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客的散文

2024-05-13

敬老客的散文(共4篇)

篇1:敬老客的散文

敬老客的散文

敬“老客”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风俗。“老客”指的是那些已经死去的先人。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十,是人们接“老客”回家的日子。这个时候,瓜果熟了,稻子也熟了,那些远在天堂或地府的先人就会回家做客,看看子孙后代,接受儿孙们祭拜。后辈们也趁这个机会尽尽孝心,祈求庇佑。

“老客”接了回来,就开始“敬”。敬“老客”,那桌上就要摆上祭品。以前的生活苦,一年难得看到肉。但敬“老客”一定要有肉,所以无论多贫穷的家庭,敬“老客”时这块肉是绝对不会少的。一般是每天敬早餐和中餐,从初十敬到十四。

在我的记忆中,敬“老客”都是奶奶在操弄。奶奶先是把八仙桌收拾干净,在桌上摆上几个酒杯、几双筷子、一大碗肉和几盘蔬菜,然后在酒杯里倒点酒,接着就在桌前点燃冥钱。奶奶往往一边烧冥钱,一边不停地念叨。念的无非是要先人保佑某某身体健康,保佑某某会读书,保佑家里发大财,保佑风调雨顺、诸事顺利、平平安安等等。随着奶奶的念叨,随着冥钱燃烧的青烟袅袅升起,我会觉得,那些从没见过面的太公、老太公等先人,忽然变得亲近了。他们好像就坐在桌子旁,正慈祥地看着我们。

奶奶念叨完了,就会对着桌子作几个揖,那神情是特别严肃、虔诚。奶奶自己作完揖,就会喊我们或父母去作揖。

到了七月十四,就开始送“老客”。因为过一天就是鬼节了,“老客”和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烧一沓冥钱,点几根线香,奶奶闭着眼睛念几句好话、许几个心愿,送“老客”仪式就算完成了。

送“老客”那天,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到月亮升起,村前村后,田间小路上,到处青烟袅袅。

据老人们说,送“老客”这天,阳气低的人可以在老人的袍子底下看到“老客”。不过说归说,没有人真的敢到那袍子底下去看。所以,到底能不能在老人的袍子底下看到“老客”,就成了和敬“老客”一样神秘的事。

这样接、敬、送的情景每年都在重复,一直没有间断过。

奶奶去世后,我家里敬“老客”的事就由妈妈继承了;而奶奶则变成了“老客”中的一员。

我特别记得敬“老客”的那块肉。敬“老客”的那块肉一般不切碎,就是一整块,用水煮熟了。农历七月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天气热得出奇。这块熟肉每天拿出来两次,要保存四五天,如何使它不腐坏就成了问题。当时的做法是每天煮一次,但到十四的时候,这块被煮得面目全非的肉也总是有点异味。

最后,这块肉还是进了我们的嘴。虽然味道不怎么好了,但对于我们来说等于打了一次牙祭,从心里感激先人。于是,我们又盼着来年敬“老客”。

我还特别记得敬“老客”时大人们严肃、诚惶诚恐的样子。敬的菜、酒、饭都是新鲜的,得让“老客”先“吃”,“老客”没“吃”完之前,我们绝对不能碰那些饭菜;不能在“老客”面前大声说话,更不能说粗话……

现在敬“老客”的规模和声势都比以前大,鞭炮声震耳欲聋,敬的菜肴是鸡、鸭、鱼、肉轮流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谁也不差那几个钱。送的东西也时代化了。冥钱不是一沓一沓,而是一堆一堆;“小车”、“别墅”、“金元宝”这些也不算很时髦;让人鼓眼珠子的是有人烧起了“老二”、“小三”和“仆人”。

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说一个叫吴仁贵的老板敬“老客”那才叫大方和虔诚。

吴仁贵是本地有名的房地产商。他早年家贫,中年得志,发财发得快,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暴发户”。

吴仁贵发了财,念念不忘先人,说是先人保佑的结果。所以,每年七月初九都会专门开车从千里之外赶回家敬“老客”。从初十开始,吴老板老家的破桌子上就摆好了山珍海味,屋里天天香烟缭绕。到了十四送“老客”那天,那冥钱堆得像一座小山,那“西服”、“美钞”、“房车”、“别墅”也是应有尽有,那放鞭炮腾起的烟雾遮住了半边天,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还专门给他死去的老爹烧了两个“美女”和一个“丫环”。他说他爹在世时,由于娘死得早,打了大半辈子光棍,所以要让他在地下好好享受享受。

其实敬“老客”就是后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和感恩,它的精髓就是敬老和“百善孝为先”这种思想。吴老板知恩图报,对他死去的爹这么好,他爹在地下,相信也会感激涕零的。别的.“老客”看到了、听到了,相信也会羡慕的。这样感世人、惊鬼神的孝行,虽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至少能称得上“楷模”了!

