵义,一个红色旅游城市,要让红色旅游与环境彼此依托,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环保中发展红色旅游业,以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颜文洪,张朝枝.旅游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

[2]史本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10.

[3]周永广.旅游业环境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8.

[4]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94.

基金项目: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基地项目:“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以遵义为例”(编号:12JD153)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篇5: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团队详细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为响应中央民族大学校团委的号召,结合“责任在手,党在我心”的社会实践主题,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青红”团队拟定于2012年暑假期间(即7月中旬)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红色旅游地现状调研活动。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娄山,南临乌江,是自黔入川的咽喉。地势险要,历来是黔北的军事重镇。遵义辖2区2市10县和新蒲新区,人口752万,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0平方公里。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也因此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有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遵义是198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近代革命的圣地。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遵义,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正确的航道。全国解放后,国家重新整修了遵义会议会址、毛泽东长征在遵义驻地、红军烈士陵园和娄山关的纪念点。

在《纲要》中,将遵义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同时,贵州省旅游局与遵义市人民政府就“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遵义旅游业发展达成了合作共识,于2011年4月17日在贵阳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遵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革命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决定前往遵义市开展红色旅游地旅游业现状调研活动。并努力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感受党对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推动,并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二、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为了响应学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我们11级理学院的5名同学,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各1名同学决定组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红色旅游地旅游业现状调研活动。

我们通过大量的网上搜索和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遵义地区存在以下问题:①革命遗物(如纪念地,会址等)陈旧、分散,且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存在局限性;②客流量易受纪念日影响,普通时间段游客较少;③旅游形式单一;

④客源市场单一。故我们团队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红色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了解革命地区文化,并提出相关建设性的意见。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统计学专业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在当地从事统计调查,从一个大学生的视角,对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来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将整理活动期间的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分别撰写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以及此次调研活动的总结,并将活动期间队员的记录的日记与拍摄的照片汇集整理,制作出此次活动的成果册、影集,在新学年开学后向各同学展示宣传,展示实践成果以及红色旅游地所特有的革命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因红色旅游是一本很好的文化教材,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三、实践课题

关注红色旅游地经济发展动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四、课题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法: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供我们参考和分析。

2、走访调查法:走进遵义市旅游局,走访红色旅游地的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有关信息,同时可解决网络信息资料不全的问题,咨询相关人员,全面了解相关信息。

3、问卷调查法:对当地居民(包括从事服务业的相关人员)、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遵义红色旅游业发展前后的当地人民生活经济状况变化,以及游客对遵义及红色旅游业的认识与意见。

4、材料归类分析:把面向不同人群调查的不同内容所得数据及查阅的材料进行归类分析。

5、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和所得材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提出可行性建议。

五、预期结果形成撰写调研主题报告

我们团队会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分析得到的资料和数据,撰写调研

报告和论文,反馈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时,到各大媒体投稿,争取发表。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之中,我们会全力做好准备工作,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以及申报后的完善细化工作,中期的调研工作,后期的总结和报告撰写工作,最终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实践前准备工作

1、完成团队建设,认真选题,安排工作。

经过几番讨论后,我们团队拥有了属于我们的团队名称及口号:

团队名称:“青红”团队

团队口号:寻红色足迹,展青春风采

在团队信息交流畅通的前提下,我们团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例如有小组负责计划书的撰写,有小组负责经费预算的制作,每个小组的成果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修补,最后通过。

2、全面了解背景知识,国家相关政策,查询去往目的地的路线。

在期刊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人们在红色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到哪一层次,哪些方面又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同时也登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了解当地的有关于红色旅游地的政策以及当地的一些其他信息。

3、完成实践活动策划,写出完善、可行、实用性强的实践计划。

4、为了能让每一位队员深入了解调研地,更好地完成调研任务,特此,我们将集体进行调研学习培训。

培训内容:

(1)红色旅游地(遵义)的现状及相关文献阅览;

(2)深刻领会本次调研的思路、意义、背景、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认真学习社会调研方法、听取学长、学姐经验,交流感想;

(4)进行素质拓展,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念,互帮互爱的团队氛围培养集体协作的团队意识;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户外行动能力。

5、联系各有关部门,制作通讯录,联系当地政府及村组,做好信息沟通。及时与政府部门以及文化相关部门联系,做简单的电话访谈,了解当地的相关情况,也为我们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便利。

6、相关材料准备:制作、印刷调查表,设计采访稿,相机等材料准备。

7、其他物品准备:药品、生活用品等实践生活必需品的准备。

七、实践期间完成的任务

1、充分准备,实地调研,完成调查问卷,完善资料,实地采访工作。

2、形成论文,主题报告、PPT、视频等调研成果。

3、实践完成后向当地政府部门提交调研成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八、详细计划安排

1、实践前期

时间:2012年7月2日—7月7日

1)撰写策划书,整理资料。

2)制作调查表,设计采访稿。

3)整理相关器材,准备前往实地考察。

2、实践中期

时间:7月8日—7月13日

具体安排:

7月8日,坐火车前往贵州省遵义市,与此同时,展开网上调查活动。为了尽快了解遵义当前旅游业现状,我们一行决定先进入遵义市旅游局——综合科及遵义市统计局了解相关数据,以便为接下来的调研做准备。为扩大调查范围,我们决定展开网上调查活动,即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

7月9日,走进遵义会议会址。

一方面,在了解遵义会议的现场及过去的同时,我们可以对正在参观会址的游客、以及在会址旁开设的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分别发放已设计好的不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7月10日,参观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对正在参观者发放大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备注:备好雨衣,下雨不影响行程。)

7月11日,深入街道,进行调查问卷及实地采访。

调查以拦截访问的形式进行,主要调查地点为街道中的超市、写字楼、车站、停车场等人员密集区,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居民与游客。就当地居民而言,我们主要调查在遵义开展红色旅游前后其生活状况发生的变化,对游客来遵义的真正目的及他们对当地的红色旅游发展有什么意见进行调查。

7月12日,整理各类信息,提出可行性建议。

对问卷调查地区中了解的情况和调研内容进行总结,回收第一天在网上发放的调查问卷,并进行整理,再对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给出总结。

7月13日,各自收拾行囊,从遵义坐车到贵阳,然后在由贵阳转车回家。注:(每晚必须开队员会议,总结当日的实践进展情况,反馈当日意见,每日记实践日志,并再次详细安排次日计划)

3、实践后期

时间:2012年7月14日—7月20日

1、阶段性小结,整理,分析所得材料。

2、撰写论文及主题实践报告,制作PPT、视频。

3、补充总结,形成成果。

4、将调研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为遵义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九、人员工作安排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分宣传小组、后勤小组、通讯小组、安全小组。队长:刘芳

主要工作:负责全队各项事宜,具体安排人员分工,统一行动。

宣传小组:李章 赵铮

主要工作:准备宣传海报、横幅;行程中照片的采集和整理,向 当地居民进行宣传,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后勤小组:陈兴茂

主要工作: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主要负责成员的食宿安排和物品的供应,管理财务,做好组织交代的其他任务。

通讯小组:彭孟棠

主要工作:负责联系有关媒体,书写通讯稿,提供新闻通稿和报道线索,组织力量起草有关的言论、评论。对每次的全体会议进行记录。

安全小组:保晟 朱鹏

主要工作:负责到达每地,以及离开每地时核对队员人数;每天晚上就寝前核对人数;对队员有事需暂时离队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并负责到时召回该成员等。

十、实践相关说明

1、队员要求:

1)求真务实,勇于开拓。

2)乐于奉献,吃苦耐劳。

3)组织能力较强,善于思考。

4)有团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较强,纪律观念较强

5)尊重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与民族宗教信仰。

2、规章制度

1)遵守组织纪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按时完成实践内容。明确活动目的,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需求。

2)实践队伍每结束一个分支点任务后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议,每个队员上交每日日志。