但接下来的故事,却让人不胜嘘唏。

吴老板的爹叫吴得福。

吴得福这人,说他命好却又一辈子没过过好日子,说他命苦却又生了两男两女四个儿女。人常说多子多福,吴得福却和福无缘、和苦是一家。他三十多岁老婆就因病死了,丢下他一个人带着两双儿女,又当爹又当妈,还要忍受孤寂,那种日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老婆死后,他没有再娶,不是不想娶,主要是心思都放在儿女身上。

吴得福爱儿女是出了名的。他常常说,他不眼红别人的钱财,钱财是死宝,人是活宝,只要咱儿女健健康康,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记得有一次,他在外面帮人砌房子,由于干活耽误了时间,收工时差不多晚上九点了。当时,天黑沉沉的,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主人就劝他:“天这么黑,这里离你家有十几里,又都是山路,今晚就别回去了。你的崽女大的十几岁了,小的也有五六岁了,你一晚上不在家不会有事的。”可吴得福坚持要回去,他说:“那不行,不回去不放心。怕他们不会弄饭吃饿着,也怕他们会出事。”结果,他在回家的路上摔到了水沟里,把一条腿摔断了,在家躺了一个多月。

吴得福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儿女们都拉扯大,个个成了家立了业。而且儿女们都争气,一个比一个有钱。尤其是大儿子吴仁贵,可以算本地首富。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享享清福了。没想到儿女们有钱之后都住到了城里,像小鸟一样飞走了。吴得福就成了空巢老人。

吴得福一个人住在乡下,晚上对着月亮想心事,白天望着屋前的小路发呆。可儿女们只顾自己发财,几乎把他忘记了,只有过年时才会回家看他。回来时也只给他一些钱,就匆匆走了。有时,他也幻想去城里和儿女们一起生活。可想想自己人老毛病多脾气又臭,怕影响儿女们的生活,儿女们也没邀请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前年,吴得福那条摔断的腿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加之长期劳累,不能行走了,他就成了瘸子。

吴得福成了瘸子,人也越来越老,生活就不能自理了。有时一天吃一餐,有时吃两餐,有时大小便也在床上。虽然袋里有几张钞票,可就是不能变成嘴里的食物、身上的衣裳,不能变成牵着他上厕所、散步的那只手。尤其是生病的时候,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亏了同村的一些老人,有时帮他一把。可吴得福对儿女们从没吭过一声。

那是六月中旬的一天,天好像要下雨,吴得福想起有一件衣服晾在外面的竹杆上,于是就一瘸一拐走到了屋外。

屋前是一个池塘,在池塘边上,有一棵枇杷树。此时,正是枇杷成熟的时候。吴得福收起衣服,看到成熟的枇杷,忽然想吃枇杷,就站在树下,用手里的拐杖钩住了最下面的一根枝条,那上面有几颗枇杷。由于年纪大了,加上瘸了一条腿,吴得福一只手刚抓着枇杷,身体失去平衡,一个站立不稳,就掉进池塘里了。

吴得福第二天浮上水面才被人发现。发现时他全身肿胀得像一只鼓气的蛤蟆,手里却紧紧地握着那颗枇杷……

也许是由于吴得福生前吃过不少苦,死时也太凄惨,吴老板觉得亏欠了父亲,良心不安;所以每年敬“老客”时才特别大方,也特别虔诚。

不过,这样敬死不敬生的故事听起来却让人感慨万千、心情沉重,不知泉下的“老客”有何感想?

篇2:敬老客的散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一年端午,独自一人在异乡,孤单的游走在陌生城市的街角,看着城市中的人们忙碌着自己的节日,脚步匆匆。而我一人,像失孤的孩子,走在燥热的街头,承受着内心的孤独。

已不记得有多少年胳膊上没有母亲亲手绑的花线绳了,也不记得多久没有吃过端午当天母亲忙里偷闲给我们烙的摊叶饼了,还有母亲油里烧过的蜂蜜,透着淡淡的馨香。而今,这些儿时每年会有和会做的事情,已然成了我最真的记忆。

我独自走在街上,看着城市里的人们手里提着大袋子小袋子,里面装的全是好吃的,可我却不馋,也没有想吃的念头,我只想吃到母亲的摊叶饼,蘸着热滚滚拉丝的蜂蜜,甜上心头,简单却又幸福。

今年,我没有买花线绳,城里的花绳绳也是图好看,根本没有花线的意思。儿时,母亲会用绣鞋垫的花线各取一种颜色拧成麻花状,在端午这天大清早绑在我们的胳膊上,腿上。城里卖的花绳子很好看,可是在我看来,依然没有儿时母亲简单而又粗糙的绳子拧成的花绳好看。也许,是我习惯了母亲的花绳绳,习惯了母亲这简单的爱。

早晨出去,我看到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把捆绑的柳树条,疾步走去,我想他是给家里插柳条去的。我很好奇这柳条他是哪来的?难道城里会随便让他爬上树去折柳条?我想着,又笑笑,怎么可能。直到下午出去路过一个菜市场,看到有人拿着柳条在卖,也是捆绑成一把一把的,我看了看,莞尔一笑。笑的是城里人什么都比农村好,可是端午这天折柳条就不如我们乡里了。

我们折柳条就是个折,还要挑好的折,而这里的人,是拿钱买,而且没得挑,我看着一把把叶子早已枯萎耷拉的柳条,不禁的心里一难受。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当选择了城市的繁华时,失去的便是农村的自在与清闲。选择了农村的自在与清闲时,便也失去了城市的繁华与开阔。

对于一个处在异乡的人来说,最怕的是过节。所有人回家的回家,出去旅游的旅游,而我,只能待在狭小的房子里,一个人静静的思考人生。也许是庸人自扰,人生根本不需要我去思考,有些事情也不是思考就能解决的,只是喜欢胡思乱想,喜欢天马行空。

陪伴我的是手机,翻开朋友圈,看着谁谁谁去了哪哪哪,谁谁谁吃了什么东西,我也只是淡淡的一笑,看着也是一种满足。你走过了我从未走过的路,我看过了你从未看过的东西。仿佛在每个节日里,儿时的记忆会变得更加清晰,甚至某些从不曾想起的事会在这一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城里人的节日基本都是在某个餐馆里度过的,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而我记忆中的每个节日,都是与父母在自家餐桌上,吃着母亲做的简简单单的饭,听父亲不时的讲一下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和故事,就已心满意足。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已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端午节了,每年的节日也成了电话这头和电话那头简单的慰问与叮咛。父母已渐渐老去,每年却是两个人独自过节,多想陪着他们一起过个节。可是,流浪在异乡的游子,万水千山,也只能托清风明月捎去对父母的慰问与子女的不孝之情。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是生活在这个尘世,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的,生活不易,为了生活只能四处奔波。没有谁愿意在生活的大漩涡里迷失,也没有谁愿意丢下父母与子女孤单的游走在陌生的城市,只是生活的压力不得不使你走向这条路。

看着别人搀扶着父母散步,我多想此刻搀扶着我的父母,和他们一起走在故乡阡陌纵横的小路上,看绿意盎然,山色青青。然而,这一切只能是我小小的愿望,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多少人和我一样,奔走在陌生的城市,酸甜苦辣一人尝尽,多少次想要放弃,可是想到家里的亲人,咬牙坚持了下去。生活就是一把刀,一刀刀宰割着我们的肉体和灵魂,可是我又不得不佩服人体的自我修护功能,无论遭遇多大的心灵折磨与肉体的鲜血淋漓,都会在某日某时完好无损。

一个强大的内心就是这样磨炼而来的吧,经历过了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才能耐的住所有的磨难,咬牙坚持。就像此刻异乡客的我,幻想着和父母一起吃着母亲做的一桌子好饭,说说笑笑,谈天说地。

节日对于异乡的我们而言,无非是一种沉痛的打击,对于家乡的父母而言,又何尝不是?他们记挂着我们是否吃的好?过的好?工作是否顺利?一切都是这样的重复再重复。而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重复里,假装坚强的微笑。

节日,我买了唯一有味道的酒醅,尽管没有母亲的.味道,可我依然愿意想成是母亲亲手为我而做的,带着浓浓的爱的味道。一道几多工序的酒醅是母亲端午前要准备好几天的,那每一粒圆圆的没有皮的麦子,都是母亲亲手捣出来的。当然,城里卖的都是拿机器直接做好的,少了亲手捣几个小时的工序。每次端午前,村里的婶婶姨姨会有好多人排队去捣麦子。说到捣麦子,跟捣蒜一个道理,只是捣的东西石头做的,大了许多。