3)各分队要有团队行动的意识,不得单独行动,或在一分支点自行逗留。如有特殊需要,需经批准后方能行动。

篇6:江西红色旅游之感

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革命年代已经远去,年轻的一代甚至年长的一辈也并不经常想起.曾经对于我来讲,那场弥日持久的劫难仅是高中那几本轮回念背的历史课本,是一部部弘扬崇高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精神的电影电视,是想象中全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难得岁月,一直以来它们离我太遥远,直到亲历这次为时六天的葛源红色之旅,曾经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我的印象中才由虚无逐渐走向真实,从教条走向了生动.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也是第一次去江西,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期待。我们所去的葛源是一块充满传奇的土地,这里的山迤俪多姿,这里的水清澈秀美,这里更是红色之都,方志敏长眠于此。面对这样的土地有的只能是崇敬和由衷的敬意。

在江西葛源的这几天,我们参观了那些纪念革命先辈的展览馆,走访了还健在的老红军,聆听那段永远都无法忘怀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和革命前辈英雄的气概,感受那段艰辛的历史以及这个新的世纪所展现给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面貌。

同时,我还看到一个崭新的江西,一个蓬勃发展的江西。将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江西,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江西,正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带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将瞻仰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紧密结合起来江西,使其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红色旅游的发展良机以及深远地影响,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成快速增长的红色旅游产业,使江西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每年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旅游业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次实践活动意义匪浅。革命老红军的话时时在我们耳边回荡,如今生活好了,好生活哪里来,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他们打下来的,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老一辈革命家。在那的革命烈士纪念管,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革命先辈的像,有方志敏、粟裕、黄道等等。还有他们生平用过的东西和写过的东西,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在革命村枫林村里,墙壁上到处写满了当时革命的大字标语,我想这也是当时宣传革命的一种手段吧。参观的革命旧址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方志敏亲手种的那几棵芭蕉,如今已长的很高很茂盛,听当地的人说这几棵芭蕉有着很深的涵义,他象征着当时的革命象芭蕉一样富有顽强的生命力。革命被砍倒几次,仍然会有无数革命再生。

短短的六天瞬间即逝,该到了我们和葛源这个曾经经过无数枪淋弹雨洗礼过的地方告别了。我相信,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大力发展必然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但国家政府必会加强这一方面的关注,毕竟这个也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六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感触很深:当时的人们用鲜血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更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馈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建设好全面的小康社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尽管发展的道路充满坎坷和崎岖,但老区人民一定能够抓住机遇,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阔步向前。

影响日益深远,适逢发展良机。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大。

建设成快速增长的红色旅游产业,近几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每年要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07溺爱,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左右。

(四)培育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读对革命老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制服奔小康的步伐。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激活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对外开放意识、勤劳致富意识、自主发展意识。为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江西省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区和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加强革命旧址、遗迹的修缮,加快景区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人民富裕,经济快速发展的红色旅游城市。一业兴、众业旺。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多项关联产业的发展。

篇7: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内一科 程小静

我一直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有着特别的崇敬之心情,2011年5月份我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探访当年“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赤水市,我终于有了一个去赤水的机会,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江津出发先经过渝合高速江津段(另外一段正在修建),再过四川合江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经重庆、四川、贵州三个省(市)。终于在上午11时左右到达贵州省赤水市。赤水市区对面,经过一个小桥就是四川合江的九枝市,也算是鸡鸣两省的交界地,所以,两省的风土人情在此交汇。“赤水”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赤水墙,从此“赤水”就成了这里的地理名称。现在的赤水除了仍然是“市依山建,水绕市转”之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赤水市(县级市由遵义市管辖)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共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3个民族。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运动战、游击战、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在此展开。

早上7:00我们一行16人坐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中巴车从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出发,三个多小时后,高速路换成了二级路,最后一段路,汽车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前行,当走到离赤水还有大约五公里的一个叫青杠坡的地方远远就看见一座纪念碑直耸蓝天,车上的人告诉我,那就是赤水战役纪念碑,是为1935年1月在此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立的。据说那次战斗是共和国将帅们空前绝后的一次集中大搏杀,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场景,参加过这次战役的红军中有后来的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将近200名将军,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约2平方公里、狭长的山谷中激烈鏖战。