还有我们最爱的狗蹄子花啊!多少年不曾见了,它们还会记得我吗?每次在山上跟疯子般奔跑追逐着抢花的我们,然后做成一个个漂亮的花环,戴在头上,到处显摆。还有柳枝编的帽子啊!是否还会记得我们几个小伙伴每次都会爬上树肆意妄为的践踏它的身体,只为一个好看的柳条枝编的帽子。像游击队队员一样穿梭在树林里,躲躲闪闪。还有挖个小小的土窝窝,把戴了三天的花线埋进土里,拿一根细竹子捞起来,看谁捞的最多。还有……

还有那么多儿时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日,我依然记得,可是父母却老了,我儿时的伙伴也长成大人了。在异乡的我啊,怀念着我的过去,也只有这么些简单的文字来描摹内心的迷茫与胆怯。

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请记住每一个节日,记得在每一个节日里有许多和你们一样的异乡客,看着陌生的街角,怀念着自己家乡简单的街道。看着窗外明亮的月亮,怀念着故乡的月,今夜是否一样亮又圆?只为点亮故乡低洼的路,为每个游子照亮回家的路。

篇3: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抒情散文

这些时日安静的很,许多文字在纸上,去记录那些莫名其妙的心情。然后夹在黑色笔记本里。待日后整理,应当依旧是《秦明杂感》。

白天的时间可以用上课来度过,晚上的时间分成了三份:自习,图书馆、睡觉。越来越喜欢三点一线的生活。图书馆、食堂、宿舍。我不喜欢晚上早早的回到宿舍,窝在被子里。我会胡思乱想,然后烦躁,接着忧伤。所以呢!下自习后,我都是在图书馆。掐在快要查寝室那个点回去。接着便是看一个小时的课外书,到了十一点睡觉(星期天放纵自己可以晚些)。

多少还是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让你知晓我的动向。说实话,我有想过是不是自己太过天真。我真得可以做到一切吗?所谓的`自由是不是从刚开始就已经戴上了枷锁。所谓的理解,又是多少个冲突后的妥协。与是乎选择沉默,但不定义为逃避。所谓的信任,还是会因为细节撩起漪沦。但信任依旧处于原地,未曾想过真正的失去。因为会害怕,心里会落空。暂不说阴沉时有多空虚多忧伤,单单是片刻的灵光也会像星火那般点起燎原之势。所以当自己觉得平静之后,看到的东西都是那般美。去买馒头的时候,看见了两只公鸡,深绿透着黑的羽毛,外加优美的身躯。当时的想法,他们是否被鸡界冠名为“潘安”。我是喜欢想象的人,这样的性格,带来的欢乐也是不少的。

篇4:初五我走进敬老院散文

春节之所以每年都过得红红火火,除了传承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家”的意识比较强,因而家人团聚也就成了每年春节的重中之重。

昨天晚上,收到姚同学发来的信息:“如果方便的话,去看看我妈好吗?千万别带东西,她什么也吃不了,就是喜欢聊天。”在这举国同贺、万家团聚的节日里,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是多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啊!所以我决定提前我的计划,让姚同学早日了却心愿。

今天是初五,按照我们当地习俗,初五这天叫“破五”,这天不许走亲戚,也不许回娘家。正好我没事,再加上廷忠同学还没回去,于是就联系他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敬老院看望姚母。

姚同学身在大洋彼岸,心里惦记着家中老母,临行前嘱托我,到了敬老院要打开微信,从视频里看看老妈。于是一到养老院我第一个任务就是找服务员要来了无线网密码,连上WIFI,打开视频。我想那边的姚同学一定很迫切地想看到母亲。没想到养老院的无线网实在不给力,连接容易视频通话难。廷忠风趣地说:换4G,聊它10块钱的。无奈,只能这样。

连上了视频,娘俩聊起了天。姚大妈关心更多的是孙子孙女们,要看看孩子们。听姚同学说没在家里,现在波多黎各出差,姚大妈埋怨儿子就知道东奔西跑,不在家帮着儿媳照顾孩子们,心疼儿媳妇累得那么瘦。在老人眼里家里的孩子老婆才是重要的,工作问题她丝毫不会关心。大妈羡慕我们,都在父母身边,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互相照顾。

自从建立同学微信群以来,找全了一中79-3班的全体同学,大家都很开心,就连身居美国的姚同学也加入了群。他拜托同学们谁有时间去看看他的九旬老母。老人固执而孤单地一个人生活在村子里,尽管生活可以自理,但形影孤单让远方的子女们牵挂。作为群主及同学,我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任务,从开始,每逢大的节日和过年同学们都自发组织去看看老人。尤其是森同学更是把姚母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关照,还时常带媳妇去看望老人,所以老人一见到我们就高兴地说,我那个漂亮儿媳前几天又来看我了,我们便知道是谁来过了。

??第一次去看望姚大妈,印象特别深。

来到姚大妈的院子,一道篱笆墙的门半开着,一眼望见屋子的后门也是虚掩着。农村依然延续着夜不闭户的习俗,所以大妈家的门也没有一个是关着的。我径直走了进去,看见姚大妈正在炕沿上坐着做针线活。大妈见我们进来急忙放下手中的针线,亲切地招呼我们:“闺女们来了,快快,坐炕上。”两只手拉着我们要我们坐下,从大妈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出,大妈是多么地希望有人来看她呀!

大妈养育了五个子女,都不在身边,最近的在秦皇岛,最远的在美国。尽管子女们都邀请和她住在一起,但大妈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家。88岁的大妈在院子里种满了鲜花和各种植物,到了丰收的季节,鲜花怒放,籽粒饱满。看着满院的收获,大妈笑逐颜开,给我们介绍这介绍那。

谈到他的子女们,尽管有些怨言,但脸上还是露出了难以掩饰的自豪和骄傲。这大概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都愿意自己的孩子们能出人头地,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是年岁越来越大,行动也越发地不便,尤其是上火有病,才感觉到孤独是多么的可怕。

大妈说,生病的时候身边连一个送口水的都没有,说的我眼泪差点流出来。大妈真的是不容易,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都拉扯大了,个个展翅高飞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度着晚年。都知道父母的恩情比天大比海深,可当父母老了,又有几个子女能真的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享受子孙绕膝的快乐晚年呢?这不能说是老年人的悲哀,只能是生活所迫,是社会问题。

大妈的健谈令所有人折服,与其说是看大妈来了,倒不如说是享受大妈健谈带来的快乐。久居家里,很难享受这么快乐的聊天,大妈明白事理,风趣幽默,短短两个小时的聊天,笑声不断。

快中午了,大妈拿起手机想打电话订餐,因为我们都有事情,不得不和大妈分手了。其实我很想陪着大妈吃顿饭,不是去饭店,而是我们亲自下厨给大妈做一顿饭,实在是都脱不开,只好回去。大妈执意要送我们到门口,一路上拉着我们说呀说呀就是说不完,看着车开动了她才肯离去。

我们来了给大妈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可惜我们来的时候太少了。

,森同学帮着姚大妈找了一家敬老院,结束了老人家一个人孤单在家生活的日子,在敬老院饮食起居都有服务员伺候,还有老年朋友们可以在一起说话聊天,免得老人孤单。

大妈住进敬老院,我一直没来过。但有杰和国森两位同学经常来,送来大妈爱吃的食品和需要的药品。十一长假,我和立新来看大妈,不巧大妈被亲戚接走了,未能相见,甚是遗憾。这一年,工作、家务、孙子、老人……我的事情太多了,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累。

姚同学说他母亲的`特点就是爱唠嗑,嘱咐我们不要带东西,和老人唠唠嗑就好。见了大妈才发现,知母莫若子,老人家拿出国森同学带来的各种食品水果让我们吃,嘴里一个劲地唠叨:你们可别像国森那样啊,拿这么多东西,我不愿意,只要看到你们来了,我就高兴。看看这些东西我怎么吃,有的是牙咬不动,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吃,就这么一直放着。大妈之所以这么唠叨,是因为怕我们花钱,老人家对吃真的是没啥兴趣,而对有人陪着她聊天,则看成是最快乐的事情。

边唠叨边把各种吃的摆在我们面前,小食品、甜点、瓜子、花生、糖果、水果、奶类、饮料……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个长满大疙瘩的棕色果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果子,看了看头上已经有点长白毛,就拿起刀子割开,同学们分享了。回家搜搜才发现这叫释迦果,果肉很软很甜,适合老年人吃。可见国森同学是把去云南看到的水果而家里没有的故意买来给大妈品尝,同时还有大妈没有吃过的各种云南小食品。我暗暗称赞国森的心细和体贴,难怪大妈都是叫他儿子呀!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不得不告别大妈。大妈依旧是那么恋恋不舍,一直把我们送到楼大门口。那样子让我想起了每次去农村老家的情景……

每次回娘家,父母总是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直到看不见我们的影子才回去,我也总是不敢回头,怕看见父母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会流泪。年纪大了,越发的感情脆弱,老人毕竟年岁已高,总有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所以只能在有生之年多回家看看父母,少留些遗憾。

上一篇:不可撤销车辆租赁协议下一篇:历史课论文—鸦片战争