1935年1月份刚开完遵义会议取得军事领导权的毛泽东急于想打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由于寻敌心切,加上情报不准确,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在青杠坡及周围几个地方和川军、黔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激战,其中青杠坡银盘岭的战斗犹为惨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几易其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亲率部队指挥战斗,连作为预备队的干部团也由时年31岁的陈庚将军带领下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有1000多位红军战士牺牲(也有的资料上说2000多人),后来我专门去青杠坡凭吊时访问了一位80多岁的老农,赤水战役时他有10岁左右,清楚地记得那次战斗的惨烈程度,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连续响了一整天。他指着青杠坡下面的水田说,红军战士和敌军在这里展开过肉搏,敌我双方都打红了眼,刺刀拼弯了就抱着敌人在田里撕打,喊杀声震天,战斗的惨烈震天地,泣鬼神。战斗结束后红军组织部分老百姓掩埋烈士遗体时,抱着敌人尸体的红军烈士由于搏斗时抱的太紧,居然无法把他的手从敌人身上分开。老农又指着青杠坡下面的一条小溪说,战斗过后的半个月都不敢饮用那里的水,因为溪水全被鲜血染红。听完老人的简单叙说,我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所震撼。老人还告诉我,这座纪念碑是80年代建的,参加过赤水战役并在这场撕杀中负伤的张震将军给纪念碑题了词,碑上写着“青杠坡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红军 1 精神永放光芒,也象征着红军烈士英灵与天地同在。

而稍后的四渡赤水战役,在我军史上也堪称典范。1935 年 1 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 ~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 “ 左 ” 倾冒险主义在 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 2、6 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 月中旬,薛岳兵团 2 个纵队 8 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 2 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 3 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 14 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 2 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 4 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 3 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 2 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1 月 19 日起,红 1、3、5、9 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 8 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24 日,红 1 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 日,红 3、5 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 1 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 2 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 4 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赤水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详、平静。祥和替代了弥漫的硝烟战火和震天喊杀声,清代赤水河四大盐号之一华氏成裕盐号旧址、船帮会、酒坊等,向世人展现着历史遗迹,让人十分贴切感觉到古市当年的繁荣和荣耀。

赤水市的赤水河渡口最宽处只有100多米,现在有一座钢筋水泥桥横跨东西。河里的水并不多,在桥的下游一、二百米处可以涉水而过。可是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在70多年前赤水河水流湍急,最深之处有三、四丈,不可能徒步涉水过河的。

走近河边渡口有一呈“凹”字形的民居,据当地人讲那是当年红军渡河指挥部。据这里的居民介绍,当年红军架桥渡河用的木板全都是赤水人民把自己家的门板拆下来送给红军当桥板的,红军就在交来的门板上面写上门板主人的名字,红军全部渡河以后按照门板上的名字再还给每家人。可以想象,当时的军情是多么的紧急!在红军全部渡过河之后居然不顾危险,依然把借来的门板如数归还。每当我走在赤水的长征街看到那一块块非常陈旧的门板时都会想到那门板是红军踏过的,留有红军的脚印,红军也就是踏着这些门板从赤水继续他们的长征路走到了延安,走到了西柏坡,走到了北京,最后走向了全中国。

赤水市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她不仅把我带进了那炮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创业年代,更加深了我对长征精神的领会。长征精神是什么?至今人们仍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以为,长征精神就是要抱有坚定的信念,坚强团结的组织,实事求是的革命实践,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钢铁般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凭着这些精神,红军才能从绝境中走出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反思一下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红军许多的好精神好传统被一些人彻底丢掉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背叛了他的誓言走向了人民的反面。这些人如果让他们站在红军烈士纪念碑下,他会做何感想?他们对得起革命烈士吗!

人们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就难在人的思想会起变化,优秀传统不会被继承。在社会物质快速发展的今天会一味地为自己追求享乐而损害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最后导致腐败堕落。我赞成长征精神的讨论,因为只有一直讨论下去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她,就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后来者去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宏愿。

学习和了解红军长征精神对青年人同样重要。青年人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没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想在这短暂的一生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我院正自迁建以来,得到了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现有临峰、圣泉两个门诊部及德感住院本部,共有床位120张,医护人员共12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8人,是一所合格的二级乙等医院,主要为德感片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2010年我院又被评为区先进单位,肖霍、程小静等6人被评为区先进个人。由于发展的需要,我院近年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批年轻的医护人员,这批年青人是要和我们一起为我院上档升级作出贡献的,由于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家里条件都不错,在工作中存在怕吃苦、工作责任心不强等不足,但他们多数对工作有热情,如果我们能从组织上关心他们的成长,用长征精神、江津精神来鼓舞他们、激励他们,形成一股全院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更快的成长,那么,我们院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篇8: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1体验与旅游

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旅游与体验进行了研究, 谢彦君指出:旅游世界最核心的要素即旅游体验[1], 而邹统钎等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活动[2]。从本质上讲, 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旅游服务就是如何让游客获得一次完美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设计满足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厉新建认为体验是一个可能存在千差万别的私人产品, 从本质上看, 体验并不是企业提供给客人的, 而是客人与“那些筹划事件”互动的结果。[3]旅游企业应该注意设计好游客体验的整体氛围, 营造好整体意境, 形成包括景观、情境、游客的旅游场。[3]体验与旅游的关系密切, 旅游可以说是体验经济的重要内容。

2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1红色旅游产品设计问题

遵义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红色旅游产品单一。红色旅游景点产品过于单一、并呈现出游览方式固定化, 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简单枯燥的特点。因此, 遵义红色旅游根本留不住游客, 这导致遵义红色旅游多为一日游。形成了游在遵义, 吃住在贵阳或者重庆的怪现象。其二是红色旅游以参观为主, 缺乏参与性。旅游项目以博物馆式的参观为主, 缺乏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项目。红色旅游仅停留在静态观光活动上, 游览活动乏味, 不能很好的吸引游客。让游客感觉单调乏味, 没有吸引力。其三是红色旅游缺乏主题, 产品缺少特色。与其他红色旅游目的地相似, 遵义红色旅游在设计时没有进行主题的挖掘, 红色旅游产品没有特色, 缺乏亮点。遵义虽然拥有一大批价值和品位都比较高的红色旅游资源, 但是因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 同时也没有与区域内的其他文化形式有机结合, 给游客的感觉是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

2.2红色旅游营销问题

遵义红色旅游在市场营销上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在缺乏统一的营销规划和营销目标, 对客源市场需求形势缺乏准确的把握, 营销整合不足, 效果难以保障。其次是营销的方式简单粗放, 缺乏创新, 缺乏体验营销。遵义红色旅游的营销方式还较多的停留在传统的模式, 没有和现代技术较好结合, 缺少创新。目前的主要营销方式还是以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广告宣传为主, 缺乏和其他营销方式的有机组合, 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等方式没有有效进行组合, 同时也缺少网络营销和手机营销等新型体验营销方式的创新。最后是营销的效果缺乏反馈评估。对于营销效果如何, 缺乏跟踪反馈和评估, 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游客进行信息的调查反馈。

3遵义红色体验旅游设计的思路

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 它提供最终体验, 并充满了感情的力量, 给顾客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也不再是实实在在的商品, 而是一种感觉, 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其实质就是强调产品设计应该关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和体验。游客的体验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 如图1所示。遵义市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增强游客体验为核心, 通过设计多重的感观刺激, 为游客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情境, 令游客留下难忘的深刻记忆。

3.1确定红色旅游的体验主题

鲜明的旅游主题是指引游客迈向良好体验的第一步。遵义红色旅游体验主题策划应该注重独特性和新颖性。要善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 使主题对游客永远具有新鲜感, 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游客的心理需求。主题要想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必须独特而新颖。独特就是挖掘旅游资源和文化的特色, 寻求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差异, 而新颖则是独特中求新。遵义红色旅游虽然开发了一些浅层次上的参与性活动, 但主题不明确, 得不到旅游消费者的青睐, 而无法发挥其体验价值。因此, 我们应该站在游客的角度来重新定位旅游体验的主题, 在主题设计中融入遵义的红色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它的核心价值, 形成遵义地方特色产品。

3.2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的设计

在红色旅游项目设计上, 应该围绕如何有效展示红色文化及其深刻内涵展开, 体现参与和互动的原则。应该打破传统红色旅游博物馆式的简单展示, 既要有博物馆式的展示, 也要有形式多样的其他旅游项目来进行强化和补充。例如可以开展与游客互动的娱乐活动。在讲解员集中讲解后, 开展实景表演、现场有奖问答、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活动, 这样可以调动游客聆听讲解的积极性, 巩固游客对红色文化知识的记忆。开展实景表演, 让游客感觉自己身在电影或电视的拍摄现场, 这样可以提高游客的兴趣。现场有奖问答可以让游客对亲自参与的活动留下深刻的回忆。

红色旅游体验项目的设计应该考虑多感官器官刺激。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 体验就越美妙。一种旅游项目的感官刺激越是支持和加强旅游的主题, 该项活动越能有效地刺激感官而令人难忘。任何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就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味。例如在红色旅游产品的视觉设计上, 应该以红色为基色。红色能激发游客的热情, 让人兴奋, 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可以配以红色主题演出、红色电影、红色书籍等增强视觉效果。在红色旅游产品的触觉设计上可以模拟红军训练, 让游客亲自穿红军服装, 体验当红军的感觉。在红色旅游产品味觉设计上, 可以设计专门的红色菜肴, 让游客品味红军生活的艰辛。可以以就地取材的野菜、树根为原材料, 红军野菜宴席不仅可以为游客调节口味, 也可以让他们充分体验红军当年的生活。红色旅游产品的听觉设计, 在各项旅游活动中以高科技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 如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

3.3红色旅游体验情境的设计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方式, 在遵义红色旅游的体验环境策划上, 景区应该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 让游客仿佛置身当年, 实现历史的再现。从景区的建筑物外观、形状、颜色和材质等, 到街道的布局, 店门的格调和风格, 甚至店家、商贩都可以虚拟当年的情形。可以设计抓土豪, 分土地, 红军征兵, 军民鱼水情深活动等等情境场面。

3.4红色体验型纪念品的设计

游客在旅游时会购买一些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作为对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的留恋。如到风景如画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会购买风景明信片, 参加旅游节庆活动的人会购买绣有节庆标志的衬衫或帽子来做纪念, 游客也会购买当地土特产赠送亲人朋友。纪念品是游客把自身旅游体验与他人分享的重要媒介。通过纪念品, 可以帮助游客勾起对旅游目的地的回忆。遵义红色纪念品体验设计的原则是创造回味, 让游客即使返回了家中, 睹物思情, 留下无穷的回忆。遵义红军街是遵义纪念品的其中一个聚集地, 这里的纪念品除了极少数稍具特色的产品外, 绝大多数和其他红色旅游目的地相似, 缺乏新鲜感, 很难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遵义市旅游纪念品设计一方面应该把握红色资源的独特性, 以长征为主线, 结合遵义地方特产, 尽量就地取材, 来设计各种旅游纪念品。

3.5策划红色旅游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的到来, 对传统营销提出新的挑战。传统营销更多的是关注消费者的利益, 而体验营销则应重点关注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在这个消费者愿意花钱买感觉的时代, 遵义应该策划令游客耳目一新的红色旅游体验营销。首先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针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特色, 精心设计独特的“转折之城”旅游形象, 打造红色旅游体验品牌。其次要注重体验营销传播方式的创新。随着网络商务的发展, 遵义进行红色旅游体验营销时, 可以利用B2B、B2C、博客、3G手机、网络广告等平台来进行线上推广。如建立红色旅游的体验网, 将遵义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红色旅游景区虚拟进来, 让游客通过网络即可达到体验相关红色旅游地的效果, 激发游客出游的动机和需求。

总之, 遵义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来构建红色旅游的体验模式。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始终以游客为中心, 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 来诱导、刺激、激发游客主动地参与到旅游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邹统钎, 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 2003, 4:7-10.

上一篇:毕业论文相似度不能超过多少下一篇:努力的希望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